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加密和解密密钥的类型划分

加密和解密密钥的类型划分

发布时间:2022-11-13 23:53:40

‘壹’ 数据加密技术分哪两类

加密技术分为:

1、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破译困难

2、非对称

1976年,美国学者Dime和Henman为解决信息公开传送和密钥管理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密钥交换协议,允许在不安全的媒体上的通讯双方交换信息,安全地达成一致的密钥,这就是“公开密钥系统”。

相关信息:

目前主流的加密技术有对称加密例如DES,3DES和AES,然后还有非对称加密技术:例如RSA和椭圆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的话,就是用来加密和解密的密钥是一样的,非对称加密的话,加密的密钥和解密的密钥是不一样的,用加密的密钥加密以后,只有配对的另外一个密钥才能解开。

另外我们还可以常常看到MD5,SHA,SHA1之类的算法,其实他们不是加密算法,因为他们的结算结果不可逆,你没法从结果得到输入的数据是什么,他们的用途主要是为了防止泄密和修改数据,因为对于这些算法来说,每一个输入只能有一个输出,修改了输入就会使得输出变化很大,所以被人修改了数据的话通过这个算法就能知道了。

另外我校验密码的时候,如果只是通过这个计算结果来对比的话,其他人如果不知道我的密码,即使他能解码我的程序也不行,因为程序里面只有结果,没有输入的密码。

‘贰’ 加密技术分为哪两类

加密技术分为:

1、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破译困难

2、非对称

1976年,美国学者Dime和Henman为解决信息公开传送和密钥管理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密钥交换协议,允许在不安全的媒体上的通讯双方交换信息,安全地达成一致的密钥,这就是“公开密钥系统”。

加密技术的功能:

原有的单密钥加密技术采用特定加密密钥加密数据,而解密时用于解密的密钥与加密密钥相同,这称之为对称型加密算法。采用此加密技术的理论基础的加密方法如果用于网络传输数据加密,则不可避免地出现安全漏洞。

区别于原有的单密钥加密技术,PKI采用非对称的加密算法,即由原文加密成密文的密钥不同于由密文解密为原文的密钥,以避免第三方获取密钥后将密文解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加密技术

‘叁’ 加密方式有几种

加密方式的种类:

1、MD5

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hash value),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MD5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Linn Rivest)设计,于1992年公开,用以取代MD4算法。这套算法的程序在 RFC 1321 标准中被加以规范。

2、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

3、非对称加密

与对称加密算法不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

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3)加密和解密密钥的类型划分扩展阅读

非对称加密工作过程

1、乙方生成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向其它方公开。

2、得到该公钥的甲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乙方。

3、乙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私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乙方只能用其专用密钥(私钥)解密由对应的公钥加密后的信息。

在传输过程中,即使攻击者截获了传输的密文,并得到了乙的公钥,也无法破解密文,因为只有乙的私钥才能解密密文。

同样,如果乙要回复加密信息给甲,那么需要甲先公布甲的公钥给乙用于加密,甲自己保存甲的私钥用于解密。

‘肆’ 按密钥和相关加密程度的类型分类,加密技术可以分为哪几种

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匙,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破译困难,除了数据加密标准(DES),另一个对称密匙加密系统是国际数据加密技术(IDEA),它比DES的加密性好,而且对计算机功能要求也没有那么高。IDEA加密标准由PGP(Pretty Good Privacy)系统使用。

‘伍’ 网络密钥的加密类型

一般来说密钥加密的方法有三种类型: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Hash加密。
密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长度——位,使用浏览器的时候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在帮助中,我们可以查到某个版本浏览器的密钥长度,比如密钥长度为128,则表示这个密钥里包含了2的128次方个密码规则(如图),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也许你会问有必要要这么大的密钥吗?要知道,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如果拥有足够的设备和资金,破解密钥是不成问题的。比如64位的密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可以在三天内被完全破解。当然破解成本和信息自身价值是有关系的,如果耗费的成本远远大于信息内容的价值时,没有人会愿意去做这个亏本买卖的,所以目前128位的密钥长度还是足够安全的。 只使用了一个密钥进行加密解密,所以也可以叫做单密钥加密。它对密钥本身没有特殊的要求,通信双方只要有一个相同的密钥就行,一个用户把自己需要发送的数据通过密钥加密成混乱的信息,接受方使用相同的密钥把接受到的信息还原成原始数据,这个方法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加密解密。但是如果密钥在传输过程中就被截获,那么以后的加密过程就形同虚设。这个方法的优点是使用同一个密钥节省了加密解密所需的时间,但是无法保证密钥的安全性。
目前使用对称密钥算法的是RC5、RC6、Blowfish和Twofish,其中最后两种算法位数长,而且加密解密速度很快。 是通过数学运算,把不同长度的信息转化到128位编码中,形成Hash值,通过比较这个数值是否正确,来确定通信双方的合法性。这也可以说是数字签名,在数据传输后,可以通过比较Hash值来判断信息途中是否被截获修改,是否由合法的发送人发送或者合法的接收人接收等。用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密钥丢失的问题,因为它的加密部分是随机生成的,如果没有正确的Hash值根本就无法解开加密部分,而且它还具备了数字签名的能力,可以证明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合法身份,具有不可抵赖性,很适用于商业信息的传递。目前使用的有MD4、MD5和SHA。

