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加密模式有记忆变换环节

加密模式有记忆变换环节

发布时间:2022-08-29 10:28:42

⑴ 无线路由器加密方式AES和TKIP的区别

1,tkip:
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暂时密钥集成协议)负责处理无线安全问题的加密部分,tkip是包裹在已有wep密码外围的一层“外壳”,
这种加密方式在尽可能使用wep算法的同时消除了已知的wep缺点。
2,tkip另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变化每个数据包所使用的密钥,这就是它名称中“动态”的出处。密钥通过将多种因素混合在一起生成,包括基本密钥(即tkip中所谓的成对瞬时密钥)、发射站的mac地址以及数据包的序列号。
3,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用于加密电子数据的规范,该算法汇聚了设计简单、密钥安装快、需要的内存空间少、在所有的平台上运行良好、支持并行处理并且可以抵抗所有已知攻击等优点。
4,aes
是一个迭代的、对称密钥分组的密码,它可以使用128、192

256
位密钥,并且用
128
位(16字节)分组加密和解密数据。与公共密钥密码使用密钥对不同,对称密钥密码使用相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数据。
5,aes提供了比
tkip更加高级的加密技术,
现在无线路由器都提供了这2种算法,不过比较倾向于aes。
6,tkip安全性不如aes,而且在使用tkip算法时路由器的吞吐量会下降3成至5成,大大地影响了路由器的性能。

⑵ des加密模式不包括以下哪项

OSB

des加密模式
des对称加密,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加密方式,其加密运算、解密运算使用的是同样的密钥,信息的发送者和信息的接收者在进行信息的传输与处理时,必须共同持有该密码(称为对称密码),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
des加密模式des加密模式的是加密模式包括ECB,OFB,CFB
ECB模式,是分组密码的一种最基本的工作模式。在该模式下,待处理信息被分为大小合适的分组,然后分别对每一分组独立进行加密或解密处理。
OFB模式,输出反馈(outputfeedback)系统的输出变量通过比例环节传送到输入端去的反馈方式。输出变量容易直接测量得到,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所以输出反馈是一种在技术上易于实现的常用的反馈方式。
CFB模式,全称CipherFeedBack模式(密文反馈模式)。在CFB模式中,前一个密文分组会被送回到密码算法的输入端。所谓反馈,这里指的就是返回输入端的意思。

⑶ 对称加密算法的应用模式

加密模式(英文名称及简写)
中文名称
Electronic
Code
Book(ECB)
电子密码本模式
Cipher
Block
Chaining(CBC)
密码分组链接模式
Cipher
Feedback
Mode(CFB)
加密反馈模式
Output
Feedback
Mode(OFB)
输出反馈模式
ECB:最基本的加密模式,也就是通常理解的加密,相同的明文将永远加密成相同的密文,无初始向量,容易受到密码本重放攻击,一般情况下很少用。
CBC:明文被加密前要与前面的密文进行异或运算后再加密,因此只要选择不同的初始向量,相同的密文加密后会形成不同的密文,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模式。CBC加密后的密文是上下文相关的,但明文的错误不会传递到后续分组,但如果一个分组丢失,后面的分组将全部作废(同步错误)。
CFB:类似于自同步序列密码,分组加密后,按8位分组将密文和明文进行移位异或后得到输出同时反馈回移位寄存器,优点最小可以按字节进行加解密,也可以是n位的,CFB也是上下文相关的,CFB模式下,明文的一个错误会影响后面的密文(错误扩散)。
OFB:将分组密码作为同步序列密码运行,和CFB相似,不过OFB用的是前一个n位密文输出分组反馈回移位寄存器,OFB没有错误扩散问题。

⑷ 电脑磁盘如何加密

运用Win10自带的BitLocker进行磁盘加密。

依次打开【开始】--【Windows系统】--【控制面板】。

⑸ 无线路由器3种加密方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是:WPA-PSK/WPA2-PSK


