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网站用对称加密技术
邮件 加密
什么是对称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破译困难,除了数据加密标准(DES),
另一个对称密钥加密系统是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它比DES的加密性好,而且对计算机功能要求也没有那么高。IDEA加密标准由PGP(Pretty Good Privacy)系统使用。
对称加密算法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
要求提供一条安全的渠道使通讯双方在首次通讯时协商一个共同的密钥。直接的面对面协商可能是不现实而且难于实施的,所以双方可能需要借助于邮件和电话等其它相对不够安全的手段来进行协商;
密钥的数目难于管理。因为对于每一个合作者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钥,很难适应开放社会中大量的信息交流;
对称加密算法一般不能提供信息完整性的鉴别。它无法验证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身份;
对称密钥的管理和分发工作是一件具有潜在危险的和烦琐的过程。对称加密是基于共同保守秘密来实现的,采用对称加密技术的贸易双方必须保证采用的是相同的密钥,保证彼此密钥的交换是安全可靠的,同时还要设定防止密钥泄密和更改密钥的程序。
什么是非对称加密技术
1976年,美国学者Dime和Henman为解决信息公开传送和密钥管理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密钥交换协议,允许在不安全的媒体上的通讯双方交换信息,安全地达成一致的密钥,这就是“公开密钥系统”。相对于“对称加密算法”这种方法也叫做“非对称加密算法”。
与对称加密算法不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用密钥向其它方公开;得到该公用密钥的乙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甲方只能用其专用密钥解密由其公用密钥加密后的任何信息。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保密性比较好,它消除了最终用户交换密钥的需要,但加密和解密花费时间长、速度慢,它不适合于对文件加密而只适用于对少量数据进行加密。
B.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技术有什么区别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或专用密钥(也称做常规加密)由通信双方共享一个秘密密钥。
发送方在进行数学运算时使用密钥将明文加密成密文。接受方使用相同的密
钥将密文还原成明文。RSA RC4算法,数据加密标准(DES),国际数据加密
算法(IDEA)以及Skipjack加密技术都属于对称加密方式。
非对称加密,当发送信息时,
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数据加密,而接收方则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
这样,信息就可以安全无误地到达目的地了,即使被第三方截获,由于没有相应的私钥,
也无法进行解密。通过数字的手段保证加密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即只有用私有密钥才能解密。
公用密钥加密技术允许对信息进行数字签名。数字签名使用发送发送一方的
专用密钥对所发送信息的某一部分进行加密。接受方收到该信息后,使用发
送方的公用密钥解密数字签名,验证发送方身份。在对称加密(或叫单密钥
加密)中,只有一个密钥用来加密和解密信息。尽管单密钥加密是一个简单
的过程,但是双方都必须完全的相信对方,并都持有这个密钥的备份。但要
达到这种信任的级别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当双方试图建立信任关系时
可能一个安全破坏已经发生了。首先密钥的传输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它
被截取,那么这个密钥以及相关的重要信息就没有什么安全可言了。非对称
加密在加密的过程中使用一对密钥,而不像对称加密只使用一个单独的密钥
。一对密钥中一个用于加密,另一个用来解密。重要的概念是在这对密钥中一个密钥用来公用
,另一个作为私有的密钥;用来向外公布的叫做公钥,另一半需要安全保护
的是私钥。非对称加密的一个缺点就是加密的速度非常慢,因为需要强烈的
数学运算程序。如果一个用户需要使用非对称加密,那么即使比较少量的信
息可以也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 非对称加密的另一个名称叫公钥加密
。尽管私钥和公钥都有与数学相关的,但从公钥中确定私钥的值是非常困难
的并且也是非常耗时的。在互联网上通信,非对称加密的密钥管理是容易的
因为公钥可以任易的传播,私钥必须在用户手中小心保护。
C. 请用对称加密技术举例子
公钥密码体制的核心思想是:加密和解密采用不同的密钥。这是公钥密码体制和传统的对称密码体制最大的区别。对于传统对称密码而言,密文的安全性完全依赖于 密钥的保密性,一旦密钥泄漏,将毫无保密性可言。但是公钥密码体制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在公钥密码体制中,公钥是公开的,只有私钥是需要保密的。知道公钥 和密码算法要推测出私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这样,只要私钥是安全的,那么加密就是可信的。
显然,对称密码和公钥密码都需要保证密钥的安全,不同之处在于密钥的管理和分发上面。在对称密码中,必须要有一种可靠的手段将加密密钥(同时也是解密密 钥)告诉给解密方;而在公钥密码体制中,这是不需要的。解密方只需要保证自己的私钥的保密性即可,对于公钥,无论是对加密方而言还是对密码分析者而言都是 公开的,故无需考虑采用可靠的通道进行密码分发。这使得密钥管理和密钥分发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加密和解密:发送方利用接收方的公钥对要发送的明文进行加密,接受方利用自己的
私钥进行解密,其中公钥和私钥匙相对的,任何一个作为公钥,则另一个
就为私钥.但是因为非对称加密技术的速度比较慢,所以,一般采用对称
加密技术加密明文,然后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加密对称密钥,即数字信封 技术.
