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中国古籍总目pdf

中国古籍总目pdf

发布时间:2022-09-06 23:32:42

⑴ 如何找到一本古籍的各种版本

目前最好最全的工具书是《中国古籍总目》

⑵ 类书有哪些学术价值,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类书

类书,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例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

从信息时代的视角,类书是古代的“数据库”,甚至丛书等即类书的演变,揭示了文献的传承关系。

功能

一、保存资料

类书在编纂过程中,大多直接采录原始文献。由于兵火水灾等因素,一些图书因此失传。由于类书中保存了有关资料,通过辑录佚文,往往能再现图书内容。

如《太平广记》中引用古书达500多种,多数已失传,许多珍贵资料正是由于《太平广记》的引用而得以保存。由于在流传和翻刻中容易形成讹误,利用类书中保留的原始文献,也有助于校勘异文。如鲁迅曾用《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校勘《嵇康集》。

二、查考资料

类书按类编排,非常方便查考有关资料。如《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类书中收录了历代的小说、诗文作品,有助于查找文学方面的资料。

《古今图书集成》等综合性类书汇集各专题方面的资料,类似于网络辞典,从中可查找到事物起源、诗文典故、诗词文句、名物制度等资料。解放后新编的一些类书,汇集古今书籍中资料,同样方便读者查找。

着名类书:

我国古代类书之祖,当首推魏时之《皇览》。、唐代官修类书有三部,即欧阳洵等奉敕撰《艺文类聚》,许敬宗等奉敕撰《文馆词林》,徐坚奉敕撰《初学记》。私撰的有二部:虞世南撰《北堂书抄》和白居易撰《白孔六帖》。

唐代官修类书有三部,即欧阳洵等奉敕撰《艺文类聚》,许敬宗等奉敕撰《文馆词林》,徐坚奉敕撰《初学记》。私撰的有二部:虞世南撰《北堂书抄》和白居易撰《白孔六帖》。

明清两代官修和私辑的类书更是汗牛充栋。这里只介绍两部最富代表性的类书──《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

历史

三国魏文帝时编纂《皇览》40余部,专供皇帝阅览。其后历代相继沿袭仿效,依据皇家藏书纂修巨型类书。宋代王应麟称“皇览”为类书的始祖。

南北朝时期类书非常繁荣。有刘杳的《寿光书苑》200卷,刘峻的《类苑》120卷,徐勉的《华林遍略》620卷,祖珽的《修文殿御览》360卷等。

现存最早而较完整的类书之一,是隋唐虞世南所编的《北堂书钞》,原为173卷。唐代类书相当发达,现存世有四种:《北堂书钞》、唐高祖令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100卷)、徐坚《初学记》和《白氏六帖》。

宋朝有李昉等奉宋太宗之命而主编的《太平广记》500卷和《太平御览》1000卷,王钦若等编的《册府元龟》1000卷。1267年南宋王应麟编《玉海》,共240卷。

明成祖永乐年间,解缙、姚广孝编《永乐大典》22877卷,卷册最具规模,惜毁于战火,缺佚甚多,今约仅及原书三十分之一。明代类书的数量有明显增加。明代嘉靖年间更出现类书体文言小说集编刊的繁盛期。

这类书籍可以王圻《稗史汇编》、叶向高《说类》、董斯张《广博物志》等为代表。透过类书体例编纂文言小说集,方便读者检索,促进明代小说的传播。明代万历年间盛行通俗日用类书,主要提供下层民众日常实用、道德教育,及文化娱乐之需要。

如《事林广记》、《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及《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就属于综合性日用类书。有用于人际交往的信件书写的日用类书,如《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鼎锲燕台校正天下通行书柬活套》等。

万历年间余文台刊行《万用正宗不求人》日用类书有“书启门类”一门,收录《干书谒贵》、《干人荐举》、《干求嘱托》等用于攀附权贵的书札套路。冯梦龙编辑《燕居笔记》一书,收录有《大友与小官问安书》、《小官奉契友书》、《结契书》、《小官答书》等同性恋情书大全。

黄虞稷在《千顷堂书目》着录明代类书有128种。《明史·艺文志》则是依据《千顷堂书目》删削而成。《中国古籍总目》着录明代类书有439种。

清代陈梦雷、蒋廷锡编《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分6编、32典、6109部,成为目前中国存在之最大类书。清朝嘉庆年间,监考官姚元之发现考生经常夹带一些《类典》、《文海题备》、《四书人物类典串珠》等应考的类书进场作弊,于是在1815年向嘉庆帝奏请查禁此类类书。

