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华人生智慧经典:围炉夜话》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华人生智慧经典:围炉夜话》([清] 王永彬<撰> 着;张德建 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F5SZlco31f9JHPbqD2JMBA
书名:中华人生智慧经典:围炉夜话
作者:[清] 王永彬<撰> 着;张德建 注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14-8-1
页数:251
内容简介:
中华人生智慧经典:围炉夜话》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教育、成长、立志、人世、谋生、成事的人生各个阶段,在儒家所讲仁、义、礼、智、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基础上宣讲伦理道德,指导如何处理种种关系,既包括所谓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也包括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书中讲如何培育子弟以正确的态度学习、生活、交往,学会明辨是非,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慎言谨行,不要随意评人长短。要学会正确对待个人欲望,去除粗鄙浮躁之心,培育勤俭、吃苦的品性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立大志,成大事;既有高远追求,又能从眼前做起,既追求功名利禄,又能淡泊处世。对待生活要学会处贫处富,贫而不谄,富而不骄。对人要宽和,对己要严格。要学会交友,不交小人恶人,对待朋友要真诚,要学他人的好处。处事谨慎平正,不要偏激,不要有私心。对君子要真诚,对小人要尽量远离,小心对待。要尽全部心于所做之事,学习要专心,工作要尽职尽力。如此等等,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Ⅱ 《处世三大奇书》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处世三大奇书》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JPDC9gvNzcr0M0m9Qrugw
Ⅲ 《围炉夜话》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围炉夜话》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dFODexlj_wURiKk5MnVIBQ
Ⅳ 宋代的衣食住行 急急急!!!!!!
宋代的饮食相当丰富
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是当时南北饮食的两个交流中心,从中可以看出当时饮食的状况。北宋的东京,已传入南方
的烹饪技术,改变了以前北方人粗放的饮食习惯。在那里,北馔、南食、川饭等几种菜系互相竞争,使饮食业变得更加
丰富。宋室南渡后,随着大量北方人口的迁入,东京的饮食业也进入临安,使南北的饮食再次得到交流,形成“饮食混
淆,无南北之分矣”(吴自牧《梦粱录》卷16)的局面。从《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献的记载来看,两宋的烹饪技
术已经相当高超,有烹、烧、烤、炒、爆、溜、煮、炖、、卤、蒸、腊、蜜、葱拔、酒、冻、、签、腌、托、兜等几十
第 3 页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宋朝衣食住行.txt
种,每一种都可以做出二十多个品种,可谓丰富多彩。
热闹的瓦子
所谓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吴自牧《梦粱录》卷19),是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北宋东京又称瓦子为瓦舍、瓦肆。在瓦子中,有许多用栏杆之类东西组成的小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据孟元老《东京
梦华录》的记载,当时东京着名的瓦子有新门瓦子、桑家瓦子、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侏康门瓦子、州北瓦子等。其
中,桑家瓦子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
中多货药、卖卦、喝故衣(卖旧衣服)、探、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宋室南渡后,一大
批艺人辗转南下,来到临安,临安的瓦舍勾栏也迅速趋于繁荣,并超过了东京。到南宋中期,临安城内有南瓦、中瓦、
大瓦、北瓦、蒲桥瓦,以北瓦规模最大,有勾栏13座。城外有瓦子20座,如钱湖门外瓦子、嘉会门瓦、候潮门瓦、小堰
门瓦、四通馆瓦、荐桥门瓦、艮山门瓦、米市桥瓦、旧瓦、北关门新瓦、羊坊桥瓦、王家桥瓦、行春桥瓦、赤山瓦、龙
山瓦等。这些瓦子内,也集中了大批勾栏,南宋末年北瓦有勾栏13座。
