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求!!!找一本介绍历史人物的书
你要找的是不是这本。。。= =
《中华名人百传》全20卷的
http://boyuebook.cn/I1749.html
这个网址里有
这个是电子书下载的:中国名人百传 - 高清晰pdf
http://www.xlvv.com/soft/32/36/30DA/30DA0D36363689.html
内容也是如下
十大明君
十大昏君
十大宰相
十大将帅
十大名臣
十大奸臣
十大宦官
十大文豪
十大才子
十大豪杰
十大才女
十大美女
十大名妓
十大后妃
十大高僧
十大商人
十大思想家
十大谋略家
十大阴谋家
十大科学家
简介:
据权威部门统计,人的成功经验90%以上来间接来自社会,其中69%是从着名人物的生平中获得的。《中华名人百传》从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摘选二百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范围囊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豪杰、名妓优伶、淫君烈妇、大奸巨商、高官重臣、枭男霸女等。通过人物的特殊经历,提示名人发家秘密,点评名人成因败果,对现代人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全书共20卷,大32开,特豪华精装,为典藏、馈赠之佳品。
目录:
十大明君
千古一帝---秦始皇
布衣皇上---刘 邦
盛世明君---李世民
风流女皇---武则天
士兵皇帝---赵匡胤
大明太祖---朱元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开创盛世---康 熙
一代明君---雍 正
风流倜傥---乾 隆
十大奸臣
谮忠祸吴---伯 喜
朝廷叛逆---刘 濞
弑君跋扈---尔朱荣
盛唐大奸---杨国忠
三起三落---蔡 京
一代国贼---张邦昌
生财有道---阿合马
马屁天王---严 嵩
跋扈第一---鳌 拜
第一贪官---和 伸
十大才女
史笔千秋---班 昭
名垂千古---蔡文姬
凤仪高迈---谢道韫
雁过留声---薛 涛
道观哀艳---鱼玄机
出水芙蓉---花蕊夫人
词国俊杰---李清照
断肠英女---朱淑真
纺织大师---黄道婆
巾帼英雄---秋 瑾
十大商人
富甲陶朱---范 蠡
营国巨商---吕不韦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实业巨子---张 骞
商界巨擘---盛宣怀
第一商人---胡雪岩
火柴大王---刘鸿生
家族首富---孔祥熙
地产大王---徐 润
双栖勇士---章乃器
十大昏君
暴虐之君---商纣王
亡国之君---胡 亥
傀儡皇帝---汉献帝
白痴皇帝---司马衷
名义皇帝---唐高宗
苦难皇帝---明思宗
儿皇帝----石敬瑭
杀兄弑父---隋炀帝
异国囚徒---宋徵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
十大宦官
指鹿为马---赵 高
借刀杀人---石 显
诌媚有术---和士开
忠诚老奴---高力士
宦官监军---鱼朝恩
“六贼之首”-童 贯
阉国英豪---郑 和
立地皇帝---刘 瑾
宦官第一---魏忠贤
第一奴才---李莲英
十大美女
倾国倾城---妲 已
一笑亡国---褒 姒
绝代佳人---西 施
色情间谋---貂 蝉
千古留名---王昭君
花中魁首---赵飞燕
闭月羞花---徐艳华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忠于爱情---杨贵妃
秀色煞人---萧观音
十大思想家
道家鼻祖---老 子
百世师表---孔 子
东方亚圣---孟 子
无神先师---王 充
心学大师---王守仁
传统叛逆---李 贽
经世匹夫---顾炎武
光耀百世---龚自珍
放眼世界---魏 源
维新志士---康有为
十大名妓
天生尤物---绿 珠
傲骨持洁--苏小小
绝代名妓---李师师
天生尤物---如是
风尘奇葩---董小宛
红颜祸水---陈圆圆
诗禅三味---顾媚
桃花遗恨---李香君
千秋侠妓---小凤仙
花国状元---赛金花
十大文豪
伟大诗人---屈原
史家第一---司马迁
才高八斗---曹 植
冲天大鹏---李 白
诗中圣哲---杜 甫
诗坛领袖---白居易
文坛全才---苏 轼
驰骋疆场---陆 游
剧作大师---汤显祖
红楼绝唱---曹雪芹
十大后妃
野鸟皇后---吕 雉
挽歌圣手---王政君
魂断金城---贾南风
太和改制---冯 氏
独孤奇妒---伽 罗
乱世惊鸿---张 氏
铁马红颜---萧燕燕
垂帘风流---刘 娥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铁血太后---慈 禧
十大阴谋家
伪忠伪孝---王 莽
豪强独夫---董 卓
虚伪狡诈---司马昭
口蜜腹剑---李林甫
外憨内奸---安禄山
反复无常---朱 温
汉奸鼻祖---秦 桧
湖上平章---贾似道
红颜一怒---吴三桂
窃国大盗---袁世凯
十大宰相
成就霸业---管 仲
芝过昭着---李 斯
开国丞相---萧 何
权术之王---曹 操
千古名相---诸葛亮
知人善任---狄仁杰
佐定天下---赵 普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
独裁良相---张居正
十大名臣
天下归心---周 公
改革斗士---商 鞅
流芳千古---房玄龄
千秋镜鉴---魏 征
改革大师---王安石
治国奇才---刘 晏
第一清官---于成龙
扶棺谏君---海 瑞
千古完人---曾国藩
千秋功罪---李鸿章
十大豪杰
王侯无种---陈 胜
书生使节---班 超
乱世英豪---李 密
北国侠士---窦建德
冲天太保---黄 巢
飞虎将军---辛弃疾
乱世闯王---李自成
女中英雄---王聪儿
天国之王---洪秀全
天国骁将---石达开
十大高僧
取经第一---法 显
译经大师---鸠摩罗什
不幸经僧---真 谛
智者大师---智 凯
饮誉华夏---玄 奘
着名唐僧---义 净
禅宗祖师---惠 能
以法济世---法 藏
丈量地球---一 行
六次东渡---鉴 真
十大科学家
通天知地---张 衡
医家方祖---张仲景
数学泰斗---祖冲之
