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分离过程pdf

分离过程pdf

发布时间:2022-09-19 08:41:27

❶ 《掌握需求过程(第3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掌握需求过程(第3版)》([美国] 罗伯逊)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gYArHe8rsHUyzABlMYuN1g

提取码:kxkl

书名:掌握需求过程(第3版)

作者:[美国] 罗伯逊

译者:王海鹏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1

页数:407页

内容简介:

《掌握需求过程(第3版)》论述了软件开发中的重要课题如何得到正确的需求。书中用一个接一个的步骤、一个接一个的模板、一个接一个的例子,向读者展示了经过业界验证的需求收集和验证过程,为精确地发现顾客所需所想提供了技巧和深刻见解。第3版延续了之前版本的优势,提供了Volere需求过程和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同时为传统、敏捷和外包开发提供了不同的策略指导。对客户价值、迭代式开发和故事卡片的讨论,体现了作者对敏捷软件开发的深刻理解。利用验收标准让需求可测试,是在项目早期消除需求缺陷的好方法。书中还提供了各种检查清单,帮助识别利益相关者、用户、非功能需求。第3版引入了Brown Cow模型,清晰地展现了“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关注点分离。各种需求案例的讨论,是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的结晶。书中还探讨了复用需求和需求模式的方法。

《掌握需求过程(第3版)》可作为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随时参考的手册,是产品经理、系统分析师、软件开发者和测试者必读的一本好书。

作者简介:

Suzanne Robertson和James Robertson

Volere需求过程和需求分析模板发明人。他们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班,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大大小小的公司开展需求分析。多年中,帮助了成百上千家公司改进了需求技术,使其进入系统开发的快车道。他们关于需求、分析和设计的课程和研讨班以其创新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赞誉。Robertson夫妇是知名的咨询机构Atlantic Systems Guild公司的主要人物,擅长处理复杂系统构建中人的问题。他们还是Requirements-Led Project Management一书的共同作者。

译者简介

王海鹏 199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开发者,独立的咨询顾问、培训讲师、译者。拥有20年编程经验,已翻译20余部软件开发书籍。目前主要感兴趣的领域是软件架构和方法学,致力于提高软件开发的品质和效率,发现它们其实是一回事儿。

❷ 求《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册+下册》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册+下册》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n2zZVS1mCjjDE3ZgkqIBVA

?pwd=kwsh 提取码: kwsh
简介:全书共十二章,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液体搅拌、传热及蒸发;下册包括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气体吸收、蒸馏、液一液萃取和液一固浸取、固体物料的干燥及其他分离方法(结晶、膜分离及吸附等)。每章均有学习指导、例题、习题与思考题。

❸ 食品级二氧化碳提纯器

生产方法
目前常见的富CO2气源有变换气,油田伴生气、食品发酵气、石灰窖气、高炉气、转炉 气,烟道气、甲醇裂解气等(见附表所示),含CO2气源中通常都含有硫化物、氮氧化物、H20、 烃类等杂质。用作饮料添加剂或化工合成原料都要求其中杂质含量很低。因此CO2的分离提 纯技术是CO2化学发展的基础,也是地化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工业上分离提纯CO2的方法有低温蒸馏法、膜分离法、溶剂吸收法和变压吸附法(PSA)等。

附表 CO2气源与含量

二氧化碳气源
含量(V%)

1
天然气田气
80~90

2
合成氨副产气
98~99

3
石油炼制副产气
98~99

4
发酵工业副产气
95~99

5
乙二醇生产副产气
91

6
炼钢副产气
18~21

7
燃煤锅炉烟道气
18~19

8
焦炭及重油燃烧气
10~17

9
天然气燃烧烟道气
8.5~10

10
石灰窑尾气
15~45

3.1 低温蒸馏法

本法由于设备庞、能耗较高、分离效果较差,因而成本较高,不适应中小规模的生产, 一般适用于油田开来现场,生产无硫CO2产品直接注入油井,以提高采油率。

3.2膜分离法和溶剂吸收法

膜分离法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能耗较低等优点,是当今世界上发展较迅速的-项 节能型气体分离技术。但是,膜分离分离法的缺点是很难得到高纯度的CO2,为了得到高纯 度的CO2,它必须与溶剂吸收法结合起来,前者用于粗分离,后者做精分离,工艺极其复杂。

3.3变压吸附法(PSA法)

PSA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适应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等优点。

CO2在物理吸附剂上表现出:与其它气体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变压吸附法就是利用这 种吸附能力的差异达到从混合气中分离提纯不同纯度的(CO2)的目的。

含CO2混合气体首先进入预处理工序,先将混合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H20、高烃类 等具有更强吸附能力的吸附质脱除,然后再进入变压吸附工序,从吸附相中得到纯度较高的CO2气体,以满足工业需要。最后通过提纯工序可得到纯度更高的液态、固态CO2产品。

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化工部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在1988年和1989年相继 开发成功了从石灰窖气和合成氨厂变换气中提纯二氧化碳的变压吸附工业装置。第一套从变 换气中提纯二氧化碳的装置于1989年7月在广东江门氮肥厂建成,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12t/d,由于二氧化碳质量好,在广东和港澳地区很畅销。该厂的变压吸附装置建成后,除了每天可向市场提供12吨食品级二氧化碳外,还由于变压吸附装置脱除了部分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使返回碳化车间的液氨量相应减少,从而增加了商品液氨的产量。根据江门厂装置的运 行情况,可以比建装置前多产5t/d产品液氨。因此,对于小氮肥厂来说,建设一套变压吸附 提纯二氧化碳装置,又可以增加两个产品,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另外该公司于2000年在浙江巨化电石厂建成一套石灰窖气提纯CO2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对以石灰窖气为原料的混合 气中难以解决的氮氧化物已找到一定的淡化方法,使产品基本满足可口可乐标准要求(NOx <5mg/m3)。该公司使用这种工艺已为各厂家提供了30多套变压吸附提纯CO2装置。可生产96.00%~99.99%不同纯度的CO2产品,产品主要用作保护焊接、钢炉底吹气、合成纳米的原 料气、食品添加剂和烟丝膨化剂。

