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青囊海角经
1/16页
甲子一炁为五行始子九炁为五行本至甲九子七炁为五行标至甲七子五炁为五行体至甲五子三炁为五行终。东方壬子至庚得九炁方戊子至庚得三炁央庚子至庚得一炁方甲子至庚得七炁方丙子至庚得五炁。化气化象由乎庚甲戊为天斗柄主用遁甲。以甲戌乙亥丙子丁丑为北方三台帝位坎六乾八良皆镇乎北曰三白三台帝宫也。上台虚精中台六涥台曲星。人有三精台光灵爽精三台天地级。
九耀九灵机听令陷惟显弼惟隐摄天津统群生。九曜曰贪狼曰巨门曰禄存四曰文曲曰廉贞曰武曲曰破军曰左辅曰右弼也。北斗乃是阴阳统会星列曜三元六甲山众真下元生人贵贫贱寿天贤愚冥鬼祟胎卵湿化于斯星所主施焉。
元女青囊海角经仙传授甚分明人会得三般卦。五百年中一间生。
青囊自古秘斯文覆多年旧冢坟水变时局也变知吉凶见分明。
五音共使三般卦贵都寻六贵龙有英贤明此理生千载一相逢。
2/16页
三般大卦如何起女当年亲口传吉只求来势好向家须变鬼爻看。
坤为地母山所托龙坤卦索求三吉龙以鬼爻求三吉而收四方砂之局气卦以鬼爻索求流水之吉凶定三吉而成消纳之吉气。
五行生旺要精通水安坟出此中用向中装本卦知流水吉和凶。
青囊五行专用八卦之五行砂之旺气向之五行水之旺气。
八星有主谁能识下称尊少人知有赤松明此理来翻做八山推。
古人执坤卦索求三吉不用五凶砂水也赤松察陨阳之妙通之机山之索用三吉不滞于六龙。六龙之外而获富贵者不免五凶之祸术之所以为神也。
阴阳俱有少流源有长冈并远峦得步中生炁穴多财禄也多官。
阴阳位上本无山有长水话涧泉向水流朝揖处间荣负胜如山
凡三古若得一水长远无山阜之主水行生旺水作穴大富贵。
《锦囊蘑》
天星地形下相因。 山不入相不入星岖反摆业主凶。由本寻末由干寻枝。山异枝异源阴阳之理存乎即。阴阳交而天地泰水会而气脉和。雌雄相趁牡相应。山不葬者单雌单雄不用者孤阴孤阳。 山不离水不、离山孙其昌鬼其安。不离之道回曲关阑。 山夹水行随山转。辰高如停天之星。十里之中侯所生。后气不随气不迎。二气不降逆囚兵。其住如禄行如马降如龙伏如虎。 阴阳得位后成形也差殊招孤寡。万里之山起祖宗见父母息孕育后成形。是以认形取穴明其父之所生之所养。天门必开山水其来。地产必闭山水其回。天门来处也。地户去处也。开三之道露风也。 闭五之道以藏气也。反棺转尸之所吹沃水积。 之所离日月不照神不依。山的者逆箭者绝。死魄不安人所害。正道之诀眼为上眼次之。揣摩臆度祸必随。 山脉十二脉随之。 山狂则度狂则怒。欲识其子看其母。欲识其孙看其祖。丸弟二气归一路望山之要也。脉之不断其连如线江大河终不能界。故法有九变十二换后成龙。地势平夷脉所藏。穴居其中居其旁。中则福身则祸家。隐隐隆隆四方来同。突中有窟处低也。窟中有突处高也。状如仰掌宫左取宫右裁。至如山形曲屈长短
4/16页
屑方员。大小迎财禄迎财迎砂也碌对秀案也。尺寸高低势变移。 明堂正应以次而知。福厚之地多富寿。秀颖之地多轻清。湿下之地多重浊。高亢之地多狂躁。散乱之地多游荡。尖恶之地多杀伤。顽浊之地多执拗。平夷之地多忠信。后山欲福山欲禄山欲曲山欲肉。坐穴如屋堂如局阳不足建俱足。三阳明堂内阳案。 山为中伤外朝山。外阳也建。水抱左为天建有为地建为人建、禄建、马建、命建于前是也。故天乙太乙者贵之本原。天禄天马者贵之任用。文官武库者贵之应验。左辅右弼者贵之维持。男仓女库者贵之设施。寻地之要全不亏。若山厚则力胜山长则力久远则难败近则易成自然之应也。至于欹斜仄单蓄缩戾惊狂逆尖射此之类不成地。一不相粗顽丑石不相急水急流不相穷源绝境四不相单独龙头不相神前佛后不相墓宅休囚不相山冈撩乱不相风水悲愁不相坐下低软、十不相龙虎尖头。
录自 《玄女青囊海角经》
《九歌十诀》
一、地有十紧要
一要化生开帐要两耳插天要虾须蟹眼要左右盘旋要上下三停。六要砂脚宜转要明堂开睁要水口关兰要明堂迎阳要九曲迥环。
5/16页
二、地有个不葬
一不葬粗顽块石不葬急水滩头不葬沟源绝境不葬孤独山头不葬神前庙后不葬左右休囚不葬山岗缭乱不葬风水悲愁不葬坐下低小石葬龙虎
三、地有十富
一富明堂高大富宾主相迎富降龙伏虎富木雀悬钟富五山耸秀富四水归朝富山山转脚富岭岭圆丰富龙高抱虎富水口紧闭。
四、地有十贵
一贵青龙双拥贵龙虎高耸贵媳娥清秀贵旗鼓圆丰贵砚前笔架贵官谙复钟贵圆生白虎贵顿笔青龙贵屏风走马贵水口重重。
五、地有十贫
一贫水口不锁贫水落空亡贫城门破漏贫水被直流贫背后仰风贫四水无情贫水破天心贫潺潺水笑贫四顾不应贫孤独独龙。
六、地有十贱
一贱八风吹穴贱朱雀消索贱清龙飞去贱水口分流贱摆头翘尾贱前后穿风贱山飞水走贱左右皆空贱山崩山裂贱有主无宾。
七、二十八要
6/16页
龙要生旺要起伏。脉要细要藏龙要真局要紧要明要平。砂要明要凝。 山要环要绕要眠要低要近要静要官要鬼要枕落边夹照要交口要开关要藏风要聚气国不要缺城不要泻要无凹要不返跳局要周正山要高起。八、二十六怕
龙怕凶顽怕枯寒怕反背怕反跳怕风吹山怕干枯破碎伯牵牛直射怕送水走鼠怕反局倾泻山怕挺胸虎伯压穴怕反斜怕枯并怕仰屋穴怕顽闷山峰怕八煞怕兼八煞山怕坐泄鬼局怕黄泉虎怕断腰明堂怕野矿前怕坠胎脉怕乘煞怕伤土牛怕脱气脉怕露胎怕削顶怕淋头怕割脚怕乘风怕挨死怕起浪怕鼠堂经上面怕双金穴乘气怕火坑。
九、二十二好
龙好飞弯舞凤好星辰尊重好屯军拥从好生蛇出洞好不挨王星好凶星藏屏好有朝有映好如蛇过径好迎送重重好遮藏八风好屯起千峰砂好形好卧弓好作笔顿枪好四正明堂好朝阳秀江好如僧坐禅好如人秉笔好如弓上弦好有盖有座好有包有裹好有堆有垛好有关有锁。
原文地址三大卦的作用作者1778035377
子午卯酉天元阴坤艮巽天元阳
乙辛丁癸人元阴申巳亥人元阳
辰戍丑未地元阴甲庚壬丙地元阳。
天元四旺主贵贱
1 .子午卯酉龙干坤艮巽山向从子午卯酉来去坤艮巽龙子午卯酉山向从干坤艮巽来去天龙一卦纯清零正得宜上吉之地出王侯高官。
2.子午卯酉龙子午卯酉山向从干坤艮巽来去。干坤艮巽龙干坤艮巽山向从子午卯酉来去。水神虽吉龙与向纯阴或纯阳中吉之地。若零正得宜开族大旺财丁不能为官显达。
3.子午卯酉龙子午卯酉山向从子午卯酉来去坤艮巽龙干坤艮巽山向从干坤艮巽来去。三元虽一卦纯清龙山向水纯阴或纯阳年虽发亏一房谓不吉之地。
地元和人元次同理。
三元龙山向水一卦纯清立局的高级法门空飞星派和三合派多崇之。运用三元一卦纯清立局催福另有些子真诀。古先贤多把64卦隐于二十四山之中肯轻泄天机。若不明卦理明挨星辨零正辨养老雌雄人开经立向然龙山向水卦纯清立当运的旺山旺向局不能为人催福。如七运造的乙山辛向山酉何山乙向多有破财、疾病、官非、罢职、亏房、妓娼、吸毒、败落者。而依龙立向或依水立向卦纯清正得宜爻
8/16页
合度谓败局而却多有发福者。如七运造之乾山巽向、亥山巳向、巽山乾向、 巳山亥向、 甲山庚向、庚山甲向。按玄空飞星论为上山下水丁破财之败局。但实际这些“败局”却不败多有发丁财出文秀科甲官贵出武将者。
震8 离3 坎7 巽2
卦8 卦3 卦7 卦2
一 一 一 一
震8 火3 水7 巽2
卦8 雷8 风2 卦2
一 六 六 一
此局为地元一卦纯清。阴龙阳向山阴水与山三八为朋向与水二七同道玄空些子法爻合度雄交媾运长久。尤其旺于七、八、一、二、三、六运。
