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子的重要注本有哪些
《老子》的重要注本有:西汉河上公《道德经注》、三国魏王弼《老子注》、《老子指略》、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义》。
B. 求《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Iejtc3LBx4ILSoF2tWZ7JQ
C. 《老子疏解》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老子疏解》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doxq_jQoijp2GcAyxKJQDw
D.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中“有”和“无”是什么关系
《道德经》中的有和无的概念一般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存在和不存在;另一个方面的意思是表象和规律。其中,后一种意思在《道德经》中体现的比较多,比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脱胎或脱生于某种存在,但是这种存在却是从没有中诞生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老子所谓的“无”不是绝对的无,而是充满了“道”的作用,即规律的作用。可是,你可以看到规律吗?显然是不能的。这也就是“无”了,也是对“道”的高度概括。比如“无形”、“无声”、“无息”、“无色”、“无味”、“无名”等等。
“无”最终生出“有”,即事物的显像,也就是我们能够比较真切的感受的事物。所以可以认为,“有”和“无”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也可以概括为枝干和根系的关系。当然,这种概括在“道可道,非常道”的面前,也是经不起认真的推敲的。这与佛家所云的“不可说”也真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E. 《老子讲读》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老子讲读》(许结)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UXNYWReOevGe1mev_1nFpQ
书名:老子讲读
作者:许结
出版年份:2008-11
页数:198
内容简介:
《老子讲读》以王弼注本为底本,参照众家加以考订、注释,在文化史拓展栏目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等作了精到的论述,在文学史链接栏目对后世引用《老子》典故的作品作了广泛的介绍,在问题分析栏目对为何说“道可道,非常道”等问题作了独到的分析,有助于读者对《老子》的全面理解与领悟。
《老子》一书凡上下两卷,八十一章,五千言,传世着名版本有马王堆帛书本、王弼注本、河上公注本等,近现代有特色的注本尤多。
F.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Iejtc3LBx4ILSoF2tWZ7JQ
G. 《老子》的初始版本是怎样的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重要哲学着作。又称《老子》,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 相传老子修道德,着书上下篇。春秋末期已有老子其人。现在通行本《老子》,多数学者认为在孔子、墨翟之后,可能成书于战国中前期。王弼注本、傅奕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则上篇为“德篇”,下篇为“道篇”。在上下篇中分章次第,以及《道德经》的题名都是后人所加。 . 现存《老子》的版本,以帛书甲、乙本为最早。甲本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可证它是刘邦称帝以前抄写的。乙本避刘邦讳,但不避惠帝刘盈、文帝刘恒讳,可知它是刘邦称帝以后,刘盈、刘恒为帝以前抄写的。甲、乙本皆分二篇,乙本篇末标出《德》3041字,《道》2426字,合计5467字。甲本尾题残缺不明。两本都不分章次。 . 东汉时成书的《老子河上公章句》,分81章,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河上本复于每章章次之首冠以“章题”二字。魏王弼《老子注》,只分81章,并无章题名称。唐初傅奕校定《道德经古本篇》,据宋代谢守灏《混元圣纪》记载:傅奕考核众本,勘数其字。项羽妾本,齐武平五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冢得之:安丘望本,魏太和中,道士寇谦之得之;河上丈人本,齐处士仇岳得之。其中项羽妾本迄今仍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另尚有题为西汉末严遵撰的《道德真经指归》,章句颇与诸本不同,今存残本,但有人认为是后人伪托。 . 现存《老子》的版本,除汉初帛书本外,还有许多版本流传。约略统计,石刻14种,其中以唐太宋时虞世南校写的石刻《老子》为最古。其次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唐写本《老子》残卷,散见于各地保存的敦煌经卷中,为数颇多。