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素描头像步骤
在素描中,画任何东西都要掌握其绘画结构步骤,只有一步一步画好了,作品才能完美!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素描头像步骤,一起学习素描头像步骤技巧吧!
人物素描头像步骤过程图解
步骤一在作画之前要仔细观察对象
步骤二构图要饱满,一般在面朝向的地方要稍微多留一点,要整体入手,注意头颈肩的关系,注意肩膀的透视。
步骤三五官的基本位置确定下来,眼睛嘴角的透视要准确,暗面可以统一的上一层调子增强对象的体积感,注意头发的体块。
步骤四用纸把暗面擦一遍,让暗面统一起来,可以加深五官让它在脸部跳出来,在五官的细节部位下面再作分析。
步骤五注意暗面要透,眼神生要突出体积感要强,注意空间感头的暗面、亮面、脖子、衣领的明暗关系要注意然后再注意细节的调整
步骤六基本完成,头发的颜色要与衣服的颜色有区别。
素描人物头像的绘画技巧和步骤
1、头部的造型和构成规律;
(1)结构特征
头部的骨骼构架,是一个外圆内方的六面体,它由额、颧、上下颌、腮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2)外形特征
即脸形特征,头部正面的外轮廓形状。
人类的脸形是无限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八种基本类型,即申、甲、国、田、日、用、由、风形。
(3)比例特征
a、发际至眉、眉至鼻底、鼻底至下巴三段基本相同,称“三庭“;
b、脸部正面最宽处为五个眼的宽度,即两眼间距为一眼,两眼外至两耳分别为一眼,称“五眼”。
C、眼通常位于头部正中1/2处。
(4)五官造型特征
五官是头部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把握人物的关键内容。
眼:一般来说眼是人物神态的核心,眼部包括眼眶、眼睑、眼球,眼总的造型可理解镶嵌于凹框中的球体。
鼻:分鼻梁和鼻头,其总体造型可概括为一个梯形立方体,鼻头是把握鼻子造型的关键,也是形体最复杂的部位,它是由鼻头、鼻翼、鼻中隔和鼻孔构成。
嘴:分上下唇,闭和处为口裂,两端为口角,嘴的体积受上下颌的影响,总得体积为半圆柱形。
耳:由耳软骨支撑,有外耳轮、内耳轮、耳屏、对耳屏、耳垂、耳孔组成。
2、头部写生要点;
(1)从大体积着眼
五官和头发是头部重要的表现内容,但这些局部因素必须服从和附着于头部的大的体积,必须时时关注这两者的关系,而头部造型必须特别注意造成体面转折的几个骨点:顶结节、额丘、眉弓、颧骨、颏结节。
(2)动态与透视
头不动态的准确把握依赖于对其透视变化的正确理解。可将眉弓、鼻、口裂视为三条水平线,将眉心、人中、下颌尖视为与这组水平线垂直的中轴线,它们共同组成头部的动向线,通过它们在运动中的透视变化来观察和把握动态特征。
(3)神态与个性特征
神态与个性特征是头像表现的精神内容,要使其正确生动,首先要依赖与对形的把握和理解即“以形写神,富神于形,形神兼备”。而形的把握,依赖于敏锐的直觉。
(4)各部位的质感表现
与石膏头像不同,真人头部各部位是有质感差异的,比如头发是丝状光洁的;鼻子,尤其是鼻头是蜡质的;嘴多皱皮质薄,这几个部分都因质感光亮而易产生高光。敏锐地感觉和表现各个部位的'质感特点,会使画面表现效果更具体生动。
画好素描阴影的技巧