与甲山嗑卦3合生成庚向井卦7合十五未水巽卦3合生成庚向井卦7合十五未水巽卦2合十运必丁财大旺。九运与龙水之星运一合十山向之星运九与六合十五运家道昌隆。一运龙山向水正当令爻后的山与向合生成运毫无破财之忧。二运之二与丑龙震卦8合十甲山嗑卦3合五庚向井卦7合生成未水巽卦2同气连枝运亦也春风得意。三运之三与丑龙震卦8合生成甲山嗑卦3同气相投庚向井卦7合十未水巽卦2合五。星运与龙山向水之一运卦相通运自当锦上添花。四运与龙山向水之一运合五抽爻后之山向六合十运即福泽悠悠。六运与龙山向水之一运卦和生成抽爻后之山向卦同气相投运也是满庭朱紫自风光。
10/16页
点击加载更多
剩余37%未读
从APP打开该文档,阅读高清版
开通Plus会员,全场文档6折起 >>
相关精品文档
txt《青囊海角经》
热度:
doc古今图书集成之元女青囊海角经word版附图说
热度:
pdf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晋.郭璞
热度:
pdf三合派地理青囊经
热度:
pdf地理青囊玉尺度金针集(下)
热度:
热度:
pdf青囊序 青囊奥语 天玉经
热度:
docx李定信先生着作《杨筠松《青囊奥语》考》
热度:
pdf青囊奥语
热度:
热度:
doc青囊经白话意译
热度:
pdf地理青囊经解--清王宗臣着
热度:
实践是检验真伪的唯一标准要误听江湖“大师”的瞎吹胡吓
9/16页
龙 山 向 水
丑龙 甲山 庚向 未水
7/16页
3/16页
须阴阳双上山高旺气兑丙丁起艮丙辛丁起吉之山行长远无水朝逆立向安坟主大发富贵。
丘公颂
混沌未分才一气浊奠位物是对。八卦甲子数察理观俯察运其机。阴阳五行德昭示阳精日华阴精月体灵五曜布四维时依候午定机桑也山育阳施出入往来渊弗替气昭上应厥帝。青灵木德峙衡岳天为岁甲木乙草司春震位。绎灵火徳峙衡岳天荧惑火丁烟司夏曰离。皓灵金德峙华岳天太白金辛石司秋应兑。元灵水德峙恒岳天曰辰。壬水癸泉冬曰坎。黄中土德峙篙岳天为镇土己灰司中立极。二十八宿因方定纪暑推迁旋于气胞化生不替。图阳奇偶数是最阳数始一三五七九阴数始二四六八十。处中制外五地六阳不孤生阴不虚成十天干二地支以主内以外施布六旬牛五炁甲归庚品盈虚卦甲子物全机。
天徳神乃尊顺逆机纯甲运行赋五子八门雷使金精五气九灵叛逆神英。
㈡ 老残游记是谁写的
老残游记
开放分类: 文化、艺术、人物、名着、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简介:
《老残游记》是刘鹗的代表作,流传甚广。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只眼的。
作者生平:
刘鹗(è),原名梦鹏,又名孟鹏,谱名振远,字云抟、公约,又字铁云,别署鸿都百炼生。祖籍江苏丹徒,1857年10月18日生于江苏六合;1909年8月23日去世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刘鹗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得名师传授学业。他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并在算学、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被海内外学者誉为“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慈善家”。他涉猎众多领域,着述颇丰,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所着《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刘鹗本人也是富有学识又得不到抱负的人。
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全书共20回,光绪二十九年(1903)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原署鸿都百炼生着。作者在小说的自叙里说:“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小说是作者对“棋局已残”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的苦难遭遇的哭泣。小说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随着老残的足迹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东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在这块风光如画、景色迷人的土地上,正发生着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封建官吏大逞淫威,肆意虐害百姓,造起一座活地狱。小说的突出处是揭露了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暴政。作者说“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第16回原评)。刘鹗笔下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要做大官”而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玉贤是以“才能功绩卓着”而补曹州知府的。在署理曹州府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衙门前12个站笼便站死了2000多人,九分半是良民。于朝栋一家,因和强盗结冤被栽赃,玉贤不加调查,一口咬定是强盗,父子三人就断送在站笼里。董家口一个杂货铺的掌柜的年轻儿子,由于酒后随口批评了玉贤几句,就被他抓进站笼站死。东平府书铺里的人,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玉贤的真相,“无论你有理没理,只要他心里觉得不错,就上了站笼了”。玉贤的逻辑是:“这人无论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将来连我前程都保不住。俗语说的好,‘斩草要除根’。”为了飞黄腾达,他死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屠刀。老残题诗说,“冤埋城阙暗,血染顶珠红”,“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本质。刚弼是“清廉得格登登”的清官,他曾拒绝巨额贿赂,但却倚仗不要钱、不受贿,一味臆测断案,枉杀了很多好人。他审讯贾家十三条人命的巨案,主观臆断,定魏氏父女是兇手,严刑逼供,铸成骇人听闻的冤狱。小说还揭露了貌似贤良的昏官。山东巡抚张宫保,“爱才若渴”,搜罗奇才异能之士。表面上是个“礼贤下士”方面的大员,但事实上却很昏庸。他不辨属吏的善恶贤愚,也判断不出谋议的正确与错误。