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经济表pdf

经济表pdf

发布时间:2022-09-01 07:26:45

A. 求《用图表看懂世界经济》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用图表看懂世界经济》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0nODeV_8fRUaWWqtMpXiIg

?pwd=q5o8 提取码:q5o8
简介:近十年来,美国次贷危机、日本“3·11”大地震、欧债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等诸多大事接踵而至,每一件的影响都不只局限于一时一地,谁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既然身处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就有必要了解它何以如此。《用图表看懂世界经济》就是帮助读者轻松概览世界经济的入门读物。

本书由日本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宫崎勇和田谷祯三执笔,全面细致地介绍了世界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共涉及各国概况、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区域一体化、能源与环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格局等十大主题。书中一页文字配一页图表,分99个话题清晰直观地呈现出世界经济的缘起与现状,让读者瞬间掌握世界经济的整体图景。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常常会感到被来自各方的信息碎片所淹没。本书用一目了然的图表、平实易懂的语言帮你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为看懂世界、看懂未来做好铺垫。

B. 《布阿吉尔贝尔选集》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布阿吉尔贝尔选集》([法国]布阿吉尔贝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 4en8

书名:布阿吉尔贝尔选集

作者:[法国]布阿吉尔贝尔

译者:伍纯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2017-8

C. 《认识经济》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认识经济》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tES9lQi8ow68EYBH0v65Pw

?pwd=krf4 提取码:krf4
简介:从经济环境到企业管理,从个人消费到国际金融,涵盖了经济的方方面面。在这本书中用简单的图表和丰富的案例帮助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经济世界。《认识经济》,让你做出更好商业和个人决策。

D. 经济应用数学(第二版) 冯翠莲 电子书

模糊数学及其应用(作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与数学(作者:史树中)
数学扬威(作者:爱火锅)
vcdatabase应用(作者:不祥)
经济思维(作者:董志强 (当代))
数学108(作者:佚名)
Android 应用(作者:Daniel A. Begun)
经济表(作者:弗朗斯瓦·魁奈(法))
经济学(作者:萨缪尔森)
金融数学(作者:斯塔夫里)
经济怪象(作者:徐宗强)
经济教父(作者:大理工作室)
经济法(作者:经济法)
经济韬略(作者:经济韬略)
2012年考研数学三(经济类):数学复习全书(作者:李永乐 等)
经济黑帮(作者:[美]菲斯曼)
幸福经济(作者:罗伯特-清崎)
经济解释(作者:)
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pdf(作者:杨纶标)
数学概观(作者:(瑞典)Lars Garding)
经济眼(作者:阿宽888)
出版经济(作者:杂志《出版经济》电子版下载)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数学基础(作者:朱弘毅主编
没有呀 只搜到这些书籍 呀 亲 合适么? 我爱读电子书 网 希望能帮到你 一点

E. 《经济指标解读第三版》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经济指标解读第三版》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gjMDwvmfcV43371NtPimvw

?pwd=93fy 提取码:93fy
简介:《经济指标解读:洞悉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第3版)》是由美国经济展望集团的首席全球经济学家伯纳德·鲍莫尔所着,旨在帮助投资者、战略家及政策制定者解读复杂的经济指标。

本书在简单介绍了一些背景和行话之后,将五分之四的篇幅用在了对58个美国经济指标和14个国际经济指标的解读上,并用实时更新的数据、易于理解的图表从就业、消费、住房、
国际贸易等角度综合地分析与预测未来经济的走势。

F.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内容预览一: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第一篇:引言

第1章经济模型1.1复习笔记

1.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经济模型

(1)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经济模型的含义

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的因素,从而建立起模型,便于进行分析。

(2)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经济模型的三个共同因素

①“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

②经济决策者寻求某项最优化的假设;

③准确地区分“实证性和“规范性”问题。

(3)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检验经济模型的方法

用于验证经济模型的一般方法有两种:①直接法,即检验作为模型基础的基本假设是否成立;②间接法,即看所抽象出的模型对现实预测的有效性。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内容预览二: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二、非计算题