宋代的杂剧
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北宋时盛行于东京,南宋时临安也很流行。演出时
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有的增添一人。北宋的杂剧分为“艳段”和“正杂剧”两个部分。“艳段”是在正剧上演前表演
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又分为两段,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杂剧的主体。到了南宋,杂剧变为三个部
分,即“艳段”“正杂剧”“杂扮”。“杂扮”是由民间的滑稽戏演变而来的,作为杂剧之后的散段,又称“杂班”或
“拔扣”。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
宋代的除夕
宋代的农历除夕夜,据《梦粱录》的记载,人们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门神和钉桃符,主要是为
了驱邪避灾,祈求新年好运。门神原先用的是古代传说中能打鬼驱邪的钟馗,北宋末年则以唐代名将秦琼、尉迟敬德代
之。人们还贴年画,以增添喜庆气氛。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当时出现了木版年画,便于人们购买张贴。宋人还有除夕
夜守岁的习俗。《东京梦华录》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袁文的《瓮闲评》评论说:“守
岁之事,虽近儿戏,然而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
宋代的元旦
宋代农历正月初一,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爆竹便响彻天空。不仅宫中爆竹山响,要举行隆重的元日朝贺礼。寻常
百姓也竞相燃放爆竹,开始了拜天地、祭祖先、互相拜年的活动。同僚亲朋之间拜年时,要赠送名刺(即名片)。如果自
己不能亲往朋友家拜年,要派人骑马到每一位朋友家,连呼数声,留下一张名刺,表示已前来拜年。节日里还有大量的
娱乐活动。如北宋东京,元旦放假三天,“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
朵、领袜、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入晚“贵家妇女,纵赏关睹,入场观看,入市店饮食,惯习
成风,不相笑讶”(《东京梦华录》卷6)。南宋的临安,元旦入夜,还有放烟火、赏灯等许多娱乐活动。
“爆竹声中一岁除⋯⋯”
王安石写的这首诗,题目叫做《元日》。古时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日,又称元旦,俗呼为新年。
宋代的踢球
踢球古称“蹴鞠”,是一种古代的足球运动,始于战国时期。原先踢的是一种实心皮球,唐代发展成了气球。唐徐坚《
初学记》云:“古用毛纤结为之。今用皮,以胎为里,嘘气闭而蹴之。”唐代的足球不仅有外皮,里面还用动物的尿泡
当球胆,吹满了气,把气口封上,就可以踢。唐代的球门也由汉代的“鞠域”“鞠室”,发展为挂网的球门,即在球场
两端各插两根柱子,在柱子之间拉一张网。比赛的规则,由汉代的每队12人改为每队6人,双方都设一个守门人。所以,
唐代的足球比赛已同现代更接近了。
宋代的足球相当普及。宋人着有《蹴鞠图谱》等专论踢球的着作。踢球者组织的足球团体有“圆社”“齐云社”等。当
时有两种不同的踢法,一种是设球门,比赛进球的多少,另一种是比赛踢球的花样。花样脚法有几百种之多,除用脚
外,还可用头、肩、臀、胸、腹、膝等部位处理球。在瓦子勾栏里踢球,就是比赛踢球的花样。宋代足球高手辈出。苏
轼的书童高俅,后来服侍一位大臣,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宫中向端王(后来的宋徽宗)显露了球技。端王非常欣赏,将他
留下,时常陪练足球。端王即帝位后,高俅也官运亨通,职至宰相,并任朝廷最高武官达二十年。还有一位道士球艺极
高,能“使鞠(球)绕身,终日不堕”。
图画说明
开封市内的相国寺牌楼
相国寺是我国着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北齐,当时叫“建国寺”,后毁于兵火。唐睿宗时,重修建国寺,并改名为
“大相国寺”。明朝末年,黄河泛滥,开封被淹,相国寺全部建筑被淹毁,清朝时又重新修建。相国寺面积约545亩,寺
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建筑。大雄宝殿是相国寺正殿,原名叫“圣容殿”,殿高14.6米,中开
五门,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殿内藻井飞龙,周围及月台筑有白石围栏。宋朝时,由于相国寺位置适中,因而成了一个
繁华的民间交易和游乐场所。据宋《燕翼贻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
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可见当时相国寺周围的交易市场非常繁荣,尤
其是节日,丰富多彩的灯展使相国寺内彻夜灯火辉煌,观灯者通宵达旦。图为重建后的相国寺的牌楼。
宋代的妇女服饰
