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傩仪pdf

傩仪pdf

发布时间:2022-12-20 13:32:52

‘壹’ 中国传统“傩仪”是怎样的在宋代又经历了哪些变化

传统的傩仪充满了迷信色彩,人们害怕鬼神,把傩仪当作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可以说是人们的信仰,非常尊重。而到了宋代,因为开放的商业,人们逐渐不再害怕相信鬼神之说,只是把傩仪当成了一个普通的仪式,没有以往那么注重,而且参与人数众多,具有娱乐性质。

宋代的傩仪不再是信仰,还充满了娱乐的性质。官方可以举办,民间也可以举办小傩仪,而且人数众多,民众参与度非常高,达到了数千人,更像是一种娱乐活动。

‘贰’ 傩仪的定义及来历

滥觞(làn shāng)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叁’ 中国传统的傩仪,是怎样一种仪式

中国传统的傩仪,盛行于商周时期,简单来说,它应该是一种独特的祭祀活动,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主要作用是用来驱除邪祟。是一种每年都要开展的迷信活动。目的是让大家求得平安吉祥,从而得到一定的心理安慰。

三、傩仪的后续

现如今,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下,大家都是唯物主义者。大多数人对迷信之类的事相信的很少很少,但是很是有部分人会相信迷信,也会组织类似傩仪这类的活动,同样与古代意义相同,重点都是为了祈求老天的保佑。我虽然是唯物主义者,但有些迷信的事情确实用科学有点解释不出来。无论是迷信还是什么,我相信,只要是对大家好的,即使是求得一个心理安慰,也足以可以了。

存在即合理,能在古代存在这么盛大、时期如此之长的傩仪,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我相信,都是为了自己及身边的人好,所以,傩仪傩仪,在于古代是中祭祀活动,现在完全可以叫做心理安慰仪式。

