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医生处方单上写的是汉字吗
嗯,是这样的。
正常情况是,医生处方单上写的是拉丁文。这是国际惯例。
不正常就是,像你说的,关系到某种利益或责任的原因医院本身要求医生这样做。一般医院怕你开处方后到药店那买药,减少了收入,就故意写草些;写的字,有的用代号,有的随便一写,就会成那样。
我也有你那种“拿错药”的经历,我当时就想砸了那医院走人,不过没砸。
至于打错单死人的事,绝对有,我们那就是有个医院开错药把人搞死了。
就这么些。
② 为什么医生处方字迹潦草,不让患者看懂
在我国,很多人认为医生的处方出现字迹潦草变成“天书”的最直接原因,是因为医生不希望病人知道自己给他(她)开了什么样的药物。或者如开篇所说,在当下中国医患关系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医师书写潦草字迹的处方里隐藏着巨大的利益纠葛。其实,我们医生除了在书写处方有“不认真”的因素之外,还要承受着很多因素的左右与干扰。总得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潦草的处方
首先,医疗投入不足和以药养医的环境导致医生处方字迹潦草。
虽然北京已经开始试点“医药分开”的医改措施,但在我国大多数的医院,医生们的收入依旧要靠给医院创造了多少业务量来决定,而药物收入又占了医院收入或医生工作量的半壁江山。如果处方写得工整明白,许多患者就有可能不选择在医院买药,而去选外面价格低得多的药店购买。在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当前诊疗费用严重低于劳动成本的医疗背景下,一半的业务收入不见了,医院及医生们又如何能够承受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以药养医的规则或许是处方潦草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紧张的医患关系和逃避沟通的机会造成医生处方字迹潦草。
现在,医生在书写的各种医疗文书的过程中出现字迹潦草的现象,也是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下的一种特殊产物。“是药三分毒”,对于某些医生而言,不让病人知道自己开了什么药物,就有可能会减少很多麻烦。因为在现实中一些不恰当的药物使用,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身体的问题,只要患者不知道医生给开了什么药物,就很难去找医生理论。医生抱着这种侥幸心理,出现字迹潦草处方就不足为奇了。而医生不愿意让患者看懂处方内容等于不愿意满足他们的知情权,也就等于不愿意与病人进行足够的沟通。那样看起来,医生减轻了负担,似乎省力又省心,但这却是一把双刃剑,医生把处方写的潦草,逃避与病人的沟通,甚至草草几分钟就开药打发了病人,患者可能会满意这样不透明的医疗服务吗?这对于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非常不利。
再次,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工作压力造成医生书写处方字迹潦草。
由于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很多医院门诊人满为患。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时间压力往往比前面描述的“10秒内写下一句话”更为严苛,医生们每天必须接诊大量的患者,少则数十,多则过百,在过大的接诊压力之下,为了节省时间,那些潦草的处方相比一般情形,就更容易发生了。其次,在我国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部,医生们要完成的文字工作都是连篇累牍,且大部分为具有某种套路特征的专有名词的集合。这些专有名词在被反复书写之后,字形笔画便难免会向“神似”的境界迈进。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内科,由于疾病诊治对病史和检查的记录要求相对更高,故而字迹较为清楚;在外科,对病情讨论分析的要求较内科为低,多数治疗以手术为主,因此字迹更加潦草。国外的情况与我国类似:一个来自西班牙的研究报告中,118份病案里有18份字迹难以辨认,意义模糊,其中外科病案就有16份,内科仅有2 份。
最后,医疗专业的特点和医疗文书的特殊性导致医生书写的字迹潦草。
由于医生书写的医疗文书包含大量专有名词和药物名称,其中夹杂着英文、英文缩写甚至拉丁文,还有许多中文简称,因此非医疗业内人士阅读时难免感觉如坠五里雾中。即便是同行,阅读非本专业领域医疗文件时也会遇到困难,特别是赶上那些笔法飘逸的,就只能望纸兴叹了。对药师而言,由于每天都要面对医生们的处方,久而久之对笔迹的判别力就会越来越高,因此并不难辨识药物品名。不过就是如此,还是难免发生美国那样的悲剧。对医生自身而言,书法糟糕也不是什么好事:首先容易造成医疗差错,医疗差错一旦发生,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害人害己;其次糟糕的笔迹也会给我们医生们的临床研究带来不便。当需要回顾,收集和总结病例时,凌乱的字迹仅能提供有限的线索,治疗的经验不能很好保存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笔迹是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特征。医生和教师一样,都属笔迹公开化程度较高的职业。相对于教师,医生的书写责任更大,要求更高,错误书写和涂鸦书写的危害也更大。医生虽然整体并无字迹潦草的倾向,但因为工作环境、压力和专业特点,医生的书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普遍难以辨认,当然确实也有部分医生惯于龙飞凤舞,但写字惨不忍睹的人士其实各个行业都有。消除医生涂鸦、特别是处方涂鸦,减少医疗差错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国外对此已经有了不少研究和尝试。一篇发表在2003年Am J Manag Care的文章就分析了医生处方潦草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居住地,诊断数目,就诊时间等多个因素被认为与医生书写潦草有相当大的关联性。部分药物名称拼写类似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处方错误的风险。针对上述情况改进就诊环境,改进药物名称等举措能够一定程度地减少处方错误。
综上所述,无论如何,潦草处方引起的种种公害应该引起社会重视。政府职能部门要做的,不仅仅是出台那些管理潦草处方的规定。更关键的是在于要尽快加大新医改的进程,彻底地铲除以药养医的规则,尽快地实现医药分离,并加大对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力度。只有如此,处方潦草的相关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治,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安全用药。当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用电子处方和打印处方。
③ 原来医生的处方不是瞎写的,每个字都是有依据的,究竟是怎么写的
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
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3)医生处方单上的字迹是加密文档吗扩展阅读:
处方开具的相关要求规定:
1、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药品。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除外。
