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linux模拟存储加密芯片

linux模拟存储加密芯片

发布时间:2022-09-07 13:14:24

1. 为什么在linux中,插入U盘,不能像xp系统一样,发现新硬件

ash disk”。它是一个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可以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即插即用。U盘的称呼最早来源于朗科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存储设备,名曰“优盘”,使用USB接口进行连接。USB接口就连到电脑的主机后,U盘的资料可与电脑交换。而之后生产的类似技术的设备由于朗科已进行专利注册,而不能再称之为“优盘”,而改称谐音的“U盘”。后来U盘这个称呼因其简单易记而广为人知,而直到现在这两者也已经通用,并对它们不再作区分,是移动存储设备之一。
简介
U盘,又称优盘,中文全称“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闪存盘”,英文名“USB flash disk”。用于存储照片、资料、影像,面积只有1厘米见方,实现便携式移动存储、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使人类生活更便捷。
[编辑本段]优点
U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小巧便于携带、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性能可靠。闪存盘体积很小,仅大拇指般大小,重量极轻,一般在15克左右,特别适合随身携带,我们可以把它挂在胸前、吊在钥匙串上、甚至放进钱包里。一般的U盘容量有1G、2G、4G、8G、16G、32G等,价格上以最常见的4Gb为例,70元左右就能买到。存盘中无任何机械式装置,抗震性能极强。另外,闪存盘还具有防潮防磁、耐高低温等特性,安全可靠性很好。
[编辑本段]存储原理
计算机把二进制数字信号转为复合二进制数字信号(加入分配、核对、堆栈等指令)读写到USB芯片适配接口,通过芯片处理信号分配给EEPROM存储芯片的相应地址存储二进制数据,实现数据的存储。EEPROM数据存储器,其控制原理是电压控制栅晶体管的电压高低值,栅晶体管的结电容可长时间保存电压值,断电后能保存数据的原因主要就是在原有的晶体管上加入了浮动栅和选择栅。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电流单向传导的半导体上形成贮存电子的浮动棚。浮动栅包裹着一层硅氧化膜绝缘体。它的上面是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控制传导电流的选择/控制栅。数据是0或1取决于在硅底板上形成的浮动栅中是否有电子。有电子为0,无电子为1。闪存就如同其名字一样,写入前删除数据进行初始化。具体说就是从所有浮动栅中导出电子。即将有所数据归“1”。写入时只有数据为0时才进行写入,数据为1时则什么也不做。写入0时,向栅电极和漏极施加高电压,增加在源极和漏极之间传导的电子能量。这样一来,电子就会突破氧化膜绝缘体,进入浮动栅。读取数据时,向栅电极施加一定的电压,电流大为1,电流小则定为0。浮动栅没有电子的状态(数据为1)下,在栅电极施加电压的状态时向漏极施加电压,源极和漏极之间由于大量电子的移动,就会产生电流。而在浮动栅有电子的状态(数据为0)下,沟道中传导的电子就会减少。因为施加在栅电极的电压被浮动栅电子吸收后,很难对沟道产生影响。
[编辑本段]发明历史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闪存盘。包括中国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中国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 99 1 17225.6)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该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的极大震动。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复审,一度成为全球闪存领域震惊中外的专利权之争。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美国时间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托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与PNY达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签订专利许可协议,PNY向朗科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用1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朗科是U盘的全球发明者。 现在的闪存盘都支持USB2.0标准;然而,因为NAND闪存技术上的限制,它们的读写速度目前还无法达到标准所支持的最高传输速度480Mbit/s。目前最快的闪存盘已使用了双通道的控制器,但是比起目前时代的硬盘,或是USB2.0能提供的最大传输速率来说,仍然差上一截。目前最高的传输速率大约为20-40MB/s,而一般的文件传输速度大约为10MB/s。较旧型的12Mbit/s设备传输速率最大约只有1MB/s。其中业界的佼佼者有深圳朗科公司,M-Systems公司,新加坡Trek公司。
[编辑本段]使用与维护
使用方法
U盘有USB接口,是USB设备。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 2000/XP/2003/2008/Vista/win7/LINUX/prayaya Q3或是苹果系统的话,将U盘直接插到机箱前面板或后面的USB接口上,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如果系统是Windows 98的话,需要安装U盘驱动程序才能使用。驱动可以附带的光盘中或者到生产商的网站上找到。 在一台电脑上第一次使用U盘(当你把U盘插到USB接口时)系统会发出一声提示音,然后报告“发现新硬件”。稍候,会提示:“新硬件已经安装并可以使用了”。(有时还可能需要重新启动)这时打开“我的电脑”,可以看到多出来一个硬盘图标,名称一般是U盘的品牌名,例如金士顿,名称就为KINGSTON。经过这一步后,以后再使用U盘的话,直接插上去,然后就可以打开“我的电脑”找到可移动磁盘,此时注意,在任务栏最右边,会有一个小图标,样子是一个灰色东西旁有一个绿色箭头,就是安全删除USB硬件设备的意思。(U盘是USB设备之一), 接下来,你可以像平时操作文件一样,在U盘上保存、删除文件,或将文件通过右键直接发送到U盘中,但是要注意,U盘使用完毕后要关闭所有关于U盘的窗口,拔下U盘前,要用左键双击右下角的安全删除USB硬件设备图标,再选择“停止”然后左键点击“确定”。当右下角出现提示:“USB设备现在可安全地从系统移除了”的提示后,才能将U盘从机箱上拔下,或者直接单击图标,直接点击“安全移除USB设备” 然后等出现提示后即可将U盘从机箱上拔下。
提高性能方法
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U盘能正常工作后,在“我的电脑”右击可移动磁盘,选择“属性”------“硬件”-----在“所有磁盘驱动器”中选择该移动磁盘后点“属性”,在新对话框里选择“策略”。 若选择“为快速删除而优化”,则这个设备不会用磁盘的写入缓存,所以不用“安全删除”就可以拔掉设备插口。 若选择“为提高性能而优化”,则这个设备会用磁盘的写入缓存来提高磁盘性能,传入和传出速度将大大提高,但是要断开设备就要点击“安全删除硬件”,否则U盘里的数据很可能会丢失。 普通U盘没有加密功能。如果你有加密需求,可以选择带加密功能的U盘。一般软件加密很容易破解的。简单点的文件加密方法你可以选择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等软件附带的加密功能。你说的那些储存资料的方式都是软件实现的。体现到U盘硬盘等储存介质上,就是一个一个的文件形式。简单说就是和你硬盘一样操作。
寿命维护
U盘的可擦写次数是U盘的正常寿命,一般采用MLC颗粒的U盘可擦写1万次以上,而采用SLC颗粒的U盘使用寿命更是长达10万次。 绝对不要在闪盘的指示灯闪得飞快时拔出闪盘,因为这时U盘正在读取或写入数据,中途拔出可能会造成硬件、数据的损坏。 不要在备份文档完毕后立即关闭相关的程序,因为那个时候U盘上的指示灯还在闪烁,说明程序还没完全结束,这时拔出U盘,很容易影响备份。所以文件备份到闪盘后,应过一些时间再关闭相关程序,以防意外;同样道理,在系统提示“无法停止”时也不要轻易拔出U盘,这样也会造成数据遗失。 注意将U盘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不要让U盘口接口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否则容易造成表面金属氧化,降低接口敏感性。 不要将长时间不用的U盘一直插在USB接口上,否则一方面容易引起接口老化,另一方面对U盘也是一种损耗。
注意事项
1. U盘一般有写保护开关,但应该在U盘插入计算机接口之前切换,不要在U盘工作状态下进行切换。 2. U盘都有工作状态指示灯,如果是一个指示灯,当插入主机接口时,灯亮表示接通电源,当灯闪烁时表示正在读写数据。如果是两个指示灯,一般两种颜色,一个在接通电源时亮,一个在U盘进行读写数据时亮。 有些U盘在系统拷贝进度条消失后仍然在工作状态,严禁在读写状态灯亮时拔下U盘。一定等读写状态指示灯停止闪烁或灭了才能拔下U盘。 3.有些品牌型号的U盘为文件分配表预留的空间较小,在拷贝大量单个小文件时容易报错,这时可以停止拷贝,采取先把多个小文件压缩成一个大文件的方法解决。 4.为了保护主板以及U盘的USB接口,预防变形以减少摩擦,如果对拷贝速度没有要求,可以使用USB延长线,(一般都随U盘赠送。如果需要买,尽量选择知名品牌,线越粗越好。但不能超过3米,否则容易在拷贝数据时出错。)注意USB延长线如果是USB1.1(USB2.0 Full Speed)的,速度会很慢。 5. U盘的存储原理和硬盘有很大出入,不要整理碎片,否则影响使用寿命。 6.U盘里可能会有U盘病毒,插入电脑时最好进行U盘杀毒。 7.新U盘买来最好做个U盘病毒免疫,可以很好的避免U盘中毒 8.u盘在电脑还未启动起来(进入桌面以后)不要插在电脑上,否则可能电脑无法正常启动。
[编辑本段]U盘的其他应用
U盘自启动的制作和问题
