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单片机蜂鸣器做音乐
蜂鸣器不能输出音乐的!你要接个喇叭才行,我试过的。
我是一楼,给你个频率表http://www.mirle.com.tw/big%205/p2_controllers/manual/SC/006.pdf
自己编吧,不难,定时中断就行了。
㈡ 工业arm板,像三星6818开发板能做吗
比较难,因为三星芯片都不是工业级的。虽然芯片未必有,但设备肯定有。
所谓工业级,是指适应一定工作环境的设备指标要求,这个要求比普通级别要苛刻。普通设备一般会放置在温度中等湿度中等且恒定的专业机房中,对设备的适用环境的能力没有大的要求。工业级一般应用于非机房环境中,如野外,温差大,干扰多,灰尘大等因素,要求设备各方面参数要更好。不过因为使用环境要求不同,6818开发板也可以使用在一定的环境下。像荣品的6818开发板使用温度就在-20℃到70℃。
㈢ 我有两块不同型号的明远智睿开发板,IMX6 EK200和EK314,要怎么让两块开发板通过串口通信
直接参考uart应用源码编译出来测试就行,设置一下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都一样,就能互相通讯有什么问题欢迎询问,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㈣ 个别PDF文件无法打印,而发到其他电脑却可以打印,这是什么原因
我这里也是这样的问题,是pDF版本的问题,日本版的,跟中文版的pdf有时候是打印有问题、打印的时候异常结束,你试下用pdf reader,不要用Adobe Acrobat 。
㈤ 不能开机 debug灯不亮 没显示 风扇都转 蜂鸣器没声
装完机电脑点不亮怎么办?不妨看看你主板上的Debug灯
如果你加入了一个电脑硬件爱好者的群,那么你肯定会发现一件事,那就是每天都会有小白装机点不亮在群里求助,问群问了大半天也没弄好。小牛今天来教你一个窍门,能快速判断好自己的电脑到底出了什么故障。
既然你自己开始装机了,那么小牛就认为你使用的肯定不是过时的老配件,现在的主流的消费级主板早已经配备好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障判断工具,Debug灯。什么是debug灯呢?
Debug灯在我们主板上有很多种呈现方式,在中端主板上,它以一排LED灯的形式显现。在高端主板上,它以一个数字显示屏的方式显现。Debug灯最早在1999年就已经推出了,主要是为了替代蜂鸣器来实现更快捷的故障判断。
常见的Debug灯为4颗LED灯珠,分别为BOOT、VGA、DRAM、CPU。很好理解,如果开机点不亮,BOOT灯常亮的话,那么代表系统引导出现了问题,大概率是没装系统或者系统引导崩溃,可以换一块硬盘试一试。如果VGA灯常亮的话,那么代表显卡出现了问题,那么就重新插拔一下显卡或者看看显卡供电有没有问题,实在不行就只能换显卡了。如果DRAM灯常亮的话,即代表内存出现问题,可以尝试更换内存插槽或者将多根内存换成单根内存再尝试开机。如果CPU灯常亮的话,那么就很倒霉了,基本只有一种情况,你的CPU坏掉了。也有可能是你的主板并不支持的你的CPU,好比你买了B550主板却装上了2代锐龙。
诊断卡式的Debug灯就要复杂很多了,但是可以提供的故障信息也就会更多,至于具体亮灯原因你得看自己的主板说明书了,电子产品的说明书可别轻易丢掉,尤其是主板说明书,真的很重要哦。如果实在找不到了也可以去主板官网找到自己的主板对应的说明书PDF下载。
如果你既没有LED式debug灯也没有诊断卡式debug灯,那么你可以试着买一个蜂鸣器插到主板上的speak接口,或者买一张诊断卡插到PCIe位上。也能实现类似的效果。不过远没有主板自带debug灯来的方便就是了。
关于如何快速判断电脑故障的办法就讲到这里了,如果你还有更好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㈥ imx6ul 天嵌 飞凌 开发板哪家好
迅为IMX6开发板支持五种系统Android4.4/6.0/7.1系统;linux + Qt4.7/5.7系统; Ubuntu12.04/16.04系统;Debian 9.9 系统;Yocto系统(4.1.15-krogoth)。
处理器兼容单核、双核、工业级、汽车级、IMX6Q最新PLUS版本可根据需求更换。
迅为IMX6Q开发板独立文档和程序源码汇总158个
iTOP-开发板-ssh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pdf
iTOP-开发板-串口控制台无法使用vi编辑器解决办法.zip
iTOP-开发板-can测试工具使用资料.zip
iTOP-开发板-Qt和mini文件系统无法保存文件的解决办法.pdf
iTOP-IMX6-SATA硬盘测试.pdf
iTOP-IMX6-Android系统开启adb.pdf
iTOP-IMX6-QtE4.7-Uart_V1.0.rar
iTOP-iMX6-驱动-单独编译内核驱动.zip
iTOP-iMX6-驱动-以模块的方式编译内核驱动.pdf
iTOP-iMX6-TF卡开机自动烧写镜像.pdf
imx6_Qt_wifi_mt6620(临时).zip
GPS-datasheet_v1.0.01.pdf