4 市场展望

在发达国家中,CO2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北美,市场划分为食品冷冻和制冷40%,饮料碳化20%,化学品的生产10%,冶金10%,其它20%。意大利目前市场划分为饮料碳化20%,废水处理23%,食品冷冻13%,焊接10%,其它28%。

目前CO2人均消耗为:北美18kg/a,意大利2.2kg/a。国外饮料企业如美国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公司,已在中国安家落户。

国内饮料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比如:国内最大的CO2市场广东省年消耗量约5万t/a, 市场需求预测在五年内增加至8万t/a左右,估计在未来五年平均增长率为10%。这些都说明我国的CO2市场看好,同时对CO2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级CO2的生产也就成了 热门话题。

随着加入WTO的临近,CO2保护焊机的大量引进,对CO2市场的需求也就迫在眉切。同 时钢炉底吹气将由成本很高的氮气改为廉价的CO2气,以及纳米技术的大量推广势必带动合 成纳米所必需的原料气——CO2等等。因此发展好当今的CO2市场是气体市场的首选。

CO2作为化工单元的中间体,在催化有机合成方面已被得到大量开发,例如合成环内酯、羧酸类、甲酰胺类、烃类化合物,高分子聚合物等,而其在国内市场还未被广泛推广,主要 由于CO2的不活泼性,需要不用高温高压或使用催化剂才能反应,但发达国家都已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CO2化学,一些国家已取得了不少成就。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投入230亿日元企图建立以地为碳源,利用太阳能以CO2为储藏形式的独立工作体系,这一计划正在实施中,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将成为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代用品,为人类造福。
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 一.正文
一,超临界流体(Super Critical fluid)
1.概述
随着环境的温度和压力变化,任何一种物
质都存在三种相态-气相,液相,固相,三相
成平衡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成平
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
力称为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如图1所示,不同
的物质其临界点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
超临界流体(Super Critical fluid,简称SCF)
是指温度和压力均高于其临界点的流体,常用
来制备成的超临界流体有二氧化碳,氨,乙烯,丙烷,丙烯,水等.物体处于超临
界状态时,由于气液两相性质非常相近,以致无法清楚分
别,所以称之为“超临界流体”
2.超临界流体的发展史
超临界流体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特殊能力,1822年法国医生Cagniard首次发表
物质的临界现象,并在1879即被Hannay和Hogarth二位学者研究发现无机盐类能迅速
在超临界乙醇中溶解,减压后又能立刻结晶析出.但由于技术,装备等原因,时至
图1.物体之三相图以及临界点 图自工研院 环安中心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绿色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
3
20世纪30年代,Pilat和Gadlewicz两位科学家才有了用液化气体提取“大分子化合
物”的构想.1950年代,美,苏等国即进行以超临界丙烷去除重油中的柏油精及金
属,如镍,钒等,降低后段炼解过程中触媒中毒的失活程度,但因涉及成本考量,
并未全面实用化.1954年Zosol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可以萃取油
料中的油脂.此后,利用超临界流体进行分离的方法沈寂了一段时间,70年代的后
期,德国的Stahl等人首先在高压实验装置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后,“超临界
二氧化碳萃取”这一新的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才有实质性进展;1973及
1978年第一次和第二次能源危机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殊溶解能力,才又重新受
到工业界的重视.1978年后,欧洲陆续建立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的萃取提
纯技术,以处理食品工厂中数以千万吨计的产品,例如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去除咖啡
豆中的咖啡因,以及自苦味花中萃取出可放在啤酒内的啤酒香气成分.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近30多年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这项化工新技术在化学
反应和分离提纯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医药,化工,食
品及环保领域成果累累.
3.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气体的扩散性及液体的溶解能力,同时兼具低黏度,低表
面张力的特性,如表1所示,使得超临界流体能够迅速渗透进入微孔隙的物质.因此
用于萃取时萃取速率比液体快速而有效,尤其是溶解能力可随温度,压力和极性而
变化.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
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当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时,
成为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单一相态,具有和液体相近的密度,黏度虽高于气
体但明显低于液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倍,因此对物料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
强的溶解能力,能够将物料中某些成分提取出来.
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依次把
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萃取出来.同时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极性
和介电常数随着密闭体系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利用预定程序的升压可将不同极性的
成分进行分步提取.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
以通过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降温的方法使超临界
流体变成普通气体或液体,被萃取物质则自动完全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并将萃取与分离两过程合为一体,这就是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4.常见的超临界流体
照理来说,任何物质应该都能够变成超临界状态,但是有些物质的临界压力以
相 密度ρc (g/cm3) 黏度(Pa s) 扩散系数(cm2/s)
气体 10-3 10-5 10-1
超临界流体 0.1~0.5 10-4~10-5 10-3
液体 10-3 10-3 10-5
表1.典型的超临界流体,液体,气体的基本性质 表自工研院 环安中心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绿色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
4
及临界温度太高,所以常用,常见的大概是下表所列出的分子
常见分子的临界数据如下表2
二,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1.概述
二氧化碳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Tc=31.26℃,压力高于临界压力Pc=72.9atm的
状态下,性质会发生变化,其密度近于液体,粘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
倍,因而具有惊人的溶解能力.用它可溶解多种物质,然后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流体之一,因为它具有
以下几个特点:
(1)CO2临界温度为31.26℃,临界压力为72.9atm,临界条件容易达到.
(2)CO2化学性质不活泼,无色无味无毒,安全性好.
(3)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获得.
