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蒋介石在台湾pdf

蒋介石在台湾pdf

发布时间:2022-11-14 16:45:01

‘壹’ 《蒋介石:1887~1975(上)》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蒋介石:1887~1975(上)》(师永刚)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u6TEO0hMIEtzWT3H7eXyGQ

提取码:1234

书名:蒋介石:1887~1975(上)

作者:师永刚

豆瓣评分:6.5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5

页数:288

内容简介:

《蒋介石:1887~1975》是蒋介石的个人自述言论集,书中虽然涉及蒋介石身世经历和政治军事活动,但笔墨着重于蒋介石谈孔孟、谈教育、说诗论文、修身养性等着述,是一本比较客观公正的蒋介石自述传记。与国内其他相关蒋介石的图书相比,这本书在意识形态、政治方面对蒋介石基本没有误读或有意识的进行误导,从讲述蒋介石走下神坛,败走台湾下后的角度出发,力求客观、公正、真实地解读蒋介石其人。

作者简介:

师永刚,着名传媒人、画传创始人,《凤凰周刊》执行主编。曾策划、发起《世纪华人画传丛书》系列,策划编着的《宋美龄画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三毛私家相册》、《邓丽君私家相册》、《雷锋1940—1962》、《红军1934-1936》等丛书畅销百万册,在行业内也开辟出新的出版图景。

‘贰’ 蒋介石逃亡台湾是什么时候

1949年12月,蒋介石撤至台湾,收集残部,负隅孤岛。1950年3月他“复职”重任“总统”,此后一再连任四届,并连续当选国民党总裁。他以“三民主义建设台湾”、“反共复国”相号召,维系他在台湾的统治;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是他反对“台湾独立”、“国际托管”和“两个中国”,坚持了一个中国的民族立场。当时,台湾人心浮动,美国让台湾独立,他说:“谁要台独,我要谁脑袋!”

‘叁’ 《蒋介石年谱初稿》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蒋介石年谱初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n65xSfe45x-OZU3U7Y0v-g

提取码:2a7x

书名:蒋介石年谱初稿

作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豆瓣评分:7.3

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2-12

页数:884

内容简介:

本书以蒋介石的启蒙老师毛思诚所撰《蒋公介石年谱初稿》秘本为脚本,并参照《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的有关记载而编成。原文照录了蒋介石在秘本中亲笔删改的文字。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毛思诚编的《蒋介石年谱初稿》(1887-1926年),在史事记述上,采用的是掩恶虚美的“春秋笔法”,对蒋介石歌功颂德,而有些重大史事(如中山舰事件等)的真情却被隐去或加以歪曲。因此,为了把此《年谱》作为研究蒋介石的一种名料,我们还有必要简略地介绍一下蒋介石半生的重要史事。

‘肆’ 1949年解放前夕,蒋介石为何选择退守台湾这背后是谁在出主意

1949年年初,蒋介石来到溪口,随即便给他的儿子蒋经国下了一道命令,命他督促空军司令部按时完成定海机场的修建任务,绝对不得拖延。

当时,很多人并不明白蒋介石的这一意图,但是不久之后,原因就清楚了:蒋介石已经对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有所预见,在给自己寻找后路。

果不其然,四个月之后,南京、上海相继被解放,国民党直接面临倾覆之危。7月,蒋介石开始命令国民党部队通过定海机场逐步撤离大陆,退守至台湾。

12月,蒋介石和蒋经国也一脸苦涩地登上了“中美号”专机,往台湾岛飞去。此后,蒋介石便再也没有回到大陆。

当时,对于退守到何处,国民党内部有着不同的意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蒋介石最终选择了宝岛台湾?这背后又是谁在替蒋介石出主意呢?