2、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本机构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
④ 标准处方的格式是什么
书写要求
(1)记载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
a)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
b)药品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的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的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 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无论西药、中成药处方, 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如布包、先煎、后下)要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 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13)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 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医师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开具处方。(《处方管理办法》)[如对乙酰氨基酚(通用名)是一种退烧药,不同药厂对它生产的制剂商品名有泰诺林、百服咛、必理通等。因此,必须使用通用名]
(14)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有些以国际单位(IU)、单位(U)为单位;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
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15)处方 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16)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开具麻醉药品处方,应有病历记录。
(4)医生处方单上的字迹是加密文档吗扩展阅读
主要为医生的法律责任:
1、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七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1)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医师擅自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暂停其执业活动;造成严肃后果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医师未按照规定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或者未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宏章宏章搜集整理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由其所在医疗机构取消其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造成严肃后果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2、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1)未取得处方权或者被取消处方权后开具药品处方的;
(2)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具药品处方的;
(3)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处方
⑤ 医生开的处方用的字体到底是什么字体那么乱他们自己怎么能看清啊
医生开处方所用的字体,由于大部分难以辨认,被网友调侃为医生体。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中国大陆悄然兴起的一种行业专用字体医生体。
使用这种字体的人必须是医务工作人员,如医生、药剂师、护士、化验员等,其他人是没有资格享用医生体的。医生体的主要特点是潦草,这种草与传统草书的草大有区别。
(5)医生处方单上的字迹是加密文档吗扩展阅读:
医生诊病处方,关系着病人的安危,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切忌粗心大意,敷衍了事。然而有的医生,处方字迹潦草,极难辨认,抓药就会拖延时间,甚至把药捡错。
医药为用,性命攸关。医生开处方,药名必须书写常用名,才能通俗易懂,不能开些别名、僻名,故弄玄虚,以显示自己见多识广。有的医生处方中写“小草”,药房不知为远志之苗,望文生义,而用小的甘草。既使人费解,又容易把药抓错,使患者蒙受其害,轻则遗人终身之疾,重者害其性命,这是发生医疗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⑥ 为什么医生字迹这么潦草,但医生之间却能看懂
医生这个高尚的职业,每天忙着救死扶伤,本身工作繁忙,加上病历处方中的名称晦涩难懂,给医生,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繁忙之际写病历开处方,则能省时间尽量省时间,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病人身上,所以医生们会尽量少写点废话,字迹也有些潦草。以至于病人和其他非专业人士看不懂,我们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客观看待。
现如今,国家富强,对于医疗设备等的关注度更高,资助项目也相应提高,医院的信息系统建立起来,使得这些问题也都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大部分医院都开始建立起电脑打印办公的模式。这样将病历和处方打印出来,省时省力,而且病人也能够将医生所开的要看得清楚,使信息透明化。
⑦ 为什么医生的字迹都这么潦草,真的存在“医生体”吗
医生的字迹潦草,是因为医生的病人太多而为了节约时间,所以存在“医生体”的。我们去医院看医生,我们会发现医生在病历和处方单上的字迹非常潦草。我们看起来像天书,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给其他医生看,他们可以一眼就看到里面的内容。
这也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形象。许多病人会认为只有写潦草字迹的医生才是着名的医生。医生越熟练,就越难识别所写的字迹。如果有一天他遇到一个书写正常的病例,他会认为医生是新手或实习生,从而产生不信任。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手写病例可能会慢慢成为历史,因为许多医院已经逐渐推广电脑打印病例,其他医生会在上门就诊时带一名实习生,让实习生在书写病历时为他们做工作。这不仅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医生更用心地看医生,还可以使书写的病历和处方更加清晰,让病人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