2.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Superitical Fluid Extraction-CO2)
所谓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是将已经压温加压成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作为溶
剂,以其极高的溶解力萃取平时不易萃取的物质,以下有几项关于萃取的说明:
(1)溶解作用
在超临界状态下,CO2对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差别很大,这与溶质的极性,
沸点和分子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有以下规律:亲脂性,低沸点成分可在
104KPa(约1大气压)以下萃取,如挥发油,烃,酯,醚,环氧化合物,以及天
然植物和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如桉树脑,麝香草酚,酒花中的低沸点酯类等;
化合物的极性基团( 如-OH,-COOH等)愈多,则愈难萃取.强极性物质如糖,
氨基酸的萃取压力则要在4×104KPa以上.另外化合物的分子量愈大,愈难萃
取;分子量在200~400范围内的成分容易萃取,有些低分子量,易挥发成分
甚至可直接用CO2液体提取;高分子量物质(如蛋白质,树胶和蜡等)则很难以
二氧化碳萃取.
(2)特点
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大量地拿来做萃取之用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萃取技术
上的特点
A.超临界CO2流体常态下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与萃取成分分离后,完
分子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临界密度 分子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临界密度
H2 -239.9 12.8 0.032 CF3Cl 28.8 38.7 0.579
N2 -147.0 33.5 0.314 NH3 132.3 111.3 0.235
Xe 16.6 57.7 1.110 CH3OH 240.0 78.5 0.272
CO2 31.26 72.9 0.468 CH3CN 274.7 47.7 0.237
C2H6 32.3 48.2 0.203 H2O 374.2 218.3 0.315
CF3H 25.9 47.8 0.526 ℃ atm g/cm3
表2. 常见分子的临界数据 表自工研院 环安中心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绿色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
5
全没有溶剂的残留,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溶剂萃取条件下溶剂毒性的残
留.同时也防止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天然
且环保的萃取技术.
B. 萃取温度低,CO2的临界温度为31.265℃,临界压力为72.9atm,可以
有效地防止热敏性成分的氧化,逸散和反应,完整保留生质物体的生物
活性;同时也可以把高沸点,低挥发度,易热解的物质在其沸点温度以
下萃取出来.
C. 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当饱含溶解物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流经分离器
时,由于压力下降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回复成为分离的两相(气液分
离)而立即分开,不存在物料的相变过程,不需回收溶剂,操作方便;
不仅萃取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节约成本,并且符合环保节能的潮流.
D. 萃取操作容易,压力和温度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在临界点
附近,温度压力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CO2密度显着变化,从而引起待
萃物的溶解度发生变化,可通过控制温度或压力的方法达到萃取目的.
压力固定,改变温度可将物质分离;反之温度固定,降低压力使萃取物
分离;因此技术流程短,耗时少,占地小,同时对环境真正友善,萃取
流体CO2可循环使用,并不会排放废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成为真正
“绿色化”生产制程.
E.超临界流体的极性可以改变,一定温度条件下, 只要改变压力或加入适
宜的夹带剂即可提取不同极性的物质,可选择范围广.
(3)影响萃取的因素
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因素有下列几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密度,
夹带剂,粒度,体积等等
A.密度
溶剂强度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有关.温度一定时,密度(压力)增
加,可使溶剂强度增加,溶质的溶解度增加.
B.夹带剂
适用于萃取的超临界流体的大多数溶剂是极性小的溶剂,这有利于
选择性的提取,但限制了其对极性较大溶质的应用.因此可在这些流体
中加入少量夹带剂,以改变溶剂的极性.最常用来萃取的超临界流体为
二氧化碳,通过加入夹带剂可适用于极性较大的化合物.有人在10MPa
压力下(约等于100大气压),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夹带剂,研究了以
藏药雪灵芝中萃取其中的3种成分.加一定夹带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可
以创造一般溶剂达不到的萃取条件,大幅度提高收率.这对于贵重药材
成份的提取,工业化开发价值极高.常用的夹带剂有乙醇,尿素,丙酮,
己烷以及水等等.
C.粒度
粒子的大小可影响萃取的收率.一般来说,粒度小有利于超临界二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绿色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
6
氧化碳的萃取.
D.流体体积
提取物的分子结构与所需的超临界流体的体积有关.有科学家将加
压加温到68.8MPa,40℃后提取50克叶子中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要得
到叶黄素50%的回收率,需要2.1L超临界二氧化碳;如要得到95%的回
收率,由此推算,则需要33.6L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而胡萝卜素在二氧
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仅需要1.4L,即可达到95%的回收率.
3.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主要应用范围
二氧化碳,可以说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超临界流体,这主要是因为它没有毒性,
临界温度低与价格便宜等因素.近年来最引人注意的研究领域则主要在机能性成分
的萃取,纤维染色技术,半导体的清洗,特殊药用成分的颗粒生产,干洗技术,化
学反应与超临界流体净米技术等.以下为常见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各种工业中的应
用范围
(1)食品工业
A.植物油脂(大豆油,蓖麻油,棕油,可哥脂,玉米油,米糠油,小麦胚芽
油等)的提取
B.动物油脂(鱼油,肝油,各种水产油)的提取;食品原料(米,面,禽蛋)
的脱脂
C.脂质混合物(甘油酯,脂肪酸,卵磷脂等)的分离与精制
D.油脂的脱色和脱臭
E.植物色素和天然香味成分的提取
F.咖啡,红茶脱除咖啡因
G.啤酒花的提取
H.发酵酒精的浓缩
(2)医药,化妆品工业
A.鱼油中的高级脂肪酸(EPA,DHA,脱氢抗坏血酸等)的提取
B.植物或菌体中高级脂肪酸(γ-亚麻酸等)的提取
C.药效成分(生物碱,黄酮,脂溶性维生素,甙等)的提取
D.香料成分(动物香料,植物香料等)的提取
E.化妆品原料(美肤效果剂,表面活性剂,脂肪酸酯等)的提取
F.烟草脱除尼古丁.
(3)化学工业
常见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的应用包括了传统产业的干洗业,纤维染色
技术,化学反应和高科技产业的半导体清洗技术
传统干洗业,正面临其所使用的有机溶剂,过氯酸乙烯(percholoretylene),
对于健康上与环保上的危害的压力,许多主要的相关产业业者,也不断的寻求
替代的方法.事实上,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干洗设备,已经在1999年正式
在美国设立营业店面,这套设备的单价约在75,000美金到50,000美金之间.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绿色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
7
这个超临界流体工业化的应用,证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能有效的与传统民生工
业在价格上作竞争.另外的清洗应用包括了金属零组件的清洗,商业用洗碗机
