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约翰克里斯pdf

约翰克里斯pdf

发布时间:2022-08-09 05:40:59

⑴ 外国的十大名着有哪些

1、《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2、《安娜卡列尼娜》,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3、《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作者:高尔基。

4、《大卫科波菲尔》,作者:狄更斯。

5、《飘》,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6、《约翰克里斯托夫》,作者:罗曼罗兰。

7、《巴黎圣母院》,作者:雨果。

8、《悲惨世界》,作者:雨果。

9、《呼啸山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10、《红与黑》,作者:司汤达。

⑵ 世界名着排行榜

1 .《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着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
2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巨着《巴黎圣母院》描述的是一个美丽,浪漫但又悲惨的爱情故事.被父母遗弃的驼背卡西莫多,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被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收养为义子,长大后又让其当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伽西莫多虽然长相十分丑陋而且有多种残疾,却始终保持着一颗高尚,纯洁的心。其精神十分值得现代人学习。
3 .《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俄)
高尔基这是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描写了作家从生活的底层攀上文化顶峰、走向革命的艰难道路,同时也反映了19世纪70、80年代俄国劳动者追求真理的曲折历程。是一部既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又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
4 .《呼啸山庄》 ----------------(英)艾米莉·勃朗特
整篇文章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做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 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5 .《大卫·科波菲尔》-----------(英)狄更斯
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工业资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作者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6 .《红与黑 》------------------(法)司汤达
这本书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病态爱情的悲剧,也为我们展示了在红道势力和黑道势力统治下的法国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7 .《飘》 ----------------------(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仅仅写了一部作品就名扬天下并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可见她惟一的作品《飘》的影响力。
8 .《悲惨世界》-----------------(法)雨果
《悲惨世界》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都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时间和历史和作出了判断,《悲惨世界》作为人类思想产生的一部伟大作品,已为全世界所接受,作为文学巨着的一个丰碑,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9 .《 安娜·卡列尼娜》-----------(俄)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在1877年完成《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轰动了整个文坛,抵挡不住读者的热情。
10.《约翰·克里斯托夫》---------(法)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托夫》原着是一部十卷二千页的小说,它是一个音乐天才的艺术发展过程的精雕细琢的记录。罗曼·罗兰描绘书中主人公的心灵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他还消除了法国与德国之间的艺术隔阂。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经历也就是每一个丢掉过去、开拓将来的天才人物的经历。 1915 年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由于《约翰·克利斯托夫》这部巨着。

⑶ 《五官奥妙》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五官奥妙》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bXtvEBXbJr82pofQy2FF3Q

?pwd=0akt 提取码:0akt
《五官奥秘 The Human Face》
导演: 詹姆斯·厄斯金、David Stewart
编剧: 约翰·克里斯
主演: 约翰·克里斯、伊丽莎白·赫利、皮尔斯·布鲁斯南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1-03-07
集数: 4
又名: 众生相
这是覆盖在头颅下四十四条肌肉,还是身份的表征?每个人都有一张脸,但我们真的了解脸部吗?这是全世界人脸的完整故事.演员、谐星、康乃尔大学荣誉教授, 以及心理学畅销作者约翰克里斯,以机智幽默的分析探索脸部:其构成、功能、性别、沟通、身份以及认知.参与本节目的人还包括明星伊丽莎白赫莉、麦克帕林、皮尔斯布洛斯南、琼瑞福斯、甘蒂丝柏根,以及BBC自然历史节目名主持人戴维艾登堡禄等.

