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数据传输加密标准dengbao

数据传输加密标准dengbao

发布时间:2022-08-31 18:29:52

‘壹’ 数据在网络上传输为什么要加密现在常用的数据加密算法主要有哪些

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的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通常有线路加密与端—端加密两种。线路加密侧重在线路上而不考虑信源与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线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

端—端加密指信息由发送端自动加密,并且由TCP/IP进行数据包封装,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到达目的地,将被自动重组、解密,而成为可读的数据。

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目的是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失密,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控制两种。前者一般是通过加密算法转换、附加密码、加密模块等方法实现;后者则是对用户资格、权限加以审查和限制,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

常见加密算法

1、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对称算法,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

2、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的对称算法,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高;

3、RC2和RC4:对称算法,用变长密钥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比 DES 快;

4、IDEA(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国际数据加密算法,使用 128 位密钥提供非常强的安全性;

5、RSA:由 RSA 公司发明,是一个支持变长密钥的公共密钥算法,需要加密的文件块的长度也是可变的,非对称算法; 算法如下:

首先, 找出三个数,p,q,r,其中 p,q 是两个不相同的质数,r 是与 (p-1)(q-1) 互为质数的数。

p,q,r这三个数便是 private key。接着,找出 m,使得 rm == 1 mod (p-1)(q-1).....这个 m 一定存在,因为 r 与 (p-1)(q-1) 互质,用辗转相除法就可以得到了。再来,计算 n = pq.......m,n 这两个数便是 public key。

6、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数字签名算法,是一种标准的 DSS(数字签名标准),严格来说不算加密算法;

7、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对称算法,是下一代的加密算法标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在21世纪AES 标准的一个实现是 Rijndael 算法。

8、BLOWFISH,它使用变长的密钥,长度可达448位,运行速度很快;

9、MD5:严格来说不算加密算法,只能说是摘要算法;

对MD5算法简要的叙述可以为: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1)数据传输加密标准dengbao扩展阅读

数据加密标准

传统加密方法有两种,替换和置换。上面的例子采用的就是替换的方法:使用密钥将明文中的每一个字符转换为密文中的一个字符。而置换仅将明文的字符按不同的顺序重新排列。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任意一种都是不够安全的,但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提供相当高的安全程度。

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简称DES)就采用了这种结合算法,它由IBM制定,并在1977年成为美国官方加密标准。

DES的工作原理为:将明文分割成许多64位大小的块,每个块用64位密钥进行加密,实际上,密钥由56位数据位和8位奇偶校验位组成,因此只有56个可能的密码而不是64个。

每块先用初始置换方法进行加密,再连续进行16次复杂的替换,最后再对其施用初始置换的逆。第i步的替换并不是直接利用原始的密钥K,而是由K与i计算出的密钥Ki。

DES具有这样的特性,其解密算法与加密算法相同,除了密钥Ki的施加顺序相反以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加密算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数据加密