电脑没有光驱但要装系统怎么办?电脑硬件有损坏怎么办?如何检测硬盘坏道?如何检测内存?这些问题都可以用U盘启动来解决。那么首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用U盘装系统吧。 用U盘做启动盘并不是很容易 先看主板是否支持,U盘是否支持。U盘如果支持,那么你就可以尝试一下这种简单且具有普遍性的U盘制作启动盘方法: 第一步、首先你的主板支持U盘,一般815以上主板都支持的(不支持的通过刷BIOS一般也会支持的,但是刷坏了可别来找我:)。在USB口上插好U盘,启用主板对USB的支持。如果不懂的话就设置BIOS为默认值,第一引导设为USB-HDD,保存并重启。 第二步、导入引导信息(有两种方法): 1、用专门格式化工具进行格式化(一般U盘自带的软件中有),选择引导盘选项即可; 2、闪盘插好后,用光盘启动盘或软盘启动盘引导,进入DOS,进入每个盘(除了C盘以外的)看一下U盘被分配为哪个盘符并记住,因为下面是有用的。一般最小的就是它了(因为这时的U盘不是分在最后一个盘,而是除了C盘以外的随机分配的一个盘符)。进入光驱的盘符(一定要进入才行的),如果在DOS下可以访问到闪盘,在光驱的盘符下,用format x: /s 或FORMAT X:/Q/S或SYS X: (x代表U盘盘符)格式化即可。一般用format x: /s最好,最稳定,U盘将被格式化为FAT格式并装上DOS系统,以后你可以用来引导系统进入DOS做操作了. 第三步、修改引导信息 现在可以引导了,找来一张98启动盘,把里面的所有文件包括隐含文件都拷贝到闪盘当中,覆盖重名的文件。 找到Autoexec.bat文件,用记事本打开,找到Path 开头的那一行,是在Path 前面加上Rem命令,注意Rem后有一个空格。 找到Setramd.bat 文件,用记事本打开,找到“a:\findramd”的那一行,去掉 “a:\”把它改成“findramd”。保存! 第四步、可以加入其他工具 你还可以加入一些系统维护的工具,如ghost、pqmagic8 dos版、smartdrv.exe、FORMAT,XCOPY等工具。 第五步、使用U盘 在BIOS设置第一引导设置为USB-HDD就行了。当然先启用主板对USB的支持.如果不懂的话就设置BIOS为默认值再设置BIOS的第一引导设置为USB-HDD。 这样,用U盘制作的启动盘就完成了。不过U盘启动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U盘的存储介质与硬盘不同,因此读取速度比硬盘要慢很多。如果U盘质量差点的话,那个读取速度就更慢了。U盘对电脑来说就是一个“输入输出设备”,当你的电脑启动的时候,它需要各种设备的协助,所以使用哪个设备有一个先后顺序,要排队,要有一个程序来设定这样的秩序,所以有了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开机电源启动 BIOS(规定了主板外接设备的启动顺序) 按设定顺序启动硬件操作系统加载程序体现作用!由上面可以看出,如果在BIOS中规定U盘作为第一启动硬件,那么它就可以做很多事,包括:安装系统、维护修理等等……!BIOS能识别接受的有: 驱动程序(ZIP)/ 软盘(FDD) / 光盘(CD-ROM)/ 还有硬盘(HDD); U盘想要使用,就要模拟成以上的相关设备,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多种启动模式: 1、USB-ZIP :驱动器模式 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A; 2、USB-FDD :软驱模式 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A; 3、USB-HDD :硬盘模式 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C;(注意:这个模式在安装系统时容易搞砸,因为怕你头脑一发昏,就会混淆U盘和硬盘的C分区) 4、USB-CD-ROM :光驱模式 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当然是光驱的了;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ZIP和HDD模式,简单易用,至于FDD早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U盘来扩展系统缓存
在微软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下,ReadyBoost功能让你只需要插入USB闪存、稍微配置即可提升系统性能。及使用USB 2.0闪存加速Vista PC的性能,把USB存储器的空间当作系统内存使用。 当然,使用ReadyBoost功能的先决条件,就是USB闪存必须满足一定的性能和容量要求:至少2.5MB/s传输、4K的随机读取速度,1.75MB/s的传输、512K的随机写入速度;64MB到8GB的空闲空间;总容量至少在256MB以上。这只是微软官方给出的基本参数,要想完美体验ReadyBoost性能,还是需要更高性能的闪存作支持。
[编辑本段]U盘、USB接口与即插即用
通俗地讲,USB就是一种外围设备与计算机主机相连的接口类型之一。除了USB接口外,还有如并行总线等接口。 然而USB接口却有个极大的优点使得它在这个领域非常的普及,那就是具有这种接口的设备可以在电脑上即插即用(即插即用有时也叫热插拨)。 电脑开机的时候要先开外围设备再开主机电源,而关机时候的顺序恰好相反。之所以要遵循这种开机顺序,就是因为在电脑启动之前必须先让所有的外围设备的电源都打开做好准备,然后等待主机对这些设备逐一进行检查并安装相应的软件.只有这样电脑才能正常运行,否则将可能出现外围设备不可用或者电脑不能识别外围设备的情况。 而USB接口的出现却改变了这种状况,如果某个设备是USB接口,那么它就可以随时插入电脑主机不管电脑此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而如果要取走这个设备,只需按照规范操作便可以将这个设备安全的从电脑上移走。这无疑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U盘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存储盘是USB接口的,因为这个存储盘是USB接口,所以这个存储盘也就能够在电脑上即插即用,也就是说这个存储盘是可以移动的存储盘,它可以随身携带。因此,广义上的U盘实际上就是指的移动存储设备。
USB设备的分类
USB设备分为5大类,即显示器、通信设备、音频设备、人机输入和海量存储。通常所用的U盘、移动硬盘均属于海量存储类。
USB设备的检测及初始化
当一个USB设备插入主机时,由于USB设备硬件本身的原因,它会使USB总线的数据信号线的电平发生变化,而主机会经常扫描USB总线。当发现电平有变化时,它即知道有设备插入。 当USB设备刚插入主机时,USB设备它本身会初始化,并认为地址是0。也就是没有分配地址,这有点象刚进校的大学生没有学号一样。
USB描述符
USB描述符主要包括:设备描述符,配置描述符,接口描述符,端点描述符等。 (1)设备描述符 当USB设备插入主机时,主机首先就会要求对方把它的设备描述符传回来,其中就包含了设备类型及制造商信息。 (2)配置描述符 配置描述符用于定义设备的功能。 (3)接口描述符 传输所采用的协议是由接口描述符确定。 (4)端点描述符 传输的方式则包含在端点描述符中。
USB接口与端点
接口是指设备中哪些硬件要与USB交换信息。海量存储器支持一个接口(数据接口),其中包含三个端口。 端点是和USB交换信息的硬件设备。 接口是端点的集合。
USB的传输类型
USB(通用串行总线)用于将USB接口的外围设备(device)连接到主机(host),实现二者之间数据传输的外部总线结构,是一种快速、灵活的总线接口,USB的传输类型有控制(control)、批量(bulk)、中断(interrupt)和同步(synchronous)传输4种,它最大的特点是易于使用,即插即用,主要是用在中速和低速的外设。
U盘存储规范
U盘属于海量存储类,它的存储规范中包括4个独立的子规范,即CBI传输、Bulk-Only传输、ATA命令块、UFI命令规范。前两个协议定义了数据/命令/状态在USB总线上的传输方法,Bulk-Only传输协议仅仅使用Bulk端点传送数据/命令/状态,CBI传输协议则使用Control/bulk/interrupt三种类型的端点进行数据/命令/状态的传送。后两个协议定义了存储介质的操作命令,ATA协议用于硬盘,UFI协议则针对USB移动存储,U盘读写器的设计遵循Bulk-Only传输协议和UFI命令规范。UFI命令块规范是针对USB移动存储而制定的,它总共定义了19个12字节长度的操作命令。
台湾信号王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很棒,大家都试试吧。我用的一直都很好,还有我们单位的同事也好几个用的呢。呵呵,相信我,没错的!
楼主的问题我来回答吧!!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的台湾信号王,用起来特别的稳定,速度快,绝非凡品。哈哈,不信你试试,我力挺!!!
给你说个秘诀吧 台湾信号王就很好啊,他是基于nb的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呢
我就用过同类的产品好多的啊,但是体会到才知道,要数台湾信号王最好,他是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
台湾信号王,很好的,非常强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嘻嘻
推荐芯片雷凌 三零七零 的台湾信号王,我朋友用了效果很好呢不错的哦
这样的啊,楼主,你去看看台湾信号王,他的芯片是雷凌三零七零呢,同品牌最牛的了
同类产品,我就喜欢台湾信号王了,芯片貌似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的说哦试试就知道了
楼主问的好,呵呵。现在大家都习惯于免费资源了呢,我就是一个这方面的粉丝哇,用过好几个款,但是目前最稳定快速的就是台湾信号王,你可以去看看
楼主,推荐你这个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的台湾信号王吧,很好的。我一直在用了
雷 凌 三零七零 芯片的台湾信号王很好哦
雷 凌 三零七零 芯片的台湾信号王没得说啊,错不了
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 的 台 湾 信 号 王 很厉害的,速度飞一样
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的台湾信号王无语了,极品呢
雷凌3 070芯片 的台湾信号王一个字,好!
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 的台湾 信号 王看看 大家的 好评吧,相信大家就是相信自己哦
这东西关键看芯片了,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 的台湾信 号王很好
楼主 关键看芯片了 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的 台 湾 信 号 王 不错
比较下就知道,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推荐台湾信号王 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的
呵呵,楼主很有意思啊,我也是用这个工具的一员。告诉你个好的产品吧台湾信号王 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的
台湾信号王 雷凌 三零七零 芯片 很好,很强大
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2. 如何在Linux/FreeBSD下使用U盘