嘉庆帝亦认为抄录类书不是真才实学,谕令查禁类书。自此,类书的发展走入了末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类书

⑶ 先秦古籍总目

《诗经》《楚辞》《山海经》《论语》 《孟子》 《吕氏春秋》 《尚书《左传》《国语》《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礼》《乐》《书》《诗》《周易》《春秋》这些成书均是在秦朝之前,都属于先秦古籍
分类的话:
经传类:
诗经
尚书
仪礼
礼记
大戴礼记
周礼
周易(包括《易传》
春秋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小学类:尔雅
(二)史书类
逸周书
国语
战国策
穆天子传
竹书纪年
世本
子书类:
儒家:
论语
曾子
子思子
孝经
孟子
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 、文子、列子、鹗冠子
法家:
慎子
申子
商君书
韩非子
名家:
邓析子
尹文子
公孙龙子
纵横家: 鬼谷子
杂家:
尸子
吕氏春秋
其他:
鬻子
管子
晏子春秋
(四)诗赋类
楚辞
(五)兵书类
司马法
六韬
孙子
吴子
尉缭子
(六)术数类
甘石星经
连山
归藏
山海经(郭璞注)
(七)方技类
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八十一难经
黄帝甲乙经

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本《汉书·艺文志》看看,里面有记载。

⑷ 中国最早现存的古籍有哪些

我不知道对不对,如果不对楼主各位知友多担代。
(1)《周易》
(2)《尚书》
(3)《孙子》
(4)《黄帝内经》
(5)《难经》
(5)《山海 经》
(6)《史记》
(7)《老子》
(8)《诗经》
(9)《离骚》
(10)《尔雅》
(11)《说文解字》
再往下就不知道了。

⑸ 中国古籍总目的编纂特点

《中国古籍总目》作为反映中国古籍流传与存藏状况的最全面、最重要的成果,其编纂特点如下:一、完成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调查与着录,第一次将中国古籍书目着录为约二十万种。历来称誉中国古籍“浩如姻海”、“汗牛充栋”,但“海”和“栋”究竟有多大?八万种、十万种、十五万种,众说纷纭。十九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代流传的典籍,渐次由私人收藏转为公共收藏。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绝大部分的存世中国古籍,已成为国家及各地公共图书馆、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图书馆的馆藏。参与《中国古籍总目》编纂的国内各大图书馆,所收藏古籍已涵盖现存古籍百分之九十以上品种,编纂中又吸收图书馆历年编纂的丛书、方志、家谱等联合目录成果,所录古籍收藏机构已逾干家,可以说参与“总目”编纂工作的同行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对现存中国古籍,完成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调查与着录,今天可以给出约二十万种的统计数字,这是这次编纂工作的最大贡献。二、着录了港澳台地区及日本、韩国、北美、西欧等地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古籍稀见品种。现存中国古籍的总目录,理应反映全球收藏的中国古籍信息,限于人力物力,此项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古籍总目》已利用知见的港澳台地区及日本、韩国、北美、西欧等地图书馆古籍收藏目录,采录大陆图书馆未见着录的古籍品种,并为稀见品种增补了海外收藏机构名称。三、着录了现存中国古籍的主要版本。中国古代典籍的撰着与流传,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宋元以来,历代典籍屡经写抄刊刻、汇编选辑,版本极为复杂,人称书囊无底,难以穷尽。《中国古籍总目》的版本着录,不仅包括历代公私写抄、刻印、排印、影印之本,又综录佛道二藏,旁搜秘本僻书,兼及批校题跋,囊括所有版本类型。至如丛刻单刻、汇印选印、增刊补版、抄配补本等版本特征,形式多样,着录歧异,整合归并,多费斟酌。《中国古籍总目》对于所着录古籍的版本描述,已具初步清理之功。四、依据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并有所突破。《中国古籍总目》沿用四部分类法类分古籍,并参酌《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增损类目,部居类分,有条不紊。如照应现代图书馆编目及庋藏实际,将“汇编丛书”单列为“丛书部”,与经史子集四部并列,形成五部分类,《中国丛书综录》收录的“类编丛书”,则分归四部之首。又如明清以来方志、家族谱编纂兴盛,清季新学流行,相关译着及着述繁多,遂因书设类,特于史部增设“方志类”、“谱牒类”,子部增设“新学类”,汇录相关书籍,以便读者即目求书。五、在编纂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文献整理与研究中,书目指导的重要作用,久已成为共识。古籍编目似易实难,人才培养须经多年历练。近代以来,图书馆界曾涌现大量古籍编目专家,为历次全国性古籍联合目录编纂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古籍总目》编纂持续多年,参与其事者多经磨练,造就了一批古籍编目骨干。然而,面对全国数千家古籍收藏机构所藏的数千万册古籍,古籍编目力量仍嫌薄弱。而古籍书目编纂是一项逐步积累、不断完善的事业,书目收罗的完备与着录信息的精准,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校核修订,迄无止境。《中国古籍总目》的编纂完成,不仅为古籍整理与研究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书目工具,在编纂过程中,又为古籍编目队伍培养了后继人材,其中所积累的经验,有深远的意义。六、吸收了古代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古籍总目》初稿完成,编委会即分邀各学科专家学者参与审稿。参与审稿的数十位专家学者,来自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军事、地理、医学、科技、艺术、出版等领域,遴选及于台湾及海外。各科专家学有专长,熟精文献,认真审阅,悉心校核,拾遗补缺,多所匡正,及时反映了古代文献研究的新成果,由此提高了《中国古籍总目》的编纂质量,促进了学术界与图书馆界之间的交流。