⑷ 谁有《约翰克里斯 朵夫》的读书笔记和摘抄啊

学生时代有几本印象很深刻的书,在《九三年》、《麦田守望者》之间的就是《约翰克里斯多夫》了。 《约翰克里斯多夫》在我看来才真正是一本励志的好书,比起现在热播的《大长今》号称的励志来说应该不是一个级别的吧。 喜欢看《约翰克里斯多夫》,喜欢看他在成长的那一段中经历的混沌、暧昧、矛盾和骚乱。克利斯朵夫象年轻的西格弗里德一样,天真,专横,过激,横冲直撞的去征讨当时的社会的与艺术的谎言,挥舞着堂吉诃德式的长矛,去攻击骡夫,小吏,磨坊的风轮,和德法两国的节场。顽强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更趋顽强的和年代久远的传统与民族性拘囚在樊笼里。他在和社会奋斗,和过去的历史奋斗,更得和人类固有的种种根性奋斗。一个人唯有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得胜,才能打破青年期的难关而踏上成人的大道。儿童期所要征服的是物质世界,青年期所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还有最悲壮的是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冲突:从前费了多少心血获得的宝物,此刻要费更多的心血去反抗,以求解脱。他周身晃动着贝多芬的火苗,从莱茵河大步地燃烧过来,又在法兰西继续着他革命的气息。 在学生时代浪漫的我不能完全理解,像约翰克里斯多夫一样生活有多么困难,像他火一样渴望美和爱情,无论任何险恶和遭遇都不能阻止他心中不泯的理想有多么困难。十几年过去,活生生的现实经历,再读,除了激情与斗志,更多地体察到了约翰克里斯朵夫那脆弱柔软的心。期待一个华丽的人生,即使受苦,奋斗也值得骄傲,即使苦难也富有诗意。现在我终于相信,所有苍茫悠远的往事总不免消失于虚空,无论经过怎样的悲喜,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全部努力最终都不过只是完成了普通生活,而苦难就是苦难,通常没有任何正面意义。即便是靠着自由的热情和意志生活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也会弹一首他的死敌勃拉姆斯的一首曲子。并唱着:“我感谢你曾经爱过我,希望你在别处幸福……” 不记得是谁说过,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但愿克利斯朵夫能成为更多人的一个坚强而忠实的朋友,在人生的考验中成为一个良伴和向导。使大家心中都有一股生与爱的欢乐,使大家能不顾一切的去生活,去爱! 再读,泪水随情节随人物感情而流泻——这是真正的精神洗礼。他不曾离去,一直和我在一起,正如结尾他对孩子们说的:“咱们到了,哎,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孩子回答:“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摘抄: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座埋葬爱人的坟墓。他们在其中成年累月的睡着,什么也不来惊醒他们。可是早晚有一天——我们知道的——墓穴会重新打开。死者会从坟墓里出来,用她褪色的嘴唇向爱人微笑;她们原来潜藏在爱人胸中,像儿童睡在母腹里一样。 ——《卷三·少年·萨皮纳》 他的灵魂好比一座山:他取着所有的山道爬上去;有的是浓荫掩蔽,迂回曲折的;有的是烈日当空,陡峭险峻的;结果都走向那高踞山巅的神明。爱,憎,意志,舍弃,人类一切的力兴奋到了极点之后,就和"永恒"接近了,交融了。所谓"永恒"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不论是教徒,是无神论者,是无处不见生命的人,是处处否定生命的人,是怀疑一切,怀疑生亦怀疑死的人,——或者同时具有这些矛盾象克利斯朵夫一般的人。所有的矛盾都在永恒的"力"中间融和了。克利斯朵夫所认为重要的,是在自己心中和别人心中唤醒这个力,是抱薪投火,燃起"永恒"的烈焰。在这妖艳的巴黎的黑夜中,一朵巨大的火花已经在他心头吐放。他自以为超出了一切的信仰,不知他整个儿就是一个信仰的火把。 然后是一平空虚,完全的,绝对的空虚。克利斯朵夫在多少次的孤独以后再来一次孤独,在这个外国的,对他仇视的大城里,比什么时候都更孤独了。可是他不再象从前一样的耿耿于怀。他慢慢的有点儿觉得这是他的命运如此,终身如此的了。 他可不知道一颗伟大的心灵是永远不会孤独的,即使命运把他的朋友统统给剥夺了,他也永远会创造朋友;他不知道自己满腔的热爱在四周放出光芒,而便是在这个时候,他自以为永远孤独的时候,他所得到的爱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还要丰富。 你们,我并不认识而都爱着的人,还没受过人生的烙印、做着些明知是不可能的美梦、跟敌对的世界挣扎着的人,——我愿意你们幸福!噢,朋友们,我知道你们在那儿,我张着臂抱等你们……是的,我们之中隔着一道墙。可是我会一块一块的把墙拆毁的;同时我自己也消磨完了。咱们能有一天碰在一起吗?在另外一道墙——死——没有筑起以前,我还来得及赶到你们前面吗?……管它!孤独就孤独罢,孤独一世罢,只要我为你们工作,为你们造福,只要你们以后能稍稍爱我,在我死了以后!…… 因为他不是个圣者,所以只要想到那些人,他的怨恨又觉醒了。他最不能原谅的是,一看到他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法国,就教人想不到这块土地上曾经长出这样纯洁的花,这样悲壮的诗。然而那的确是事实。谁敢说不会再有第二次呢?今日的法国,不见得比淫风极盛而竟有圣处女出现的查理七世时代的法国更糟。如今庙堂是空着,遭了蹂躏,一半已经坍毁了。可是没有关系!上帝在里面说过话的。 ——以上均摘自《卷五·节场》 她神志渐渐昏迷。最后一次清醒的时间,她扯动着嘴唇,念念有辞。奥里维走到床头俯在她身上。她还认得他,对他有气无力的笑道,嘴唇还在那儿哆嗦,眼眶里含着热泪。人家听不见她想说的话……可是奥里维象抓住一缕呼吸似的听到了几句歌辞,那是他们俩十分喜欢的,她为他常唱的一支老歌: 我将再来,我的亲爱的人儿,我将再来…… 接着她又昏迷了……她离开了世界。 ——摘自《卷六·安多纳德》

