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圣经故事pdf

圣经故事pdf

发布时间:2022-10-09 21:49:32

⑴ 《起源:万物大历史》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起源》([美] 大卫·克里斯蒂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CO0iemj6cATyyIjNTocL_g

提取码:ky83

书名:起源

作者:[美] 大卫·克里斯蒂安

译者:孙岳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见识城邦

出版年份:2019-4-10

页数:340

内容简介:

人类的终极追问中,起源总是一个避不开的问题。

世界上有100多种起源故事,几乎所有的人类文化和宗教传统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圣经·创世记》上说万事万物是上帝创造的,中国的传世神话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古希腊神话中原始宇宙起始于大地女神盖亚等最早的神灵,印度神话里说众生之父梵天创造了宇宙万物,古埃及的起源故事开始于原始海洋神努恩,等等。

这些起源故事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为当时的人们寻找一种对世界的整体性的解释。

与古代不同的是,今天的人们不再求助于传世神话,对世界提出整体性的解释,是科学家们在做的事,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都为我们认知世界做出了颠覆性的贡献,但是我们至今没有一个基于现代科学的、长时段的、完整的现代版起源故事。

《起源:万物大历史》就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在人类积累的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历史学等等的集体知识的基础上,为全球70亿人,重新编织现代的科学起源故事。

《起源:万物大历史》回归哲学-科学的传统,融通各个学科的新知识,讲述从宇宙大爆炸到地球形成、从生命起源到人类未来的138亿年的万物历史,不仅浓缩呈现了近百年来现代科学的成果,也开创性地提出宇宙开端、恒星诞生、恒星死亡生成新元素、太阳系形成、地球出现生命、智人问世、农耕时代、人类世来临等8个关键节点,以及“集体知识”“金凤花条件”“复杂性理论”“能量”“信息”“时间”等6个重要概念,更有人类历史是由集体知识推动的、宇宙的故事就是关于能量的故事、信息让我们面对复杂性并顺应能量的洪流跨越下一个节点等诸多创见。

追问起源大问题的永远是少数智者,但《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写给大多数人看的,本书为全世界的读者编织了一个共同的宇宙演化而来的科学故事,虽然简洁,但对我们“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带来挑战。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们奉为圭臬,但本书会让我们刷新认知,这句话应该改为:“万物是理解人类的尺度”。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 [美]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 [美]罗伯特·L.凯利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平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开创一个理想世界》[荷]罗杰·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 [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纪念版)》(平装+精装) [英]理乍得·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 [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美] S. N. 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尼尔·波兹曼

29《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 [美]欧阳泰

30《起源:万物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31《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美]托马斯·斯坎伦

32《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 [美]塞西莉亚·海斯

33《简明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美]威廉·麦克尼尔 主编

34《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美]托马斯·M.尼克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 [荷]弗雷德·斯皮尔

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

37《历史性的制式》[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8《希罗多德的镜子》[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9《出发去希腊》[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0《灯塔工的休息室》[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编辑推荐】

追问起源,就是追问存在的意义。融合科学和历史,讲述宇宙大爆炸至今的起源故事。比尔·盖茨推荐:终身学习者一定会喜欢这部万物大历史

1.一部不以人类为中心的历史是如何讲述的

大部分人谈到历史的时候,关注的是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替,视野之内也多是围绕人类讲述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特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影响至今。我们习惯了人类中心主义,却长久地忽视了人类史之外更长时段、更息息相关的宇宙、地球、生命的大历史。

近100年的科学成果,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溯和书写更久远的万物起源故事。《起源:万物大历史》打破人类中心论,从138亿年前宇宙诞生讲起,涵括万事万物。宇宙大爆炸、恒星开始闪耀、恒星濒死后新元素的产生、太阳及太阳系的形成、地球上出现生命、微生物和大型生物、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等等一一呈现,从138亿年前“砰”的一声大爆炸开启到6500万年前又“砰”的一声小行星撞击地球,作者用了全书1/2的篇幅精彩演绎万物的来龙去脉,这是非常罕见的。大卫·克里斯蒂安融通科学与人文,汇集数十门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的无数见解,用无边界的融通知识,编织了一幅贯通宇宙万物的演化全图。