几何体和静物的调子比较简单,只要找到明暗交界线,看清楚受光背光反光的地方,用黑白灰区分即可人物五官、石膏和人像素描复杂些,我现在就在研究它们,总原则和几何体相同,但刚开始的调子很容易看上去很平,这是对人体没有理解的缘故。
解决办法是画的时候对照头骨和肌肉结构图来画,调子就顺着肌肉走向来涂,另外很管用的方法就是去临摹优秀的素描作品,关注他们在上调子时对各部分是怎么处理的,比如颧骨和下颌部份肌肉的处理,老年人皱纹的处理,脸部明暗交接的位置和黑白灰对比的处理等等。
在上调子之前把要上的地方涂点铅笔,再用手或擦笔按照最终阴影的结果涂抹一下(直接用手指有时候有油脂,容易擦腻画面,建议垫张卫生纸,擦笔擦灰面的效果是柔和的亚光灰,效果比较好,推荐使用),这样就能大致看出效果,在后面排线的过程中节省时间,另外出来的调子能够均匀细致。
由于你已经大致涂出了阴影效果,最后进行排线会方便得多,涂抹灰调优点是快速,而且灰色过渡自然柔和,缺点是太过光滑,缺乏体积感和质感,所以要进行排线塑造体积质感。
在这之前要进行一些排线练习,初学者一开始可能排不出整齐有序且灰度合适的排线。
排线练习最好选取一些静物进行静物素描(这个活儿最好还是在你还在画静物的时候就干了),要刻画到非常细腻精致才能达到目的(我当时进行这个练习的时候老师就让我精致精致再精致,我不了解这样做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做到精致,后来才明白功夫全在排线上)。
用H到4H的铅笔,削到比较尖,然后在抹好的灰调上,同一色块只朝一个方向排线,线的间距要小,力度要都一样(这可是个细活,要无比的细心哦!),将整张画的黑白灰都用排线描绘一遍,这样以非常仔细地态度排两张静物下来排线质量就会进步许多。
‘贰’ 素描头像的内容简介
《素描头像》内容简介:表现人物特征,生动地反映其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是人物素描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生活中的人有情感、欲望,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身份职业境遇不同,使他(她)们性格鲜明,神情姿态千差万别。面对不同对象,怎样去塑造和表现,对于初学者,是一个新的课题。
人物素描,尤其是头像素描,要做到形神兼备,首先要求形准,然后才是神态表现。画得像与不像,关键是能否抓往对象的造型特征,如脸型、五官特点等。作画前观察了解对象,熟悉对象特征,作画时就不会顺此失彼,以致丢掉基本形。同时,画前观察,增强对对象性格的认识,也有助于以后的神态刻画 。
真人有丰富的局部细节和表情,运动造成的形体变化微妙。对这些复杂的形体,除了遵循一般的素描表现规律和方法外,必须对头部各部分结构作深入了解,从内部结构来理解外部的形体变化,而不是单纯地描摹形体的外表。这样才能做到生动完整地表现对象。画好人物素描,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应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先进行头像写生练习,再画半身像,最后才是全身素描。在写生实践中,运用素描基本原理很重要,它能帮助解释难解的现象,但更多的是在不断的作画过程中去体验与感悟,积累经验。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熟练地把握塑造对象。
‘叁’ 素描头像的结构究竟该怎么表现
一、女性面部结构表达技巧
如何表现女性素描头像的面部结构?