他的爱才美德,却给山东百姓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办盗能吏”玉贤是他赏识的,刚弼也是他倚重的,更为严重的是他竟错误地采用史钧甫的治河建议,废济阳以下民埝,退守大堤,致使两岸十几万生灵遭受涂炭。在小说中楔入的桃花山一段插话中,着重写了隐居在荒山中的两个奇人□姑和黄龙子。通过两人的言行宣扬了作者所信奉的太谷学说,同时对当时的革命运动,即所谓“北拳南革”,即北方的义和团和南方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恶毒的诋毁和诅咒,攻击他们都是“乱党”。义和团来势猛,他说“几乎送了国家的性命”;革命党起势缓慢,他认为“莫说是皮肤小病,要知道浑身溃烂起来,也会致命的”;告诫人们不要“搅入他的党里去”,表现了作者落后、反动的一面。小说的第一回,就是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象征性图解。他把当时腐败的中国比作一艘漂浮在海上行将被风浪所吞没的破旧帆船。船上有几种人:一种是以船主为首的掌舵管帆的人,影指当时上层的封建统治集团。作者认为他们“并未曾错”,只是因为是走“太平洋”的,只会过太平日子,不意遇上了风浪,所以毛了手脚,加上未曾预备方针,遇了阴天,日月星辰都被云气遮了,所以就没有依傍。再一种人是乘客中鼓动造反的人,比喻当时的革命派,污蔑他们都是些“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英雄”。宣扬如果依了他们,“这船覆得更快了”。还有一些肆意搜刮乘客的“下等水手”,则是指那些不顾封建王朝大局、恣意为非作恶的统治阶级爪牙。作者对他们也很反感,视为罪人。究竟怎样才能挽救这只行将覆灭的大船呢?作者认为:唯一的办法是给它送去一个“最准的”外国方向盘,即采取一些西方文明而修补残破的国家。小说中所写的人物和事件有些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如玉贤指毓贤,刚弼指刚毅,张宫保(有时写作庄宫保)为张曜,姚云松为姚松云,王子谨为王子展,申东造为杜秉国,柳小惠为杨少和,史钧甫为施少卿等,或载其事而更其姓名,又或存姓改名、存名更姓。黑妞、白妞为当时实有之伎人,白妞一名王小玉,于明湖居奏伎,倾动一时,有“红妆柳敬亭”之称。废济阳以下民埝,乃光绪十五年(1889)实事,当时作者正在山东测量黄河,亲见其惨状。正如作者所自言:“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诸子虚,事须征诸实在。”(第13回原评)《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在晚清小说里是比较突出的。特别在语言运用方面更有其独特成就。如在写景方面能做到自然逼真,有鲜明的色彩。书中千佛山的景致,桃花山的月夜,都明净、清新。在写王小玉唱大鼓时,作者更运用烘托手法和一连串生动而贴切的比喻,绘声绘色的描摹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鲁迅称赞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中国小说史略》)。
刘鹗还曾写有《老残游记》续集,作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之间。据刘大绅说,共有14回,今残存9回。1934年在《人间世》半月刊上发表4回,次年良友图书公司出版6回的单行本。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老残游记资料》收录了后3回。续集前6回,虽然也有对官僚子弟肆意蹂躏妇女恶行的揭露,但主要的是通过泰山斗姥宫尼姑逸云的恋爱故事及其内心深入细微的思想活动,以及赤龙子的言谈行径,宣传了体真悟道的妙理。后3回则是描写老残游地狱,以寓其惩恶劝善之旨。
此外还残存《外编》4700余字,写于光绪三十一年以后。除《老残游记》外,刘鹗着有天算着作《勾股天元草》、《孤三角术》,治河着作《历代黄河变迁图考》、《治河七说》、《治河续说》,医学着作《人命安和集》(未完成),金石着作《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诗歌创作《铁云诗存》。1980年齐鲁书社出版了《铁云诗存》,其诗清新俊逸,功力颇深,反映了他的一些行踪和思想感情。
老残游记 作者刘鹗
刘鹗简介
一.时代背景:
晚清时期,清朝帝国陷入遭逢内忧外患的困境当中,外有列强环伺,内则政治腐败.
二.生平概述:
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江苏丹徒(今江苏省丹徒县)人,自幼聪颖,五岁便能背诵唐诗三百首.生于文宗咸丰7年(西元1857),卒于宣统元年(西元1909),年53.
鹗精于算学,医学,水利,并留心西洋科学.个性放旷不拘,所见不同于流俗,观察时事尤其犀利.早年曾于扬州行医,后改行经商(刘鹗28岁曾在江苏淮安开过菸草店,31岁又在上海开过书店,但都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光绪14年(西元1888)黄河决口于郑州,便投效河督吴大澄,山东巡府张曜,协助治河,后因治河有功,声誉大起,被保荐以知府任用.曾上书建议修筑铁路,利用外资开采山西煤矿,兴办实业(指工商企业),以利民生,时人不解其用心,交相指责,视为汉奸.光绪26年(西元1900)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太仓粟(京师官方谷仓里的粮食)为俄兵所据,他向联军以低价购得太仓粟,赈济饥民,全活甚众,却因被控私购太仓粟,流放新疆,住在乌鲁木齐一座寺庙的戏台底下,靠为人治病度日,最后病死于迪化(今乌鲁木齐).着有老残游记,铁云藏龟,历代黄河变迁图考等书.
三.刘鹗一生的四件大事:
1.治理黄河:
主张束水刷沙法―筑提控制水势,使水不漫溢两岸,再以水攻沙,直刷河底.
2.甲骨文字的研究:
光绪25年(西元1899),他在北京,住在朋友王懿荣家中.王懿荣当时任国子监祭酒,对金石文字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那时王懿荣生了病,看完病家人就上街把药买回来,跟药方核对没错才去煎,刘鹗在一旁看,在这些药中有一包药叫龟板,他觉得很奇怪便顺手拿起来看看,这一看使他惊奇万分,那些龟板上有小字,而且很明显地看的出来字是刻上去的,王懿荣知其古老,乃派人到药店将有字的全部买下,后又到处收购,两年间共收刻辞甲骨一千馀片.
王懿荣死后,家人为了还债,将王懿荣收藏的甲骨卜辞,大部分转让给了刘鹗.刘氏此时也收购刻辞甲骨,前后藏有近5000片.1903年刘鹗将收藏的刻辞甲骨搨印了1058片,在早期收集甲骨卜辞的藏家罗振玉的鼓励下,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书籍——《铁云藏龟》.
