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无线技术pdf

无线技术pdf

发布时间:2022-09-19 00:45:37

❶ 《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韦斯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密码:qdyv

书名: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

作者:韦斯曼

译者:刘志华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6

页数:203

内容简介:

《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第2版)》主要内容:近几年来,无线通信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不断有新技术出现,主要在于射频硬件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从第1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到当前普遍使用的第2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再到以宽带、多媒体业务为标志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论从用户数量、业务范围,还是从服务质量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迄今,我国移动用户已超过3亿,并与固话普及率并驾齐驱。

作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Carl J. Weisman以其多年的工作经验,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简洁明了的篇幅书写了“The Essential Guide to RF and Wireless”(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第2版)》简明地对无线通信中的基本概念、主要射频器件做了全面的介绍,并以数字移动电话为例,详细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常识。

《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第2版)》对基本射频硬件及无线通信系统从概念到工作原理上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并系统而具体地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技术及系统,如广播、雷达、点到点微波以及移动电话系统等;对无线通信中较新领域的关键技术也进行了简单介绍,如宽带固定无线通信、无线网络、移动Internet等。

由于《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第2版)》内容以理解射频硬件和无线系统主要概念为主,因此,《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第2版)》适合射频和无线通信初学者阅读,也可作为在射频和无线通信领域工作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❷ 《深入浅出4G网络LTE/EPC》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深入浅出4G网络》(张明和)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a9tDh7u4J8hN7jZYCVwQcg

提取码: d6tk

书名:深入浅出4G网络

作者:张明和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1

页数:264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4G网络内容的图书。本书首先介绍了4G核心网(EPC)的概念、接口和演进特点,然后从用户状态和基本的附着流程介绍EPC网络的流程和业务—包括日常4G网络运维工作中常见的切换、服务请求和跟踪区更新等流程,并对鉴权和网络拓扑选择等难点进行深入讲解;紧接着,本书探讨了CDMA网络的历史、特点、CDMA与3GPP移动数据核心网的区别,以及CDMA如何演进到3GPP架构下的4G网络;然后,本书针对4G网络3个技术难点—CSFB语音方案、QoS、VoLTE和SRVCC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讲解。在本书的末章,对全球移动数据网络国际漫游架构进行了分析。

本书来源于作者在公司内部社区的博客连载。本书在讲解流程知识的过程中,尝试探究技术方案产生的背后原因,使读者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作者相信“一图胜千言”,因此本书采用大量图表来说明复杂的技术原理。另外,本书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图中采用大量消息讲解流程原理,为读者呈现关键信元如何在消息中封装,具有很强的实际网络运维工作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无线通信技术初学者用来“从无到有”建立移动数据核心网的完整知识框架,也可作为4G相关网络设计、优化、维护人员进行问题处理的参考书,另外还可作为移动通信行业管理人员了解4G网络原理和业务的读物。

作者简介:

张明和,华为公司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通信行业十年,从事过GPRS网络、3G网络、4G网络的工程建设、培训和维护等工作。熟悉移动数据核心网的架构、流程和业务,有着丰富的实际网络规划、建设和维护经验。在华为公司多次荣获“技术尖兵”、“金笔奖”等荣誉,技术资料写作和授课经验丰富,所写文章被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❸ 《5g无线网络及关键技术》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5g无线网络及关键技术》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MzxNkZsD7-4z12P5R0T_xg

?pwd=ujqj 提取码: ujqj
简介:本书全面讨论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架构和相关关键技术,内容涵盖5G网络发展与业务需求、5G网络架构、5G智能无线网络架构、无线网控制承载分离技术、多制式协作与融合技术、5G网络资源管理、移动边缘计算、无线网络虚拟化技术、频谱共享技术等不同层面。本书可供具有一定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通信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读物。

❹ 《黑客大曝光原书第3版》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黑客大曝光原书第3版》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s0kCfGKS7bRZ4iY2qEEfPg

?pwd=sqag 提取码:sqag
简介:本书系统介绍如何通过详尽的信息安全知识,保护无线系统免受瘫痪式的攻击,全面更新和囊括了当今已广泛使用和新兴的无线技术,揭示攻击者如何利用既有的或者定制的黑客工具来锁定、渗透并攻击系统,帮助读者更好地维护无线网络安全。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专门讨论针对Wi-Fi的破解技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蓝牙网络的破解,第三部分介绍的是除了Wi-Fi协议和蓝牙协议之外,其他无所不在的网络无线技术及其所支持的网络。

