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十四式杨氏太极拳拳谱
杨氏太极拳二十四式拳谱
1、起式(一)左脚分开半步(二)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高 (三)屈腿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腹前
2、左右野马分鬃(一) ①转腰抱手收脚 两手上下合抱 ② 转身上步 ③弓步分手 指尖与眼同高(二)①转腰撇脚 ②抱手收脚 上手高与肩平 下手与腹平 ③转腰上步向前迈出一步 ④弓步分手 前手心斜向上与肩平 后手按在胯侧手心向下(三)①转腰撇脚 ②抱手收脚 ③转腰上步脚跟轻轻落地 ④弓步分手 眼睛注视前手的指尖
3、白鹤亮翅(一)向前抱手后脚跟半步 脚掌落地 (二)重心后移坐腿转腰分手 (三)转向前方虚步亮掌 前脚脚掌虚点地面
4、左右搂膝拗步(一)①右手前摆 ②两手交叉抡摆 腰向右转前脚收回 手摆向侧后方 ③上步屈臂收手到肩上 ④弓步搂手推掌 (二)①轻轻地转腰撇脚 ②摆手收脚 眼看后手与头同高 ③上步曲臂收手到肩上耳旁 ④弓步搂推 指尖与眼同高 推到中间轴线上 (三)①转腰撇脚 ②摆手收脚 ③上步屈臂 ④弓步搂推
5、手挥琵琶(一)后脚跟近半步(二)重心后移两手交错交换(三)虚步合手两手成侧立掌
6、左右倒卷肱(一)①撤手转腰翻掌 ②提脚退步屈臂收手 ③ 坐腿虚步推掌(二)①撤手转腰翻掌 ②屈臂转腰提脚退步 ③ 坐腿虚步推掌(三)(四)动作同(一)(二)
7、左揽雀尾(一)转腰分手(二)抱手收脚 支撑困难时可脚尖点地(三)转腰向前上步 脚跟先落地(四)弓步棚手(五)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边去翻转 手心相对(六)坐腿转腰后捋 两手摆到身体侧后方(七)转身搭手仍转向正前方 右手心贴在腕关节内侧(八)弓步前挤 两手两臂撑圆(九)坐腿引手(十)弓步前按 腕与肩高
8、右揽雀尾(一)转身扣脚分手(二)坐腿抱球收脚(三)转身上步(四)弓步棚手(五)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方 翻转相对(六)坐腿转腰向下向后捋(七)转腰两手合在胸前正向前方(八)弓步前挤(九)分手坐腿后引手 也叫后棚(十)弓步向前推按
9、单鞭(一)坐腿转身扣脚左云(二)坐腿转腰向右云 (三)翻掌勾手收脚 勾尖向下 左手掌心向内(四)转身上步 (五)弓腿翻掌推掌
10、云手(一)坐腿转腰 左手下落向右云摆画弧 勾手分开 (二)转腰向左移动重心 两手交叉向左画狐摆动到左侧后翻掌收脚并步(三)向右转两手交叉向右摆动到右侧翻掌出脚开步(四)转腰向左云到左侧后翻掌收脚并步 (五)转腰右云翻掌出脚开步(六)转腰左云翻掌收脚并步 并步相距20厘米
11、单鞭(一)转腰右云(二)翻掌勾手提起左脚跟(三)转身出脚上步(四)弓步翻掌前推
12、高探马(一)跟步翻掌 两手心向上(二)坐腿屈臂收手(三)虚步推掌 左手收到腹前
13、右蹬脚(一)穿掌活步 脚尖脚跟向左侧移动(二)落脚弓腿分手(三)抱手收脚(四)蹬脚分手 方向右前方30度
14、双风贯耳(一)收脚并手两手翻转向上(二)落脚收手 握拳(三)弓步贯拳 弓腿和贯拳的方向右前方30度
15、转身左蹬脚(一)坐腿转身分手扣脚眼看左手(二)抱手 收脚重心后坐(三)分手蹬脚 方向左前方30度
16、左下势独立(一)收脚摆手提勾(二)出脚落手(三)仆步穿掌(四)弓腿挑手(五)独立挑掌 膝关节和肘关节上下相对 小腿自然下垂 脚尖脚面展平
17、右下势独立(一)落脚转身 摆手提勾(二)右腿向右侧伸出 右手微下沉(三)仆步右穿掌 掌指向右侧 虎口向上 掌心向前(四)弓腿挑掌起身 前脚尖外撇后脚尖内扣 重心前移 后手勾尖转向上(五)独立挑掌 左手左腿一起向前上方提起 手是侧立掌 脚尖斜向下 右手按在体侧
18、左右穿梭(一)①向前落脚 脚跟着地脚尖外撇 ②抱手收脚 ③向右前方上步脚跟落地两手分开 ④弓步架推掌 方向右前方30度 右手举架在头的前上方(二)①撇脚落手转腰②抱手收脚 ③上步挫手 ④弓步架推掌 方向左前方30度
19、海底针(一)跟半步落在中线上(二)坐腿转腰提掌成侧掌提到肩上耳旁 左手落到腹前(三)左脚前移半步成虚步 右掌向前下插掌 上体略向前倾
20、扇通臂(一)上体立直提手收脚(二)上步翻掌(三)弓步推掌
21、转身搬拦捶(一)转身扣脚摆手(二)坐腿握拳 右拳停在腹前 拳心向下(三)摆脚搬拳 搬到身前拳心向上 左掌按在体侧(四)转身收脚摆手收拳(五)上步拦掌拳收到腰间(六)弓步打拳 拳心向左 拳眼向上
22、如封似闭(一)穿手翻掌 翻转向上(二)坐腿收引(三)弓步前按
23、十字手(一)转身扣脚(二)弓步分手(三)交叉搭手(四)收脚合抱
24、收式(一)翻掌分手(二)垂臂落手(三)并步还原。
2.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名称是什么
二十四式太极拳招式名称为:
第一组: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第二组: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第三组: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第四组: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第五组: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第六组: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第八组;第七组: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24式简化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2)太极拳24式pdf扩展阅读: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1、心静体松: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是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2、圆活连贯: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
3、虚实分明: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4、呼吸自然:太极拳练习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
3. 24式太极拳拳谱
1、起势 2、 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第4、左右搂膝拗步 5、 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第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16、 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21、 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 24、收势
4. 24式简式太极拳百度云资源
《24式简式太极拳》网络网盘免费在线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fSSulFrQej2wURxWSbOYUA
5. 24式太极拳口诀
太极拳二十四式口诀如下:
1、起势:向左开步,两手平提,曲膝下按。
