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吕叔湘pdf

吕叔湘pdf

发布时间:2022-08-12 09:45:44

❶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uGIuXDk0mrmd0k7BZ9VDLQ

?pwd=dfh6 提取码:dfh6
简介:语言文字工作才、教育界读者、大众读者一部久享盛誉的规范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按照国务院指示编写,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宗旨。一个专业quan威的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为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成立专门的编写机构,着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丁声树先后主持工作。

❷ 《文明与野蛮》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文明与野蛮》(罗伯特·路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BAGZFG7ngNqxv4Y0isdh4g

提取码: 6mpp

书名:文明与野蛮

作者:罗伯特·路威

译者:吕叔湘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15-9

内容简介:

路威教授专门研究北美平原区印第安人,一生写过好几本人类学专着,这本为“非专业人士”写的书,被誉为其中“最可喜的一本”,他将人类文明文化史描绘、阐述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路威教授力求“正确而易解”,既不板起面孔,也不引经据典,只是罗列逸趣横生却确凿无疑的事实给你看。他“从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89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床,可说上下古今,无一不谈,而又无谈不妙”。吕叔湘先生的精妙译笔更是锦上添花。1984年,吕先生将《文明与野蛮》“通读一遍,在词语上稍微做了些修改”,由三联书店再版,后多次重印。此次重版,即以1984年三联版为底本,只对少量人名、地名、专业术语等根据现行用法做适当的统一。

作者简介:

罗伯特·路威(1883-1957),美国着名人类学家,曾对北美平原印第安人做广泛研究,其中对克劳族印第安人的研究堪称典范,着有《克劳族印第安人》一书,还汇编三册克劳语教科书。其他重要着作有:《文化与民族学》、《初民社会》、《初民宗教》、《国家之起源》、《文明与野蛮》、《社会组织》等。

❸ 你好 请问您知道有没有对《论语》依内容来排序 之书籍及其可免费下载的.pdf

1、《现代汉语通论•教学指导》 邵敬敏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现代汉语通论•参考文献精选》 邵敬敏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年。
3、《现代汉语》 胡裕树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4、《现代汉语》 北京大学中文系 商务印书馆,2000年。
5、《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丁声树等 商务印书馆,1962年。
6、《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 商务印书馆,1979年。
7、《语法讲义》 朱德熙 商务印书馆 1982年。
8、《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吕叔湘 商务印书馆 1979年。
9、《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范晓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10、《汉语语义学》 贾彦德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现代汉语词汇》 符淮青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12、《词义的分析和描写》 符淮青 语文出版社,1996年。
13、《词汇学简论》 张永言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
14、《语音学教程》 林焘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普通语音学纲要》 罗常培、王均 商务印书馆,1981年。
16、《中国文字学》 唐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7、《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1988年。
18、《汉语修辞学》 王希杰 北京出版社,1983年。
19、《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作者:刘月华,商务印书馆出版。
20、《汉语言与文学》作者: 姚晓柏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❹ 跪求初中语文必知文学常识

《初中阅读|图片|名着阅读《湘行散记》详细知识整理》网络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DolPsa7JNhB-ln9I4NSYgw

?pwd=zejz 提取码: zejz

初中阅读|图片.jpg|名着阅读《湘行散记》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世说新语》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儒林外史》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名人传》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傅雷家书》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长征》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白洋淀纪事》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艾青诗选》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 《镜花缘》详细知识整理.pdf|《苏菲的世界》导读.do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常见知识点归纳.doc

❺ 有讲现代汉语语法的书吗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商务印书馆
张斌《汉语语法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问答》 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个是我的现汉老师给列的语法部分书单~~~另外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曹玮《汉语精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也有现汉语法部分~~~参考下吧~~~

❻ 在下想知道那里有轻小说连插图可以下载(不是图和文字分开,而是图和文字一起,好像真的小说一样)