1.首先要知道一个概念: 凡是具备USB接口的存储设备都可以被当作U盘,这就包括了USB外挂硬盘,具备USB转接口的CF卡,MMC卡等等.
2. 在Linux/FreeBSD下U盘统一被模拟成SCSI硬盘, 那么当U盘插上计算机时,就可以通过: /dev/sda, /dev/sdb .... (Linux下) /dev/da0s1, /dev/da0s2 .... (FreeBSD下) 对应上U盘
3. 由于大家使用的Linux(Kernal)/FreeBSD版本和设置不同,挂在系统上的USB驱动模块可 能不一样,所以建议大家使用RedHat7.2以上的版本(指内核版本),FreeBSD4.7及以上版本. 在U盘插上后,使用以下命令来加载U盘: 3.1 首先在 /mnt下建立一个U盘的装门目录: mkdir /mnt/usbdsk 3.2 然后加载: mount -t msdos /dev/sda1 /mnt/usbdsk (Linux) mount -t msdos /dev/da0s1 /mnt/usbdsk (FreeBSD)
4. 几点注意.有的U盘另带有一个虚拟的开机/杀毒软盘,插上后就会在系统内出现两个SCSI硬盘, 比如/dev/sda, /dev/sdb, 那么mount的时候就要选择你需要的设备结点.如果你的U盘不是FAT16格式的话,要改 -t 参数. 御载 USB Flash umount /usb

FreeBSD下使用U盘实践经验 .

我是在VMware虚拟机中装的FreeBSD,装好后发现无法使用U盘,后来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经验:

首先要插上你的U盘,这时FreeBSD中应该会显示USB设备已连接上的信息。如果没有的话要先确认VMware中是否启用了USB设备,点击VMware菜单栏中的“虚拟机”->“可移动设备”->“USB设备”,确认这个菜单项下面的“XXX 可移动磁盘(端口X)”前是否打了对勾。再说FreeBSD上显示的连接信息,上面几行说的是设备属性及设备的位置等信息,我们要用到的是最后一行的信息。

我的信息中最后一行是:GEOM_LABEL:Label for provider da0s4 is msdosfs/FALY WINPE.