⑸ 找pdf格式的书,急用,在线等

电驴和迅雷找阿 我试了 基本都有

⑹ 第十五套广播体操-爱德华·约翰克里斯。音乐下载地址。

SONGTASTE也可以下载的,只要在音频播放的位置右键选属性,在属性页打开后复制位置右侧的地址粘贴到下载软件的地址样就可以下载了

⑺ 哪部作品被称为中国的约翰克里斯

阿炳(华彦君)
阿炳的即兴演奏,不仅成就了《二泉映月》这支自述式的悲歌,更主要的是它摆脱了那种赏玩式的心态,上升为一种与我同在的共命运感。对人世的关怀,对自我的思考,以及遭受的磨难,使一些人很容易地把他和约翰克里斯多夫(原型:贝多芬)相提并论。

⑻ 有什么经典的西方文学着作推荐

经典的西方文学着作的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提取码:l9rb

收集多部《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雾都孤儿》《鲁滨孙漂流记》《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等。

⑼ 《悲惨世界》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悲惨世界》([法] 维克多·雨果)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H193yFB071u-VZmPorYrSg

?pwd=4h8x 提取码: 4h8x

书名:悲惨世界

作者:[法] 维克多·雨果

译者:李玉民

豆瓣评分:9.3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6

页数:1104

内容简介:

这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雨果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着。全书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对末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这是罗曼·罗兰对雨果的评价。青少年的罗兰保存一期《堂吉诃德》画报,上面有一幅“老俄耳甫斯”彩画:苍苍白发罩着光环,他正抚弄着竖琴,为苦难的民众引吭高歌。《悲惨世界》的作者留下的这副形象,也许是大众更乐意接受的。

