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中国叙事学pdf

中国叙事学pdf

发布时间:2022-09-21 14:22:31

㈠ 初中语文教师必读书目

初中语文教师必读书目有哪些?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师必读书目,希望您喜欢!

初中语文教师必读书目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7.《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8.《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11.《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语文教学技能训练》,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周庆元、王松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5月出版。

15.《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黄麟生, 林润之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16.《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徐林祥、张悦群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17.《语文板书设计及评释》,彭小明着,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18.《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蔡高才,袁光华编着,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李山林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孙绍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1.《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广东教育出版社,王丽主编,2006年版。

22.《语用学与语文教学》,王建华,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3.《中国叙事学》,杨义,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4.《经典常谈》朱自清,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25.《语文常谈》,吕叔湘,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26.《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4年版

27.《文心雕龙讲疏》,王元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8.《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9.《课程与教学论》,张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0.《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郑国民着,北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31.《言语教学论》,李海林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韩雪屏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语言学与语文教育》,倪宝元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4.《文章学与语文教育》,曾祥芹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5.《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庄文中 着,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6.《中学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庄文中编,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37.《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韩雪屏,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8.《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张鸿苓,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章熊,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0.《写作: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潘新和,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编选体系的比较研究》,何文胜,文思出版社,2005年版。

4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3.《吕叔湘论语文教育》吕叔湘,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4.《王力论语文教育》,王力着,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5.《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王荣生着,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6.《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黄伟、陈尚达着,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7.《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48.《初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49.《中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黄孟柯着,广西教育出版社,

50.《文章知识新视点》

51.《初中语文写作新视点》

52.《现代文阅读新视点》

53.《文学知识新视点》

54.《古诗文阅读新视点》褚树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5.《语言知识新视点》

56.《于漪与语文教育》

57.《蔡澄清:点拨教学法》

58.《洪镇涛:打开语言学习之门》

59.《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

60.《魏书生中学语文改革研究》

61.《余映潮讲语文》

62.《程红兵讲语文》

63.《褚树荣讲语文》

㈡ 2022全国乙卷语文答案:2022全国乙卷语文试卷评析及参考答案

2022高考语文考试已经落下帷幕,本期为大家整理2022全国乙卷语文答案相关内容,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难度如何?使用乙卷的河南、安徽等地如何评价全国乙卷语文科目试卷?2022全国乙卷语文解析及参考答案公布,供考生对答案、估分使用。

2022年使用全国乙卷的省份有: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区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为大家整理出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试卷作文真题,其他试题正在路上,请保持关注。

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自杨义的《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在与西方叙事的对比中探讨中国传统叙事中流动视角的使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叙事文学的当代价值。
2. 文言文文本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说苑·贵德》,以吴起告诫魏武侯国之宝在德不在险、晏子劝说齐景公供养老弱孤寡等历史记载,引导学生领悟儒家思想中“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和“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左翼作家萧红在抗战时期写的书信《“九一八”致弟弟书》。在信中萧红并未沉溺于伤感的往事,而是对弟弟这样的爱国青年满怀希冀。她坚信,“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祖国深沉的爱。第9题充分挖掘萧红对青年命运的观察和思考,要求学生分析萧红对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的不同感受,引导当代青年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毅和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刚健,敢于负重,勇于实践。

全国乙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选用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试题要求学生将其与教材所选王勃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比较,体味两首送别诗与普通抒写伤感愁绪的离别之作的不同。诗中的“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样,充满豪情。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激扬展示,是新时代建设伟大成就的体现。试题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直观呈现我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冬奥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更多关于高考的资讯,请在本文下方“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一栏,输入成绩、所在省份、所选科类,一键进入圆梦志愿查看。

除了查看高考资讯,圆梦志愿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大家科学评估出2022年所有能上的大学以及被录取的概率。

预祝各位圆梦高考、圆梦大学!