这幅图选自河北井陉宋墓壁画《捣练图》(摹本)中的一部分。这三位妇女上穿对襟窄袖袄,下身穿多褶白纱裙。她们正
在用熨斗将刚刚织成的纱熨平。整个画面,反映了宋代妇女的装束和她们劳动的场面。
宋墓壁画“宴饮图”
第 4 页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宋朝衣食住行.txt
这是1951年发掘的河南禹县白沙镇一号宋墓前室西壁壁画。画高约九十厘米,宽约一百三十五厘米。画面采用了砖雕与
绘画相结合的方法,男女坐像、桌椅、卷帘等凸出壁画5~10厘米。在卷帘、悬幔之下,居中摆着一方桌,桌上放着酒
壶、酒杯。桌两侧的靠背椅上,坐着一对中年男女。男子居右,头戴蓝帽,身穿圆领长袍;女子居左,头梳高髻,上穿
绛红袄,下穿白裙,二人袖手对坐。人物身后绘有水波纹屏风,屏风前站立三位女侍和一位男童,他们手捧唾壶、盒
子、果盘,侍候主人。这幅壁画对面,还有一幅女伎乐图,画面上共有11人,中间一人女扮男装,扬臂起舞,其他人手
持各种乐器,分左右而立,为舞者伴奏。两幅画联系起来看,对坐的这对男女应是该墓主人。他们神情肃穆,欣赏着对
面的女伎乐。这是宋墓壁画中比较流行的题材,墓中结构复杂的砖雕梁架斗拱,加上墓主人饮酒品茶的日常生活,使幽
暗的墓室转化为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此画真实地反映了宋代服饰和家具的特点,也表现了当时富裕阶层人们生活享乐
的情景。
宋代庖厨
《宋代庖厨》图反映了当时食品加工的场面,出自1958年河南偃师酒流沟宋墓出土的画像砖。图左为温酒厨娘,头戴高
冠,身穿小袖对襟、旋袄,站在方型火炉旁,火炉上有一酒壶,厨娘正在拨火温酒。中间一人为烹饪厨娘,她上穿交领
窄袖袄,下穿长裙,裙外还系有围腰,双手腕上戴钏镯,她一边挽袖一边正准备收拾桌上的鱼。方桌旁还有洗鱼的盆和
煮鱼的炉火、锅等。图右几位妇女正在忙着倒水、做菜。整个画面,反映了宋代的烹饪技艺和饮食习俗。
百子嬉春图(部分)
这是南宋画家苏汉臣绘的《百子嬉春图》中的“狮子舞”。画面描绘一个小孩左手拿着绳索,右手牵着一头金镀眼睛、
银贴齿的狮子。张嘴摆尾的狮子,由两个披着狮皮的小孩扮成。旁边三个孩子正在观看戏耍,组成一幅童子戏狮的舞蹈
场面。“狮子舞”是人们熟识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有关狮子舞的最早记载见于三国魏人孟康的《汉书?礼乐志》注,注
中说:“象人”“若今戏鱼虾狮子者也。”所见最早的狮子舞形象是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两人扮成的狮子。
宋代狮子舞非常盛行,尤其是儿童们跳起狮子舞都兴高采烈。这一时期的狮子舞,注重武艺,表演常与打斗相结合。狮
子有时还口吐烟火,以增强神威武勇的气氛。这幅以儿童生活为主的风俗画反映了宋代民间舞蹈的盛行。此画现藏北京
故宫博物院。
宋代蹴鞠图
这是一枚宋代铜镜背面的纹饰,表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园里踢球的情景。此幅插图就是根据铜镜纹饰绘制的。那时,足
球用八片尖皮做成,是一种充气的皮球。画面右侧一个高髻笄发的女子正在踢球;左侧一个戴幞头的男子身体前倾,在
接球。这种二人对踢的方法叫“二人场”也叫“打二”。在踢球人的身旁,还有两人在注目观看,为他们助兴。
第 5 页
Ⅳ 求追光者完整钢琴谱
1.开场
《追光者》是岑宁儿演唱的歌曲,由唐恬作词,马敬作曲,是电视剧《夏至未至》的插曲 ,收录于听见时代传媒2018年6月19日发行的原声专辑《夏至未至·听见青春》中 。
2018年1月17日,该曲获得硬地围炉夜·2017网易云音乐原创盛典年度影视单曲奖 ;3月26日,该曲获得第25届东方风云榜动感101年度金曲奖 。
Ⅵ 请问:“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作者和出处
作者是明朝的陈继儒,对联出自其作品《幽窗小记》
《幽窗小记》,最着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资料扩展:
《幽窗小记》作者陈继儒。又名《醉古堂剑扫》。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着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着,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着》等
Ⅶ 求小窗幽记,菜根谭,围炉夜话和呻吟语的全文和译文,原文和译文分开的。 多谢
呻吟语的 译文 原文。pdf的
Ⅷ 急求一本书:关于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老三本“围炉夜话,小窗幽记,菜根谭”
Ⅸ 《围炉夜话详解》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围炉夜话详解》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uInzPNJn333XiLAeo_nB6A
书名:围炉夜话详解
Ⅹ 繁星春水全文
繁星
一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二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三
万顷的颤动——
深黑的岛边
月儿上来了
生之源
死之所!