‘贰’ 数据加密提纲

数据加密
考虑到用户可能试图旁路系统的情况,如物理地取走数据库,在通讯线路上窃听。对这样的威胁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就是数据加密,即以加密格式存储和传输敏感数据。
数据加密的术语有:明文,即原始的或未加密的数据。通过加密算法对其进行加密,加密算法的输入信息为明文和
密钥;密文,明文加密后的格式,是加密算法的输出信息。加密算法是公开的,而密钥则是不公开的。密文,不应为无
密钥的用户理解,用于数据的存储以及传输。
例:明文为字符串:
AS KINGFISHERS CATCH FIRE
(为简便起见,假定所处理的数据字符仅为大写字母和空格符)。假定密钥为字符串:
ELIOT
加密算法为:
1) 将明文划分成多个密钥字符串长度大小的块(空格符以"+"表示)
AS+KI NGFIS HERS+ CATCH +FIRE
2) 用00~26范围的整数取代明文的每个字符,空格符=00,A=01,...,Z=26:
0119001109 1407060919 0805181900 0301200308 0006091805
3) 与步骤2一样对密钥的每个字符进行取代:
0512091520
4) 对明文的每个块,将其每个字符用对应的整数编码与密钥中相应位置的字符的整数编码的和模27后的值取代:
5) 将步骤4的结果中的整数编码再用其等价字符替换:
FDIZB SSOXL MQ+GT HMBRA ERRFY
如果给出密钥,该例的解密过程很简单。问题是对于一个恶意攻击者来说,在不知道密钥的情况下,利用相匹配的
明文和密文获得密钥究竟有多困难?对于上面的简单例子,答案是相当容易的,不是一般的容易,但是,复杂的加密模
式同样很容易设计出。理想的情况是采用的加密模式使得攻击者为了破解所付出的代价应远远超过其所获得的利益。实
际上,该目的适用于所有的安全性措施。这种加密模式的可接受的最终目标是:即使是该模式的发明者也无法通过相匹
配的明文和密文获得密钥,从而也无法破解密文。
1. 数据加密标准
传统加密方法有两种,替换和置换。上面的例子采用的就是替换的方法:使用密钥将明文中的每一个字符转换为密
文中的一个字符。而置换仅将明文的字符按不同的顺序重新排列。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任意一种都是不够安全的,但
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提供相当高的安全程度。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简称DES)就采用了
这种结合算法,它由IBM制定,并在1977年成为美国官方加密标准。
DES的工作原理为:将明文分割成许多64位大小的块,每个块用64位密钥进行加密,实际上,密钥由56位数据位和8
位奇偶校验位组成,因此只有256个可能的密码而不是264个。每块先用初始置换方法进行加密,再连续进行16次复杂的
替换,最后再对其施用初始置换的逆。第i步的替换并不是直接利用原始的密钥K,而是由K与i计算出的密钥Ki。
DES具有这样的特性,其解密算法与加密算法相同,除了密钥Ki的施加顺序相反以外。
2. 公开密钥加密
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DES并不是真的很安全。事实上,即使不采用智能的方法,随着快速、高度并行的处理器的出
现,强制破解DES也是可能的。"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使得DES以及类似的传统加密技术过时了。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中,加密
算法和加密密钥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将明文转换成密文。但是相应的解密密钥是保密的(公开密钥方法包括两个密钥,
分别用于加密和解密),而且无法从加密密钥推导出,因此,即使是加密者若未被授权也无法执行相应的解密。
公开密钥加密思想最初是由Diffie和Hellman提出的,最着名的是Rivest、Shamir以及Adleman提出的,现在通常称为
RSA(以三个发明者的首位字母命名)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下面的两个事实:
1) 已有确定一个数是不是质数的快速算法;
2) 尚未找到确定一个合数的质因子的快速算法。
RSA方法的工作原理如下:
1) 任意选取两个不同的大质数p和q,计算乘积r=p*q;
2) 任意选取一个大整数e,e与(p-1)*(q-1)互质,整数e用做加密密钥。注意:e的选取是很容易的,例如,所有大
于p和q的质数都可用。
3) 确定解密密钥d:
d * e = 1 molo(p - 1)*(q - 1)
根据e、p和q可以容易地计算出d。
4) 公开整数r和e,但是不公开d;
5) 将明文P (假设P是一个小于r的整数)加密为密文C,计算方法为:
C = Pe molo r
6) 将密文C解密为明文P,计算方法为:
P = Cd molo r
然而只根据r和e(不是p和q)要计算出d是不可能的。因此,任何人都可对明文进行加密,但只有授权用户(知道d)
才可对密文解密。
下面举一简单的例子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显然我们只能选取很小的数字。
例:选取p=3, q=5,则r=15,(p-1)*(q-1)=8。选取e=11(大于p和q的质数),通过d * 11 = 1 molo 8,
计算出d =3。
假定明文为整数13。则密文C为
C = Pe molo r
= 1311 molo 15
= 1,792,160,394,037 molo 15
= 7
复原明文P为:
P = Cd molo r
= 73 molo 15
= 343 molo 15
= 13
因为e和d互逆,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也允许采用这样的方式对加密信息进行"签名",以便接收方能确定签名不是伪造的。
假设A和B希望通过公开密钥加密方法进行数据传输,A和B分别公开加密算法和相应的密钥,但不公开解密算法和相应的密钥。
A和B的加密算法分别是ECA和ECB,解密算法分别是DCA和DCB,ECA和DCA互逆,ECB和DCB互逆。
若A要向B发送明文P,不是简单地发送ECB(P),而是先对P施以其解密算法DCA,再用加密算法ECB对结果加密后发送出去。
密文C为:
C = ECB(DCA(P))
B收到C后,先后施以其解密算法DCB和加密算法ECA,得到明文P:
ECA(DCB(C))
= ECA(DCB(ECB(DCA(P))))
= ECA(DCA(P)) /*DCB和ECB相互抵消*/
= P /*DCB和ECB相互抵消*/
这样B就确定报文确实是从A发出的,因为只有当加密过程利用了DCA算法,用ECA才能获得P,只有A才知道DCA算法,没
有人,即使是B也不能伪造A的签名。