有用的两个参数是da0s4和msdosfs,其中da0s4是U盘在FreeBSD中的设备标签,msdosfs是指U盘的分区格式。大家的参数可能会和我的不太相同,你只要记住你机子相同位置上显示的两个参数就可以了,下面挂载要用到。

了解这些信息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挂载U盘了,首先在/mnt目录下建一个usbdisk目录,作为U盘的挂载点。

挂载命令的使用格式如下:

mount [选项] <-t 类型> [-o 挂载选项] <设备> <挂载点>

类型就是你U盘的分区格式,比从上面知道我的U盘类型是msdosfs,设备名称是da0s4,完整路径是/dev/da0s4,挂载点是/mnt/usbdisk,所以我要输入的命令是:

mount -t msdosfs /dev/da0s4 /mnt/usbdisk

挂载成功后会有提示信息,我的信息是:

GEOM_LABEL:Label msdosfs/FALY WINPE removed.

现在我们就使用如下命令开始操作U盘了:

cd /mnt/usbdisk

3. 如何将文件加密存储在linux上

本地安装加密软件,指定文件类型加密,然后发到服务器上面即可

4. 如何写linux的I2C驱动,更具体的是加密芯片at88sc0104c的驱动

直接在应用空间写吧,驱动的话要复杂点,会给你增加难度的。

在应用空间用/dev/i2cdev 来访问i2c 设备的例子,你直接 吧。
加密芯片的话,一般厂家都有支持代码的吧,不过不一定是linux 平台的,你把访问i2c 的那部分改改就成了。

5. 简述Linux有技术特点 急

一、Linux服务器版本的关键技术特点 1.中文平台 以前的中文平台在X Window下着重于截取X的函数或通讯协议,红旗Linux 2.0在红旗Linux1.1.2的基础上有了重大突破,完全在国际化的基础上架构了全新的中文显示技术,没有对X的函数及通信协议作任何修改就完全能够显示汉字,支持TrueType显示,并且支持TrueType的无级缩放与字型变换等。 长期以来Linux的中文输入处于非常混乱的局面,其实在X Window上很早就有一套国际规范来解决X上的输入问题,这就是XIM。Rfinput是红旗Linux利用Imdkit开发的遵循XIM的输入法,她支持智能ABC、GBK拼音、区位、郑码,以及在香港很有声望的九方输入法,并可以方便地对它进行扩充。 红旗Linux服务器版支持三种语言,即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文,用户可自由在三种语言之间进行切换。 2.日志文件系统 尽管Linux可以支持种类繁多的文件系统,但是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都用ext2作为默认的文件系统。ext2在写入文件内容的同时并没有写入文件的meta-data和文件有关的信息,如果在写入文件内容之后但在写入文件的meta-data之前,突然断电,文件系统就会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在一个需要大量文件操作的系统中,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重新启动的时候,Linux会运行一个叫做“fsck”(file system check)的程序,扫描整个文件系统。修复不了是经常的事。如果文件系统很大,fsck扫描要费很长时间。在一个有数十亿个文件的计算机上,fsck可能要运行10个小时以上。在这段时间内,系统是不可用的。 日志文件系统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正在开发的有三种日志文件系统:ReiserFS、ext3、jfs,其中已经完成且应用较多的是ReiserFS文件系统,一直被用在SGI的高端Unix上面。据说在Linux内核2.4.0以上的版本可能将采用ReiserFS作为它的文件系统。当前的ReiserFS只能在Intel结构体系上使用,支持其他体系结构的版本正在积极开发中。 ReiserFS文件系统与ext2相比有很多特点: (1)搜寻方式 ReiserFS是基于平衡树的文件系统结构,尤其对于大量文件的巨型文件系统,如服务器上的文件系统,搜索速度要比ext2快;ext2使用局部的二分查找法,综合性能比不上ReiserFS。 (2)空间分配和利用情况 ReiserFS里的目录是完全动态分配的,因此不存在ext2中常见的无法回收巨型目录占用的磁盘空间的情况。ReiserFS里小文件(<4kB)可以直接存储进树,小文件读取和写入的速度更快。 (3)先进的日志机制 ReiserFS有先进的日志(Journaling/logging)机制,在系统意外崩溃的时候,未完成的文件操作不会影响到整个文件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对于较大型的服务器文件系统,ext2“文件系统检查”可能要持续好几个小时。在日志的帮助下,每个对数据结构的改变都被记录下来,日志机制保证了在每个实际数据修改之前,相应的日志已经写入硬盘。在系统突然崩溃后,下次启动只需几秒钟就能恢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4)支持海量磁盘和优秀的综合性能 ReiserFS的出现,使Linux拥有了像Irix/AIX那样的高档商用Unix才有的高级文件系统,可轻松管理上百GB的文件系统。 ReiserFS一个最受人批评的缺点是每升级一个版本,都将要将磁盘重新格式化一次,这个缺点也正在改进中。 3.服务器集群(Cluster) Cluster是将两个(或更多)系统(节点)协调起来一起工作,提供相同服务或实现相同目的的一种计算机机群;在外面看来,整个像一个系统一样,这样可用来提高服务的稳定性和/或核心网络服务的性能。Cluster已经发展多年,但原来都需要专业的软/硬件设备才能实现,只有少数公司才能用得起。随着Linux的流行,出现了许多基于Linux、基于PC的Cluster解决方案,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构建自己的Cluster,而且这些基于Linux的软件大多都是遵循GPL协议的。 许多自由软件的程序员在Linux集群技术方面作了许多卓越的工作,使Linux具有强大的集群能力。而其中引以自豪的是LVS(Linux Virtual Server)项目组,负责人是中国人—张文嵩,他们的成果已被广为接受。红旗Linux服务器版2.0整合了这些技术成果,将其成功的引进到红旗Linux中,为用户提供了这种Linux虚拟服务器的解决方案。 (1)集群技术的分类 ①基于双机系统的集群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利用硬件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高可用性,严格地讲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集群,实际上是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通过一定方式互相监听,实现热备份。当其中主节点出现问题时,备用机能够自动立即接替工作,使用户感觉不出停机。在主节点恢复正常之后,备用机又会把工作还给主节点。 ②基于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的集群 Load Balance应用在Web Server上比较多。用户访问一个地址,但实际上后台有若干台服务器在提供服务。而当服务请求达到饱和时,还可以很容易地再添加新的节点而不用停掉整个Cluster,实现所谓的“热插拔”。而且,Cluster还会查询真实节点的情况,当某台真实节点没有响应时,就不再把任务分配到那里,直到这台节点恢复正常。

6. 如何在Linux上借助eCryptFS加密文件和目录

可用的加密工具
在Linux中实施加密机制有几种办法。我在本教程中将介绍一种选择:eCryptFS堆叠加密文件系统工具。下面整理出了几种可用的Linux加密工具,仅供参考。
文件系统级加密
•EncFS:这是尝试加密的最容易的方法之一。EncFS作为堆叠文件系统来运行,所以你只要创建一个加密的文件夹,将它挂载到文件夹上即可使用。
•eCryptFS:作为一款与POSIX兼容的加密文件系统,eCryptFS的工作方式与EncFS如出一辙,所以你得挂载它。

全磁盘加密

•Loop-AES:这是最古老的磁盘加密方法。它运行起来速度很快,可以在旧系统(比如内核2.0分支版本)上使用。
•DMCrypt:现代Linux内核支持的最常见的磁盘加密方案。