iTOP-iMX6-驱动-USB转串口PL2303_V1.0.pdf
6818-qt-ec20网卡 - 仅供参考.zip
iTOP-IMX6-Android4.4系统源码-将APK编译到镜像.pdf
iTOP-IMX6-Android4.4系统源码-设备权限的修改.pdf
iTOP-IMX6-Android4.4系统源码-去掉默认安装的APK.pdf
ITOP-IMX6-Android4.4系统-ADB传输文件.pdf
iTOP-IMX6-Android4.4系统-开机横竖屏切换.pdf
iTOP-4412-Linux系统-自动挂载U盘TF卡等(热拔插)-临时.pdf
iTOP-iMX6-Linux系统-屏蔽虚拟控制台.zip
rc522test_20150320临时.tar.gz
飞思卡尔原厂资料06-i.MX_Android_Camera_Issues_on_the_SDP_Board.pdf
飞思卡尔原厂资料07-i.MX_Android_Extended_Codec_Release_Notes.pdf
飞思卡尔原厂资料09-i.MX_Android_Wi-Fi_Display_Sink_API_Introction.pdf
飞思卡尔原厂资料09-i.MX_Android_Wi-Fi_Display_Sink_API_Introction.pdf
飞思卡尔原厂资料02-Android_Quick_Start_Guide.pdf
飞思卡尔原厂资料04-Android_User's_Guide.pdf
飞思卡尔原厂资料05-i.MX_6_Series_G2D_API_User's_Guide.pdf
飞思卡尔原厂资料03-Android_Release_Notes.pdf
飞思卡尔原厂资料08-i.MX_Android_Extended_Wi-Fi_Display_Sink_Release_Notes.pdf
iTOP-iMX6-QtE-CAN例程和使用文档.zip
iTOP-iMX6-获取CPU唯一ID.zip
iTOP-iMX6-QtE4.7-RS485_V2.0.rar
iTOP-iMX6-QTE系统-调用shell命令使用文档.zip
iTOP-iMX6-linux-C调用shell命令使用文档.zip
iTOP4412-QtE5.7-移植使用文档_V2.0.pdf
iTOP-iMX6-QtE-watchdog看门狗例程.zip
iTOP-IMX6-QtE4.7-Uart_V1.0.rar
iTOP-iMX6-串口Android应用测试.zip
iTOP-iMX6-Linux系统-屏蔽虚拟控制台.zip
iTOP-iMX6-QtE4.7-SDIO_WIFI_MT6620的使用.zip
iTOP-iMX6-QtE4.7-SDIO_WIFI_MT6620的使用.zip
iTOP-iMX6-Linux系统-web服务器控制led_V1.0.pdf
iTOP-iMX6-Linux系统-搭建web服务器_V1.0.pdf
iTOP-iMX6-Linux系统-TFTP使用文档_V1.0.pdf
QT4412程序调用其它程序20161002-临时.rar
iTOP-iMX6-Android-RS485使用文档和源码_V1.0.zip
iTOP-iMX6-MiniLinux-CAN测试使用文档.zip
iTOP-iMX6-QtE-CAN测试使用文档_V2.0.zip
iTOP-IMX6-QtE4.7-计算器_V1.0.rar
iTOP-IMX6-QtE4.7-Buzzer_V1.0.rar
iTOP-IMX6-QtE4.7-看门狗_V1.0.rar
iTOP-IMX6-QtE4.7-日历_V1.0.rar
iTOP-IMX6-QtE4.7-Led_V1.0.rar
iTOP-IMX6-QtE4.7-Uart_V1.0.rar
iTOP-IMX6-QtE4.7-HelloWorld_V1.0.rar
iTOP-IMX6-QtE4.7-定时器_V1.0.rar
iTOP-IMX6-QtE4.7-USB键盘支持_V1.0.rar
iTOP-IMX6-QtE4.7-字体_V1.0.rar
iTOP-IMX6-QtE4.7-文本_V1.0.rar
iTOP-IMX6-QtE4.7-游戏_V1.0.rar
iTOP-IMX6-QtE4.7-相册_V1.0.rar
iTOP-IMX6-QtE4.7-时钟_V1.0.rar
iTOP-IMX6-QtE4.7-字体_V1.0.rar
iTOP-IMX6-QtE4.7-视频音频_V1.0.rar
iTOP-网络-同一网段_V1.0.pdf
iTOP-网络-最小局域网_V1.0.pdf
iTOP-iMX6-QtE-RFID测试使用文档.zip
iTOP-iMX6-QtE系统下LVDS和HDMI双屏异显和同显.pdf
iTOP-iMX6-GPIO读写配置文档_V1.0.zip
iTOP-iMX6-中断测试例程_V1.0.zip
iTOP-iMX6-Android4.4系统-屏蔽虚拟控制台.pdf
关于SIM卡座接触不良的解决办法.pdf
iTOP-iMX6-QtE4.7-继电器relay模块使用文档_V1.0.zip
iTOP-iMX6-Android-继电器relay模块使用文档_V1.0.zip
iTOP-iMX6-Android系统-开机logo修改.pdf
iTOP-iMX6-v_2.2底板扩展串口_V1.0.pdf
