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世界建筑史pdf

世界建筑史pdf

发布时间:2022-09-06 10:37:31

A. 介绍几本世界建筑史的书籍

《世界现代建筑史》 《世界风格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屋顶设计与文化》《拜占庭建筑》 《西洋建筑史》《华彩乐章》《伟大的建筑革命》《东方之光》《文明起源的纪念碑》《建筑手记》《世界建筑艺术之旅》……

B. 同济大学校内建筑的资料

和平搂

和平搂建造于1953年,建筑面积约2600m ,由冯纪患设计,是一幢2屡砖木结构的内廊式教学、办公用建筑。该建筑立面采用白墙灰瓦和木窗,体型简洁形象质朴;平面呈L型,布局自由又不失严整整个建筑功能、流线明确.尽度亲切宜人,平泼中显露出精细。该时期同类型和同风格的校园建筑还有毗邻的“工程实验馆”和“理化馆”。从这组建筑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设计者对江南民居建筑的偏爱及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娴熟,并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文远楼

这是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之初的精致梦想,现已成为永恒的经典。文远楼于1953年建成,由黄毓麟、哈雄文设计。整座建筑布局合理、体型丰富、外貌简洁。二战前后,现代主义风格深入影响中国,五十年代初诞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本土现代建筑,文远楼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但由于后来全国上下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潮影响,包豪斯现代建筑思想受到冷遇和批判,现代主义建筑没能在中国得到发展,直至改革开放后建筑界才开始重新认识到文远楼所隐含的重要历史价值。20世纪90年代末,文远楼被载入《世界建筑史》,全国仅有37座建筑获此殊荣。

明成楼

位于文远楼北侧的明成楼承载着新一代同济城规人最真切的回忆与生活。我们亲切的叫她红楼,我们戏谑地说自己做着迷幻的红楼梦。
1987年8月,红楼一期工程建成。1997年5月,二期工程建成。今年,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装修。她最初的设计者是黄仁,但时至今日,它包容了太多红楼人对尽善尽美的追求。
红楼以进厅为主核心。进厅正对内庭院,使人一进馆便看到开敞的室外空间。东面是三层教师行政用房,围绕着一个经常进行各种集会、演讲、陈列、展览、联欢及交流谈话的次核心——多功能厅布置办公用房;西面是两体段四层教室及教学辅助用房,教室设计成1到5年级合用的大统间,有利于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两体段之间为由二层向三层逐步升起的六个大台阶,既便于二层和三层的到中庭,又便于中庭的人交流。中庭顶盖用V形截面球节点钢管空间桁架,屋面用U形夹丝玻璃,整个顶部轻盈通透、豁亮开敞,室内外成为一体。建筑物外界面是利用废铁屑与陶土烧制出的暗赭红色面砖,价格很低又使建筑物能有别于其它建筑,体现一种雄健阳刚之气。今年学院重新装修后,拥有了面积1000平米、目前全国建筑院校中最大的图书馆;可储存学生二十年的作业的大型图档馆。
红楼几经改建,但它始终遵从最初的设计理念:注重交流空间,与自然结合,古今中外文化交融,低造价高品味。

C楼

C楼的主设计者是原同济城规学院青年教师张斌。C楼位于学校西侧,紧邻学院大楼,因无道路进入,一直是校园中“隐匿”的角落。这座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新楼尝试对它特殊和潜力进行“揭示”,重新建立它与校园整体的关系。
新楼的设计理念是一个充分鼓励使用者交往的建筑,一个在理性秩序中激发“隐匿”的率性激情与创作直觉的身心活动场所。在这里,建筑空间被理解成一种流动的连续体,不同功能使用空间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而交通,休闲,景观等非功能空间是活动的流动空间,它们包裹住功能空间,是交际活动的容器;在这里,设计者试图突破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静态关系,交往空间成为空间构成的主干,而功能空间与它之间呈现一种动态的“即插式”关系——IT时代的非物质化图景。
张斌介绍说,新楼的核心是居中贯穿的连廊系统,其中包含了一部贯穿所有工作楼面的直跑楼梯,以及一系列上下贯穿的光景,充足的天光和连续的空间使它成为所有师生的交往场所——一个充满不连续情节的随机空间,它容纳了所有的可能。连廊北侧是三个异质单元穿插的复杂系统:导师工作单元、机动工作单元、服务单元“接插”在不同高度上,之间被两个流通的虚空间所包裹,一个是通高的室内休闲中庭,一个是室外的屋顶景观花园,他们拥有一面共同的透明玻璃外皮,二层外皮与三个实体单元的不同穿插关系更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流动性。半地下室提供了一个固定展厅,一个开放展厅,一个自助吧(两层高)和一些设备用房。大楼上层部分玻璃楼面为固定展厅提供了间接的漫射天光。南侧架空部分引入叠水及阶梯式花圃,为地下室提供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休闲场所。另外,用一个两层高的连廊将新楼的核心空间与老楼的办公区中庭联系起来,其下被一条下沉式车道穿过。为了达成从不透明到透明的不同变化,建筑支撑部分主要为涂料墙面,而各单元的外皮分别使用了透明玻璃,半透明U型玻璃板、半透明钢板网及抛光瓦楞铝板等工业材料。
每一座楼都凝聚着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精神。同济城规学院完整的承袭了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原系主任冯纪忠老先生曾经带着10个包豪斯风格的设计方案去北京参评,被统统痛斥为资产阶级的设计。回同济后,老先生忿忿地说,我这辈子再也不去北京了。然而,城规人没有放弃,始终坚持,坚持决不允许密集的“大屋顶”或“平屋顶”在校园的存在,于是就有了城规学院三幢性格鲜明的建筑。性格鲜明中有一脉相承,那就是创新精神。