2、左右野马分鬃:丁步右抱,转身开步,弓步左分,后坐翘脚,左转撇脚,丁步左抱,转身开步,弓步右分,后坐翘脚,右转撇脚,丁步右抱,转身开步,弓步左分。
3、白鹤亮翅:跟步中抱,后坐右转,虚步亮掌。
4、左右搂膝拗步:右下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翘脚,左转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翘脚,右转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6. 24式太极拳每一个招式的名称
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2. 左右野马分鬃
(1)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2)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3)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3. 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4. 左右搂膝拗步
(1)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搂推。
(2)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3)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5. 手挥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6. 左右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7. 左拦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8. 右拦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9. 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10. 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11. 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12. 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13. 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14. 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15. 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手,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16. 左下式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17. 右下式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18. 左右穿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推架,⑤后坐落手,⑥跟步抱球,⑦左转出步,⑧弓步推架。
19. 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③虚步插掌。
20. 闪通背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21. 转身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22. 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23. 十字手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
24. 收势
①收脚合抱,②旋臂分手,③下落收势。
网络——太极拳
7. 太极二十四式名称
二十四式太极拳名称: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拦雀尾
9、单鞭
10、左右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式独立
17、右下式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7)太极拳24式pdf扩展阅读
24式简化太极拳的演练注意事项
心静体松
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圆活连贯
“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
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
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虚实分明
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
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呼吸自然
太极拳练习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极拳是国家本着弘扬国粹、发扬传统武术的指导思想而编制的一套入门级的太极拳,它动作简练,浓缩了传统太极拳的精华,老少皆宜,实在是居家晨练之必备佳品
8. 24式太极拳分解步骤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
②后坐举臂。
③虚步分手。
动作分解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②后坐举臂。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
③虚步分手。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
注意事项
动作要点:
①姿势完成时胸部不要挺出,两臂上下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微屈。
②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抱球与跟步要同步。
③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两臂保持弧形。
呼吸要点:
自然呼吸,或配合动作吸气。本势中间有过渡,左转时吸气蓄劲,向右挤、靠、分掌一气呵成,发则深长呼气,呼气结束仍有向下沉“气”之感
9. 吴阿敏24式太极拳拳谱有哪些招式
吴阿敏,吴式 太极拳 第五代传人。她自由学习太极拳等相关的体育项目并取得很大的成就,吴阿敏太极拳有很多种不同的拳谱。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吴阿敏24式太极拳拳谱,希望你们喜欢。
吴阿敏24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式:起式
第二式: 左右野马分鬃
第三式:白鹤晾翅
第四式:左搂膝拗步
第四式:右搂膝坳步
第五式:手挥琵琶
第六式:倒卷肱
第七式:左揽雀尾
第八式:右揽雀尾
第九式:单边