四
小弟第呵!
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
温柔的
无可言说的
灵魂深处的孩子呵!
五
黑暗
怎样幽深的描画呢
心灵的深深处
宇宙的深深处
灿烂光中的休息处
六
镜子
对面照着
反面觉得不自然
不如翻转过去好
七
醒着的
只有孤愤的人罢!
听声声算命的锣儿
敲破世人的命运
八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九
梦儿是最瞒不过的呵!
清清楚楚的
诚诚实实的
告诉了
你自己灵魂里的密意和隐忧
十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谈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一一
无限的神秘
何处寻他
微笑之后
言语之前
便是无限的神秘了
一二
人类呵!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甸着同一的归宿
一三
一角的城墙
蔚蓝的天
极目的苍茫无际——
即此便是天上一人间
一四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
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一五
小孩子!
你可以进我的园
你不要摘我的花——
看玫瑰的刺儿
刺伤了你的手
一六
青年人呵!
为着后来的回亿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一七
我的朋友!
为什么说我"默默"呢
世间原有些作为
超乎语言文字以外
一八
文学家呵!
着意的撒下你的种子去
随时随地要发现你的果实
一九
我的心
孤舟似的
穿过了起伏不定的时间的海
二十
幸福的花枝
在命运的神的手里
寻觅着要付与完全的人
二一
窗外的琴弦拨动了
我的心呵!
怎只深深的绕在余音里
是无限的树声
是无限的月明
二二
生离——
是朦胧的月日
死别——
是憔悴的落花
二三
心灵的灯
在寂静中光明
在热闹中熄灭
二四
向日葵对那些未见过白莲的人
承认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白莲出水了
向日葵低下头了
她亭亭的傲骨
分别了自己
二五
死呵!
起来颂扬他
是沉默的终归
是永远的安息
二六
高峻的山巅
深阔的海上——
是冰冷的心
是热烈的泪
可怜微小的人呵!
二七
诗人
是世界幻想上最大的快乐
也是事实中最深的失望
二八
故乡的海波呵!
你那飞溅的浪花
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盘石
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
二九
我的朋友
对不住你
我所能付与的慰安
只是严冷的微笑
三十
光阴难道就这般的过去么
除却缥渺的思想之外
一事无成!
三一
家是最不情的——
人们的泪珠
便是他的收成
三二
玫瑰花的剌
是攀摘的人的嗔恨
是她自己的慰乐
三三
母亲呵!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三四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他底下细小的泥沙
三五
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三六
阳光穿进石隙里
和极小的刺果说
"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罢
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
树干儿穿出来了
坚固的盘石
裂成两半了
三七
艺术家呵!
体和世人
难道终久的隔着一重光明之雾
三八
井栏上
听潺潺山下的河流——
料峭的天风
吹着头发
天边——地上
一回头又添了几颗光明
是星儿
还是灯儿
三九
梦初醒处
山下几叠的云衾里
瞥见了光明的她
朝阳呵!
临别的你
已是堪怜
怎似如今重见!
四十
我的朋友!
你不要轻信我
贻你以无限的烦恼
我只是受思潮驱使的弱者阿!