1948年12月31日,大约有40名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受邀来到蒋介石的官邸吃饭,这些国民党官员发言结束之后,蒋介石咆哮道:“我不想引退!你们这些国民党官员却想让我引退。”最终,蒋介石还是引退了。

次年年初,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国民政府的主要力量已经基本上被消耗殆尽。

蒋介石退位,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几乎被尽数全歼,只剩下一些散兵游勇四处游荡,任谁去看,国民党政权都要倒台了。

面对这种局势,虽已退位但仍掌握国民党实权的蒋介石不得不考虑国民党军队此后应何去何从这一迫切的问题。

当时,长江以北已经全部迎来了解放,国民党已不再拥有寸土;三大战役,国民党被歼150多万军力,五大主力损失殆尽,长江自然也是守不住的;划江而治,没有可能;和谈,筹码尽失。

所有的出路都行不通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 逃跑。

蒋介石开始为逃跑做准备,他一边让儿子蒋经国督促修建定海机场这一任务,一边就退守何处与国民党党内人士展开了讨论,但是,国民党内各个军官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最开始,蒋介石比较倾向于大西南, 大西南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北面有秦岭,东面临长江三峡,南面是横断山脉,地形十分凶险,处处可做屏障,并且除了在地理位置上占尽优势,还是八年抗战的“福地”。不少人赞同这一观点,还提出,如果此处不行,还有着足够的后退空间,可以到缅甸去发展。

不过,这里的军阀势力十分混乱,甚至可以说已经溃烂到毫无希望的地步,如果到了那里,各派军阀不听从指挥,再遇到战斗力强悍的解放军,到时必然会走向腹背受敌的境地,难道真的要躲到缅甸的密林中,去过原始生活吗?蒋介石心中的担忧挥之不去。

也有人说,可以考虑海南岛。 海南岛虽然也有着明显的优势:仅仅凭借琼州海峡,就能够抵抗一阵子,万一被解放军攻到岛上,还可以退居到菲律宾。可这里还比不上大西南,岛上的耕地十分有限,既无法养活军队,也无法发展工业,长期发展可谓十分受限。

西南、海南,各处有各处的优势,也都存在着难以忽视的劣势,蒋介石一时间犹豫不决,难以抉择。

就在这时,有人给了蒋介石一条建议: “上上良策是退守台湾!”

闻此建议,蒋介石眼睛一亮,可以去台湾!

蒋介石第一次踏上台湾的土地,是在1946年10月,当时为了纪念台湾光复一周年,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飞抵了台北。

那次台湾之行,蒋介石受到了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在纪念大会上蒋介石在致辞时说: “这实在是我平生感到最愉快,最光荣的一天。” 就连当时他和宋美龄下榻的“涵碧楼”的景致都被他叹为“佳绝”。

蒋介石在台北接待当地各界名流人士时直言: “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台湾是一片净土,应珍重建设,使之成为全国模范省!”

看得出来,对于宝岛台湾,蒋介石首先在心理上,是十分认可和能够接纳的,虽然当时他或许并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败退至台湾,但台湾无疑是蒋介石心中可以从根本上进行重新建设的最佳之处。

向蒋介石谏言“退守台湾”的人又是谁呢?他就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开山鼻祖”张其昀。

张其昀是地学大家竺可桢的门下学子,跟随竺可桢深入研究了地理学,还跟着哲学大师刘伯明,以及史学大师柳诒徵研学了人文哲学和人文 历史 。在完成学业以后,因扎实的学术功底,被一众报馆邀请前往工作,最终,张其昀选择了上海商务印书馆。

但是这样一位潜心研究学术的学者,为何会与国内的军事斗争产生瓜葛与纠纷呢?这与他工作的环境有关,可以说选择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使他与国民党结下了深深的渊源。

张其昀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蒋介石身边的重臣之一陈布雷刚刚接任了《商报》的主编一职,因其工作的原因,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所以陈布雷就总往他曾工作过的比较熟悉的商务印书馆跑,当时负责接待陈布雷的正是张其昀。

不过,两人平时除了一些在工作上的交接,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和交流。直到一次偶然事件的发生,为两人带来了结下友谊的契机。

当时,《商报》要发表一篇和地域有关的工作,陈布雷便和往常一样来到商务印书馆寻找相关的资料和书籍,但那天,陈布雷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相关的资料,很是着急。