第十式:云手
十一式:单鞭
十二式:高探马
第十三式:右蹬脚
第十四式:双峰贯耳
第十五式:左蹬脚
第十六式:左下势独立
第十七式:右下势独立
第十八式:左右穿梭
第十九式:海底针
第二十式:闪通臂
第二十一式:转身搬拦捶
第二十二式:如风四闭
第二十三式:十字手
第二十四式:收式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 传统 文化 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太极拳的拳术派别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名奏庭,1600-1680所创。
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 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华,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创建陈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杨露禅(名福魁,1799~1872)所创。
杨露禅,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长兴着名弟子之一,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杨露禅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贵族,他们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太极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缩小动作,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
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后被推崇为“杨式太极拳”。需在此注意的是,杨氏太极拳分为养生架子与技击架子,因此在习练时应当注意。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汝信—陈大鹏—陈善志—陈秉旺—陈长兴—杨露禅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25~1893)所创。
武禹襄,赵堡太极拳名家陈清平着名弟子之一,太极拳第八代传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同乡杨露禅自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学艺返乡,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得以知其概要。约1850年,武禹襄从其学赵堡太极拳。1852年,武禹襄亲赴河南,在赵堡镇从陈清平学习赵堡太极拳小架四十天,尽得其精妙,并获赠《太极拳谱》,读后大悟。返里后,在钻研赵堡太极拳架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汇贯通。经数年研发,他创编出一套“圈小劲捷、紧凑灵巧、势简技繁、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新型拳术,后人称为“武式太极拳”。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所乐—陈正如—陈爵—陈公兆—陈有本—陈清平—武禹襄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由全佑(字公甫,1834~1902)所创。
全佑,杨式太极拳名家杨班侯弟子,习练太极拳以柔化着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他根据自己的练拳感悟,在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有所修订。全佑之子鉴泉(1870~1942年),又名爱绅,从汉姓吴,自幼秉家学。民国元年(1912年),吴鉴泉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授太极拳,他对家传的太极拳加以充实和修改,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修改定型,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松静自然、架式紧凑、缓慢连绵、不纵不跳、长于柔化、独具风格的新型拳术,人称“吴式太极拳”。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汝信—陈大鹏—陈善志—陈秉旺—陈长兴—杨露禅—杨班侯—全佑—吴鉴泉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由河北省完县(今河北省顺平县)人孙禄堂(名福全,1860~1933)所创。
孙禄堂,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着名武学大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1912年,孙禄堂在北京遇武式太极拳名家郝为真。郝为真将自己所习太极拳心得传于孙禄堂。1918年,孙禄堂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编了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转换轻盈,运动方向变化多样,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的太极拳新套路,自成一家,人称“孙式太极拳”。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所乐—陈正如—陈爵—陈公兆—陈有本—陈清平—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孙禄堂
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由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1810~1890)所创。
和兆元,赵堡太极拳名家陈清平着名弟子之一,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和兆元在原传拳架的基础上,修改架式中的手法、身法、步法与姿势,大大增加技击实用内容,并使架式更顺其自然,完全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创编了一套集拳架、推手、散手为一体,三者互为检验印证,寓技击、修身、养身于一道,既保持赵堡镇原传太极拳传统又独具特色的新型太极拳理拳法“代理架”,即和式太极拳。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所乐—陈正如—陈爵—陈公兆—陈有本—陈清平—和兆元
猜你喜欢:
1. 杨氏太极拳二十四式拳谱
2. 24式养生太极拳拳谱
3. 24式太极拳的拳谱
4. 杨氏简化24式太极拳谱
5.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拳谱
6. 24式简化太极拳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