iTOP-iMX6-v_2.1底板扩展串口_V1.0.pdf
iTOP-4412-Android4.4-RFID测试例程-全能版v4.0底板_v1.1_临时.zip
iTOP-iMX6Q-内核-LOGO修改使用文档_V1.0.zip
iTOP-iMX6-Android4.4-RFID读卡器测试例程.zip
iTOP-4412-Linux系统-ssh功能移植到开发板.zip
迅为核心板装配指导 .pdf
关于SIM卡座接触不良的解决办法.pdf
iTOP-开发板-实现虚拟机和主机之间共享文件夹.pdf
iTOP-开发板-清除虚拟机安装残留.zip
iTOP-iMX6-驱动-PWM控制蜂鸣器.zip
iTOP-开发版-无线网络和以太网测速iPerf工具.zip
iTOP-开发版-ubuntu系统修改系统锁屏使用文档.pdf
iTOP-iMX6-QtE4.7-TCPsocket通信_V1.0.rar
iTOP-开发板-Android-Eclipse的SDK在线升级方法.pdf
iTOP-开发板-Android-Eclipse打开源码报错解决办法.pdf
iTOP-iMX6-uboot-修改默认环境变量.pdf
iTOP-开发板-硬件-7寸屏幕亮度调整.pdf
iTOP-iMX6- Qt4.7-4G_EC20的移植.zip
iTOP-iMX6- Qt4.7-WiFi_mt6620的移植.zip
iTOP-iMX6- Ubuntu-WiFi_mt6620的移植.zip
ITOP-4412-QtE系统-opencv移植.pdf
iTOP-iMX6-Android4.4-GPS屏蔽.txt
iTOP-iMX6-VGA模块使用文档_V1.0.pdf
iTOP-iMX6-Android-LVDS和HDMI双屏异显使用文档_V1.0.pdf
iTOP-开发板-Android-系统修改文件夹权限使用文档_V1.0.pdf
iTOP-开发版-Android-系统卸载默认apk使用文档_V1.0.pdf
linux下vim使用详解.pdf
iTOP-iMX6-uboot修改开机log使用手册_v1.0.zip
iTOP-iMX6-平台文件注册设备_V1.0.pdf
iTOP-开发板-QtE系统简介_V1.0.pdf
iTOP-开发板-驱动-mmc升级驱动修改_V1.0.zip
iTOP-iMX6Q&D-开发板-屏幕背光亮度调整_V1.0.pdf
iTOP-开发板-QtE-调用shell命令使用文档.zip
iTOP-开发板-MiniLinux-C程序调用shell命令.zip
iTOP-iMX6-驱动-实时时钟RTC以及Linux-c测试例程_V1.0.zip
iTOP-iMX6-NFS共享目录_V1.1.pdf
iTOP-iMX6-Android4.4-设置MAC地址_V1.0.pdf
iTOP-iMX6-MiniLinux-GPS使用文档_V1.0.zip
iTOP-开发板-Qt系统-修改和固定MAC地址IP地址等网络参数_V1.0.pdf
iTOP-开发板-驱动-RS85模块ioctl操作时间间隔修改_V1.0.pdf
iTOP-实战-GPS模块的数据格式_V1.0.pdf
iTOP-iMX6-Android-串口测试文档(升级版)_V2.0.zip
iTOP-开发板-modbus移植和使用文档_V1.0.zip
iTOP-iMX6-MiniLinux-RS485测试使用文档_V1.1.zip
iTOP-开发板-串口的基础知识和快速测试方法_V1.0.pdf
iTOP-开发板-驱动-usb转串口ch34x移植使用文档_V1.0.zip
iTOP-iMX6-Ubuntu-CAN测试使用文档_V1.0.zip
iTOP-iMX6Q&D-开发板-Ubuntu系统10分钟不关屏幕(关闭standby模式)_V1.1.zip
iTOP-开发板-cadence allegro的安装_V1.0.pdf
iTOP-iMX6-Android-串口屏蔽gps文档及测试例程_V1.0.zip
iTOP-iMX6-核心板引出管脚说明_V1.0.pdf
iTOP-iMX6-Android-can测试例程介绍_V1.0.pdf
iTOP-iMX6-uboot-网络设置和测试_V1.0.pdf
iTOP-iMX6-设备树QtE-usbwifi-RTL8723BU使用文档_V1.0.zip
iTOP-iMX6-Ubuntu16-usbwifi-RTL8723BU使用文档_V1.0.zip
iTOP-开发板-QtE5.7系统-10.1寸屏触摸_V1.0.pdf
iTOP-iMX6-设备树内核-在内核源码中以moles的方式编译驱动_V1.0.pdf
iTOP-iMX6-设备树内核-缺省文件文件的配置_V1.0.pdf
iTOP-iMX6-设备树内核-menuconfig的使用 _V1.0.pdf
iTOP-iMX6-设备树驱动-以mole的方式编译驱动_V1.0.zip
iTOP-iMX6-设备树内核-设备树相关文件简要分析_V1.0.pdf
iTOP-iMX6-设备树内核-IO配置分析文档_V1.0.pdf
iTOP-iMX6-设备树内核-sys方式控制GPIO_V1.0.pdf
iTOP-iMX6-设备树内核-注册设备例程_V1.0.pdf
iTOP-iMX6-设备树内核-注册驱动例程_V1.0.zip
iTOP-iMX6-设备树内核-IO扩展配置和测试02_V1.0.zip
iTOP-iMX6-设备树内核-IO扩展配置和测试01_V1.0.zip
