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杂录pdf

杂录pdf

发布时间:2022-08-11 14:03:58

㈠ 书籍推荐:想要对清朝历史进行深入了解, 不是研究,只是个人兴趣,但还是希望详细的好

如果是初读清朝的书,建议看的中华书局和百家讲坛出的正说系列。十二帝——十二王——后妃这三个。至少可以建立一个总体体系,和重要人物的一个初步认识。然后就是你这个清朝大历史,它应该是一本进阶的书,大多针对的是政治,而不是某人某事。坦白地说有点枯燥。当然最为枯燥的还是清史稿、实录。这是终极书,必须脑袋里有一个完整体系,看这个才好一点。 另外推荐一部《啸亭杂录》是皇亲国戚的礼亲王昭梿所写,大多为内部消息,所以真实性非常高,是文言文。

㈡ 求《明代笔记小说大观》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MDaYAzV9q1pY3L2ND9OiqQ

?pwd=rlsp 提取码:rlsp
简介:“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着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典、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宇宙之大,芥子之微,琳琅满目,真是万象包罗。

㈢ 《野草》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野草》(鲁迅)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PON_Z3CEP78v7RTDUp23-Q

提取码:j0c5

书名:野草

作者:鲁迅

豆瓣评分:9.4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1973-3

页数:62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散文诗23篇〔包括一首打油诗和一出诗剧〕,最初都曾陆续发表于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的《语丝》周刊上,《题辞》最初也曾发表于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语丝》第138期,发表时署名均为鲁迅。

本书于于年1927年4月由作者亲自编定,同年7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印行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此后印行的版本,除个别字和标点有所不同外,各篇文字大都和初版相同。《题辞》在本书最初的几次印刷都曾印入;后来被国民党政府书报检查机关抽去〔鲁迅在1935年11月23日致邱遇信和1936年2月19日致夏传经信中,均提及此事〕,至1941年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鲁迅三十年集》时才重新收入。《野草》的封面画系孙福熙所作,初版封面题字署“鲁迅先生”,后按鲁迅意思改为“鲁迅着”,鲁迅在1927年12月9日夜致章廷谦信中曾提及此事。

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正如作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中所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编成本书的时候,如《题辞》篇末所记,正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清党的稍后。

关于本书各篇作品,作者在1931年曾为本书的英译本写过一篇短序,作了一些说明,收在《二心集》中。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鲁迅谈到《野草》时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在《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中说:“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什么是‘入于心’的。”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

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着作书目: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期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惶》(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着,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翟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着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㈣ 《明代笔记小说大观》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MDaYAzV9q1pY3L2ND9OiqQ

?pwd=rlsp 提取码:rlsp
简介:“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着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典、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宇宙之大,芥子之微,琳琅满目,真是万象包罗。

㈤ 《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人性的,太人性的》([德国] 弗里德里希·尼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bzut

书名:人性的,太人性的

作者:[德国]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杨恒达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8

页数:621

内容简介:

《人性的,太人性的》是尼采为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而写,同时也出自作者对早年崇拜的音乐家瓦格纳的失望情绪。全书用格言体写成,分两卷。第一卷共九章,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与人生的基本问题。第二卷的两个部分《见解与箴言杂录》和《漫游者和他的影子》,继续作者在第一卷中开始的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及其影响下的西方文化的全面批判。作者一方面肯定人性中值得肯定的方面,希望挖掘人的潜力,使人类变得更优秀;另一方面又对人性的弱点和缺点,尤其对西方文化传统下形成的这种弱点和缺点,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和挖苦。作者寄希望于“自由精灵”,也就是能超越传统思维方式、传统道德观念而自由思想的人。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19世纪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主要代表之一,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早年在波恩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不到25岁就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文学副教授,并在一年以后成为正教授。一生着述颇丰,如《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强力意志》等,对20世纪的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1889年初,在意大利的都灵街头摔倒,就此精神错乱,于11年后在德国的魏玛去世。