一般认为,“做”表示具体的动作,“作”表示抽象的动作。我也一直这样认为,虽然心下有一个疑惑,具体和抽象是相对的,如果遇到具体、抽象分不清的时候怎么办。最近使用北京语言学院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第3册),才发现混淆的情况超出我的想象: 在老队长家里做客(148页) 老队长的老伴田大娘和女儿小华,正在家里作饭,听说有客人来了,连忙从屋里走出来。(149页) 按说,“做客”比“作饭”抽象,“作饭”比“做客”具体,可是,课文的写法刚好是颠倒的。还有的时候书里的写法好像是随机的: 我要是有点儿不舒服,他就忙着请大夫、买药,作这作那让我吃。(107页) 丁大娘说:“要是我有点儿不舒服,他就忙着做这做那让我吃。”(122页) 布朗太太看到一个个的饺子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称赞地说:“作得多好啊!……”(151页) 一会儿请大家尝一尝我们做的中国饺子。(167页) 有的人吃过,说外边是面做的皮儿,里边是肉和菜做的馅儿,很好吃;(167页) 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做”和“作”到底有没有分别呢? 二 我们考察了钱钟书的《七缀集》,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李荣的《文字问题》。三本书的作者都是名家。 钱先生以博闻强记,洞幽烛微而着称于世;吕先生细腻缜密,清通如水,为人钦敬;李先生殚精竭思,求人求己都很严,有人喜欢,有人害怕。考察的结果是,三位先生也都不能完全区分这两个字。 钱先生偏于使用“作”字。这从一打开《七缀集》就映入眼帘的“修订本前言”就可以知道: 此书出版以来,我作了些修订。我感谢魏同贤同志,给它机会面世。辛广伟同志辛勤帮助这本书的出版,我向他致谢。附带一提,《集》中三篇文章已被法国学者郁白先生选入我的《诗学五论》,作了精审的移译,我在译本《后序》里,也表达了“内销”转为“出口”的惊喜了。 书里也一般使用“作”字: 它并不对中国旧诗和旧画试作任何估价,而只阐明中国传统批评对于诗和画的比较估计。(1页) 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3页) ……托尔斯太是天生的狐狸,却一心要作刺猬。(26页) 一位画家作了这样的插图:(46页) 这种种都对原作的意义或艺术作了阐明或赞赏。(93页) 文人好名,争风吃醋,历来传作笑柄,……(103页) 一个明末的孤臣烈士和一个清初的文学侍从尝试地作了相同的心理解答。(127页) 但也能看到用“做”的例子,虽然极少: ……引诱大家去爱好外国作品,仿佛做媒似的,……(81页) 假如她有腔无调地“讴歌”起来,那显然是在做戏,……(86页) 那个平常的称谓在这里有一个现代不常用的意义:不指“德国巨商”,而指和德国做进出口生意的英国商人。(91页) 而且居然也可以找到同样条件下“作”“做”混用的例子: ……一个人作诗和说理不妨自相矛盾,“诗词中有理外之理”。(71页) 和尚做诗,当然信手拈来本店祖传的货色。(74页) 宋祁虽然作诗深受“西昆体”的影响,……(21页) 只有一个地方,钱先生连用了3次“做”: 假如有人做个试验,……这个试验当然没人做过,也许是无需做的。(105页) 仿佛钱先生也认为“试验”是具体的,应该用“做”。 吕叔湘先生与钱先生正相反,偏于使用“做”字。我们引书的前面几节里的一些句子以见一斑。(吕先生的书每小节前有节号,我们用节号标示出处,也便持不同版本的人查验。): 解决的途径首先在于对实际用例多做调查。(前言) 本文试图对汉语语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番检讨,…(1节) 当然,最好是用字母做代号,……(3节) 一般地说,有两个半东西可以做语法分析的依据:……(4节) 也可以拿‘语素’做最小单位,……(9节) 请注意后面的3例,多数人都习惯用“作”,而吕先生用“做”。特别是“动词+作(做)”的形式,吕先生写“做”:“叫做(2节)”“分做(38节)”“算做(41节)”“当做(47节)”“看做(72节)”“译做(注9)”等。可是在同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发现了两个字混用的现象,例如: 有时候一个介词带上一个名词可以做谓语,如:(120页) 同一节就有: 有些介词可以带上宾语作谓语,因而才有…… 介词带名词和介词带宾语指的是同一件事情,可是一次用“作”,一次用“做”。其他如: 既不具备名词的主要特征(做主语,做宾语),又不具备谓词即动词和一般形容词的主要特征(做谓语)。(44节) 形容词作谓语跟不及物动词作谓语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也可以不另作一类。(62节) 另一方面又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看它包含哪些具体内容。(75节) 如果有人把一番分析上曾经利用过或者可能利用的各种图解和符号搜集起来,做一个比较研究,那倒是很有意思的。(79页) 钱先生和吕先生各有所好,也似乎各有所执,但都不能避免在同样的情况下用不同的字。 