iTOP-iMX6-设备树内核-获取CPU唯一ID_V1.0.zip
iTOP-iMX-设备树内核-屏幕背光亮度调整_V1.0.pdf
iTOP-iMX6-设备树-独立中断例程_V1.0.zip
iTOP-iMX6-设备树内核-实时时钟RTC以及Linux-c测试例程_V1.0.zip
iTOP-IMX6-设备树内核-watchdog看门狗例程_V1.0.zip
iTOP-iMX6-设备树内核-配置和实现pwm蜂鸣器 _V1.0.pdf
iTOP-iMX6UL-QtE5.7移植文档_V1.0.pdf
iTOP-IMX6UL开发板-ctrl+c无效修改办法.pdf
iTOP-IMX6UL开发板-ctrl+c无效修改办法.pdf
imx6q设备树-RFID驱动.zip
iTOP-iMX6Q&PLUS-Android6.0下uboot添加网卡驱动.pdf
iTOP-4412-QtE4.7-UVC摄像头使用例程_V1.0.zip
㈦ 顾美触摸屏PLC一体机怎么设置蜂鸣器报警
编程,要PLC一个脚空出来,高电平控制接蜂鸣器+极,负极接地
㈧ 12v蜂鸣器如何使用直接接在12VDC的电路上就可以了吗先谢谢了
不行的,需要脉冲振荡电路才能响的。或者接到音频输出端,直流不响。用这个电路,蜂鸣器接在喇叭的位置即可
㈨ 搞电子专业的.我需要掌握些什么必要的知识.会用那些系统软件工具
掌握了一下的硬件和软件知识,基本上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电子工程师:
第一部分:硬件知识
一、 数字信号
1、 TTL和带缓冲的TTL信号
2、 RS232和定义
3、 RS485/422(平衡信号)
4、 干接点信号
二、 模拟信号视频
1、 非平衡信号
2、 平衡信号
三、 芯片
1、 封装
2、 7407
3、 7404
4、 7400
5、 74LS573
6、 ULN2003
7、 74LS244
8、 74LS240
9、 74LS245
10、 74LS138/238
11、 CPLD(EPM7128)
12、 1161
13、 max691
14、 max485/75176
15、 mc1489
16、 mc1488
17、 ICL232/max232
18、 89C51
四、 分立器件
1、 封装
2、 电阻:功耗和容值
3、 电容
1) 独石电容
2) 瓷片电容
3) 电解电容
4、 电感
5、 电源转换模块
6、 接线端子
7、 LED发光管
8、 8字(共阳和共阴)
9、 三极管2N5551
10、 蜂鸣器
五、 单片机最小系统
1、 单片机
2、 看门狗和上电复位电路
3、 晶振和瓷片电容
六、 串行接口芯片
1、 eeprom
2、 串行I/O接口芯片
3、 串行AD、DA
4、 串行LED驱动、max7129
七、 电源设计
1、 开关电源:器件的选择
2、 线性电源:
1) 变压器
2) 桥
3) 电解电容
3、 电源的保护
1) 桥的保护
2) 单二极管保护
八、 维修
1、 电源
2、 看门狗
3、 信号
九、 设计思路
1、 电源:电压和电流
2、 接口:串口、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
3、 开关量信号输出调理
1) TTL―>继电器
2) TTL―>继电器(反向逻辑)
3) TTL―>固态继电器
4) TTL―>LED(8字)
5) 继电器―>继电器
6) 继电器―>固态继电器
4、 开关量信号输入调理
1) 干接点―>光耦
2) TTL―>光耦
5、 CPU处理能力的考虑
6、 成为产品的考虑:
1) 电路板外形:大小尺寸、异形、连接器、空间体积
2) 电路板模块化设计
3) 成本分析
4) 器件的冗余度
1. 电阻的功耗
2. 电容的耐压值等
5) 机箱
6) 电源的选择
7) 模块化设计
8) 成本核算
1. 如何计算电路板的成本?
2. 如何降低成本?选用功能满足价格便宜的器件
十、 思考题
1、 如何检测和指示RS422信号
2、 如何检测和指示RS232信号
3、 设计一个4位8字的显示板
1) 电源:DC12
2) 接口:RS232
3) 4位3”8字(连在一起)
4) 亮度检测
5) 二级调光
4、 设计一个33位1”8字的显示板
1) 电源:DC5V
2) 接口:RS232
3) 3排 11位8字,分4个、3个、4个3组,带行与行之间带间隔
4) 单片机最小系统
5) 译码逻辑
6) 显示驱动和驱动器件
5、 设计一个PCL725和MOXA C168P的接口板
1) 电源:DC5V
2) 接口:PCL725/MOXA 8个RS232
1. PCL725,直立DB37,孔
2. MOXA C168P,DB62弯
3) 开关量输出信号调理:6个固态继电器和8个继电器,可以被任何一路信号控制和驱动,接口:固态继电器5.08直立,继电器3.81直立
4) 开关量输入调理:干接点闭合为1或0可选,接口:3.81直立
5) RS232调理:
1. LED指示
2. 前4路RS232全信号,后4路只需要TX、RX、0
3. 无需光电隔离
4. 接口形式:DB9(针)直立
第二部分:软件知识
一、 汇编语言
二、 C51
该部分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的N种开发板上学到,至于第一部分,需要人来带吧。
为什么要掌握这些知识?
