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论语哪个版本的好
如果你是高校里学文史专业的童鞋,或是专门搞《论语》研究的朋友,请您忽略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仅仅为那些喜欢《论语》、希望读懂《论语》的社会各界朋友提供一些简单易上手的辅助书目。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孔子之言行,孔子之思想,孔子之人格气象,皆在《论语》一书中有极具体、极生动、极真切的展现。它的文字并不艰深,三言两语,温文尔雅,含蓄有致,真心值得向大家推荐!如果您觉得阅读《论语》原文比较费劲,那么,希望下面这些书可以帮助到你:朱熹《论语集注》(商务印书馆)
一、朱熹《论语集注》(商务印书馆)关于这本书,您也可以找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古代有许多《论语》的经典注本,如《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正义》《论语通释》……对于初学者来说,恐怕难度较大,故不作推荐。这里推荐的《论语集注》,是宋儒朱熹的经典着作。它采用浅近的文言文,汇集了古人的一些精彩言论,只言片语,便剖析出孔子的思想精髓。当然,这本书适合有一点文言文基础的读者朋友。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二、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应是公认的《论语》入门较好的注本了。杨伯峻先生是我国着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是黄侃先生的弟子。他的这本《论语译注》,最不简单之处在于——杨伯峻先生将自己极高的文字学功底,融化到许多平实的语言中。这本书的解字解词力求简单易懂,不做过多的引申,让人读起来非常亲切。当然,这本书有些内容也解说得比较简略。因出版较早,有些论说观点也比较陈旧了。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三、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应是今人着作中比较“正规”的注本了。钱穆先生是近现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他总是抱着浓浓的温情与敬意。他本人也是一个典型的“儒家”代表。这本《论语新解》,说是“新解”,其实不“新”。钱穆先生参考了历代注本华,用他自己一个“儒者”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说,这本书的背后,有一个儒家的灵魂。赵松元、张中之《论语讲读》(天津人民出版社)四、赵松元、张中之《论语讲读》(天津人民出版社)赵松元、张中之两位先生编着的《论语讲读》,其实是一本大学课堂的讲义,此书只能在“孔夫子”上买到。书比较厚,但文字通畅易读。这本书前面有一篇深入浅出的导言,将孔子与《论语》的相关内容讲得很清楚,后面更是逐字逐句分解《论语》各篇章。它不仅遵循传统训诂,不胡乱解,而且还挖掘了许多具有现代性的、有意思的内容,值得当代年轻人一读!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五、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李泽厚先生是当代着名的哲学家,相信许多人都知道他的《美的历程》,也能从他的文字中读到一种沉甸甸的人文关怀。确切地说,这本《论语今读》不算一本入门读物。它更像是李先生的读书心得,是自己读《论语》时写下的札记、论说,它们长短不一,品类不齐,书页间时常闪现出智慧的火光。阅读这本书,就像在昏灯下与一位智者在交谈。当然,前提是您读过了《论语》。关于“大师”也许有些朋友会问:“咦,为什么没有推荐南怀瑾大师的《论语别裁》?”是的,真心不推荐!南怀瑾大师很擅长发挥语言的魅力,《论语别裁》中,确实有一些精彩的言语和奇妙的见解,但是,它在对《论语》的训诂解析上,显得很不专业,甚至漏洞百出。如果您是初次接触《论语》,我会严肃地劝告您,暂且放下南大师的这本专着吧!路边的麻辣烫,偶尔尝尝也就算了,千万别多吃。
⑵ 《陶渊明传》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陶渊明传》(李长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roc7p1HirFGCqirU4NGpHw
书名:陶渊明传
作者:李长之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8-1
页数:240
内容简介:
《陶渊明传》是着名文史学家李长之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介绍陶渊明生平的经典通俗读物。李长之以陶渊明的两个着名先辈陶侃和孟嘉为切入点,以陶渊明的诗歌、书信等作品为线索和佐证,通过对相关史料抽丝剥茧的分析,梳理了陶渊明的思想来源及发展变化,解读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和人生追求,完整展现了陶渊明从传统文人向隐逸诗人转变的思想脉络和陶渊明创造的理想生活。本书资料翔实可靠,内容丰富深刻,观点鲜明,多有新见,是一部价值很高、不可多得的传记文学作品。
李长之注重史料的选择与提炼,《陶渊明传》大量参考了《宋书》《晋书》《资治通鉴》《陶渊明诗笺注》《陶靖节年谱》《南史》《世说新语》等资料,仅注释达百余条,参考书几十种,真正做到下笔有出处,言必有据。这些都凝结着作者的史的眼光和不苟的精神。同时本书还配以四十余幅明清罕见刻本插图,数幅经典字画等。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着名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初名李长植,生于山东省利津县,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着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