虽然该书在对于甲骨文上的建树不多,但是他却是首度将私人收集的甲骨公诸于世,以供同好研究,这种分享的心胸与情操,使得甲骨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长足的进展.
3.开山西的矿
4.贱买太仓的米来赈济北京难民
四.作者细说
刘鹗之死:
刘鹗与袁世凯曾在山东巡府张曜下共事过,元为自己长久不被重用而郁郁不得志,曾向刘向张请求为任,而张曜却认为元“才可爱而性未定,资可造而识未纯”,没有同意袁的要求,因此袁世凯以为刘鹗不肯为他出力,一直坏恨在心.后来袁进了军机处掌握大权,蓄意报复,终于在光绪34年(西元1908),以私购太仓米和在为外国人买地的的罪名,密电江两总督将刘鹗缉捕,发配新疆,永远坚禁,第二年(宣统元年),因脑充血死于新疆流所.
汉奸!
光绪23年,刘鹗应外国人聘请到山西的一间铁矿公司做经理,他和一些新党人物的思想一样,认为只有提倡科学,兴办实业才能救中国,而兴办实业的办法就是他所想的:“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铁路归我.如是,则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矣.”有人认为他者种主张在本质上是不利于国家的,难怪这时他要背负着汉奸之名了.
为什么要写老残游记
刘鹗会撰写《老残游记》一书,原本是为了帮助朋友.在义和团乱后没几年,京曹中有沈虞希与连梦青二人,因素与天津日日新闻的方药雨为友,一日,沈虞希偶将朝中事告知方药雨,方氏将其揭露于报端,清廷获悉后大为震怒,严办泄密之人,且株连甚广,沈氏被逮杖毙,连梦青仓皇遁走上海.连氏到上海后,家财尽失,无以为生,只依赖卖文糊口.刘鹗知其人孤介,不愿受人资助,因此动笔写小说送他,以增加其稿费收入.
刘鹗的写作动机本为助人,但他生当乱世,目睹国事糜烂,再加上自己一生事业上的失败以及政治理想的幻灭,《老残游记》事实上也是他个人情感的寄托.他曾在书中自叙:“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国家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宗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洪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由此可知,《老残游记》为当时中国社会之缩影,更是作者一部以文字代替哭泣的着作.
五.老残游记续集-->自序
人生如梦耳.人生果如梦平 抑或蒙叟之寓言乎,吾不能知.趋而质诸蜉蝣子,蜉蝣子不能决.趋而质诸灵椿子,灵椿子亦不能决.还而叩之昭明.
昭明曰:"昨日之我如是,今日之我复如是.观我之室,一榻,一几,一席,一灯,一砚,一笔,一纸.昨日之榻,几,席,灯,砚,笔.纸若是,今日之榻,几,席,灯,砚,笔,纸仍若是.固明明有我,并有此一榻,一几,一席,一灯,一砚,一笔,一纸亡.非若梦为乌而厉乎天
然则人生如梦,固蒙叟之寓言也夫!吾不敢决,又以质诸杳冥.
杳冥曰:"子昨日何为者 "对曰:"晨起洒扫,午餐而夕寐,弹琴读书,晤对良朋,如是而已."杏冥曰:"前月此日,子何为者 "吾略举以对.又问:"去年此月此日,子何为着 "强忆其略,遗忘过半矣."十年前之此月此日,子何为者 "则茫茫然矣.推之"二十年前,三谓之如梦,蒙更岂欺我哉
夫梦之情境,虽已为幻为虚,不可复得,而叙述梦中情境之我,固俨然其犹在也.若百年后之我,且不知其归于何所,虽有此如梦之百年之情境,更无叙述饲榫持�叶�鹗鲋�?是以人生百年,比之于梦,犹觉百年更虚于梦也!呜呼!以此更虚于梦之百年,而必欲孜孜然,斤斤然,
夫此如梦五十年间,可惊,可喜,可歌,可泣之事,既不能忘;而此五十年间之梦,亦未尝不有可惊,可喜,可歌,可泣之事,亦同此而不忘也.同此而不忘,世间于是乎有《老残游记续集》.
鸿都百炼生自序
㈢ 有没有《术藏》的爱好者有电子版的。跪求。
术藏:六壬金口诀
术藏是非常丰富的,不仅仅包括六壬、六爻、奇门遁甲、四柱八字、梅花易数、紫微斗数、风水等周易的很多方面,包罗万像,我列举了一些术藏中的部分电子书,
《术藏》一书,按成书先后的顺序,对历史上的重要术数经典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总结。术数学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完整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学术之一。
图中术藏书籍有个红色块状,术藏的电子书都出自。。。。。不说你应该说懂了
术藏部分书籍目录:
《六壬际斯 二卷》
《鼎锲卜筮鬼谷源流断易天机大全 三卷首一卷》
《火珠林 一卷》
《奇门卜筮 不分卷》
《术数.命书相书》
《新刊合并官板音义评注渊海子平 五卷》
《神相全编 十二卷首一卷》
《子平集要 不分卷》
《星平集腋统宗 四卷》
《神相汇编 四卷 续集 一卷》
《子平管见集解 二卷》
《术数类.22.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旧题唐]曾文辿杨筠松撰》
《术数类.48.御定星历考原-[清]李光地等奉敕编》
《术数类.21.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旧题唐]杨筠松撰》
《术数类.04.潜虚、附潜虚发微论-[宋]司马光撰[宋]张敦实撰》
《术数类.07.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宋]张行成撰》
《术数类.27.焦氏易林-[汉]焦赣撰》
《术数类.03.元包经传、附元包数总义-[北周]卫元嵩等撰》
《术数类.15.易象图说内篇、外篇-[元]张理撰》
《术数类.14.大衍索隐-[宋]丁易东撰》
《术数类.25.发微论-[宋]蔡元定撰》
《术数类.19.宅经-[旧题]黄帝撰》
《术数类.41.月波洞中记-不着撰人》
《术数类.16.三易洞玑-[明]黄道周撰》
《术数类.08.易通变-[宋]张行成撰》
《术数类.10.皇极经世书解-[清]王植撰》
《术数类.38.演禽通纂-不着撰人》
《术数类.42.玉管照神局-[旧题南唐]宋齐丘撰》
《术数类.49.钦定协纪辨方书-[清]李光地等奉敕编》
《术数类.44.人伦大统赋-[金]张行简撰[元]薛延年注》
《术数类.09.观物篇解、附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宋]祝泌撰》
《术数类.12.洪范皇极内篇-[宋]蔡沉撰》
《术数类.26.灵棋经-[旧题汉]东方朔撰[明]刘基等注》
《术数类.36.三命指迷赋-[旧题宋]岳珂补注》
《术数类.11.易学-[宋]王湜撰》
《术数类.02.太玄本旨-[明]叶子奇撰》
《术数类.28.京氏易传-[汉]京房撰[吴]陆绩注》