实际上,电子工程师就是将一堆器件搭在一起,注入思想(程序),完成原来的这
些器件分离时无法完成的功能,做成一个成品。所需要的技能越高、功能越复杂、
成本越低、市场上对相应的东东的需求越大,就越成功。这就是电子工程师的自身
的价值。从成本到产品售出,之间的差价就是企业的追求。作为企业的老板,是在
市场上去寻找这样的应用;对电子工程师而言,是将老板提出的需求或者应用按照
一定的构思原则(成本最低、可靠性最高、电路板最小、功能最强大等)在最短的
时间内完成。最短的时间,跟电子工程师的熟练程度、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直接有
关。这就是电子工程师的价值。
将电子产品抽象成一个硬件的模型,大约有以下组成:
1) 输入
2) 处理核心
3) 输出
输入基本上有以下的可能:
1) 键盘
2) 串行接口(RS232/485/can bus/以太网/USB)
3) 开关量(TTL,电流环路,干接点)
4) 模拟量(4~20ma、 0~10ma、0~5V(平衡和非平衡信号))
输出基本上有以下组成:
1) 串行接口(RS232/485/can bus/以太网/USB)
2) 开关量(TTL、电流环路、干接点、功率驱动)
3) 模拟量(4~20ma, 0~10ma,0~5V(平衡和非平衡信号))
4) LED显示:发光管、八字
5) 液晶显示器
6) 蜂鸣器
处理核心主要有:
1) 8位单片机,主要就是51系列
2) 32位arm单片机,主要有atmel和三星系列
51系列单片机现在看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应用,说白了,这个芯片也就是做单一
的一件事情,做多了,不如使用arm来做;还可以在arm上加一个操作系统,程序既
可靠又容易编写。
最近三星的arm受到追捧,价格便宜,以太网和USB的接口也有,周立功的开发系统
也便宜,作为学习ARM的产品来说,应该是最好的;作为工业级的控制,是不是合
适,在网友中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本公司使用atmel ARM91系列开发的1个室外使
用的产品,在北京室外使用,没有任何的通风和加热的措施,从去年的5月份到现
在,运行情况良好。已经有个成功应用的案例。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从51着手,一方面,51还是入门级的芯片,作为初学者练
手还是比较好的,可以将以上的概念走一遍;很多特殊的单片机也是在51的核的基
础上增加了一些I/O和A/D、D/A;也为今后学习更高一级的单片机和ARM打下基础。
再说了,哪个老板会将ARM级别的开发放在连51也没有学过的新手手中?
在51上面去做复杂的并行扩展是没有必要的,比如,扩展I/O口和A/D、D/A等等,
可以直接买带有A/D、D/A的单片机;或者直接使用ARM,它的I/O口线口多。可以使
用I2C接口的芯片,扩展I/O口和A/D、D/A,以及SPI接口扩展LED显示,例如:
MAX7219等芯片。
市面上一些比较古老的书籍中还有一些并行扩展的例子,如:RAM、EPROM、A/D、
D/A等,我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去看了,知道历史上有这些一回事就行了;
这些知识,是所有产品都具备的要素。所以要学,再具体应用。
说一个小的故事:野人献曝。
从前,有一个农民,冬天干了活后,休息晒太阳。好舒服呀。
他想,这么舒服的享受,我要献给国王,让他也能得到享受。
于是他兴冲冲地到了王宫,将他的宝贵经验献给了国王。
我现在就象这个农民,把自己认为很宝贵的经验献给大家。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拍板砖也可以,骂我也无所谓,呵呵,随便。
第一课:51单片机最小系统
实际上,51单片机核心外围电路是很简单的,一个单片机+一个看门狗+一个晶振
+2个磁片电容;
1. 单片机:atmel的89C51系列、winbond的78E52系列,还有philips的系列,都差
不多;现在有一些有ISP(在线下载的),就更好用了;
2. 看门狗:种类很多,我常用的有max691/ca1161和DS1832等,具体看个人习惯、
芯片工作电压、封装等。Max系列和DS系列,还有IMP公司的,种类很多,一般只需
要有最基本的功能就可以了;原来我使用max691,但是max691比较贵,因为它有电
池切换功能,后来新设计电路板,就都采用ca1161了。
很早以前的电路设计中,现在可能还有人使用,使用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达成的上
电复位电路;但是,这样的复位电路一个是不可靠,为什么不可靠,网络上能找得
到专门论述复位电路的文章;更重要的是,51系列的单片机比较容易受到干扰;没
有看门狗电路是不行的,当程序跑飞时,回不来了,死在那里。
常规的做法是买一个专门的看门狗电路,完成复位电路和看门狗电路的功能。
这些芯片的资料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通常使用网络搜索就可以了;看见有PDF的
字样,就点击下载;使用网际快车flashget下载也是最好的;
这些资料通常是pdf格式的文件,所以,还需要一个pdf的阅读器。
网络网址:http://www..com
网际快车下载网址:http://www.skycn.com/soft/879.html
PDF阅读器下载网址:http://www.chinapdf.com/download.htm
实际上,有了网络和其它的搜索引擎,很方便下载到这些芯片的资料,比光盘还方
便,不需要去到处找。
单片机和单片机抗干扰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产品是工作在干扰比较大的环境
,可以试试选用不同品牌的单片机;原来我在一个光电所,做YAG激光治疗机的控
制部分,脉冲激光机的电源放电的时候,能量是很大的,在采取了所有能够想到的