2.把所有新知识融合到一本书里,给我们一个关于世界的整体性的解释有多重要

我们从我们祖先那里继承了对统一的、包罗万象的知识的强烈渴望。近100年来的科技进步,让我们对宇宙图景的探究和描绘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到1964年阿波罗8号飞船拍出的第一张月球照片,到基因的发现,再到登陆月球、发现引力波等等,科学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于宇宙和自身的认知。

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答案。《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在人类积累的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历史学等等的集体知识的基础上,为全球70亿人,重新编织一个基于现代科学的、长时段的、完整的现代版起源故事。这是第一部涵括全球万事万物的起源故事,它融通各个学科的最新知识,为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提供智慧的指引。

3.大历史究竟是个什么历史

大历史是关于你和我从何而来的故事,是关于我们周围的一切如何形成至今的故事。比尔·盖茨说:“大历史可以为我们理解自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一切历史提供框架。通常,在学校里,科学和历史是分开教授的——有专门的物理课,也有专门的讲述文明起源的课程——但是大历史打破了这一界限。每当我学到新知识,不论是生物学的、历史学的,还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我总是会努力将它放置在大历史的框架中。再也没有其他课程会对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大历史学派创始人、《极简人类史》《时间地图》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新作。立足现代科学讲述大历史,达到知识大融通,没有人比大卫·克里斯蒂安讲得更好。如今比尔·盖茨与大卫·克里斯蒂安共建的“大历史项目”课程已辐射全球数千所大学和中学,覆盖欧美、澳洲,以及香港、北京和上海等中国国际学校,让大学和中学教育发生着崭新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译者孙岳教授为国际大历史协会理事、首都师大外国语学院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大历史研究,是翻译本书的不二人选,译文优美,清晰、准确,流畅可读。

4.这本书的精彩观点

○宇宙的本源是能量。物质由能量构成,它催生万物,催生原子、质子、中子,催生恒星和地球,并创造生命。人类的实践从本质上讲就是获取能量并利用它改变周围的环境,进而改变人类的进化。它支撑科技,发动战争,也催生文明。如今的化石燃料革命面临新的创新,能量的进步已然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能量引发变革,信息指引变革的方向。宇宙中的一切变化都是信息,它是宇宙、自然和生命构成及演变的奥秘。信息与能量一起在人类历次重大的文明进步中扮演主角。信息可以代代相传,使知识量猛增。人类会创造和分享越来越多的信息,并利用信息以求得更大更多的能流和资源。到了现代,新信息使人类拥有强大的科技能力,让我们有能力利用化石燃料,将世界联成一体。

○人类史始于集体知识,它让人类与众不同。人类能够集体学习,让知识在一代人内部或是几代人之间都可以传播和共享。这是人类的特质,是一种全新的、更快速的“适应”环境的方法。当其他物种通过缓慢、耐心、共享基因来适应时,我们通过共享思想来适应。集体知识就是人类所共有共享的全部知识,是我们智慧的基础。集体知识是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创造的源泉,也是我们独自拥有历史的原因。今天人类的集体知识已经达到一个巅峰。

○复杂性理论:现代起源故事的核心观念,对我们人类而言至关重要。每当宇宙间出现新的现象、新的特征甚至新的物种之时,也就意味着复杂性的不断提升,它是万物进化的一大奥秘。本书中的起源故事便围绕伴随复杂性不断提升的八个节点展开。

○金凤花条件:是一种很罕见的特殊前提和环境,“恰好”(刚刚好)容许某种新式复杂性出现。弄清复杂事物究竟如何涌现,以及涌现需要什么样的金凤花条件,对理解人类和世界的本质可谓意义非凡。