签名和验证:发送方用特殊的hash算法,由明文中产生固定长度的摘要,然后利用
自己的私钥对形成的摘要进行加密,这个过程就叫签名。接受方利用
发送方的公钥解密被加密的摘要得到结果A,然后对明文也进行hash操
作产生摘要B.最后,把A和B作比较。此方式既可以保证发送方的身份不
可抵赖,又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篡改。
首先要分清它们的概念:
加密和认证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加密和认证这两个基本概念。
加密是将数据资料加密,使得非法用户即使取得加密过的资料,也无法获取正确的资料内容, 所以数据加密可以保护数据,防止监听攻击。其重点在于数据的安全性。身份认证是用来判断某个身份的真实性,确认身份后,系统才可以依不同的身份给予不同的 权限。其重点在于用户的真实性。两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公钥和私钥
其次我们还要了解公钥和私钥的概念和作用。
在现代密码体制中加密和解密是采用不同的密钥(公开密钥),也就是非对称密钥密码系统,每个通信方均需要两个密钥,即公钥和私钥,这两把密钥可以互为加解密。公钥是公开的,不需要保密,而私钥是由个人自己持有,并且必须妥善保管和注意保密。
公钥私钥的原则:
一个公钥对应一个私钥。
密钥对中,让大家都知道的是公钥,不告诉大家,只有自己知道的,是私钥。
如果用其中一个密钥加密数据,则只有对应的那个密钥才可以解密。
如果用其中一个密钥可以进行解密数据,则该数据必然是对应的那个密钥进行的加密。
非对称密钥密码的主要应用就是公钥加密和公钥认证,而公钥加密的过程和公钥认证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下面我就详细讲解一下两者的区别。
事例说明下:
例如:比如有两个用户Alice和Bob,Alice想把一段明文通过双钥加密的技术发送给Bob,Bob有一对公钥和私钥,那么加密解密的过程如下:
Bob将他的公开密钥传送给Alice。
Alice用Bob的公开密钥加密她的消息,然后传送给Bob。
Bob用他的私人密钥解密Alice的消息。
那么Bob怎么可以辨认Alice是不是真人还是冒充的.我们只要和上面的例子方法相反就可以了.
Alice用她的私人密钥对文件加密,从而对文件签名。
Alice将签名的文件传送给Bob。
Bob用Alice的公钥解密文件,从而验证签名。
通过例子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吧!
D. 什么是非对称加密技术
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密钥的保密方法。
在对称加密中加密和解密过程用的是同一把钥匙,而非对称加密中加密和解密过程用的是一对密钥,这对密钥分别称为“公钥”和“私钥”。因为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E. 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
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不足之处是,交易双方都使用同样钥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此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钥匙,这会使得发收信双方所拥有的钥匙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密钥管理成为用户的负担。对称加密算法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上使用较为困难,主要是因为密钥管理困难,使用成本较高。而与公开密钥加密算法比起来,对称加密算法能够提供加密和认证却缺乏了签名功能,使得使用范围有所缩小。在计算机专网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和IDEA等。美国国家标准局倡导的AES即将作为新标准取代DES。
F. 对称加密技术包括哪些
热心网友
对称加密算法用来对敏感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密,常用的算法包括: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
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高。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下一代的加密算法标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
G. 对称加密技术
任何用户如果想利用加密技术进行相互通信,首先都需要共有一个的密钥。密钥和算法保密,由通信双方妥善保管。
使用对称加密技术对文件进行加密传输的实际过程分为三步:
首先,通信双方利用绝对安全的渠道,协商确定共有密钥,并妥善保管;
然后,发送方对需要传输的文件用自己的密钥进行加密,然后通过网络把加密后的文件传输到接收方;
最后,接收方用自己的密钥(实际上与发送方的密钥相同)对收到的密文进行解密,最后得到发送方的明文。
H. 加密技术的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破译困难,除了数据加密标准(DES),另一个对称密钥加密系统是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它比DES的加密性好,而且对计算机功能要求也没有那么高。IDEA加密标准由PGP(Pretty Good Privacy)系统使用。
I. 什么是对称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叫做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破译困难,除了数据加密标准(DES),另一个对称密钥加密系统是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它比DES 的加密性好,而且对计算机功能要求也没有那么高。IDEA加密标准由PGP(Pretty Good Privacy)系统使用。
对称加密算法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
要求提供一条安全的渠道使通讯双方在首次通讯时协商一个共同的密钥。直接的面对面协商可能是不现实而且难于实施的,所以双方可能需要借助于邮件和电话等其它相对不够安全的手段来进行协商;
密钥的数目难于管理。因为对于每一个合作者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钥,很难适应开放社会中大量的信息交流;
对称加密算法一般不能提供信息完整性的鉴别。它无法验证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身份;
对称密钥的管理和分发工作是一件具有潜在危险的和烦琐的过程。对称加密是基于共同保守秘密来实现的,采用对称加密技术的贸易双方必须保证采用的是相同的密钥,保证彼此密钥的交换是安全可靠的,同时还要设定防止密钥泄密和更改密钥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