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通信对象很多时会面临到密钥如何管理问题
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取决于加密密钥的保存情况,放在一个企业使用环境,要求企业当中每一个持有密钥的员工都保守秘密是不可能的,拥有密钥的员工很有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把密钥泄漏出去。
2、对于一个新的数据通信对象,密钥怎样进行传输的问题
对称加密的做法一般是解密方生成密钥传输给加密方,加密方对明文加密,然后把密文发送给解密方,解密方使用密钥对密文解密,得到明文。而密钥在传输过程中很可能被入侵者截获,截获后便可以读取该用户密钥加密的所有文档,如果整个企业共用一个加密密钥,那整个企业文档的保密性就会很低。所以对称加密的安全性就不仅仅取决于加密算法本身的强度,更取决于密钥是否被安全地传输。
若帮助到您,求采纳~
㈡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 优缺点
密码学中两种常见的密码算法为对称密码算法(单钥密码算法)和非对称密码算法(公钥密码算法)。
对称密码算法有时又叫传统密码算法,就是加密密钥能够从解密密钥中推算出来,反过来也成立。在大多数对称算法中,加密解密密钥是相同的。这些算法也叫秘密密钥算法或单密钥算法,它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安全通信之前,商定一个密钥。对称算法的安全性依赖于密钥,泄漏密钥就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对消息进行加密解密。只要通信需要保密,密钥就必须保密。对称算法的加密和解密表示为:
Ek(M)=C
Dk(C)=M
对称算法可分为两类。一次只对明文中的单个位(有时对字节)运算的算法称为序列算法或序列密码。另一类算法是对明文的一组位进行运算,这些位组称为分组,相应的算法称为分组算法或分组密码。现代计算机密码算法的典型分组长度为64位――这个长度大到足以防止分析破译,但又小到足以方便作用。
这种算法具有如下的特性:
Dk(Ek(M))=M
常用的采用对称密码术的加密方案有5个组成部分(如图所示)
l)明文:原始信息。
2)加密算法:以密钥为参数,对明文进行多种置换和转换的规则和步骤,变换结果为密文。
3)密钥:加密与解密算法的参数,直接影响对明文进行变换的结果。
4)密文:对明文进行变换的结果。
5)解密算法:加密算法的逆变换,以密文为输入、密钥为参数,变换结果为明文。
对称密码术的优点在于效率高(加/解密速度能达到数十兆/秒或更多),算法简单,系统开销小,适合加密大量数据。
尽管对称密码术有一些很好的特性,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包括:
l)进行安全通信前需要以安全方式进行密钥交换。这一步骤,在某种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会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
2)规模复杂。举例来说,A与B两人之间的密钥必须不同于A和C两人之间的密钥,否则给B的消息的安全性就会受到威胁。在有1000个用户的团体中,A需要保持至少999个密钥(更确切的说是1000个,如果她需要留一个密钥给他自己加密数据)。对于该团体中的其它用户,此种倩况同样存在。这样,这个团体一共需要将近50万个不同的密钥!推而广之,n个用户的团体需要N2/2个不同的密钥。
通过应用基于对称密码的中心服务结构,上述问题有所缓解。在这个体系中,团体中的任何一个用户与中心服务器(通常称作密钥分配中心)共享一个密钥。因而,需要存储的密钥数量基本上和团体的人数差不多,而且中心服务器也可以为以前互相不认识的用户充当“介绍人”。但是,这个与安全密切相关的中心服务器必须随时都是在线的,因为只要服务器一掉线,用户间的通信将不可能进行。这就意味着中心服务器是整个通信成败的关键和受攻击的焦点,也意味着它还是一个庞大组织通信服务的“瓶颈”
非对称密钥算法是指一个加密算法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不能由其中一个密钥推导出另一个密钥。1、加解密时采用的密钥的差异:从上述对对称密钥算法和非对称密钥算法的描述中可看出,对称密钥加解密使用的同一个密钥,或者能从加密密钥很容易推出解密密钥;②对称密钥算法具有加密处理简单,加解密速度快,密钥较短,发展历史悠久等特点,非对称密钥算法具有加解密速度慢的特点,密钥尺寸大,发展历史较短等特点。
㈢ 论述题: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原理,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1、对称加密算法
优点: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缺点:密码数量太多,难以管理
2、非对称加密算法
优点:安全且密码数量少
缺点:速度较慢
㈣ 对称密钥算法与非对称密钥算法有何区别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发挥两种不同算法的优势
密码学中两种常见的密码算法为对称密码算法(单钥密码算法)和非对称密码算法(公钥密码算法)。
对称密码算法有时又叫传统密码算法,就是加密密钥能够从解密密钥中推算出来,反过来也成立。在大多数对称算法中,加密解密密钥是相同的。这些算法也叫秘密密钥算法或单密钥算法,它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安全通信之前,商定一个密钥。对称算法的安全性依赖于密钥,泄漏密钥就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对消息进行加密解密。只要通信需要保密,密钥就必须保密。对称算法的加密和解密表示为:
Ek(M)=C
Dk(C)=M
对称算法可分为两类。一次只对明文中的单个位(有时对字节)运算的算法称为序列算法或序列密码。另一类算法是对明文的一组位进行运算,这些位组称为分组,相应的算法称为分组算法或分组密码。现代计算机密码算法的典型分组长度为64位――这个长度大到足以防止分析破译,但又小到足以方便作用。
这种算法具有如下的特性:
Dk(Ek(M))=M
常用的采用对称密码术的加密方案有5个组成部分(如图所示)
l)明文:原始信息。
2)加密算法:以密钥为参数,对明文进行多种置换和转换的规则和步骤,变换结果为密文。
3)密钥:加密与解密算法的参数,直接影响对明文进行变换的结果。
4)密文:对明文进行变换的结果。
5)解密算法:加密算法的逆变换,以密文为输入、密钥为参数,变换结果为明文。
对称密码术的优点在于效率高(加/解密速度能达到数十兆/秒或更多),算法简单,系统开销小,适合加密大量数据。
尽管对称密码术有一些很好的特性,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包括:
l)进行安全通信前需要以安全方式进行密钥交换。这一步骤,在某种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会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
2)规模复杂。举例来说,A与B两人之间的密钥必须不同于A和C两人之间的密钥,否则给B的消息的安全性就会受到威胁。在有1000个用户的团体中,A需要保持至少999个密钥(更确切的说是1000个,如果她需要留一个密钥给他自己加密数据)。对于该团体中的其它用户,此种倩况同样存在。这样,这个团体一共需要将近50万个不同的密钥!推而广之,n个用户的团体需要N2/2个不同的密钥。
通过应用基于对称密码的中心服务结构,上述问题有所缓解。在这个体系中,团体中的任何一个用户与中心服务器(通常称作密钥分配中心)共享一个密钥。因而,需要存储的密钥数量基本上和团体的人数差不多,而且中心服务器也可以为以前互相不认识的用户充当“介绍人”。但是,这个与安全密切相关的中心服务器必须随时都是在线的,因为只要服务器一掉线,用户间的通信将不可能进行。这就意味着中心服务器是整个通信成败的关键和受攻击的焦点,也意味着它还是一个庞大组织通信服务的“瓶颈”
非对称密钥算法是指一个加密算法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不能由其中一个密钥推导出另一个密钥。1、加解密时采用的密钥的差异:从上述对对称密钥算法和非对称密钥算法的描述中可看出,对称密钥加解密使用的同一个密钥,或者能从加密密钥很容易推出解密密钥;②对称密钥算法具有加密处理简单,加解密速度快,密钥较短,发展历史悠久等特点,非对称密钥算法具有加解密速度慢的特点,密钥尺寸大,发展历史较短等特点。
(部分参考资料:http://tag.csdn.net/Article/904a49c3-84ef-4dd1-b7e0-1accc2dbe91a.html)
㈤ 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的优缺点各有哪些
对称密钥:
优点:
(1)计算速度较快,效率较高
(2)占用资源空间较少
缺点:
(1)存在密钥分发、管理问题
(2)存在源认证(身份认证)问题
非对称密钥:
优点:
(1)解决了密钥分发、管理问题
(2)安全性较对称密钥略高
缺点:
(1)存在源认证(身份认证)问题
(2)运行、计算效率较低
(3)占用运算空间资源较多
PS:古典加密以保护算法为主,现代加密以保护密钥为主。
㈥ 试比较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传统密码体制与公钥密码体制的优缺点
1、对称加密算法
优点
加解密的高速度和使用长密钥时的难破解性。
缺点
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取决于加密密钥的保存情况,但要求企业中每一个持有密钥的人都保守秘密是不可能的,他们通常会有意无意的把密钥泄漏出去。如果一个用户使用的密钥被入侵者所获得,入侵者便可以读取该用户密钥加密的所有文档,如果整个企业共用一个加密密钥,那整个企业文档的保密性便无从谈起。
2、非对称加密算法
优点
非对称密钥体制有两种密钥,其中一个是公开的,这样就可以不需要像对称密码那样传输对方的密钥了。这样安全性就大了很多。
缺点
算法强度复杂、安全性依赖于算法与密钥但是由于其算法复杂,而使得加密解密速度没有对称加密解密的速度快。
3、传统密码体制
优点
由于DES加密速度快,适合加密较长的报文。
缺点
通用密钥密码体制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通用的,即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同样密钥的密码体制。
4、公钥密码体制
优点
RSA算法的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分开,使得密钥分配更为方便。
RSA算法解决了大量网络用户密钥管理的难题。
缺点
RSA的密钥很长,加密速度慢。
(6)对称密钥加密法局限性扩展阅读
W.Diffie和M.Hellman 1976年在IEEE Trans.on Information刊物上发表了“ New Direction in Cryptography”文章,提出了“非对称密码体制即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概念,开创了密码学研究的新方向。
