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包括哪些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被泄露。
主要表现为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两个方面。
攻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公用电话网、搭线或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安装截收装置等方式,截获在网上传输的机密信息,或通过对网上信息流量和流向、通信频度和长度等参数的分析,获取有用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等。
2、信息被篡改。
表现为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被他人非法地修改、删除、插入或重放(即只能使用一次的信息被多次使用),使接收方接收到错误的信息,使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完整性。
3、身份识别。
进行身份识别后,就不会出现第三方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破坏交易、破坏被假冒一方的信誉或盗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情形,同时,还可以约束交易双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发送和接收的信息都不能予以否认。
4、信息被破坏。
表现为由于网络的硬件或软件出现问题而导致信息传递的丢失与谬误,以及计算机网络本身遭到一些恶意程序的破坏,而使得电子商务信息遭到破坏两个方面。
(1)信息在传输中可能被修改加密扩展阅读: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防范安全问题的方法:
1、信息保密性。
交易中的商务信息均有保密的要求。如信用卡的账号和用户名被人知悉,就可能被盗用,订货和付款的信息被竞争对手获悉,就可能丧失商机。因此,在电子商务信息传播中一般均有加密的要求。
2、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
网上交易的双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要使交易成功,首先要能确认对方的身份,商家要考虑客户端不能是骗子,而客户也会担心网上的商店是不是一个玩弄欺诈的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确认对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
3、不可否认性。
由于商情的千变万化,交易一旦达成是不能被否认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利益。例如订购黄金,订货时金价较低,但收到订单后,金价上涨了,若收单方能否认收到订单的实际时间,甚至否认收到订单的事实,则订货方就会蒙受损失。
因此,电子交易通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是不可否认的。
4、信息的完整性。
交易的文件是不可被修改的,信息接收方可以验证收到的信息是否完整一致,是否被人篡改。如上例所举的订购黄金,供货单位在收到订单后,发现金价大幅上涨了。
若其能改动文件内容,将订购数1kg改为1g,则可大幅受益,那么订货单位可能就会因此而蒙受损失。因此,电子交易文件也必须做到不可修改,以保障交易的严肃和公正。
5、系统的可靠性。
电子商务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其可靠性是指防止计算机失效、程序错误、传输错误、自然灾害等引起的计算机信息失误或失效。
Ⅱ 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隐患有哪些
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隐患主要两方面:
一、交易信息的窃取与篡改,即网络交易中用明文传输的数据被非法入侵者截获并破译之后,进行非法篡改、删除或插入,使信息的完整性遭受破坏。
二、信息的假冒,即网络非法攻击者通过假冒合法用户或者模拟虚假信息来实施诈骗行为。
防范及改进措施:加强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的措施建设。
电子商务信息的保密性,指的是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电子商务信息的完整性,指的是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电子商务信息的不可否认性,指的是避免发生交易中的某一方在进行某种交易行为之后,否认自己曾经进行过该商务行为;或者某一方否认自己曾经接收到对方发出的交易信息。
主要安全技术:
1.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的最基本的安全技术。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加密技术通常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类。
(1)对称密钥加密:采用相同的加密算法,并且加密和解密都使用相同的密钥。如果进行通信的交易各方能够确保专用密钥在密钥交换阶段未曾发生泄露,则可以通过对称加密方法加密机密信息,并随报文发送报文摘要和报文散列值,来保证报文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密钥安全交换是关系到对称加密有效性的最核心环节。目前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PCR、IDEA、3DES等。其中DES使用最常用,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作为数据加密的标准。
(2)非对称密钥加密:非对称加密不同于对称加密,其密钥对被分为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密钥对生成后,公开密钥对外公开,而私有密钥则保存在密钥发布方手里。任何得到公开密钥的用户都可以使用该密钥加密信息发送给该公开密钥的发布者,而发布者在得到加密信息后,使用与公开密钥相应对的私有密钥进行解密。目前,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算法。该算法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数据加密技术分委员会推荐为非对称密钥数据加密标准。
在对称和非对称两类加密方法中,对称加密的优点是加密速度快(通常比非对称加密快10倍以上)、效率高,被广泛用于大量数据的加密。但该方法的致命缺点是密钥的传输与交换也面临着安全问题,密钥易被截取,而且,若和大量用户进行通信,难以安全管理大量的密钥对,因此对称加密大范围应用存在一定问题。而非对称密钥则相反,其优点是解决了对称加密中密钥数量过多难管理和费用高的不足,也不必担心传输中私有密钥的泄露,保密性能优于对称加密技术。但非对称的缺点是加密算法复杂,加密速度不很理想。目前.电子商务实际运用中常常是两者结合使用。
2.身份认证技术。目前电子商务交易中仅有加密技术不足以保证交易安全,身份认证技术是保证电子商务安全的另一重要技术手段。身份认证的实现包括数字签名技术、数字证书技术等。
(1)数字签名技术
对信息加密只解决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保密问题,而防止他人对传输的信息进行篡改或破坏,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保证信息发送者对发送信息的不可抵赖性,需要采用其它的手段,这一手段就是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技术即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在数字化文档上的数字签名类似于纸张上的手写签名,是不可伪造的。接收者能够验证文档确实来自签名者,并且签名后文档没有被修改过,从而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目前的数字签名是建立在公共密钥体制基础上,它是公用密钥加密技术的另一类应用。数字签名与书面文件签名有相同之处,采用数字签名,也能确认以下两点:信息是由签名者发送的;信息自签发后到收到为止未作过任何修改。目前数字签名方法主要有三种,即:RSA签名、DSS签名和Hash签名。这三种算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在一起使用。