‘叁’ AES加密技术

关键字
蓝牙
流加密
分组加密
des
aes
1
引言随着机技术的迅速,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越来...
vba、word和数据库的联合编程日期:2008-04-05
01:37:06
点击:15
好评: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用vba作为开发语言,用access或foxpro作为数据...
wsdxs.cn/html/pc-theory

‘肆’ 安全传输信息和身份认证对于加解密技术使用方面的区别

一、传输口令不同

通常的身份认证都要求传输口令或身份信息,但如果能够不传输这些信息身份也得到认证就好了。零知识证明就是这样一种技术:被认证方A掌握某些秘密信息,A想设法让认证方B相信他确实掌握那些信息,但又不想让认证方B知道那些信息。

二、认证方法不同

基于物理安全性的身份认证方法,尽管前面提到的身份认证方法在原理上有很多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依赖于用户知道的某个秘密的信息。与此对照,另一类身份认证方案是依赖于用户特有的某些生物学信息或用户持有的硬件。

包括基于指纹识别的身份认证、基于声音识别身份认证以及基于虹膜识别的身份认证等技术。该技术采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网络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口令核对

口令核对是系统为每一个合法用户建立一个用户名/口令对,当用户登录系统或使用某项功能时,提示用户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系统通过核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口令与系统内已有的合法用户的用户名/口令对(这些用户名/口令对在系统内是加密存储的)是否匹配,如与某一项用户名/口令对匹配,则该用户的身份得到了认证。

‘伍’ 文件传输加密都有哪些方法呢

DES与AES的比较

自DES算法公诸于世以来,学术界围绕它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技术上,对DES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分组密码,DES的加密单位仅有64位二进制,这对于数据传输来说太小,因为每个分组仅含8个字符,而且其中某些位还要用于奇偶校验或其他通讯开销。

2、DES的密钥的位数太短,只有56比特,而且各次迭代中使用的密钥是递推产生的,这种相关必然降低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在现有技术下用穷举法寻找密钥已趋于可行。

3、DES不能对抗差分和线性密码分析。

4、DES用户实际使用的密钥长度为56bit,理论上最大加密强度为256。DES算法要提高加密强度(例如增加密钥长度),则系统开销呈指数增长。除采用提高硬件功能和增加并行处理功能外,从算法本身和软件技术方面都无法提高DES算法的加密强度。

采用DES与RSA相结合的应用,使它们的优缺点正好互补,即DES加密速度快,适合加密较长的报文,可用其加密明文;RSA加密速度慢,安全性好,应用于DES 密钥的加密,可解决DES 密钥分配的问题。

目前这种RSA和DES结合的方法已成为EMAIL保密通信标准。

‘陆’ 保密通信的保密方法

在数据通信中的传统的保密方法是采用通信双方协定的密钥字(定期或不定期变换),在通信开始时先验证对方身份。传输的信号也是经过加密的。
在数据加密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数据加密标准”(DES)DES算法本身是公开的知识,但是各厂家生产的设备具体加密方式都各不相同。DES加密方法是用56位密钥字加上8位校验成为64位码字,密钥的变化范围有256种,对明文加密时采用分组移位操作。经过加密任何人企图截取信息用随机试验去解某一密钥事实上是办不到的。DES加密设备是一个插件,装入通信通信双方终端即构成保密通信,使用者并不知道所用密钥内容。当该保密系统工作时,由一随机数字发生器产生密钥,存储在一个电气可消失的存储器内,任何非法的人打开该单元或误用则密钥自动消失。
但是尽管算法复杂,由于设备设计标准化,加密本身也存在标准化问题,既是标准化就有失密可能。同时还存在密钥管理问题,通信双方要有相同密钥,一旦密钥丢失或泄露,或双方失去信任发生争执,就影响通信保密难于解决。所以还需要开发能验证身份的更有效的加密技术。
1976年美国人M.E.Hellman提出了一种公开密钥理论,其基本要领是给每一用户分配一对密钥,其中一个是只有使用者本人掌握秘密密钥,另一个是可以公开的密钥,两个密钥通过算法结成一定的关系。公开密钥只用于加密密钥通过算法结成一定的关系。公开密钥只用于加密,秘密密钥只用于解密,因而要想从一个密钥导出另一个密钥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即从数字观点来看,函数是单向的,而且只有惟一的解。这一方法的特点是把经过加密的报文发送出去而无需双方进行密钥互换、分配或同步。