‘肆’ 傩和傩仪和傩戏的区别

中国傩 “傩(nuo)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目前,它仍活跃或残存于汉族和20多个少数民族的广大地区,涉及到二十四五个省、自治区。
20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兴起一股“傩戏热”、“傩文化热”,到本世纪初的不到20个年头里,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平均两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迄今已出版了150多部学术专着、调查报告和大型面具画册。与此相适应,初步建构了一个新兴的人文交叉学科——傩学。
傩戏、傩文化考察与研究的陡然升温,有其社会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把它们打入“另册”,尘封为学术禁区,“文革”期间更不用说,被一律斥责为宣扬封建迷信而予以禁绝。直到70年代末,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大潮的涌起,才彻底冲破了这人为的学术禁区。
傩,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字,古今学者对它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诠释。最简单的说法,“傩,是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的确,有这方面的内容,但这只是表象。作为一种复杂奇特的原始文化现象,它在三千多年文化心理轨迹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隐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和艺术学等的巨大学术研究价值。
远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傩便以带有神秘色彩的雄浑、凛冽风貌,在国家规定的傩事典礼中,同自然灾害和瘟疫进行较量。古籍文献告诉我们:春季在国都范围内举行的“国人傩”,目的是“傩(逐疫之意)阴气也,驱寒祛阴”,意在“以毕春气”。秋季举行“天子傩”,“此傩,傩阳气也。”意在驱逐过剩的阳气。以防暑疠。秋季“大傩”,“此傩,傩阴气也。”与此同时,下级军官方相士率领百隶在宫廷“索室殴疫”,把瘟疫赶走。当时在民间举行的“乡人傩”,也照此办理,火爆的很。
在这些傩礼活动中,“气”,占有重要位置。甚至天子在一年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日里,都要到郊区举行隆重的“迎气”仪式。其原因是,古人认为一切自然界的变化和发生瘟疫,都是因阴阳二气的不调,致使“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疾。”而“气佚则厉鬼出使而引。”疫便成了鬼的代词。而一年三次傩礼就是为了避免冬季、春季阴气太盛,夏季阳气太盛。不论阴气或阳气太盛,都“物极必反”,造成旱涝的灾荒和瘟疫的流行。为此,古人通过傩礼使一年四季阴阳二气调和,便能风调雨顺,寒暑相宜,人寿年丰,从而达到国富民强、天下太平的最终目的。
傩字,从人,从难是由人和难(nàn)两字组成。不妨说,傩是古人对灾难的勇敢挑战。或者说,傩是古人通过巫术方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需要说明的是,古人在傩礼中促使阴阳二气的调和,是阴阳五行学说的早期实践。古代哲学认为,阴阳二气是宇宙的本原物质,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现象的形成,都决定于阴阳二气的变化。这里有古代的唯物论因素。傩礼中避免阴阳二气的“物极必反”,使二气在矛盾中寻求调和,即矛盾的统一。这里又有难能可贵的朴素辩证法。另一方面,古人使用所谓巫术超自然威力的方法,驱使阴阳二气调和和索室殴疫却是荒唐不经、徒劳无益的。
用揑就的土牛“以送寒气”等,也都是古人一厢情愿的主观幻想,难免陷入主观唯心论的泥坑。实在是幼稚、怪诞得可笑。但古人在驱逐瘟疫过程中,那种富于浪漫的激情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却展示出人类幼年时期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生存价值。
随着历史时代的前进,傩也在不断地衍变和发展。东汉时期的“大傩”,方相氏增加了十二个神兽助手,驱殴的对象。除了周代就有的疫(鬼),还增加了“魅”、“恶梦”、“不祥”和最毒害人的“蛊”。张衡在《东京赋》中说,经过震撼人心的驱傩仪式,达到了“阴阳交合,庶物时育”。这里已寓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寿年丰的祝愿。而这种蔚为壮观的大傩仪式,增加了歌舞和情节,已具备了“仪式戏剧”——傩戏的雏形。
到了隋唐时期,各种傩的形态都有了发展。以敦煌傩为例,它成了沙洲全城官民僧侣最盛大的节日仪式。从驱傩词“儿郎伟”中得知,它驱除的鬼魃竟包括了侵扰沙洲(敦煌)的异国敌人。这里的傩,其内涵已同保卫国家、包围沙洲城、创造美好家园和幸福家庭联系在一起了。
宋代的“三教合一”,为傩注入了新的内涵,特别是与民俗活动、农村社火活动的融合,扩大了傩的家族。傩戏、傩俗、傩艺等都有较大发展。而驱逐的对象更趋向多样化。到了近代,山西的《斩旱魃》是铲除大地干旱的旱魃(传说是皇帝的女儿)、四川的《二郎降魔》是降服造成水患的孽龙。而河北《捉黄鬼》中的黄鬼,已经变成忤逆不孝、无恶不作的人间败类。鬼的形象在逐渐社会化、人格化,成为道德败坏的代表,让它经受道德法庭的审判。
以傩礼、傩仪为中心,以傩戏、傩舞、傩俗、傩艺为主要标志的傩文化,在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成为融合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复合体。它以原始文化为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先导,以法术、巫术为手段,并且融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鬼崇拜、祖先崇拜等内容,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里形成多姿多彩、奇异瑰丽的风采。作为我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即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巨大的学术研究价值,为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戏剧发生学等学科,提供了丰富、珍贵的资料,而且目前仍然活跃在各民族、各地区的傩戏、傩舞、傩俗等数百个节目,大都具有奇异、神秘的色彩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不必讳言,其中某些节目会有消极、落后的因素,我们在鉴赏过程中应当加以区别,进行必要的分析。

与傩仪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门正骨用什么app 浏览:756
安卓为什么免费使用 浏览:397
加密货币都有哪些平台 浏览:625
python和matlab难度 浏览:388
python爬虫很难学么 浏览:572
小米解压积木可以组成什么呢 浏览:816
为什么滴滴出行app还能用 浏览:564
怎么升级手机android 浏览:922
php权威编程pdf 浏览:994
扣扣加密技巧 浏览:720
苹果如何创建服务器错误 浏览:495
软考初级程序员大题分值 浏览:474
js压缩视频文件 浏览:578
linux如何通过命令创建文件 浏览:991
应用加密app还能访问应用嘛 浏览:434
安卓怎么用支付宝交违章罚款 浏览:666
php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浏览:505
数据挖掘算法书籍推荐 浏览:895
投诉联通用什么app 浏览:152
web服务器变更ip地址 浏览: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