(2)数字证书技术
在公共密钥体制中,私钥只有信息发送者知道,而与之匹配的公钥是公开的,它能保证传输信息的保密性,但没有解决公钥的分发方式。数字签名保证了信息是由签名者发送的以及信息自签发后到收到为止未曾作过任何修改,但不能保证签名者身份的真实性。因此需要有一种措施来管理公钥分发,保证公钥以及与公钥有关的实体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这一措施就是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是一般由具有权威性、可信任性的第三方机构即认证机构CA所颁发。数字证书是公共密钥体制中的密钥管理媒介,并将公钥和实体身份信息绑定在一起,并包含认证机构的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在电子商务中用于公钥的分发、传递,证明电子商务实体身份与公钥相匹配。
Ⅲ 网络安全有五大要素,分别是什么
网络安全有五大要素:
1、保密性
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2、完整性
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3、可用性
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4、可控性
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5、可审查性
出现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全球互联网(Internet)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
在系统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接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在连接能力信息、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整体的网络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的物理安全;
2、网络拓扑结构安全;
3、网络系统安全;
4、应用系统安全;
5、网络管理的安全等。
(3)信息在传输中可能被修改加密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由于不同的环境和应用而产生了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1、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演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翻,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2、网络的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其本质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网络安全
Ⅳ 什么是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1、保密性。
也称机密性,是不将有用信息泄漏给非授权用户的特性。可以通过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通信协议等技术实现,信息加密是防止信息非法泄露的最基本手段,主要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的特征。
2、完整性。
是指信息在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保持信息不被破坏或修改、不丢失和信息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特性,也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征。
3、可用性。
也称有效性,指信息资源可被授权实体按要求访问、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的特性(系统面向用户服务的安全特性)。在系统运行时正确存取所需信息,当系统遭受意外攻击或破坏时,可以迅速恢复并能投入使用。是衡量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一种安全性能,以保障为用户提供服务。
4、可控性。
指网络系统和信息在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的可控程度。是对网络系统和信息传输的控制能力特性。
5、不可否认性。
又称拒绝否认性、抗抵赖性,指网络通信双方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本身和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不可否认或抵赖本人的真实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样性和完成的操作与承诺。
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输入功能: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决定于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系统的能力和信息环境的许可。
存储功能:存储功能指的是系统存储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处理功能: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技术。
输出功能: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都是为了保证最终实现最佳的输出功能。
控制功能: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
Ⅳ 昭通电脑培训学校告诉你互联网信息安全传输加密模式原理分解
网络安全主要是通过信息加密来实现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信息加密的方法是如何运行的。它背后的原理都有哪些。希望通过对本文的阅读。能够提高大家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信任度。
有了“原信息”和它对应的“md5签名字符串”,我们就可以做基本的信息验证:通过md5签名字符串的一致性,来保障我们收到的信息没有受到更改。
P.S.:由于签名signature在后续文章中会另有所指,为区分md5签名字符串,我们将md5签名字符串的叫法,更改为md5指纹字符串。意思同签名是一样的,就是A之所以是A的证据、特征,可以用签名来表示,也可以用指纹来表示。这里,我们开始将md5字符串对应的这个特征,称作md5指纹。
但一个容易发现的漏洞是,如果“原信息”和“md5指纹字符串”同时被修改了该怎么办?原信息被代提成了伪信息,而md5指纹字符串也被替换成了伪信息所生成的md5码,这时候,原有的验证过程都可以走通,根本无法发现信息被修改了或者替换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工业实践中便会将验证和加密进行组合使用。除了单纯的组合,还会引入一些基本的小技巧。
例如,因为md5的验证算法是公开的,所以很容易生成一份信息的md5指纹字符串,从而对原信息进行伪造。那么,可以不可以让人无法或者说难于伪造这份信息的md5指纹字符串呢?