看着在资料堆里翻来翻去的陈布雷,张其昀试探的张口问了是遇到了什么问题,陈布雷将问题告诉了张其昀,精通地理知识的张其昀条理清晰的为陈布雷解答的心中的疑惑。

一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商务印书馆的普通小职员竟有着如此深厚的地理学知识,这让陈布雷很是讶异。

“你对地理学很有研究呀。”陈布雷掩饰不住心中的惊喜。

张其昀如实回答:“是的,我曾经跟着竺可桢老师学习。”

“原来竟是地学大师竺可桢的高徒啊。”陈布雷笑着伸出了手。

两手相握,颇有一番相见恨晚的意味。

那以后,两人常常在一起讨论一些学术问题,也慢慢地结下了极深厚的友谊。

1927年,一直不遗余力为革命奔走的陈布雷加入了国民党,并且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而张其昀则受邀到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任教。期间,两人联系不多。

北伐胜利之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爆发了中原大战。各大军阀战败以后,退守到了自己曾割据一方的各行省,不熟悉那些地方的蒋介石不敢贸然出击,于是,深得蒋介石信任的陈布雷向蒋介石引荐了精通地理知识的张其昀。

之后,张其昀用自己所学为蒋介石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各大军阀盘踞之处的地形、地势,尽管听完张其昀地分析,蒋介石权衡了利弊之后,最终放弃了追击的念头。但是有着丰富地理知识储备的张其昀,却深受蒋介石的欣赏。

蒋介石在心中谋算着,假如张其昀能够一直为他所用,那么以后在攻打地形、地貌隐秘多变的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时,一定会有着意料之外的效果。

于是,这之后,张其昀便同陈布雷一样,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成为了蒋介石身边出谋划策的军师。期间,在学术上大有成就的张其昀还被美国国务院邀请前往哈佛大学教书。蒋介石经常和陈布雷说他和张其昀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1948年11月,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对未来感到无望的陈布雷自杀身亡,所以在国民党政权倒台,四处寻找逃亡之所时,张其昀作为蒋介石身边唯一的军师,站出来为蒋介石排忧解难,告诉蒋介石: “上上良策是台湾。”

为什是台湾?张其昀给出了足够的理由。

首先,台湾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台湾岛位于中国的东南海域,与大陆之间隔着宽度长达200公里,平均深度有60米的台湾海峡,这里浪高风大,对国民党来说是阻隔解放军的一道不可多得的天堑。另外,台湾岛的四周还分布着众多的岛屿,这些也是国民党抵御解放军的前沿阵地。

当时我军的空军力量十分薄弱,海军也是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所以,如果国民党退守到这里,解放军陆军很难在没有海、空两军的掩护和保障下实现登岛的目的,这就意味着可以完全将解放军置于海峡之外。

除此之外,张其昀知道蒋介石一定不甘心割舍大陆,又告诉他,台湾和大陆的江浙地带隔海相望,实现转移该地区物资一事不是什么难题,所以等到国共两党的实力发生逆转之后,国民党军可以在直接占领江浙一带,这样一来,之后的战争就会有足够的物资保障。

蒋介石最大的担忧,就是不能再回大陆,张其昀的分析可以说为蒋介石消除了心中最大的顾虑。

张其昀继续分析, 台湾处于北回归线上,整个岛屿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体的环境温暖舒适,降水量和热量都十分充足,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栽培和种植,这能够顺利解决粮食供给问题,避免粮食的进口。 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减少财政支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台湾的粮食安全。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国民党军在这里有长期发展的条件。

并且,这里与美国的远东防线距离十分近。东南亚诸多岛屿上都有着美国的军事基地,台湾又是东南亚地区的门户,所以如果国民党军退守到台湾,当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发起进攻的时候,美国势必会站出来插手管上一管。

其次,台湾岛的居民对国民党有拥护之情, 这一点,前面我们也提到过,蒋介石和其夫人宋美龄第一次登岛就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这要从台湾与大陆的 历史 渊源讲起。