❺ 求《5g无线网络及关键技术》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5g无线网络及关键技术》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MzxNkZsD7-4z12P5R0T_xg

?pwd=ujqj 提取码: ujqj

简介:本书全面讨论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架构和相关关键技术,内容涵盖5G网络发展与业务需求、5G网络架构、5G智能无线网络架构、无线网控制承载分离技术、多制式协作与融合技术、5G网络资源管理、移动边缘计算、无线网络虚拟化技术、频谱共享技术等不同层面。本书可供具有一定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通信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读物。

❻ 《iPhone简史》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iPhone简史》([美] 布莱恩•麦切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gHP98tKpVoxbidmcbE4IRQ

密码:q1eo

书名:iPhone简史

作者:[美] 布莱恩•麦切特

译者:吴奕俊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2-9

页数:428

内容简介:

iPhone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我们却对它了解甚少。

iPhone来自哪里?是什么时候造的?是谁造的?怎样造的?它是如何改变世界,并将苹果公司变成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公司的?

美国资深记者布莱恩•麦切特数十次采访核心工程师、设计师、团队负责人等,深度对话技术发明家和创新者、研究iPhone的记者、科技历史学家、行业专家等,深入分析掌握的第一手鲜活的资料,讲述多点触控、金刚玻璃、动感传感器、锂离子电池、ARM芯片、无线技术

等iPhone核心技术的起源故事,展示了iPhone构想、设计、创新的全过程。

从美国的库比蒂诺、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再到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甚至从地球上极其干燥之处、肯尼亚的科技废料坑到中国的上海、深圳,本书作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iPhone供应商和原料产地,调查零部件的组装情况,造访iPhone的归宿地,还原iPhone的诞生

历程。

iPhone是一个融合技术,是集体成果,作者打破传统,抛开“孤独发明者创造的神话”这个错误观念,探索汇集其中的强大技术,并还原技术的演进和发展历程,揭开了它成功的真相——这凝聚着乔布斯背后各路英雄的智慧和心血!

作者简介:

布莱恩•麦切特,美国VICE杂志的专栏编辑、资深记者,也是VICE杂志的虚构文学版块Terraform的创始人,专注于科技领域多年,作品经常发表于《卫报》《发现》《超越》《沙龙》等美国媒体上。

为创作本书,他辗转于世界各地,长期实地跟踪采访iPhone产业链,挖掘和整理了iPhone研发、设计、制造的大量细节和逸事。在这个过程中, 他用iPhone记录着他的努力——共拍摄了8000 张照片,录下了200小时的采访,记下了数百页笔记。

❼ 《黑客与安全技术指南》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黑客与安全技术指南》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VUW1O0Ytkg3GIuiYN8dRaA

?pwd=dhe5 提取码:dhe5
简介:这是一本专门介绍并分享黑客与安全技术的入门书,内容从基础知识出发,通过相关实例为读者剖析计算机安全领域的各种技巧。全书由10章组成,第1章主要介绍了一些经典、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基本技能;第2章浅析了当今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基本概念;第3章讲解通过Web渗透测试来模拟恶意黑客的攻击行为,借此讲解评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的方法;第4章讲解比一般的黑盒渗透测试更直观、全面的代码审计的方法与相关知识;第5章从基础原理开始,详细介绍了无线安全的各种应用;第6章从HTML基础开始,详细分析了XSS等前端漏洞的成因、危害以及防御措施;第7章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社会工程学这朵黑客与安全技术中的“奇葩”;第8章通过对多种相关调试工具的使用和实例分析,讲解逆向技术与软件安全的相关知识;第9章通过对各种病毒的调试分析,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病毒攻防技术及相关知识;第10章介绍了安全领域的一项竞赛——CTF。本书各章都有相应的练习环节,读者可以亲自动手,以便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及掌握相关技能。本书适用于想了解黑客与安全技术的开发人员、运维人员以及对相关技术感兴趣的读者。

❽ 《5G:开启未来无线通信创新之路》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5G:开启未来无线通信创新之路》(赵绍刚/李岳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wNVzgN68U-2kc1WGWqZJDg

提取码:gomy

书名:5G:开启未来无线通信创新之路

作者:赵绍刚/李岳梦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7-3
页数:356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对5G无线系统的五大关键技术——大规模天线、新型多址技术、新型波形、毫米波通信、轨道角动量复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使读者对5G无线网络关键技术有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首先对5G网络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对5G系统的需求有个基本了解,然后对大规模天线、新型多址技术、新型波形技术、毫米波通信、轨道角动量复用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

