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加密算法(秘密钥匙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公开密钥加密)。
对称加密算法用来对敏感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密,常用的算法包括: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
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高。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下一代的加密算法标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
AES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如下:
RSA:由 RSA 公司发明,是一个支持变长密钥的公共密钥算法,需要加密的文件块的长度也是可变的;
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数字签名算法,是一种标准的 DSS(数字签名标准);
ECC(Elliptic Curves Cryptography):椭圆曲线密码编码学。
㈡ 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哪些
对称密钥加密
对称密钥加密 Symmetric Key Algorithm 又称为对称加密、私钥加密、共享密钥加密:这类算法在加密和解密时使用相同的密钥,或是使用两个可以简单的相互推算的密钥,对称加密的速度一般都很快。
分组密码
分组密码 Block Cipher 又称为“分块加密”或“块加密”,将明文分成多个等长的模块,使用确定的算法和对称密钥对每组分别加密解密。这也就意味着分组密码的一个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同步加密,因为各分组间可以相对独立。
与此相对应的是流密码:利用密钥由密钥流发生器产生密钥流,对明文串进行加密。与分组密码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密输出的结果不仅与单独明文相关,而是与一组明文相关。
DES、3DES
数据加密标准 D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是由IBM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授权下研制的一种使用56位密钥的分组密码算法,并于1977年被美国国家标准局NBS公布成为美国商用加密标准。但是因为DES固定的密钥长度,渐渐不再符合在开放式网络中的安全要求,已经于1998年被移出商用加密标准,被更安全的AES标准替代。
DES使用的Feistel Network网络属于对称的密码结构,对信息的加密和解密的过程极为相似或趋同,使得相应的编码量和线路传输的要求也减半。
DES是块加密算法,将消息分成64位,即16个十六进制数为一组进行加密,加密后返回相同大小的密码块,这样,从数学上来说,64位0或1组合,就有2^64种可能排列。DES密钥的长度同样为64位,但在加密算法中,每逢第8位,相应位会被用于奇偶校验而被算法丢弃,所以DES的密钥强度实为56位。
3DES Triple DES,使用不同Key重复三次DES加密,加密强度更高,当然速度也就相应的降低。
AES
高级加密标准 AES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为新一代数据加密标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选取Rijndael于2000年成为新一代的数据加密标准。
AES的区块长度固定为128位,密钥长度可以是128位、192位或256位。AES算法基于Substitution Permutation Network代换置列网络,将明文块和密钥块作为输入,并通过交错的若干轮代换"Substitution"和置换"Permutation"操作产生密文块。
AES加密过程是在一个4*4的字节矩阵(或称为体State)上运作,初始值为一个明文区块,其中一个元素大小就是明文区块中的一个Byte,加密时,基本上各轮加密循环均包含这四个步骤:
ECC
ECC即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 椭圆曲线密码学,是基于椭圆曲线数学建立公开密钥加密的算法。ECC的主要优势是在提供相当的安全等级情况下,密钥长度更小。
ECC的原理是根据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上的点群中的离散对数问题ECDLP,而ECDLP是比因式分解问题更难的问题,是指数级的难度。而ECDLP定义为:给定素数p和椭圆曲线E,对Q=kP,在已知P,Q 的情况下求出小于p的正整数k。可以证明由k和P计算Q比较容易,而由Q和P计算k则比较困难。
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 Digital Signature 又称公钥数字签名是一种用来确保数字消息或文档真实性的数学方案。一个有效的数字签名需要给接收者充足的理由来信任消息的可靠来源,而发送者也无法否认这个签名,并且这个消息在传输过程中确保没有发生变动。
数字签名的原理在于利用公钥加密技术,签名者将消息用私钥加密,然后公布公钥,验证者就使用这个公钥将加密信息解密并对比消息。一般而言,会使用消息的散列值来作为签名对象。
㈢ 软件加密主要有哪些方法
如果加密电脑本机的数据可以使用文件夹加密超级大师进行加密,文件夹加密超级大师加密文件夹一共有五种加密方法,
闪电加密速度快,对文件夹没有大小限制,无论多大都可以在几秒内加密完毕。
隐藏加密后,数据被彻底隐藏,只能通过软件打开或解密。
金钻加密是把文件夹加密成一个加密文件, 打开或解密时需要输入密码。特点是安全性极高,没有正确密码任何人无法打开或解密。适用于比较小一点的重要文件存放的文件夹。
全面加密是把文件夹里面的所有文件加密成加密文件, 打开文件夹不需要密码,但是打开里面的每个文件都需要密码。
移动加密是把数据加密成exe文件,可以移动到其他没有安装软件的电脑上解密,也可以通过网络传输。
㈣ 常见加密方式
例如我目前使用的天锐绿盾文件加密,有以下几种加密方式:
透明加密:通过文件过滤驱动透明加解密技术,对核心部门文档进行强制加密处理,从文档创建开始即可自动加密保护,文件的保存加密、打开解密完全由后台加解密驱动内核自动完成,对用户而言完全透明、无感知。
半透明加密:只对重要文档进行加密保护,也可手动加密指定文档,加密文档编辑、保存、另存后保持加密状态;普通文档无需加密,可以和加密文档同时打开使用,编辑、保存、另存后保存后保持明文状态。
智能加密:系统可根据事先设置的敏感数据特征(关键字对、正则表达式),对正在编辑保存的终端文档进行扫描,当系统检测到文件中包含此类敏感数据时则自动加密,重点防护企业敏感数据。