•CipherShed:这是现已停止开发的TrueCrypt磁盘加密软件的开源分支版本。

7. linux 怎么加密硬盘

http://linux.chinaitlab.com/safe/725257.html
仅供参考。

如果连系统分区都要加密,而且是企业用的话,我建议你选择 RH 或者 红旗的上门收费服务……

我记得可以连系统分区都加密,启动时必须输入密码才能继续启动,但我没见到这样的教程……估计使用量很小吧

8. 如何在Linux系统上加密

打开虚拟机,进入安装好的Linux系统,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目录,这里我创建的是test

在创建的目录中新建一个文件,名字为test.txt

在文件中输入“北京欢迎你”,然后保存

执行openssl加密命令
openssl enc -des-ede3-cbc -in test.txt -out JMtest.txt -k 12345678

查看生成的文件JMtest.txt,发现是乱码,说明已经加密成功

然后执行openssl的解密命令
openssl enc -des-ede3-cbc -in JMtest.txt -out test_after.txt -d -k 12345678

查看生成的文件test_after.txit,可以清楚的看到“北京欢迎你”,说明解密成功

9. 关于嵌入试LINUX系统的资料谁有,谢谢!

我帮你查找了两个资料,你看看对你是否可以有点帮助;
嵌入式Linux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随着嵌入式Linux系统的迅速发展,嵌入式Linux已发展成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介绍了嵌入式Linux的设计和几种流行的嵌入式Linux系统。

关键词:嵌入式Linux

一、引言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s)是根据应用的要求,将操作系统和功能软件集成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中,从而实现软件与硬件一体化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出现于60年代晚期,它最初被用于控制机电电话交换机,如今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制造、过程控制、通讯、仪器、仪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事装备、消费类产品等众多领域。嵌入式系统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各种通用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核心CPU,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的产量大概在二十亿颗左右,其中超过80%应用于各类专用性很强的嵌入式系统。

一般的说,凡是带有微处理器的专用软硬件系统都可以称为嵌入式系统。和通用的计算平台相比,嵌入式系统往往具有功能单一、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剪裁性好、软硬件集成度高、计算能力相对较低等特点。多年来,嵌入式设备中没有操作系统,其主要原因有二:首先,诸如洗衣机、微波炉、电冰箱这样的设备仅仅需要一道简单的控制程序,以管理数量有限的按钮和指示灯,没有使用操作系统的必要;其次,它往往只具有有限的硬件资源,不足以支持一个操作系统。

然而,随着硬件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初的控制程序中逐步的加入了许多功能,而这些功能中有很多可以由操作系统提供。于是,在70年代末期出现了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s),它的出现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设计,并可以有效的保障软件质量和缩短开发周期。简单的ES一般并不使用操作系统,只包含一些控制流程,但是随着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复杂性上的增长,简单的流程控制就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这是就必须考虑使用操作系统做系统软件。因此,嵌入式操作系统就应运而生。

随着EOS的广泛应用,业界已推出一些应用比较成功的EOS产品。归纳起来EOS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小巧、实时性、可装卸、固化代码、弱交互性、强稳定性和统一的接口。目前使用最多的EOS产品包括有:Vxwork、QNX、PalmOS、WindowsCE、pSOS、Hopen OS(国内凯思集团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等。其中,Vxwork使用最为广泛、市场占有率最高,其突出特点是实时性强(采用优先级抢占和轮转调度等机制),除此之外,其可靠性和可剪裁性也相当不错。QNX是一种伸缩性极佳的系统,其核心加上实时POSIX环境和一个完整的窗口系统还不到一兆。相比之下,Microsoft WinCE的核心体积庞大,实时性能也差强人意,但由于Windows系列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为程序员所熟悉的API,并捆绑IE、Office等应用程序,正逐渐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与这些商业化的操作系统相比,Linux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

二、嵌入式Linux概述

Linux是一个成熟而稳定的网络操作系统。将Linux植入嵌入式设备具有众多的优点。首先,Linux的源代码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取并修改,用之开发自己的产品。其次,Lirmx是可以定制的,其系统内核最小只有约134kB。一个带有中文系统和图形用户界面的核心程序也可以做到不足1MB,并且同样稳定。另外,它和多数Unix系统兼容,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移植相当容易。同时,由于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人们已成功使Linux运行于数百种硬件平台之上。

然而,Linux并非专门为实时性应用而设计,因此如果想在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嵌入式系统中运行Linux,就必须为之添加实时软件模块。这些模块运行的内核空间正是操作系统实现进程调度、中断处理和程序执行的部分,因此错误的代码可能会破坏操作系统,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Linux的众多优点还是使它在嵌入式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出现了数量可观的嵌入式Linux系统。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uClinux、ETLinux、ThinLinux、LOAF等。ETLinux通常用于在小型工业计算机,尤其是PC/104模块。ThinLinux面向专用的照相机服务器、X-10控制器、MP3播放器和其它类似的嵌入式应用。LOAF是Linux On A Floppy的缩略语,它运行在386平台上。

三、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优势

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可应用于多种硬件平台。Linux已经被移植到多种硬件平台,这对于经费,时间受限制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是很有吸引力的。原型可以在标准平台上开发后移植到具体的硬件上,加快了软件与硬件的开发过程。Linux采用一个统一的框架对硬件进行管理,从一个硬件平台到另一个硬件平台的改动与上层应用无关。Linux可以随意地配置,不需要任何的许可证或商家的合作关系,源代码可以免费得到。这使得采用Linux作为操作系统不会遇到任何关于版权的纠纷。毫无疑问,这会节省大量的开发费用。本身内置网络支持,而目前嵌入式系统对网络支持要求越来越高。Linux的高度模块化使添加部件非常容易。

2、 Linux是一个和Unix相似、以内核为基础的、具有完全的内存访问控制,支持大量硬件(包括X86,Alpha、ARM和Motorola等现有的大部分芯片)等特性的一种通用操作系统。其程序源码全部公开,任何人可以修改并在GUN通用公共许可证(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下发行。这样,开发人员可以对操作系统进行定制,适应其特殊需要。

3、 Linux带有Unix用户熟悉的完善的开发工具,几乎所有的Unix系统的应用软件都已移植到了Linux上。Linux还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功能,有多种可选择窗口管理器(X Windows)。其强大的语言编译器GCC,C++等也可以很容易得到,不但成熟完善,而且使用方便。

四、嵌入式Linux的建立

完整的嵌入式Linux解决方案应包括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运行环境、图形化界面和应用软件等。由于嵌入式设备的特殊要求,嵌入式Linux解决方案中的内核、环境、GUI等都与标准Linux有很大不同,其主要挑战是如何在狭小的FLASH、ROM和内存中实现高质量的任务实时调度、图形化显示、网络通信等功能。

1、 精简内核

Linux内核有自己的结构体系,其中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是其最基本的3个子系统。图1简单表示了它的框架。用户进程可直接通过系统调用或者函数库来访问内核资源。正因为Linux内核具有这样的结构,因此修改内核时必须注意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