‘柒’ 数据加密的基本信息

和防火墙配合使用的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译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技术上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采取措施。按照作用的不同,数据加密技术可分为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数据存储加密技术、数据完整性的鉴别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
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的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通常有线路加密与端—端加密两种。线路加密侧重在线路上而不考虑信源与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线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端—端加密指信息由发送端自动加密,并且由TCP/IP进行数据包封装,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到达目的地,将被自动重组、解密,而成为可读的数据。
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目的是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失密,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控制两种。前者一般是通过加密算法转换、附加密码、加密模块等方法实现;后者则是对用户资格、权限加以审查和限制,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
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的目的是对介入信息传送、存取和处理的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一般包括口令、密钥、身份、数据等项的鉴别。系统通过对比验证对象输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
密钥管理技术包括密钥的产生、分配、保存、更换和销毁等各个环节上的保密措施。 数据加密的术语有 :
明文,即原始的或未加密的数据。通过加密算法对其进行加密,加密算法的输入信息为明文和密钥;
密文,明文加密后的格式,是加密算法的输出信息。加密算法是公开的,而密钥则是不公开的。密文不应为无密钥的用户理解,用于数据的存储以及传输;
密钥,是由数字、字母或特殊符号组成的字符串,用它控制数据加密、解密的过程;
加密,把明文转换为密文的过程;
加密算法,加密所采用的变换方法;
解密,对密文实施与加密相逆的变换,从而获得明文的过程;
解密算法,解密所采用的变换方法。
加密技术是一种防止信息泄露的技术。它的核心技术是密码学,密码学是研究密码系统或通信安全的一门学科,它又分为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任何一个加密系统都是由明文、密文、算法和密钥组成。发送方通过加密设备或加密算法,用加密密钥将数据加密后发送出去。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后,用解密密钥将密文解密,恢复为明文。在传输过程中,即使密文被非法分子偷窃获取,得到的也只是无法识别的密文,从而起到数据保密的作用。
例:明文为字符串:
AS KINGFISHERS CATCH FIRE
(为简便起见,假定所处理的数据字符仅为大写字母和空格符)。假定密钥为字符串:
ELIOT
加密算法为:
1) 将明文划分成多个密钥字符串长度大小的块(空格符以+表示)
AS+KI NGFIS HERS+ CATCH +FIRE
2) 用0~26范围的整数取代明文的每个字符,空格符=00,A=01,...,Z=26:
3) 与步骤2一样对密钥的每个字符进行取代:
0512091520
4) 对明文的每个块,将其每个字符用对应的整数编码与密钥中相应位置的字符的整数编码的和模27后的值(整数编码)取代:
举例:第一个整数编码为 (01+05)%27=06
5) 将步骤4的结果中的整数编码再用其等价字符替换:
FDIZB SSOXL MQ+GT HMBRA ERRFY