○时间:关于时间尺度,大历史有一个绝妙的比喻,让我们重新认识时间:如果把130亿年比喻成13年,那么宇宙大爆炸就发生在13年前,最早的恒星和银河系出现在大约12年以前,太阳和太阳系的出现在4.5年以前,最早的生命有机体出现在4年前,恐龙大约在3个星期前灭绝,最早的智人在非洲进化大约在50分钟以前,最早的农业繁荣大约在5分钟以前,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城市出现在大约3分钟以前,主导世界的现代工业革命发生在大约6秒钟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大约2秒钟以前,人口到达70亿,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原子武器,人类登月,电子革命发生,互联网普及,等等,都只不过是最后1秒钟的事。

5.他们在推荐——

比尔·盖茨是大卫·克里斯蒂安的粉丝,更是“大历史项目”的全力支持者,他第一时间阅读本书,多次在gatenotes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推荐,并亲自为中文版撰写序言《终身学习者一定会喜欢这部万物大历史》。

本书获评2018年Goodreads最受读者欢迎“历史类”榜单第1名,全球30多个国家相继出版,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全球杰出教育家肯·罗宾逊爵士、《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罗韦利、世界历史协会主席梅里·威斯纳、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刘钝教授、清华大学科技史系吴国盛教授、北大哲学系刘华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社科院考古所许宏研究员、FT中文网专栏作家和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徐瑾等纷纷推荐。

--------------------------

【名人推荐】

我一直是大卫·克里斯蒂安的粉丝。懂得了人类从哪里来,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我们下一步要到哪里去。《起源:万物大历史》用最新的知识为你讲述万物的由来,让你对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处境有更深刻的领悟。

——微软创始人、盖茨基金会主席 比尔·盖茨(Bill Gates)

《起源:万物大历史》是目前我们对宇宙、太阳系、海洋、山脉和矿物、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文化和成就的非凡结晶。它汇集了数十门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的无数见解,每一页都有引人入胜的想法,每一页都充满了惊悚小说的能量。在当今时代,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更清晰、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在地球上的位置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这样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问世,可谓恰逢其时。

——全球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 肯·罗宾逊爵士(Sir Ken Robinson)

大卫·克里斯蒂安找到了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利用历史来整理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知识。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 卡洛·罗韦利(Carlo Rovelli)

《起源:万物大历史》这部非凡之作将我们自以为是的人类放在宇宙中的适当位置,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的文化和知识,即克里斯蒂安所说的“集体知识”,对于理解当下世界和塑造它的未来至关重要。

——世界历史学会主席 梅里• 威斯纳–汉克斯(Merry Wiesner-Hanks)

大卫·克里斯蒂安教授的这个起源故事讲得非常之好,他为我们提供了一门现代科学的短期课程。这是宇宙的简史,也是一部优秀的大历史作品。

——《华尔街日报》

这是我所知道的跨学科历史写作中的最好的一本,没有之一。如果今年你只读一本书,那一定是这本。

——《时代周刊》主编 CNN人气时评类节目主持人 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

《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具有智慧和勇气的长时段科学。

——《自然》杂志(Nature)

将宇宙的时间尺度缩小至十亿分之一,其肇始距今才13年8个月,生命之花出现在地球也就是3年零9个月,而人猿揖别不过发生在两天半以前。在这短短的时间段里,这个星球和人类社会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从碳、氢原子和生命孢子中演绎出语言、思想与智慧,最终化成一出人类从畏惧、征服自然直至开始领悟必须与之共存的多彩大剧,但是他们能够继续生活在无忧的伊甸园里的时间只剩下3秒钟了。《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当代科学的“创世记”,大历史的“警世恒言”,孙岳教授的译文准确流畅,值得推荐给每一位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读者。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刘钝

《起源:万物大历史》综合宇宙史、生物史与人类进化史、人类文明史,汇成一幅宏伟壮丽的天人史诗,开阔了史家的眼界,开辟了科学与人文交汇的新疆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眼光还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哲学。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吴国盛

从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人类中心论到万物共生论的序列,是教条弱化、视野拓展、自我解放、人性改良的进程,也是人类世中天人系统可持续生存的必由之路。起源和演化的故事讲了又讲,克里斯蒂安采用新理念,整合新数据,修订了旧版本,启发人们克服狭隘。如果不能走出困局,将来在地外文明者的大历史叙述中将无关痛痒地忽略人这个自负、好斗而且贪婪的物种。