与一般的家用清洗设备.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取代现行有机溶剂的染色技术,对于环保,废水处
理与制造成本上,有非常多的优点.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基本上的特性
较接近气体,故对于应用于取代有机液体,进行聚酯纤维的染色技术制程而
言,不会有排废问题的产生,这还包括了工业用水的减少,与有害工业废弃物
的减量.在经济性的优点,还包括了产量的增加,减少能源的消耗,纤维染色
技术工业化的应用成功,将增强染色技术在经济上的竞争力,和纺织工业制程
操作的技术提升,更能有效减少废水的排放与染色的时间,对于时间,能源,
环保与成本等层面,都是一大进步.因此,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将会是更省
时,更经济,更环保的新制程.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研究在工研院化工所的努
力之下,将带领化工业者进入绿色化学时代的新摇篮.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供了传统有机溶剂使用的另一种选择.除了在环保上
的优点之外,对于温度,压力,流速,反应物浓度等反应变因的控制,使反应
本身的控制更为容易,由于反应操作控制容易,也相对的增加了反应的选择性
与产量.因此,反应本身能在较少的时间与空间上进行,对于设备成本投资的
减少也是一大贡献,对于一些反应物本身在二氧化碳流体溶解度较小的物质,
主要的技术克服要点在于乳化微粒(micelle)的形成,与其在二氧化碳流体中的
动速率.在这方面的应用,以美国杜邦公司在北卡罗兰那州,投资达4,000
万美元的新建研究工厂投资案,最受到关注,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想利用超临
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溶液,以生产含氟聚合物(fluoropolymer).
对于半导体晶片上光阻物质和蚀刻的残留物质,一直都没有一种有效的化
学方法来去除,通常必须配合几种不同的方法与设备,例如电浆灰化(Plasma
ashing )与湿式或干式清洗,才能达到产品品质的要求,现有的湿式清洗方法
是利用具侵蚀性的硫酸,双氧水或有机溶剂混合使用,这些传统的方法会产生
大量的有机废液,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包括隶属美国能源部着名的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和其他各国的研究机构,也积极的在开发利用超临界二氧
化碳处理技术,以去除半导体晶片上的上述的光阻物质,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
处理方法,能有效的在单一清洗槽中,将半导体晶片上残留杂质清洗乾净,由
于超临界流体的表面张力和黏度非常的低,故能有效而且快速的将清洁溶剂,
带到低于0.18μm的微细组织结构中,对于光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去除,同样
的能大量的减少有害溶液的使用量,并减少废水的产生,更重要的是简化了制
程并增加产量.
此外,下列的化工产业也开始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以降低生产
过程的污染物产生
A.石油残渣油的脱沥
B.原油的回收,润滑油的再生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绿色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
8
C.烃的分离,煤液化油的提取
D.含有难分解物质的废液的处理
(4)医学工业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医学工业上的应用远超过其他工业,因此将超临界二氧
化碳在医学工业范畴内的应用分为三大类-生物活性物质和天然药物提取,药
剂学,药物分析
A.生物活性物质和天然药物提取
(A)浓缩沙丁鱼油,扁藻中的EPA和DHA,综合利用海藻资源开辟了新
的途径.
(B)从蛋黄中提取蛋黄磷酯
(C)从大豆中提取大豆磷酯
(D)从烂掉的番茄中提取β-胡萝卜素
B.药剂学
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是根据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对温度和压
力敏感的特性制备超细颗粒,其中气体抗溶剂过程(GAS)常用于生物活性物
质的加工.GAS过程是指在高压条件下溶解的二氧化碳使有机溶剂膨胀,内
聚能显着降低,溶解能力减小,使已溶解的物质形成结晶或无定型沉淀的
过程.应用如下
(A)将二氧化碳和胰岛素二甲亚砜溶液经一特制喷嘴,从顶部进入沉淀
器,二者在高压下混合后流出沉淀器,胰岛素结晶就聚集在底部的
筛检程式上.
(B)如提高溶解性差的分子的生物利用度
(C)开发对人体的损害较少的非肠道给药方式(如肺部给药和透皮吸收
系统).
C.药物分析
将超临界流体用于色谱技术
称超临界流体色谱,如图2,兼
有高速度,高效和强选择性,高
分离效能,且省时,用量少,成
本低,条件易于控制,不污染样
品等,适用于难挥发,易热解高
分子物质的快速分析.专家用超
临界流体色谱分析了咖啡,姜
粉,胡椒粉,蛇麻草,大麻等.
总之,超临界技术在制药业除了用于从植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外,应用
越来越广泛,许多有前途的应用正在开发之中.
D.特殊药用成分的颗粒生产
在药品工业应用上,特殊药品颗粒的制造,也是目前超临界流体技术
图2. 超临界流体色谱 图自中国生物器材网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绿色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
9
工业化应用重要技术发展 超临界流体技术能有效的控制药用颗粒的形
成,不论是实心颗粒或是内部结构松散的颗粒,极性或是非极性以及粒径
由50nm到50μm大小的颗粒都能生产,这些颗粒形成的应用技术主要有三
大类,分别是: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RESS),气体或超临界流体的反溶
剂(GAS or SAS)以及压缩反溶剂沉淀(PCA).上述技术的应用产品范围包括
了吞食性药粉,静脉注射性溶液分散剂等.目前这方面的应用研究的小型
设备非常多,而工业化生产的设备也只需约50公升的槽体即可,在设计上
也以多产品多功能的设备较合实际的需要,主要的问题可能是在于设备必
须符合药品良好作业程序规范(cGMP)的规定,这些要求可能必须包括二氧
化碳的品质与来源,和对于制程与原料的各项要求,在工厂的软体与硬体
的规定,则包括制程标准化,品管与品保制度,作业程序订定,控制软体
与硬体认证,原料与设备材质的品质要求,压力容器检验,设备清洗作业
规定与控制器感应装置的校正等,这些规定对于设备制造商与使用设备的
产品制造商而言,都非常重要,也是必须估计在投资的成本计算上.
三,超临界流体未来展望
目前国际上超临界流体萃取与造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方兴未艾,技术发展应
用范围包括了:萃取(extraction),分离(separation),清洗(cleaning),
包覆(coating),浸透(impregnation),颗粒形成(particle formation)与反
应(reaction).德国,日本和美国已处于领先地位,在医药,化工,食品,轻工,
环保等方面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工业化的大型超临界流体设备有5000L~10000L的
规模,日本已成功研制出超临界色谱分析仪,而台湾亦有五王粮食公司运用超临界
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进行食米农药残留及重金属的萃取与去除.
近年来,最引人注意的研究领域,主要在机能性成分的萃取,纤维染色技术,
半导体的清洗,特殊药用成分的颗粒生产等.流体的应用,则以二氧化碳,水与丙
烷三种为主.由于二氧化碳在使用安全性上的考量,将在未来超临界流体应用上,
持续占有重要的地位.超临界水的应用,预期将会是下一波的主流.而在某些食品
的应用上,丙烷相较于二氧化碳在制造成本上的优点,也越来越受重视.
目前国际上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研究重点已有所转移,为得到纯度较高的高附加
值产品,对超临界流体逆流萃取和分馏萃取的研究越来越多.超临界条件下的反应
的研究成为重点, 特别是超临界水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的各类反应,更为人们
所重视.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的领域更为广泛,除了天然产物的提取,有机合成外
还有环境保护,材料加工,油漆印染,生物技术和医学等;有关超临界流体技术的
基础理论研究得到加强,国际上的这些动向值得我们关注.
超临界流体技术对于中药现代化至关重要.要从单纯的中间原料提取转向兼顾
复方中药新药的开发利用,或对现行生产的名优中成药工艺改进或二次开发上;加
强分析型超临界流体萃取或超临界色谱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不断改革传统的分析
方法;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及其超细颗粒的制备可用于中药新剂型的开发,应加强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640717.htm

