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A:RSA 是一种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历史也比较悠久的非对称秘钥加密技术,在1977年被麻省理工学院的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三位科学家提出,由于难于破解,RSA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字加密和签名技术,比如国内的支付宝就是通过RSA算法来进行签名验证。它的安全程度取决于秘钥的长度,目前主流可选秘钥长度为 1024位、2048位、4096位等,理论上秘钥越长越难于破解,按照维基网络上的说法,小于等于256位的秘钥,在一台个人电脑上花几个小时就能被破解,512位的秘钥和768位的秘钥也分别在1999年和2009年被成功破解,虽然目前还没有公开资料证实有人能够成功破解1024位的秘钥,但显然距离这个节点也并不遥远,所以目前业界推荐使用 2048 位或以上的秘钥,不过目前看 2048 位的秘钥已经足够安全了,支付宝的官方文档上推荐也是2048位,当然更长的秘钥更安全,但也意味着会产生更大的性能开销。
DSA:既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数字签名算法,他是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与1991年提出。和 RSA 不同的是 DSA 仅能用于数字签名,不能进行数据加密解密,其安全性和RSA相当,但其性能要比RSA快。
ECDSA: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椭圆曲线签名算法,是ECC(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椭圆曲线密码学)和 DSA 的结合,椭圆曲线在密码学中的使用是在1985年由Neal Koblitz和Victor Miller分别独立提出的,相比于RSA算法,ECC 可以使用更小的秘钥,更高的效率,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据称256位的ECC秘钥的安全性等同于3072位的RSA秘钥,和普通DSA相比,ECDSA在计算秘钥的过程中,部分因子使用了椭圆曲线算法。
㈡ 非对称加密算法有哪些,安全性能对比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ECC(移动设备用)、Diffie-Hellman、El Gamal、DSA(数字签名用)
Hash算法
Hash算法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单向算法,用户可以通过Hash算法对目标信息生成一段特定长度的唯一的Hash值,却不能通过这个Hash值重新获得目标信息。因此Hash算法常用在不可还原的密码存储、信息完整性校验等。
常见的Hash算法有MD2、MD4、MD5、HAVAL、SHA
加密算法的效能通常可以按照算法本身的复杂程度、密钥长度(密钥越长越安全)、加解密速度等来衡量。上述的算法中,除了DES密钥长度不够、MD2速度较慢已逐渐被淘汰外,其他算法仍在目前的加密系统产品中使用。
㈢ 非对称加密
与对称加密算法不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用密钥向其它方公开;得到该公用密钥的乙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甲方只能用其专用密钥解密由其公用密钥加密后的任何信息。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保密性比较好,它消除了最终用户交换密钥的需要,但加密和解密花费时间长、速度慢,它不适合于对文件加密而只适用于对少量数据进行加密。
经典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算法等安全性都相当高.
非对称加密的典型应用是数字签名。
采用双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在一个过程中使用两个密钥,一个用于加密,另一个用于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非对称加密,也称为公钥加密,因为其中一个密钥是公开的(另一个则需要保密)。
㈣ 什么是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密钥的保密方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用密钥向其它方公开;得到该公用密钥的乙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
另一方面,甲方可以使用乙方的公钥对机密信息进行签名后再发送给乙方;乙方再用自己的私匙对数据进行验签。
甲方只能用其专用密钥解密由其公用密钥加密后的任何信息。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保密性比较好,它消除了最终用户交换密钥的需要。
非对称密码体制的特点:算法强度复杂、安全性依赖于算法与密钥但是由于其算法复杂,而使得加密解密速度没有对称加密解密的速度快。对称密码体制中只有一种密钥,并且是非公开的,如果要解密就得让对方知道密钥。所以保证其安全性就是保证密钥的安全,而非对称密钥体制有两种密钥,其中一个是公开的,这样就可以不需要像对称密码那样传输对方的密钥了。这样安全性就大了很多。
㈤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主要应用
非对称加密(公钥加密):指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密钥的加密算法,也称为公私钥加密。假设两个用户要加密交换数据,双方交换公钥,使用时一方用对方的公钥加密,另一方即可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如果企业中有n个用户,企业需要生成n对密钥,并分发n个公钥。假设A用B的公钥加密消息,用A的私钥签名,B接到消息后,首先用A的公钥验证签名,确认后用自己的私钥解密消息。由于公钥是可以公开的,用户只要保管好自己的私钥即可,因此加密密钥的分发将变得 十分简单。同时,由于每个用户的私钥是唯一的,其他用户除了可以通过信息发送者的公钥来验证信息的来源是否真实,还可以通过数字签名确保发送者无法否认曾发送过该信息。非对称加密的缺点是加解密速度要远远慢于对称加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能比对称加密慢上1000倍。
//加密
UnicodeEncoding encoding = new UnicodeEncoding();
byte[] PasswordBytes = encoding.GetBytes(password);//将密码转换为字节数组RSACryptoServiceProvider crypt=new RSACryptoServiceProvider();//RSA加密算法,非对称PasswordBytes=crypt.Encrypt(password ,false);//加密字节数组,这是加密后的密码值,放入数据库中的表字段中。
