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韦伯作品集Ⅶ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德国] 马克斯·韦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C0Hi_XPe_1OucpUZ7HZb6g
书名:韦伯作品集Ⅶ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作者:[德国] 马克斯·韦伯
译者:顾忠华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03
页数:93
内容简介:
作为《经济与社会》的第一章“前言”部分,韦伯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韦伯作品集7)里详尽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学研究的任务、目标、方法和概念工具所持有的观点,同时也将他的理论思考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我们理解和研究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甚至也是理解和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基础——打开韦伯思想奥秘的钥匙。
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德国学者,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历任柏林、费莱堡及海德堡等大学教授。一生着述甚多,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及《经济与社会》等最重要,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最为国内读者所知晓。
㈡ 《社会学原理》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复旦大学社会学》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vBuqMbuknSgv8e8T7g61wA
复旦大学社会学|复旦真题|复旦课件|复旦参考资料|复旦参考书目及联系方式|通讯系统.doc|参考书目.doc|中国政法大学08年研究生试题.doc|于海权利与知识.doc|一些西方社会学的重点流派.doc|西方社会学理论名词解释(通用版).doc|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2.doc|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1.doc|社会学概论复习.doc|社会学的考点整理.doc
㈢ 《社会研究方法(下)(第8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社会研究方法(下)(第8版)》(巴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83GmaoLqENpYX1H18vCI1g
书名:社会研究方法(下)(第8版)
作者:巴比
译者:邱泽奇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0-05-01
页数:388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社会研究方法》是一本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经典教材,所有社会学领域的教师、学生以及学者都知道这本书。1975年,它一经再版就引起轰起,至今绝大多数西方高校社会学系都采用它作为教材。本书为1999年最新第8版的中译本。全书产普遍读者为对象,作者动作通俗幽默的语言,采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讲解了社会研究的各种方法,从一般人容量产生的误解到科学的研究和解释,从定性方法到定量方法
㈣ 《科学社会学(全二册)》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科学社会学(全二册)》([美]R.K.默顿)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iLkUV3L5DOysQSUaNvHPbw
书名:科学社会学(全二册)
作者:[美]R.K.默顿
译者:鲁旭东
豆瓣评分:8.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2003-11
页数:895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着名的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和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罗伯特·金·默顿(1910—2003)所着,标志着科学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作者在本书前半部分追溯了科学社会学思想的起源,回顾了他自己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该学科早期发展的历史;在后半部分讨论了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它们共同的研究对象—科学,使这三者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本书的研究思想经由巴伯、哈格斯特龙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功能主义的科学社会学研究传统。
㈤ 《公共社会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公共社会学》(麦克·布洛维)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oVSpTrnWxCcpOZlD7XnTWA
书名:公共社会学
作者:麦克·布洛维
译者:沈原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
页数:325
内容简介:按照麦克·布洛维的分类,存在着四种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批判的社会学;以及公共的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是所有社会学的基础。但是,社会学家基于自己的专业基础,却可以而且应当发展出其他的社会学取向。公共社会学以公民社会的存在和成长为自己的基本目标,即在维系和发展公民社会的同时,达到对公民社会的认识。
《公共社会学》是布洛维教授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中文作品集,收集了布洛维学术生涯中的几篇经典文章,包括《保卫公共社会学》、《社会学和社会的命运》、《拓展个案法》、《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等。阐述了布洛维教授深入研究公共社会学的主要成果。
作者简介:麦克·布洛维(Michael Burawo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教授,2003~2004年度美国社会学协会会长。“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性人物,始终坚持“阶级”分析的视角,主张将阶级带回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劳工社会学领域最重要学者之一,曾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在赞比亚、美国、匈牙利和俄罗斯的多个工厂当过工人,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制造同意》、《生产的政治》和《辉煌的过去》构成了他的劳工研究三部曲,对马克思主义传统下的劳工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学术工人”的经历也已成为某种传奇。在研究方法上,他发展了所谓的“拓展个案法”,并提出“全球民族志”的概念,对定性研究和民族志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岁月使他再也不能重返工厂的生产现场时,他又将目光投向了社会学的学术生产本身。近年来,他大力提倡“公共社会学”,强调社会学的公共关怀和道德担当,在社会学界产生了非常之大的反响。
