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影子银行内幕》(张化桥)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G8BpTPEisILTa8yRSMpFZQ
书名:影子银行内幕
作者:张化桥
译者:黎木白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0
页数:216
内容简介:
美国部署退市,当大部分人以为金融海啸危机已过之际,却忽略了中国累积了二三十年的信贷泡沫!而全球新一浪的金融海啸,源头极有可能来自中国的“影子银行”!
你还以为影子银行与你何干? 真相是它们无处不在。
小额贷款、信托投资公司、民间借贷、典当,甚至银行里千奇百怪的理财产品都属于影子银行的组成部分。今天中国面对的流动性过剩、低利率、信贷扩张、通胀、房地产泡沫等问题,更与影子银行环环紧扣,无论你是寻常百姓还是做生意的、卖大白菜的抑或是股民,都逃不开这股愈演愈烈的漩涡。
被誉为“最佳中国分析师”“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家”的张化桥,从人人艳羡的国际投资银行跳进小额贷款的行业,旋即被封为“小额信贷年度人物”。本书将揭示张化桥经历三年惊心动魄、在希望与绝望中游走的日子。他看到了金融业的内幕,体会到影子银行业的辛酸和黑暗,并在本书中分析了当下中国金融体系中最大的风险,预示下一波次贷风暴的起点。作者预言:“中国创造了地球上最大信贷泡沫,如未能及时将泡沫释放,将很可能成为新一轮环球金融海啸的源头。”
本书英文版在海外引发极大关注,甫一出版即登上亚马逊金融及银行类畅销书第一名,更获《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彭博、英国广播公司等全球知名媒体争相采访报道。
作者简介:
张化桥
现任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2011~2012年间,他曾担任广州万穗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2012年1月,他被中国小贷行业协会授予“小额信贷年度人物”。
他曾在全球知名的瑞士银行(UBS)工作了11年,期间,他曾担任UBS中国研究部主管和投资银行部中国区副总经理。1986~1989年间,他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2006~2008年间,他在一家香港上市的地产公司深圳控股(0604.HK)担任首席营运官。
在担任UBS中国研究部主管期间,他的团队曾连续5年(2001~2005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最佳中国研究团队”,他本人也曾连续4年(2001~2004年)被《亚洲货币》(Asiamoney)评选为“最佳中国分析师”。
他于1991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曾在堪培拉大学讲授金融学。张化桥曾在《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等大型媒体发表多篇文章,着有两本中文畅销书:《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和《避开股市的地雷》。
㈡ 什么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演变,影子银行在不同的阶段,往往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初期主要表现为一些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产品,后来逐渐演变为银银合作、银证合作等多通道合作模式,进而演变为银基合作等跨专业领域进行镶嵌的产品。
2、对传统银行体系的影响:影子银行产品的大规模开发对于商业银行依靠存贷款利差的传统经营模式形成挑战。同时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的大量交织也增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但是在现有的会计和法律框架下该风险被隐藏了。
3、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由于影子银行是一个由各类金融中介机构组成的复杂金融网络,所以监管需要涵盖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这就需要监管具有统一性、针对性。同时要关注以往较为忽略的系统性风险。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财女孙小佳,ID: cainvsunxiaojia
与你分享财经知识,成长感悟!
㈢ 什么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包括哪些机构
什么是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又称为平行统,是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诞生的名词。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它具体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所有影子银行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彼此之间具有信用和派生关系的影子统。影子银行虽然是非银行机构,但又确实在发挥着事实上的银行功能。
影子银行的基本特点
影子银行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其一,交易模式采用批发形式,有别于商业银行的零售模式。其二,进行不透明的场外交易。影子银行的产品结构设计非常复杂,而且鲜有公开的、可以披露的信息。这些金融衍生品交易大都在柜台交易市场进行,信息披露制度很不完善。其三,杠杆率非常高。由于没有商业银行那样丰厚的资本金,影子银行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
影子银行的以上特征表明其行使着银行的功能却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其工具和产品,因此存在着比银行金融体系更大的风险。
影子银行体系
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信托。信托公司收取客户资金,由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意愿(如对象、用途、金额、期限与预期年化利率等方面的原则)进行投资。客户资金可从事金融资产投资或贷款。过去两三年,信托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急速增长,从2010年底的万亿元增至2012年底的万亿元,其中约41%是信托贷款。
