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科技考古pdf

科技考古pdf

发布时间:2022-08-31 18:10:28

‘壹’ 现代技术考古有关书籍

上篇 考古探查、发掘与遗迹遗物的采集、保存
第一章 考古勘探
1 朱俊英:《考古勘探》,科学出版社,1996年。张宏斌:《遥感技未在现代考古中的应用》,《中国文物报》1988年10月7日。
2 朱来东:《遥感技术与农业考古》,《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
3 刘建国:《遥感考古的原理与方法》,《考古》1994年第4期。
4 D.R. Wilson, 1982,Air Photo Interpretation for Archaeologists, PP.10. St. Martin 's Press, Inc. New York .
5 Michael B. Schiffer,1984, Advances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 Vol.7, PP.300-301, AcademicPress, Inc. Ltd, London.
6 格林·丹尼尔着、黄其熙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294-298页。
7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8煤田航测遥感中心宋德闻等:《秦始皇陵园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文物》1990年第7期。宋德闻等:《昭陵古墓葬遗址遥感解译和定位的研究》,《文物》1992年第7期;刘建国:《环境遥感在城址考古中的应用初探——汉长安城环境遥感考古的尝试》,《考古》1996年第7期;刘建国:《安阳殷墟遥感考古研究》,《考古》1999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汉唐考古研究室:《新疆库尔勒至轮台间古代城址的遥感探查》,《考古》1997年第7期;丁邦钧等:《遥感技术在寿春城遗址考古调查中的应用》,《科技考古论丛》,中国科学技术出大学出版社,1991年;曾朝铭、顾巍:《北京地区长城航空遥感调查》,《文物》1987年第7期。
9 宋宝泉、邵锡惠:《遥感考古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 福尔德·平格尔、宋宝泉:《航空摄影考古在中国应用之探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1许志勇编译:《航空摄影与考古的基本方法》,《北方文物》2001年第1期。
12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13邓辉等:《利用彩红外航空影像对统万城的再研究》,《考古》2003年第1期。
14张寅生:《一种考古勘探新技术一一应用电阻率法勘探地下文物》,《文物》1987年第4期。
15《探查地下文物的新技术——物探考古》,《中国文钧报》1988年1月8日。肖梦龙、施玉平:《遥感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天地》1989年1期。
16蒋宏耀、张立敏:《考古地球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71页。
17张维玺:《考古地磁学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89年第10期。
18 武汉地质学院金属物探教研室:《电法勘探教程》,地质出版社,1980年。
19 金国樵等:《物理考古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20 钟世航:《用物探方法解决文物保护和考古中的某些难题》,《地球物理学报》1991年第34卷第5期。
21 高立兵等:《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商丘东周城址考古勘探中的应用》,《考古》2004年第7期。
22 闫永利等:《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1998年第22卷第6期。
23 张寅生:《磁法在田野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研究》,《考古》2002年第7期。
24 阎桂林:《考古磁学――磁学在考古中的应用》,《考古》1997年第1期。
25钱复业等:《地面电探CT技术及其在三峡考古中的应用试验》,《考古》1997年第3期。
26 Alcock, L,Antiquaries Journal, 48, 6(1968).
27 高立兵:《探地雷达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中国文物报》1996年6月23日第3版。
28 高立兵:《地面透射雷达(GPR)及其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考古》2000年第8期。
29 姚萌等:《绍兴印山大墓GPR无损探测方法研究》,《科技考古论丛》(第2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6-121页。
30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的物探考古调查――“ 863 ”计划秦始皇陵物探考古进展情况的报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1 申斌、边德芳:《应用物化探方法研究殷墟遗址》,《华夏考古》1988年第2期。
32 伍宗华等:《汞的勘查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1994年。
33 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38-340页。
34 Clark AJ. SeeingBeneath the Soil: Prospecting Methods in Archaeology. London : B.T. Batsford Ltd.,1990
35
36曹兵武:《GIS与考古学》,《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
37高立兵:《时空解释新手段——欧美考古GIS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考古》1997年第7期。
38中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人类学系:《河南颖河上游考古调查中运用GPS与GIS的初步报告》,《华夏考古》1998年第1期。
39徐绍铨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8-189、204-205页。
40陆守一等:《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第199页。
41刘建国:《3S在考古领域的应用与研究》,《青年考古学家》总第12期,2000年。
42 于光远主编:《信息新视角――悄然崛起的地球空间信息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3 杨林等:《GIS技术在遥感航空摄影考古工作中的应用》,《科技考古论丛》(第2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3-78页。