捧读《悲惨世界》,最突出的感觉,当是厚重之感。同样是杰作,同样又厚又重,读《约翰·克里斯托夫》,或者读《追忆似水年华》,都没有这种感觉,这种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压在心头,感到的是人类的苦难厚厚而沉重的积淀。不是写苦难深重的书,都能当得起这“厚重”二字。而《悲惨世界》独能当得起,只因这部大书压在作者心头,达三十年之久。

历时三十余年,从一八二八年起构思,到一八四五年动笔创作,直至一八六一年才终于写完全书,真是鬼使神差,这在雨果的小说创作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一八0一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到一八二八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在一八二九年和一八三O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到了一八三二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等长篇小说,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会现实,并严厉谴责司法制度的不公正。此外,他还发表了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1831年),以及许多诗歌与戏剧,独独没有动手写压在他心头的这部作品。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直到一八四五年十一月,雨果才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漩涡,于一八四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停止创作,一搁置又是十二年。《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也要随作者流亡了。 设使雨果也像创作其他小说那样,构思一明确便动笔,那么以他的文学天才,他一定能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又有一部姊妹篇问世了。或者在一八四八年书稿写出五分之四的时候,再一鼓作气完成,那么在雨果的着作表中,便多了一部惩恶劝善的力作;虽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篇,但是在世界文学宝库存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数的称得上厚重的鸿篇巨制。

这三十余年,物非人亦非,发生了多大变化啊!如果说一八三0年,在他的剧本《艾那尼》演出所发生的那场斗争中,雨果接受了文学洗礼,那么一八四八年革命,以及一八五二年他被“小拿破仑”政府驱逐而开始的流亡,则是他的社会洗礼。流亡,不仅意味着离开祖国,而且离开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坛领袖的头衔、参议员的地位等等;流亡,不仅意味着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价值观念、文学主张决裂;流亡,给他一个孤独者的自由:从此他再也无所顾忌了,不再顾忌社会、法律、权威、信仰,也不再顾忌虚假的民主、人权和公民权,甚至不再顾及自己的成功形象和艺术追求。流亡,把他置于这一切之外,给他一个大解脱,给他取消了一切禁区,从而也就给了他全方位的活动空间,使他达到历史、现实和未来所有视听的声音。

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就是从这种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审视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他不仅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还大量增添新内容,终于续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 》。整部作品焕然一新,似乎随同作者接受了洗礼,换了个灵魂。这是悲惨世界熔炼出来的灵魂,它无所不在,绝不代表哪个阶层、哪些党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义,反对世间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东西,不管是多么神圣的、多么合法的东西。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芳汀、童年受苦的珂赛特、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伽弗洛什,以及甘为司法鹰犬而最终投河的沙威、沿着邪恶的道路走向毁灭的德纳第,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为人类生存状况和命运的思考者,能够全方位地考察这些因果关系,以未来的名义去批判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己力量,从而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性矛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悲惨世界》可以称作人类苦难的“网络全书”。

一八六二年七月初,《悲惨世界》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都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持否定态度的人则从反面证实这部作品的特殊分量:居维里耶·弗勒里称雨果是“法国第一号煽动家 ”,拉马丁撰文赞赏作家本人的同时,抨击了他的哲学观点:“这本书很危险……灌输给群众的最致命、最可怕的激情,便是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的激情……”也有人指责他喜欢庞大,喜欢夸张,喜欢过分。然而,他这种放诞的风格,添上了“全方位”的翅膀,在“悲惨世界”中奋击冲荡,恰恰为人类的梦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呐喊长啸。

时间和历史和作出了判断,《悲惨世界》作为人类思想产生的一部伟大作品,已为全世界所接受,作为文学巨着的一个丰碑,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其文学创作有诗歌、小说、戏剧、政论、散文随笔以及文学评论,卷帙浩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悲 惨世界》及《九三年》等。