㈥ 享做笔记的超链接找不到目标

可能是界面小齿轮那打开了阅读模式。
在pdf纸外书写时,在pdf内设置超链接。
笔记依其所载内容,大体可分作:鬼神仙怪、历史琐闻和考据辨证等类别。鬼神仙怪类笔记在魏晋时期就十分盛行,是当时笔记的主流,着称者有张华《博物志》和干宝《搜神记》。历史掌故类笔记主要记录掌故遗事、民情风俗、人物轶闻和山川景物等,如唐代《隋唐嘉话》、宋代《涑水记闻》等。考据辨证类笔记唐代始独树一帜,并有所发展。清代干隆、嘉庆间,考据之学大盛,此类笔记更加增多。如宋代《梦溪笔谈》、清代《日知录》等。笔记所载,虽多是些琐碎片断,但因有闻即记,较官修史籍往往生动真切,其中不少资料还为正史所不载。笔记也记录了一些传闻不确、考订不严的东西。另外如互相抄袭,津津乐道于荒诞无稽的奇事轶闻,着力宣扬封建迷信等等,也随处可见。正式把笔记用于书名的始于北宋的宋祁,着有《笔记》三卷。其起源颇早,早期的笔记常被纳归“小说”一类,班固作《汉书》,在《艺文志》中列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凡“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均称小说。明人胡应麟又将其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等六类。班胡二氏所称小说,很大部分均属笔记范畴。笔记作为一种专门体裁的书籍,起始于魏晋,经过唐宋时期的充实发展,到了明清两代,更加风靡兴盛。鬼神仙怪类笔记在魏晋时期就十分盛行,是当时笔记的主流。着称者有张华《博物志》和干宝《搜神记》。以后如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宋代徐铉《稽神录》、洪迈《夷坚志》,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等,均属此类。

㈦ 《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下)》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民间宗教史》(马西沙)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cmTxK8DGss_NXtwGFybIsg

提取码:g49w

书名:中国民间宗教史

作者:马西沙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2年12月

页数:1453

作者简介:

马西沙:

北京人,1943年11月生。中学就读于北京四中。1964年至196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辽宁、河北农村高中及北京语言学院任教。1979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读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1982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哲学片研究员资格格评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主要着作:《清代八卦教》、《民间宗教志》、《中国民间宗教史》(两人合着)、《中国道教史》(具体组织并参与写作),并着论文若干篇。1992年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韩秉方:

北京人,1937年4月生。中学就读于北京二中和北京四中,1958年至196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79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中国民间宗教及道教研究。1994年被评定为研究员。撰有专着《道教与民俗》、《中国民间宗教史》(两人合着)、《中国道教史》(合着)以及学术论文若干篇。

㈧ 唔,我想问一下音韵学看哪些书比较好嘞~

啊,你好~音韵学入门是有点难度,不要着急,耐着性子慢慢来就好。
教材方面,除了唐作藩先生的书,还可以参看胡安顺先生的《音韵学通论》,董同龢先生的《汉语音韵学》以及丁声树、李荣先生的《汉语音韵讲义》。另外还推荐一本稍微深一点的麦耘先生的《音韵学概论》。这些书不必每一本都从头到尾看过,因为很多内容大家都是一样的。互相参考,相互补充地去看。《中国音韵学研究》当然可以读,不过不必这么早。而且非常建议在读这本书之前先学一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知识。当然了,其实学音韵学本来也就应该学学历史语言学,比较推荐的书是徐通锵先生的《历史语言学》,吴安其先生也有一本《历史语言学》可以一同参考。
音韵学跟韵图分不开,所以还是要学一学等韵学。李新魁先生有一本《汉语等韵学》,应该是必须要看的。学等韵学当然要对照着韵图,所以李新魁先生的另一本书《韵镜校证》也是很有必要备着的。
音韵学难学,最难的地方是材料的陌生,书上讲某声某韵某等,搞得人一头雾水;而如果咱们一上来就跑去看韵书韵图,却又不知道该看什么,该怎么看。所以自己去做系联,做韵图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在一个比较科学而且完备的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有系统地去熟悉材料。只有经过了这个步骤,我们看书上讲的东西才不会觉得是天书。
上面说的这些书,都有电子版的,潇雪已经上传到了自己的网络网盘了~还有其他问题请补充~