第二章 水下考古
1 Bass, G.F. (1996).Archaeology under water. Thames and Hudson , London ; Wilkes, w. StJ.(1971).Nautical archaeology. David and Charles, Newton Abbot.
2 Bass, G.F. &Katzev, M.L. (1968). New tools for underwater archaeology. Archaeology,21,165-173.
3 (英 )基思·马克尔瑞着 戴开元等译:《海洋考古学》,海洋出版社, 1992年,第 28页。
4 小江庆雄着、王军译:《水下考古学入门》,文物出版社, 1996年 ,第 153页。
5吴春明:《海洋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
6 张寅生:《水下考古与水下考古探测技术》,《东南文化》 1996年第 4期。
7许志勇:《航空摄影与考古的基本方法》,《北方文物》 2001年 1期。
78宋宝泉、邵锡惠:《遥感考古学》,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年,第 170页。
9 鲁娜:《探索蓝色文明——水下考古》,《地理知识》1999年 2期。
10 Bascom, W.(1972).A tool fordeep-water archaeology. ī . ? .N.A.,1,180-184.

第三章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
1 宋迪生等:《文物与化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2张承志:《文物保藏学原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3王昌燧:《科技考古论丛》第二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
4王昌燧:《科技考古论丛》第一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
5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编:《纺织品鉴定保护概论》,文物出版社,2002年。
6郭宏:《文物保存环境概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
7马承源:《文物保护科学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8中国文物研究所编:《文物科技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3年。
9郭莉珠等:《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 马清林等:《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 王蕙贞:《文物保护材料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12 贾文熙:《文物养护复制适用技术》,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
13 徐毓明:《艺术品和图书档案保养法》,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
14 周宝中:《文物保护科技文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2000年。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
16 龚德才:《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中国文物报》2003年。
17 赵振茂:《青铜器的修复技术》,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
18 周双林:《谈谈考古发掘中文物的现场保护》,《文物世界》1999年第4期。

下篇 遗迹、遗物的分析研究
第一章 考古测年
1 Libby,W.F., et-al,“Age Determination by Radiocarbon contents: World Wide Assay of NatureRadiocaron”, Science, Vol.109, (1949) P.227
2 Ferguson, C. W. A 7104-years annual tree-ringchronology for bristlecone pine, Pinos Aristate, from the White Mountain , Califonia. Tree-ring Bulletin, (1968)29, pp.3-29.
3 G. W. Pearson. Precise Calendrical Dating ofKnown Growth-Period Sample Using a “Curve Fitting” Technique, Radiocarbon, Vol.28, No. 2A, pp292-299, 1986.
4 王树芝.树木年轮分析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中国文物报. 2001-5-16-7
5 光谷、拓实.树轮纪年法.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2年
6 张雪莲.夏商周断代工程中 14 C测年是怎样参与解决历史时期年代问题的.中国文物报.2001-12-28
7 仇士华.中国碳十四年代学研究.科学出版社, 1990年
8 弗·温多夫着.加速器质谱技术在田野考古应用的进展.郭庆春译.中原文物. 1995(4)
9 蔡连珍. 14 C年代测定——史前考古断代方法之一.考古与文物. 1980(2)
10 王维达主编.中国热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研究.中国计量出版社, 1997年
11 仇士华、蔡莲珍.陶器的热释光测定年代介绍.考古. 1978(5)
12 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 1991年