——北京大学教授 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刘华杰

《起源:万物大历史》出入于科学与历史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古代文明常用的叙述视角,只是内容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江晓原

克里斯蒂安教授延续了他“大历史”的宏大叙事风格,从宇宙的最初时刻到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类世”的来临,八大历史节点娓娓道来,高屋建瓴,读来令人畅快淋漓。就当下与未来的问题向历史求解,是人类探索自然和自身奥秘的永恒主题。回观这一探索的历史,从神话传说到区域史,到世界史与全球史,再到穷极人类乃至生物圈起源的“大历史”,思想认知与文明演进同步。“大历史”的发想与探索实践,何尝不是始于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世的重要成果之一?克里斯蒂安教授贯通的史观史识及其一系列作品,相较于既往碎片化的研究,无疑具有无可替代的里程碑的意义。读此书,可以让我们少些自满和狂傲,有所忌惮有所敬畏,仰望星空而踏实前行……

——中国社科院考古学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考古队队长 许宏

宇宙学是名副其实的大历史,而大历史本质上就是起源,《起源》展示了与此有关的系统知识。宇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意外,更是复杂系统不断涌现的结果。向前看,就是为了向后看,谈宇宙起源,其实为了理解人类未来。人类的伟大,恰恰在于其能从渺小的地方起步,集体学习,不断进化;我们终将明白,人类不是地球的起点,也不是地球的终点。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 徐瑾

和比尔·盖茨一样,我也是大卫·克里斯蒂安的“粉丝”。在第一时间购得英文版后,我酣畅淋漓、欲罢不能地一周内读完《起源》。以区区300页的篇幅,本书完成了讲述138亿年宇宙史这一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大历史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对世界史的把握少有人及,本书则进一步展现了他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在克里斯蒂安生花的妙笔下,从宇宙起源到人类未来,关乎全球命运的大问题第一次变得如此引人入胜。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Reviews主编 李钧鹏

如今,万事万物都好像加快了节奏,以至我们会不时感觉正在慢慢逼近某种即将发生的大变故,所以说我们在未来几十年具体做些什么在数千年的尺度上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自身以及整个生物圈都是如此。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正操控着整个生物圈的命运,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得很糟。

——本书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

作者简介:

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1946— )

牛津大学哲学博士,曾专攻俄罗斯史及苏联史,自20世纪80年代起转向从大尺度钻研世界史,“大历史”(Big History)学派创始人,国际大历史协会首任创会主席。现任悉尼麦考瑞大学大历史研究所所长,麦考瑞大学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设计师兼首席主讲教师。2009—2013年,任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世界级大学杰出教授”。

2008年,克里斯蒂安与比尔•盖茨一同创设“大历史项目”(The Big History Project),旨在中学阶段推广大历史教育,目前已在全球——美国、澳洲,以及中国香港、北京、上海等——数千所大学和中学设立大历史课程。曾在世界各地做过多次大会的主旨演讲,包括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他所做的有关大历史的TED演讲《18分钟读懂大历史》(The History of Our World in 18 minutes)已有近1000万人观看。

主要着作有《时间地图》(Maps of Time: An Introction to Big History)、《极简人类史》(This Fleeting World: 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起源:万物大历史》(Origin Story: A Big History of Everything)等,深刻影响了大众读者对人类历史的认知。

---------

译者简介

孙岳,历史学(世界史专业)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翻译教学及文史类跨文化研究,尤其是近年来更多致力于大历史研究。2014年被选为国际大历史协会理事会理事。主要译作有《起源:万物大历史》、《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历史学宣言》、《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合译)等。

⑵ 《OfMiceandMen》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Of Mice and Men》(John Steinbeck)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fqCr73EJaZAyIFbkl4I8VQ

密码:hyl2

书名:Of Mice and Men

作者:John Steinbeck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Penguin Books

出版年份:1993-9-30

页数:107

内容简介:

Tragic tale of a retarded man and the friend who loves and tries to protect him. With illustrations from the movie starring John Malkovich and Gary Sinise.