其他的这里有一个要付钱买的文章,实在要就去花点钱买来读吧:
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tu/94827x/1999/000/004/gc19_tu1_3424923.pdf

C. 在世界建筑史上,有哪些风格代表建筑有哪些

现代建筑的源泉来自于1900年代的现代建筑运动,现今几乎所有的流派都源自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得罗和F.L.赖特四位现代建筑大师。此后无论是继承他们衣钵的继续发展还是与其绝然对立的反动,所有的建筑痕迹都保持着现代建筑运动留下的痕迹。
1.对现代建筑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美国白色派大师理乍得.迈耶受勒.柯布西耶影响颇深,他的建筑以现代建筑简练的方盒子建筑出发,谨慎地使用曲线和外廊作为活跃元素。但他对材料的领悟和对细部及比例的精益求精使他的建筑成为经典之作。光线、市民空间、白色、变换空间关系成为大师所关心的主要问题。
与其流派近似的还有日本的安藤忠雄,他的建筑充满禅意,用最简洁的元素表达出日本人特有的宁静、朴素的世界观。
另一个要提到的建筑师是斯蒂文.霍尔。霍尔是现代建筑史上最善于利用自然光线的大师之一。在空间上他的建筑并不难懂,外观上有着难能可贵的单纯与内敛。霍尔对空间大局劈斧般大气不拘、对局部独特经验的微观细致美感关注能力。他的建筑远观时有着草书般挥洒不拘小节的大气自信,但在细部上,则令人惊奇的展露出对手工精致、艺术原创性与真实感的敏锐诗意感性。他的西雅图圣.伊格那修教堂成为现代建筑的典范。
2.对现代建筑技术性的追求和痴迷:
英国建筑师罗杰斯和皮亚诺从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出发开始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险。罗杰斯将金属制品和设备管道的组合变成了优美的技术艺术;而皮亚诺走的更远,他将高技派的特色和印度洋海岛土着的建筑风格完美的统一起来。
这种从密斯继承来的对材料,尤其是对钢和玻璃的技术痴迷,使高技派风格风靡了整个世界。
高技派在日本的发展趋向了多元化,其中有代表性的建筑师是伊东丰雄。伊东丰雄师从于老一辈建筑师菊竹青训,菊竹是现代建筑风格的大师, 伊东丰雄的风格并非来自于已开始对材料的痴迷。恰恰相反,伊东丰雄风格的转变源自于他独特的建筑观:机器与风,建筑的暂时性。这种建筑哲学的确立,使伊东丰雄找到了白色的钢管和无色的玻璃,以及各种可以用来表达风和流动的各种片状或是管状结构。他的风之塔和仙台媒体中心为其赢得了国际声誉。
3.对直线和重力的完全颠覆
这类建筑师往往不太受包豪斯传统建筑教育思想的影响。其外部形态扭曲或是散乱,深受现代艺术影响而显得喧闹、杂乱或是神秘。但在线条上却有着自然界生物流畅的曲线。
美国建筑师弗兰格.盖里是表现最突出的一个。他用诗意梦幻的涂鸦构想来设计草图,然后用软件来进行三维设计,最后用最原始的施工办法:堆土堆的办法堆出真实体量,再在上面浇灌钢筋混凝土。而这实施的过程,都需要杰出的结构工程师精心的配合。
这种颠覆传统的设计思想并未妨碍盖里设计出摇滚乐博物馆、拉维莱特家具博物馆以及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这样的不朽杰作。
另一位杰出的代表是扎哈.哈迪德。这位伊拉克裔的女建筑师认为建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实验,你必须抛弃现有的语言,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一个问题。同时她认为“过去我认定有无重力的物体存在,现在我确信建筑就是无重力的,是可以漂浮的。”
这种前卫的设计哲学使这位建成建筑最少的建筑师成为当代建筑前沿的领军人物。她的作品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象建筑,但却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也许哈迪德的维特拉消防站、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以及香港之峰俱乐部恰恰指出了未来建筑的方向。
4.用非建筑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设计
当建筑的语言日趋乏味,建筑师们开始借鉴别的专业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雷姆.库哈斯这位建筑学界的哲学家先用一系列带有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对现有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随之而来的是他的建筑:使用原始、粗质、非上流权贵、世人熟见的材料,空间具有流动、扭曲、直接、不虚矫特质,并蕴含暧昧的多元重叠个性。
他对现存社会深刻尖锐的批判之下,以毫不犹豫且无所畏惧的态度坦然接受这一切。例如蛇状盘行的高速公路、弃置的火车站、都市的灰暗边缘空间,都是他在注视都市时首先跃入视野并扮演塑造他都市设计与建筑风格的决定性力量所在。
他是一位不可以用风格界定的建筑师。他对时代大环境以宏观的角度提出看法,他对人类共同情境的宽广思考意图都用非常独特的手法融进了建筑设计。