第二章 文物形态结构与组成分析研究
1 仇士华、蔡莲珍:《现代自然科学技术与考古学》,《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出版社,?年。
2 Doran, F. E. & F.R. Hodson: 1975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Archaeology.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Cambridge; Orlove, B. S. 1983 Mathematics is Archae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Cambridge.-*9
3 狄拉克着 陈咸亨译:《量子力学原理》,科学出版社, 1965年,第 ⅴ 页。
4 张红:《关于自然科学方法用于社会科学的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9年 4月。
5 王培智等:《软科学知识辞典》,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8年,第 28页。
6 谢伟:《多媒体技术在文物事业发展中的运用》,《文博》 1999年第 1期。
7 李季:《编译与解读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史前考古学》,《东南文化》 2000年第 1期。
8 贾伟明:《数学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应用的探讨》,《考古学文化论集》(一),文物出版社, 1987年,第 34页。
9 段鹏琦:《石窟寺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
10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物》 2000年第 1期。
11 郎惠云等:《从成分分析探讨唐三彩的传播与流通》,《考古》 1998年第 7期。
12 金国樵等:《物理考古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社, 1989年,第 267- 268页。
13 李科威:《考古类型学的计算机实现、问题和前景》,《考古与文物》 1990年第 5期。
14 仇士华、蔡莲珍:《科技方法在考古学上的应用》,《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0年。
15 裴安平、李科威:《雨台山楚墓CASA年代序列分析与相关问题探讨》,《考古》 1991年第 5期;《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0年。
16 于秀林、任雪松编:《多元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年。
17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化》 2000年第 1期。
18 陈铁梅、何弩:《计算机技术对河南省二里头二期至人民公园期陶豆分类的尝试》,《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40-345页。
19 杨伦标、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年,第 1页。
20 朱乃诚:《概率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初步应用――以陕西渭南史家墓地的墓葬为分析对象》,《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2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技术实验研究中心:《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
22 李树根、董加礼:《模糊数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吉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6年,第 50页。
23 王迅:《模糊数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考古与文物》 1989年第 1期。
24 陈铁梅:《多元分析方法应用于考古学中相对年代研究——兼论渭南史家墓地三种相对年代分期方案的比较》,《史前研究》1985年第 3期。
25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物》 2000年第 1期。
26 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 1991年,第 112页。
27范崇正、胡克良、吴佑实: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6, 1: 17。
28 王增林:《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考古中的应用简介》,《考古》 1994年第 11期。
29 李安模、魏继中:《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 60页。
30 Hatcher, H., et al,Archaeometry, 22, 133 (1980).
31 A. M: Pollard and H.Hatcher, 1994, The Chemical analysis of oriental ceramic body compositions:Part I: wares from North China , Archaeometry,36 (1), pp.41-62.
32 Hart, F. A., et al,Archaeometny, 25, 179(1983)。
33 Schoneniger, M. J.,et al, Journal of Archaeblogical Science, 8, 391 (1981).
34 周仁等:《中国古代陶瓷研究论文集》,轻工业出版社, 1983年。
35 马文宽:《中国古陶瓷的科技研究》,《考古文物与现代科技》,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 23页。
36 徐位业等:(文名)《敦煌研究》,创刊号,1983年。
37 张宝峰:《穆斯堡尔谱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 34、 35页。
38 张金萍:《文物的分析与检测》,《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
39 李余增:《热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
40 Cheng, H. S., etal., Nucl. Instr, and Meth, 191, 391(1991).
41 金国樵等:《物理考古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167-168页。

‘贰’ 有价值的考古书籍有哪些

首先非常欢迎你能加入到我们考古队伍中。
当然,也不是给你泼凉水,希望你还是明白兴趣、专业、职业之间的关系,喜欢什么是一回事,干什么又是一回事。有时,单凭兴趣是不可以的。
就考古学专业教材来说,
首先是《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也可以选用《考古学通论》,孙英民、李友谋,河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安金槐,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大网络全书�6�1考古学卷》,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
《民族考古学初论》,容观琼、乔晓勤, 广西民族出版社;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三联书店;
《科技考古学》,陈铁梅,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量考古学》,陈铁梅,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古学理论》,陈淳, 复旦大学出版社
《聚落与环境考古学理论与实践》,方辉 ,山东大学出版社;
《考古学读本》,杨楠,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 马清林、苏伯民、胡之德、李最雄,科学出版社;
《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 杨伯达,紫禁城出版社;
《汉代画像石通论》,王建中,紫禁城出版社;
《古代玉器通论》,龙仁博,紫禁城出版社;
《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 孙机,文物出版社;
《中国家具史图说》, 李宗山,湖北美术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王宏钧
《中国考古》
《中国书画》(修订本),杨仁恺
《中国陶瓷》,冯先铭
《中国青铜器》,马承源
《中国古钱币》,唐石父
《中国古代建筑》,罗哲文
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一套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曾侯乙墓》,谭维泗
《秦文化》,王学理、梁云
《魏晋南北朝考古》,罗宗真
《古代石刻》, 赵超
《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蒋英炬、杨爱国
.......
当然,还有很多。我大学四年对上述图书也是粗读。
希望你能梦想成真,成为优秀的考古学家

‘叁’ 哪位大佬有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31)考古大发现》电子版书籍百度网盘资源下载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31)考古大发现.pdf

链接:https://pan..com/s/1iE3IGUcuoRW0SYnXCcR-Ew

提取码:DQFW

‘肆’ 科技考古学的科技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广义:科技考古的方法论。将各种学科的理论、方法、手段有机结合,应用于收集、整理、研究。
狭义:各种自然科学方法。主要有:
1、断代测年方法
2、产地分析方法
3、食谱分析方法
4、生物(基因)方法
5、遥感技术

