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字体如何嵌入pdf文件
做法如下:
1.打印-选adobe
pdf,然后点
属性
2.
在adobe
pdf设置中,点
“编辑”,会跳出个新窗口。
3.
在新窗口中,选“字体”,在嵌入所有字体前打勾,然后把
字体来源的所有字体都添加到“总是嵌入”,然后按确定,会把这个设定保持成一个名字(可默认也可以自己改名),回到adobe
pdf设置窗口。
4.
然后在默认设置的下拉框中选你刚才设置好的那个字体设置的名字,并且把“不要发送字体到adobe
pdf“前的勾去掉。按"ok",然后按打印。
5.检查所有字体是否都已经嵌入。在打开的pdf文档中,文件-文档属性-字体,看是否所有字体名字的后面是否有“已嵌入子集”,如果都有,那说明所有字体已经嵌入,如果还有字体后面没有出现这些字眼,说明这些字体还未嵌入,要再想办法。
6.
如果是用matlab画的eps图,会出现“helvetica"
和“times-bold
”
字体未嵌入的情况,办法如下:用文本打开eps文件,出现的是图片的源代码,把里面的
“helvetica”字体换成“
nimbussanl-regu”,把“times-bold“
换成“timesnewromanps-boldmt”
即可。反正就是把这个文档里面不能嵌入的字体换成可以嵌入的字体,可以在刚才上面添加的字体库中去选个合适的字体来替换。
⑵ PDF字是什么字体
中文一般是宋体
但pdf其实大多是转换的来的,所以主要要看转换前是什么字体,pdf还支持嵌入字体的
⑶ 《英文字源入门》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英文字源入门》(谢静慧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svYQ0q5W4wNrx4EiT8H_pQ
书名:英文字源入门
作者:谢静慧编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2-8
⑷ 汉字是如何起源的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后来,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各种字体纷纷诞生,中国文化的繁荣展现在世人面前,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商代之前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贾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键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
自张居中和李学勤教授等合作撰写的《The earliest writing Sign use in the seventh millennium BC at Jiahu,Henan Province ,China 》一文在英国Antiquity杂志发表之后,引起国内外一些媒体的关注,国外感兴趣的学者在《科学》网站还进行了讨论。 蔡运章、张居中《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分析: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
双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端口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丰富多样,就同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来说,都十分罕见,惊人。符号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 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3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着名专家学者聚集蚌端口,就“蚌端口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展开研讨。众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双墩刻符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
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
青墩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江苏省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有数字刻符。
庄桥坟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连字成句了。
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赤峰、关中等地也有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2005年,着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称“骨刻文”,并认定刻画工具为玛瑙等锐角宝石,形成约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开始,着名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研究员将骨刻文成功系统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
陶寺朱文
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为“文”,另外一个字专家们有“尧”“易”“命”等多种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朱书文字比甲骨文还早了1500年[4]。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这样评价:“陶寺文化不仅达到了比红山文化后期社会更高一阶段的‘方国’时代,而且确立了在当时诸方国中的中心地位,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襄汾县所靠近的东南方翼城县就是传说的陶唐氏唐尧的后代的封国唐。
夏代水书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文字
殷商时期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国现代人能读懂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些龟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来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一些疑问刻在龟板上,然后用火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骨头,其产生的裂缝,占卜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骨文”现代汉字的祖先。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
