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钱三强小传100字左右
钱三强(钱秉穹,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
生于浙江绍兴。钱玄同之子。师从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夫妇,194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获国家博士学位。1946年与同行研究发现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后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导师。回国后历任中 国 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所长、 二 机 部副 部 长、中 国 科 学 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校长、中 国 科 协 副 主 席、中 国 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1954年入 中 共。1955年 被 选 聘 为 中 国 科 学 院 院 士(学 部 委 员 )。为“两 弹 一 星”工 程 做 出 了 巨 大 贡 献 。着有《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等。
‘贰’ 两弹一星科学家钱三强小传 (两百字左右.) 谢谢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1954年2月,钱三强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长。他首先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筹建学部。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他主持起草了筹组学部有关文件。同时,主持拟订了《学部暂行组织条例》。
科学院各学部成立后,在制订全国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学术领导,以及团结院内外科学家,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国内科学界的重视,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文革”中,学部被迫停止一切活动。“文革”后,钱三强被任命为中科院党组成员和副院长,立即着手恢复学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