作者简介:

约翰·斯坦贝克 (John Steinbeck 1902-1968)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美国作家。生于加利福尼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小时候生活在小镇、乡村和牧场,热爱乡野的自然风光。受其母亲的熏陶,很早就接触欧洲古典文学作品,深爱《圣经》亚瑟王传奇故事的影响。1919年,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大学。读书期间,当过牧场农工和修路队的运输工。他熟悉并屿社会底层的人们,他的许多作品都以他们为主人公,表现了底层人的善良、质朴的品格,创造了“斯坦贝克式的英雄”形象。30年代末,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使斯坦贝克受到很大的影响。1937年和1947年,斯坦贝克两次访问北欧和苏联。

斯坦贝克一生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30年代前后,以《相持》(1936)和《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39)为代表。后者是作家创作的高峰。也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该作品曾获普利策奖,由此作家名声国内外。

⑶ 《覆舟的愉悦翁加雷蒂诗选》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覆舟的愉悦》([意] 朱塞培·翁加雷蒂)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IxpcWic28bmvoRj6Q7TjGg

提取码: vw2v

书名:覆舟的愉悦

作者:[意] 朱塞培·翁加雷蒂

译者:刘国鹏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2

页数:332

内容简介:

‘隐逸在亚平宁的语言炼金师’

※ 一粒发狂的酵母,造就的清澈的奇迹。

◆ 伟大的新颖 + 激进的革新 首次全面译介

“在我的心目中,翁加雷蒂一直是意大利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 勒内•夏尔

“翁加雷蒂是第一位将真正的形式革新引入到意大利诗歌语言中的诗人。”

—— 孔蒂尼

“他的诗句是粉碎性的,最终单个的词语孤立并凸显出来;在翁加雷蒂那里,每一个词,正如我们目力所及,都是在深渊中长久打捞的结果:诗人有点像潜水员,旨在使事物隐秘的真理重见天日。”

—— 马里内蒂

作者简介:

朱塞培·翁加雷蒂 (1888-1970),意大利现代诗人、记者、散文家、评论家。与蒙塔莱、夸西莫多,并称意大利隐逸派诗歌三杰。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一个意大利侨民家庭,后赴巴黎留学。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普通士兵身份应征入伍。1936年,接受巴西圣保罗大学之 邀,前往当地教授意大利语言文学。

早年受法国象征主义、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影响,但对其进行了转化并纳入到意大利的传统之中,从彼特拉克至莱奥帕尔迪的伟大的抒情诗流派中汲取养分,进行崭新的创作。被视为现代意大利诗歌革新第一人。在早期《被埋葬的港口》《覆舟的愉悦》两部诗集中,诗风简洁短仄,势如闪电,每个音节雷霆万钧,令人猝不及防。意象所至之处,精确俭素的短句击中直觉的顿悟,呈现出强劲而不失澄澈的巨大表现力,表达出介于感官与顿悟之间令人叹为观止的惊奇。

其后,翁加雷蒂摒弃了偏爱的短句,回归意大利传统的十一音节诗句,作品随之转向长诗。时代的灾难,文明的崩塌,个人如覆舟般的命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悲剧感相互交织,组成了贯穿翁加雷蒂后期诗歌的主题变奏。在诸如《时间的情感》《一个人的生命》《痛苦》《老人笔记》《一声呐喊和风景》等作品中,这些主题得以清晰地辨识。

与蒙塔莱、夸西莫多一样,翁加雷蒂也是优秀的翻译家。译有莎士比亚、马拉美等人的作品。

译者 刘国鹏,1996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意大利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天主教会史方向博士学位。2008年于巴黎三大-新索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工作于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领域为现当代中国天主教会史、比较宗教学等。

作品形式涉及学术研究、诗歌、艺术批评等。出版着作:《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地中海的婚房》等。译有《日本神学史》(合译)、《圣经的故事》(合译)等。