这种加密方式说白了就是WPA/WPA2的精简版,比较适合普通用户使用,安全性很高,配置也比较简单。


认证类型:可以选择自动、WPA-PSK、WPA2-PSK,选择自动的好处在于设备之间会协商使用哪种。


加密算法:可以选择TKIP、AES或者自动,因为11n模式不支持TKIP算法,所以推荐使用自动,设备之间会协商选择到底使用哪种算法。


PSK密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线密码了,最少8个字符。


组密钥更新周期:这个密钥跟上边的PSK密码不同,它是用于加密PSK密码用的,经常会变,如果这里设置为0则表示不更新组密钥。

第二种:WPA/WPA2


这种加密方式虽然安全,但配置繁琐,还需要有认证服务器(RADIUS服务器)的支持,所以一般人都不怎么用。


认证类型:可以在WPA和WPA2或者自动之间选择,自动的意思即为设备之间协商决定。


加密算法:和WPA-PSK中的加密算法介绍同,这里不再赘述。


Radius服务器IP:顾名思义,填写认证服务器的IP地址。


Radius端口:填写认证服务器的认证端口(默认是1812,一般情况下无需更改)


Radius密码:填写访问认证服务器的密码。


组密钥更新周期:介绍同WPA-PSK中的相同配置

第三种: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这种加密方式现在已经不怎么用了,主要是安全性比较差,在破解工具面前可以说是不堪一击,而且更要命的是802.11n模式不支持这种加密方式


认证类型:可以在自动、开放系统、共享密钥中选择,自动的意思就是设备之间协商;

开放系统指无线主机即使没有密码也能连接到无线路由器,但没有密码不能传输数据;

共享密钥则需要无线主机必须提供密码才能连接到无线路由器。


WEP密钥格式:可以选择十六进制或者ASCII码,采用十六进制所能使用的字符有0-9和a-f;

ASCII则可以使用任意字符。


密码长度:64位密码需要输入十六进制字符10个或者ASCII字符5个;

128位十六进制字符26个或者ASCII字符13个;

