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国志中华经典藏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三国志》(陈寿)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IoQsmx-3Ru2I5bb_muTSOw
书名:三国志
作者:陈寿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07-04
页数:329
内容简介: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三国志》为其中之一。
《三国志》是我国着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着,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周瑜等都有记载。《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本书是为了满足现代广大读者阅读这部巨着的需求推出的节选本。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为底本,核校出注,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三国这段历史。
B. 《二十四史简体横排本全63册》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着)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二十四史
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着
豆瓣评分:9.4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00-01
页数:57944
内容简介:
“二十四史”用统一的纪传体裁,系统、完整地记录清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共计3249卷,约4200万字。清代钦定为“正史”,堪称为清代以前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及充分利用“二十四史”中蕴含的丰富资料,中华书局在繁体竖排本的基础上,约请国内专家学者,按照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和国家语委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有关规定,结合古籍整理的具体要求,对“二十四史”繁体本进行修订,推出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
C. 《古文观止中华经典藏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古文观止(全二册)》(钟基、李先银、王身刚译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古文观止(全二册)
作者:钟基、李先银、王身刚译注
译者:钟基
豆瓣评分:9.3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09-07
页数:912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从古到今的顺序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222篇,选目精当,取材广泛,篇幅适中,各体皆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其影响足以与《文选》相比,与《唐诗三百首》号称清代诗文选集之“双璧”。
本书是《古文观止》的全译全注本,以权威底本核校,注释准确,译文流畅,为方便读者阅读,依《汉语大词典》加注了大量拼音。本书对每篇文章都做了题解,帮助读者理解其大意,了解其特点;每部被取材的古文献与古文原作者也均有单独的题解,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大量的信息。
作者简介:
吴乘权和吴大职是叔侄二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吴乘权字楚村,博览经史,学识丰富,一生以授馆为业,所着除《古文观止》外,尚有《纲鉴易知录》传世。吴大职字调侯,秉承家学,颇有才气。他同叔父吴乘权一起在家乡“课业子弟”。《古文观止》就是他们教授弟子诵读古文的讲义。
D.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中华经典藏书)》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唐诗三百首》(顾青 编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I7t_9MQ1eplFsRhAZp6dcA 提取码: 8zks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顾青 编注
译者:编者顾青
豆瓣评分:9.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16-1
内容简介:
《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徐兰英伉俪合编的唐诗普及读物。自干隆二十八年(1763)问世以来,伴随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俗谚广为传布,并逐渐取代《千家诗》成为新的家塾课本,编订之初曾家弦户诵,“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迄今二百余年来仍在启蒙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陶冶审美趣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唐诗三百首》共选唐代七十七位诗人的作品,约三百一十余首诗。全书按照体裁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分为八部分,在各类的体裁下又大致按照诗人的时代先后编次。本书所选的诗,既侧重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一流诗人的代表作,也酌情收入不知名作者的佳作,甚至收入僧人、歌女之作。所有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歌、或沉郁顿挫,范围相当广泛,且又脍炙人口,总体符合当时“雅正”、“中正和平”的诗教要求。
E. 《庄子中华经典藏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华经典藏书 庄子(升级版)》(庄子)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GjC5PXmVf7rcOYVjAj5iqA
书名:中华经典藏书 庄子(升级版)
作者:庄子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16-1-1
页数:406
内容简介: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与《老子》双峰并峙。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F.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中华经典藏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唐诗三百首》(顾青 编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Cx6xy5mCYog58JnTFtySqg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顾青 编注
译者:编者顾青
豆瓣评分:9.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16-1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社会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丛书。自2006年推出第一辑开始,累计销售上千万册,销售码洋突破1.6亿元,成为广大读者阅读学习国学经典名着的主要版本。
为适应时代、市场及广大读者的需求,经过认真调研,中华书局决定推出升级版,从原来的50种调整为60种,其中增补的新书都是堪称经典的名着,其中既有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名着,也有适合广大师生教学阅读的重要作品。相信书店、读者会更加喜欢升级版的“中华经典藏书”。
内容推荐
《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徐兰英伉俪合编的唐诗普及读物。自干隆二十八年(1763)问世以来,伴随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俗谚广为传布,并逐渐取代《千家诗》成为新的家塾课本,编订之初曾家弦户诵,“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迄今二百余年来仍在启蒙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陶冶审美趣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唐诗三百首》共选唐代七十七位诗人的作品,约三百一十余首诗。全书按照体裁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分为八部分,在各类的体裁下又大致按照诗人的时代先后编次。本书所选的诗,既侧重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一流诗人的代表作,也酌情收入不知名作者的佳作,甚至收入僧人、歌女之作。所有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歌、或沉郁顿挫,范围相当广泛,且又脍炙人口,总体符合当时“雅正”、“中正和平”的诗教要求。
G. 求中华书局版明实录PDF网盘资源
结论:网络整理所得,仅供学习交流,喜欢请购买正版
是不是题主需要,请自行查收!
链:https://pan..com/s/1hEOQWonck-Om8ripzbkm4Q
码:gnqy
如觉得答案满意,记得及时采纳哦,谢谢了!
H. 《吴越春秋中华书局》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吴越春秋中华书局》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ESwCLaNbrHpNe3aXmzOqHw
I. 《世说新语中华经典藏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世说新语中华经典藏书》沈海波译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3MQtMsWssG4Ksd-06Lbtmw
书名:世说新语中华经典藏书
作者名:沈海波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09-07
页数:304
内容介绍: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志人笔记的代表作,作者为刘宋临川王刘义庆。全书共36篇 1130则,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刘宋初年近三百年间的人物故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思想、习俗、民生等各个方面。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只言片语即可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是我国古典文学名着之一。本书选取其中最能体现《世说新语》特点和当时人物风采的255则做了注释和白话文翻译,在每一篇前都用一个简短的题解对该篇进行介绍,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引导读者正确理解和评价当时的事件和人物。本书还对一些生僻字依《汉语大词典》做了注音,以方便读者阅读。
J. 《楚辞中华经典藏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楚辞(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屈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_9N9OpI1NdxtDLJqDTD90A 提取码:d4mf
书名:楚辞(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作者:屈原
译者:林家骊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16-1
页数:268
内容简介:“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