西周时期
因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至今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十个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诗文。因为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也不尽相同。一直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统中国。才把文字统一起来。
秦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其功绩显着的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
秦朝时期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于是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
汉朝时期
隶书十分盛行,“”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之为——“汉隶”。
汉朝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⑸ 怎样将pdf转换成word文字格式
使用软件就行,推荐使用:
ABBYY finereader v9 本人推荐使用等级 ★★★★★
ABBYY finereader v9是我见过的最强大的PDF(图片格式或者是扫描件)转word的软件。它是一款OCR软件,界面比较简洁明,9.0和以上版本有简体中文版的,支持100语言的识别,特别是混合多种语言识别效果也非常好。
国内的OCR软件仅仅是对中文的识别比较好而已。而且,这款软件只要你设置好识别文件所用的语言然后打开PDF文件(支持直接打开的)然后其他的工作就交给软件了,识别完后 文件------另存为word格式就可以了。而且版面的保持能力是我见过的OCR软件里面最好的一个,识别率也是最高的一个,就是转换识别的速度比较慢。只要PDF文件比较清晰,准确率基本可以达到95%以上(除了数学公式、计算式、化学式、分子式、三角函数等专业的内容之外),强力推荐大家使用。如果你要识别韩语PDF文件的话请使用10.0版本,9.0不支持韩语的识别的。
AnyBizSoft PDF Converter V2.5 本人推荐使用等级 ★★★★
AnyBizSoft PDF Converter 是一款PDF 转多种格式的软件,select部分是你要转换输出的格式,你要什么格式就选择什么格式,前提是你一定要安装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
add files按键就是添加你要转换的文件用的,可以批量的。
output setting部分就是输出设置部分,是设置文件输出保存位置的,可以是源pdf文件位置或你也可以自定义。最后那个大大的convert按键就是转换开始键了。这个软件对于中文字体的支持还是不错的,就是有时候版面会有点错乱。不过胜在支持多格式转换。而且转换速度比较快。
Solid Converter PDF V6/ V7 本人推荐使用等级 ★★★★☆
solid converter PDF v6是一个PDF转word的神器,支持PDF转换成word、excel、图片、html等等,当然这个软件还带有PDF的加水印、修改等功能。
转换速度虽然比较慢,但是转换出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版面维持的几乎不变,还有一项最好的功能就是能够转换部分直接复制是乱码的PDF。
e-Pdf pdf 2 word converter 2.5 本人推荐使用等级 ★★★
e-Pdf pdf 2 word converter 是一款功能比较单一的软件,只能是PDF转word。但那是这个软件的转换速度和版面的还原能力都是比较好的,而且有中文汉化版的便于操作。只需转换word格式的朋友推荐使用。
Readiris Corporate 12 本人推荐使用等级 ★★★★
Readiris Corporate 12也是一款OCR软件,同样支持100多种语言的识别,但是要识别亚洲语言还要额外安装亚洲语言词典才行。识别能力也是非常高的,就是版面的保持能力比ABBYY 的略差一筹,而且转换速度比较慢,对PDF文件的兼容性略差一点。识别等等都要比国内的OCR软件高出不少,也是一款不可多得的软件。
⑹ 请问PDF文件里的字体与用户电脑里存在的字体有关系吗
1。由图片或扫描件制作成的pdf中的字体与电脑字体无关,此时文字只是位图的组成部分,是源文件的“照片”。
2.如果pdf里的对象是可以复制编辑的文字。那么,PDF文件里的字体与用户电脑里存在的字体有关系。1)制作pdf时,可以把字体嵌入,即文字代码文件置入pdf文档,这时打开pdf,无论电脑系统有无这种字体,都以该字体正常显示。2)如果制作pdf不嵌入字体,打开pdf时会调用系统最接近字体显示,系统没有合适字体时,或者非标准编码字体文件无法编译时,pdf显示会乱码、圆点、方框等等。
⑺ 《甲骨文小字典》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甲骨文小字典》([日] 落合淳思)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SzQTrY4EgaJEZhWeUUoHug
书名:甲骨文小字典
作者:[日] 落合淳思
译者:刘幸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8-8
页数:280
内容简介:
解析甲骨文,呈现汉字的源流、嬗变
◎ 编辑推荐
甲骨文对当代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文字发源于古老的甲骨文,但很多单字已经不是当时的原有之义了。本书作者精选了三百余个基础汉字,着录它们的甲骨文原形,对其源头进行构造分析、释义、解说、例文分析。
除了字典的查阅功能,作者在前两章还介绍了许多研究成果,厘清甲骨文的分期,考订商王谱系,呈现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到篆书、隶书、楷书的字形变化过程,整体介绍甲骨文的构造特点。因此,这是一本兼及知识介绍与查阅功能的实用甲骨文字典。
◎ 内容简介
本书中收录了基础汉字三百余字,着录其在甲骨文中的诸多原形,对它们的源头进行构造分析、释义、例文解析。通过作者简洁明了的论述,读者可以直观思考汉字的源流、嬗变,理解每个由笔画、偏旁部首等构成的汉字在字形和字音、字义上的联系,体会汉字背后蕴含的实际的人事物、抽象的感官情绪,深入由汉字组成的文字文化体系,感受古代中国的物质、观念、精神。
作者简介:
落合淳思,1974 年生,日本爱知县人,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字与古代史。立命馆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毕业,代表作为《殷王世系研究》。担任立命馆白川静纪念东洋文字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