152位需要十六进制字符32个或者ASCII字符16个。

⑹ XTS-AES加密模式工作原理

http://www.i170.com/Article/71764
AES加密算法原理
随着对称密码的发展,DES数据加密标准算法由于密钥长度较小(56位),已经不适应当今分布式开放网络对数据加密安全性的要求,因此1997年NIST公开征集新的数据加密标准,即AES[1]。经过三轮的筛选,比利时Joan Daeman和Vincent Rijmen提交的Rijndael算法被提议为AES的最终算法。此算法将成为美国新的数据加密标准而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尽管人们对AES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来说,AES作为新一代的数据加密标准汇聚了强安全性、高性能、高效率、易用和灵活等优点。AES设计有三个密钥长度:128,192,256位,相对而言,AES的128密钥比DES的56密钥强1021倍[2]。AES算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轮变化、圈数和密钥扩展。本文以128为例,介绍算法的基本原理;结合AVR汇编语言,实现高级数据加密算法AES。
AES是分组密钥,算法输入128位数据,密钥长度也是128位。用Nr表示对一个数据分组加密的轮数(加密轮数与密钥长度的关系如表1所列)。每一轮都需要一个与输入分组具有相同长度的扩展密钥Expandedkey(i)的参与。由于外部输入的加密密钥K长度有限,所以在算法中要用一个密钥扩展程序(Keyexpansion)把外部密钥K扩展成更长的比特串,以生成各轮的加密和解密密钥。
1.1圈变化
AES每一个圈变换由以下三个层组成:
非线性层——进行Subbyte变换;
线行混合层——进行ShiftRow和MixColumn运算;
密钥加层——进行AddRoundKey运算。
① Subbyte变换是作用在状态中每个字节上的一种非线性字节转换,可以通过计算出来的S盒进行映射。
② ShiftRow是一个字节换位。它将状态中的行按照不同的偏移量进行循环移位,而这个偏移量也是根据Nb的不同而选择的[3]。
③ 在MixColumn变换中,把状态中的每一列看作GF(28)上的多项式a(x)与固定多项式c(x)相乘的结果。 b(x)=c(x)*a(x)的系数这样计算:*运算不是普通的乘法运算,而是特殊的运算,即 b(x)=c(x)·a(x)(mod x4+1) 对于这个运算 b0=02。a0+03。a1+a2+a3 令xtime(a0)=02。a0其中,符号“。”表示模一个八次不可约多项式的同余乘法[3]。
对于逆变化,其矩阵C要改变成相应的D,即b(x)=d(x)*a(x)。
④ 密钥加层运算(addround)是将圈密钥状态中的对应字节按位“异或”。
⑤ 根据线性变化的性质[1],解密运算是加密变化的逆变化。这里不再详细叙述。1.2轮变化 对不同的分组长度,其对应的轮变化次数是不同的,如表1所列。1.3密钥扩展 AES算法利用外部输入密钥K(密钥串的字数为Nk),通过密钥的扩展程序得到共计4(Nr+1)字的扩展密钥。它涉及如下三个模块:① 位置变换(rotword)——把一个4字节的序列[A,B,C,D]变化成[B,C,D,A];② S盒变换(subword)——对一个4字节进行S盒代替;③ 变换Rcon[i]——Rcon[i]表示32位比特字[xi-1,00,00,00]。这里的x是(02),如 Rcon[1]=[01000000];Rcon[2]=[02000000];Rcon[3]=[04000000]…… 扩展密钥的生成:扩展密钥的前Nk个字就是外部密钥K;以后的字W[[i]]等于它前一个字W[[i-1]]与前第Nk个字W[[i-Nk]]的“异或”,即W[[i]]=W[[i-1]]W[[i- Nk]]。但是若i为Nk的倍数,则W[i]=W[i-Nk]Subword(Rotword(W[[i-1]]))Rcon[i/Nk]。
AES的加密与解密流程如图1所示。

TraceBack: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57026010006kf.html

⑺ 什么是电脑文件加密系统,如何选择加密软件

随着防泄密需求的额增加,防泄密的产品以及品牌也越来越多,什么是电脑文件加密系统,如何选择加密软件?一、技术稳定出众
文档加密系统加密基于成熟的应用层兼驱动层加密技术,更具独有的智能缓冲技术,性能与稳定性皆表现出众。独创通用技术实现,无文件重定向、无中间临时文件操作、无明文泄密风险。使用简便,可满足个人用户移动性商务办公需求,登陆帐号,确认并授权新计算机即可在新的环境中打开自己的加密文档。
二、两种加密模式
文档加密保护系统提供在线、离线两种加密模式。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保证信息安全同时不妨碍业务运行,还能节省成本。
三、三层架构体系
文档加密系统一般都是架构层次非常分明,不会刻意上传用户数据信息,海宇勇创科技文档加密系统分为三层架构,数据层负责数据(非用户数据)的存储,服务层负责与客户端或移动客户端进行通讯,客户端层则实现透明加解密的操作处理。
四、加密管理范围全面
全面管理企业内部流转、云平台管理模式、手机APP管理、离线办公四大文档应用场景,无论何时何地,加密文档都能得到高强度保护。
五、国家授权认证,产品实用于企业个人
拥有国家办法的软件着作证书,保障系统的合法性以及适用性。正规的文档加密系统都有经过国家认证及着作权保护,更规范、更正规、更安全。由于人们对透明加密软件的需求量大增,导致很多企业转型进行安全类软件的开发,但由于急功近利,有很多软件产品在还没有完善的阶段就开始销售,有的软件没有经过国家相关体系认证,在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上仍存在很多的不足。

⑻ 3des加密原理

使用3Des加密算法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当前主流的加密模式:单向加密和双向加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加密的密文是否具有可逆性。