要注意处理头发与脸部的衔接方式
鬓角部分是一种过渡形式,发际部分具有一定的厚度,这种厚度会给额头造成投影。
发式不但可以反映人物的性别,而且也是表现人物性格与爱好的重要方面。
发式的变化多种多样,表现时都要注意头发的组织、穿插和结构的透视缩变。头像素描中,头发的表现很重要,艺考生拿出研究五官的态度来研究它的表现,同时也要注意它在整个头部中的主次关系。
‘肆’ 画素描头像的步骤
画素描头像的步骤如下:
1、起大形使用较长的14B软铅笔,找出人物大概的形象,以及构图。握住笔的末端,尽可能使用长直线,讲人物的头,颈,肩关系交代清楚。
构图:构图注意头的大小,大约占纸的长度的一半,半侧人物面朝的一面留白宽度大于后脑勺的留白宽度,用线轻一点,以便于修改,尽可能的使用长直线。
2、起小形,大形定好之后,使用短一点的14B找出人物的具体形象、结构以及轮廓形。
使用较短的适用于自己的14B,握笔的前端,用线相对用力一点。注意转折的轻重,在画的时候以线条的“厚、薄、轻、重”为基本概念。形一定要找的丰富,为下一步上调子做准备。
3、铺颜色从五官入手,去铺五官的暗部颜色,捎带一点灰部的颜色,再以五官为中心,向外扩散开来,注意大的黑白灰关系,不要涂的过黑或过灰。
使用较长的14B,以笔的侧锋为主去铺色。主要去找重颜色,先找五官再找面部、头发、衣服,由整体到局部。
颜色要透,尽可能在一到两遍内将颜色铺好,不要反复次数过多,一面颜色过闷。此时画面应有比较清晰的黑白灰关系。
4、深入刻画由主到次,由大块面到局部。强调明暗交界线、转折线的同时用2B或4B或中炭笔带出灰色区域主要灰色区域有:额头侧面、眼睛侧灰面下眼袋、鼻子侧面、嘴唇两边侧面、颧骨及脸颊侧灰面、下巴侧面。
5、调整完成,按照“三大面”原则检查画面,所以物体都要有亮、灰、暗的大关系且颜色衔接自然,不能生硬,特别是额头体积、脸部体积,在三大面的基础上再深入刻画细节,丰富灰色层次,重点刻画眼睛、鼻子、嘴巴。五官和脸部要有过渡衔接,不能孤立生硬。
画面必须完整统一,大关系明确,视觉效果强烈。高光、亮灰色可用HB、2H或硬炭笔削尖刻画,但使用面积不可太大,以免生硬。
(4)头像素描pdf扩展阅读
素描常见问题:
1、形体画得“歪”
这是由于起草不严格造成的错误。素描中物体的特点就是要“静”。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位置和重心、对称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中心垂直线位置,垂直线画不垂直,就会使物体重心不稳,产生“歪”的错误。
解决的办法是:起草时,左右两边要同时起草,不要等到起完一边,再起另一边。
2、画面太“空”或太”满”
这是由于构图不当造成的错误。物体太小太集中,就会造成画面的“空”;而物体太大太散,画面就会“满”,甚至有时画面会“盛不开”物体。
解决的办法是:在一开始就要把整个物体的组合外形找准,按照构图的要求做好定位辅助线,在进一步深入的时候,不要轻易改动构图的定位线,否则,就会破坏构图的初衷。
3、轮廓线太“粗”
这是因为画者还没有树立起“体面”观念,不懂得物体的轮廓是由“面”的转折形成的,不懂得形体是用明暗对比出来的。
解决的办法是:加强观察感受,排除非素描习惯的干扰,将“粗线”的一侧向暗部或背景过渡。
4、轮廓线过“虚”
这是因为画者错误地认为:越是立体的物体,它的轮廓越虚;越是后面的物体,它的形体越虚。
解决的办法是:依靠观察,依靠感受,了解视觉的“双眼视差”现象,学习造型的“线面”转换关系,不受“主观”影响,客观地表现对象。
5、透视面过“大”
初学者常常把物体的侧面画大,这是因为他们对视觉透视缩变现象理解的少,主观地认为,原来“那个面”没有那么小,没有完全按照客观观察的结果去画。这说明,生活中的习惯还影响着画者。
纠正的方法是:认真学习透视规律,严格掌握比例关系,客观地表现对象。
6、画面太“灰”
灰的直接原因是物体亮部画重了,这是由于明暗对比观察不足造成的,应该在调整时加重明暗交界线,提高亮部的明度。
7、画面太“碎”、太“平”、太“板”
造成这三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表现物体主次不清。
其中“碎”的原因是,物体刻画的部分太多、太强。“平”的原因是物体刻画不充分。“板”的原因是,物体刻画缺少变化。以上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整体观察,整体表现,主次技术掌握不够。
解决的办法是:在素描步骤的熟悉造型阶段,就应该综合整理出静物的整体印象,找到静物的主次部分,在刻画中严格按整体和主次的要求进行,并及时作出调整。
