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编码器是什么意思
编码器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编码器可按以下方式来分类。
1、按码盘的刻孔方式不同分类:
增量型:就是每转过单位的角度就发出一个脉冲信号(也有发正余弦信号,然后对其进行细分,斩波出频率更高的脉冲),通常为A相、B相、Z相输出,A相、B相为相互延迟1/4周期的脉冲输出,根据延迟关系可以区别正反转,而且通过取A相、B相的上升和下降沿可以进行2或4倍频;Z相为单圈脉冲,即每圈发出一个脉冲。(2)绝对值型:就是对应一圈,每个基准的角度发出一个唯一与该角度对应二进制的数值,通过外部记圈器件可以进行多个位置的记录和测量
2、按信号的输出类型分为:电压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推拉互补输出和长线驱动输出。
3、以编码器机械安装形式分类:
(1)有轴型:有轴型又可分为夹紧法兰型、同步法兰型和伺服安装型等。
(2)轴套型:轴套型又可分为半空型、全空型和大口径型等。
4、以编码器工作原理可分为:光电式、磁电式和触点电刷式。
❷ 什么是磁栅编码器
磁栅式传感器( magnetic grating transcer )利用磁栅与磁头的磁作用进行测量的位移传感器。它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式传感器,成本较低且便于安装和使用。精度较高,可达±0.01毫米/米,分辨率为1~5微米。
可有直线,角度编码器(传感器)
原理类此磁带录音,录上等距磁信号,由磁头读出,广泛用于机床等的位置测量。
❸ 什么是编码器
编码器(encoder)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 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成为码盘,后者称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采用电刷输出,一电刷接触导电区或绝缘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非接触式的接受敏感元件是光敏元件或磁敏元件,采用光敏元件时以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通过"1”和“0”的二进制编码来将采集来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机器码可读取的电信号用以通讯、传输和储存。
❹ 磁编码器的原理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采用光电或磁电方法将轴的机械转角转换成数字或模拟电讯号输出的传感器件。利用它可以实现角度、直线位移、转速等以及其它模拟物理量的测量,当编码器轴带动光栅盘旋转时,发光元器件发出的光经光栅、狭缝后光电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图样,该图样经光电元件接收后形成模拟信号。再经的继电路处理后,输出电讯号。
❺ 磁编码器和磁旋转编码器的概念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磁旋转编码器是磁编码器的一种,磁编码还有直线编码,这方面国内应用相比国外还是处于起步研发阶段
❻ 磁电编码器的简介
编码器(Encoder)是将电信号或数据转换成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按照本身属性又可以分为光电编码器和磁电编码器。磁电编码器是一种新型的角度或者位移测量装置,其原理是采用磁阻或者霍尔元件对变化的磁性材料的角度或者位移值进行测量,磁性材料角度或者位移的变化会引起一定电阻或者电压的变化,通过放大电路对变化量进行放大,通过单片机处理后输出脉冲信号或者模拟量信号,达到测量的目的。其结构分为采样检测和放大输出两部分,采样检测一般采用桥式电路来完成,有半桥和全桥两种,放大输出一般通过三极管和运放等器件去实现。同传统的光电式和光栅式编码器相比,磁电式编码器具有抗振动、抗腐蚀、抗污染、抗干扰和宽温度的特性,可应用于传统的光电编码器不能适应的领域。高性能磁电式编码器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机械制造、船舶、纺织、印刷、航空、航天、雷达、通讯、军工等领域。
❼ 请教磁编码器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检测旋转轴的旋转角度,并发出脉冲,常用在位置控制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