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 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精讲pdf,作者:作 者:邵佳,董辰辉
这本书非常难找,目前能找到的几本相关图书如下:
1、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实例精讲,张德丰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本书在新浪ishare有下载,分两部分,扫描版,含封面421页,一共53M左右。网络知道里面关于楼主求助的书有些是通过邮件发的,内容不详;公开的全部误为本书。
2、MATLAB通信仿真及应用实例详解,邓华,人民邮电出版社
我手里有这本书的扫描版(PDF带书签),427页,17M左右。网上应该也不难找。
3、MATLAB/SIMULINK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邵玉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上流传的此书不是扫描版,而是提交出版社的书稿。从写作风格看,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比较严肃的学者。大约12M,特别推荐。
4、关于楼主要找的这本书,到目前为止,我只找到11和13章,合计共90页,约9M。
除非有什么原因必须使用邵佳的那本书(譬如,学习某课程,老师布置作业是按照该书来的),否则,如果只是想学习相关的知识,个人认为有上面三本书足够了。而从另一个角度说,邵佳的那本书在网上没有广泛流传,是否也从侧面说明该书质量一般?因为,在网上,好书从来都不难找。
作为重点推荐,我先上传邵玉斌的那本书,楼主看看其它还需要哪本,追问之后我再上传。
❷ 《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韦斯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
作者:韦斯曼
译者:刘志华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6
页数:203
内容简介:
《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第2版)》主要内容:近几年来,无线通信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不断有新技术出现,主要在于射频硬件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从第1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到当前普遍使用的第2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再到以宽带、多媒体业务为标志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论从用户数量、业务范围,还是从服务质量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迄今,我国移动用户已超过3亿,并与固话普及率并驾齐驱。
作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Carl J. Weisman以其多年的工作经验,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简洁明了的篇幅书写了“The Essential Guide to RF and Wireless”(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第2版)》简明地对无线通信中的基本概念、主要射频器件做了全面的介绍,并以数字移动电话为例,详细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常识。
《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第2版)》对基本射频硬件及无线通信系统从概念到工作原理上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并系统而具体地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技术及系统,如广播、雷达、点到点微波以及移动电话系统等;对无线通信中较新领域的关键技术也进行了简单介绍,如宽带固定无线通信、无线网络、移动Internet等。
由于《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第2版)》内容以理解射频硬件和无线系统主要概念为主,因此,《射频和无线技术入门(第2版)》适合射频和无线通信初学者阅读,也可作为在射频和无线通信领域工作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❸ 通信电源里的pdf指的是什么'
应该不是通信
电源里的吧,
是通信系统里
的配电房的
标注缩写吧,
拼音PEI,DIAN,FANG的
第一字母大写。PDF是也。
❹ 《数字通信基础与应用》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数字通信——基础与应用(第二版)》([美] Bernard Sklar)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Fl4ur_c2P3AWQPObWvc84w
书名:数字通信——基础与应用(第二版)
作者:[美] Bernard Sklar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3-1
页数:852
内容简介:本书重点论述数字通信的技术基础和新应用。全书共分15章,详细阐述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信号变换、信号处理步骤、基带信号及高斯噪声中的信号检测、带通信号及其调制和解调技术、链路分析、各种信道编码方法、网格编码调制、同步问题、多路复用和多址接入、扩频技术及其应用、信源编码、基本的加密/解密方法以及衰落信道等。全书反映了近年来的新技术和新理论,还给出了大量富有特色的例题和习题。
❺ v2x标准阅读笔记
《TC5-WG9-2019-133C-行标-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车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送审稿_201907.docx》
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LTE-V2X分为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 终端之间 直通链路通信方式,其中终端之间的空中接口称为 PC5 接口;另一种是 终端与LTE基站之间 的上/下行链路通信方式,其中终端和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称为 Uu 接口。
直通链路通信方式又包括两种发送模式,其中直通链路发送模式3(Mode 3)为基站调度资源分配模式,直通链路发送模式4(Mode 4)为终端自主资源选择模式。
《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消息层技术要求(送审稿)(1).doc》
该 消息层位于 应用层内部,向下对接网络层的数据子层,向上支持具体的用户应用。该消息层可支持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系统网络层定义的各类数据传输。
RSI: 交通事件 信息当前支持国标GB/T 29100; 交通标志 信息当前支持国标GB 5768.2。
消息帧:是单个应用层消息的统一打包格式,是数据编解码的唯一操作对象。消息帧由不同类别的消息体组成,并支持扩展。
消息体:BSM MAP RSI RSM SPAT
数据帧:由其他数据单元或数据类型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实际意义。是消息体的组成部分。 如 DF_AccelerationSet4Way为四轴加速度。
数据元素:是消息体或数据单元的组成部分。它由基本数据类型定义产生,具有实际物理意义。如DE_Acceleration为车辆加速度
本文定义了部分DE_EventType(交通事件索引)类型及取值
《CCSA TC10-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网络层技术要求 (送审稿)_20190531 v3(1).docx》
接入层、适配层、DSM、DME服务原语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场景Day1.PDF》