单向加密:将需要加密的数据进行加密,并且密文不可进行解密,像我们常用的加密算法MD5就属于这种。

双向加密:和单向加密不同的是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进行加解密的操作,其中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指数据使用者必须拥有相同的密钥才可以进行加密解密,就像彼此约定的一串暗号,本文介绍的3Des加密就属于这种。

非对称加密:通过一组包含公钥和私钥的密码来加密解密,用公钥加密,私钥解密,首推的就是RSA加密

---------------------------------------------------------------------------------------------------------------------------------------

3Des加密算法,由于可以逆推原文,所以主要通过本地的唯一密钥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我这边通过生成随机的256位加密字符串存储在本地,代码读取时将其通过md5加密成32位的字符串(由于本地有原始密钥,不必担心md5加密不可逆),最后以这32位加密字符串作为密钥进行加解密的操作。

⑼ 51单片机的加密如何使用原理是是什么

AT89cxx加密原理
单片机解密简单就是擦除单片机片内的加密锁定位。由于AT89C系列单片机擦除操作时序设计上的不合理。使在擦除片内程序之前首先擦除加密锁定位成为可能。AT89C系列单片机擦除操作的时序为:擦除开始---->擦除操作硬件初始化(10微秒)---- >擦除加密锁定位(50----200微秒)--->擦除片内程序存储器内的数据(10毫秒)----->擦除结束。如果用程序监控擦除过程,一旦加密锁定位被擦除就终止擦除操作,停止进一步擦除片内程序存储器,加过密的单片机就变成没加密的单片机了。片内程序可通过总线被读出。对于 AT89C系列单片机有两种不可破解的加密方法。
一、永久性地破坏单片机的加密位的加密方法。简称OTP加密模式。
二、永久性地破坏单片机的数据总线的加密方法。简称烧总线加密模式。
一、OTP加密模式原理
这种编程加密算法烧坏加密锁定位(把芯片内的硅片击穿),面不破坏其它部分,不占用单片机任何资源。加密锁定位被烧坏后不再具有擦除特性, 89C51/52/55有3个加密位进一步增加了加密的可靠性。一旦用OTP模式加密后,单片机片内的加密位和程序存储器内的数据就不能被再次擦除, 89C51/52/55单片机就好象变成了一次性编程的OTP型单片机一样。如果用户程序长度大于89C51单片机片内存储器的容量,也可使用OPT模式做加密,具体方法如下:
1、按常规扩展一片大容量程序存储器,如27C512(64K)。
2、把关键的程序部分安排在程序的前4K中。
3、把整个程序写入27C512,再把27C512的前4K填充为0。
4、把程序的前4K固化到AT89C51中,用OPT模式做加密。
5、把单片机的EA脚接高电平。
这样程序的前4K在单片机内部运行,后60K在片外运行。盗版者无法读出程序的前4K程序,即使知道后60K也无济于事。
二、炼总线加密模式原理
因为单片机片内的程序代码最终都要通过数据总线读出,如果指导单片机的数据总线的其中一条线永久性地破坏,解密者即使擦除了加密位,也无法读出片内的程序的正确代码。89C1051/2051的数据总线为P1口烧总线模式烧坏89C2051的P1.0端口,原程序代码为02H、01H、00H。读出的数据则为03H,01H,00H。其中最低位始终为1,读出的程序代码显然为错码。这种加密模式用于加密89C1051/2051单片机。缺点是占用单片机的资源。开发设计人员在设计单片机硬件系统时只要预留出口线P1.0不用,以后就可用烧总线模式对单片机加密。