❹ 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有关的文献

微波辐射在天然药用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陈业高, 海丽娜, 毕先钧 - 微波学报, 2003 - cqvip.com
... 页数: 共5页. 页码范围: 85-89页. 关键词: 微波辐射 药用植物 活性成分 应用 微波提取. 学科分类:
TQ460.2[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制药化学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物理化学过程及设备]. 相关文章:

植物源抗菌、杀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综述)
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biotic Active Materials of Plant

添加成功!
您可以在“我的服务”中查看您添加的引用通知列表,并且配置获取通知的方式。

关闭
下载PDF阅读器本文综述了目前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植物资源及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阐述了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主要成分,并提出了植物源杀菌剂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
作 者: 吴新安 花日茂 岳永德 朱有才
作者单位: 吴新安,花日茂,岳永德(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合肥,230036)
朱有才(安徽省农垦集团)
刊 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002 29(3)
分类号: S482.292

杜鹃花科植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钟国华, 胡美英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蕨类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赵莉, 杨文钰 - 中药材, 2004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厚朴叶中抑菌活性成分鉴别及其防病效果赵纯森, 黄俊斌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 - cqvip.com

南瓜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评论推荐

下载全文收藏本文
张拥军[1] 姚惠源[2] 等
[1]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34 [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无锡214036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年第28卷第6期
核心期刊论文速发快发(点击进入)

国家级期刊论文快速发表(点击进入)
摘 要:为探寻南瓜中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有影响的有效成分,本实验采用新的分离工艺从南瓜粉中提取得到南瓜粗多糖(PP),用DEAE分级获得3个组分,收集的主导组分经过Sephadex G-100柱分级,以小白鼠血糖值作为筛选活性成分的指标,收集有活性的细分(PP-CG)经Sephadex G-200证实为单一峰。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及鼠李糖。高效液相色谱证明其为杂多糖,分子质量为1.16×10^5u。

页 数:共4页
页码范围:32-35页
关 键 词:南瓜 降血糖活性成分 提取 功能性质 南瓜多糖 单糖组成
学科分类:R282.71[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材 > 各类药材 > 植物药] R284.2[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评论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全文收藏本文
吴传万[1] 杜小凤[1] 徐建明[2] 王伟中[1]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江苏淮安223001 [2]江苏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淮安223001

《西北农业学报》
2004年第13卷第3期
核心期刊论文速发快发(点击进入)

国家级期刊论文快速发表(点击进入)
摘 要:评述了近年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抑(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皂甙、醌类、香豆素、木脂素、芪类、胺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甾类、有机酸及精油类等化合物,分析了在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与侧重点。