⑽ 约翰·克里斯托夫读后感

今天,我把新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完了,读罢之后,我感慨颇多。

《约翰·克里斯朵夫》主要讲了着名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传奇的一生:他出生在一个在
当地颇有名望的家庭,但他的父亲,一个酗酒的宫廷提琴手,却因沉醉于杯中物而不思进取,
弄的家境越来越贫穷。这时只有他的祖父发现了克里斯朵夫的音乐天赋,并对他加以培养,但
祖父却太宠他了,不管克里斯朵夫写的乐曲再不好他也只是一味的夸奖,弄的约翰·克里斯朵
夫变得十分自大。但这时他的舅舅却正确引导了他,是他对自己有了自知之明。就这样克里斯
朵夫慢慢长大了但他最亲爱的祖父和他酗酒的父亲也死了,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青年音乐师
的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但克里斯朵夫十分易怒对任何侮辱他的音乐的人都是拳脚相向,加上
人们对他的欺骗和对他音乐的不认可他所有的“饭碗”都丢了不得已他只身去了巴黎那里的情
况也好不了多少,不过在那他遇见了他一生的朋友——奥里唯。而这时因为受到曾经爱慕过他
的现在已是贵妇人的葛拉齐亚的庇护他也有了些收入,
他的音乐也受到人们的认可,
他成功了!
但奥里唯却因在暴动时为了救一个孩子而不幸身亡,克里斯朵夫为此伤心了好一段时间,但他
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并继续开始音乐创作,最终他满意的离开了人世。

读完这本书我内心涌起了深深的敬佩与自责。
是啊,约翰·克里斯朵夫是那样的坚韧不拔,
永不放弃和勇于反抗,他遭受了那么多的挫折却从没丧失过目标,丧失过希望,而我只要受到
挫折就会退缩,就会失望并且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有时都会以大哭来反抗别人的正确意见,现
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是有些愚蠢,遇到挫折就应该像约翰·克里斯朵夫一样直视它并且坦然接受
它而且吸取它的教训,这样我们才会进步才会成功。

直视挫折,坦然接受挫折,并战胜挫折,这便是《约翰·克里斯朵夫》给我的启示。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二)

今天我看完了《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本书,这本书是法国的文学家罗曼罗兰写的,读完了
这本书我有很大的震撼。

这本书主要讲了:克里斯朵夫从小生活在贫苦的家庭里,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可是他并
不被人们认可,他为了要让人们认可,他从不屈服命运。

读了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被套着的大象》

()
它讲了在泰国
被绑住的大象随处可见,也许你会惊奇,但这是习以为常的事,因为他们总是在象的小时候就
把它们抓住,然后套上铁圈把它们拴住,被套上铁圈的象总会挣扎,可是无论如它都无法挣脱
被铁圈的拘束,于是它放弃了,等到它长大了它只要轻轻一用力就可以逃走,可它们没有这样
做,因为它们向命运屈服了。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被挫折打败,可是它们又勇敢地站起来,而有些人却被挫折打倒了。向
命运屈服的人随处可见,比如说跪在马路边向别人要饭的乞丐,他们有手有脚,完全可以自己
工作,可为什么要向别人要钱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会有崎岖和坎坷,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
之云。

阅读全文

与约翰克里斯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储存卡被加密怎么解除 浏览:167
地球怎么压缩直径 浏览:778
金铲铲之战服务器爆满怎么进 浏览:156
同仁堂pdf 浏览:935
如何编译原理课程教材 浏览:730
单片机控制显示器 浏览:776
顶好花app下载怎么找不到 浏览:989
手机命令大全 浏览:808
怎么下邮政银行app 浏览:250
不背单词app单词怎么学习 浏览:481
程序员日常操作搞笑 浏览:382
android检查是否安装 浏览:375
苹果手机编辑pdf文件 浏览:460
android系统名字 浏览:971
安卓手机如何进去有求必应屋 浏览:434
指数除法运算法则底数不同 浏览:896
90压缩干粮09压缩干粮 浏览:516
android线程池框架 浏览:481
手机自带解压能解压哪些文件 浏览:804
linux安装hba驱动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