⑽ 数据加密的基本信息

和防火墙配合使用的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译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技术上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采取措施。按照作用的不同,数据加密技术可分为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数据存储加密技术、数据完整性的鉴别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
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的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通常有线路加密与端—端加密两种。线路加密侧重在线路上而不考虑信源与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线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端—端加密指信息由发送端自动加密,并且由TCP/IP进行数据包封装,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到达目的地,将被自动重组、解密,而成为可读的数据。
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目的是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失密,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控制两种。前者一般是通过加密算法转换、附加密码、加密模块等方法实现;后者则是对用户资格、权限加以审查和限制,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
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的目的是对介入信息传送、存取和处理的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一般包括口令、密钥、身份、数据等项的鉴别。系统通过对比验证对象输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
密钥管理技术包括密钥的产生、分配、保存、更换和销毁等各个环节上的保密措施。 数据加密的术语有 :
明文,即原始的或未加密的数据。通过加密算法对其进行加密,加密算法的输入信息为明文和密钥;
密文,明文加密后的格式,是加密算法的输出信息。加密算法是公开的,而密钥则是不公开的。密文不应为无密钥的用户理解,用于数据的存储以及传输;
密钥,是由数字、字母或特殊符号组成的字符串,用它控制数据加密、解密的过程;
加密,把明文转换为密文的过程;
加密算法,加密所采用的变换方法;
解密,对密文实施与加密相逆的变换,从而获得明文的过程;
解密算法,解密所采用的变换方法。
加密技术是一种防止信息泄露的技术。它的核心技术是密码学,密码学是研究密码系统或通信安全的一门学科,它又分为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任何一个加密系统都是由明文、密文、算法和密钥组成。发送方通过加密设备或加密算法,用加密密钥将数据加密后发送出去。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后,用解密密钥将密文解密,恢复为明文。在传输过程中,即使密文被非法分子偷窃获取,得到的也只是无法识别的密文,从而起到数据保密的作用。
例:明文为字符串:
AS KINGFISHERS CATCH FIRE
(为简便起见,假定所处理的数据字符仅为大写字母和空格符)。假定密钥为字符串:
ELIOT
加密算法为:
1) 将明文划分成多个密钥字符串长度大小的块(空格符以+表示)
AS+KI NGFIS HERS+ CATCH +FIRE
2) 用0~26范围的整数取代明文的每个字符,空格符=00,A=01,...,Z=26:
3) 与步骤2一样对密钥的每个字符进行取代:
0512091520
4) 对明文的每个块,将其每个字符用对应的整数编码与密钥中相应位置的字符的整数编码的和模27后的值(整数编码)取代:
举例:第一个整数编码为 (01+05)%27=06
5) 将步骤4的结果中的整数编码再用其等价字符替换:
FDIZB SSOXL MQ+GT HMBRA ERRFY
如果给出密钥,该例的解密过程很简单。问题是对于一个恶意攻击者来说,在不知道密钥的情况下,利用相匹配的明文和密文获得密钥究竟有多困难?对于上面的简单例子,答案是相当容易的,不是一般的容易,但是,复杂的加密模式同样很容易设计出。理想的情况是采用的加密模式使得攻击者为了破解所付出的代价应远远超过其所获得的利益。实际上,该目的适用于所有的安全性措施。这种加密模式的可接受的最终目标是:即使是该模式的发明者也无法通过相匹配的明文和密文获得密钥,从而也无法破解密文。 传统加密方法有两种,替换和置换。上面的例子采用的就是替换的方法:使用密钥将明文中的每一个字符转换为密文中的一个字符。而置换仅将明文的字符按不同的顺序重新排列。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任意一种都是不够安全的,但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提供相当高的安全程度。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简称DES)就采用了这种结合算法,它由IBM制定,并在1977年成为美国官方加密标准。