光电隔离等措施之后,还是不行;后来,选用了intel的8031,就可以了。小声的
说:当时的philips的单片机抗干扰性能是最差的,可能跟Philips主要是用在民用
领域有关。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有人知道的话告诉我。
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口线是最容易引进干扰的地方;在严重干扰的情况下,需要将所
有的口线光电隔离。
3. 晶振:一般选用11.0592M,因为可以准确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也
可以使用36.864M,这个频率是1.8432M的20倍,看别人的电路板上用过,我也没有
用到。这2种晶振很容易买到,价钱跟12M的一样。书上说,12M的晶振也能得到
9600的波特率,但是,实际用的时候,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出错一次,好像累积误差
一样,比较奇怪。
即使你的单片机系统不使用RS232接口,也可以做一个Rs232,留着做测试,或者预
留等等,没有坏处。除非你的单片机系统的口线不够用了。
4. 磁片电容:22pf~30pf,可以在有些书上找到什么晶振频率对应什么容量的磁
片电容,但是,我都是随便拿来使用,反正在11.0592M下,都没有问题;如果你用
到了更高的频率,最好还是找找资料看看。
参见以下电路图:
如果你的单片机系统没有工作,检查步骤如下:
1. 查看门狗的复位输出,可能的话在电路板上加一个LED,下拉,这样看起来就更
方便;要是看门狗复位信号有,往下;
2. 查单片机,看看管脚有没有问题;一般编程器能够将程序写入,说明单片机是
好的;最好手头上准备一个验证过的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简单的程序,比如,在某
个口线上输出1个1秒占空比的方波等,可以使用万用表测量。
加一句:设计产品时,要在关键的地方:电源、串口、看门狗的输出和输入、I/O
口等加不同颜色的LED指示,便于调试;作为批量大的产品,可以去掉部分LED,一
方面是降低成本、一方面是流程保密;
3. 再查磁片电容,有些瓷片电容质量不行,干脆换了;顺便说一下,换器件最好
使用吸锡带,将焊盘内的锡吸干净,再将器件拔出,这样不会损伤焊盘内的过孔;
再将新的瓷片电容焊接上去的时候,用万用表量量是好的再焊;
4. 最后只有换晶振了;切记要买好的晶振,有些品牌质量比较好。
5. 以上按照以上步骤检测时,将无关的外围芯片去掉;因为有一些是外围器件的
故障导致单片机最小系统没有工作。
第二课 基本的芯片和分立器件
2.1 简述
2.2 74系列
2.3 CD4000系列
2.4 光耦与光电管
2.5 三极管
2.6 电容电阻
2.7 固态继电器
2.8 继电器
2.9 变压器和三端稳压器
2.10 开关电源芯片
2.11 封装知识、芯片批号等
2.12 接插件
2.13 器件选购的知识
第三课 数字量的输入输出
第四课 单片机的通讯接口
第五课 单片机系统设计的硬件构思
第六课 单片机程序的框架(汇编版本)
第七课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
……
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保证实用。如果程序里面有一些例程,也是已经经过测试可以拿来就用的;实际上
是我早年的一些产品的程序的一部分;不好意思,都是汇编的。
写的时间只有周末会多一些,可以保证做到一周一课;尽量能够提前,但是这要看
看工作忙不忙了。
坊间有一些参考书,准备今天上午到北京中发市场转了一圈,我记得以下参考书目
较好:
1. 周航慈:《单片机程序设计》
2. 徐涵芳:《MCS-51单片机结构与设计》
3. 何立民:《......》
有了这些就基本够用了;其它的很多都是资料的翻译;如果英文不好,可以看看;
英文好的话,可以不必了,省电钱买开发系统和编程器、开发板什么的,需要什么
资料直接下载PDF文件好了。
要想成为电子工程师,需要宽带,在家里安装包月的adsl或者长宽,绝对值得。
实际上,网络上什么都有了,就是一个网络数据库,要好好利用。
网上自有黄金屋,网上自有颜如玉……
第二课 基本的芯片和分立器件
2.1 简述
有必要对以下系列的芯片和分立器件进行介绍。
除了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的核心外,作为一个产品,由很多东西构成;所以,在讲系
统之前,先将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一并交待。就好像一栋房子,有各种各样的构件
组成,下面的这些东东就像砖瓦一样,没有不行。
2.2 74系列芯片
74系列的芯片的下载地址:
http://www.dainau.com/TTLDATASHEET.htm
http://www.100y.com.tw/asp/class36_40.htm
http://www.mcu51.com/download/digitpdf/74xx/default.htm
74系列的芯片是古老的一族,大部分的芯片现在均已不用了,但是,实际上,在目
前的系统中,还能看到一些芯片,有些芯片现在还在系统中使用,例如:
1、 7404 – 6个反相门
下载地址:
http://www.hqew.com/document/detail.asp?pdid=125533
将输入的TTL逻辑反相,如:0->1,1->0
2、 7407 – 6个集电极开路门
下载地址:
http://www.hqew.com/document/detail.asp?pdid=125518
由于集电极开路门可以外接高电压,可以最高到DC30V,电流最大到39mA,通常我
用它驱动8字数码管和继电器等大电流的负载;开路门内部结构是达林顿管的,输
出的逻辑是正的;
与其类似的芯片是7406,只不过是反相开路门。