嵌入式Linux内核一般由标准Linux内核裁剪而来。用户可根据需求配置系统,剔除不需的服务功能、文件系统和设备驱动。经过裁剪、压缩后的系统内核一般只有300k左右,十分适合嵌入式设备。同标准Linux不同的是嵌入式Linux必须要实现从FLASH或ROM的启动。标准Linux启动代码实现了系统初始化和从软盘、硬盘O盘区引导内核。嵌入式Linux一般保存在FLASH或ROM中,标准LILO无法引导。在支持直接从FLASH设备引导的系统中,如华恒公司的uClinux,引导程序主要完成对硬件系统的初始化工作和操作系统的解压、移位工作。在不支持直接从FLASH引导的系统中,FLASH设备只能作为非引导磁盘使用。此时,可采用先从硬盘或软盘加载一个小操作系统,如嵌入式DOS,然后再执行"Loadlin"加载程序从FLASH引导嵌入式Linux。

对标准Linux的修改主要是虚拟内存和调度程序部分的改动。因为标准Linux系统使用虚拟内存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同时运行多个进程,但是这样每个待运行的进程所能分配的CPU时间片就受限制,资源的使用效率就低。这样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嵌入式系统来说,实时任务往往要求CPU具有很高的突发处理能力,即在有些时候需要极高的处理效率,因此需要屏蔽内核的虚拟内存管理机制。对于无硬盘设备的嵌入式系统,不必采用虚存管理。强实时需求的嵌入式应用可以通过修改任务调度模块实现,主要是在内核和设备驱动程序中加入了许多切换点。在该点处,系统检测是否存在未处理的紧急中断,有则剥夺内核的运行,及时处理中断。实现实时性服务的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标准的Linux内核上增加一个实时内核,标准Linux内核作为一个任务运行于实时内核上,强实时性任务也直接运行在实时内核上,如RT-Linux等。

文件系统是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必不可少的。但标准Linux支持大量的文件系统,因此除了满足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而保留一种外,其它的全部可以删除,利用原有的设置选项可以移除。一般嵌入式设备文件系统主要使用RamDisk技术和网络文件系统技术。RamDisk可驻留于Flash,运行时加载到内存中。

2、 精简运行环境

Linux通常的运行环境指用户运行任何应用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函数库和基本命令集等。标准Linux系统同时向用户提供了静态和动态函数库。静态函数库在生成应用时直接链接到用户应用中。动态库在应用运行时才链接。由于嵌入式系统应用一般都是在开发平台上预先生成的,因此嵌入式系统只需向应用提供动态函数库。Linux应用运行所需的函数库主要有C库、数学库、线程库、加密库、网络通信库等。其中最基本的是C语言的运行库glib。这个库主要完成基本的输入输出,内存访问,文件处理。一个标准的glib库大约要1200kB存储空间,考虑到嵌入式Linux内核往往很小,这种运行库实在太大,我们做了一些精简的工作,方法有两种:(1)、使用静态连接的方法,完全不使用运行库动态连接;(2)、对这个库的函数进行精简。

在一个桌面系统上,使用动态连接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使用动态连接库,可以让应用程序跟函数库的更新、升级分离,便于维护,可以让同时运行的多个程序共享一段代码。但是,在嵌入式系统中,很少有多个程序并行的可能,程序的维护,尤其是库函数的维护更新是不常见的。这时,使用静态连接的优势就极为明显。因为静态连接可以只将库中用到的部分连接进程序。在应用程序较少(小于5)的情况下,静态连接可以达到较好的结果。为了便于将来扩充的需要,我们也采用第二种方法,针对我们的需要,对库函数的内容进行精简,只保留一些基本功能,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其它的C语言运行库。但是这些库对兼容性影响很大。

基本命令集同样是运行用户应用的基础,主要包括初始化进程init,终端获取getty、Shell和基本命令等。嵌入式系统的启动过程可能与标准Linux不同,例如跳过登录过程直接启动GUI等。这就要求修改init,getty等。标准Linux命令集同样由于体积问题无法直接应用于嵌入式环境。目前,小命令集的解决方法主要有集成方法和汇编方法两种。集成方法采用集成公共部分减少命令集整体体积,用C实现,有较好的平台移植性;汇编方法则采用汇编编程减少每个命令的体积.这样可使体积很小但其平台移植性较差。

3、 嵌入式Linux下的GUI

GUI在嵌入式系统或者实时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比如PDA、DVD播放机、WAP手机等,都需要一个完整.漂亮的图形用户界面。这些系统对GUI的基本要求包括:(1)、轻型、占用资源少;(2)、高性能;(3)、高可靠性;(4)、可配置。这些也成为评价嵌入式系统的重要指标。目前,嵌入式Linux上的GUI主要有winCE、Micro Window、紧缩的X Window、MiniGUI(国内做得较好的自由软件之一)。标准Linux的Xfree86由于体积庞大,运行环境要求高,无法运行于嵌入式环境。嵌入式GUI主要通过削减功能,降低性能来实现体积小和占用资源少。目前嵌入式Linux上的GUI环境主要有两类:X类和win32类。X类GUI分为服务方和客户方两方。服务器方提供鼠标、键盘处理和显示功能,客户方是用户应用,服务方和客户方通过socket接口和X协议通信。采用该方式十分有利于远程网络图形化服务,客户方和服务方可通过网络实现X协议和图形显示。典型的X类GUI有Micro Window、紧缩的X Window等。win32类的GUI不存在客户方和服务方,每个任务都自成一体,任何任务间的切换、事件分发由专门的管理任务负责。如wiCE、MiniGUI就是类似于win32类的GUI。

五、当前流行的几种嵌入式Linux系统

除了智能数字终端领域以外,Linux在移动计算平台、智能工业控制、金融业终端系统,甚至军事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Linux被统称为"嵌入式Linux"。

1、RT-Linux

这是由美国墨西哥理工学院开发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到目前为止,RT-Linux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航天飞机的空间数据采集、科学仪器测控和电影特技图像处理等广泛领域。RT-Linux开发者并没有针对实时操作系统的特性而重写Linux的内核,因为这样做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要保证兼容性也非常困难。为此,RT-Linux提出了精巧的内核,并把标准的Linux核心作为实时核心的一个进程,同用户的实时进程一起调度。这样对Linux内核的改动非常小,并且充分利用了Linux下现有的丰富的软件资源。

2、uClinux

uCLinux是Lineo公司的主打产品,同时也是开放源码的嵌入式Linux的典范之作。uCLinux主要是针对目标处理器没有存储管理单元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 的嵌入式系统而设计的。它已经被成功地移植到了很多平台上。由于没有MMU,其多任务的实现需要一定技巧。uCLinux是一种优秀的嵌入式Linux版本,是micro-Conrol-Linux的缩写。它秉承了标准Linux的优良特性,经过各方面的小型化改造,形成了一个高度优化的、代码紧凑的嵌入式Linux。虽然它的体积很小,却仍然保留了Linux的大多数的优点:稳定、良好的移植性、优秀的网络功能、对各种文件系统完备的支持和标准丰富的API。它专为嵌入式系统做了许多小型化的工作,目前已支持多款CPU。其编译后目标文件可控制在几百KB数量级,并已经被成功地移植到很多平台上。