‘伍’ 素描头像步骤
素描头像步骤如下:
1. 定构图。上下的位置决定了头的大小,尽量把构图画的向上一些,原则上不要超过原大;左右的位置首先看人脸的方向,鼻子前面的位置多留一些。
2. 找三停。首先注意的是人的基本动态,在一般情况下两个眼睛的位置都不是水平的,其次看整个头部是仰视还是俯视。在确定了眼睛位置后,找出眉弓、鼻底的位置。
3.找鼻子在脸上的位置。在确定三停的其础上,先看脸的朝向一侧皇根外侧距离脸的轮廊距离,再找皇根的宽度,下来找两边鼻翼位置,用放松的线条把鼻子大的体积表示一下。
8.脸型轮廓。有耳朵位置以后,根据鬓角的位置,看颧骨最外面的位置,一般有两种情况:只能看到一侧耳朵的时候,脸前面的颧骨是最突出的地方,向下要注意两个位置的穿插(能看到咬肌时咬肌在颧骨下面,看不到咬肌时口轮匝肌在颧骨前面,下颚在咬肌或者口轮匝肌的前面)。
‘陆’ 画素描人物头像的诀窍
头像素描的入门 - 头像构图
头像构图是素描头像的重中之重,画一副好的素描头像作品,首先就要把头像构图基础打好。
头像构图也称作起形,首先,要在画面上找到合适位置,把头顶、下巴、肩、用简单的直线画出来,然后根据头顶分别找出比例把眉毛、眼睛,画出来,根据比例把鼻子和嘴用直线画出来,记得要不断的观察和比对。
头像素描的入门 - 外形和比例
头像比例定位以后,开始找外轮廓、五官的具体具体位置,这些都是根据情况,自己仔细观察和比对以后才能定位,而且线条不要画的太死,不然以后不容易修改,笔触要轻、简单直接,具体位置方便以后深入刻画,相对比例来说这一步骤会比较简单一些,主要就是根据大体起形以后的细分构图,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上一步的大体构图,深入刻画五官与外轮廓。
这一步骤就是要让大家反复观察对比,让每一个部位都能有准确的位置,确定了位置以后才能进入下一步。
头像素描的入门 - 透视/明暗关系
再画出五官、外轮廓以后,把头像的主要敏感关系,用斜线(不要画的太污,太死)简单表现出来,或者用手指擦拭出来暗面效果也可以。
根据“学习素描敏感/透视关系的几大步骤”一文,结合透视,把头像的简单空间感画出来,用明暗关系(黑白灰)深入细分的画每一个部位,把立体感表现出来,以后再根据整个画面的线条、主色调等逐步修改。
头像素描的入门 - 深入刻画(五官/整体)
头像素描的关键步骤,深入刻画,简单的说,就是修改上几步的总结,擦掉不要的线条、柔和僵硬的头发、鼻子嘴巴不要画的太石膏、整体的色调协调、整体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等等,这一步是根据具体画面具体分析的,是没有一定的定理的。
素描人物头像基本要求
1.观察方法:
当我们开始写生时,面对着模特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感觉,尽管这种感受 比较深刻,但如果只停留在初步的印象上来作画,就会被模特表面的细节所迷惑,促使你无法深入下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视觉中的错觉而导致画面的种种错误,因此这种初步的视觉感受必须深化,即从感性的初级阶段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阶段,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其原因就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头像写生时,始终把新鲜的视觉感受与分析研究对象结合起来,通过这样长期反复的实践,端正观察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2.整体观念:
在作画时始终坚持整体地观察对象,这是头像写生训练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为在素描写生中没有任何孤立的东西,它是秩序、综合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体。培养整体观察的能力,做到写生时纵观全局,这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在作画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什么画什么,不仅会使画面失去绘画中所必须遵守的主次虚实关系,而且会导致顾此失被,因小失大,造成形体比例上的错误。