如果给出密钥,该例的解密过程很简单。问题是对于一个恶意攻击者来说,在不知道密钥的情况下,利用相匹配的明文和密文获得密钥究竟有多困难?对于上面的简单例子,答案是相当容易的,不是一般的容易,但是,复杂的加密模式同样很容易设计出。理想的情况是采用的加密模式使得攻击者为了破解所付出的代价应远远超过其所获得的利益。实际上,该目的适用于所有的安全性措施。这种加密模式的可接受的最终目标是:即使是该模式的发明者也无法通过相匹配的明文和密文获得密钥,从而也无法破解密文。 传统加密方法有两种,替换和置换。上面的例子采用的就是替换的方法:使用密钥将明文中的每一个字符转换为密文中的一个字符。而置换仅将明文的字符按不同的顺序重新排列。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任意一种都是不够安全的,但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提供相当高的安全程度。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简称DES)就采用了这种结合算法,它由IBM制定,并在1977年成为美国官方加密标准。
DES的工作原理为:将明文分割成许多64位大小的块,每个块用64位密钥进行加密,实际上,密钥由56位数据位和8位奇偶校验位组成,因此只有56个可能的密码而不是64个。每块先用初始置换方法进行加密,再连续进行16次复杂的替换,最后再对其施用初始置换的逆。第i步的替换并不是直接利用原始的密钥K,而是由K与i计算出的密钥Ki。
DES具有这样的特性,其解密算法与加密算法相同,除了密钥Ki的施加顺序相反以外。 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DES并不是真的很安全。事实上,即使不采用智能的方法,随着快速、高度并行的处理器的出现,强制破解DES也是可能的。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使得DES以及类似的传统加密技术过时了。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中,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将明文转换成密文。但是相应的解密密钥是保密的(公开密钥方法包括两个密钥,分别用于加密和解密),而且无法从加密密钥推导出,因此,即使是加密者若未被授权也无法执行相应的解密。
公开密钥加密思想最初是由Diffie和Hellman提出的,最着名的是Rivest、Shamir以及Adleman提出的,通常称为RSA(以三个发明者的首位字母命名)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下面的两个事实:
1) 已有确定一个数是不是质数的快速算法;
2) 尚未找到确定一个合数的质因子的快速算法。
RSA方法的工作原理如下:
1) 任意选取两个不同的大质数p和q,计算乘积r=p*q;
2) 任意选取一个大整数e,e与(p-1)*(q-1)互质,整数e用做加密密钥。注意:e的选取是很容易的,例如,所有大于p和q的质数都可用。
3) 确定解密密钥d:
(d * e) molo(p - 1)*(q - 1) = 1
根据e、p和q可以容易地计算出d。
4) 公开整数r和e,但是不公开d;
5) 将明文P (假设P是一个小于r的整数)加密为密文C,计算方法为:
C = P^e molo r
6) 将密文C解密为明文P,计算方法为:
P = C^d molo r
然而只根据r和e(不是p和q)要计算出d是不可能的。因此,任何人都可对明文进行加密,但只有授权用户(知道d)才可对密文解密。
下面举一简单的例子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显然我们只能选取很小的数字。
例:选取p=3, q=5,则r=15,(p-1)*(q-1)=8。选取e=11(大于p和q的质数),通过(d*11)molo(8) = 1。
计算出d =3。
假定明文为整数13。则密文C为
C = P^e molo r
= 13^11 molo 15
= 1,792,160,394,037 molo 15
= 7
复原明文P为:
P = C^d molo r
= 7^3 molo 15
= 343 molo 15
= 13
因为e和d互逆,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也允许采用这样的方式对加密信息进行签名,以便接收方能确定签名不是伪造的。假设A和B希望通过公开密钥加密方法进行数据传输,A和B分别公开加密算法和相应的密钥,但不公开解密算法和相应的密钥。A和B的加密算法分别是ECA和ECB,解密算法分别是DCA和DCB,ECA和DCA互逆,ECB和DCB互逆。若A要向B发送明文P,不是简单地发送ECB(P),而是先对P施以其解密算法DCA,再用加密算法ECB对结果加密后发送出去。
密文C为:
C = ECB(DCA(P))
B收到C后,先后施以其解密算法DCB和加密算法ECA,得到明文P:
ECA(DCB(C))
= ECA(DCB(ECB(DCA(P))))
= ECA(DCA(P)) /*DCB和ECB相互抵消*/
= P /*DCB和ECB相互抵消*/
这样B就确定报文确实是从A发出的,因为只有当加密过程利用了DCA算法,用ECA才能获得P,只有A才知道DCA算法,没