系统延迟:从远车或路侧单元等设备发送通信数据,到主车接收该数据并通过网络层进行信息处理后传递给应用层的时间。本标准中特指应用层端到端的延迟时间。
FC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离>=300,数据更新频率<=10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1.5米。
ICW、LTA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离>=150,数据更新频率<=10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5m。
BSW、LC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离>=150,数据更新频率<=10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1.5米。
DNP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离>=300,数据更新频率<=10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1.5米。
EB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离>=150,数据更新频率<=10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1.5米。
AV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离>=150,数据更新频率<=10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5米。
CL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离>=300,数据更新频率<=10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5米。
HL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离>=300,数据更新频率<=5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5米。
SL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离>=300,数据更新频率<=1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5米。
RLV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离>=150,数据更新频率<=5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1.5米。
VRUC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离>=150,数据更新频率<=5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5米。
GLOSA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离>=150,道路数据更新频率<=1hz,信号灯数据更新频率<=5hz,系统延迟<=200ms,定位精度<=5米。
IVS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离>=150,道路数据更新频率<=1hz,交通标牌信息更新频率<=1hz,系统延迟<=500ms,定位精度<=5米。
TJ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离>=150,数据更新频率<=1hz,系统延迟<=500ms,定位精度<=5米。
EV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离>=300,数据更新频率<=5hz,系统延迟<=100ms,定位精度<=5米。
本标准也介绍了 消息集、数据帧、数据元素 。
车辆制动过程、最小安全距离模型 。
《2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专用短程通信 第3部分:网络层和应用层规范( 送审稿) 20180424 上系统.docx》
原语、消息集、数据帧、数据元素。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TCSAE 53-2017)全文.pdf
这个节day1重了。
《11-10修改版基于LTE-V2X直连通信的车载信息交互性系统技术要求-9.2neu修订201205.docx》
发送BSM的系统的位置应当在Open Sky条件下,68%的测试测量中相对车辆的实际2D水平位置参照的差距在1.5 m之内。注1:要求旨在令位置的精度足以支撑车道级别精度的安全应用。精度要求是基于典型的最小道路宽度为3.0 m这一假设。
系统设置DE_DSecond,应采用UTC作为参考时间。DE_DSecond的数值所表示的时间,来源于系统确定BSM中所包含的车辆位置数据时所参考的时钟。DE_DSecond的数值所表示的时间与生成BSM的UTC之间的偏差应小于150ms。注:上述要求使得BSM不包含早于生成该BSM的UTC减去150ms时间点的信息。
常规BSM消息应为周期性生成,开机后常规BSM消息的默认生成周期应为100ms。对于开机后发送的第一个常规BSM消息,应在满足数据发送最小准则后的0-100ms随机选择生成时刻。事件触发BSM消息在某个触发条件首次满足后应立刻生成并取消原BSM消息的发送,该条BSM消息应包含截止到数据封装时刻的所有有效关键事件标志。在触发条件有效期间,应以上述首个事件触发BSM消息的生成时刻为起点,持续按照100ms的默认生成周期生成事件触发BSM消息。在一个具体触发条件无效后,应取消BSM消息中携带的相应关键事件标志。
车载信息交互系统在30ms时刻发送第一个事件触发BSM消息用以指示车辆发生急刹车,并将130ms时刻设置为下一个事件触发BSM消息的发送时刻。但在发送完第一个事件触发BSM消息后车辆发生爆胎,车载信息交互系统针对这个新增事件立刻生成一个新的事件触发BSM消息并取消原计划在130ms时刻发送的原事件触发BSM消息。在新的事件触发BSM消息中,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会同时包含 eventHardBraking 和 eventFlatTire 信元用于指示车辆发送和急刹车以及爆胎。假定该事件触发BSM消息在70ms时刻发送,则车载信息交互系统后续会按照100ms的间隔在170ms、270ms等时刻发送后续事件触发BSM消息。
❻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张海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yNgbuzT7xlGBhPIPH7xcWA
书名: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
作者:张海君
豆瓣评分:6.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4-1
页数:322
内容简介: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是畅销书《大话移动通信》的全新升级版,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移动通信技术读物。作者力求用通俗、幽默、风趣的语言,从身边的通信讲起,历数古代通信到现代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从最基础、最通用的通信理论与技术到1G、2G、3G、4G通信系统所特有的技术特点。本书用白话风格的语言和生活中的例子,将移动通信的知识娓娓道来。为了增强内容的可读性,书中穿插了多幅专门为本书绘制的漫画,并提供了大量的原理图。阅读完本书,您会发现原来移动通信技术也可以很白话,很生活,很幽默,很好玩……
作者简介:
张海君,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第四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提交了多项LTE-Advanced系统相关的标准提案。主要研究方向为LTE-Advanced关键技术和无线资源管理。多次参加了相关国际会议和标准化会议。发表论文数篇,并申请发明专利多项。作为子课题项目组长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863计划的多个项目。