上古音的东西还是要建立在中古音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容易接受。而且现在上古音的研究众说纷纭,换一本书说法就可能不同。这些概念又都是清代人就提出来了的,一直以来都不断有学者丰富扩展,所以搞得很乱。
其实撇开这些七七八八的概念,直接去理解王力先生的二十九或者三十部,并不是非常难。格局王力先生都已经配好了,就那张表,能不能转就看在表上的位置是不是接近。旁转就是同一列相邻的上下两行之间转,对转就是同一行左右转,旁对转就是先上下再左右。对着王力先生那张图一看,一开始之部到幽部的入声和阳声都是收舌根的,然后微部到歌部的韵尾都是收舌尖的,最后收双唇。所以要旁对转,自然韵尾就是同部位的了。
声母方面那些东西就更没什么意义了。说实在的潇雪也记不清,但总的原则就是看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部位相同的,除了鼻音要注意,其他基本都能互谐。发音方法相同的,发音部位如果相近,也基本能互谐。这是放得比较宽的标准,因为声母的争议一直都很大,个人觉得还是李方桂先生《上古音研究》的那几条原则比较好,可以参考。不过个人不大推荐在这个时候就去接触太多的上古音,因为争议太大,简直让人无所适从。一个复辅音大脑就直接要崩溃死机。呃,本来想说这些概念可以去查曹述敬先生的《音韵学辞典》的,结果潇雪自己查了下没查到……
好吧,偶然发现梧桐君也是北师的,古汉的教材应该是用王宁老师的那本《古代汉语》吧~讲到各种双声的时候,书上虽然用了王力先生的拟音,但是并没有说用的是王力先生在某本书里面的归类。《汉语史稿》虽然是把见组和影晓匣放在一起叫做喉音了,但这只是一个归类,他在《汉语语音史》里面也还是分了开来。王力先生这个归类和咱们教材上的归类并不一样。而王力先生的这个做法也正可以看出牙喉音的紧密联系。准双声、准旁纽大概是为了照顾到照二归精,照三归知的现象。不过说真的潇雪也不明白为什么又会跑出一个“照组”,太诡异了。当初看书的时候就没仔细看这一段,真心觉得这些名目没什么意思。只要知道舌音与齿音之间关系密切,问题也就不大了。因为这些东西还得结合具体的材料去理解体会。潇雪自己也是积累很少,所以没法说清楚,也举不出例证,惭愧~书上讲黄侃的照二归精照三归知那一段,还是有一些例证可以参考的。《汉语语音史》讲先秦声母的部分也有一些介绍可以参考。
电子书不知道为什么都没审核通过……要不梧桐君留个邮箱什么吧~历史语言学看英文原着自然是很好,能看懂当然更值得高兴。只不过考虑到我们是为了学音韵学嘛~所以看中国人写的,对音韵学更有启发,这样~

㈨ 如何读《山海经》其精髓在哪里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 、 《列》 、 《离骚》 、 《周书》 、 《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 ,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着作。

㈩ 哪位有完整的《四库全书》电子版(pdf)和《永乐大典》电子版(pdf)的下载地址

这大庞大的东西。电子版基本收集不齐。原书都会不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了。

阅读全文

与杂录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编程时调试快捷键 浏览:3
安卓手机玩亚服怎么下载 浏览:337
思域压缩机多少钱 浏览:691
程序员代码合适吗 浏览:280
复利计算法律保护 浏览:737
代号f2服务器连接失败怎么搞 浏览:956
旋律云我的世界服务器靠谱吗 浏览:63
pdf降低大小 浏览:231
魔兽世界中文如何外服服务器 浏览:924
kindle转pdf格式 浏览:61
单片机自动控制 浏览:673
需要很多文件夹怎么快速的新建啊 浏览:68
算法申请着作权 浏览:214
以前手机号换了要怎么登录农行app 浏览:196
线切割编程系统怎么绘画 浏览:261
如何搭建云服务器异地容灾 浏览:927
黄金拐点指标源码 浏览:99
算法导论第九章 浏览:284
鸽子为什么生成服务器没反应 浏览:497
freebsdnginxphp 浏览: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