有人,即使是B也不能伪造A的签名。 前言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需求接踵而至,人才竞争、市场竞争、金融危机、敌特机构等都给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内部窃密、黑客攻击、无意识泄密等窃密手段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安全隐患。
市场的需求、人的安全意识、环境的诸多因素促使着我国的信息安全高速发展,信息安全经历了从传统的单一防护如防火墙到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从传统的老三样防火墙、入侵检测、杀毒软件到多元化的信息安全防护、从传统的外部网络防护到内网安全、主机安全等。
传统数据加密技术分析
信息安全传统的老三样(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网络建设的基础架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新型的安全防护手段逐步成为了信息安全发展的主力军。例如主机监控、文档加密等技术。
在新型安全产品的队列中,主机监控主要采用外围围追堵截的技术方案,虽然对信息安全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因为产品自身依赖于操作系统,对数据自身没有有效的安全防护,所以存在着诸多安全漏洞,例如:最基础的手段拆拔硬盘、winpe光盘引导、USB引导等方式即可将数据盗走,而且不留任何痕迹;此技术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企业资产管理软件,单一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对信息安全的要求。
文档加密是现今信息安全防护的主力军,采用透明加解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强制加密,不改变用户原有的使用习惯;此技术对数据自身加密,不管是脱离操作系统,还是非法脱离安全环境,用户数据自身都是安全的,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小。市面上的文档加密主要的技术分为磁盘加密、应用层加密、驱动级加密等几种技术,应用层加密因为对应用程序的依赖性比较强,存在诸多兼容性和二次开发的问题,逐步被各信息安全厂商所淘汰。
当今主流的两大数据加密技术
我们所能常见到的主要就是磁盘加密和驱动级解密技术:
全盘加密技术是主要是对磁盘进行全盘加密,并且采用主机监控、防水墙等其他防护手段进行整体防护,磁盘加密主要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数据自身未进行加密,操作系统一旦启动完毕,数据自身在硬盘上以明文形式存在,主要靠防水墙的围追堵截等方式进行保护。磁盘加密技术的主要弊端是对磁盘进行加密的时间周期较长,造成项目的实施周期也较长,用户一般无法忍耐;磁盘加密技术是对磁盘进行全盘加密,一旦操作系统出现问题。需要对数据进行恢复也是一件让用户比较头痛的事情,正常一块500G的硬盘解密一次所需时间需要3-4个小时;市面上的主要做法是对系统盘不做加密防护,而是采用外围技术进行安全访问控制,大家知道操作系统的版本不断升级,微软自身的安全机制越来越高,人们对系统的控制力度越来越低,尤其黑客技术层层攀高,一旦防护体系被打破,所有一切将暴露无疑。另外,磁盘加密技术是对全盘的信息进行安全管控,其中包括系统文件,对系统的效率性能将大大影响。
驱动级技术是信息加密的主流技术,采用进程+后缀的方式进行安全防护,用户可以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配置,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强制加密,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驱动级加密技术与磁盘加密技术的最大区别就是驱动级技术会对用户的数据自身进行保护,驱动级加密采用透明加解密技术,用户感觉不到系统的存在,不改变用户的原有操作,数据一旦脱离安全环境,用户将无法使用,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另外驱动级加密技术比磁盘加密技术管理可以更加细粒度,有效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控制文件的使用时间、次数、复制、截屏、录像等操作,并且可以对文件的内部进行细粒度的授权管理和数据的外出访问控制,做到数据的全方位管理。驱动级加密技术在给用户的数据带来安全的同时,也给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带来一定的问题,驱动级加密采用进程加密技术,对同类文件进行全部加密,无法有效区别个人文件与企业文件数据的分类管理,个人电脑与企业办公的并行运行等问题。