入IMS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能够对多媒体会话进行分类,合理计费。通过分组域进行会议的用户会发送大量的信息(主要包括编码的音频和)。根据3G运营商的不同,这些数据的传输需要花费较大的费用,目前多数运营商基本是按照传输的字节数进行计费的。由于运营商并不能识别传输字节的内容(VoIP会话、即时消息、Web网页或者E-),所以运营商不能按照不同的业务模型来进行收费,所以很容易造成业务量增加显着而收入增长并不明显的现象。
另一方面,如果运营商能够了解用户所使用的业务,那么运营商便可以提供适用于该类业务的有效计费机制。例如,对于即时消息业务,运营商可以固定数量的即时消息进行计费(而不管每个消息的大小)。另外,运营商也可以基于时长来为多媒体会话进行计费(而不管传输的字节数)。
IMS不强制任何特定商业模型,相反,它允许运营商根据其适当的情况来进行计费。IMS可以提供用户所使用业务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运营商可以决定对这些业务是否采用统一费率、基于时长的传统计费、基于QoS的计费,以及使用新方式计费。这里所说的业务,从计费角度而言是指向用户提供的收费业务(例如,语音会话、音频/会话、会议桥、即时消息和呈现信息等)。

❾ 高速移动体无线接收的关键技术

4G移动通信系统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

刘伟 丁志杰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摘要 本文概要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文中详细讨论了4G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主要技术目标,重点讨论了4G系统中可能采用的有关关键技术。

关键词 移动通信系统 4G系统 空中接口

1 概述

第四代(4G)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是目前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从2001年起先后在日本和韩国投入商用,但目前大多数国家运营的仍然是2G或2.5G的移动通信系统。我国运营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2G的GSM和CDMA。目前用户对移动通信系统的速率要求越来越高,而3G系统实际所能提供的最高速率也只有384kbps(虽然标称最高速率为2Mbps),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在3G系统还没有大规模投入商用的情况下,国内外移动通信领域的专家已经在进行4G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90年代早期欧洲就开始4G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其目标速率是100Mbps, 预期在2010左右投入商用。日本在2000年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领导日本的有关政府部门、大学研究机构和工业部门,从事4G系统的研究工作和制定4G 的有关标准。日本NTT的DoCoMo公司已经于2002年成功研制出一个包含移动终端和基站的4G空中接口实验系统,并在该系统上成功地进行了有关的传输和实验。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个组织正在进行4G 系统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如IPv6 论坛、SDR 论坛、3GPP、无线世界研究论坛(the Wireless World Research Forum)、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和MWIF(the Mobile Wireless Internet Forum )等。一些全球着名的移动通信设备厂商也在进行4G的研究和开发工作。AT&&T已经开发了名为4G接入的实验网络。NORTEL正进行软件无线电功率放大器技术的研究,而HP实验室正在进行4G 网络上传输多媒体内容的相关研究。Ericsson在加州大学投入了1000万美元从事下一代CDMA和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

按照目前的研究成果和专家的预测,4G 系统将会在2010年以后投入商业运营,最高下行速率将达到100Mbps。ITU-R 的WP8F工作组也估计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在2010年左右投入商业运营。

2 4G系统的技术目标和特点

4G系统总的技术目标和特点可以概括为:同3G等已有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相比,4G系统应具有更高的数据率、更好的业务质量(QoS)、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智能性、更高的传输质量、更高的灵活性;4G系统应能支持非对称性业务,并能支持多种业务;4G系统应体现移动与无线接入网和IP网络不断融合的发展趋势,因此4G系统应当是一个全IP的网络。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技术目标和特点。

2.1 4G系统的容量

4G系统的容量至少为3G系统的10 倍。4G系统下行信道的最高速率将达100Mbps, 因此移动终端下载文件的速度将比3G系统快得多。4G系统也可把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实时地传送给移动终端用户,从而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了适应数据和多媒体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4G系统自然应具有更高的容量,但所能分给4G系统的频谱仍然是有限的,因此4G系统的频谱效率应当为3G系统的5到10倍。

4G系统目标速率为:对于大范围高速移动用户(250km/h),数据速率为2Mbps; 对于中速移动用户(60km/h),数据速率为20Mbps; 对于低速移动用户(室内或步行者),数据速率为100Mbps。