砂地柏果实中杀虫活性成分研究余向阳, 张兴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 cqvip.com
金花茶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及其含量测定陈全斌, 湛志华, 义祥辉, 沈钟苏 - 广西热带农业, 2005 - cqvip.com
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61.133.213.161 [PDF]卢成, 曾昭海, 张涛, 戚志强, 胡跃高 - 61.133.213.161
盾叶薯蓣灭钉螺活性成分的研究崔天义, 张丽红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 cqvip.com

花椒属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近况王宇, 王钊 - 中草药, 2002 - cqvip.com

[PDF] 枳实活性成分的研究ynsdc.org [PDF]彭国平, 牛贺明, 徐丽华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 ynsdc.org

何首乌毛状根培养及其活性成分的产生王莉, 程克棣 - 生物工程学报, 2002 - cqvip.com

[引用] 卫矛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涂永强, 吴大刚 - 科学通报, 1992 - cqvip.com

苦皮藤假种皮中的杀菌活性成分研究杨征敏, 王明安 - 农药学学报, 2001 - cqvip.com

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不同测定方法比较姚开, 何强, 吕远平, 石碧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瑞香狼毒中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初步分离张国洲, 赵善欢 - 青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 - cqvip.com

黄芪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聂小华, 史宝军, 敖宗华, 尹光耀, 金坚, …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食品与 …, 2003 - cqvip.com

[PDF] 应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提取中药活性成分非瑟酮dicp.ac.cn [PDF]李礼, 胡树国, 何锡文, 李文友, 陈朗星, … - 高等学校化学 …, 2006 - proteomics.dicp.ac.cn

[PDF] 金银花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及其应用ctcm.e.cn [PDF]葛冰, 卢向阳, 易克, 田云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 - jpkc2.ctcm.e.cn

累死了 够20个了吧

❺ 谁知道如何将PDF格式转化为Word后,还能在Word中编辑

PDF文档的转换
PDF转Word文档同样简单
要想将PDF文档转换为可以进行重新编排格式的Word文档,过程同样简单,只要使用“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这款Office插件即可。该插件安装后,可以在Word软件中直接通过“文件→打开”选项来打开PDF文档。文件转换时,插件首先捕获PDF
文档中的信息,分离文字同图片,表格和卷,再将其统一到Word格式,完全保留原来的格式和版面设计。当然,有了该插件,也可以轻松地通过右键来将PDF
文件转换成为Word
文件,还可以在Microsoft
Outlook直接打开email附件里的PDF文件,以及把网上的PDF文件直接在Word里打开。
----网络百料---

❻ 怎么将word文档转成pdf格式

5秒
用WPS将Word文档转化成PDF格式<br>
<br>
<br>想当年,偶毕业的时候,学校硬是让我们把毕业论文转换成PDF格式,害得偶又是找插件又是安装的,费了半天劲,所以,你就不难理解偶现在的不平衡了:WPS竟然在个人版中无偿开放了PDF直接输出功能!06年的毕业生真是相当有福呀!<br>
<br>一位高人说过:软件要是不能够给用户带来方便,就和垃圾无异。便捷才是硬道理,无论你是.doc格式的文档还是.wps格式的文档,只要你用WPS
Office
2005打开,直接选择[文件]-[输出PDF格式]就OK了!此过程只需5秒!<br>
两步:<br>
<br>第一步:用WPS文字打开要转换的Word文档<br>
<br>
第二步:选择[文件]-[输出为PDF格式],在随即出现的对话框内设置PDF的格式输出需要,点击[确认]就OK了!<br>
话又说回来,对这个功能需求最大的还是高校的师生。掰指头算算,现在正值苦战论文之时,相信WPS
Office
2005的PDF直接转化工具能够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br>
<br>
——————————————————————————<br>
还在为只读的PDF文档发愁吗?还在垂涎PDF文档中精美图片而不可得吗?给你介绍一款ScanSoft同微软共同研发的软件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插件。该插件可以帮助我们将PDF文档转换为Word文档,并且完全保留原来的版式。<br>
<br>
软件名称:ScanSoft
PDF
Converter
V1.0<br>
软件大小:16.4MB<br>
软件类型:共享软件<br>
应用平台:Windows
98/NT/2000/XP/2003<br>
支持Word版本:MS
Word
97/2000/2002/2003<br>
下载地址<a
href="
http://wcarchive.cdrom.com/pub/scansoft/T&B-PDFConverter-R07-US-Cnet.exe"
target="_blank">
http://wcarchive.cdrom.com/pub/scansoft/T&B-PDFConverter-R07-US-Cnet.exe</a><br>
<br>
下载PDF
Converter后,解压,执行AutoRun.exe,直接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不须任何设置,它会自动整合到Word中。当我们在Word中点击“打开”菜单时,在“打开”对话框的“文件类型”下拉菜单中可以看到“PDF”选项(图1),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Word直接打开PDF文档了!<br>
<br>ScanSoft
PDF
Converter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它先捕获PDF文档中的信息,分离文字、图片、表格和卷,再将它们统一成Word格式。由于Word在打开PDF文档时,会将PDF格式转换成DOC格式,因此打开速度会较一般的文件慢。打开时会显示PDF
Converter转换进度(图2)。转换完毕后可以看到,文档中的文字格式、版面设计保持了原汁原味,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格和图片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可以轻松进行编辑。<br>
除了能够在Word中直接打开PDF文档外,右击PDF文档,在弹出菜单中选择“Open
PDF
in
Word”命令也可打开该文件。另外,它还会在Outlook中加入一个工具按钮,如果收到的电子邮件附件中有PDF文档,就可以直接点击该按钮将它转换成Word文件。<br>
<br>有时我们在网上搜索到PDF格式的文件,同样可以通过右键菜单的相关命令直接在Word中打开它。<br>
<br>美中不足:在Word中完成对PDF文档的编辑后,只能将它保存为Word格式,无法直接存为PDF格式。不过,现在把文件转换为PDF格式的软件非常多,例如Acrobat5.0自带的虚拟打印机Acrobat。另外,该软件对中文的支持还有待改进。