《术数类.35.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宋]徐子平撰》
《术数类.31.李虚中命书-[旧题周]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
《术数类.24.催官篇-[宋]赖文俊撰》
《术数类.40.三命通会-[明]万民英撰》
《术数类.43.太清神鉴-[旧题后周]王朴撰》
《术数类.23.灵城精义-[旧题南唐]何溥撰》
《术数类.17.灵台秘苑 -[北周]庾季才原撰、[宋]王安礼等重修》
《术数类.33.星命溯源-不着撰人》
《术数类.34.珞琭子赋注-[宋]释昙莹撰》
《术数类.13.天原发微、附各类图等-[宋]鲍云龙等撰》
《术数类.06.皇极经世索隐-[宋]张行成撰》
《术数类.39.星学大成-[明]万民英撰》
《术数类.18.唐开元占经-[唐]瞿昙悉达撰》
《术数类.46.遁甲演义-[明]程道生撰》
《术数类.05.皇极经世书-[宋]邵雍撰》
《术数类.01.太玄经-[汉]扬雄撰、[晋]范望注》
《术数类.20.葬书-[旧题晋]郭璞撰[元]吴澄删定》
《术数类.32.玉照定真经-[旧题晋]郭璞撰、张颙注》
《术数类.29.六壬大全-不着撰人》
《术数类.45.太乙金镜式经-[唐]王希明撰》
《术数类.37.星命总括-[旧题辽]耶律纯撰》
《术数类.30.卜法详考-[清]胡煦撰》
㈣ 有哪些风水的书,最好是古书
八字
*滴天髓
*滴天髓阐微
*子平真诠
*子平真诠评注
*三命通会
*渊海子平
风水
*雪心赋
*入地眼
*撼龙经
*疑龙经
*青囊经
*葬经
*地理大全
㈤ 针灸学习入门应该看那些书
针灸入门书籍
如果想要学针灸推拿,三个月就完全学会了。如果想要学针灸推拿学,那么必须要为之奋斗一生。要说一个很让人痛心的事情,就是中国两千多年一来,有绝大部分中医,都是拿着半部《内经》“治天下”。《内经》分两卷《素问》和《灵枢》。两卷通常都被拆解阅读,因为《灵枢》被普遍认为是针灸,所以不学、不钻研针灸的人就不用读《灵枢》。
注意间看图中右下角,所有中医针灸书籍均出自于此,还有很多其它中医书籍资料
但是打开《素问》第一章《上古天真论》,有多少人看不懂“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
可以发现,如果不通过《灵枢》学习腧穴经络,又怎么读得懂《素问》呢?
如果进一步研究,进一步发现,就会有《内经》被称为中国第一部解剖学,第一部的针灸着作,所称不虚的感慨。
所以,《内经》可以作为题主日后针灸推拿略有心得了以后的研究,专攻对象。
但是如果有心无力读《内经》也没关系,有人已经从《内经》里写了读书笔记,总结成书,这就是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被看作是《内经》的注解本,也被看作是第一本系统的针灸学着作。
《甲乙经》里有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是不可多得的针灸学着作。
另外。
学习针灸必须要有一本《针灸大成》,这就好比学习英语必须要《英汉字典》一样基础。
《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所着,搜集明以前所有的针灸学着作,编辑成的“字典”。
推荐针灸入门书籍目录:
中国针灸学辞典(超清版)
中国针灸学(程莘农)
中国针灸对穴疗法(陈德成)
中国针灸急症验桉(周志杰 )
中国针灸推拿集成(周日清)
中国针灸歌诀(周志杰)
中国梅花针 第二版 钟梅泉
中国特种针法临症全书(尹远平)
中国特种针法全书(冯春祥)
中国特种针法(孙启凤)
中国针灸处方大成(王立早)
中国针灸处方学(肖少卿)
中国针灸复健医学(刘胜敏)
中国针灸大全 上编 针灸学基础(王雪苔)
中国针灸治疗事典(郭有昌)
中国针灸治疗学(邱茂良)
中国针灸独穴疗法(陈德成)
中国针灸穴位图谱(王玲玲)
[中华针灸学].项平.王玲玲.扫描版
[五雷神针].武强.扫描版
[人体药库学].周尔晋.扫描版
[双针速效疗法].胡兴立.扫描版
传统针灸辨证处方(张道宗)
元代珍稀针灸三种(高清版)
内经针炙类方与临床讲稿(超清版)
切脉针灸 黄帝内经针法
[文王功中医学:基础与针灸].杨启润.扫描版
[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二].贺普仁.扫描版
[活人金丹针灸秘要].张鸿谋.扫描版
[石学敏针灸学].石学敏.扫描版
[肌肉起止点疗法:反阿是穴].张文兵.霍则军.扫描版
[观手治百病].王虹等.扫描版
[针到病除:独特针灸治病绝招].杨光.扫描版
[针灸学释难(增订本)].李鼎.扫描版
[针灸治痛].贺普仁.扫描版
杜越五临床治疗经验集(杜越五)
民间针灸绝技1959年版
活人金丹针灸秘要(超清版)
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第一辑)
灸具灸法(贺普仁)
灸刺汇通(林竹朋)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应用与研究(周楣声)
中国针灸证治通鉴
中国针灸魂(上册)焦顺发
中国针灸魂(下册)焦顺发
九灵针经 气功针经合璧
刺血疗法(王秀珍)
[三棱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三].贺普仁.扫描版
[中医学解难-针灸分册].天津中医学院.扫描版
[图解针灸一学就通].林政宏.扫描版
[图解针灸大全].谭小春.扫描版
[天元针刺术:旋转补泻古法].李建宁.李建静.扫描版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王国瑞.文字版
[承淡安针灸经验集].项平.夏有兵.扫描版
浙江近代针灸学术经验集成(杨楣良)
浙江针灸名家临证录(超清版)
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一(贺普仁)
火针等刺法入门(朱江)
火针(刘保延)
中国针灸全图 使用指南(周立群)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黄龙祥)
中国针灸器械学-看医学网
中国针灸处方大成
人体经络使用手册(超清彩图版)
传统实用针灸学(范其云 编着)
[活神仙点穴绝技].邵发明.扫描版
[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一].贺普仁.扫描版
[灸法速成图解].刘乡.诸葛建.扫描版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萧言生.扫描版
灸法(基础 临床 保健)【谢锡亮】
灸疗·拔罐·刮痧(董少萍)
灸疗偏方(赵琼)
灸疗治百病(刘长江)
灸绳(周楣声)
现代针灸学(超清版)
电针基础与临床(张兆发)
电针疗法治百病(温木生)