3、 74LS573与74LS373 – 8 数据锁存器
74LS373下载地址:
http://www.hqew.com/document/detail.asp?pdid=129171
74LS573下载地址:
http://www.yddz.net/yddzsourse/pdf/74hc573.pdf
引入几个概念:
1. 真值表
参见74LS373的PDF的第2页:
Dn LE OE On
H H L H
L H L L
X L L Qo
X X H Z
这个就是真值表,表示这个芯片在输入和其它的情况下的输出情况。
每个芯片的数据手册(datasheet)中都有真值表。
布尔逻辑比较简单,在此不赘述;
2. 高阻态
就是输出既不是高电平,也不是低电平,而是高阻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以
多个芯片并联输出;但是,这些芯片中只能有一个处于非高阻态状态,否则会将芯
片烧毁;
高阻态的概念在RS232和RS422通讯中还可以用到。
3. 数据锁存
当输入的数据消失时,在芯片的输出端,数据仍然保持;
这个概念在并行数据扩展中经常使用到。
4. 数据缓冲
加强驱动能力。74LS244/74LS245/74LS373/74LS573都具备数据缓冲的能力。
OE:output_enable,输出使能;
LE:latch_enable,数据锁存使能,latch是锁存的意思;
Dn:第n路输入数据;
On:第n路输出数据;
再看这个真值表,意思如下:
第四行:当OE=1是,无论Dn、LE为何,输出端为高阻态;
第三行:当OE=0、LE=0时,输出端保持不变;
第二行第一行:当OE=0、LE=1时,输出端数据等于输入端数据;
结合下面的波形图,在实际应用的时候是这样做的:
a. OE=0;
b. 先将数据从单片机的口线上输出到Dn;
c. 再将LE从0->1->0
d. 这时,你所需要输出的数据就锁存在On上了,输入的数据在变化也影响不到输
出的数据了;实际上,单片机现在在忙着干别的事情,串行通信、扫描键盘……单
片机的资源有限啊。
在单片机按照RAM方式进行并行数据的扩展时,使用movx @dptr, A这条指令时,这
些时序是由单片机来实现的。
后面的表格中还有需要时间的参数,你不需要去管它,因为这些参数都是几十ns级
别的,对于单片机在12M下的每个指令周期最小是1us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实现;如
果是你自己来实现这个逻辑,类似的指令如下:
mov P0,A ;将数据输出到并行数据端口
clr LE
setb LE
clr LE ;上面三条指令完成LE的波形从0->1->0的变化
74ls573跟74LS373逻辑上完全一样,只不过是管脚定义不一样,数据输入和输出端
各在一侧,PCB容易走线;所以大家都喜欢使用这个芯片。
4、 74LS244 – 数据缓冲器
下载地址:
http://www.mcu51.com/download/digitpdf/74xx/74F244.pdf
数据输出能力比较强,输出电流可以到40mA以上;
4个缓冲器分成2组,具有高阻态控制端口
5、 74LS245 – 总线缓冲器
http://www.mcu51.com/download/digitpdf/74xx/74F245.pdf
双向数据接口,通常在ISA板卡上可以看到;
早期的51系统中,为了扩展RAM、eprom、A/D、D/A、I/O等经常可以看到这个片子
;
为了增强驱动能力,有时是为了隔离输入和输出,主要是布线方便,象74LS573一
样,输入、输出在一侧,经常用到这个片子
6、 74LS138 – 三-八译码器
http://www.mcu51.com/download/digitpdf/74xx/74F138.pdf
在早期的51系统的扩展中,作为地址选通的片子,可以经常看到。
另外一个类似的芯片是74LS154,是4-16译码器,现在更是少见了。
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一下何立民的经典着作中的有关章节。
知道有这么一个芯片就可以了。
2.3 CD4000系列
CD4000系列的芯片,除了跟74系列的电气特性有所区别外,例如:
1) 电压范围宽,应该可以工作在3V~15V,输入阻抗高,驱动能力差外,跟74系列
的功能基本没有区别;
2) 输入时,1/2工作电压以下为0,1/2工作电压以上为1;
3) 输出时,1=工作电压;0=0V
4) 驱动能力奇差,在设计时最多只能带1个TTL负载;
5) 如果加上拉电阻的话,至少要100K电阻;
6) 唯一现在使用的可能就是计数器,CD4060的计数器可以到14级二进制串行计数/
分频器,这个74系列的做不到这么高;
下载地址:
http://www.100y.com.tw/asp/class36_40.htm
http://www.100y.com.tw/pdf_file/CD4060.PDF
2.4 ULN2003/ULN2008
它的内部结构也是达林顿的,专门用来驱动继电器的芯片,甚至在芯片内部做了一
个消线圈反电动势的二极管。ULN2003的输出端允许通过IC 电流200mA,饱和压降
VCE 约1V左右,耐压BVCEO 约为36V。用户输出口的外接负载可根据以上参数估算
。采用集电极开路输出,输出电流大,故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或固体继电器(SSR)
等外接控制器件,也可直接驱动低压灯泡。
经常在工控的板卡中见到这个芯片。
有个完全一样的型号:MC1413,不过现在好像不怎么见到这个型号了,但是管脚与
2003完全兼容。
ULN2003可以驱动7个继电器;ULN2008驱动8个继电器。
ULN2003下载地址:
http://www.hqew.com/document/detail.asp?pdid=148212
ULN2008下载地址:
没有找到。奇怪啊。
2.5 光耦
光耦是做什么用的?光耦是用来隔离输入输出的,主要是隔离输入的信号。
在各种应用中,往往有一些远距离的开关量信号需要传送到控制器,如果直接将这