‘陆’ 数据加密算法可以分为几大类型,个举一例说明

分为三类:
1、对称加密;
2、不对称加密;
3、不可逆加密。
对称加密是指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
不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
不可逆加密算法的特征是加密过程不需要密钥,并且经过加密的数据无法被解密,只有同样输入的输入数据经过同样的不可逆算法才能得到同样的加密数据。

‘柒’ 加密算法若按照密钥的类型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两种.

应该选A吧
数据加密技术可分为三类: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不可逆加密
对称加密用的是一个共享密钥。
非对称加密需要两密钥:分开密钥和私有密钥。这两个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

‘捌’ 密钥密码体系的密钥密码体系的分类

密钥分为两种:对称密钥与非对称密钥,所以密钥密码体系就分为两个领域,通用密钥体系和公用密钥体系。
对称密钥加密对称密钥加密,又称私钥加密,即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用一个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它的最大优势是加/解密速度快, 适合于对大数据量进行加密,但密钥管理困难。
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非对称密钥加密,又称公钥密钥加密。它需要使用一对密钥 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一个公开发布,即公开密钥,另一 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即私用密钥。信息发送者用公开密钥去 加密,而信息接收者则用私用密钥去解密。公钥机制灵活,但加密和解密速度却比对称密钥加密慢得多。
通用密钥体系通用密钥密码体系的加密密钥Ke和解密密钥Kd是通用的,即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同样密钥的密码体制,也称之为“传统密码体制”。
例如,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恺撒密码”算法,是在古罗马时代使用的密码方式。由于无论是何种语言文字,都可以通过编码与二进制数字串对应,所以经过加密的文字仍然可变成二进制数字串,不影响数据通信的实现。
现以英语为例来说明使用恺撒密码方式的通用密钥密码体系原理。
例如:恺撒密码的原理是,对于明文的各个字母,根据它在26个英文字母表中的位置,按某个固定间隔n变换字母,即得到对应的密文。这个固定间隔的数字n就是加密密钥,同时也是解密密钥。例cryptograsphy是明文,使用密钥n=3,加密过程如图所示:
明文: C R Y P T O G R A P H Y
| | |
| |................. | 密钥:n=3
| | |
密文: F U B S W R J U D S K B
明文的第一个字母C在字母表中的位置设为1,以4为间隔,往后第4个字母是F,把C置换为F;同样,明文中的第二个字母R的位置设为1,往后第4个字母是U,把R置换为U;依此类推,直到把明文中的字母置换完毕,即得到密文。密文是意思不明的文字,即使第三者得到也毫无意义。通信的对方得到密文之后,用同样的密文n=4,对密文的每个字母,按往前间隔4得到的字母进行置换的原则,即可解密得到明文。
恺撒密码方式的密钥只有26种,只要知道了算法,最多将密钥变换26次做试验,即可破解密码。因此,恺撒密码的安全性依赖于算法的保密性。
在通用密码体制中,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典型算法是DES算法。DES是由“转置”方式和“换字”方式合成的通用密钥算法,先将明文(或密文)按64位分组,再逐组将64位的明文(或密文),用56位(另有8位奇偶校验位,共64位)的密钥,经过各种复杂的计算和变换,生成64位的密文(或明文),该算法属于分组密码算法。
DES算法可以由一块集成电路实现加密和解密功能。该算法是对二进制数字化信息加密及解密的算法,是通常数据通信中,用计算机对通信数据加密保护时使用的算法。DES算法在1977年作为数字化信息的加密标准,由美国商业部国家标准局制定,称为“数据加密标准”,并以“联邦信息处理标准公告”的名称,于1977年1月15日正式公布。使用该标准,可以简单地生成DES密码。