李荣先生同钱钟书先生一样,也偏于使用“作”字。这里举3个例子: 在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学文字学都应该作出应有的贡献。(1页) 正文连题目,“庄”字见三十九次,都作姓用。(20页) 异体字有各种不同的情况,这里只就功用宽窄等略作说明。(21页) 这本书是讲文字学的,所以有很多“某字作某”“某字本作某”的说法,这些也许是文字学的固定说法,不足为证。但全书的“V~”形式都写“V作”,书里有“用作(21页)”“读作(22页)”“改作(24页)”“写作(9页)”“误作(10页)”“描润作(50页)”等。可是我们也从中检出五处写“做”的例子,其中一处是“叫做”: 我采集资料的方式不是全面的有系统的,那样做需要的人力太多,时间太长。(2页) 这么做一方面贻误一般读者,推广这种错觉。(13页) “夹手”是把手夹住,所以“夹”字写成从手的“挟”。上句又有“扶”字做仿效加手旁的依据。(45页) 后人抄写古书或刻印古书,有时无心写错字,这叫做“书经三写,乌焉成马”。(74页) 差使跟做事有关,写成“差事”好像也有讲。(93页) 第3个例子可以比较: 有意的改写,常常拿无意的创新作根据,……(76页) 精审如李先生,犹不能避免两字混用,可见这两个字实际上是不能区分的。① 三 既然两个字不能分开,那么能不能干脆合并呢? 先说说合并的方向。把“作”并入“做”,显然是不行的。我们不可能让“工作”“作文”“作风”“作品”这些已经固定的写法改变面貌。可取的合并方向只能是并“做”为“作”。这个办法不是没有人试过。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有索引,我们顺便查了一下,全书只有“作”没有“做”。《骆驼祥子》是成功的作品,可以证明合并没有问题。 不过,我们估计,要取消“做”只用“作”,希望文字典雅的人那里会通不过。所以,另一个照顾目前情况的办法就是继续把两个字分开,只是要修改目前所认为的分用标准。抽象、具体的标准已经证明是不可行的。一是我们没法把人类的活动分成简单的抽象、具体两大类,二是即使分了这样的类,也只能开成长长的清单让人们去遵守,而无法把它变成简单的规则让人去掌握。所以可行的办法还是结合语法分类,就好象本世纪初废“底”归“的”,用语法标准来分配“的”“地”“得”三字一样。 可以考虑的办法是作谓语的动词都写“做”,固定的词都写“作”。这样可以保证现有的词都保持目前的写法,如: 写作、工作、作文、作业、作风、作用、作为(名词)、作为(动词)、作者、作品、作对、作废、作乐、作罢、作息、作伪、作孽、作战、作东、作主、作案、作法(=方法)…… 而下面的写法就无须犹豫了: 做饭、做菜、做饺子、做针线、做作业、做作文、做工作、做解释、做报告、做计划、做方案、做这做那、做东做西、做法(道士做法)…… 另外,“动词 + 作(做)”一律写“作”。这一类的形式都表示一种观念上的、或者动作结果的意义而不是加在宾语上的具体动作。这样写也和目前多数人的使用习惯相合。 比较困难的是那些分不清是词还是词组的情况,比如: 作诗~做诗 作人~做人 作事~做事 也许还要硬性规定一下。(我倾向于分析成结构,因而主张写成后面的形式。从这一点上说,这个办法毕竟不是万全之策,好在数量不多。) 这样,我们的建议就成了如果尚雅,就按我们提议的办法办;如果从俗,就按老舍的办法办,全部写“作”。② 四 不过,要指出,雅俗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的。古代有“作”而无“做”。这里举一则金文的例子,两则《诗经》的例子和两则《论语》的例子,都是古代文化的典范。 《虢季子白盘》: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作) 宝盘。 《诗经·节南山之什·雨无正》: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诗经·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广韵》不收“做”字,直到《集韵》才在“作”字下指出:“俗作‘做’,非是。”也就是说,直到那个时候,“做”才作为“俗字”被收入字书,而且被认为不对。如果认为“古典的”才是“高雅的”的话,一律写“作”倒是弃俗而就雅。 ①我们当然不排除几位先生的着作在经过排字房的时候产生误植的情况。但几位先生所持不同还是很清楚的。特别是两位语言学家对“动词 + 作(做)”的不同处理,不可能是排字房的注意。此外,吕先生的这部着作也收入后来出版的一些先生的文集中,个别措辞有修改,但“作”、“做”的使用情况没有改变,可见两字的交替使用在吕先生那里也不是绝对排斥的。 ②只有一个词会给一律写“作”带来困扰,这就是“做作”一词,但我们的古人似乎早已碰到了这个问题,已经准备了一个语言中难得一见的完全同义词“造作”。
1.kindelean,这个软件可以在你把KINDLE连到电脑后帮你建立collection,还可以加封面和改作者名字。自己搜吧。
2.至于第二问,普通人应该就是用PDF,你可以用WPS,把字体(一般是1号-2号字)和图片调整好,把边距调整越小越好,看你自己要求,然后WPS上有个按键是转为PDF,即可。
找动漫就上 873漫画网