有一句艺术格言“画鼻子时看耳朵”,因此实际写生时当然不可能各局部同时画,但看对象时应纵观全局,各个部分的关系以一次观察所见为标准,不能以数次观察、不同时间所见为标准。如画头的基本形时,就必须同时注意它与颈部和肩部的关系。在处理明暗调子时也是如此,有时把这分画得暗一点,目的足为了使另一部分提壳;减弱这一部分是为了突出那一部分,这些都足以整体关系为着眼点。总而言之,由于我们描绘的对象是一个具有内在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论是结构关系、比例关系、黑白关系、体面关系、面和线关系,都是相对存在,互相制约的,如果画时孤立片面地去对待,最终必定会失去画面的整体统一。由此可见,整体观察,它不仅是一个观察和表现的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思维方式方法问题。
自古以来,有成就的画家,始终把整体关系放在首位,在整体关系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再求局部的精致变化。画局部,看整体,反复交替,互相促进。如果局部破坏了整体,画面就会出现混乱,然而仅有大关系,没有局部的深入刻画,整体便是空洞的。整体的充实,足由局部精致表现来反映的,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为了达到局—部与局部之间,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准备,首先要从确定大关系人手,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步骤, 从大至小,由简人繁地逐步深入,同时要注意画面各局部之间的进展,始终保持相应的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检验和调整。
柯罗曾经说“我从来不急于画细节,我首先注意一幅画的大体和特征.....”
3.立体观念: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它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组合而成的,即三维空间。许多考生由于缺乏关于物体的体积是由面构成的原理,尽管他们有着正常的视觉,但只能画出宽度和高度的二维空间,却不能画出深度,把立体感表现出来。值得明确的是,任何物体都要以三度空间来测量,缺一不可。
在学习素描的开始,就应培养学生用立体观念去对待客观世界所有物象,并通过多种手法,把它们表现出来。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使学生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明确。因为,素描虽然也有表现对象质感、体感以及不同色感的任务,比如画头像时,眼睛是透明的,头发蓬松而颜色较深;但它们首先都应具有立体感。学生在开始观察时,总是看不到它的体积而仅看到对象的不同颜色。所以他不能把深色的受光部画亮,也不能把浅色的背光部画深。物体各种固有色的观念,影响他们去研究物体受光后的明暗变化。为了便于学习,我们可以采取对石膏几何体的写生来理解物体由面所构成的原理,这个原理对于表现其它复杂的形体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树立起在空间深度上塑造形体而不是在平面上描绘这一概念,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需要掌握透视知识和注意培养这种观察认识物象的习惯,才能正确把握物体在画面上的恰当位置,做到看得立体,画得立体。
拓展:素描常用工具
素描的工具种类很多,如石笔、炭笔、铁笔、粉笔、毛笔、铅笔和钢笔等;也有用钻子和金钢石作画的。工具的不同关系着素描的性质和构图,工具也能影响画家的情绪和技巧。 工具的选用取决于画家所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一般认为,干笔适宜作清晰的线条,水笔宜于表现平面;精美的笔触可用毛笔挥洒,而广阔的田野则可用铅笔或粉笔去勾勒。炭笔是两者都可兼用的。 以作品尺寸而言,大幅素描作品适宜用木炭来画,对于轮廓、照应等可经长久的时间细细研究、分析。至于铅笔适合较小尺寸,很少大张的铅笔画,而钢笔画则更小了,往往在插画上用得较多。 素描的单色表达使工具变得十分随意,而且常常可以综合使用几种工具造成多种画面效果,所以是一个极广阔的天地。