大陆与台湾最早的联系远在三国时期,当时中原政权派人抵达了台湾岛,并带回了近千名台湾籍士兵。之后,大宋又直接将台湾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还派兵驻守在这里。元、明两代在台湾都设有巡检司,明末,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回台湾抵御大陆清政府一事,更是尽人皆知。

后来,清政府出兵,台湾再次被纳入中国版图。十九世纪末,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分巡台厦兵备道”以及台湾府,台湾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行省。

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因此,台湾被划归给了日本,这以后,台湾地区便一直被日本人统治和经营。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从台湾撤兵,接收台湾的正是中华民国。

所以,长期处于日寇统治下的台湾当地居民,缺少民族归属感,自然会对接收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产生一种拥护之情。另外,对于蒋介石来说,更重要的一点则是,由于长期被日寇统治,台湾岛内对于国共两党的斗争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岛内还没有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辐射,这让蒋介石欣喜不已,认为台湾简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净土”,十分适合他重新再来。

除此之外,日本在统治台湾期间的建设可谓是不遗余力,因为当时日本将台湾当做遏制中国,甚至抢占东南亚的跳板,所以建立了许多近代企业,台湾岛内的交通也十分的便利。工业有着不错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又相对健全,整体来说,岛内具备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

蒋介石听完张其昀的分析,开始思考退守台湾的可行性。经过一番认真地思考以后,蒋介石最终同意了张其昀的提议,最终决定,撤退至台湾。

当时蒋介石已经退到了幕后,为了能够成功退守台湾,他回到自己的故乡浙江奉化溪口,设立了7部电台,在暗中遥控着国民党大大小小的事情。

退守台湾的第一步,就是转移财产。当时蒋介石将这项任务交给了自己的长子蒋经国,蒋经国根据蒋介石的指示,来到上海,找到了国民党中央银行的总裁俞鸿钧。

蒋经国对俞鸿钧说:“我奉蒋委员长之命前来,为保国家一线生机,望中央银行将现金移存到台湾,以策安全。”

最终,蒋经国和俞鸿钧一起,成功向台湾转移了中央银行的92万两黄金,以及8000万美金。可谓是掏空了国库。

除了将大量的金钱转移到台湾,蒋介石还盘算着转移大量的军火,以望事后能够东山再起。他命当时的沪杭竟被总司令汤伯恩将江阴的大炮进行拆除,拆除之后的大炮后来都被秘密运往了台湾。

治理台湾的政策也逐渐开始拟定了,之后的政治会议上他,他十分感慨地说:“此时的江南半壁业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我们必须做好长驻台湾的准备。”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听着不远处的解放军的炮火声,望着天空满脸哀愁,最后转身和蒋经国一起登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这一去,蒋介石从此便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后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一个是兵力,而另一个则是民心。

历史 一遍遍地告诉我们,与人民作对的,逆时代潮流而动的,阻挡 历史 前进的,终将被人民所抛弃,终将被 历史 前进的巨轮所碾压。

1950年,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被消灭殆尽,中共中央派出粟裕大将率百万大军陈列台湾海峡对岸,但正如张其昀所说,台湾海峡又长又深,波浪又十分汹涌,解放军战士无法完成渡海登陆作战。之后,又爆发了朝鲜战争,解放军战士又以志愿军战士之名赶赴了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解放台湾的事情便由此搁置了。

当然,退守到台湾以后,蒋介石自然也是不甘心的,时刻都在想着反攻大陆,但屡战屡败,现实让他明白也许此生恐怕终再难回到大陆。但是对于“一个中国”的观点,蒋介石始终坚定不移,为此甚至不惜与美国方面翻脸。

1958年,美国要求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独立台湾的时候,蒋介石甚至直接做出了与美国人决裂的举动。当时,毛主席等我党领导人也正是察觉了这一点,所以最终决定让金门、马祖留在蒋介石的手中,这样蒋介石才能够更好地同美国的“两个中国”的不轨图谋做斗争。而金门马祖则成为了台湾和中国大陆联系的纽带。

“九二共识”之后,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联系变的更加密切,不少台湾人民也选择回到大陆寻找自己的根之所在。