❼ 求《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合着。txt格式。

PDF版本是有的,TXT的没有。为保持书籍原貌,这些专业书籍基本都是扫描的。附件已经上传。


❽ 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uGIuXDk0mrmd0k7BZ9VDLQ

?pwd=dfh6 提取码:dfh6
简介:语言文字工作才、教育界读者、大众读者一部久享盛誉的规范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按照国务院指示编写,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宗旨。

一个专业quan威的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为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成立专门的编写机构,着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丁声树先后主持工作。

❾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1.句子是否有自由粘着之分2.句子是否有定位不定位之分

1.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鲁川,林杏光文献来自:汉语学习1989年第05期CAJ下载PDF下载现代汉语语法的“格”(case)指的是“语义格”。汉语的谓词V(verbal)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体词N(Nominal)包括名词、代名词和量词。格关系是诸多的语义关系(semanticrelahons被引用次数:54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2.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刘勋宁文献来自: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03期CAJ下载PDF下载《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萧国政(2000)现代汉语句末“了”意义的析离,《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赵世开沈家煊(1984)汉语“了”字跟英语被引用次数:40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3.现代汉语方位成分的分化和语法化方经民文献来自: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02期CAJ下载PDF下载《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方经民(1982)《关于语素、词和短语》一文读后,《中国语文》第3期。方经民(1997)论汉语方位参照系统中的对立平行现象,《大河内康宪教授退官记念--被引用次数:13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4.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金立鑫,白水振文献来自:汉语学习2003年第05期CAJ下载PDF下载§1现代汉语语法特点1.1现代汉语语法的一般样式现代汉语在语序类型上属于SVO型语言,语法上的一般规则是:句子成分一般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排列,定语在名词的前面,状语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被引用次数:5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5.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范伟文献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02期CAJ下载PDF下载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范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现代汉语语法特点;;认知解释本文对汉语语法中有关个体量词的四个特点作了认知方面的解释,认为:1被引用次数:11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6.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刘勋宁文献来自: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03期CAJ下载PDF下载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5期。刘勋宁1990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刘勋宁1998《现代汉语研究》,北京语言文被引用次数:20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7.《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的新进展俞士汶,朱学锋,王惠文献来自:中文信息学报2001年第01期CAJ下载PDF下载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的开发。这部电子词典的规格说明书[1]在《中文信息学报》1996年第2期全文发表之后,它在汉语信息处理领域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更详细地介绍这部词典的专着《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2]于被引用次数:12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8.八十到九十年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邵敬敏文献来自: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04期CAJ下载PDF下载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人们的思想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开放过,语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从来没有达到过像现在这样的水平。我们这一代能够亲身参与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应该说,是十分幸运的。今年是汉语被引用次数:11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9.现代汉语的隐性语法范畴萧国政文献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02期CAJ下载PDF下载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3页。关于指称和陈述,可参看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和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载《方言被引用次数:4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10.80年代以来汉语信息处理研究述评——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应用背景之一詹卫东文献来自:当代语言学2000年第02期CAJ下载PDF下载探讨适合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方向。限于资料和篇幅,本文基本没有涉及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副标题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而不是“现代汉语研究”,主要是因为本文不谈语音处理方面的研究。另外,本文所指的语法研究,从宽理解也包括被引用次数:17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查现代汉语的定义搜现代汉语语法的学术趋势翻译现代汉语语法搜索相关数字全世界汉语人数方式汉语人数全球汉语人数

❿ 哪位有钱逊先生的论语读本PDF电子版的,可以发一份,谢谢大家。

《论语》读本

这本需要付费制作,需要看私信

阅读全文

与吕叔湘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以前手机号换了要怎么登录农行app 浏览:192
线切割编程系统怎么绘画 浏览:233
如何搭建云服务器异地容灾 浏览:923
黄金拐点指标源码 浏览:91
算法导论第九章 浏览:276
鸽子为什么生成服务器没反应 浏览:490
freebsdnginxphp 浏览:215
噪声消除算法 浏览:607
vue类似电脑文件夹展示 浏览:112
后备服务器有什么功效 浏览:269
连不上服务器怎么连 浏览:600
什么构架的可以刷安卓系统 浏览:771
爱奇艺APP怎么兑换CDK 浏览:994
程序员买4k显示器还是2k显示器 浏览:144
python多进程怎么多窗口 浏览:818
电脑文件夹怎么取消类别 浏览:47
cad拉线段命令 浏览:924
如何用电脑清理手机没用的文件夹 浏览:100
储存层次结构对程序员的意义 浏览:477
微信文件夹查看器 浏览: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