‘壹’ 芥子园画谱的介绍
《芥子园画谱》又称《芥子园画传》是2011年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沈心友、王概、王蓍、王臬,增编巢勋。内容中从用笔方法到具体景物的笔墨技法,从创作示范再到章法布局,为学习者提供了完整的学习解决方案。
‘贰’ 急需芥子园画谱
http://www.nen.com.cn/73753062493126656/20030124/14997.jpg
我建议如果你很欣赏的话去买光盘吧~~2盘也不贵!我没找到有可以下载的~抱歉
‘叁’ 芥子园画谱的内容简介
《芥子园画谱》介绍了中国画的芥子园画谱的技法。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作者沈心友、王概、王蓍、王臬,增编是巢勋,从用笔方法到具体景物的笔墨技法,从创作示范再到章法布局,为学习者提供了完整的学习解决方案。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的范本。山水画名家陆俨少也是通过临摹《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
山水画名家陆俨少,从小喜画,苦于无师。12岁到南翔公学读书时,得到一本石印的《芥子园画谱》,像得到心爱的宝物一样,如饥似渴地临摹,从此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
郭沫若先生是众所周知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然其能画,则鲜为人知。他尤喜画兰花,曾画兰赠友人范令棣先生。他之所以能画,是因在家塾“绥山馆”里,常描摹《芥子园画谱》。
郭沫若先生曾为其弟郭开运画的《葵菊图》题诗道:“不因能傲霜,秋葵亦可仰。我非陶渊明,安能作欣赏。幼时亦能画,至今手犹庠。愿得芥子园,恢复吾伎俩。”郭老如能学画不辍,早当成名画坛了。
‘肆’ 如何正确使用芥子园画谱
下载康熙年间的pdf版本作参考,对照结合使用效果最好,以自己的审美观将画谱仔细钻研透彻,从而让自己更加了解画谱的精髓所在。
‘伍’ 芥子园画谱 电子书
网上免费的几乎没有全集,以下凑合看吧
77本荣宝斋画谱-- http://pickup.mofile.com/1367350889269818
芥子园画谱第一集-山水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645072.html
芥子园画谱第二集-兰竹梅菊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645087.html?from=isnom
芥子园画谱第三集-花卉---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645121.html?from=isnom
‘陆’ 芥子园画谱的作者简介
芥子园画谱的作者:王概(生卒年未详),初名匄,一作改,亦作丐,字东郭,又字安节,秀水(今嘉兴)人。久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王概从龚贤(1618—1689)学山水画,用墨浓重,善作大幅及松石等。
王概兼擅治印、刻竹,并善诗文,着有《澄心堂纸赋》称于时。康熙四十四年(1705)作《采芝图扇》,现藏故宫博物院。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其作品:“雄快以取势,苍健或过之,而冲和不足。人物、花卉、翎毛之类,都有味外之味。”王概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名,主要是曾应沈因伯之请,以明李流芳课徒画稿为基础,率先编绘中国画技法图谱——《芥子园画谱》。
(6)芥子园画谱pdf扩展阅读
王概曾应李渔之婿沈因伯之请,与其兄王耆,其弟王臬在沈因伯保存的明末画家李流芳原有四十三幅画稿的基础上,补绘完成《芥子园画传》,后经李渔的帮助,刻印出版。
王概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名,主要是三十五岁时曾应沈因伯之请,以明李流芳课徒画稿为基础,为《芥子园画传》编绘山水集,率先编绘中国画技法图谱——《芥子园画谱》。
初集山水谱5卷,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木版彩色套印,誉满艺林;二集为兰、竹、梅、菊4谱,8卷,由诸升、王质绘,王概与兄王蓍、弟王臬论订;三集为花卉、草虫及花木、禽鸟2谱,4卷,王氏兄弟编绘。二、三集均于康熙四十年木版彩色套印。四集人物画谱,系嘉庆二十三年(1818)书坊以丁皋《写真秘诀》,及《晚笑堂画传》等人物画谱中的图绘编成。
清光绪间巢勋(嘉兴人)又将《芥子园画谱》重摹增编,在上海石版印行,流传益广。《芥子园画谱》介绍中国画基本法较为系统,虽间有舛误,但浅显明了,便于初学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