如今,两岸人民来往愈发密切,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早已走向了结束,两岸却依旧分隔。但祖国统一是万千华夏子女共同的心愿,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更是 历史 的趋势所在,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海峡两岸终将走向统一。

‘伍’ 《蒋介石后传》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蒋介石传》(乔纳森·芬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https://pan..com/s/1hG5ZW0vNkdD5kDiFHuK-Iw

密码:l8nq

书名:蒋介石传

作者:乔纳森·芬比

译者:陈一鸣

豆瓣评分:7.3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1

页数:469

内容简介:

《蒋介石传·从统治中国到失去江山,为什么会是蒋介石?》内容简介:如果没有他,现代中国历史将会怎样展开?如果西安事变中他被杀,中国的命运又会走向何方?从发迹到掌控中国,权倾朝野,又在关键时刻失去政权,逃之天天……蒋介石,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的人。《蒋介石传·从统治中国到失去江山,为什么会是蒋介石?》是近30年以来第一部完整的英文版的蒋介石传记,重点在于他的非同寻常的崛起,以及如何在1949年被毛泽东击败,失去了整个中国。《蒋介石传·从统治中国到失去江山,为什么会是蒋介石?》以丰富的中国及西方的资料为基础展开叙述,许多细节以前从来被披露。它以令人惊异的描述非常戏剧化地、色彩丰富地探索了蒋介石的军事与政治生涯,同时也公正地揭示了他复杂的私人生活。

‘陆’ 《蒋介石的后半生》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蒋介石的后半生》(陈红民 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s8mtPzJj-P7EIrqScBbrmg

提取码:wp8e

书名:蒋介石的后半生

作者:陈红民 等

豆瓣评分:7.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3

页数:576

内容简介:中国有“盖棺论定”之说。人死之后,其历史地位基本就确定了。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盖棺”而不能“定论”,蒋介石即为一例,在他过世之时,海峡两岸对他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他过世30多年了,无论在政界还是学界围绕他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台湾,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从“神化”到“丑化”的过程,甚至掀起过一些政潮;在大陆,对他的评价则经历着从“漫画”到“写实”的过程。现实政治的演变与档案材料(尤其是“蒋中正总统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的不断开放,使得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为持续的“热点”。

蒋介石(1887—1975),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何准确、客观地评价蒋介石,特别是研究较为薄弱的蒋介石的后半生,历来存在较大的争议。书稿专写台湾时期的蒋介石,以信史的角度,为我们完整而准确地勾绘出蒋介石在台湾26年的面貌。

_

陈红民教授精进不已,最近又远赴美国,阅读新近开放的蒋介石日记,终于为我们比较完整而准确地勾绘出蒋介石在台湾26年的面貌。可以说,它填补了蒋介石研究的空白、台湾史研究的空白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空白。我为陈红民教授等人贺。相信本书将受到两岸读者的欢迎,增加人们对台湾时期蒋介石的了解,促进两岸学者的交流,并且推动两岸和平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杨天石

《蒋介石的后半生》,论述蒋介石在台湾统治时期的史事,加以评论。这是陈教授的“拿手好戏”。现在,陈教授在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借近年新资料的出现,特别是蒋氏档案与日记分别在台湾与美国对学者开放的有利时机,对蒋氏历史地位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读了陈教授这本着作以后,恍然有悟。觉得蒋对台湾和中国文化,有相当的贡献。例如随蒋和国民党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一批专家和知识分子,使台湾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走上近代化,实在功不可没。尤其台湾回归中国,正是蒋氏领导对日抗战的结果。

——蒋永敬

亮点:

★ 两岸国民党史研究权威杨天石、蒋永敬联袂推荐

★ 基于《蒋介石日记》手稿本之翔实史料

★ 大陆第一部从信史角度全面反映蒋介石在台湾时期军、政、经活动及其命运的着作

★ 填补了对蒋介石后半生研究的空白

作者简介:陈红民,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国内蒋介石研究的权威学者,着有《胡汉民评传》、《台湾政坛风云》、《蒋介石全传》等。