⑹ 请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与《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开始出版“经部”的《中国古藉善本书目》,是集录了全国各省、市、县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管会、文献馆、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及所屑各研究所,其他科研单位等781个单位所藏古籍善本13万部,是我国目前收录善本书最为齐全的一部书目。全书分为经、史、子、集、丛五部分。各书着录了书名、卷数、编着注释者、版本、批校题跋者等。从本书目还可查知有关善本书的收藏单位。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出版。本书是北京图书馆编制的第六部馆藏善本书目,在一九五九年由赵万里、冀淑英先生主持编制、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选入善本的古籍一千余种,使总数达到12 000千种以上。这本书目继承了前五部书目在收录标准、版本考订、款目着录、编目体例、分类原则等方面的优良传统,纠正了一些以往着录的失误,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丛书类归于子部下,每种书着录书名、卷数、着者、板本、稽核、附注等项,于版本注明刻本活字本的行格字数,以供考订各书板本。北京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它所收藏的善本书在全国最为宏富,因此该书目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遗产、整理利用古籍以及图书馆古籍、编目都有重要作用。本书后附书名和着者的四角号码索引,便于检索使用。

这两本书说不上谁好谁不好。他们都是我国珍贵的古籍善本书目录,只不过前者的范围要宽一点。

参考资料:读秀词条: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国文学答问总汇》

⑺ 我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中医古籍馆藏目录是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主持,薛清录教授主编,并有数十名专业人员共同参加编撰的有史以来我国第一部大型中医古籍联合目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在2022年3月公开出版,受到医学界的一致好评。

⑻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的用途

总目其实就是一个现存古籍的家底,其用途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是学术研究,另一个是可作为市场流通参考。做学问讲究占有资料,特别是做中国传统学问,需要了解这个领域的相关古籍,比如说某种古籍是否存世,存在何处,可以按目录找到。在考证上可以查看某种古籍的版本情况,存佚情况。一种古籍如果总目上未着录,说明它极有价值,或者极无价值(不着录往往可能是后人伪造)。

⑼ 中国古籍总目怎么查询,就是使用方法

古籍书目查询,包括四部丛刊、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书辑刊、四库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古本小说集成、古本小说丛刊、石刻史料新编1-4辑、中华大藏经、中华道藏、六十种曲、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丛书集成新编等。可查约55万种古籍。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籍总目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橙app如何开启聊天 浏览:895
访问服务器公网地址 浏览:664
pdf打印底色去掉 浏览:463
java快递接口 浏览:397
哪个app可以教新爸爸 浏览:210
如何查看服务器系统版本信息 浏览:524
成都市土地出让金算法 浏览:702
钢筋加密标记 浏览:576
ps中扩展功能在文件夹的什么位置 浏览:904
双极压缩机为什么要先高压 浏览:527
苹果手机服务器填什么 浏览:832
android移动动画效果 浏览:691
电子和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691
phpurl中文乱码问题 浏览:893
程序员那么可爱大结局陆漓产子 浏览:538
java如何从云服务器读取本地文件 浏览:924
压缩空气软管制作方法 浏览:912
天河三号算法 浏览:924
php队列教程 浏览:632
洪水命令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