㈢ 杨毅的着作

杨毅先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艺理论等多个领域均有成果问世。主要着作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中国叙事学》、《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楚辞诗学》、《李杜诗学》、《重绘中国文学地图》、《20世纪中国文学图志》、《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读书的启示》、《感悟通论》 、《现代中国学术方法通论》以及《杨毅文存》(7卷10册)等30余种,着述量在900万字以上;主编《顾毓琇文集》(16卷)、《古今名篇》(上、下)、《文学研究所学术文选(1953-2003)》(五卷)等18种67册;发表论文400余篇。 《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150万字)为“十年磨一剑”的力作,开了个人独立写多卷文学史的风气。作者为此书读过2000多种原版书刊,论述的作家600人以上,流派30个以上。此书各卷陆续出版,海内外好评如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着名教授夏志清称作者为“新一代治小说史、文学史的第一人”。苏联科学院费德林院士说“作者一人做了我们需要一个研究所做的工作”。新加坡国立大学王润华教授认为,此书是“近几十年来最有突破性、最有见解的文学史”。此书列为高校文科教材,已出十几版,被国外一些着名大学列为教学基本参考书和研究生基本必读书。又被中国社会科学文学研究所列为建所四十周年最有影响的十部着作之一,并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1979-1991)优秀科研着作奖、新闻出版总署首届(1978-1990)“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作者也因此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史家之一”。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上下卷)创造了“以图出史、图文互动”的文学史写作模式,在台湾与大陆先后出版,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与台湾引起强烈的影响,被认为是文学史写作独创性和多样性的一个范本。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专门为此书召开年会(1996)加以研讨。着名作家萧乾称“这是文学史上的一部旷世奇书”。着名藏书家姜德明说“《图志》是把死材料用活的典范,唐弢先生地下有知,当亦鼓掌称快”。自此以后,以图来讲文学和历史成为出版界的一个热点,出现许多图志类的着作,始作俑者当为此书。

㈣ 有什么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的书籍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1.《中国诗史》陆侃如,冯沅君着,人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中国分体文学史》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中国散文发展史》张梦新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陈兰村主编,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7.《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8.《中国诗史》[日]吉川幸郎着,章培恒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9.《中国诗话史》蔡镇楚着,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0.《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着,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美]夏志清着,胡益民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胡从经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3.《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着,中国戏曲出版社1987年版

14.《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郭英德等着,中华书局1995年版

15.《中国主平点文学史》孙琴安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6.《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陈文忠着,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尚永亮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18.《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19.《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20.《中古文学史论着》王瑶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1.《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宋元戏曲史》王国维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3.《明代小说史》陈大康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4.《中国诗学体系论》陈良运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5.《中国古代接受诗学》邓新华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中国叙事学》杨义着,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㈤ 叙事学有哪些经典着作值得推荐

因为叙事学概念是从西方拿过来的,所以一下子上来就看可能有些看不进去,建议先从杨义先生的《中国叙事学》开始,举例偏中国一些,容易看。不过毕竟还是学术专着,不可能太浅显的。

㈥ 《中国叙事学杨义文存(第一卷)》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叙事学》(杨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SmZ1LuK_ALFsJAm08V8TqA

提取码: crw8

书名:中国叙事学

作者:杨义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7-12-1

页数:430 页

内容简介:

理论之道有两条,一条简捷,一条艰难。近年来有些人拥挤在简捷的路上,把西方在特殊情境中式样翻新的思潮术语饥不择食地搬来,未经选择、消化、质疑,更舍不得潜心去融汇贯通,便急急忙忙地以为这就是“观念更新”,中国的文学现象在他们的手下,就像借得纯阳祖师吕洞宾的“金指头”一般假乎点石成金了。