❼ 用Adobe Acrobat 如何将word转化成pdf文件

为什么要用Professional转换pdf呢?
Professional是可以直接存储为pdf的,也可以直接创建pdf文件,并不需要经过虚拟打印这一过程
可能是楼主的软件功能有缺陷我想
我是搞印刷的,如果楼主觉得我说的不清楚可以直接和我交流

❽ PDF是什么啊。。还有那个ADOBE READER..看不懂。。怎么做PDF

Adobe Reader(也被称为Acrobat Reader)是美国Adobe公司开发的一款优秀的PDF文档阅读软件。文档的撰写者可以向任何人分发自己制作(通过Adobe Acobat制作)的PDF文档而不用担心被恶意篡改。
PDF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文件格式是电子发行文档的事实上的标准,Adobe Acrobat Reader 是一个查看、阅读和打印 PDF 文件的最佳工具。而且它是免费的。新版增加了两个 Acrobat plugs-ins (Acrobat Search and AutoIndx),它可以在硬盘、CD 和局域网中搜索用 Acrobat Catalog tool 创建了索引文件的多个 PDF 文件。
PDF文件制作利器
PDF文档使用很简单,然而如何将常用的Doc、Excel等文档制作成PDF格式呢?其实,有了PDFCreator,一切问题变得非常的简单。 PDFCreator是一个开源应用程序,支持Windows打印功能的任何程序都可以使用它创建PDF文档。软件安装后会生成虚拟打印机,任何支持 Windows打印功能的程序生成的文件,在打印时只要选择生成的PDFCreator虚拟打印机,就可轻轻松松的转换为PDF文档,并且可以生成 Postscript文档、Encapsulated Postscript 文件等格式。此外,你也可以将文件转换为PNG、BMP、JPEG、PCX、TIFF等图形格式文件。
PDF转Word文档同样简单
要想将PDF文档转换为可以进行重新编排格式的Word文档,过程同样简单,只要使用“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这款Office插件即可。该插件安装后,可以在Word软件中直接通过“文件→打开”选项来打开PDF文档。文件转换时,插件首先捕获PDF 文档中的信息,分离文字同图片,表格和卷,再将其统一到Word格式,完全保留原来的格式和版面设计。当然,有了改插件,也可以轻松地通过右键来将PDF 文件转换成为Word 文件,还可以在Microsoft Outlook直接打开email附件里的PDF文件,以及把网上的PDF文件直接在Word里打开。
PDF文档的管理
PDF文档越来越多,对文档的管理变得非常的重要,以备文章的检索、阅读。有了Active PDF Searcher这款PDF文件管理软件,问题变得不再复杂。它是一个强大的PDF文档阅读与检索工具,具有强大的全文检索功能,并且支持多个PDF全文 检索。软件内置PDF解析和浏览引擎,以及一个5万词的中文词库,能够检索中文、英文及其它各种语言,检索速度快,使用非常方便。

❾ 如何编辑PDF 详细步骤!(FOXIT PDF EDITOR)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文件格式是Adobe公司所开发的一种特殊的文本格式,这种文本格式最大的优点是其尺寸较小、阅读方便,非常适合在网络上传播和使用。现 在,很多产品的说明书都使用PDF格式,例如电子书籍、产品白皮书,包括很多产品的技术资料都是PDF格式。但是如果想要对其进行文本或格式进行编辑一类 的操作就会比较困难,因为PDF格式与Doc格式解码格式不同,在PDF下的回车符、换行符以及相关的图片格式无法直接转换为Doc文件.

* pdfFactory 是一个无须 Acrobat 创建 Adobe PDF 文件的打印机驱动程序。pdfFactory 提供的创建 PDF 文件的方法比其他方法更方便和高效。 功能包括: 多个文档整合到一个 PDF 文件中; 内嵌字体; 通过 E-mail 发送; 预览; 自动压缩优化。
* Adobe Reader 6.0 Standard:菜单栏有个按钮“创建PDF”,点击后可以选择创建的途径,选择“从文件”,然后选中需要转换成PDF格式的文件即可。刚才的按钮下还有好几个功能,其中有个“从多个文件”可以将多个文件合并成PDF文件。
* Acrobat Distiller,有了它也可轻松实现转换.要用Office Word 打开该Doc文件,然后在“文件”—>“打印”中选择Acrobat Distiller 打印机即ok。
* 首先这里下载go2pdf还有补丁安装后在: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打印机和传真机中出现virtual pdf printer图标,右键设为默认打印机,打开word文档在工具栏内点打印,就出现一个另存为的对话框,此时发现保存类型变为了pdf,点击保存就ok了 .
* 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Adobe7 使用了激活,需用Paradox Key Generator生成,解压后的rar文档里有一个叫作"Keygen"的,就是它了。运行文件夹里的"pdx-ac7p.exe"(Paradox Key Generator),然后用该组生成的s/N安装(只是第一行数字),安装后重新启机,启动进入Acrobat,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Activate Option",点击"Activation by telephone",此时在该弹出菜单Acrobat会产生一组Activation code,此时再执行Paradox Key Generator,将刚才界面产生的S/N及Activation code依次输入Paradox Key Generator,按其上的"Generate Auth Code"按键取得Authorization code,再手工输入后大功告成!
* 使用Office2003自带的工具转换:首 先使用Adobe Reader打开待转换的PDF文件,接下来选择“文件→打印”菜单,在打开的“打印”设置窗口中将“打印机”栏中的“名称”设置为“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确认后将该PDF文件输出为MDI格式的虚拟打印文件。如 果在“名称”设置的下拉列表中没有找到“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项,那证明你在安装Office 2003的时候没有安装该组件,请使用Office 2003安装光盘中的“添加/删除组件”更新安装该组件。运行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并利用它来打开刚才保存的MDI文件,选择“工具→将文本发送到Word”菜单,并在弹出的窗口中勾选“在输出时保持图片版式不变”,确 认后系统提示“必须在执行此操作前重新运行OCR。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不管它,确认即可。