笔注华夏---郦道元
长寿药王---孙思邈
科学巨星---沈 括
天文巨子---郭守敬
华夏神医---李时珍
中西会通---徐光启
启蒙先驱---宋应星
十大才子
盛世文豪---司马相如
诗名天下---谢灵运
唐代诗鬼---李 贺
天才浪子---李商隐
百代文宗---刘禹锡
一生风流---唐伯虎
人间大隐---李 渔
第一才子---纪晓岚
大清奇才---张之洞
浪漫诗僧---苏曼殊
十大将帅
兵家鼻祖---孙 武
常胜将军---白 起
统一六国---王 翦
一代兵仙---韩 信
再造唐朝---郭子仪
悲剧英雄---项 羽
英名长存---岳 飞
开国第一---徐 达
驱逐倭寇---戚继光
心忧天下---左宗棠
十大谋略家
谋略始祖---姜尚
忍辱膑脚---孙 膑
纵横捭阖---苏 秦
强秦弱楚---张 仪
远交近攻---范 睢
一代谋圣---张 良
精计奇谋---王 允
算无遗策---郭 嘉
缔造明朝---刘 基
佐清入关---范文程
‘贰’ 有没有《术藏》的爱好者有电子版的。跪求。
术藏:六壬金口诀
术藏是非常丰富的,不仅仅包括六壬、六爻、奇门遁甲、四柱八字、梅花易数、紫微斗数、风水等周易的很多方面,包罗万像,我列举了一些术藏中的部分电子书,
《术藏》一书,按成书先后的顺序,对历史上的重要术数经典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总结。术数学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完整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学术之一。
图中术藏书籍有个红色块状,术藏的电子书都出自。。。。。不说你应该说懂了
术藏部分书籍目录:
《六壬际斯 二卷》
《鼎锲卜筮鬼谷源流断易天机大全 三卷首一卷》
《火珠林 一卷》
《奇门卜筮 不分卷》
《术数.命书相书》
《新刊合并官板音义评注渊海子平 五卷》
《神相全编 十二卷首一卷》
《子平集要 不分卷》
《星平集腋统宗 四卷》
《神相汇编 四卷 续集 一卷》
《子平管见集解 二卷》
《术数类.22.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旧题唐]曾文辿杨筠松撰》
《术数类.48.御定星历考原-[清]李光地等奉敕编》
《术数类.21.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旧题唐]杨筠松撰》
《术数类.04.潜虚、附潜虚发微论-[宋]司马光撰[宋]张敦实撰》
《术数类.07.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宋]张行成撰》
《术数类.27.焦氏易林-[汉]焦赣撰》
《术数类.03.元包经传、附元包数总义-[北周]卫元嵩等撰》
《术数类.15.易象图说内篇、外篇-[元]张理撰》
《术数类.14.大衍索隐-[宋]丁易东撰》
《术数类.25.发微论-[宋]蔡元定撰》
《术数类.19.宅经-[旧题]黄帝撰》
《术数类.41.月波洞中记-不着撰人》
《术数类.16.三易洞玑-[明]黄道周撰》
《术数类.08.易通变-[宋]张行成撰》
《术数类.10.皇极经世书解-[清]王植撰》
《术数类.38.演禽通纂-不着撰人》
《术数类.42.玉管照神局-[旧题南唐]宋齐丘撰》
《术数类.49.钦定协纪辨方书-[清]李光地等奉敕编》
《术数类.44.人伦大统赋-[金]张行简撰[元]薛延年注》
《术数类.09.观物篇解、附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宋]祝泌撰》
《术数类.12.洪范皇极内篇-[宋]蔡沉撰》
《术数类.26.灵棋经-[旧题汉]东方朔撰[明]刘基等注》
《术数类.36.三命指迷赋-[旧题宋]岳珂补注》
《术数类.11.易学-[宋]王湜撰》
《术数类.02.太玄本旨-[明]叶子奇撰》
《术数类.28.京氏易传-[汉]京房撰[吴]陆绩注》
《术数类.35.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宋]徐子平撰》
《术数类.31.李虚中命书-[旧题周]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
《术数类.24.催官篇-[宋]赖文俊撰》
《术数类.40.三命通会-[明]万民英撰》
《术数类.43.太清神鉴-[旧题后周]王朴撰》
《术数类.23.灵城精义-[旧题南唐]何溥撰》
《术数类.17.灵台秘苑 -[北周]庾季才原撰、[宋]王安礼等重修》
《术数类.33.星命溯源-不着撰人》
《术数类.34.珞琭子赋注-[宋]释昙莹撰》
《术数类.13.天原发微、附各类图等-[宋]鲍云龙等撰》
《术数类.06.皇极经世索隐-[宋]张行成撰》
《术数类.39.星学大成-[明]万民英撰》
《术数类.18.唐开元占经-[唐]瞿昙悉达撰》
《术数类.46.遁甲演义-[明]程道生撰》
《术数类.05.皇极经世书-[宋]邵雍撰》
《术数类.01.太玄经-[汉]扬雄撰、[晋]范望注》
《术数类.20.葬书-[旧题晋]郭璞撰[元]吴澄删定》
《术数类.32.玉照定真经-[旧题晋]郭璞撰、张颙注》
《术数类.29.六壬大全-不着撰人》
《术数类.45.太乙金镜式经-[唐]王希明撰》
《术数类.37.星命总括-[旧题辽]耶律纯撰》
《术数类.30.卜法详考-[清]胡煦撰》
‘叁’ 伤寒论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伤寒论》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着汉医经典着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着,全书10卷。
‘肆’ 求《求医不如求己小全书》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求医不如求己小全书》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raixIaMvlR9P2HVaEdwC0A
‘伍’ 中医经典书籍有哪些
这些中医书籍注意看图片中,那里都有这些书籍的电子版
时间充足的话下面这些中医经典书籍也可以看看
中医书籍目录:
中医歌诀白话解系列