3、Embedix

Embedix是由嵌入式Linux行业主要厂商之一Luneo推出的,是根据嵌入式应用系统的特点重新设计的Linux发行版本。Embedix提供了超过25种的Linux系统服务,包括Web服务器等。系统需要最小8MB内存,3MB ROM或快速闪存。Embedix基于Linux 2.2内核,并已经成功地移植到了Intel x86和PowerPC处理器系列上。像其它的Linux版本一样,Embedix可以免费获得。Luneo还发布了另一个重要的软件产品,它可以让在Windows CE上运行的程序能够在Embedix上运行。Luneo还将计划推出Embedix的开发调试工具包、基于图形界面的浏览器等。可以说,Embedix是一种完整的嵌入式Linux解决方案。

4、Xlinux

XLinux是由美国网虎公司推出,主要开发者是陈盈豪。他在加盟网虎几个月后便开发出了基于XLinux的、号称是世界上最小的嵌入式Linux系统,内核只有143KB,而且还在不断减小。XLinux核心采用了"超字符集"专利技术,让Linux核心不仅可能与标准字符集相容,还含盖了1 2个国家和地区的字符集。因此,XLinux在推广Linux的国际应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5、PoketLinux

由Agenda公司采用、作为其新产品"VR3PDA"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它可以提供跨操作系统构造统一的、标准化的和开放的信息通信基础结构,在此结构上实现端到端方案的完整平台。PoketLinux资源框架开放,使普通的软件结构可以为所有用户提供一致的服务。PoketLinux平台使用户的视线从设备、平台和网络上移开,由此引发了信息技术新时代的产生。在PoketLinux中,称之为用户化信息交换(CIE),也就是提供和访问为每个用户需求而定制的"主题"信息的能力,而不管正在使用的设备是什么。

6、MidoriLinux

由Transmeta公司推出的MidoriLinux操作系统代码开放,在GUN普通公共许可(GPL)下发布,可以在http://midori.transmeta.com上立即获得。该公司有个名为"MidoriLinux计划"。"MidoriLinux"这个名字来源于日本的"绿色"---Midori,用来反映其Linux操作系统的环保外观。

7、红旗嵌入式Linux

由北京中科院红旗软件公司推出的嵌入式Linux是国内做得较好的一款嵌入式操作系统。目前,中科院计算所自行开发的开放源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Easy Embedded OS(EEOS)也已经开始进入实用阶段了。该款嵌入式操作系统重点支持p-Java。系统目标一方面是小型化,另一方面能重用Linux的驱动和其它模块。由于有中科院计算所的强大科研力量做后盾,EEOS有望发展成为功能完善、稳定、可靠的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

六、结束语

由于Linux是一个内核源代码开放、具备一整套工具链、有强大的网络支持及成本低廉的操作系统,因此嵌入式Linux自诞生起就秉承了这众多独特优势,这使它正在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据Even Data数据显示,期望使用嵌入式Linux的用户从2001年的11%增到2002年27%,而同期Vxwork只是从16%到18%,Win CE从9%到14%。另外,在嵌入式Linux的各种应用市场中,通信(语音和数据)名列第一,2000年的销售额是1300万美元,而2005年预计将达到1.26亿美元,可以预见,嵌入式Linux将在未来的通信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占据强有力的地位

Linux是目前十分火爆的操作系统。它是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个大学生Linus B. Torvolds在1991年首次编写的。标志性图标是一个可爱的小企鹅。

Linux是一种类Unix系统,Linus当时编写它的目的是为了替代一种名叫Minix的操作系统。Minix是由一个名叫Andrew Tannebaum的计算机教授编写的,当时由于Unix是一个商业软件,其源代码是不能拿来进行教学的,Andrew教授就自己编写了一个系统用于教学。最
初的Minix用一张软盘就能装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Minix具有一般操作系统的特征,它同时兼容Unix系统。

Linux是一个免费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免费获得其源代码,并能够随意修改。它是在共用许可证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保护下的自由软件,也有好几种版本,如Red Hat Linux、Slackware,以及国内的Xteam Linux等。

Linux具有许多Unix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能够兼容Unix,但无需支付Unix高额的费用。比如一个Unix程序员在单位可以在Unix系统上进行工作,回到家里在Linux系统上也能完成同样的工作,而不必重新购买Unix。要知道Unix的价格比常见的Windows要高出若干倍,和Linux的低廉更是相距甚远。

Linux的应用也十分广泛。Sony最新的PS2游戏机就采用了Linux作为系统软件,使PS2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台Linux工作站。着名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数字技术合成工作就是利用100多台Linux服务器来完成的。

2001年8月17日,Linux发布了最新的Linux 2.4.9版,它也已经十岁了。

Linux的优点

Linux的流行是因为它具有许多诱人之处。

1、完全免费

Linux是一款免费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免费获得,并可以任意修改其源代码。这是其他的操作系统所做不到的。正是由于这一点,来自全世界的无数程序员参与了Linux的修改、编写工作,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对其进行改变。这让Linux吸收了无数程序员的精华,不断壮大。

2、完全兼容POSIX 1.0标准

这使得可以在Linux下通过相应的模拟器运行常见的DOS、Windows的程序。这为用户从Windows转到Linux奠定了基础。许多用户在考虑使用Linux时,就想到以前在Windows下常见的程序是否能正常运行,这一点就消除了他们的疑虑。

3、多用户、多任务

Linux支持多用户,各个用户对于自己的文件设备有自己特殊的权利,保证了各用户之间互不影响。多任务则是现在电脑最主要的一个特点,Linux可以使多个程序同时并独立地运行。

4、良好的界面

Linux同时具有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在字符界面用户可以通过键盘输入相应的指令来进行操作。它同时也提供了类似Windows图形界面的X-Windows系统,用户可以使用鼠标对其进行操作。在X-Windows环境中就和在Windows中相似,可以说是一个Linux版的Windows。

5、丰富的网络功能

互联网是在Unix的基础上繁荣起来的,Linux的网络功能当然不会逊色。它的网络功能和其内核紧密相连,在这方面Linux要优于其他操作系统。在Linux中,用户可以轻松实现网页浏览、文件传输、远程登陆等网络工作。并且可以作为服务器提供WWW、FTP、E-Mail等服务。

6、可靠的安全、稳定性能

Linux采取了许多安全技术措施,其中有对读、写进行权限控制、审计跟踪、核心授权等技术,这些都为安全提供了保障。Linux由于需要应用到网络服务器,这对稳定性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实际上Linux在这方面也十分出色。

7、支持多种平台

Linux可以运行在多种硬件平台上,如具有x86、680x0、SPARC、Alpha等处理器的平台。此外Linux还是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掌上电脑、机顶盒或游戏机上。2001年1月份发布的Linux 2.4版内核已经能够完全支持Intel 64位芯片架构。同时Linux也支持多处理器技术。多个处理器同时工作,使系统性能大大提高。