公用密钥体系
1976年提出公共密钥密码体制,其原理是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分离。加密技术采用一对匹配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具有两个密钥,一个是公钥一个是私钥,它们具有这种性质:每把密钥执行一种对数据的单向处理,每把的功能恰恰与另一把相反,一把用于加密时,则另一把就用于解密。用公钥加密的文件只能用私钥解密,而私钥加密的文件只能用公钥解密。 公共密钥是由其主人加以公开的,而私人密钥必须保密存放。为发送一份保密报文,发送者必须使用接收者的公共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一旦加密,只有接收方用其私人密钥才能加以解密。 相反地,用户也能用自己私人密钥对数据加以处理。换句话说,密钥对的工作是可以任选方向的。这提供了数字签名的基础,如果要一个用户用自己的私人密钥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别人可以用他提供的公共密钥对数据加以处理。由于仅仅拥有者本人知道私人密钥,这种被处理过的报文就形成了一种电子签名----一种别人无法产生的文件。 数字证书中包含了公共密钥信息,从而确认了拥有密钥对的用户的身份。
这样,一个具体用户就可以将自己设计的加密密钥和算法公诸于众,而只保密解密密钥。任何人利用这个加密密钥和算法向该用户发送的加密信息,该用户均可以将之还原。公共密钥密码的优点是不需要经安全渠道传递密钥,大大简化了密钥管理。它的算法有时也称为公开密钥算法或简称为公钥算法。
公钥本身并没有什么标记,仅从公钥本身不能判别公钥的主人是谁。
在很小的范围内,比如A和B这样的两人小集体,他们之间相互信任,交换公钥,在互联网上通讯,没有什么问题。这个集体再稍大一点,也许彼此信任也不成问题,但从法律角度讲这种信任也是有问题的。如再大一点,信任问题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证书
互联网络的用户群决不是几个人互相信任的小集体,在这个用户群中,从法律角度讲用户彼此之间都不能轻易信任。所以公钥加密体系采取了另一个办法,将公钥和公钥的主人名字联系在一起,再请一个大家都信得过有信誉的公正、权威机构确认,并加上这个权威机构的签名。这就形成了证书。
由于证书上有权威机构的签字,所以大家都认为证书上的内容是可信任的;又由于证书上有主人的名字等身份信息,别人就很容易地知道公钥的主人是谁。
1978年提出公共密钥密码的具体实施方案,即RSA方案。
1991年提出的DSA算法也是一种公共密钥算法,在数字签名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优势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是现代密码学的最重要的发明和进展。
在公钥体制中,加密密钥不同于解密密钥。人们将加密密钥公之于众,谁都可以使用;而解密密钥只有解密人自己知道。迄今为止的所有公钥密码体系中,RSA系统是最着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CA(Certificate Authority)电子签证机关(即CA)。CA也拥有一个证书(内含公钥),当然,它也有自己的私钥,所以它有签字的能力。网上的公众用户通过验证CA的签字从而信任CA,任何人都应该可以得到CA的证书(含公钥),用以验证它所签发的证书。
如果用户想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证书,他应先向CA提出申请。在CA判明申请者的身份后,便为他分配一个公钥,并且CA将该公钥与申请者的身份信息绑在一起,并为之签字后,便形成证书发给那个用户(申请者)。
如果一个用户想鉴别另一个证书的真伪,他就用CA的公钥对那个证书上的签字进行验证(如前所述,CA签字实际上是经过CA私钥加密的信息,签字验证的过程还伴随使用CA公钥解密的过程),一旦验证通过,该证书就被认为是有效的。
CA除了签发证书之外,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证书和密钥的管理。
由此可见,证书就是用户在网上的电子个人身份证,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个人身份证作用一样。CA相当于网上公安局,专门发放、验证身份证。