在通用密码体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典型算法是DES算法。DES是由“转置”方式和“换字”方式合成的通用密钥算法,先将明文(或密文)按64位分组,再逐组将64位的明文(或密文),用56位(另有8位奇偶校验位,共64位)的密钥,经过各种复杂的计算和变换,生成64位的密文(或明文),该算法属于分组密码算法。
㈦ 对称密钥体制与公钥密钥体制的特点各自是什么各有何优缺点
对称密钥体制是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密码相同,两个参与者共享同一个密钥。
公钥密码体制是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加密密钥是公开信息,而解密密钥需要保密。
公钥密码体制有很多良好的特性,它不仅可以用来加密,还可以很方便的用于鉴别和数字签名。但公钥密码算法比对称密钥密码算法要慢好几个数量级。
对称密钥体制的加解密速度快且安全强度高,但密钥难管理和传送,不适于在网络中单独使用。
密钥的产生
1、选择两个大素数,p和q。
2、计算:n = p * q (p,q分别为两个互异的大素数,p,q必须保密,一般要求p,q为安全素数,n的长度大于512bit,这主要是因为RSA算法的安全性依赖于因子分解大数问题)。有欧拉函数(n)=(p-1)(q-1)。
3、然后随机选择加密密钥e,要求e和( p - 1 ) * ( q - 1 )互质。
4、最后,利用Euclid算法计算解密密钥d,满足de≡1(modφ(n))。其中n和d也要互质。数e和n是公钥,d是私钥。两个素数p和q不再需要,应该丢弃,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㈧ 公钥和对称密钥的优缺点
学电子商务的吧?
算法的介绍
常用的加密方式分为对称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密钥加密两种,也称为秘密密钥加密和公开密钥加密。对称密钥加密和解密时使用的密钥是同一个密钥,其优点是加密速度快,缺点是不能作为身份验证,密钥发放困难。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RC2,RC4,DES,3DES,IDEA,SDBI等。
公开密钥加密和解密使用的密钥是不同的密钥,分别称为公钥和私钥,公钥可以公开,私钥则必须保密只能归密钥所有者拥有。其缺点是对大容量的信息加密速度慢,优点是可以作为身份认证,而且密钥发送方式比较简单安全。常见的公开密钥加密算法有RSA,DSA,ECA等。
另外在密码学中经常使用到的是单向散列函数(Hash函数)。Hash函数用于对要传输的数据作运算生成信息摘要,它并不是一种加密机制,但却能产生信息的数字“指纹”,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数据没有被修改或变化,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不被破坏。
Hash函数有三个主要特点:
(1)它能处理任意大小的信息,并将其按信息摘要(Message Digest)方法生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块,对同一个源数据反复执行Hash函数将总是得到同样的结果。
(2)它是不可预见的。产生的数据块的大小与原始信息看起来没有任何明显关系,原始信息的一个微小变化都会对小数据块产生很大的影响。
(3)它是完全不可逆的,没有办法通过生成的数据块直接恢复源数据。
常见的Hash算法有MD2、MD5和SHA1等。
基于对称密钥加密、公开密钥加密以及安全的Hash函数等基本安全技术和算法,电子商务采用以下几种安全技术来解决电子商务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采用数字信封技术保证数据的传输安全;
(2)采用数字签名和双重数字签名技术进行身份认证并同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完成交易防抵赖;
(3)采用口令字技术或公开密钥技术进行身份认证。
(4)结合数字信封和数字签名就可以满足电子商务安全中对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和交易的不可抵赖性的要求,同时可以使用数字证书来进行交易双方身份的认证。
㈨ 对称加密的优缺点
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对称加密算法的缺点是在数据传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商定好秘钥,然后使双方都能保存好秘钥。其次如果一方的秘钥被泄露,那么加密信息也就不安全了。另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唯一秘钥,这会使得收、发双方所拥有的钥匙数量巨大,密钥管理成为双方的负担。
㈩ 对称密钥加密的缺点和公开密钥加密的缺点是什么急!!!!
一、对称密钥加密和解密时使用的密钥是同一个密钥,其优点是加密速度快,缺点是不能作为身份验证,密钥发放困难。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RC2,RC4,DES,3DES,IDEA,SDBI等。
二、公开密钥加密和解密使用的密钥是不同的密钥,分别称为公钥和私钥,公钥可以公开,私钥则必须保密只能归密钥所有者拥有。其缺点是对大容量的信息加密速度慢,优点是可以作为身份认证,而且密钥发送方式比较简单安全。常见的公开密钥加密算法有RSA,DSA,EC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