二、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非计算题

①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学中的AD-AS模型加以比较,并说明二者的异同。

(武汉大学2019研)答:(1)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的相同点

①两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相似之处。

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

②两者在图形上有一定相似之处。

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表示,在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产出)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

③两者都采用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方法。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的均衡状态的分析都属于静态分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由于已知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两种均衡状态的分析都属于比较静态分析。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内容预览三:

(2)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的不同点

①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研究对象是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研究目的是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研究对象是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研究目的是国民收入的决定。

②研究领域和研究用途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研究领域是微观经济领域,只能解释微观市场上的一些现象和结果,只能用于指导政府的微观经济决策;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领域,可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现象,可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

③理论基础不同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它们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总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它们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内容预览四: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用囚徒困境解释滞胀现象。(清华大学2011研)答:(1)滞胀全称是停滞性通货膨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曾经出现在20世纪70代的大多数西方国家。

(2)20世纪70代的滞胀从表面现象上看是石油危机导致的,但是从深层次看是凯恩斯主义政策所决定的。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强调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用,都想用“斟酌使用的”或“微调”的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而同时又不想使经济陷入衰退,其结果是,西方经济滞胀现象开始出现。出现经济滞胀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国家无法避免的矛盾,但也是各国政策博弈陷入囚徒困境的必然结果,即各国政府在无法期望与其他国家联合反通胀、增加供给的情况下,必然都采用刺激本国需求的方法来防止本国经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即增发货币使本币贬值从而增加出口),这将导致通胀反复上升,于是各国政府和财政当局陷入了一个博弈论中标准的“囚徒困境”之中,如表1所示。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内容预览五: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判断正误:

(1)无论人们的风险偏好如何,都会参加某些赌博,而不愿参加另一些赌博。

(2)投资于风险资产(如股票)的人都是风险爱好者。

答:(1)正确。理由如下:

风险厌恶者偏好财富的期望值而非赌博本身,因此只参加有利的赌博;风险偏好者偏好于赌博本身而非财富的期望值,因此即使不利的赌博也参加;风险中性者只计较随机报酬的大小,而对随机的风险程度并不关注,赌博的预期收益的效用等于赌博的预期效用,可能参加公平的赌博肯定参加有利的赌博。因此,无论人们的风险偏好如何,都会遇到不确定性和风险,都会参加某些赌博,而不愿参加另一些赌博。

(2)错误。风险厌恶者指的是那些进行风险投资时愿意得到与期望报酬等同的确定报酬的人。风险中性者指的是那些对取得同样期望报酬的风险投资与非风险投资不加区分的人们。风险爱好者指在同样期望报酬的投资中宁愿选择风险程度更大的投资的人。因此,不论是风险厌恶者、风险中性者还是风险爱好者都可能投资于一定的风险资产。所以,投资于风险资产的人不一定都是风险偏好者。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内容预览六: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规模报酬递增和边际报酬递减是否可以同时存在?为什么?

答:规模报酬递增和边际报酬递减可以同时存在。

分析如下:边际报酬递减是一个短期的概念,而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即研究的是长期。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产量的变化,而单个要素报酬问题涉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当厂商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可能面临单个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

举例如下:对于生产函数Q=f(L,K)=AKLP(其中,0<a<1,0<β<1)而言,当a+

β>1时,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但是,由于0<a<1和0<β<1,劳动L和资本K都呈现边际报酬递减,即有MPL"<0,MPx"<0。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是有可能同时存在单个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增这两种情况的。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内容预览七: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第10章成本函数

1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pdf全套之为什么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都呈U型?