㈦ 如何在一张画中变现一天的时刻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自古以来,人们对时间的体验和认知一直没有终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时间的认知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总结七个方向来体现绘画中表现时间的流逝。
一、绘画装裱的形式与时间的关系
一张画如何呈现在观者面前,这就涉及到艺术家如何看待时间。按《中国叙事学》[1]中的理论来看:人类对时间的意识,不是来自于物理层面,也不来自于哲学,而是根据每天的作息。感受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及生老病死的生命体验,时间便成为每个人津津乐道的讨论话题。在时间意识上,中方按“年月日”的顺序进行标示,而西方采用“日月年”的序列,时间元素都有,却运用了不同的结构组成。这说明了中国人很讲究时间的整体性,这样的概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叙述方式。比如中国画的卷轴,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题跋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无法分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之所以被切割成四块,也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长卷画的呈现形式。)
西方油画大部分都是用画框去装裱,画框不需要卷收与展放,时间在此是“凝固”的。而中国卷轴是以连续的形式,通过不同的场景有机相连,形成了一个“时间流”的叙事空间,画面具有一段一段的拼接模式,从而具有时间的流动性。大多数叙述性题材的中国长卷创造的是一个循回的时空观,比如《清明上河图》,倘若我们把卷轴围合起来,便形成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人物在卷尾“出城”,又可以继续在卷首处“进城”,这与原始符号“衔尾蛇”的概念(时间)非常相似。
再比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观此画时,一边观山及树木的同时,通过顺川而下让你身在其中,河川必然有上游和下游,绵绵不绝,富有变化,而这也正是时间的变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伴随着中国特有的卷轴慢慢地展开,观者可随着画卷的打开在其中游历,画卷的徐徐展开实际上也意味着空间的挪移,时间的转变。
二、绘画形式产生的运动感和时间的关系
印象派利用光线变化来表达时间的变换。莫奈的《干草垛》利用“光色瞬间”来绘制,他画过很多干草垛,分别从清晨画到傍晚。每一张画代表某个时间点光色明亮度,莫奈不断观察不同时辰和不同光线下的草垛形象。他曾对友人写信说:“太阳落下得那么快,我追不上它。”与其说他在追光,不如说他在追时间。
未来派画家通过一个连续动作的分解图,将定格下的分解动作重叠到一起,形成一个时间段。也可以看成是将“时间”进行了断裂式的“分割”。开头举例说明了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立体+未来),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波洛克的行动绘画,他抛弃了架上绘画,把画布直接固定在地上,用颜料泼甩在画布上。波洛克利用这种方法围绕画布行走,在作品的创作中,他随意地在不同方位作画,把自己浸入在绘画行动中。他的滴洒画并没有长时间思考某个主题而产生,也不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更不是精心的刻意之作,而是无意识的随自己的心情完成。波洛克自己说:“我能感觉到更加接近,更成为画的一部分。”他使绘画自己完成,就像时间的制造者。
覆盖是王光乐的主要方式,用两种或者几种颜色一条条刷下来互相覆盖,这种形式其实是一种时间的堆积。王光乐说:涂刷过程完全“靠天吃饭”。冷的时候,只能刷一两遍;潮的时候,可能就一遍;干爽的时候,三四遍都是有的。只要画布干了,我就去刷一遍,目的就是为了去捕捉时间的痕迹。每件作品大概会刷两三个月,平均下来两三百遍。
作品由于每一层之间干燥的时间不一样,画面会隆起一些不规则的细微纹理,这就是经历时间的印证。王光乐用时间去赋予生命的意义,用绘画的覆盖形式感受到生命的本身和时间的存在。通过“无意义”的作品去表现“变化”,最终折射到时间本身。
三、绘画中的“时间差”
在绘画作品中,画家会运用历史迹象去影射当代问题,而“时间差”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工具。在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中,他把公元前5世纪的苏格拉底、公元2世纪托勒密,文艺复兴时期的布拉曼特等不同时代的学者都设计到了一个画面中。拉斐尔通过道具去暗示人的身份,把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学者都汇集于此,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的七种自由艺术[3]。画家借此寄托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记忆过去,憧憬未来的还有大卫·德·格朗治的《索顿斯托尔之家》,男主人手里牵着两个孩子,床上躺着的是他的前妻、椅子上坐着的是现任妻子。男子左手拿着白手帕,象征着葬礼。画家画这幅肖像时是在1636年,这个时间点男子与第二任妻子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子。在现实中,男主人的前妻和新妇在这个家庭中并未同时出现,但画家将她们置于同一场景中,一个躺在床上尚有一丝气息,另一位已经坐在一旁并手中抱有孩子,似乎已经成为了替代者。
由此让我想到另一张充满争议的绘画: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画中的新娘在这幅画完成前一年就已经去世了,而当时的文化背景是不允许未婚先孕的。所以是否可以推出:这里的新娘在现实中并未怀孕,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同时也是为了纪念亡妻。
米勒画的《拾穗者》是那个时代巴黎郊外村庄里的农妇,但画面内容不仅如此。还描绘了耶稣的祖母路得的捡麦穗生涯。在1851年的信件中,米勒谈到他正在创作《路得与波阿斯》,根据“路得记”记载,路得的丈夫去世后仍对婆婆很好,她的善良感动了上帝,在拾取财主波阿斯家麦田里的麦穗后,又嫁给波阿斯,使她成为这辽阔田原的共同拥有者。
米勒创作绘画的时候,他会去寻找《圣经》里的资源,也会注意到历史中前辈创造的图像资源。比如他画笔下的播种者既是19世纪法国田野上的播种者,也是中世纪手抄本插图中的播种者。根据《圣经》记载:富有的人在收割后,不要将遗落的麦穗带走,要让更贫穷的人来捡。他通过绘画赋予现实以历史的信息。其实历史是被包裹着的,而艺术家可以通过作品去揭示它。