自研究生时代,翻译外国诗人的着作,先后在《世界文学》《诗刊》《当代国际诗坛》《诗歌月刊》《大益文学》等国内知名文学杂志发表有译自德语、英语和意大利语的保罗·策兰、巴赫曼、阿米亥、翁加雷蒂、萨巴等人的诗歌。

⑷ 《三个国王的故事扫罗·大卫·押沙龙》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三个国王的故事》((美国)吉恩·爱德华 (Gene Edwards))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3JarECL4Ac2GW9CDwocPoQ

密码:3sz2

书名:三个国王的故事

作者:(美国)吉恩·爱德华 (Gene Edwards)

译者:赵刚

豆瓣评分:8.7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10

页数:206

内容简介:

《三个国王的故事》以莎士比亚戏剧的手法,讲述的是圣经中以色列第一个王扫罗、上帝亲自膏立的大卫以及英俊的王储押沙龙的故事。寥寥几万字就把宫廷斗争和权力的倾轧描写得紧张激烈、扣人心弦,更把三个国王的鲜明性格和内心世界刻画得鲜活生动、入木三分。

第一部分讲的是扫罗与大卫,第二部分讲的是大卫与押沙龙。告诉人们不要学年老的扫罗(专制,过于强调权柄)和年轻的押沙龙(反叛,无视权柄),而要学习成为大卫(真正尊重、顺服权柄)。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公?如何面对纷争,解决纷争?什么是真正的顺服?

《三个国王的故事》借美轮美奂的故事所给出的答案,看似简单实则震撼人心。它处理的问题不是一般信徒与信徒的关系,也不是要挑一个普通信徒的刺时该如何做,而是要挑一个权柄在自己之上的肢体的刺时,该如何去做。这《三个国王的故事》也不是教导人无条件地顺服权柄,虽然这可能是很多人对《三个国王的故事》的误解。真正的顺服是以认识真理和公义为前提,以上帝为终极的盼望;面对纷争,让我们在去掉弟兄眼中的刺之前,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这才是基督徒真正的医治与安慰。

这个无与伦比的故事,对尚不太能分清属血气的热情和从圣灵而来的火热的你我来说,不啻一剂良方,心灵被深深打动,从而获得全然的医治和深深的祝福。

《三个国王的故事》对身处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的同事与同事、领导与员工、领导与领导等社会关系,皆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吉恩·爱德华,生长于德克萨斯州东部,是一个油田钻井工人的儿子。他于大学三年级时皈依基督,18岁毕业于东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商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及历史;19岁时在瑞士Ruschlikon浸信会神学院做研究工作;22岁时获得德克萨斯州Ft.Worth的西南浸信神学院神学硕士学位。担任美南浸信会牧师达10年之久。

吉恩·爱德华在基督徒内在生命陶造方面着述较多,着有《三个国王的故事》、《第三牢房的囚徒》、《第一世纪日记》系列,以及《那扇门之编年史》系列等。

吉恩和妻子海伦现居于佛罗里达。

⑸ 《百年孤独(50周年纪念版)》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 6ci7

书名:百年孤独

作者:[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范晔

豆瓣评分:9.5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7-8

页数:360

内容简介: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

编辑推荐

【50周年纪念版!全新典藏内封;限量赠50周年精美魔幻明信片1套】

【马尔克斯代表作,全球惟一正式授权中文版,未作任何删节!6年发行量超600万册!】

缔造文坛传奇与文学奇迹;影响世界小说走向的文学巨匠加西亚·马尔克斯巅峰杰作!代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主峰;征服全球读者、作家、出版社、版权经纪人、书店、媒体的鸿篇巨制;被誉为“《堂吉诃德》之后zui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中国读者等待了近半个世纪的殿堂级经典《百年孤独》中文版惟一正式授权,根据马尔克斯指定版本翻译,未做任何增删!主要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马尔克斯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世界文学大师的地位。

作品中将现实主义场面和虚构情境巧妙融合,展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想象世界,映射了一个大陆的风云变幻和百年沧桑;《百年孤独》融神话故事、《圣经》典故、民间传说于一体,采用打乱时间次序的独特叙述手法,产生出令全球读者无比沉醉的巨大魔力,被誉为“自《创世记》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着”。