四—
夜已深了
我的心门要开着——
一个浮踪的旅客
思想的神
在不意中要临到了
四二
云彩在天空中
人在地面上
思想被事实禁锢住
便是一切苦痛的根源
四三
真理
在婴儿的沉默中
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
四四
自然呵!
请你容我只问一句话
一句郑重的话
我不曾错解了你么
四五
言论的花儿
开的愈大
行为的果子
结得愈小
四六
做饭上的蜡烛
依旧照着罢!
反复的调儿
弹再一阕罢!
等候着
远别的弟弟
从夜色里要到门前了
四七
儿时的朋友
海波呵
山影呵
灿烂的晚霞呵
悲壮的喇叭呵
我们如今是疏远了么
四八
弱小的草呵!
骄傲些罢
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四九
零碎的诗句
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罢
然而他们是光明闪烁的
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里
五十
不恒的情绪
要迎接他么
他能涌出意外的思潮
要创造神奇的文字
五—
常人的批评和断定
好像一群瞎子
在云外推测着月明
五二
轨道旁的花儿和石子!
只这一秒的时间里
我和你
是无限之生中的偶遇
也是无限之生中的永别
再来时
万千同类中
何处更寻你
五三
我的心呵!
警醒着
不要卷在虚无的旋涡里!
五四
我的朋友!
起来罢
晨光来了
要洗你的隔夜的灵魂
五五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五六
夜中的雨
丝丝的织就了诗人的情绪
五七
冷静的心
在任何环境里
都能建立了更深徽的世界
五八
不要羡慕小孩子
他们的知识都在后头呢
烦闷也已经隐隐的来了
五九
谁信一个小"心"的呜咽
颤动了世界
然而他是灵魂海中的一滴
六十
轻云淡月的影里
风吹树梢——
你要在那时创造你的人格
六一
风呵!
不要吹灭我手中的蜡烛
我的家远在这黑暗长途的尽处
六二
最沉默的一刹那顷
是提笔之后
下笔之前
六三
指点我罢
我的朋友!
我是横海的燕子
要寻觅隔水的窝巢
六四
聪明人!
要提防的是
忧郁时的文字
愉快时的言语
六五
造物者呵!
谁能追综你的笔意呢
百千万幅图画
每晚窗外的落日
六六
深林里的黄昏
是第一次么
又好似是几时经历过
六七
渔娃!
可知道人羡慕你
终身的生涯
是在万顷柔波之上
六八
诗人呵!
缄默罢
写不出来的
是绝对的美
六九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洽的风
强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七十
空中的鸟!
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
你自有你的天地
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七二
西山呵!
别了!
我不忍离开你
但我苦亿我的母亲
七三
无聊的文字
抛在炉里
也化作无聊的火光
七四
婴几
是伟大的诗人
在不完全的言语中
吐出最完全的诗句
七五
父亲呵!
出来坐在月明里
我要听你说你的海
七六
月明之夜的梦呵!
远呢
近呢
但我们只这般不言语
听——听
这微击心弦的声!
眼前光雾万重
柔波如醉呵!
沉——沉
七七
小盘石呵!
坚固些罢
准备着前后相催的波浪!
七八
真正的同情
在忧愁的时候
不在快乐的期间
七九
早晨的波浪
已经过去了
晚来的潮水
又是一般的声音
八十
母亲呵!
我的头发
披在你的膝上
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八一
深夜!
请你容疲乏的我
放下笔来
和你有少时寂静的接触
八二
这问题很难回答呵
我的朋友!
什么可以点缀了你的生活
八三
小弟弟!
你恼我么
灯影下
我只管以无稽的故事
来骗取你
绯红的笑颊
凝注的双眸
八四
寂寞呵!
多少心灵的舟
在你软光中浮泛
八五
父亲呵!
我愿意我的心
像你的佩刀
这般的寒生秋水!
八六
月儿越近
影儿越浓
生命也是这般的真实么
八七
初识的海中
神秘的礁石上
处处闪烁着怀疑的灯光呢
感谢你指示我
生命的舟难行的路!
八八
冠冕
是暂时的光辉
是永久的束缚
八九
花儿低低的对看花的人说
少顾念我罢
我的朋友!