今见木刻诸本中,以宋刊《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为较古,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有影印本。明正统《道藏》搜集《道德经》本文及汉、 魏、 唐、宋、金、元、明众注本,总计有41种之多。 . 历代学者研讨和考释《老子》的着作不下千百家,但存者少佚者多。其中主要有:战国末年,喜黄老刑名之学的韩非,最早着《解老》、《喻老》,西汉《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以及《刘向说老子》等,均已散失。东汉时,道教成立,河上公《老子章句》宣扬练气可以久寿长存;《老子想尔注》强调学道练形,能致长生。魏晋时期,何晏作《老子道德经》,王弼撰《老子注》,阐发以虚为主、以无为本的玄学观念。南北朝时,佛学和道教并盛,佛门亦耽玄理,释氏注解《老子》的很多。据《隋书�6�1经籍志》着录:刘宋时,释惠琳、释惠严各注《老子道德经》2卷,释慧观撰《老子义疏》1卷。《旧唐书�6�1经籍志》着录:姚秦鸠摩罗什撰《老子注》2卷。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法,誓为佛门弟子,亦着《老子讲疏》6卷。 . 唐代,因皇帝与老子同姓李氏,故大力提倡道教,设置崇玄学,令生徒论习《道德经》,道俗学人,先后注《老子》的名家有孙思邈、傅奕、尹知章、成玄英、唐明皇、李荣、强思齐、杜光庭等。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20卷,以唐明皇御注并疏为主,集河上公、严君平、李荣注,成玄英和强思齐疏,弥补了成玄英《老子疏》已亡之缺。 . 宋代注解《老子》亦多名着,道士陈景元撰《道德真经藏室纂微》10卷,范应元撰《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2卷,有《续古逸丛书》影印宋刊本,明《道藏》未收,元明以来亦少引用,是书搜罗古本旧注颇多,亦足珍贵。司马光着《道德真经论》,第一章无名、有名、无欲、有欲,皆于“无”与“有”字下断句,与先儒不同。王安石喜读《老子》,作《老子注》,第一章句读与司马光相同,但王安石阐释“道”时,认为“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以气一元论解释“道”。司马光则认为“道生一”,道是虚无,即自无入有。王安石子王雱、同党吕惠卿、陆佃、刘仲平皆有《老子注》。彭耜撰《道德真经集注》18卷,所引注本,或存或亡。其胪列解老者诸姓名,亦为珍贵的史料。到了元代,吴澄作《老子注》,更定为68章,独成一家言。他在第一章,以无名、有名、常无欲、常有欲断句,与王安石、司马光不同;在第三十五章注“道生一”一节时说:“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一气,冲虚一气生阳生阴,分而为二,阴阳二气,合冲一气为三,故曰生三”。在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又说:“万物以气聚而有形,形生于气,气生于道,气形有而道则无。”这些解释大抵合于《老子》本义。明代焦竑撰《老子翼》,采集韩非以后解《老子》者64家,并附以焦氏《笔乘》,共成65家,各取精语,于诸家注中推为博赡而有理致。并附《考异》,识其异同。清代毕沅撰《老子道德经考异》,以唐傅奕授定本为底本,参校河上公、王弼、顾欢、陆德明、彭耜、《永乐大典》、焦竑《考异》等,间有不合于古者,则折衷众说,以定所是。但毕沅《考异》,详于宋元诸本,忽于唐本。近人罗振玉针对毕沅这个缺陷,撰《道德经考异》,他根据景龙本、开元御注本、广明本、景福本等4个唐石刻本以及六朝和唐写本残卷10种撰成。他说,上下二经81章中,未见唐抄者才4章耳。唐以后诸本,不复阑入,期与毕书相辅而行。这是该书的特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老子》的版本和文字考据方面,可谓成就斐然。中华书局除刊印王弼注本外,属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就有:马叙伦《老子校诂》,高亨《老子正诂》,朱谦之《老子校释》。此外,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蒋锡冒《老子校诂》、张舜微《老子疏证》等,也都是这方面的力作。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种帛书《老子》写本。一种写本的字体介于篆、隶之间,称甲本。另一写本用隶书抄写,称乙本。是目前能见到的最完整的古老版本(1976年3月,文物出版社予以刊行)。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楚墓出土了804枚竹简,共约一万三千字,包含15篇文献古籍的内容,而两千余字的《老子》,引人注目。根据竹简的长度、形状、编线槽数、编线间距等,考古学家把楚简《老子》分为甲、乙、丙三组。
H. 《王弼老子注研究》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王弼老子注研究》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Ru7U5LNb1rSH3gU7T4Fe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