DES的工作原理为:将明文分割成许多64位大小的块,每个块用64位密钥进行加密,实际上,密钥由56位数据位和8位奇偶校验位组成,因此只有56个可能的密码而不是64个。每块先用初始置换方法进行加密,再连续进行16次复杂的替换,最后再对其施用初始置换的逆。第i步的替换并不是直接利用原始的密钥K,而是由K与i计算出的密钥Ki。
DES具有这样的特性,其解密算法与加密算法相同,除了密钥Ki的施加顺序相反以外。 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DES并不是真的很安全。事实上,即使不采用智能的方法,随着快速、高度并行的处理器的出现,强制破解DES也是可能的。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使得DES以及类似的传统加密技术过时了。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中,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将明文转换成密文。但是相应的解密密钥是保密的(公开密钥方法包括两个密钥,分别用于加密和解密),而且无法从加密密钥推导出,因此,即使是加密者若未被授权也无法执行相应的解密。
公开密钥加密思想最初是由Diffie和Hellman提出的,最着名的是Rivest、Shamir以及Adleman提出的,通常称为RSA(以三个发明者的首位字母命名)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下面的两个事实:
1) 已有确定一个数是不是质数的快速算法;
2) 尚未找到确定一个合数的质因子的快速算法。
RSA方法的工作原理如下:
1) 任意选取两个不同的大质数p和q,计算乘积r=p*q;
2) 任意选取一个大整数e,e与(p-1)*(q-1)互质,整数e用做加密密钥。注意:e的选取是很容易的,例如,所有大于p和q的质数都可用。
3) 确定解密密钥d:
(d * e) molo(p - 1)*(q - 1) = 1
根据e、p和q可以容易地计算出d。
4) 公开整数r和e,但是不公开d;
5) 将明文P (假设P是一个小于r的整数)加密为密文C,计算方法为:
C = P^e molo r
6) 将密文C解密为明文P,计算方法为:
P = C^d molo r
然而只根据r和e(不是p和q)要计算出d是不可能的。因此,任何人都可对明文进行加密,但只有授权用户(知道d)才可对密文解密。
下面举一简单的例子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显然我们只能选取很小的数字。
例:选取p=3, q=5,则r=15,(p-1)*(q-1)=8。选取e=11(大于p和q的质数),通过(d*11)molo(8) = 1。
计算出d =3。
假定明文为整数13。则密文C为
C = P^e molo r
= 13^11 molo 15
= 1,792,160,394,037 molo 15
= 7
复原明文P为:
P = C^d molo r
= 7^3 molo 15
= 343 molo 15
= 13
因为e和d互逆,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也允许采用这样的方式对加密信息进行签名,以便接收方能确定签名不是伪造的。假设A和B希望通过公开密钥加密方法进行数据传输,A和B分别公开加密算法和相应的密钥,但不公开解密算法和相应的密钥。A和B的加密算法分别是ECA和ECB,解密算法分别是DCA和DCB,ECA和DCA互逆,ECB和DCB互逆。若A要向B发送明文P,不是简单地发送ECB(P),而是先对P施以其解密算法DCA,再用加密算法ECB对结果加密后发送出去。
密文C为:
C = ECB(DCA(P))
B收到C后,先后施以其解密算法DCB和加密算法ECA,得到明文P:
ECA(DCB(C))
= ECA(DCB(ECB(DCA(P))))
= ECA(DCA(P)) /*DCB和ECB相互抵消*/
= P /*DCB和ECB相互抵消*/
这样B就确定报文确实是从A发出的,因为只有当加密过程利用了DCA算法,用ECA才能获得P,只有A才知道DCA算法,没
有人,即使是B也不能伪造A的签名。 前言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需求接踵而至,人才竞争、市场竞争、金融危机、敌特机构等都给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内部窃密、黑客攻击、无意识泄密等窃密手段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安全隐患。
市场的需求、人的安全意识、环境的诸多因素促使着我国的信息安全高速发展,信息安全经历了从传统的单一防护如防火墙到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从传统的老三样防火墙、入侵检测、杀毒软件到多元化的信息安全防护、从传统的外部网络防护到内网安全、主机安全等。