D. 世界现代建筑史第二版有电子版么

这是pdf格式的``到时你打开pdf全部复制到文本文档即可成txt格式``

E.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美国] 王受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FHAUiNFvzo8FxoczbW2F1A

提取码: hw2v

书名: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

作者:[美国] 王受之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3

页数:492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通俗易读的世界现代设计史

内容提要

《世界现代设计史》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关于世界设计史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是被普遍采用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是修订版。本书*初的撰写目的是给大众看的,给喜欢设计的人看的,给青年学生看的,主要是为学习设计的学生而写。因而,在修订过程中,仍然保持了**版的通俗写法,注重可读性。本书撰写重点不在于详细介绍具体设计范畴的发展,而在于把影响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设计发展本身联系起来讨论,给读者建立一个对于现代设计发展脉络的宏观认识。

作者简介:

王受之,具有国际背景的设计史论研究家,从1982年开始从事设计史论研究、教学工作。主要着作有《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等。研究范围主要是与艺术和设计相关的学科,包括城市、建筑、工业产品、时尚品牌、动漫、平面设计、娱乐设计、文创策划等。 曾担任中国广州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教授,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Pasadena)教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Valencia)、南加州建筑学院(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LA)等担任课程教学。 现任中国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并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在鲁迅美术学院担任史论研究生班的导师。

F. 《中国古代建筑史》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u5lijmsNFeXIgyQQtnjQIA

提取码: ixqu

书名:中国古代建筑史

作者:刘敦桢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8-1

页数:423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着作,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书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文字简要,叙事详明,资料图片丰富,附图质量较好,有不少资料是过去未曾发表的,在目前同类书和资料中是较好的一部,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和建筑教学工作都具有参考价值。

G. 求世界现代建筑史 作者:王受之 pdf格式的

我有,怎么给?

H.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JLzMD0pf5MVkDk7xnZZBgA

?pwd=9scr 提取码:9scr
简介:《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十五”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对1982年第一版进行了全面地修订和重新编写,

大大地补充和增加了新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反映了国外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的建筑文化发展概况,以适应新暑期的教学需要。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三、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五、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想—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六、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等。

I. 以下上海着名建筑中录入《世界建筑史》 A上海体育馆 B上海游泳馆 C上海美术馆 D上海图书馆 E上海博物馆

不确定《世界建筑史》的具体版本等细节

但答案应该是上海美术馆

该建筑建成于1933年,原为旧上海跑马场,是30年代英式风格的楼宇

远比其他建筑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更经典的建筑特色

上海市南京西路325号

J. 谁知道西方建筑史

古代埃及建筑

一、历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筑类型

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

本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即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Zoser)为代表。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乌拉(Menkaura)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哈夫拉金字塔前有着名的狮身人面像。

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

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新王国时期(前17~前11世纪)

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着名的太阳神庙,如:卡拉克——卢克索的阿蒙(Amon)神庙。

庙宇的两个艺术特点:其一是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其二是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

神庙的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与压抑感。

二、风格特点:

高超的石材加工制作技术创造出巨大体量,简洁几何形体,纵深空间布局;追求雄伟、庄严、神秘、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古代西亚建筑

一、范围及时期

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四世纪。包括早期的阿卡德——苏马连文化,以后依次建立的奴隶制国家为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公元前16世纪)、亚述帝国(公元前8~公元前7世纪)、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39年)和波斯帝国(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

二、建筑技术成就:

两河流域缺石少木,故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办法。

代表性建筑

(一)、山岳台,又译为观象台、庙塔。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建筑。如在乌尔的山岳台高约21米。

(二)、亚述帝国的萨艮王宫,由210个房间围绕30个院落组成,防御性强。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形式。门洞处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三)、后巴比伦王国的新巴比伦城及其城北的伊什达城门,用彩色琉璃装饰。采用在大面积墙面上均匀排列、重复动物图像的装饰构图。王宫内建有“空中花园”。