答: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型,但是两者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

(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型,这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产量曲线呈倒U型,先递增再递减。短期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MC=w/MPL。边际产量曲线呈倒U型,所以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型。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这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的。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称为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称为规模不经济。或者说,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经济;相反,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不经济。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

G. 什么是宏观经济现象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庸俗经济学家的着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特别是自所谓“边际主义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抹煞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无视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着作中几乎被淹没了。

但随着传统庸俗经济学在 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很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认为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学说。

“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论”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何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何以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宏观经济学正是利用所谓“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据说,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为负数(或负投资)。

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加剧了生产萎缩的累积过程。一旦企业的资本设备逐渐被调整到与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适应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负投资停止下来,投资状况的稍许改善也会导致收入重新增长,于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开始。收入的重新增长,又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导致新的“引致投资”;后者又通过乘数的作用,促使收入进一步急剧增长,这便开展了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这个累积过程会把国民经济推到“充分就业”的最高限,并从那里弹回来而转入衰退。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价格问题,是一般价格水平,而不是个别产品的价格问题。按照前面讲的“国民收入决定”论,一般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然而,总需求水平的变动一方面影响着货币的供求,另一方面也受货币供求变动的巨大影响。所以,货币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 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重视对货币供求的分析,不仅在于可通过对货币供给、利息率的调节去影响总需求,而且在于货币供给的变动与总的物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宠观经济学着作大多承袭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只是略加修缀。

许多宏观经济学着作者认为传统“货币数量说”过于粗糙,他们把货币数量说的基本观点跟“收入决定”论的基本观点联系起来,认为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以前,货币供给的增加,其主要影响将表现在扩大“有效需求”、增加生产(或收入)上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很小;只有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后,这时闲置设备已全部使用,若再增加货币供给,已不能再促使产量增加,而只会产生过度需求,形成通货膨胀缺口,导致物价水平不断上升,酿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这种分析,就是所谓货币分析与收入分析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种分析表明,不仅政府开支和税收的变动,而且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都会对总需求水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产生影响。这就为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活动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而且也能够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对总需求进行调节, 平抑周期性经济波动,既克服经济衰退,又避免通货膨胀,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或“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是相互配合、支持的;但在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等不同时期或条件下,二者将采取扩张性或紧缩性的不同对策。

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减税和扩大政府的开支。减税可以使公司和个人的纳税后收入增加,从而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张将导致总需求增长,以克服经济萧条。

扩大政府开支,主要是扩大政府的购买或订货,增加公共工程经费和扩大“转移性支付”,目的是通过扩大公私消费,以刺激投资。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势必导致财政赤字。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学说”,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因而扩张性的赤字预算,也就成了战后西方国家政府的常备政策工具。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扩大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息率。这些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把更多的准备金注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 的准备金增加后,就可扩大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贴现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

通货膨胀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依然运用上面所介绍的那些政策工具,只是朝着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着紧缩性方式而不是按扩张性方式来加以运用。

现在西方经济学界开始企图用供给分析来补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探讨微观经济基础,出现了一种供给分析与需求分析相综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新动向。

H. 微观经济学简介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分析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 ——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进行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 有效的。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 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 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 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 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 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 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阅读全文

与经济表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ndroid应用logo 浏览:898
光遇安卓服墓土商店什么时候开 浏览:566
月收益翻倍的源码 浏览:636
asop源码放在哪里 浏览:988
电脑服务器密码怎么找 浏览:574
jdp转换pdf 浏览:748
把pdf导入iphone 浏览:508
米哈游租赁的云服务器是哪个 浏览:524
android直接打电话 浏览:1016
ubuntu停止命令 浏览:283
cnc攻丝编程 浏览:869
换个手机号码app怎么注册 浏览:320
怎么下载小猴口算app 浏览:115
轻链app的货怎么样 浏览:625
电脑里的u盘如何加密 浏览:370
我的世界全部版本服务器下载地址 浏览:50
交换原理pdf 浏览:228
菜鸟驿站app怎么邀请新人 浏览:448
电脑里总是有一些1k的文件夹 浏览:45
drm加密绝对安全 浏览: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