让我自己安静着
开放着
你们的爱
是我的烦扰
九十
坐久了
推窗看海罢!
将无边感慨
都付与天际微波
九一
命运!
难道聪明也抵抗不了你
生——死
都挟带着你的权威
九二
朝露还串珠般呢!
去也——
风冷衣单
何曾人到烦乱的心
朦胧里数着晓星
怪驴儿太慢
山道太长——
梦儿欺枉了我
母亲何曾病了
归来也——
辔儿缓了
阳光正好
野花如笑
看朦陇晓色
隐着山门
九三
我的心呵!
是你驱使我呢
还是我驱使你
九四
我知道了
时间呵!
你正一分一分的
消磨我青年的光阴!
九五
人从枝上折下花儿来
供在瓶里——
到结果的时候
却对着空枝叹息
九六
影儿落在水里
句儿落在心里
都一般无痕迹
九七
是真的么
人的心只是一个琴匣
不住的唱着反复的音调!
九八
青年人!
信你自己罢!
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
也只有你能创造你自己
九九
我们是生在海舟上的婴儿
不知道
先从何处来
要向何处去
一00
夜半——
宇宙的睡梦正浓呢!
独醒的我
可是梦中的人物
一0一
弟弟呵!
似乎我不应勉强着憨嬉的你
来平分我孤寂的时间
一0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么
一0三
时间!
现在的我
太对不住你么
然而我所抛撇的是暂时的
我所寻求的是永远的
一0四
窗外人说桂花开了
总引起清绝的回忆
一年一度
中秋节的前三日
一0五
灯呵!
感谢你忽然灭了
在不思索的挥写里
替我匀出了思索的时间
一0六
老年人对小孩子说
“流泪罢
叹息罢
世界多么无味呵!"
小孩子笑着说
"饶恕我
先生!
我不会设想我所未经过的事"
小孩子对老年人说
"笑罢
跳罢
世界多么有趣呵!"
老年人叹着说
"原谅我
孩子!
我不忍回忆我所已经过的事"
一0七
我的朋友!
珍重些罢
不要把心灵中的珠儿
抛在难起波澜的大海里
一0八
心是冷的
泪是热的
心——凝固了世界
泪——温柔了世界
一0九
漫天的思想
收合了来罢!
你的中心点
你的结晶
要作我的南针
一一0
青年人呵!
你要和老年人比起来
就知道你的烦闷
是温柔的
一一一
太单调了么
琴儿
我原谅你!
你的弦
本弹不出笛几的声音
一一二
古人呵!
你已经欺哄了我
不要引导我再欺哄后人
一一三
父亲呵!
我怎样的爱你
也怎样爱你的海
一一四
"家'么
我不知道
但烦闷一一忧愁
都在此中融化消灭
一一五
笔在手里
句在心里
只是百无安顿处——
远远地却引起钟声!
一一六
海波不住的问着岩石
岩石永久沉默着不曾回答
然而他这沉默
已经过百千万回的思索
一一七
小茅棚
菊花的顶子——
在那里
要感出宇宙的独立!
一一八
故乡!
何堪遥望
何时归去呢
白发的祖父
不在我们的园里了!
一一九
谢谢你
我的琴儿!
月明人静中
为我颂赞了自然
一二0
母亲呵!
这零碎的篇儿
你能看一看么
这些字
在没有我以前
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
一二一
露珠
宁可在深夜中
和寒花作伴——
却不容那灿烂的朝阳
给她丝毫暖意
一二二
我的朋友!
真理是什么
感谢你指示我
然而我的问题
不容人来解答
一二三
天上的玫瑰
红到梦魂里
天上的松枝
青到梦魂里
天上的文字
却写不到梦魂里
一二四
"缺憾呵!
"完全"需要你
在无数的你中
衬托出他来
一二五
蜜蜂
是能溶化的作家
从百花里吸出不同的香计来
酿成他独创的甜蜜
一二六
荡漾的是小舟么
青翠的是岛山么
蔚蓝的是大海么
我的朋友!