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高清版)
中医经典临证发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中医经典注评丛书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共三十八册)
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全2册)
中华传世医典(全12册)
中华养生网络(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中华医书集成
中华医学网络大辞海
中华国粹书系丛书(全10卷)
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文汇出版社1989 胡熙明主编)
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
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
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全套10卷)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中国医学大成(简体横排版)
中国医学大成(繁体竖排版)
中国医学网络全书(全七卷)(扫描版)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
中国医着系列丛书(全6册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全十五部)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全套六集)北京出版社1990版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全六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版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33册)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中国药典(2010版)(全3部)
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
中国藏药(全3卷)
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系列图书
中草药现代研究(全三卷)
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
中药类书籍
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丛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临床经典中医读本(共三十八册)
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续名医类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云南天然药物图鉴(全5卷)
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
伤寒类书籍
伤寒论注十人书丛书(全10册)
住院医师手册(合集,共12本)
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傅山医学临证运用丛书(全3册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手册(全四卷)
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共二十二册)
全国着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全国着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扫描版)
全民献方献药运动验方
内经类书籍
医学人生丛书:走近中医大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医学入门(上、下)
医学图谱、图解(一)(共十册)
医学图谱、图解(二)(共十册)
医学衷中参西录丛书
医家金鉴
医方类聚(全十一册)
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全10册)(高清版)
医林荟萃(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医经六书(全3册)
千家妙方(上、下册)(扫描版)
历代本草精华丛书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
名中医医案医论(共15册)
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
名医名方录(全4册)
名医类案(正续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名医遗珍系列丛书(全四册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名家临证医着重刊
名家临证医着重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名家献秘:老中医养生药膳(广东旅游出版社)
名师与高徒(共四卷)(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名师经方讲录(全2辑)
名老中医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共5册)
吕志杰着作(河北中医学院)
吴中医集(全4集)
吴熙妇科溯洄(全三集)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
四季养生药膳(三采文化)