郑伟,博士,北京邮电大学讲师。长期参与ITU、3GPPLTE-Advanced和CCSA等标准化工作。提交并被接受多篇LTE-Advanced系统相关的标准提案。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并负责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李杰,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毕业之后一直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成为了业界的后起之秀。在IP网络建设、管理和运维及数据通信和软交换领域享有一定的声誉。对TD-SCDMA和LTE等网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曾经参与了华为和中兴等众多知名企业的通信项目合作。是移动、电信和联通LTE建网初期的技术支持,并为各家通信技术企业进行过多场LTE培训。
❼ 通信系统原理2维pdf是什么意思
同步主要包括位同步和字符同步。 位同步:目的是使接收方可以正确地接受各个二进制位。通常,分为自同步和外同步两种方法。 自同步方法是指接收方直接利用通信编码的特点从数据块中获取同步信息,包括利用独特的信号来激活接收动作,或者利用数据块中的电平变换调整接收采样脉冲。 外同步方法是指发送方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向接收方发出一串同步时钟序列,接收方根据这一时钟脉冲频率和时序锁定接收频率,以便在接收数据过程中始终与发送方保持同步。 字符同步也称群同步,其目的是使接收方可以争取地识别数据(常指一个字符),以构成完整信息。显然字符同步是基于位同步的,仅当识别了独特的同步模式后,才可是真正的数据接收。 转载的。。
❽ 《通信专业实务》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通信专业实务》(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办公室)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通信专业实务
作者: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办公室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6
页数:255
内容简介:
《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参考用书:通信专业实务(初级)》按照人事部、信息产业部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大纲要求编写。《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参考用书:通信专业实务(初级)》共分14章,分别对电信网、固定电话网、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帧中继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因特网、电信支撑网、移动通信网、智能网、接入网及接入技术、下一代网络概述、传输网、电信技术专业技能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
《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参考用书:通信专业实务(初级)》既可作为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业水平考试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职业大中专在校学生的学习辅导教材,还可供通信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自学使用。
❾ 《5G移动通信系统:从演进到革命》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5G移动通信系统:从演进到革命》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FZIIRuRLK2ETJB9uRRNhLg
❿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张海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Kd09uU9SN9SKbFzfEq6I5A
书名: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
作者:张海君
豆瓣评分:6.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4-1
页数:322
内容简介:《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是畅销书《大话移动通信》的全新升级版,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移动通信技术读物。作者力求用通俗、幽默、风趣的语言,从身边的通信讲起,历数古代通信到现代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从最基础、最通用的通信理论与技术到1G、2G、3G、4G通信系统所特有的技术特点。本书用白话风格的语言和生活中的例子,将移动通信的知识娓娓道来。为了增强内容的可读性,书中穿插了多幅专门为本书绘制的漫画,并提供了大量的原理图。阅读完本书,您会发现原来移动通信技术也可以很白话,很生活,很幽默,很好玩……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书共12章,分3篇。第1篇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移动通信要用到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信息安全与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等。第2篇介绍了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架构、关键技术、空中接口、基本呼叫与信令流程等技术的演进过程。第3篇介绍了移动通信的标准化,还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网络规划及优化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将艰深复杂的通信理论进行了通俗的解读,适用于移动开发人员、通信专业的学生、基站建设人员、基站服务人员、移动通信研究人员等阅读。对于那些没有任何通信理论基础的非专业人员,也可以在本书的引领下了解很多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移动通信知识。希望本书能让您在一种愉悦的心境下对移动通信有一个立体而直观的认识,并能快速掌握移动通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特别是对3G和超LTE、4G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整体的概念。
作者简介:张海君,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第四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提交了多项LTE-Advanced系统相关的标准提案。主要研究方向为LTE-Advanced关键技术和无线资源管理。多次参加了相关国际会议和标准化会议。发表论文数篇,并申请发明专利多项。作为子课题项目组长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863计划的多个项目。
郑伟,博士,北京邮电大学讲师。长期参与ITU、3GPPLTE-Advanced和CCSA等标准化工作。提交并被接受多篇LTE-Advanced系统相关的标准提案。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并负责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李杰,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毕业之后一直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成为了业界的后起之秀。在IP网络建设、管理和运维及数据通信和软交换领域享有一定的声誉。对TD-SCDMA和LTE等网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曾经参与了华为和中兴等众多知名企业的通信项目合作。是移动、电信和联通LTE建网初期的技术支持,并为各家通信技术企业进行过多场LTE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