2.2 4G系统是一个无缝网

4G系统应能实现全球范围内多个移动网络和无线网络间的无缝漫游。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移动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的融合。4G系统应当是一个移动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的融合体,它应能实现与无线LAN 的无缝连接。

4G的无缝特性,包含系统、业务和覆盖等多方面的无缝性。系统的无缝性指的是用户既能在WLAN中使用,也能在蜂窝系统中使用;业务的无缝性指的是对话音、数据和图像的无缝性;而覆盖的无缝性则指4G系统应该能向全球提供业务。因此4G系统应当是一个综合系统,蜂窝部分提供广域移动性,而WLAN提供热点地区的高速业务,同时也应当包含家庭和办公室的个人LAN。

2.3 4G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覆盖性能

4G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覆盖性,并能提供高速可变速率传输。对于室内环境,由于要提供高速传输,因此小区的半径更小。

2.4 4G系统应当是一个基于IP的网络

4G应当是一个基于IP的移动网络,所以有些文献把4G系统称为“基于IP的第四代无线网络”(the Fourth Generation IP-based wireless network)。全IP 的4G网络同已有的移动网络相比具有根本性的优点。IP与实际所采用的各种无线接入方式是兼容的,并且与具体采用的无线接入方式是独立的,采用IP后,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方式和协议与核心网络(CN)协议、链路层是分离独立的。IP与多种无线接入协议相兼容,因此在设计核心网络时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不需要去考虑无线接入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和协议。一个采用IP的核心网络可以采用多种无线接入方式,比如IEEE 802.11、WCDMA、Bluetooth、HyperLAN等。全IP的核心网可以与无线接入方式独立地发展。4G系统将会采用Ipv6。Ipv6将能在IP网络上实现话音和多媒体业务。

2.5 4G系统将能实现不同QoS的业务

4G系统通过动态带宽分配和调节发射功率来提供不同质量的业务。

3 4G与3G的主要技术参数比较

4 4G系统的关键技术

4G 系统的有关关键技术为:宽带接受机、智能天线、空时编码、高性能的功率放大器、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高性能的RF收发信机和多用户检测等。

4.1 无线接入方式与多址方案

在FDMA、TDMA、CDMA和OFDM等多址方式中,OFDM是4G系统最为合适的多址方案,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OFDM也是将来4G系统最有可能采用的多址方式。OFDM的主要优点有:各个信号间不会相互干扰;对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不敏感;用户间和相邻小区间无干扰;可实现低成本的单波段接收机等。OFDM的主要缺点是功率效率不高。

日本NTT DoCoMo提出的4G移动系统方案的无线接入方式为:VSF-OFCDM。VSF 表示可变扩频因子(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而OFCDM则表示正交频分与码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VSF-OFCDM 属于多载波CDMA(MC-CDMA),这种无线接入方式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并且不受多径干扰的影响。

VSF-OFCDM实际上也是CDMA, 因此同一般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一样,频率可以在所有的小区中重复使用。由于VSF-OFCDM采用了可变扩频因子,因此通过改变扩频因子,可应用于高密度业务区和一般业务区。

NTT DoCoMo 已经于2002年10月成功进行了4G系统的有关试验。采用他们研制的4G移动通信试验系统,在室内环境成功进行了上行20Mbps,下行100Mbps的传输试验。

4.2 调制与编码

4G系统将会采用多载波调制(MCM)技术。4G系统可能会采用两种形式的MCM: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和正交频分复用时分多址(OFDM-TDMA)

一般MC-CDMA采用QPSK调制,而OFDM-TDMA采用高电平调制,如M-QAM(M从4 到256)。对于M-QAM,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一般认为需要采用自适应调制,按照实际测量的参数来确定QAM 的电平数和符号速率。

NTT DoCoMo的4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调制方案为QPSK,相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3.68Mbps。当采用64-QAM调制时,数据速率高达331.776Mbps(相应的扩频因子为1)。

4G移动通信系统将采用更高级的信道编码方案,如Turbo码、级连码和LDPC等,从而在极低的Eb/N0下保证足够的性能。NTT DoCoMo的4G实验系统信道编码采用TURBO码。

4.3 无线链路增强技术

可以提高容量和覆盖的无线链路增强技术有:分集技术,如通过空间分集、时间分集(信道编码)、频率分集和极化分集等方法来获得最好的分集性能;多天线技术,如采用2或4 天线来实现发射分集,或者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来实现发射和接受分集。