‘柒’ 《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辙乱旗靡》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袁浩)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62aDHM5gsiAqufQyHJ2BBw 密码:jqck

书名: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

作者:袁浩

豆瓣评分:8.0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1

页数:372

内容简介:

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传统的观点包括:腐败论、内斗论、民心向背论、经济崩溃论等等。实际上,这些观点大都经不起严格的推敲。一个刚刚领导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政权,在其民众拥护度最高的时候迅速坠落,在短短3年多时间里就将自己执政20年积累的资源挥霍一空,这在中外历史中都非常罕见。本书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层面,以国民党的视角回顾这段历史,探寻国民党失败的真正原因。

本书视角新颖独特,以全新的思路解读重大历史事件,剖骨剔肉的分析直指核心,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观点犀利且颇具颠覆性,对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内容的描述非常精彩,可读性强。

本书引用史料丰富,很多史料皆首次披露,鲜为人知但非常震撼。作者一改传统堆砌史料的沉闷文风,行文深入浅出、生动风趣,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袁浩。工程管理硕士,重庆华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作为天涯论坛最知名楼主之一,他的文章见解独到且深刻,广受网友追捧。曾着有《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

‘捌’ 蒋介石的能力是做省长的命

不是。有人说蒋介石军事才能相当于师长,搞建设搞经济的水平只相当于省长。对前者我暂不评论,说说后者。最近读了陈冠任《蒋介石在台湾》第一、二部,东方出版社的,书中对蒋介石建设台湾一些事件及其复杂性和矛盾性作了精彩介绍,蒋公的经济思想和举措初略可见。该书第一部“危急中的台湾”对蒋初到台湾如何稳定经济、平抑物价、解决米粮短缺有着详实的介绍,经过可谓一波三折,力挽狂澜。第二部“岛内建设和新风暴”对蒋着手孤岛建设的起步进行详述,启动了蒋台湾建设史诗的序幕,具体写了四年经济建设计划(主要是农工交通业,成功于农业),耕者有其田政策,恢复建设电力、推行学校等许多经济大事件。蒋介石搞经济到底行不行?从这两部书披露史实中,我看到蒋边巩固孤岛安全呕心沥血边着手搞经济谋发展也有着不一般的思维和决心。日后台湾的腾飞,证明了蒋建设台湾的成功。
那么蒋的经济才能是“省长”还是“总统”呢?我认为还是要从蒋在台湾如何搞经济建设去说。
一、蒋公搞建设,不是自己决策推行,而是启用一大批技术官僚,如张兹闿、俞鸿钧、尹仲容、徐柏园、李国鼎等乃至陈诚、吴国桢、江杓,这些人虽多不是学经济专业的,但有着长期的行政和经济工作经验,是经济专才,甚至像尹仲容、李国鼎等经济思想超越当时时代。蒋搞经济是用人。用人,是蒋搞经济的特色。他不是自己谋划,而是用人后交给他们做,遇到难题才出面解决、裁断。如陈诚搞土改遇到亲弟等立委反对,蒋支持陈诚。俞鸿钧、尹仲容、徐柏园为贪腐事件垮台,蒋是力挺的,甚至不惜亲召党部和立法委员开会保人引外界非议。
二、蒋有不有经济思想?应该说有。但这是一个逐渐形成过程。我不敢说蒋在大陆开始就有,但到了台湾后,他先学毛搞土改、搞“一四计划”(毛“一五”计划),学毛大兴水利、修公路(如东西横贯公路),两本书中都有介绍。并且,蒋搞的是“自由式计划经济”,主张国家主导经济,反对经济自由放任,与大陆的计划经济很多类似,在自由市场和国家计划的争辩中他支持持后者的尹仲容等人。思想的形成来自于实践。在台湾建设中,蒋介石确实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想——中和平衡、国计民生——即在计划和自由两种经济中寻求平衡(表现出儒家的中庸思想),国家计划与民众福利作为目标。这是蒋介石台湾经济建设的思想,也是其成功的根源。
三、蒋介石在台湾的成功否定了前期大陆时的《中国经济学说》。这是蒋介石请人捉笔的“大作”,其实并非蒋的思想,一、部分文字由陶希圣(非经济学家)代笔的,许多经济方面的专业内容出自一姓陈经济专家之手;二、主要是孙中山经济思想与西方学说的混杂。鉴于此,有人根据蒋介石大陆经济失败和台湾建设的成功得出蒋最适合当省长而不是总统的结论。看了这两本书后,我个人的结论是:蒋介石在台湾,在经济建设上还是很成功,有很有水平的,台湾经济的腾飞离不开蒋介石这个最重要的引领者。美国林柏乐教授在《孙逸仙的政治理想》一书中说:“蒋总统经济思想,更是对民主主义的原则与实行方法作了具体详细的说明,……是全人类经济发展方向的指针,我们应该珍惜、力行!”,至于蒋的经济水平上是“省长”还是“总统”级别,只有看了这两本书后每个人自己去得出结论了。