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丛书(全12册)
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研读录(全2辑)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共七册)
国医英才系列丛书(全3卷)
圣济总录(上、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版)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黄帝内经灵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陆’ 体育保健养生的文章,2000字
运动保健,又叫中医健身术,是指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体育运动被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如《庄子·刻意》云:“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己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说明当时用导引等方法运动形体来养生的人,已经为数不少了。《吕氏春秋》中更明确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非常明显,此在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黄帝内经》也很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调应“和于术数”。所谓“术数”,据王冰注:“术数者,保生之大伦”,即指各种养生之道,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后汉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做体操,其弟子吴普按照“五禽戏”天天锻炼,活到90多岁,还耳目聪明、牙齿完好。“五禽戏”的出现,使中医健身术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以后其他运动保健形式的出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到了晋唐时期,主张运动的养生家多了起来,晋张华《博物志》中所载青牛道士封君达养性法的第一条便是“体欲常少劳,无过度”。南北朝时期,梁陶弘景所辑《养性延命录》中说:“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胜耳。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快也。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数故也。”唐代名医孙思邈亦很重视运动养生,他在《保生铭》中提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他本人还坚持走步运动,认为“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到宋代,对运动保健的养生法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如蒲虔贯着《保生要录》,专列“调肢体”一门,主张用导引动形体。明代着名养生学家冷谦着《修令要旨》、王蔡传撰(修真秘要),均提倡用导引来锻炼身体。现在,在我国流传极广的太极拳,据说是明代戚继光根据民间拳术总结出来的拳经32势。清代养生学家曹庭栋创“卧功、坐功、立功三项”,作为简便易行的导引法,以供老年锻炼之用。 以上说明,古人是非常重视运动保健的,“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这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推迟向衰老变化的过程,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更是极为有益。法国医生蒂索曾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的一切药品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话尽管讲得有点过头,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是,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使生活和工作充满朝气蓬勃的活力和轻松愉快的乐趣;可以帮助建立生活的规律和秩序,提高睡眠的质量,保证充足的休息,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人体的适应和代偿机能,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总之,运动可以使人健全体魄、防病防老、延长寿命,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外有人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这同我国清代的教育家颜习斋所说的“养生莫善于习动”。“一身动则一身强”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柒’ 《求医不如求己小全书》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求医不如求己小全书》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raixIaMvlR9P2HVaEdwC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