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谁有心理统计学第三版,高定国翻译的这本书的附录的表的电子版啊
建议你看看张厚粲、徐建平的《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这本书中第八章“假设检验”的内容,里面有详细的描述。上述文献的统计数据应该用的是两总体都是正太分布、两总体方差都未知的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检验。本文就是分别求男性和女性对理想伴侣的身高、体重、年龄偏好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着差异。其中: t代表的差异检验的结果。 p代表的概率。(1)通过计算得出的t値与t表中的t値进行比较。通过自由度和t値来判定差异是否显着。以身高为例:t=26.63根据自由度查表之后的结果应该是>表中p=0.00时的t値。所以判定存在性别差异。
⑵ 求心理学专业课程书籍,适合阅读的格式,pdf最好,大神速来~
《心理学专业书籍与资源汇总》[PDF]:http://www.xuexi111.com/book/xinli/28842.html
⑶ 求电子书或者PDF!张厚粲、徐建平的《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这里搜索,但需要你注册才能下:
http://ishare.iask.sina.com.cn
⑷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高等学校教材》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高等学校教材》(张敏强)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教育与心理统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作者:张敏强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⑸ 求 心理统计学 科恩着 高定国等译 第三版 pdf
http://www.ecnupress.com.cn/jiaoxin/Bookdir.aspx?cate_id=4这个地方可以下到
⑹ 教育与心理统计的详细答案(带过程),谁能告诉我
请参考:
1、根据旧版整理,题号对不上,但是看到答案就知道是哪一题的答案了。
第三章,3. 中数6 众数5 平均数5.71 4. 平均数36.14 中数36.63
5. 91.72 6. 5.2 7. 11% 3180 8. 174.12
第四章,5. S=1.37 AD=2.42 7. CV1=53.84% CV2=27.91% 8. ST=6.03
9. S=13.44 Q=7.76
第五章,6. r=0.82 rR=0.79 7. rR=0.97 8. rpb=0.84 9. rb=0.069
10. rS=0.87 11. W=0.84 12. u=0.31
第六章,4. 0.35 5. 0.028 6. 0.24 0.36 0.16 13. 23 136 341 341 136
23 14. 76 15. 0.054 0.063 16. 33 18. 5 24. 0.00135
25. 0.08 27. 16.8 0.073 30. F<F0.05
第七章,5. 78.55—83.45 6. 78.6—81.4 7. 167.5—174.5 8. 76.6—79.4
9.7.8—12.2 10. 2.73—11.98 11. 0.094—3.74 P=0.01 14?—2.098 P=0.05 13. 0.386—0.695 14. 0.32—0.95
第八章,8. t=3.6 p<0.005 9. t=2.59 p<0.01 10. t=1.93 p>0.05
11. Z=0.75 p>0.1
第九章,6. F=1.38 P>0.05 7. F=73.88 P<0.01 8. F=11.81 P<0.01
第十二章,4. Y=22.1+0.59X F=10.68 0.95区间20.45—70.95
第十四章,4. 380 5. 526 6. 37
2、http://psy110.blog.enorth.com.cn/article/219730.shtml
3、
邵志芳的:
http://psy.ecnu.e.cn/soft/UploadFile/2007-8/¡¶ÐÄÀíÓë½ÌÓýͳ¼Æѧ¡·²Î¿¼´ð°¸¼°ÖØÓ¡±¾¿±Îó.pdf
⑺ 求问!要考北师大心理学研究生,大家有没有教材的PDF 版!
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书籍有:一、心理学导论(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是主要参考书;(2)《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人民教育出版社,介绍社会心理学,包括大纲所有的知识点。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三、教育心理学(1)《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实验心理学(1)《实验心理学》杨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2)《实验心理学》张学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最新心理学考研考试大纲编写。五、心理统计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心理测量学《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暨南大学出版社;参考资料:博仁教育
⑻ 心理学 统计
心理统计学是研究在心理实验或调查中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字资料,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资料所传递的信息作出科学推论的应用统计学分支。 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有效工具之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心理学离不开科学实验或调查,而心理实验或调查又必然要面临处理数字资料的问题。例如:怎样收集资料才能使数字最有意义、最能反映所研究的课题;采用什么方法整理和分析所得数据,才能最大限度地显现这些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从而对实验或调查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怎样才能从所得局部结果推论到总体,作出一般规律性的科学结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依靠科学的统计方法。 心理统计学与教育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相似,都是数理统计学在某一学科的具体应用。数理统计学提供了许多处理数字资料的一般方法,心理统计学则针对心理学的特点,研究如何应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心理实验或调查中的数据问题,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不等同。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有更多的数理统计方法被引进心理统计学中来,这样也会促进心理统计学的发展。 心理统计学的内容,按其目的与功能可分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实验设计三部分。 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将实验或调查得到的大量数据简缩成有代表性的数字,使其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这组数据的全貌,将其所提供的信息充分显现出来,为进一步统计分析和推论提供可能。 其研究方法是通过绘制统计图表及计算各种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各方面特征,一般步骤为: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作出次数分布表及次数分布图并算出峰度,以偏度系数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计算平均数、中数、众数等集中量数,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计算全距、平均差、四分差、标准差或方差等差异量数,以表示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计算相关系数、回归系数或回归方程,以反映两列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或一致性程度。 推论统计是以描述统计为基础,以解决由局部到全体的推论问题,即通过对一组统计量的计算分析,推论该组数据所代表的总体特征。 推论统计一般包括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方面的内容。总体参数即反映总体特征的量,一般可以通过适当的样本统计量进行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相应参数所得到的值称为点估计。除点估计外,最常用的是区间估计。其特点是根据样本分布及标准差,算出一个区间作为对总体参数的估计,同时给出这种估计的置信度,即总体参数落在该区间的可能性。 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的推理过程。其方法是首先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建立假设,但检验时并不直接验证它,而是提出与此假设对立的假设,然后通过论证给出相应的显着性水平。在心理统计中,常用的是平均数、方差、比率、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等统计量的差异检验。也就是要检验从样本得到的统计量差异究竟是真实代表总体之间的相应参数的差异,还是仅仅由取样误差所造成。 统计学意义上的实验设计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统计手法决定样本的选择及其合理分组方式,并通过对实验结果中各种因子及误差的统计分析,发现各种对实验数据的变异有影响的因子以及各因子的主效果或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决定该类型实验因子的合理设置及各因子应取的不同水平,使实验更加有效。常用的具体方法有方差分析及协方差分析等。 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多元性,尤其是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会使单因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就需要多因子实验,需要多元统计方法。 因计算过程复杂,多元统计的应用曾一度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计算上的困难逐步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多元统计方法为心理统计学所引用,从而促进了心理统计学的发展。 目前,多元回归、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已普遍应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成为心理统计学中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