‘玖’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JqKOafb_TlaKL4E1HSdPxg

?pwd=4yhd 提取码:4yhd
简介:一九四九年两岸分治,此后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始终摆脱不掉“丢掉中国的人”。其专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盖了他的复杂功过。然而蒋介石是唯一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曾掌权的政治领袖,终其一生不断参与具世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时间长度近代少有人能及。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着现代中国的挣扎以及世界局势的复杂变换。

‘拾’ 《蒋介石传权威精装版图文典藏本》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蒋介石传》(布赖恩·克罗泽)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HDNDBnfYPVsRXpjKMXqOuw

密码:mf8c

书名:蒋介石传

作者:布赖恩·克罗泽

译者:封长虹

豆瓣评分:7.3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4-6-1

页数:445

内容简介:

《蒋介石传》是国内最早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蒋介石传记,许多内容皆为国内首次披露。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深刻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向。由美国着名传记作家兼历史学者布赖恩?克罗泽撰写的《蒋介石传》,抛开两岸意识形态差异,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客观、审慎、敏锐地考察了蒋介石波澜起伏的传奇一生。《蒋介石转》在西方出版以来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第一部真正尊重历史与当事人的权威的蒋介石传记。

作者(布赖恩·克罗泽)深入探索历史的真实与复杂,多次亲自赴台会晤蒋介石本人,与国民党上层要员频繁接触,专访过蒋经国、陈立夫、王世杰等人,并搜集了大量有关蒋介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进行了严谨、扎实的考证,全面探讨了不同时期蒋介石的个人经历、思想性格、政治作为及治国方略等,不仅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蒋介石,也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大变革时代的风云变幻与历史脉搏。

作者简介:

布赖恩·克罗泽,美国当代着名历史学者、政治传记作家,被公认为是采访和撰写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数量最多且最具权威的传记作家。他的政治人物传记作品非常丰富,其中主要代表作有《蒋介石传》《戴高乐将军传》《斯大林生平》等,《蒋介石传》一书被认为是蒋介石离世后第一部及时、客观、完整、尊重历史地介绍蒋介石生平的蒋氏传记。

阅读全文

与蒋介石在台湾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vd光盘存储汉子算法 浏览:758
苹果邮件无法连接服务器地址 浏览:963
phpffmpeg转码 浏览:672
长沙好玩的解压项目 浏览:145
专属学情分析报告是什么app 浏览:564
php工程部署 浏览:833
android全屏透明 浏览:737
阿里云服务器已开通怎么办 浏览:803
光遇为什么登录时服务器已满 浏览:302
PDF分析 浏览:486
h3c光纤全工半全工设置命令 浏览:143
公司法pdf下载 浏览:383
linuxmarkdown 浏览:350
华为手机怎么多选文件夹 浏览: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块指令 浏览:350
风翼app为什么进不去了 浏览:779
im4java压缩图片 浏览:362
数据查询网站源码 浏览:151
伊克塞尔文档怎么进行加密 浏览:893
app转账是什么 浏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