string key=crypt.ToXmlString(true);//输出密钥为XML格式的字符串,且包含私钥,这个字符串要作为数据库表中的一个字段同用户的密码放在一起。
//解密
RSACryptoServiceProvider crypt=new RSACryptoServiceProvider();//已随机生成了一个密钥对
crypt.Clear();//毁掉当前密钥对
crypt.FromXmlString(key)//输入密钥对,key是从数据库表字段中读取的那个XML格式的字符串,即密钥字段PasswordBytes=crypt.Decrypt(password ,false);//解密字节数组,返回原始密码给用户
上面方法的一个特点是每个用户对应一个密钥(包含公钥和私钥),它们都是随机生成的,所以各不相同。不过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密钥存储在数据库中,如果数据库被攻破密钥就泄漏了。
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依照上面方法随机生成一个密钥对(包含公钥和私钥),通过ToXmlString(true)方法导出,然后把这个XML字符串格式的密钥放到你的Web程序的Web.config文件的AppSetting节点里面,然后通过FromXmlString(key)方法读入密钥,这样就意味着所有的用户密码都用同一个密钥对加密和解密。
㈥ 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及用途
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是应用较早的加密算法,技术成熟。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信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用过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发收信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须知道加密密钥。
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不足之处是,交易双方都使用同样钥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此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钥匙,这会使得发收信双方所拥有的钥匙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密钥管理成为用户的负担。对称加密算法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上使用较为困难,主要是因为密钥管理困难,使用成本较高。在计算机专网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idea和aes。
不对称加密算法
不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两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对钥匙—公钥和私钥。在使用不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文件时,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对公钥和私钥,才能完成对明文的加密和解密过程。加密明文时采用公钥加密,解密密文时使用私钥才能完成,而且发信方(加密者)知道收信方的公钥,只有收信方(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钥的人。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发信方想发送只有收信方才能解读的加密信息,发信方必须首先知道收信方的公钥,然后利用收信方的公钥来加密原文;收信方收到加密密文后,使用自己的私钥才能解密密文。显然,采用不对称加密算法,收发信双方在通信之前,收信方必须将自己早已随机生成的公钥送给发信方,而自己保留私钥。由于不对称算法拥有两个密钥,因而特别适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加密。广泛应用的不对称加密算法有rsa算法和美国国家标准局提出的dsa。以不对称加密算法为基础的加密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㈦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
包括rsa加密和椭圆加密算法。
㈧ 什么是对称密码和非对密码,分析这两种密码体系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对称密码
1、定义: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
2、特点: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3、应用领域:由于其速度快,对称性加密通常在消息发送方需要加密大量数据时使用。
二、非对密码
1、定义:非对称密码指的是非对称密码体制中使用的密码。
2、特点:
(1)是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 ,并且难以互推 。
(2)是有一个密钥是公开的 ,即公钥 ,而另一个密钥是保密的 ,即私钥。
3、应用领域:很好的解决了密钥的分发和管理的问题 ,并且它还能够实现数字签名。
(8)有哪些是非对称加密的应用扩展阅读
对称加密算法特征
1、加密方和解密方使用同一个密钥;
2、加密解密的速度比较快,适合数据比较长时的使用;
3、密钥传输的过程不安全,且容易被破解,密钥管理也比较麻烦
㈨ 非对称加密的代表例子有哪些
非对称加密主要算法:RSA、Elgamal、背包算法、Rabin、D-H、ECC(椭圆曲线加密算法)。
使用最广泛的是RSA算法,Elgamal是另一种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经典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算法等安全性都相当高.
非对称加密的典型应用是数字签名。
㈩ 非对称加密有哪些
非对称加密(asymmetric cryptography),也称为公开密钥加密(Public-key cryptography),是密码学的一种算法,它需要两个密钥,一个是公开密钥,另一个是私有密钥。顾名思义,公钥可以任意对外发布;而私钥必须由用户自行严格秘密保管,绝不透过任何途径向任何人提供,也不会透露给要通信的另一方,即使他被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