‘捌’ 什么是数据加密

考虑到用户可能试图旁路系统的情况,如物理地取走数据库,在通讯线路上窃听。对这样的威胁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数据加密,即以加密格式存储和传输敏感数据。
数据加密的术语有:明文,即原始的或未加密的数据。通过加密算法对其进行加密,加密算法的输入信息为明文和密钥;密文,明文加密后的格式,是加密算法的输出信息。加密算法是公开的,而密钥则是不公开的。密文,不应为无密钥的用户理解,用于数据的存储以及传输。
例:明文为字符串:
AS KINGFISHERS CATCH FIRE
(为简便起见,假定所处理的数据字符仅为大写字母和空格符)。假定密钥为字符串:
ELIOT
加密算法为:
1) 将明文划分成多个密钥字符串长度大小的块(空格符以"+"表示)
AS+KI NGFIS HERS+ CATCH +FIRE
2) 用00~26范围的整数取代明文的每个字符,空格符=00,A=01,...,Z=26:
0119001109 1407060919 0805181900 0301200308 0006091805
3) 与步骤2一样对密钥的每个字符进行取代:
0512091520
4) 对明文的每个块,将其每个字符用对应的整数编码与密钥中相应位置的字符的整数编码的和模27后的值取代:
5) 将步骤4的结果中的整数编码再用其等价字符替换:
FDIZB SSOXL MQ+GT HMBRA ERRFY
如果给出密钥,该例的解密过程很简单。问题是对于一个恶意攻击者来说,在不知道密钥的情况下,利用相匹配的明文和密文获得密钥究竟有多困难?对于上面的简单例子,答案是相当容易的,不是一般的容易,但是,复杂的加密模式同样很容易设计出。理想的情况是采用的加密模式使得攻击者为了破解所付出的代价应远远超过其所获得的利益。实际上,该目的适用于所有的安全性措施。这种加密模式的可接受的最终目标是:即使是该模式的发明者也无法通过相匹配的明文和密文获得密钥,从而也无法破解密文。
1. 数据加密标准
传统加密方法有两种,替换和置换。上面的例子采用的就是替换的方法:使用密钥将明文中的每一个字符转换为密文中的一个字符。而置换仅将明文的字符按不同的顺序重新排列。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任意一种都是不够安全的,但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提供相当高的安全程度。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简称DES)就采用了这种结合算法,它由IBM制定,并在1977年成为美国官方加密标准。
DES的工作原理为:将明文分割成许多64位大小的块,每个块用64位密钥进行加密,实际上,密钥由56位数据位和8位奇偶校验位组成,因此只有256个可能的密码而不是264个。每块先用初始置换方法进行加密,再连续进行16次复杂的替换,最后再对其施用初始置换的逆。第i步的替换并不是直接利用原始的密钥K,而是由K与i计算出的密钥Ki。
DES具有这样的特性,其解密算法与加密算法相同,除了密钥Ki的施加顺序相反以外。
2. 公开密钥加密
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DES并不是真的很安全。事实上,即使不采用智能的方法,随着快速、高度并行的处理器的出现,强制破解DES也是可能的。"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使得DES以及类似的传统加密技术过时了。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中,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将明文转换成密文。但是相应的解密密钥是保密的(公开密钥方法包括两个密钥,分别用于加密和解密),而且无法从加密密钥推导出,因此,即使是加密者若未被授权也无法执行相应的解密。
公开密钥加密思想最初是由Diffie和Hellman提出的,最着名的是Rivest、Shamir以及Adleman提出的,现在通常称为RSA(以三个发明者的首位字母命名)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下面的两个事实:
1) 已有确定一个数是不是质数的快速算法;
2) 尚未找到确定一个合数的质因子的快速算法。
RSA方法的工作原理如下:
1) 任意选取两个不同的大质数p和q,计算乘积r=p*q;
2) 任意选取一个大整数e,e与(p-1)*(q-1)互质,整数e用做加密密钥。注意:e的选取是很容易的,例如,所有大于p和q的质数都可用。
3) 确定解密密钥d:
d * e = 1 molo(p - 1)*(q - 1)
根据e、p和q可以容易地计算出d。
4) 公开整数r和e,但是不公开d;
5) 将明文P (假设P是一个小于r的整数)加密为密文C,计算方法为:
C = Pe molo r
6) 将密文C解密为明文P,计算方法为:
P = Cd molo r
然而只根据r和e(不是p和q)要计算出d是不可能的。因此,任何人都可对明文进行加密,但只有授权用户(知道d)才可对密文解密。

下面举一简单的例子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显然我们只能选取很小的数字。
例:选取p=3, q=5,则r=15,(p-1)*(q-1)=8。选取e=11(大于p和q的质数),通过d * 11 = 1 molo 8,计算出d =3。
假定明文为整数13。则密文C为
C = Pe molo r
= 1311 molo 15
= 1,792,160,394,037 molo 15
= 7
复原明文P为:
P = Cd molo r
= 73 molo 15
= 343 molo 15
= 13
因为e和d互逆,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也允许采用这样的方式对加密信息进行"签名",以便接收方能确定签名不是伪造的。假设A和B希望通过公开密钥加密方法进行数据传输,A和B分别公开加密算法和相应的密钥,但不公开解密算法和相应的密钥。A和B的加密算法分别是ECA和ECB,解密算法分别是DCA和DCB,ECA和DCA互逆,ECB和DCB互逆。若A要向B发送明文P,不是简单地发送ECB(P),而是先对P施以其解密算法DCA,再用加密算法ECB对结果加密后发送出去。密文C为:
C = ECB(DCA(P))
B收到C后,先后施以其解密算法DCB和加密算法ECA,得到明文P:
ECA(DCB(C))
= ECA(DCB(ECB(DCA(P))))
= ECA(DCA(P)) /*DCB和ECB相互抵消*/
= P /*DCB和ECB相互抵消*/
这样B就确定报文确实是从A发出的,因为只有当加密过程利用了DCA算法,用ECA才能获得P,只有A才知道DCA算法,没有人,即使是B也不能伪造A的签名。