* 小提示: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对PDF转DOC的识别率不是特别完美,转换后会丢失原来的排版格式,所以转换后还需要手工对其进行排版和校对工作。

* 注:pdf本身就是可编辑的,常见的一些不可编辑是因为被作者权限控制掉,有专门的工具可以解除该限制.解除pdf的限制工具为:pdfcrack.exe

* 关 于PDF的权限问题,有些PDF可以直接打开,但是安全属性里面设置了一些保护,这样在转换文件的时候会提示权限不够,方法很简单:使用软件进行解密,试 过几种软件,最好用的还是Passware_Acrobat Key,其次是Alt PDF Password Recovery v2.2.0和PDF Password Remover v2.2,这几种就够用了。不过,有打开权限密码的破解会比较麻烦,只能使用字典和暴力破解,而且颇为费时;其次是PDF文件里的表格能否转换为 Excel的问题,在没有发布Adobe Acrobat 7.0 Pro之前的版本基本上是不行的,但是最新已经有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中文版发布了,安装一个完整版本,结果消耗了650MB硬盘空间,在这个版本里好像已经可以将表格复制到Excle里面了.

* PdfGrabber 3.0.0.12(可以将PDF文件格式转换成Excel、RTF或者Word格式):用于导出PDF文件的工具,可以将PDF文件格式转换成Excel、RTF或者Word格式.PdfGrabber允许在其他应用程序如Word,Excel或者Access中编辑和进一步处理PDF内容而不用安装Acrobat.PdfGrabber显着的特点是其有效的输出模式管理和自动检测任何数目的输入目录Recosoft PDF2Office Personal v2.0软件也可以将PDF文件转换成DOC格式,也支持中文,如果有专业版就更好了。
* 怎样才能把PPT文件改成PDF格式?文电通PDF转档器 (PDF Driver),超小只有12MB,开启文件就可以直接转换;可制作PDF格式文档。

另四款有关PDF的软件

“苗条”的PDF阅读器
小巧实用的软件才是最欢迎的软件, Foxit Reader2.0这款“苗条”的PDF阅读器,软件安装体积只有区区的1.6MB,但是功能一点都不逊色。软件界面与Acrobat Reader非常的相似,不过启动速度远远超过了Acrobat Reader,占用系统资源也比较少。软件提供了多语言支持,可以通过选择“Language→Simplified Chinese”,下载相应插件后即可转换为中文界面。除了可以实现Acrobat Reader的所有功能外,Foxit Reader还可以对PDF文档进行高亮注释、下划线注释、删除线注释、文本注释等操作,还可以使用箭头、线条、圆圈、矩形等各种图形标注工具对PDF文 档进行标注。
PDF文件制作利器
PDF文档使用很简单,然而如何将常用的Doc、Excel等文档制作成PDF格式呢?其实,有了PDFCreator,一切问题变得非常的简单。 PDFCreator是一个开源应用程序,支持Windows打印功能的任何程序都可以使用它创建PDF文档。软件安装后会生成虚拟打印机,任何支持 Windows打印功能的程序生成的文件,在打印时只要选择生成的PDFCreator虚拟打印机,就可轻轻松松的转换为PDF文档,并且可以生成 Postscript文档、Encapsulated Postscript 文件等格式。此外,你也可以将文件转换为PNG、BMP、JPEG、PCX、TIFF等图形格式文件。
PDF转Word文档同样简单
要想将PDF文档转换为可以进行重新编排格式的Word文档,过程同样简单,只要使用“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这款Office插件即可。该插件安装后,可以在Word软件中直接通过“文件→打开”选项来打开PDF文档。文件转换时,插件首先捕获PDF 文档中的信息,分离文字同图片,表格和卷,再将其统一到Word格式,完全保留原来的格式和版面设计。当然,有了改插件,也可以轻松地通过右键来将PDF 文件转换成为Word 文件,还可以在Microsoft Outlook直接打开email附件里的PDF文件,以及把网上的PDF文件直接在Word里打开。
PDF文档的管理
PDF文档越来越多,对文档的管理变得非常的重要,以备文章的检索、阅读。有了Active PDF Searcher这款PDF文件管理软件,问题变得不再复杂。它是一个强大的PDF文档阅读与检索工具,具有强大的全文检索功能,并且支持多个PDF全文 检索。软件内置PDF解析和浏览引擎,以及一个5万词的中文词库,能够检索中文、英文及其它各种语言,检索速度快,使用非常方便。

阅读全文

与分离过程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程序员考注册会计师 浏览:955
怎么使用access的命令按钮 浏览:897
有点钱app在哪里下载 浏览:832
博途v15解压后无法安装 浏览:203
什么是根服务器主机 浏览:436
安卓手游怎么申请退款 浏览:553
安卓系统如何分享网页 浏览:278
ad如何编译pcb工程 浏览:412
除了滴滴app哪里还能用滴滴 浏览:399
截图怎么保存文件夹然后压缩 浏览:8
幻影服务器怎么样 浏览:27
具体哪些广东公司招程序员 浏览:870
嵌入式编译器教程 浏览:306
ssl数据加密传输 浏览:86
51单片机定时器方式2 浏览:331
命令行查看开机时间 浏览:813
python微博复杂网络分析 浏览:550
rf3148编程器 浏览:505
浙江标准网络服务器机柜云主机 浏览:589
设置网络的服务器地址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