落地加密:文档通过网络下载或其他方式落地到终端时立即加密,保证从网络平台或其他渠道接收、下载数据的安全。
㈤ 对文件加密的常用方法
文件加密的常用方法
1、通过应用软件自带的加密功能加密,如office软件在创建和保存时就可以进行加密。
2、通过压缩工具加密,winzip 、WinRAR等压缩工具在对文件进行压缩时,就可以设置密码进行加密。
3、使用专用的加密程序加密。
还有一些其它加密方法,因为使用较少,就不在细说了。
㈥ 免费文件夹加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哪款最好
1、点击一个文件夹然后右键鼠标,点击属性,然后在常规下的属性可以看到一个有高级的按钮,点击这个按钮
这个文件夹加密的方法,它是本地电脑依然可以打开文件夹,别的电脑打不开。换句话说,如果有人从你的电脑拷贝了你加密过的文件夹到别的电脑,他是没有权限查看文件的,但是他可以在你的本地电脑查看我的文件。
综上所述,在不安装加密软件的情况下,想给文档和表格加密的最保险做法是,使用专门的加密软件,不管任何形式的文件外发,再打开都是以乱码形式展现。
㈦ 传统的加密方法有哪些
本文只是概述几种简单的传统加密算法,没有DES,没有RSA,没有想象中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东。。。但是都是很传统很经典的一些算法
首先,提到加密,比如加密一段文字,让其不可读,一般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将其中的各个字符用其他一些特定的字符代替,比如,讲所有的A用C来表示,所有的C用E表示等等…其中早的代替算法就是由Julius Caesar发明的Caesar,它是用字母表中每个字母的之后的第三个字母来代替其本身的(C=E(3,p)=(p+3) mod 26),但是,这种加密方式,很容易可以用穷举算法来破解,毕竟只有25种可能的情况..
为了改进上诉算法,增加其破解的难度,我们不用简单的有序的替代方式,我们让替代无序化,用其中字母表的一个置换(置换:有限元素的集合S的置换就是S的所有元素的有序排列,且每个元素就出现一次,如S={a,b}其置换就只有两种:ab,ba),这样的话,就有26!种方式,大大的增加了破解的难度,但是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虽然26!很多,但是语言本身有一定的特性,每个字母在语言中出现的相对频率可以统计出来的,这样子,只要密文有了一定数量,就可以从统计学的角度,得到准确的字母匹配了。
上面的算法我们称之为单表代替,其实单表代替密码之所以较容易被攻破,因为它带有原始字母使用频率的一些统计学特征。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可以减少代替密码里明文结构在密文中的残留度,一种是对明文中的多个字母一起加密,另一种是采用多表代替密码。
先说多字母代替吧,最着名的就是playfair密码,它把明文中的双字元音节作为一个单元并将其转换成密文的双字元音节,它是一个基于由密钥词构成的5*5的字母矩阵中的,一个例子,如密钥为monarchy,将其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填入后,将剩余的字母依次填入剩下的空格,其中I/J填入同一个空格:
对明文加密规则如下:
1 若p1 p2在同一行,对应密文c1 c2分别是紧靠p1 p2 右端的字母。其中第一列被看做是最后一列的右方。
2 若p1 p2在同一列,对应密文c1 c2分别是紧靠p1 p2 下方的字母。其中第一行被看做是最后一行的下方。
3 若p1 p2不在同一行,不在同一列,则c1 c2是由p1 p2确定的矩形的其他两角的字母,并且c1和p1, c2和p2同行。
4 若p1 p2相同,则插入一个事先约定的字母,比如Q 。
5 若明文字母数为奇数时,则在明文的末端添加某个事先约定的字母作为填充。
虽然相对简单加密,安全性有所提高,但是还是保留了明文语言的大部分结构特征,依旧可以破解出来,另一个有意思的多表代替密码是Hill密码,由数学家Lester Hill提出来的,其实就是利用了线性代数中的可逆矩阵,一个矩阵乘以它的逆矩阵得到单位矩阵,那么假设我们对密文每m个字母进行加密,那么将这m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序号写成矩阵形式设为P(如abc,[1,2,3]),密钥就是一个m阶的矩阵K,则C=P*K mod26,,解密的时候只要将密文乘上K的逆矩阵模26就可以了。该方法大大的增加了安全性。
㈧ 常用的加密方法有哪四种
你是需要加密什么呢?据我了解常见的加密方法就一个系统自带的加密和第三方加密软件,现在加密狗什么的都基本淘汰掉了,一些大型企业都是选择使用的加密软件,安全性更高,使用起来方便易上手,功能模块也多,可以从各个方面保护文件数据安全。都是采用的透明加密,在内部环境是可以正常打开使用的,脱离内部环境则打不开或乱码,文件外发需要授权,未授权无论以任何形式发出都是无法正常打开的。在不影响日常使用的情况下保障文件数据不被泄露。
㈨ 加密方式有几种
加密方式的种类:
1、MD5
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hash value),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MD5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Linn Rivest)设计,于1992年公开,用以取代MD4算法。这套算法的程序在 RFC 1321 标准中被加以规范。
2、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
3、非对称加密
与对称加密算法不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
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9)通常用加密方法扩展阅读
非对称加密工作过程
1、乙方生成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向其它方公开。
2、得到该公钥的甲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乙方。
3、乙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私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乙方只能用其专用密钥(私钥)解密由对应的公钥加密后的信息。
在传输过程中,即使攻击者截获了传输的密文,并得到了乙的公钥,也无法破解密文,因为只有乙的私钥才能解密密文。
同样,如果乙要回复加密信息给甲,那么需要甲先公布甲的公钥给乙用于加密,甲自己保存甲的私钥用于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