以上都是西方绘画,而在中国画中,也有“时间差”的作品,比如五代南唐: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
画中有双重屏风,且屏风中有画,这件作品的重屏衔接方式就像平行世界一般。第一空间是南唐第二皇帝李_与其兄弟下棋的场景。第二空间是白居易的家中,其卧于屏风之下微醉在半梦半醒中,其妻婢忙于侍候的安逸场景。第三空间是“屏中屏”,描绘的是山水画就像世外桃源一般。
第二空间的的卧眠状态的取自白居易的《偶眠》,《偶眠》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线索,晚年的诗人己行动不便,生活沉溺于半醉不醒的松弛状态,而诗中呈现的画面是多么的悠闲自得。白居易与李_并非生在同时代,当我们欣赏这张作品时,发现画面中李_与内部的白居易都在同一条线上的,所以是否可以推出白居易就是李_精神世界中的人物。李_贵为帝王在文学艺术上有着较高的造诣,但生活上较为奢靡,政治上软弱无能,引起当时人们对他的不满。三个空间并置在一起产生政治隐喻,历史上的李_与画中的形象截然不同,世外桃源人人向往,而恬淡舒适的场景之下是南唐一步步走向灭国深渊的可悲事实。
四、时间作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布尔乔亚《上午十点是你走向我的时刻》,这套组画中出现两个手,一个是布尔乔亚她自己的手,另一个是她的助理格罗威。这个助理陪伴她28年,帮助她打理一切工作上的事务,直到她去世。
这些图远看有些诡异,只是因为老太太最喜欢红色水彩,这些图关键点在手的位置角度的变化。让我联想到一则雀巢咖的广告(下图右),第一杯咖啡勺子的角度到最后一个勺子的角度,正好旋转一圈,搭配文案:“每个时刻,都有雀巢咖啡与你为伴。”同理,上午十点是助理接布尔乔亚去工作室的时间点,他帮布尔乔亚处理事务,使她能完全地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28年来格罗威与布尔乔亚谁都无法离开谁,互相影响彼此成就。
米开朗基罗为美第奇的陵墓设计并制作的雕塑《昼》、《夜》、《晨》、《暮》。这组作品虽然不是绘画,但是对我们理解西方艺术家的时间观念颇有启发。
五、代表性“瞬间”的绘画作品
中西方绘画中,还有一个方向属于“决定性瞬间的表现”,“瞬间”并不是取消时间,而是取消了时间线的向度。画面隐含了事情前因后果,只呈现故事中最重要的某一时刻,但是在画面中通常会有显现的线索,观者细心观察便能推出故事的脉络。比如路易·大卫的《马拉之死》、席里柯《梅杜萨之筏》、戈雅的《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我国绘画作品阎立本的《步辇图》中也应用了此技巧。这张画讲述了唐太宗在贞观十五年,为了政治原因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番国王松赞干布的故事。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阎立本没有描绘文成公主入藏的宏大场面,也没有描绘唐太宗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欢迎使者的场面。同时,画家并未使用长卷以叙事的方式把整个流程都绘制在画面中,而是通过描绘的《步辇图》———即唐太宗乘坐步辇接见来使这一特定场面。我们可以从人物的服饰、颜色、站位、姿势和历史信息等去观测出每个人的身份地位,从中推断出过去发生了什么,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六、以静代动的绘画作品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探讨了具有时间意味的不动之动[4]。“以艾尔·格列柯的绘画作品《圣·耶洛码》为例(下左:原图)。画面中的人物由于左边的手和书的位置而达到相互的平衡。如果观看时把图中下方的物体全部掩盖起来,这种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这时,胡须就会像电扇或是别的什么吹倒了一样。这一回归不仅使它看上去没有运动感,还失去了它在完整的画面中的飘洒自如状态。”回到原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似乎在看书或写字,但是却被人打断了。因此在绘画表现中,并非要表现正在进行时的运动。
大卫·霍克尼的《水花》,画布是二维,空间是三维,霍克尼一直在探讨更高的维度——时间,他用“定格”来表现时间静止感。这还不够,他在泳池系列、水花系列,都涉及了水的各种状态。水,向来是作为时间的一个隐喻。在绘画中也有很多艺术家用河流来描述时间,但多数作品都指向时间的不停留,霍克尼却想把这个瞬间留下来。表现“瞬间”通常是在激烈的动作下定格,而霍克尼的水花表现出宁静的动态。
这张画与上一张的《圣·耶洛码》有稍些区别:从“水花”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出,刚才有人从跳板上跳入水面。霍克尼定格在一个即将跃出泳池的状态,刹那间将时间凝结,以一种随时在运动的物质定格在一刻,又暗含了下一秒的运动。
七、图像叙事与时间的关系
这一块其实特别有意思,但信息量也特别大,简单概括一下。绘画中的叙事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景画,比如米开朗基罗的《末日审判》、马萨乔的《纳税钱》、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另一种是组画,最有名的就是霍加斯的《时髦的婚姻》,还有蒙克的《生命》组合画,也是一种特殊的叙事。
而叙述又构成两个时间,一方面是画面内容的时间性,另一方面是属于叙述行为本身的时间性。因为叙事的功能之一是在一个时间处理另一个时间。
西洋油画在20世纪前,大部分使用焦点透视,这里的焦点并不一定是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它可以是在同空间下几个时间点的合成,比如下图的马萨乔的《纳税钱》,彼得的形象在同一画面中出现了三次,故事从中间开始:收税人索要税钱,接着彼得在湖边捕鱼寻找钱币,最后彼得将银币上交给收税人。
霍加斯的《时髦的婚姻》,这一系列的组画有六幅构成,分别为:《订婚》、《早餐》、《求医》、《早起》、《伯爵之死》、《伯爵夫人之死》。讲述了没贵族与暴发户之间两个家族联姻的始末。作品具有故事图说的性质,就如同连环画一般。
历时性是指绘画对象在时间轴中形态与形式的变化。去年我去上海看了穆夏和克莱因的回顾展,回顾展大体都是按艺术家个人的时间线布置的,如果把这样的回顾展当成是一个整体,那么回顾展就是艺术家“唯一”的一件绘画作品,作品在展览中流传,成就了它的价值,这样的“作品”就是一种时间现象。
在当代主义盛行的今天,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而绘画只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我个人认为艺术不是进化链,不能完全丢弃“过时”的形式,应该共存,然后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我在文中提到的波洛克滴洒画,还有汤伯利的黑板画,克莱因的人体测量,赫斯特的圆点画等等。他们依然从绘画出发,只是寻找到了突破的边界,这是艺术探索的无限可能。