(2)委托贷款。委托贷款与信托贷款类似,但委托人具体明确了资金的使用用途和对象。根据我们的估算,中国的委托贷款从2008年的万亿元增至2012年的万亿元。
(3)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公司发行的并由商业银行提供担保的短期债务工具,一般用于商业交易。在二级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可以折价交易。银行承兑汇票属于银行表外项目,与贷款授信额度类似。我们估算,截至2012年底,银行承兑汇票余额总计约为万亿元。
(4)理财产品。在中国,理财产品是规避控制存款预期年化利率上限的创新方式。理财产品通常时间较短(2012年86%的理财产品的期限不到6个月),通常被视为是银行存款的高回报替代品。理财产品投资包括低风险资产(例如债券、银行间市场产品、预期年化利率产品)以及信托贷款或其他贷款产品。理财产品规模从2009年的万亿元增至2012年的万亿元,相当于统存款总规模的约其他金融机构,包括融资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小贷款公司和金融租赁。正如附表所示,截至2012年底,其他金融机构的总资产约为万亿元。此外,还有为规避对银行的信贷控制和贷款需求增长而应运而生的渠道产品,如所谓的银证合作。截至2012年底,我们估计银证合作规模大约为1万亿元。
(6)民间集资。民间集资是指个人之间相互直接借贷的非正规信贷行为,通常是以亲友关系或个人声望等作为担保。民间集资在个别省区(例如浙江和内蒙古)较为活跃。无法通过正规途径获得贷款的民营企业家往往利用这一方式获得资金,其预期年化利率一般偏高。在通常情况下,民间集资能够作为运营资金的一种有效来源,但一旦投资失败,则可能沦为庞氏骗局(例如2011年频发的温州老板跑路事件)。鉴于民间集资是地区性现象,我们估计近几年的民间融资规模在2至3万亿元之间。
影子银行风险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今日发布的报告称,中国企业三分之一的债务通过影子银行融资,这意味着10%的全球企业债面临中国影子银行收缩的风险。标普预计,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在4-5万亿美元,考虑到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名义年增长10%,这一规模将有增无减。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相关的潜在风险,尤其是信托贷款和理财产品,主要分为四种: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和监管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影子银行所涉投资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在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是项目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小企业等资金需求方通常无法(或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对于影子银行体系所涉信用风险的判断是监管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比如,银监会出台的对理财产品中非标产品的限制是防范可能信用风险的一项措施。在理财产品上有两个现象值得警惕。第一,理财投资产品的违约率非常低(有时是因为地方政府的介入),这可能导致投资人作出不谨慎的投资决策。第二,理财产品中非保本产品(即投资者须承担可能出现的投资损失)越来越普遍,责任缺位可能弱化银行和信托公司对所涉投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和风险监控的动力。这一道德风险问题在2007-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证券化市场上所出现的问题几乎如出一辙。
期限错配指得是影子银行体系中存在的借短放长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出现流动性风险。出现借短放长的现象本身并不奇怪,因为影子银行是作为银行体系的补充而出现的,而银行体系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对资金使用上的期限转换。影子银行在预期年化利率定价方面比银行更加灵活,部分原因是因其受到的监管程度相对较松(例如在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或拨备计提要求等方面)。但这也意味着影子银行的流动性缓冲资本低于银行,而且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影子银行可能无法获得央行的流动性支持。监管者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但在实际中需要权衡影子银行可能带来的利弊。在我们看来,如果影子银行有助于推动预期年化利率市场化,但可能带来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那么整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毕竟在中国,如果仅仅是出现流动性危机,央行还是有足够的危机控制能力的。
法律风险与上文提及的道德风险相关。具体而言,许多理财产品是非保本产品,而其平均回报较银行存款仅高出不到100个基点。大部分个人投资者仍然相信,如果投资项目出现违约,政府或银行能够提供隐性的保护。而银行却并非这么认为。尚没有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真正意义上的违约,因此投资者和银行关于这种隐形担保的预期方面的分歧并没有在实际上得以澄清。但是一旦真正明晰责任,或者投资者需要承担损失(那么投资者会失去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或者银行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银行将面临更高的监管成本和或有负债),那么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打击。
最后,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的态度也在出现微妙的变化,监管政策方面可能出现的变化会对市场带来一定的监管风险。3月底,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的非标准化债券资产(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债权性资产)比例作出限制。银监会又开始调查同业风险敞口。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将会继续支持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但会针对影子银行体系中出现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强化监管。因此,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在未来几年仍会持续发展,但其增长的速度可能会相对放缓