些信号接到单片机的I/O上,有以下的问题:
1) 信号不匹配,输入的信号可能是交流信号、高压信号、按键等干接点信号;
2) 比较长的连接线路容易引进干扰、雷击、感应电等,不经过隔离不可靠
所以,需要光耦进行隔离,接入单片机系统。
常见的光耦有:
1) TLP521-1/ TLP521-2/ TLP521-4,分别是1个光耦、2个光耦和4个光耦,HP公司
和***的东芝公司生产。
下载地址:
http://www.100y.com.tw/pdf_file/TLP521-1-2,4.PDF
发光管的工作电流要在10mA时,具有较高的转换速率;
在5V工作时,上拉电阻不小于5K,一般是10K;太小容易损坏光耦;
2) 4N25/4N35,motorola公司生产
下载地址:
http://www.100y.com.tw/pdf_file/4N25-8,35-7,H11A1-5.PDF
隔离电压高达5000V;
3) 6N136,HP公司生产
下载地址:
http://www.100y.com.tw/pdf_file/6N135-6.PDF
要想打开6N136,需要比较大的电流,大概在15~20mA左右,才能发挥高速传输数据
的作用。
如果对速率要求不高,其实TLP521-1也可以用,实际传输速率可以到19200波特率
。
选择光耦看使用场合,tlp521-1是最常用的,也便宜,大概0.7~1元;
要求隔离电压高的,选用4N25/4N35,大概在3元左右;
要求在通讯中高速传输数据的,选用6N136,大概在4元左右。
光耦应用的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1. 输入干接点隔离
2. 输入TTL电平隔离
3. 输入交流信号隔离
4. 输出RS232信号隔离
5. 输出RS422信号隔离
光耦除了隔离数字量外,还可以用来隔离模拟量。将在今后的章节中描述。
2.6 三极管
2.7 光电管
2.8 电容
2.9 电阻
2.10 固态继电器
2.11 继电器
2.12 变压器与整流桥
2.13 三端稳压器
2.14 开关电源芯片
2.15 封装知识、芯片批号等
2.16 接插件
2.17 器件选购的知识
2.6 三极管
2.6.1 三极管的4种工作状态
1) 饱和导通状态
饱和导通=0
2) 截止状态
饱和导通=1
3) 线性放大状态
作为低频放大器时使用,具体的可参见有关电子线路的书籍;
4) 非线性工作状态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作为混频器等使用。具体的可参见有关电子线路的书籍;
愚记得南京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东南大学在80年代初期有一套《电子线路》5本,
是电子专业的书籍,比较难懂;现在,即使是在电子专业的学生中,也应该降低了
对三极管的哪些复杂的参数的要求了吧;在实际使用时,即使是模拟电路、非线性
电路,也都是集成电路了,谁还使用三极管自己做呢?如果万一需要,现学也来得
及。这套书很强的。编写人在那个年代肯定都是牛人。
学三极管这些参数很繁琐的,要是现在的非电子类的大学生或者大专生们还学这些
玩意,我只能说是学校在误人子弟了。
好多学校都在扩招,很多学生念了4年下来,学了一堆过时的理论,跟实际的东西
一点没有接轨,不知道7407是干什么用得,不知道三极管的几个状态;我只能无话
可说。
所以,念了4年下来,跟企业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从头来过;聪明的学生
赶紧抓住机会去学习,去实习,这样,还可以赶紧补上实际应用的这一课。
言归正传。
参见下图:
当单片机的口线输出电平为1时,三极管的be结导通,ce结导通,输出的电压值为
0V;
当单片机的口线输出电平为0时,三极管的be结不导通,ce结截止,输出的电压值
为5V;
在这种数字电路的应用中,相当于三极管是一个反相开路门。
计算是否导通,公式如下:
I=B(放大倍数,希腊字母的贝塔)×Ibe
当Ice<I时,即为饱和导通;
相差越大,饱和程度越深,Vce越小,三极管的输出内阻越小;
这个概念要用到光电管中。
设计使用时大概算算,心里有个数;在电路板上试试,行的通,那就是它了。可以
测量Vce值,至少要小于0.1V就可以了。
常用的PNP三极管是2N5551,驱动40mA的LED(电压在24V)、蜂鸣器等均没有问题
。
2.6.2 三极管的具体应用
实际上,已经有象7407、ULN2003可以取代三极管在数字电路中的作用;但是,有
时是受到PCB面积的制约,有时是为了降低成本,有时是因为布局方便,在1~2个输
出点时,还是可以使用三极管来做驱动的。
例如:驱动一个蜂鸣器;往往系统中的蜂鸣器跟其它驱动设备,继电器等,距离较
远;这时,没有必要使用一片7407,或者ULN2003来驱动;驱动的接口如下:
Re:从51初学者到电子工程师(转帖)
2.7 光电管
我这里所谓的光电管有2种:
1) 反射型光电管
2) 对射型光电管
这2种产品在市场上又可分为调理好的和没有调理好的;
这2种光电管在电子产品世界和电子技术应用杂志上都有大量的广告。随便找一本
都有。
我所说的调理好的指的是内部已经加了限流电阻和输出的放大驱动电路了。它的特
点是只有3根线,电源2根,输出信号一根,TTL电平的;但是,有时受到某种限制
,需要使用没有调理好的,怎么办呢?
参见下图:光电管原理框图
这种没有调理好的光电管在使用时,需要做一块小的电路板,在发光管加限流电
㈩ 在C51编程中P1到底是什么,又控制灯亮,又控制蜂鸣器
P1是5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8位端口,根据你的电路决定这8位能干什么,如:几位输入,几位输出,灯和蜂鸣器都是输出,输出又有高有效还是低有效,例如LED负极经过1K电阻到P1_1,LED正极接VCC,那么P1_1输出低时,LED就会亮。蜂鸣器要响可能还需要一个三极管驱动。如果P1的几位作输入,则可以识别键盘的几个键。总之P1能干什么,是你的电路设计时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