百病蜂针疗法(房柱)
百症赋__精解
百症针灸用穴指南(全建庭)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超清版)
中国足针疗法(李家康)
中国针术临床实践(陈积祥)
中国针灸临床治疗学(臧郁文)
切脉针灸治癌症
刺灸手法图解(吴富东)
刺灸法汇论(陆瘦燕)
刺疔捷法-1876年首刊版
刺疔捷法pdf(另一个版本,相机版)
刺血疗法治百病(程爵棠)
中国手针疗法(王富春)
中国新针灸学汇编(张中和)
中国最新针灸疗法--百病神针
中国针灸大全 下编·针灸学临床 附编·针灸学文萃(王雪苔)
中国针灸奇术(石学敏)
中国针灸奇桉(申倬彬)
中国针灸学术真(焦顺发)
中国针灸学讲义(承澹安)
㈥ 风水古书
│ 董绳遇-水法拣金.pdf
│ 葬法倒杖 ([唐]杨筠松 着).pdf
│ 葬法百验新书.pdf.pdf
蒋大鸿:插泥剑地理玉钥匙.pdf
│ 赖布衣着形家集要.pdf
│ 赵九峰 绘图地理五诀最新修订版.pdf
│ 赵九峰绘图地理五诀最新修订版.pdf
│ 赵清海-无极风水(风水与命易).pdf
│ 赵玄着八宅详定83页.pdf
│ 运气总论(韩国收藏).pdf
邓逢光-【清】地学正论醒迷全集.pdf
│ 邵伟华--民间择吉全书 225页.pdf
│ 郑钧蔚阳宅形局断验篇.pdf
│ 郝建朋《大玄空天机密》.pdf
│ 郑西元三元地理.pdf
│ 金志安-金氏地学粹编下卷.pdf
│ 金志安-金氏地学粹编卷上.pdf
│ 金志安-金氏地学粹编卷中.pdf
│ 阳宅八门九宫图大全.pdf
│ 阴宅阳宅理气要诀.pdf
│ 阴阳正要三元备要百镇秘书.pdf
│ 阿部泰山--六壬天文易秘传百法.pdf
│ 陈倍生《妙派阳宅风水秘诀》.pdf
│ 陈继儒《选择地理秘窍》.pdf
│ 陈雪涛《堪舆道》.pdf
│ 陈雪涛《玄空风水之天机妙诀》.pdf
│ 陈雪涛《阳宅制劫法》.pdf
│ 陈希夷龙图序注解+玄空秘指浅注(抄本).pdf
│ 韩国图书馆藏书-锦囊经.pdf
│ 风726《地理辨正得一说(5卷全)》.pdf
│ 风水堪舆经典天玉经解.pdf
│ 风水宝鉴完整版.pdf
│ 风水形气命学秘诀.pdf
│ 风水点穴秘诀.pdf
│ 风水秘录.pdf
│ 黄一凤重订选择集要.pdf
│ 黄寅-择日星海谈.pdf
│ 黄寅《风水择日学》.pdf
│ 黄寅风水择日学.pdf
│ 黄明超-形气得一全书一至四.pdf
│ 黄鉴的八卦形象风水学.pdf
│ 黑囊经.pdf
│ 龚梓林《阴基、阳宅风水资料》.pdf
友情提示:以下风水书籍都在 秘籍网 中可以下载下载
㈦ 道家有什么经典书籍
《道德经》、《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庄子》、 《列子》、 《六韬》 、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物则有形图》、《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易传》、
《击壤歌》、《金人铭》、《巾几铭》、(《语丛四》说之道)、《鬻子》、《鬼谷子》、《恒先》、《彭祖》、《三德》、《用曰》、《伊尹书》、《太公》、《辛甲》、《周训》、《凡物流形》、《尹文子》、《慎子》、《素书》、《孙子兵法》、《守白论》、《鹖冠子》、《尸子》、
《行气玉佩铭》、《关尹子》、《子华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管子》 、《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衡论》、《世说新语》、《苻子》、《无君论》、《刘子》、《元次山集》、《王无功文集》、《唐玄宗文集》、《天随子》、《宗玄先生文集》、《化书》、
《玄真子》 、《无能子》、《伯牙琴》、《逍遥咏二百首》、《须溪先生全集》、《易龙图序》、《东坡易传》、《道家佚书辑本十七种》、《郁离子》、《庄元臣文集》、《傅山全书》、《老藏(《老子集成》)》、《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道藏》等等。
(7)天元五歌pdf扩展阅读: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着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着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着。
㈧ 中医针灸入门书籍
针灸书籍
针灸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因为针灸很容易排除掉干扰因素来做实验,而且针灸本身就倾向于治疗那种下针之后立竿见影的病症,也容易看到效果,所以针灸是一个较早通过临床验证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
但是这里面很有意思的是,针灸不好学,因为里面很多玄学的东西,比如说你怎么选择穴位呀,这里面就有一大套的理论,再比如说该如何下针啊,用多粗的针呀,这里面讲究非常多,很不好学。
注意间看图中右下角,回答的目录中的中医针灸书籍均出自于此,其有很多中医书籍资料
针灸书籍目录:
[三棱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三].贺普仁.扫描版
[中医学解难-针灸分册].天津中医学院.扫描版
[中华针灸学].项平.王玲玲.扫描版
[五雷神针].武强.扫描版
[人体药库学].周尔晋.扫描版
[双针速效疗法].胡兴立.扫描版
[图解针灸一学就通].林政宏.扫描版
[图解针灸大全].谭小春.扫描版
[天元针刺术:旋转补泻古法].李建宁.李建静.扫描版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王国瑞.文字版
[承淡安针灸经验集].项平.夏有兵.扫描版
[文王功中医学:基础与针灸].杨启润.扫描版
[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二].贺普仁.扫描版
[活人金丹针灸秘要].张鸿谋.扫描版
[活神仙点穴绝技].邵发明.扫描版
[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一].贺普仁.扫描版
[灸法速成图解].刘乡.诸葛建.扫描版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萧言生.扫描版
[石学敏针灸学].石学敏.扫描版
[肌肉起止点疗法:反阿是穴].张文兵.霍则军.扫描版
[观手治百病].王虹等.扫描版
[针到病除:独特针灸治病绝招].杨光.扫描版
[针灸学释难(增订本)].李鼎.扫描版
[针灸治痛].贺普仁.扫描版
杜越五临床治疗经验集(杜越五)
民间针灸绝技1959年版