㈣ 什么是影子银行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指什么
陶冬踏入2012年,中国经济的硬着陆风险和流动性涸竭风险,已有明显的下降;但是,房地产市场风险与影子银行风险依然存在,房地产与影子银行像两个定时炸弹,秒针还在跳。
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困境与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已有许多文章谈及,本文将焦点聚在影子银行身上。
影子银行,顾名思义就是正规渠道之外的银行中介业务。它包括银行发生在资产负债表外的资金中介业务,和非银行机构、个人的资金中介业务,主要包括信托产品、委托贷款和民间借贷等形式。
信托理财产品是近几年内地风行的一种集资方式,也是房地产行业吸纳民间资金的一条主要途径。开发商启动项目开发时,透过信托公司根据该项目的现金流设计信托产品,通过银行财富管理公司等渠道在社会上集资。信托产品往往有房地产物业作抵押,往往有最低保证回报(远超过银行利息),年期一般三至五年。这类信托产品,许多就在银行分支机构售卖,但是银行并不担保违约的风险。官方数据显示信托产品兑规模为1.7万亿元,这个数字可能有低估的成分,今后两年是信托产品到期还债的高峰期。
委托贷款是指政府、企业、个人等向银行提供资金,再通过银行定向地特定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这种贷款往往有事先约定的资金用途、利率与偿还年限,银行不过是代理人,负责贷款的发放、跟进、监督与回收,基本不承担贷款的违约风险。目前的委托贷款总额,约为1万亿元。
民间贷款,是影子银行中运作最复杂、种类最多变、透明度最低的一种形式。民间借贷完全绕开银行的中介参与,由民间的资金剩余方(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家及个人)向资金短缺方提供资金(房地产开发商、中小企业)提供借贷资金。民间借贷往往有长长的借贷循环,一环套一环,,由担保公司或个人穿针引线,利率也十分高,甚至是高利贷。尽管民间借贷本身并不涉及银行,许多资金的源头仍出自银行,只是贷款经过挪用和多次转手之后,已经脱离了银行的视野。民间债务链如果断裂,相信许多银行借贷也可能突然变成坏账。民间借贷的规模大约在四兆元左右,去年温州出现“跑路”事件后,民间借贷并未出现恐慌性收缩。
影子银行乃是正规银行业务无法满足经济、市场的资金需求时,因运而生的“替代银行中介”。非正规金融中介活动由来已久,在某种程度上是正规银行业务的补缺,满足着一部分银行信贷无法覆盖的企业与个人的资金需求。不过影子银行自2010年以来出现了爆炸性增长,时间与中国的贷款政策收缩相吻合。中国人民银行在短短的一年多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00基点,银行的可借贷银根猛然抽紧,被迫收缩贷款战线。量化紧缩将一批企业与个人推出了银行的大门,可是他们仍有融资的需要,于是转向非正规中介与非贷款产品。同时,存款利率又非常地低,根本无法补偿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资金之贬值,于是,资金涌向非储蓄金融产品。资金的供应与需求方一拍即合,各得其所,房地产的旺景也让双方放低了对风险的警惕。
影子银行相对于正规银行,有四个明显的特征:
一、资金出路中进入房地产领域的比重畸高。在信托产品和民间借贷中,业者估计起码六成的资金最终进入了房地产领域,风险集中度极高,因此影子银行对房市走向、房地产政策、开发商现金流十分敏感。
二、贷款期限与项目现金流之间出现资金年期错配。大多长期的建设项目通过短期融资资本来支持,靠发新债还旧债来维持资金流。一旦货币环境、产业环境或自身信用出现问题,举新债不果,则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较高。
三、出资人众多,而且通常在债务链上有相互影响。一旦一个项目出现违约,受牵连的面积很大,进而直接影响消费,甚至社会安定。债权人结构复杂、透明度低,势必影响政府危机处理的时效性、有效性。
四、影子银行多处监管的盲点。对于这些金融活动的监督、追踪和风险控制均严重不足。
美国的影子银行(主要指按揭牵连的衍生商品),曾经重创美国金融体系,并为全球经济带来了一场轩然大波。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影子银行没有杠杆成份,与银行的直接联系也小一些。不过影子银行经营的都是从监管盲区滋生出来的复杂的金融产品,产品之间也有错综复杂的牵连和互动。中国的影子银行,坐在一个尚未爆掉的房地产泡沫上,而且离一般民众更近。影子银行出事,估计就是大事;影子银行出事,势必造成连锁反应。
将货币政策的重心由数量管理移回价格管理,将表外银行业务全部回归表内,将民间借贷纳入监管体系并适当控制范围,将利率水平拉回到适当的水平,是应该的,更是必要的。货币环境正常化,刻不容缓。
㈤ 请问什么是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在银行监管范围之内,却做着银行的事情,给企业放贷款。主要是一些金融机构,比如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另一种是一些商业银行不安守本分,通过一些非银行机构,做一些不在银行信贷业务范围内的事情,也就是银行的影子信贷。
㈥ 什么是 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
影子银行系统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它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影子银行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这种信贷关系看上去像传统银行但仅是行使传统银行的功能而没有传统银行的组织机构,即类似一个“影子银行”体系存在。
(6)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影子pdf扩展阅读:
当前银行业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包括防范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
影子银行的运作方式如下:
某房地产商开发房产项目资金短缺,银行因监管等政策原因贷款额受限而不能直接向其贷款,信托公司以中间人角色出现,以房产商待开发项目为抵押,设计基于该项目现金流的理财产品,其周期一般为1年到1年半,并委托银行代销,由投资者购买,房产商获得项目资金,项目开发完毕并销售,房产商支付给银行托管费,信托公司服务费以及投资者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影子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