‘玖’ 根据加密的数据形式,可将密钥加密技术分为

主要有两种方式:“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通常称之为“SessionKey”这种加密技术目前被广泛采用,如美国政府所采用的DES加密标准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称式”加密法,它的SessionKey长度为56Bits。非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个密钥,通常有两个密钥,称为“公钥”和“私钥”,它们两个必需配对使用,否则不能打开加密文件。这里的“公钥”是指可以对外公布的,“私钥”则不能,只能由持有人一个人知道。它的优越性就在这里,因为对称式的加密方法如果是在网络上传输加密文件就很难把密钥告诉对方,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有可能被别窃听到。而非对称式的加密方法有两个密钥,且其中的“公钥”是可以公开的,也就不怕别人知道,收件人解密时只要用自己的私钥即可以,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密钥的传输安全性问题。一般的数据加密可以在通信的三个层次来实现: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3)链路加密对于在两个网络节点间的某一次通信链路,链路加密能为网上传输的数据提供安全证。对于链路加密(又称在线加密),所有消息在被传输之前进行加密,在每一个节点对接收到消息进行解密,然后先使用下一个链路的密钥对消息进行加密,再进行传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一条消息可能要经过许多通信链路的传输。由于在每一个中间传输节点消息均被解密后重新进行加密,因此,包括路由信息在内的链路上的所有数据均以密文形式出现。这样,链路加密就掩盖了被传输消息的源点与终点。由于填充技术的使用以及填充字符在不需要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加密,这使得消息的频率和长度特性得以掩盖,从而可以防止对通信业务进行分析。尽管链路加密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使用得相当普遍,但它并非没有问题。链路加密通常用在点对点的同步或异步线路上,它要求先对在链路两端的加密设备进行同步,然后使用一种链模式对链路上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这就给网络的性能和可管理性带来了副作用。在线路/信号经常不通的海外或卫星网络中,链路上的加密设备需要频繁地进行同步,带来的后果是数据丢失或重传。另一方面,即使仅一小部分数据需要进行加密,也会使得所有传输数据被加密。在一个网络节点,链路加密仅在通信链路上提供安全性,消息以明文形式存在,因此所有节点在物理上必须是安全的,否则就会泄漏明文内容。然而保证每一个节点的安全性需要较高的费用,为每一个节点提供加密硬件设备和一个安全的物理环境所需要的费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保护节点物理安全的雇员开销,为确保安全策略和程序的正确执行而进行审计时的费用,以及为防止安全性被破坏时带来损失而参加保险的费用。在传统的加密算法中,用于解密消息的密钥与用于加密的密钥是相同的,该密钥必须被秘密保存,并按一定规则进行变化。这样,密钥分配在链路加密系统中就成了一个问题,因为每一个节点必须存储与其相连接的所有链路的加密密钥,这就需要对密钥进行物理传送或者建立专用网络设施。而网络节点地理分布的广阔性使得这一过程变得复杂,同时增加了密钥连续分配时的费用。节点加密尽管节点加密能给网络数据提供较高的安全性,但它在操作方式上与链路加密是类似的:两者均在通信链路上为传输的消息提供安全性;都在中间节点先对消息进行解密,然后进行加密。因为要对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所以加密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然而,与链路加密不同,节点加密不允许消息在网络节点以明文形式存在,它先把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然后采用另一个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这一过程是在节点上的一个安全模块中进行。节点加密要求报头和路由信息以明文形式传输,以便中间节点能得到如何处理消息的信息。因此这种方法对于防止攻击者分析通信业务是脆弱的。端到端加密端到端加密允许数据在从源点到终点的传输过程中始终以密文形式存在。采用端到端加密,消息在被传输时到达终点之前不进行解密,因为消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均受到保护,所以即使有节点被损坏也不会使消息泄露。端到端加密系统的价格便宜些,并且与链路加密和节点加密相比更可靠,更容易设计、实现和维护。端到端加密还避免了其它加密系统所固有的同步问题,因为每个报文包均是独立被加密的,所以一个报文包所发生的传输错误不会影响后续的报文包。此外,从用户对安全需求的直觉上讲,端到端加密更自然些。单个用户可能会选用这种加密方法,以便不影响网络上的其他用户,此方法只需要源和目的节点是保密的即可。端到端加密系统通常不允许对消息的目的地址进行加密,这是因为每一个消息所经过的节点都要用此地址来确定如何传输消息。由于这种加密方法不能掩盖被传输消息的源点与终点,因此它对于防止攻击者分析通信业务是脆弱的。

‘拾’ 加密方式有几种

加密方式的种类:

1、MD5

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hash value),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MD5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Linn Rivest)设计,于1992年公开,用以取代MD4算法。这套算法的程序在 RFC 1321 标准中被加以规范。

2、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

3、非对称加密

与对称加密算法不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

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10)加密和解密密钥的类型划分扩展阅读

非对称加密工作过程

1、乙方生成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向其它方公开。

2、得到该公钥的甲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乙方。

3、乙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私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乙方只能用其专用密钥(私钥)解密由对应的公钥加密后的信息。

在传输过程中,即使攻击者截获了传输的密文,并得到了乙的公钥,也无法破解密文,因为只有乙的私钥才能解密密文。

同样,如果乙要回复加密信息给甲,那么需要甲先公布甲的公钥给乙用于加密,甲自己保存甲的私钥用于解密。

阅读全文

与加密和解密密钥的类型划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vd光盘存储汉子算法 浏览:758
苹果邮件无法连接服务器地址 浏览:963
phpffmpeg转码 浏览:672
长沙好玩的解压项目 浏览:145
专属学情分析报告是什么app 浏览:564
php工程部署 浏览:833
android全屏透明 浏览:737
阿里云服务器已开通怎么办 浏览:803
光遇为什么登录时服务器已满 浏览:302
PDF分析 浏览:486
h3c光纤全工半全工设置命令 浏览:143
公司法pdf下载 浏览:383
linuxmarkdown 浏览:350
华为手机怎么多选文件夹 浏览: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块指令 浏览:350
风翼app为什么进不去了 浏览:779
im4java压缩图片 浏览:362
数据查询网站源码 浏览:151
伊克塞尔文档怎么进行加密 浏览:893
app转账是什么 浏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