一个小技巧是:并不提供原信息的md5验证码,而是提供“原信息+akey”的md5指纹字符串:
这个key,就是一串如“”这样的随机字符串,它由“发信人”和“收信人”分别单独保存。
这时候,我们的验证流程就变成了:
发件人将“原信息”和“key”一起打包,生成一个md5指纹字符串。再将原信息和md5指纹字符串发送出去。
收件人收到信息后,将“接受信息”和“key”一起打包,生成一个md5字符串,再与接收到的md5字符串比较,看它们是否一致。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原信息和md5字符串同时被修改了,但因为伪造者并不知道这个md5字符串是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什么样的一个key字符串来生成的,他就几乎不可能提供一个“原信息+key”的md5字符串。因为他无法逆向推导出那个key长成什么样。而这个“几乎不可能”,是由md5加密算法所保证的。
另一种保障“原信息”和“md5指纹字符串”的方式,是直接考虑把md5验证码做加密。昭通电脑培训http://www.kmbdqn.cn/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同上面的小技巧相冲突,事实上它完全可以和上面的技巧结合,构造出更安全的方式。但为了降低理解的困难程度,让我们先暂时抛开上面的小技巧,只是单纯地考虑“原信息”“md5指纹字符串”和“md5字符串加密”这三样东西。
Ⅵ 为了防止信息在传输途中被改应采用什么技术
1、传输通道加密,常用是https连接,并辅以VPN连接(有的时候会把VPN作为单独一种措施)
2、在应用层两端,对信息的发出和接收分别进行校验
Ⅶ 丽江电脑培训学校告诉你互联网信息安全传输加密模式原理分解
网络安全主要是通过信息加密来实现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信息加密的方法是如何运行的。它背后的原理都有哪些。希望通过对本文的阅读。能够提高大家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信任度。
有了“原信息”和它对应的“md5签名字符串”,我们就可以做基本的信息验证:通过md5签名字符串的一致性,来保障我们收到的信息没有受到更改。
P.S.:由于签名signature在后续文章中会另有所指,为区分md5签名字符串,我们将md5签名字符串的叫法,更改为md5指纹字符串。意思同签名是一样的,就是A之所以是A的证据、特征,可以用签名来表示,也可以用指纹来表示。这里,我们开始将md5字符串对应的这个特征,称作md5指纹。
但一个容易发现的漏洞是,如果“原信息”和“md5指纹字符串”同时被修改了该怎么办?原信息被代提成了伪信息,而md5指纹字符串也被替换成了伪信息所生成的md5码,这时候,原有的验证过程都可以走通,根本无法发现信息被修改了或者替换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工业实践中便会将验证和加密进行组合使用。除了单纯的组合,还会引入一些基本的小技巧。
例如,因为md5的验证算法是公开的,所以很容易生成一份信息的md5指纹字符串,从而对原信息进行伪造。那么,可以不可以让人无法或者说难于伪造这份信息的md5指纹字符串呢?
一个小技巧是:并不提供原信息的md5验证码,而是提供“原信息+akey”的md5指纹字符串:
这个key,就是一串如“”这样的随机字符串,它由“发信人”和“收信人”分别单独保存。
这时候,我们的验证流程就变成了:
发件人将“原信息”和“key”一起打包,生成一个md5指纹字符串。再将原信息和md5指纹字符串发送出去。
收件人收到信息后,将“接受信息”和“key”一起打包,生成一个md5字符串,再与接收到的md5字符串比较,看它们是否一致。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原信息和md5字符串同时被修改了,但因为伪造者并不知道这个md5字符串是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什么样的一个key字符串来生成的,他就几乎不可能提供一个“原信息+key”的md5字符串。因为他无法逆向推导出那个key长成什么样。而这个“几乎不可能”,是由md5加密算法所保证的。
另一种保障“原信息”和“md5指纹字符串”的方式,是直接考虑把md5验证码做加密。丽江电脑培训http://www.kmbdqn.cn/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同上面的小技巧相冲突,事实上它完全可以和上面的技巧结合,构造出更安全的方式。但为了降低理解的困难程度,让我们先暂时抛开上面的小技巧,只是单纯地考虑“原信息”“md5指纹字符串”和“md5字符串加密”这三样东西。
Ⅷ 验证某个信息在传输过程是否篡改
验证某个信息在传送过程中是否被篡改,这属于_______。
A.消息认证技术B.防病毒技术C.加密技术D.访问控制技术
正确答案:A
认证一般可分为消息认证、实体认证与认证密钥的建立3个概念。消息认证主要功能是验证消息的其中一个声称属性;实体认证的作用更多是验证发件人的身份;认证密钥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得到一条安全信道,用于应用层的后续安全通信会话。
消息认证就是验证消息的完整性,当接收方收到发送方的报文时,接收方能够验证收到的报文是真实的和未被篡改的。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验证信息的发送者是真正的而不是冒充的,即数据起源认证;二是验证信息在传送过程中未被篡改、重放或延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