㈥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金翼》(林耀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jYkco80Q1s3UIG_pcP3gzw
书名:金翼
作者:林耀华
译者:庄孔韶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08-2
页数:228
内容简介:
《金翼》是一部以小说形式写成的社会学研究着作。就构思来说,它的主题非常简单,却像竹叶画一样,其朴素的形式掩映着高水平的艺术。这个故事在于剖析福建一个村庄里毗邻而居的两个家族。这两家既有亲戚关系,又一起做生意。其中一家度过逆境继续繁荣,另一家最初很是兴旺而后却衰落了。本书的中心人物是第一家的家长黄东林,他说不上是一位英雄,却是中国农民中最优秀的典型,勤俭节约、精明能干、吃苦耐劳。他的“金翼之家”得名于附近一座形状很像金鸡的山,山峦的一侧如翅膀一般伸向新的房合。看风水是中国占卜术的传统组成部分,认为这样做会使家族发达兴旺,而对于社会学家来说,反应就全然不同了。以偶然事件的形式所表现出的机遇:如突然死亡,与旧时学友重逢,幸运地发现一份文件从而赢了一场官司等,虽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真正的命运存在于各个人的心中,就像欧里庇得斯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一切伟大的戏剧家和小说家向我们展现的那样,一个人选择善或恶、聪明或愚蠢,确实不取决于兴之所至或偶然的机遇,而是由他本人或他人那些本来具备的爱好和习惯所决定。这些爱好与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一个人的善恶智愚实际上早就选定了。林耀华教授以不同的说法表达了相同的见解:“我们今天可以将‘上苍’理解为人类本身,把‘命运’看成是人类社会。”
作者简介:
林耀华(1910-2000),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哲学博士),(1940年),曾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
主要着作:《严复研究》(1934)《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凉山彝家》(1945)《金翼》(1948)主编《原始社会史》(1989)和《民族学通论》(1992)。
㈦ 《自杀论社会学研究》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自我与本我》([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rM0aw_2Ncjlv4UPqH3fIIQ
书名:自我与本我
作者:[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林尘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10
页数:274
内容简介:
自我与本我》收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乐原则》、《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及《自我与本我》,简练地表达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要点和学说精髓。
其中的《自我与本我》发表于1923年,是弗洛伊德最后一篇重要着作,被公认对人的心理及其活动做出了新颖的、革命性的描述。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创始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5-1886年间就学于J.M.夏尔科,后又赴南锡观察A.A.利博尔和H.伯恩海姆催眠疗法,更深信神经病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而奏效的。1892年左右,他发现催眠的效能不能持久,就改用他所特创的精神分析治疗法,借以挖掘忘记了观念或欲望。1897年提出了恋母情结,即仇父恋母的情绪。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金。1936年寿辰时荣任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
主要着作有《梦的释义》、《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此论新编》、《弗洛伊德自传》等。
㈧ 《社会静力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社会静力学》(赫伯特﹒斯宾塞)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bUdr4Tvi8_u_2AsNlHcjA
书名:社会静力学
作者:赫伯特﹒斯宾塞
译者:张雄武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1996-11
页数:263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着名的社会科学家、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的第一部学术着作,也是他研究社会和政治学说的主要着作之一。本书于1850年问世,1890年作者做了修订。本书体现了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思想,以及他强调在社会关系中个人有充分活动之自由的个人主义观点。
作者简介: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英国着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他早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发表之前就提出了社会进化的思想,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体,在这两种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他极力主张把生物学中“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学说应用于社会领域。他的思想对世界各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1902年严复即以《群学肄言》的书名把他的代表作《社会学研究》译介到我国来。
㈨ 《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翟学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cSqggCejZKeGz6DVJMvXLA
书名: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
作者:翟学伟
豆瓣评分:7.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1
页数:330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分析了日常权威同个人地位与权威位移的关系后,最后得出了一个以往有关权威研究中没有涉及到的结论:有一种权威在根本上是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因人情和面子的参与而获得的,而非在社会地位和角色上获得的。这就是日常权威同以往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关于各种形式的权威描述、分析和理论研究的不同所在。
作者简介:
翟学伟:1960年生于南京。1986年考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班,199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的在职博士。2002年获博士学位。自1988年起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至今,现为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香港《社会理论学报》和《浙江学刊》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二十一世纪》、《社会理论学报》、《东方》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代表着作有《中国人脸面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