Linux的不足

由于在现在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行业中,微软的Windows系统仍然占有大部分的份额,绝大多数的软件公司都支持Windows。这使得Windows上的应用软件应有尽有,而其他的操作系统就要少一些。许多用户在换操作系统的时候都会考虑以前的软件能否继续使用,换了操作系统后是否会不方便。虽然Linux具有DOS、Windows模拟器,可以运行一些Windows程序,但Windows系统极其复杂,模拟器所模拟的运行环境不可能完全与真实的Windows环境一模一样,这就使得一些软件无法正常运行。

许多硬件设备面对Linux的驱动程序也不足,不少硬件厂商是在推出Windows版本的驱动程序后才编写Linux版的。但一些大硬件厂商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他们的Linux版驱动程序一般都推出得比较及时。

软件支持的不足是Linux最大的缺憾,但随着Linux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厂商会支持Linux,它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只小企鹅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10. 如何在Linux系统上加密文件和目录

加密类型

我们主要有两种加密文件和目录的方法。一种是文件系统级别的加密,在这种加密中,你可以选择性地加密某些文件或者目录(如,/home/alice)。对我而言,这是个十分不错的方法,你不需要为了启用或者测试加密而把所有一切重新安装一遍。然而,文件系统级别的加密也有一些缺点。例如,许多现代应用程序会缓存(部分)文件你硬盘中未加密的部分中,比如交换分区、/tmp和/var文件夹,而这会导致隐私泄漏。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所谓的全盘加密,这意味着整个磁盘都会被加密(可能除了主引导记录外)。全盘加密工作在物理磁盘级别,写入到磁盘的每个比特都会被加密,而从磁盘中读取的任何东西都会在运行中解密。这会阻止任何潜在的对未加密数据的未经授权的访问,并且确保整个文件系统中的所有东西都被加密,包括交换分区或任何临时缓存数据。

可用的加密工具

在Linux中要实施加密,有几个可供选择的工具。在本教程中,我打算介绍其中一个:eCryptFS,一个用户空间文件系统加密工具。下面提供了一个Linux上可用的加密工具摘要供您参考。

文件系统级别加密

EncFS:尝试加密的最简单方式之一。EncFS工作在基于FUSE的伪文件系统上,所以你只需要创建一个加密文件夹并将它挂载到某个文件夹就可以工作了。

eCryptFS:一个POSIX兼容的加密文件系统,eCryptFS工作方式和EncFS相同,所以你必须挂载它。

磁盘级别加密

Loop-AES:最古老的磁盘加密方法。它真的很快,并且适用于旧系统(如,2.0内核分支)。

DMCrypt:最常见的磁盘加密方案,支持现代Linux内核。

CipherShed:已停止的TrueCrypt磁盘加密程序的一个开源分支。

eCryptFS基础

eCrypFS是一个基于FUSE的用户空间加密文件系统,在Linux内核2.6.19及更高版本中可用(作为encryptfs模块)。eCryptFS加密的伪文件系统是挂载到当前文件系统顶部的。它可以很好地工作在EXT文件系统家族和其它文件系统如JFS、XFS、ReiserFS、Btrfs,甚至是NFS/CIFS共享文件系统上。Ubuntu使用eCryptFS作为加密其家目录的默认方法,ChromeOS也是。在eCryptFS底层,默认使用的是AES算法,但是它也支持其它算法,如blowfish、des3、cast5、cast6。如果你是通过手工创建eCryptFS设置,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算法。

就像我所的,Ubuntu让我们在安装过程中选择是否加密/home目录。好吧,这是使用eCryptFS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Ubuntu提供了一个用户友好的工具集,通过eCryptFS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但是在Ubuntu安装过程中启用eCryptFS只创建了一个指定的预配置的设置。所以,如果默认的设置不适合你的需求,你需要进行手工设置。在本教程中,我将介绍如何在主流Linux发行版上手工设置eCryptFS。

eCryptFS的安装

Debian,Ubuntu或其衍生版:

代码如下:

$ sudo apt-get install ecryptfs-utils

注意,如果你在Ubuntu安装过程中选择加密家目录,eCryptFS应该已经安装了。

CentOS, RHEL or Fedora:

代码如下:

# yum install ecryptfs-utils

Arch Linux:

代码如下:

$ sudo pacman -S ecryptfs-utils

在安装完包后,加载eCryptFS内核模块当然会是一个很好的实践:

代码如下:

$ sudo modprobe ecryptfs

配置eCryptFS

现在,让我们开始加密一些目录,运行eCryptFS配置工具:

代码如下:

$ ecryptfs-setup-private

它会要求你输入登录密码和挂载密码。登录密码和你常规登录的密码一样,而挂载密码用于派生一个文件加密主密钥。这里留空可以生成一个(复杂的),这样会更安全。登出然后重新登录。

你会注意到,eCryptFS默认在你的家目录中创建了两个目录:Private和.Private。~/.Private目录包含有加密的数据,而你可以在~/Private目录中访问到相应的解密后的数据。在你登录时,~/.Private目录会自动解密并映射到~/Private目录,因此你可以访问它。当你登出时,~/Private目录会自动卸载,而~/Private目录中的内容会加密回到~/.Private目录。

eCryptFS怎么会知道你拥有~/.Private目录,并自动将其解密到~/Private目录而不需要我们输入密码呢?这就是eCryptFS的PAM模块捣的鬼,它为我们提供了这项便利服务。

如果你不想让~/Private目录在登录时自动挂载,只需要在运行ecryptfs-setup-private工具时添加“--noautomount”选项。同样,如果你不想要~/Private目录在登出后自动卸载,也可以自动“--noautoumount”选项。但是,那样后,你需要自己手工挂载或卸载~/Private目录:

[/code]$ ecryptfs-mount-private ~/.Private ~/Private

$ ecryptfs-umount-private ~/Private

你可以来验证一下.Private文件夹是否被挂载,运行:

代码如下:

$ mount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把任何敏感文件放进~/Private文件夹里头了,它们会在我们登出时自动被加密并锁在~/.Private文件内。

所有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得神奇。这主要是ecryptfs-setup-private工具让一切设置变得简单。如果你想要深究一点,对eCryptFS指定的方面进行设置,那么请转到官方文档。

结尾

综上所述,如果你十分关注你的隐私,最好是将基于eCryptFS文件系统级别的加密和全盘加密相结合。切记,只进行文件加密并不能保证你的隐私不受侵犯。

阅读全文

与linux模拟存储加密芯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双极压缩机为什么要先高压 浏览:523
苹果手机服务器填什么 浏览:828
android移动动画效果 浏览:680
电子和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681
phpurl中文乱码问题 浏览:891
程序员那么可爱大结局陆漓产子 浏览:536
java如何从云服务器读取本地文件 浏览:921
压缩空气软管制作方法 浏览:911
天河三号算法 浏览:924
php队列教程 浏览:632
洪水命令 浏览:529
安卓怎么弄成苹果在线 浏览:435
谷歌web服务器地址 浏览:898
安卓锁屏图片如何删除 浏览:719
python3多进程编程 浏览:714
证明代码是程序员写的 浏览:397
算法错误发现办法 浏览:410
河南省医院挂号是哪个app 浏览:629
冬日恋歌哪个APP能看 浏览:673
委内瑞拉加密货 浏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