‘伍’ 现在学考古应该读什么书

这些是最基本的,不过《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内容有点旧了,比如里面将二里头遗址归为殷商时期,而最新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将其明确为夏的遗址了。 《中国考古学》参考书目 总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国大网络全书 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86年。 科林 伦福儒,保罗 巴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 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旧石器时代考古 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幼平《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新石器时代考古 张江凯、魏峻《新石器时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 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严文明《史前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赵辉《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墓地研究》,《考古学研究》(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夏商周考古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 夏商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 两周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 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孙华《中原青铜文化系统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 赵化成《周代棺椁多重制度研究》,《国学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秦汉考古 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赵化成、高崇文等《秦汉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赵化成《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的演化轨迹》,《文物》2006年7期。 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 宿白《三国—宋元考古(上)》,北京大学考古专业,1974年。 齐东方《隋唐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齐东方《魏晋隋唐城市里坊制度》,《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6期。 宿白《隋唐城址类型初探(提纲)》,《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宿白《西安地区的唐墓形制》,《文物》1995年12期。 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与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2期。 齐东方《试论西安地区唐代墓葬的等级制度》,《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宋元考古 秦大树《宋元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宿白《现代城市中古代城址的初步考察》,《文物》2001年1期。 宿白《白沙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版。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陆’ 关于中国考古的书籍

现代中考古的书籍还是非常多的,考古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学习的过程,不仅从古代钱币、古代文化、古代民俗、古代衣着等多方面考虑,所以需要看的考古的书也是非常多的

下面这些考古的书籍在图中右下角可获得

考古书籍目录:

《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_唐兰》
《先秦货币文编.商承祚》
《新出楚简文字考》
《青铜器.漆器.古玩杂项.张怀林》
《西清砚谱.2册不分卷.清于敏中等编.清内府写绘本.史语所藏版》
《西周青铜器铭文历代史征.唐兰》
《宋代金文着录表一卷 附重编宋代金文着录表一卷(民)容庚编》
《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03.考古图、续考古图、释文-[宋]吕大临撰》
《秦金石刻辞》三卷(丛书集成三编)》
《古器物范图录》三卷《附说》一卷.雨楼》
《敦煌零拾(上虞罗氏自印本)》
《历代符牌图录》
《本朝学术源流概略.民国丛书》
《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编着》

《盛世吉金:陕西宝鸡眉县青铜器窑藏》
《商周彝器通考.容庚》
《商承祚文集》
《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商承祚 说文中之古文考》
《三代吉金文存释文.罗福颐》
《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 (宋)薛尚功》
《考古图_续考古图_考古图释文》
《解字说文:中国文字的起源 郑若葵着》
《江汉吉金 湖北省博物馆典藏商周青铜器》
《甲骨文合集释文_2+胡厚宣》
《甲骨文合集释文_1+胡厚宣》
《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_下编》
《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_上编》
《甲骨文合集补编释文1》
《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7册》
《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6册》
《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4册》
《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3册》
《说文释例.江沅.咸丰刻本》
《殷墟卜辞研究.[日]岛邦男着 濮茅左 顾伟良译》
《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
《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辞研究》
《殷墟甲骨非王卜辞研究.常耀华着》
《殷墟文字记.唐兰》
《殷墟文字记.唐兰》
《殷墟甲骨非王卜辞研究.常耀华着》
《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辞研究》
《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
《殷墟卜辞研究.[日]岛邦男着 濮茅左 顾伟良译》
《殷契粹编》
《新出楚简文字考》
《先秦货币文编.商承祚》

阅读全文

与科技考古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在单片机里什么意思 浏览:25
linuxwireshark使用教程 浏览:656
手机访问阿里服务器地址 浏览:678
程序员可以干什么 浏览:70
绩效考核权重分配算法 浏览:524
android应用logo 浏览:898
光遇安卓服墓土商店什么时候开 浏览:566
月收益翻倍的源码 浏览:638
asop源码放在哪里 浏览:989
电脑服务器密码怎么找 浏览:574
jdp转换pdf 浏览:749
把pdf导入iphone 浏览:508
米哈游租赁的云服务器是哪个 浏览:524
android直接打电话 浏览:1018
ubuntu停止命令 浏览:285
cnc攻丝编程 浏览:870
换个手机号码app怎么注册 浏览:321
怎么下载小猴口算app 浏览:117
轻链app的货怎么样 浏览:627
电脑里的u盘如何加密 浏览: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