活人金丹针灸秘要(超清版)
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第一辑)
浙江近代针灸学术经验集成(杨楣良)
浙江针灸名家临证录(超清版)
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一(贺普仁)
火针等刺法入门(朱江)
火针(刘保延)
灸具灸法(贺普仁)
灸刺汇通(林竹朋)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应用与研究(周楣声)
灸法(基础 临床 保健)【谢锡亮】
灸疗·拔罐·刮痧(董少萍)
灸疗偏方(赵琼)
灸疗治百病(刘长江)
灸绳(周楣声)
现代针灸学(超清版)
电针基础与临床(张兆发)
电针疗法治百病(温木生)
百病蜂针疗法(房柱)
百症赋__精解
百症针灸用穴指南(全建庭)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超清版)
中国足针疗法(李家康)
中国针术临床实践(陈积祥)
中国针灸临床治疗学(臧郁文)
中国针灸全图 使用指南(周立群)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黄龙祥)
中国针灸器械学-看医学网
中国针灸处方大成
人体经络使用手册(超清彩图版)
传统实用针灸学(范其云 编着)
传统针灸辨证处方(张道宗)
元代珍稀针灸三种(高清版)
内经针炙类方与临床讲稿(超清版)
切脉针灸 黄帝内经针法
切脉针灸治癌症
刺灸手法图解(吴富东)
刺灸法汇论(陆瘦燕)
刺疔捷法-1876年首刊版
刺疔捷法pdf(另一个版本,相机版)
刺血疗法治百病(程爵棠)
中国手针疗法(王富春)
中国新针灸学汇编(张中和)
中国最新针灸疗法--百病神针
中国梅花针 第二版 钟梅泉
中国特种针法临症全书(尹远平)
中国特种针法全书(冯春祥)
中国特种针法(孙启凤)
中国针灸处方大成(王立早)
中国针灸处方学(肖少卿)
中国针灸复健医学(刘胜敏)
中国针灸大全 上编 针灸学基础(王雪苔)
中国针灸大全 下编·针灸学临床 附编·针灸学文萃(王雪苔)
中国针灸奇术(石学敏)
中国针灸奇桉(申倬彬)
中国针灸学术真(焦顺发)
中国针灸学讲义(承澹安)
中国针灸学辞典(超清版)
中国针灸学(程莘农)
中国针灸对穴疗法(陈德成)
中国针灸急症验桉(周志杰 )
中国针灸推拿集成(周日清)
中国针灸歌诀(周志杰)
中国针灸治疗事典(郭有昌)
中国针灸治疗学(邱茂良)
中国针灸独穴疗法(陈德成)
中国针灸穴位图谱(王玲玲)
中国针灸证治通鉴
中国针灸魂(上册)焦顺发
中国针灸魂(下册)焦顺发
九灵针经 气功针经合璧
刺血疗法(王秀珍)
㈨ 道家的道家经典
这些道家经典书籍都出自图中最上面的地方
大众普通人都知道的道家经典书籍:
《道德经》、《道家易》、 《六韬》 、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周训》、《凡物流形》、《尹文子》、《慎子》、《素书》、《孙子兵法》、《守白论》、《鹖冠子》、《尸子》、《太一生水》、《文子》、《庄子》、 《列子》、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物则有形图》、《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易传》、《道家佚书辑本十七种》、《郁离子》、《庄元臣文集》、《傅山全书》、《玄真子》 、《无能子》、《伯牙琴》、
《行气玉佩铭》、《击壤歌》、《鬼谷子》、《恒先》、《彭祖》、《三德》、《用曰》、《伊尹书》、《太公》、《辛甲》、《关尹子》、《子华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管子》 、《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衡论》、《世说新语》、《苻子》、《无君论》、《刘子》、《元次山集》、《王无功文集》、《唐玄宗文集》、《天随子》、《宗玄先生文集》、《化书》、《金人铭》、《巾几铭》、(《语丛四》说之道)、《鬻子》、《须溪先生全集》、《易龙图序》、《东坡易传》、《逍遥咏二百首》、《老藏(《老子集成》)》、《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道藏》等等。
㈩ 地质学方面的风水学书籍有哪些(比较权威的)
李居明的《学风水的第一本书》、《新罗经透解》教你罗盘的、《阴阳宅大全》
一、峦头形势
1《玉髓真经》 张子微着
2《地学》 沈镐着
3《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 荣锡勋着
4《一贯堪舆-杨曾地理家传心法捷》 唐宗庚着
5《刘国师地理真传》 刘国师着
6《乐山篇地理书》 来木臣着
7《秘传水龙经》 蒋大鸿着
8《寻龙点穴全集》 珍藏本
9《寻龙点穴墓相风水》 不过五着
10《简明地学堪舆泄秘》 汪志伊着
11《地理山洋指迷》 周景一着
12《辟径集》 李默斋着
13《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 姜国威着
14《寻龙秘诀》 高隐仙藏
15《图解雪心赋》 白鹤鸣着
16《地理啖庶录》 袁守定着
17《地理砂水穴法》
18《地理万山图》
19《仙家救贫术搜地灵》 白云山人着
20《黄囊穴髓》 程天昭演绎
21《地理汇宗》
22《平砂地理玉函经释义》 邱于展着
23《地理点穴大全》 许澹园订
24《地理全书》 刘伯温着
25《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着
26《相墓相宅术》 (四库本)
27《平砂玉尺经》 刘秉忠原着,李峰编
28《堪舆秘笈奇书》 刘伯温着
29《新注雪心赋》 何聪明着
30《峦头精义》 李默斋着
31《峦头风水大破译》 张健民着
32《地理峦头实务》(上中下) 钟义明着
33《增订台湾地理图记》 钟义明着
34《王派风水学-峦头精义》 王松寒着
35《地理琢玉斧峦头括歌》 张九仪增释
36《地理捷径秘断》 张哲鸣着
37《阴阳宅宝鉴》 苏立民着
38《一善地理真诀》 妙摩慧度着
39《假日寻龙记》 姜健贤着
40《地理心法-寻地五要捷诀道读》 许人文注 张建民编
41《地理囊金集注-记师口诀节文》 章贡、刘谦着
42《谭天纵留题-乌蒙吉真诀-刘若谷千金赋》
43《本地姜留题》
44《风水寻龙诀》
45《撼龙经》 杨筠松着
46《疑龙经》 杨筠松着
47《泄天机》 廖禹着
48《秘传廖公画夹拨砂经》 廖禹着
49《地理阴阳秘录》 苏立民着
50《地理天机会元》 徐试可着
51《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叶九升着
52《精校地理人子须知》 徐善继、徐善述着
二、郭杨蒋一脉玄空正法
1、《青囊经》 黄石公着
2、《青囊序》 曾求己着