㈧ 《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傅修延)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O575udPWJGQxoGpdEL8NiQ

密码:13xu

书名: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

作者:傅修延

出版年份:2020-4

页数:296

内容简介:叙述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艺术需要。从古老的岩洞到摩登的波音飞机客舱中,都有人在兴致勃勃地用各种形式“讲述”着故事……

叙述又是难从事的艺术,古往今来的故事讲述人多如过江之鲫,然而有几人能跃过龙门,成为叙述艺术大师,成为曹雪芹、托尔斯泰这种伟大的故事讲述人?

《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探讨了包括小说、戏剧、叙事诗等在内的叙事作品中的“叙述”,既对接西方叙事学理论,又从中国文学实际创作与批评需求出发,写得深入浅出、明白晓畅,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叙事学着作。


㈨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rFo1oZpHv0m0nBCI1zE3kQ

提取码:efyz

书名: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作者:陈平原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01

页数:360

内容简介:

本书以1898到1927年的中国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西方的叙事理论,从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两个视角探讨晚清与"五四"两代作家是如何完成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作者借鉴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填补了文体研究的空白,而且推进了文学的形式研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㈩ 《叙事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叙事学》(胡亚敏)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IWIhDaNxHUAr-BOKR3UGgA

提取码:1234

书名:叙事学

作者:胡亚敏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12

页数:309

内容简介:

叙事学是在高潮迭起的文学批评中涌现出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叙事学》为“文学理论批评建设丛书”中的一本,从叙述、故事、阅读这三方面阐述了叙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阅读”一章,将形式批评与意义阐释结合起来,强调文本的未完成性和可交流性,强调读者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而这种从文本向读者的转移实际上是走出结构主义城堡的初步。此外,书中对情节完整性的诘问和提出的“过程论”人物理论等也是变革和拓展经典叙事学的尝试。

作者简介:

胡亚敏,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从事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3项。出版《叙事学》等着作2种,《批评的实践》等译着3种,《比较文学教程》和《文学批评原理》(副主编)等教材3部,参编教材和辞典4部。在《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华中师范大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和译文50余篇。曾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励,2003年9月被授予湖北“教学名师”称号。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叙事学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rf3148编程器 浏览:505
浙江标准网络服务器机柜云主机 浏览:587
设置网络的服务器地址 浏览:600
java图形界面设计 浏览:751
纯前端项目怎么部署到服务器 浏览:538
瓜子脸程序员 浏览:505
如何保证服务器优质 浏览:94
小微信aPP怎么一下找不到了 浏览:299
算法纂要学术价值 浏览:975
程序员你好是什么意思 浏览:801
倩女幽魂老服务器如何玩 浏览:561
电子钟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浏览:999
看加密频道 浏览:381
程序员算不算流水线工人 浏览:632
三星电视我的app怎么卸载 浏览:44
简述vi编译器的基本操作 浏览:507
让程序员选小号 浏览:91
加强数字货币国际信息编译能力 浏览:584
购买的app会员怎么退安卓手机 浏览:891
程序员的种类及名称 浏览: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