(四)、波斯帝国的帕赛玻里斯王宫,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之间以“三门厅”为联系。仪典大厅石柱长细比很大,石柱雕刻精细。艺术水平很高,但有损构造逻辑。

古代希腊建筑

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着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空间高低错落。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风格粗犷,防御性强。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历史分期

古风时期: 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纪念性建筑形成。

古典时期: 公元前5世纪,纪念性建筑成熟,古希腊本土建筑繁荣昌盛期。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公元前1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石梁柱结构体系的演进及神庙制型

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型制脱胎于贵族宫殿的正厅以狭面为正面并形成三角形山墙。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

庙宇只有一间圣厅、平面为长方形,以其窄端为正面。布局制型有端墙列柱式、端柱式、围柱式(包括双重围柱式、假围柱式)等。

古希腊柱式

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宇的外貌。希腊建筑在长期的推敲改进中稳定了一整套做法后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Order)

盛期的两大柱式,各有自己强烈的特色。

多立克(Doric)柱式

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后在希腊各地庙宇中使用。特点是其比例较粗壮,开间较小,柱头为简洁的倒圆锥台,柱身有尖棱角的凹槽,柱身收分、卷杀较明显,没有柱础,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较厚重,线脚较少,多为直面。总体上,力求刚劲、质朴有力、和谐,具有男性性格。

爱奥尼(Ionic)柱式

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特点是比例较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如圆形涡卷、柱身带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而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复合线脚。总体上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晚期成熟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

柱头由毛茛叶组成,宛如一个花篮,其柱身、柱础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美学思想与风格特征

反应出贫民的人文主义世界观。认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而人体的美也是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故人体是最美的。当客体的和谐同人体的和谐相契合时,客体就是美的。

建筑风格特征为庄重、典雅、精致、有性格、有活力。“表现明朗和愉快的情绪……如灿烂的、阳光照耀的白昼,……”。

古典实例

古典盛期的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主要建筑。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以及雅典娜雕像。群体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活动的路线,布局自由活泼,建筑物安排顺应地势,照顾山上、山下观赏,综合应用多立克和爱奥尼两种柱式。

会堂与半圆形露天剧场。如麦迦洛波里斯剧场与会堂。

希腊晚期出现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如雅典的奖杯亭和哈利克纳苏的莫索列姆陵墓。出现了集中式向上发展的多层构图新手法。

祭坛发展为独立的建筑物,如帕格玛卫城上的宙斯祭坛。

广场普遍设敞廊。

古代罗马建筑

一、建筑成就:

古罗马建筑直接继承并大大推进了古希腊建筑成就,开拓了新的建筑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在建筑型制、艺术和技术方面的广泛成就,达到了奴隶制时代建筑的最高峰。

二、建筑技术:

建筑材料除砖、木、石外使用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并发明了相应的支模、混凝土浇灌及大理石饰面技术。

结构方面在伊特鲁里亚和希腊的基础上发展了梁柱与拱券结构技术。拱券结构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种类有: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半球)。创造出一整套复杂的拱顶体系。罗马建筑的布局方式、空间组合、艺术形式都与拱券结构技术、复杂的拱顶体系密不可分。

三、建筑艺术:

(一)继承古希腊柱式并发展为五种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二)解决了拱券结构的笨重墙墩与柱式艺术风格的矛盾,创造了券柱式。

(三)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创造了水平立面划分构图形式。

(四)适应高大建筑体量构图,创造了巨柱式的垂直式构图形式。

(五)创造了拱券与柱列的组合,将券脚立在柱式檐部上的连续券。

(六)解决了柱式线脚与巨大建筑体积的矛盾,用一组线脚或复合线脚代替简单的线脚。

四、建筑空间创造

利用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和拱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券覆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间,序列式组合空间等多种建筑形式。

阅读全文

与世界建筑史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橙app如何开启聊天 浏览:895
访问服务器公网地址 浏览:664
pdf打印底色去掉 浏览:463
java快递接口 浏览:397
哪个app可以教新爸爸 浏览:210
如何查看服务器系统版本信息 浏览:524
成都市土地出让金算法 浏览:702
钢筋加密标记 浏览:576
ps中扩展功能在文件夹的什么位置 浏览:904
双极压缩机为什么要先高压 浏览:527
苹果手机服务器填什么 浏览:832
android移动动画效果 浏览:691
电子和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691
phpurl中文乱码问题 浏览:893
程序员那么可爱大结局陆漓产子 浏览:538
java如何从云服务器读取本地文件 浏览:924
压缩空气软管制作方法 浏览:912
天河三号算法 浏览:924
php队列教程 浏览:632
洪水命令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