传统数据加密技术分析
信息安全传统的老三样(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网络建设的基础架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新型的安全防护手段逐步成为了信息安全发展的主力军。例如主机监控、文档加密等技术。
在新型安全产品的队列中,主机监控主要采用外围围追堵截的技术方案,虽然对信息安全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因为产品自身依赖于操作系统,对数据自身没有有效的安全防护,所以存在着诸多安全漏洞,例如:最基础的手段拆拔硬盘、winpe光盘引导、USB引导等方式即可将数据盗走,而且不留任何痕迹;此技术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企业资产管理软件,单一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对信息安全的要求。
文档加密是现今信息安全防护的主力军,采用透明加解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强制加密,不改变用户原有的使用习惯;此技术对数据自身加密,不管是脱离操作系统,还是非法脱离安全环境,用户数据自身都是安全的,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小。市面上的文档加密主要的技术分为磁盘加密、应用层加密、驱动级加密等几种技术,应用层加密因为对应用程序的依赖性比较强,存在诸多兼容性和二次开发的问题,逐步被各信息安全厂商所淘汰。
当今主流的两大数据加密技术
我们所能常见到的主要就是磁盘加密和驱动级解密技术:
全盘加密技术是主要是对磁盘进行全盘加密,并且采用主机监控、防水墙等其他防护手段进行整体防护,磁盘加密主要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数据自身未进行加密,操作系统一旦启动完毕,数据自身在硬盘上以明文形式存在,主要靠防水墙的围追堵截等方式进行保护。磁盘加密技术的主要弊端是对磁盘进行加密的时间周期较长,造成项目的实施周期也较长,用户一般无法忍耐;磁盘加密技术是对磁盘进行全盘加密,一旦操作系统出现问题。需要对数据进行恢复也是一件让用户比较头痛的事情,正常一块500G的硬盘解密一次所需时间需要3-4个小时;市面上的主要做法是对系统盘不做加密防护,而是采用外围技术进行安全访问控制,大家知道操作系统的版本不断升级,微软自身的安全机制越来越高,人们对系统的控制力度越来越低,尤其黑客技术层层攀高,一旦防护体系被打破,所有一切将暴露无疑。另外,磁盘加密技术是对全盘的信息进行安全管控,其中包括系统文件,对系统的效率性能将大大影响。
驱动级技术是信息加密的主流技术,采用进程+后缀的方式进行安全防护,用户可以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配置,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强制加密,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驱动级加密技术与磁盘加密技术的最大区别就是驱动级技术会对用户的数据自身进行保护,驱动级加密采用透明加解密技术,用户感觉不到系统的存在,不改变用户的原有操作,数据一旦脱离安全环境,用户将无法使用,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另外驱动级加密技术比磁盘加密技术管理可以更加细粒度,有效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控制文件的使用时间、次数、复制、截屏、录像等操作,并且可以对文件的内部进行细粒度的授权管理和数据的外出访问控制,做到数据的全方位管理。驱动级加密技术在给用户的数据带来安全的同时,也给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带来一定的问题,驱动级加密采用进程加密技术,对同类文件进行全部加密,无法有效区别个人文件与企业文件数据的分类管理,个人电脑与企业办公的并行运行等问题。

阅读全文

与加密模式有记忆变换环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幽冥诡匠漫画全集用什么app可以看 浏览:1001
租用服务器为什么越来越慢 浏览:960
算法创新就业方向 浏览:423
算法最优解作者 浏览:867
通达信红绿宝塔线指标源码 浏览:666
app是什么东西合法吗 浏览:231
怎么锁app视频教程 浏览:841
迅捷pdf注册码生成器 浏览:748
androidsdkosx 浏览:302
压缩面膜纸荧光 浏览:841
app怎么分身三个 浏览:744
电影bt下载源码 浏览:421
iwatch屏幕加密芯片 浏览:570
公安主题网站源码 浏览:986
天津市服务器供应商云服务器 浏览:115
数控车床子程序编程 浏览:111
floydwarshall算法 浏览:717
丢失微信app怎么找 浏览:252
php能写前端吗 浏览:9
服务器如何更改raid模式 浏览: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