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推荐

我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震撼”。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紧接着感觉到遗憾,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在跟马尔克斯搏斗。这样的作家,我们既恨又爱,爱是因为打开我们头脑很多的禁锢,恨他是因为他的吸引力太强大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百年孤独》我读了三遍,现在我的孩子也已经读完《百年孤独》,他在英国跟我一块在火车上读的,一边读还一段一段念给我听。这是一本天才之作。——余华

我对《百年孤独》有非常真实的、崇敬的感觉。这样的作品会不停地卖,一代一代的人都会读,是长销书,当年文学青年几乎人手一本。——苏童

《百年孤独》乃是过去五十年来所有语言中zui伟大的杰作。——萨尔曼·拉什迪

一部惟一的美洲《圣经》。——卡洛斯·富恩特斯

《百年孤独》在马尔克斯构建的虚拟世界中达到了顶峰。这部小说整合并且超越了他以前的所有虚构,从而缔造了一个极其丰饶的双重世界。它穷尽了世界,同时自我穷尽。——巴尔加斯·略萨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所有语言中zui伟大的作家。——比尔·克林顿

他是个强有力的作家,有着丰富的想象。他继承了欧洲政治小说的伟大传统,其结果是历史剧与个人戏剧合二为一。——欧文·肖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惟一没有争议的一位。——韩素音

媒体推荐

《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着。——《纽约时报》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Márquez),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的文学标杆”,影响滋养了几代中文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短篇小说集《世上最美的溺水者》《礼拜二午睡时刻》,自传《活着为了讲述》,非虚构文学作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等。

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百年孤独》酝酿达十数年之久,1965年开始创作,1967年出版,在拉丁美洲乃至全球引起巨大轰动,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社会历史图景的鸿篇巨着”、“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着”。

⑹ 《牛顿的新装一个预谋了345年的复仇故事》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牛顿的新装》(十七进制)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txXlDAdhB1kVLlXsTMBj3g

提取码: cqyt

书名:牛顿的新装

作者:十七进制

豆瓣评分:5.8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11

页数:256

内容简介:

一本权威的《西方哲学史》,谈到一套密传哲学……一枚17世纪的德国古银币,牵扯出一个数百年的地下迷城……这个西方传说已久的“可能世界”,竟然隐藏在东方消逝已久的“楼兰古国”寝宫之下。300年来,这个世界为生存发展沿暗河迁徙数千公里。里面的人不说话,不争吵,不梦想,不烦恼,不哭泣,他们唯一做的事:就是计算!他们为什么要孤守桃源离群独处,为什么如此憎恨牛顿的理论,为什么把《周易》原本奉为圣经,为什么把古银币作为他们的图腾,为什么把计算作为唯一存在……345年后,他们回来了,他们想做什么……

作者简介:

罗金海,湖北通城人。网名 “十七进制”、“能写个把诗”。曾获“行动力,思想力”全国征文一等奖(《思想到底有多远》),“一二·九”诗赛二等奖、入选《青年文学》“诗歌专刊”。另着长篇《冬天过去了》、《太阳以西,南方以南》。理工科出身,曾从事中国潜艇三维建模与生产设计,后入赘知名网站作编辑,现辗转流离于东莞凤岗。曾为《信息时报》《经济观察报》《中华读书报》《大周刊》等报刊撰稿。个人特点:性格内向,脾气火爆;头脑发达,四肢简单!

⑺ 《五卷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五卷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nGtEP3EscAYAZZbq7iqPuA

提取码:1234

书名:五卷书

译者:季羡林

豆瓣评分:8.7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6

页数:508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很多人知道是《圣经》是世界上翻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书,而仅次于《圣经》的书就是用梵文写成的寓言童话集《五卷书》。但是要说到《五卷书》的影响,季羡林先生说,恐怕连《圣经》都要屈居第二。