4.4 高效的频谱使用方案

提高频谱效率的方法有:使用3GHz以上的频段,由于可以使用的带宽更宽,因此将具有更高的传输容量。3G系统的频谱效率只有2 bps/Hz,而4G系统的频谱效率应达到5 bps/Hz。

4.5 基于IP的核心网

3G系统不是基于IP的,如CDMA2000基于ANSI-41,而WCDMA基于GSM-MAP。4G系统应当是一个全IP的网络。采用全IP 的优点有:可以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无缝互连;全IP也是一种低成本的集成目前网络的方法。4G系统的核心网是一个基于全IP的网络,因此核心网独立于各种具体的无线接入方案,能提供端到端的IP业务,能同已有的核心网和PSTN共存。要实现全IP的核心网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鉴权、计费等;核心网应具有开放的结构,从而能允许各种空中接口接入核心网;同时核心网应把业务、控制和传输等分开。

4.6 软件无线电(SDR)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将会在4G系统得到应用。软件无线电使得系统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和空中接口。软件无线电技术能支持采用不同空中接口的多模式手机和基站,能实现各种应用的可变QoS。软件无线电技术有助于不同标准和系统的融合。软件无线电在4G中的可能应用为:采用软件无线电实现的基站可同时为多个网络服务;当终端移动时,可重新配置,如当移动终端移动到一个采用不同标准的移动系统中时,终端可按照该系统的标准重新自动配置该终端,从而该终端可获得服务。

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的移动终端或BS将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主要由天线模块、LNA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ADC\DAC模块、DSP模块和多媒体模块等组成。软件无线电中RF和基带器件都应当是可编程的。

4.7 高性能的接收机

4G系统对接收机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我们知道Shannon定理指出了在带宽为BW的信道中实现容量为C的可靠传输所需要的最小SNR。按照Shannon定理,我们可以计算出,对于3G系统如果信道带宽为5MHz,而数据速率为2Mbps,则所需的SNR 为1.2 dB;而对于4G系统,要在5MHz的带宽上传输20Mbps的数据,则所需要的SNR为12dB。可见对于4G系统,由于速率很高,因此对接收机的性能要求也要高得多。

4.8 智能天线与MIMO技术

智能天线和MIMO技术可以降低多址干扰,实现空间分集,因此将会在4G系统中得到应用。图一左端为一个智能天线示意图,基站对各个用户可形成一个定向波束,因此既可降低来自小区内其它用户的多址干扰,也可降低对基站发射功率的要求。

4.9 多用户检测技术

随着多用户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用户检测器将会在4G系统的基站和终端中得到应用。多用户检测器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因此将是4G系统必然采用的技术。随着多用户检测器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高性能但算法不是特别复杂的多用户检测器算法不断提出来,因此在实际系统中采用多用户检测技术将是切实可行的。

参 考 文 献

[1] Young Kyun Kim.“new technological and standards toward beyond 3G”. cic 2002 . seoul,korea.

[2] Christian prehofer.“technologies for future mobile networks”, cic 2002, seoul, korea

[3] tatsuro masamura.“towards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ic2002,seoul,korea.

[4] Rahim Tafazolli.“why we need 4G!”. 2001 Workshop on multiradio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5] v. kumar.“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yond 3G”. Alcatel Telecommunications Review, 2002

[6] http://www.motorola.com. “beyond 3G”.

[7] http://dis.cnu.ac.kr/download/John-Beyond_3G.pdf

[8] http://www.fraunhofer.de/english/publications/df/df2002/magazine2-2002-26.pdf .

----《中国数据通信》

阅读全文

与无线技术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现在还有c语言编译吗 浏览:672
哪里买到单片机 浏览:478
linux文件打开数量 浏览:510
编译原理中什么是l属性文法 浏览:367
硬盘加密时出现的问题 浏览:59
如何退域命令 浏览:108
看书的app哪里看 浏览:291
服务器怎么调大 浏览:3
android天气apijson 浏览:984
为什么创建id会出现服务器错误 浏览:837
代码中有不必编译的单词吗 浏览:563
钩子与数据库编程 浏览:563
安卓光遇录歌怎么设置 浏览:485
虚拟机怎么和云服务器搭建集群 浏览:896
python倒计时代码turtle 浏览:492
cad命令mv 浏览:928
nexus7一代androidl 浏览:306
linux使用静态库编译过程 浏览:103
android平滑滚动效果 浏览:841
什么是编译器指令 浏览: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