(1)铅笔:
铅笔是最简单而方便的工具,初学者素描常从铅笔开始,主要原因是铅笔在用线造型中可以十 分精确而肯定,能较随意地修改,又能较为深入细致地刻划细部,有得于严谨的形体要求和深入反 复地研究。同时铅笔的种类较多,有硬有软,有深有浅,比较俱全,可以画出较多的调子,铅笔的 色泽又便于表现调子中的许多银灰色层次,对于石膏等基础训练作业效果较好,初学者比较容易把 握,因此,较适合于基础训练开始时应用。 现有的国产铅笔分两种类型,以HB为中界线,向软性与深色变化是B至6B,为了更适应绘 画需要又有了7B-8B,我们称为绘画铅笔。HB向硬性发展有H至6H,大多数用于精密的设计等专 业使用。由于种类较多,因此,铅笔能很好地表现出层次丰富的明暗调子。
(2)炭笔:
炭笔以不脆不硬为度,炭条以烧透、松软笔黑色为佳,炭精棒以软而无砂称上品。
(3) 钢笔:
包括一切自来水型硬质笔尖的笔。使用日常书写的钢笔绘画也可以,一般都作一点加工,将钢笔尖用小钳子往里弯30度左右,令其正写纤细流利,反写粗细控制自如。
(4)纸:
洁白、厚净、有纸纹的纸。铅笔画纸不宜纸纹太粗,炭笔画纸表面不能太光滑,而钢笔画纸纸却要较光滑的纸面,还要有一定的吸水性。
‘柒’ 素描人物头像结构比例
素描人物头像结构标准比例
1、标准比例:发际到眉毛为上停,眉毛到鼻底为中停,鼻底到下巴为下停。
2、三停五眼:正面看脸部最宽处为五个眼睛的距离。
3、不同角度的透视变化。
一、头部造型结构
1、头骨的结构: 头骨是由呈球状的脑颅骨、额骨、颧骨、眼眶凹穴,以及连接牙齿的上下颌骨所构成。
2、简化头部的形体的观察方法: 头部的体积,可以借助最简单的立方体来理解,再进一步分析正面和侧面是不同方向的两个面。
3、头部的动势和透视: 找到头部的中心线与眼、鼻、嘴三条平行线成直角相交,头部倾斜时他们的关系不变。
二、脸部的表情
1、重视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要熟悉他们的形体结构,理解五官由于脸部表情的变化而形成的变化。
2、眉、眼、鼻、嘴、耳: 深入观察掌握结构,各角度的透视变化。
3、肌肉对表情所起的作用: 头部骨骼决定头的形状,脸部肌肉决定脸部的表情,学好解剖知识掌握脸部肌肉收缩对表情的影响。
(7)头像素描pdf扩展阅读
素描人物头像的三个阶段
1、大体阶段
先观察,首先看对象的特征,主要任务是整体入手,安排构图、定位置、确定结构轮廓用长短不一的直线,要求动势、头、颈比例和基本型正确,画出大的明暗交界线及投影位置。
2、 深入刻画阶段
深入刻画,是进一步地刻画对象,根据作业要求、时间长短来确定,刻画的细致程度,以长期作业为例,要更加细致地调整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达到造型精确,更加仔细地观察并牢记第一印象,理性的分析加上感性认识。
表现对象的精神面貌及心理活动,做到画面人物形象生动,但深入刻划阶段要求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着重刻划和神态有关的部分(五官),所以,深入刻划阶段主要是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过程。
3、调整完成阶段
调整阶段,主要任务是上大色调和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这样过程,要多动脑,少动手,对画面进行全面检查,对画面黑、白、灰的调整统一的过程,不要进行大的修改,以观察概括和加强减弱等方法。
突出主要五官刻划,屏弃琐碎的不必要的非本质的东西的描写,努力做到使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做到画面的完整和谐统一。
完成阶段,画到什么程度是一张素描头像的完成呢?一张完整的作品,要求画面色调统一,黑、白、灰安排合理,线条排列及轮廓线处理有虚实软硬的变化,并尽力做到自己极限,错的地方要及时修改。
按步骤制作,要求到任何阶段画面需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一张完成的作品,跟人的个方面素质、修养密切相关,在一定时间里要多读、多看大师的作品,从中吸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