3、《青囊奥语》 杨筠松着
4、《天玉经》 杨筠松着
5、《都天宝照经》 杨筠松着
6、《地理辨正》 蒋大鸿着
7、《水龙经》 蒋大鸿着
8、《天元五歌》 蒋大鸿着
9、《归厚禄》 蒋大鸿着
10、《天元余义》 蒋大鸿着
11、《平砂玉尺辨伪》 蒋大鸿着
12、《阳宅指南》 蒋大鸿着
13、《阳宅天元赋》 蒋大鸿着
14、《杨公滴滴金》 杨筠松着
三、范宜宾滇南派(即连城派)玄空法
1、《风水的研究》 唐正一着
2、《增释地理冰海》 高守中着
3、《地理辨正揭隐》
4、《金氏地学粹篇》
5、《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传》
6、《玄空探原录》
7、《干坤法窍》 范宜宾着
8、《玄空大五行真传口诀 》 托名蒋大鸿着
四、谈养吾玄空六法派
1、《中国绝学、玄空如意理气正宗入门深造》 陈梦国着
2、《玄空本义》 谈养吾着
3、《地理辨正翼》 荣锡勋着
4、《堪舆正经》 陈正儒着
5、《新玄空紫白诀》 赵景义原着、张成春编
6、《地理辨正白话注解》 谈养吾原着、陈世范编
7、《天元五歌阳宅篇注解》 赵景义着
8、《地理小补》 刘杰着
9、《辨正发秘初稿》 刘杰着
10、《玄空法鉴》 曾怀玉着
11、《元运发微》 卢作周着
五、邓恭江西大玄空五行派
1《地理知本金锁秘》 邓恭(梦觉)着
2《地理黄金屋》 邓恭(梦觉)着
3《蒋大鸿地理秘诀稿》
4《玄空河洛先后天心法秘诀》 藏本
5《九经会聚》 李浩洋藏
6《三元地理山水气运挨星图诀》 张庆辑
7《新增大五行图诀》(上下) 张庆辑
8《蒋大鸿三元奥秘手抄本》、《罗经解》、《秘授篇》 邓恭着
9《蒋公阳宅秘授篇》 邓恭(梦觉)着
六、蔡岷山广东玄空派
1《中州派玄空学》(上下) 王亭之着
2《地理心眼指要真解》 王亭之着
3《地学铁骨秘》 吴师青着
4《玄空真秘》 徐宇辰着
5《地理辨正求真》 蔡岷山着
七、章仲山无常派玄空飞星
1《玄空星相地理学》 钟义明着
2《玄空地理丛谈》之一 钟义明着
3《玄空地理丛谈》之二 钟义明着
4《玄空地理丛谈》之三 钟义明着
5《玄空地理丛谈》之四 钟义明着
6《玄空地理丛谈》之五 钟义明着
7《玄空地理丛谈》之六 钟义明着
8《玄空地理逸篇新解》 钟义明着
9《玄空地理断诀汇篇》 钟义明着
10《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上中下) 钟义明着
11《沈氏玄空学》(上下) 沈竹礽
12《地理辨证抉要》 沈竹礽
13《沈氏玄空学》(上中下) 白鹤鸣注本
14《玄空紫白诀精解》 白鹤鸣着
15《玄机赋飞星赋精解》 白鹤鸣着
16《风水秘传100诀》 白鹤鸣着
17《天理第一地理书》(上下) 冯严筑着
18《古易玄空学新探》 胡京国着
19《玄空精断》 胡京国着
20《大玄空挨星天心水法真传》 张哲鸣着
21《大三元玄空秘旨些子真传》 张哲鸣着
22《大三元玄空地灵秘笈断诀》 张哲鸣着
23《相地指迷》蒋大鸿着
24《沈氏地理疑义答问-地理问正》 李崇仰编
25《玄空指妙》柯建成着
26《玄空指微》柯建成着
27《实用风水学秘籍总断》姜国威着
28《山居手记》陈雪涛着
29《玄空风水之天机妙诀》陈雪涛着
30《风水选旺秘诀》罗量着
31《风水墓相学》姜健贤着
八、朱小鹤苏州玄空派
1《地理辨正补》 朱小鹤着
九、上虞派张心言六十四卦玄空法
1《地理辨正疏玄空秘旨摘秘》 黄春发着
2《三元六十四卦用爻法》 林文松、陈怡诚合着
3《三元地理六十四卦运用》林文松、陈怡诚合着
4《易经地理学》 吴明修着
5《三元法地理理气探原》吴明修着
6《易经三元地理阐微》 吴明修着
7《三元玄空地理堂奥》 珍藏本
8《三元玄空大卦秘传》无际山人着
9《三元地理山水则要》协会合编
10《三元地理抽爻换象》吴相益、谢明道合着
11《分金节气用爻当运秘解》张量矿着
12《玄空大卦及飞星详解》白鹤鸣着
13《玄空风水突破要诀》 黄春发着
14《三元地理讲义》 林国雄着
15《风水活穴建造真诀》张量矿着
16《三元易经地理交媾法诀秘笈》(上下) 张量矿着
17《奇门三元直指》(上下) 余胜唐
18《玄空秘旨-直透玄机》陈昭有着
19《玄空真解-入门要诀》 刘来平着
20《玄空真解-地理经典批论》 又元子着
21《玄空真解-玄空囫囵语》 又元子孙着
22《玄空真解-天元歌批论》又元子孙着
23《玄空真解-归厚录》又元子孙着
24《玄空真解-阳宅觉》又元子孙着
25《玄空大卦秘诀》孙长庚着
十、尹一勺湘楚派玄空法
1、《地理四秘全书》 尹一勺着
十一、钟九华《玉函通秘》玄空法
1、《玉函通秘》原着
2、《玉函通秘》崔汇滨校本
十二、龙门八局(先后天派)
1《正三元杨公祖师心法》 杨救贫着
2《三元地理四诀精论》 陈启铨着
3《风水风采录》 陈启铨着
4《地理干坤国宝》 杨藏华着
5《三元地理观水点地法》 庄文寿着
6《地理特诀》 张渊理着
7《三元堪舆黄金断》 庄文寿着
8《地理干坤国宝评注》 陈启铨着
9《干坤国宝龙门八局图解》林志荣着
十三、干支生旺墓三合四大局
1《地理实用集》钟义明着
2《阴阳宅断诀》妙摩慧度着
3《风水指南》 妙摩慧度着
4《三元三合地理精论》黄春霖着
5《地理四弹子》
6《风水预测》 李渊着
7《地理汇宗-元女青囊海角经》
8《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着
9《地理正宗》 广西民族出版社辑
10《地理五诀》 赵九峰着
11《风水照夭镜》 劳大刚着
12《地理阴阳纂要》邓士松着
13《地理学新义》俞仁宇着
14《增补理气图书》 周淳庸着
15《堪舆指南真传》 陈盈芳着
16《二十四山头化作四拾捌局用法》 陈锡元着
17《堪舆辟谬真传》 刘公中着
18《地理诸家开门放水》 吴明修着
19《地理三字经》 程前川着
20《地理直指原真》 彻莹和尚着
21《地理综合水法》梁贵博着
22《风水的研究》 梁贵博着
23《鲁班寸白簿》 鲁班着
24《海底藏珠》 徐试可着
25《地理水法全成》 高隐仙着
26《王德薰地理真传》 陈繁夫着
27《术数精要》 白鹤鸣着
28《古代风水术注评》 王玉德着
19《三合法地理秘旨全书》(上下) 陈怡诚 林文松编着
30《赣州风水秘传》 怡然斋藏本
31《秘本通玄鬼灵经》李崇仰编
32《地理名墓断诀》姜健贤着
33《周易与风水》何宗阳着
34《三元地理连山归藏》陈怡诚 林文松编着
35《三元地理明师盘线秘旨》陈怡诚 林文松编着
36《看风水秘笈大全》御堂龙儿着
37《青囊心印》《青囊心印续编》《天玉经内传心印》王宗臣着
38《天玉经》四库本
39《地理大全辑要》许园甫着
十四、赖布衣天星纳甲派
1《催官篇》 赖布衣着
2《入地眼全书》 静道和尚着
3《地理铅弹子》 张九仪着
4《地理穿透真传》 张九仪着
5《杨公地理图说》藏本
6《入地眼全书》静道和尚着
7《地理正义评注》张九仪着
8《杜氏地理图说》杜奇英着
9《形家集要》刘云岩着
10《山水发微》王德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