不同译本的《五卷书》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季羡林先生翻译的《五卷书》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译本,自20世纪50年代初版后绝版至今,时隔半个多世纪重新盛装上市,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五卷书》的形成也颇具故事性:印度一个国王,有三个笨得要命的儿子,“对经书毫无兴趣,缺少智慧”,有一个“精通许多事论而享大名”的婆罗门,写下了《五卷书》,在六个月内教会了三个王子统治论,从此,《五卷书》“就在地球上用来教育青年”。

《五卷书》分为《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作为印度皇子们的必读书,是名副其实的一座智慧宝库,修身、齐家、治国法则,为人、处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

《五卷书》虽然成书于近两千年前,但是翻开书却发现,这些寓言所蕴含的哲理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句句直逼当下,当我们不得不叹服于古人的智慧时,也会心生感慨,原来世界和时间就是一个圆,不断循环往复,不断犯错不断纠错。不知李安导演是否看过《五卷书》,但他在谈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也曾对印度的故事高度赞誉:“印度教的故事是最棒的。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全部都输给它。”

但愿读过《五卷书》,我们能多一些智慧,人生少一些弯路。

作者简介:

季羡林,中国着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其着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季羡林全集》(30卷)等。

⑻ 《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eZYgPRXJ-v4n8P-ppWI92A

?pwd=jrsk 提取码:jrsk
简介:沃伦巴菲特,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股市投资奇才。与众多华尔街的暴利神话不同,从不以牟取暴利为目标的巴菲特却创造了真正的神话。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缔造了数以万计的百万富翁。

⑼ 《生活的艺术》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HwXtt8lJpqYS6RP5Q37svw

提取码:ewf3

书名:生活的艺术

作者:林语堂

译者:越裔汉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2

页数:403

内容简介: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该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为十余种文字所翻译。

林语堂在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着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 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⑽ 《圣经与利剑英国和巴勒斯坦:从青铜时代到贝尔福宣言》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圣经与利剑英国和巴勒斯坦:从青铜时代到贝尔福宣言》([美] 巴巴拉·W·塔奇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MNUY

书名:圣经与利剑

豆瓣评分:7.8

作者:[美] 巴巴拉·W·塔奇曼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理想国
副标题:英国和巴勒斯坦 : 从青铜时代到贝尔福宣言
原作名:Bible and Sword:England and Palestine from the Bronze Age to Balfour
译者:何卫宁
出版年:2019-3
页数:360

内容简介

“人类为巴勒斯坦流的血,比为地球上任何地方流的都要多”。起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经历近两千年的流散后,在同一片土地、操着原有的语言重新建国。在这个独一无二的历史事件中,英国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列颠人一直将巴勒斯坦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大英帝国的战略考量。

巴巴拉·塔奇曼通过生动的细节、文学的笔法,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记述了从不列颠起源到《贝尔福宣言》的漫长历史中,文化和政治的动机——即“圣经”与“利剑”——如何塑造了英国的近东政策,并深刻影响了近代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着名历史学者、作家,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备受费正清、约翰·肯尼迪、威廉·夏伊勒等人推重。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别凭《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 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文字充满戏剧张力和画面感,主张把历史看作可读的故事,自称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家”;她认为历史作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应运用想象力和创造性写出清晰、有趣的历史。塔奇曼的作品是严谨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并伴随着深刻的反思,拥有让读者着迷的魅力。

阅读全文

与圣经故事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java地址重定向 浏览:268
一年级下册摘苹果的算法是怎样的 浏览:448
程序员出轨电视剧 浏览:88
服务器系统地址怎么查 浏览:54
解压游戏发行官 浏览:601
国外小伙解压实验 浏览:336
顶级大学开设加密货币 浏览:437
java重载与多态 浏览:528
腾讯应届程序员 浏览:942
一键编译程序 浏览:129
语音加密包哪个好 浏览:339
有什么学习高中语文的app 浏览:282
安卓手机的表格里怎么打勾 浏览:409
阿里云服务器有网络安全服务吗 浏览:968
超解压兔子视频 浏览:24
单片机怎么测负脉冲 浏览:174
魅族备份的app在哪里 浏览:740
java倒三角打印 浏览:115
通达信回封板主图源码 浏览:46
战地什么服务器 浏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