重来的我
何忍怀疑你
只因我屡次受了梦儿的欺枉
一二七
流星
飞走天空
可能有一秒时的凝望
然而这一瞥的光明
已长久遗留在人的心怀里
一二八
澎湃的海涛
沉黑的山影——
夜已深了
不出去罢
看呵!
一星灯火里
军人的父亲
独立在旗台上
一二九
倘若世间没有风和雨
这技上繁花
又归何处
只惹得人心生烦厌
一三0
希望那无希望的事实
解答那难解答的问题
便是青年的自杀!
一三一
大海呵!
那一颗星没有光
那一朵花没有香
那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一三二
我的心呵!
你昨天告诉我
世界是欢乐的
今天又告诉我
世界是失望的
明天的言语
又是什么
教我如何相信你!
一三三
我的朋友!
未免太忧愁了么
"死"的泉水
是笔尖下最后的一滴
一三四
怎能忘却
夏之夜
明月下
幽栏独倚
勒红的莲花
深绿的荷盖
缟白的衣裳!
一三五
我的朋友!
你曾登过高山么
你曾临过大海么
在那里
是否只有寂寥
只有"自然"无语
你的心中
是欢愉还是凄楚
一三六
风雨后——
花儿的芬劳过去了
花儿的颜色过去了
果儿沉默的在枝上悬着
花的价值
要因着果儿而定了!
一三七
聪明人!
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
她只是虚无缥渺的
反分却你眼底春光
一三八
夏之夜
凉风起了!
襟上兰花气息
绕到梦魂深处
一三九
虽然为着影儿相印
我的朋友!
你宁可对模糊的镜子
不要照澄澈的深潭
她是属于自然的!
一四0
小小的命运
每日的转移青年
命运是觉得有趣了
然而青年多么可怜刚
一四一
思想
只容心中游漾
刚拿起笔来
神趣便飞去了
一四二
一夜——
听窗外风声
可知道寄身山巅
烛影摇摇
影儿怎的这般清冷
似这般山河如墨
只是无眠——
一四三
心潮向后涌着
时间向前走着
青年的烦闷
便在这交流的旋涡里
一四四
塔边
花底
微风吹着发儿
是冷也何曾冷!
这古院——
这黄昏——
这丝丝诗意——
绕住了斜阳和我
一四五
心弦呵!
弹起来罢——
让记亿的女神
和着你调儿跳舞
一四六
文字
开了矫情的水闸
听同情的泉水
深深地交流
一四七
将来
明媚的湖光里
可有个矗立的碑
怎敢这般沉默着——想
一四八
只这一枝笔儿
拿得起
放得下
是无限的自然!
一四九
无月的中秋夜
是怎样的耐人寻味呢!
隔着层云
隐着清光
一五0
独坐——
山下泾云起了
更隔院断续的清磬
这样黄昏
这般微雨
只做就些儿调怅
一五一
智慧的女儿!
向前迎住罢
"烦闷'来了
要败坏你永久的工程
一五二
我的朋友!
不要任凭文字困苦你
文字是人做的
人不是文字做的
一五三
是怜爱
是温柔
是忧愁——
这仰天的慈像
融化了我陈结的心泉
一五四
总怕听天外的翅声——
小小的鸟呵!
羽翼长成
你要飞向何处
一五五
白的花胜似绿的叶
浓的洒不如淡的茶
一五六
清晓的江头
白雾
是江南天气
雨儿来了——
我只知道有蔚蓝的海
却原来还有碧绿的江
这是我父母之乡!
一五七
因着世人的临照
只可以拂拭镜上的尘埃
却不能增加月儿的光亮
一五八
我的朋友!
雪花飞了
我要写你心里的诗
一五九
毋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一六0
聪明人!
文字是空洞的
言语是虚伪的
你要引导你的朋友
只在你
自然流露的行为上!
一六一
大海的水
是不能温热的
孤傲的心
是不能软化的
一六二
青松技
红灯彩
和那柔曼的歌声——
感谢你付与我
寂静里的光明
一六三
片片的云影
也似零碎的思想么
然而难将记忆的本儿
将他写起
一六四
我的朋友!
别了
我把最后一页
留与你们!
因受字数限制,《春水》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