‘玖’ 网络传输数据如何加密

MD5 和 RSA 是网络传输中最常用的两个算法;
1、MD5加密是不可逆的,通过MD5加密之后得到的加密字符串是不能再逆向解密的。
2、RSA加密是可逆的,通过RSA加密之后得到的加密字符串。可以利用加密的公钥进行解密,需要注意的是公钥最好不要在网络中传输。

‘拾’ 工业无线路由器传输数据加密功能要怎么实现

设置路由器wifi密码方法:
1、首先打开系统自带的IE浏览器,在地址栏键入192.168.1.1(或者设置另一个),按回车键。

搜狗问问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一般是账号:admin,密码:admin),单击“确定”按钮。

搜狗问问

3、进入水星 MW150R设置界面,点击左边的,无线设置——再无线安全设置。

搜狗问问

第一种是:WPA-PSK/WPA2-PSK
这种加密方式说白了就是WPA/WPA2的精简版,比较适合普通用户使用,安全性很高,配置也比较简单。
认证类型:可以选择自动、WPA-PSK、WPA2-PSK,选择自动的好处在于设备之间会协商使用哪种。
加密算法:可以选择TKIP、AES或者自动,因为11n模式不支持TKIP算法,所以推荐使用自动,设备之间会协商选择到底使用哪种算法。
PSK密码:也就是常说的无线密码了,最少8个字符。
组密钥更新周期:这个密钥跟上边的PSK密码不同,它是用于加密PSK密码用的,经常会变,如果这里设置为0则表示不更新组密钥。

搜狗问问

第二种:WPA/WPA2
这种加密方式虽然安全,但配置繁琐,还需要有认证服务器(RADIUS服务器)的支持,所以一般人都不怎么用。
认证类型:可以在WPA和WPA2或者自动之间选择,自动的意思即为设备之间协商决定。
加密算法:和WPA-PSK中的加密算法介绍同,这里不再赘述。
Radius服务器IP:顾名思义,填写认证服务器的IP地址。
Radius端口:填写认证服务器的认证端口(默认是1812,一般情况下无需更改)
Radius密码:填写访问认证服务器的密码。
组密钥更新周期:介绍同WPA-PSK中的相同配置。

搜狗问问

第三种: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这种加密方式现在已经不怎么用了,主要是安全性比较差,在破解工具面前可以说是不堪一击,而且更要命的是802.11n模式不支持这种加密方式
认证类型:可以在自动、开放系统、共享密钥中选择,自动的意思就是设备之间协商;
开放系统指无线主机即使没有密码也能连接到无线路由器,但没有密码不能传输数据;
共享密钥则需要无线主机必须提供密码才能连接到无线路由器。
WEP密钥格式:可以选择十六进制或者ASCII码,采用十六进制所能使用的字符有0-9和a-f;
ASCII则可以使用任意字符。
密码长度:64位密码需要输入十六进制字符10个或者ASCII字符5个;
128位十六进制字符26个或者ASCII字符13个;
152位需要十六进制字符32个或者ASCII字符16个。

阅读全文

与数据传输加密标准dengbao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访问阿里服务器地址 浏览:678
程序员可以干什么 浏览:70
绩效考核权重分配算法 浏览:524
android应用logo 浏览:898
光遇安卓服墓土商店什么时候开 浏览:566
月收益翻倍的源码 浏览:638
asop源码放在哪里 浏览:989
电脑服务器密码怎么找 浏览:574
jdp转换pdf 浏览:749
把pdf导入iphone 浏览:508
米哈游租赁的云服务器是哪个 浏览:524
android直接打电话 浏览:1016
ubuntu停止命令 浏览:283
cnc攻丝编程 浏览:869
换个手机号码app怎么注册 浏览:320
怎么下载小猴口算app 浏览:116
轻链app的货怎么样 浏览:625
电脑里的u盘如何加密 浏览:372
我的世界全部版本服务器下载地址 浏览:50
交换原理pdf 浏览: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