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问下哪种加密类型相对来说最安全
驱动层加密比较安全,所以现在企业加密软件都是向驱动层加密发展,不过驱动层加密对系统兼容性有要求,比较考验企业的技术实力,成本当然也会更高。
这类的加密产品推荐下IP-guard
IP-guard其实也有应用层加密版本,所以可以理解为IP-guard是基于驱动层和应用层的的加密算法,IP-guard的加密适用于企业多种场景,比如:内部的文件流通、外发使用、员工出差,通过自动加密、控制权限、自定义密钥等手段来确保文件的安全性
加密软件的灾备方案都需要重视,要确保任何意外都不会发生,为此,IP-guard采取的是备份服务器、明文备份、网络故障应急机制三重灾备机制
Ⅱ aes加密安全吗
AES算法作为DES算法和MD5算法的替代产品,10轮循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破解。一般多数人的意见是:它是目前可获得的最安全的加密算法。AES与目前使用广泛的加密算法─DES算法的差别在于,如果一秒可以解DES,则仍需要花费1490000亿年才可破解AES,由此可知AES的安全性。AES 已被列为比任何现今其它对称加密算法更安全的一种算法。
Ⅲ 最安全的加密算法
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安全,只有更安全,如果我告诉你,每一个加密软件的序列号和密码,被编码到每一个比特和字节上,那么相当于每一人将拥有一套自己独立的加密软件。
Ⅳ wpa加密算法选哪个不被破解
WPA-PSK/WPA2-PSK这种最好,最不容易被破解。
WPA-PSK(WPA-Preshared Key,WPA预共享密钥):是指WEP预分配共享密钥的认证方式,在加密方式和密钥的验证方式上作了修改,使其安全性更高。
Ⅳ 常见的三种加密算法及区别
1.常见的三种加密算法及区别
2.加密算法在HTTPS中的应用
3.MD5的实现原理
简介:
消息摘要算法的主要特征是加密过程 不需要密钥 ,并且经过加密的数据 无法被解密
特点:
无论输入的消息有多长,计算出来的消息摘要的 长度总是固定 的
一般地,只要输入的 消息不同 ,对其进行摘要以后产生的 摘要消息也必不相同 ,但 相同的输入必会产生相同的输出
应用场景:
消息摘要算法主要应用在“数字签名”领域,作为对明文的摘要算法
比较:
都是从MD4发展而来,它们的结构和强度等特性有很多相似之处
简介:
对称加密指加密和解密使用 相同密钥 的加密算法
特点:
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公开、 计算量小 、 加密速度快 、加密效率高。不足之处是,交易双方都使用 同样钥匙 ,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应用:
数据传输中的加密,防窃取
比较:
AES弥补了DES很多的不足,支持秘钥变长,分组变长,更加的安全,对内存要求非常低
简介:
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公钥与私钥是一对,如果用 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钥才能解密。用私钥进行加密,只有对应的公钥才能进行解密
特点:
算法强度复杂、安全性依赖于算法与密钥。但是由于其算法复杂,而使得加密解密 速度没有对称加密解密的速度快 。
应用场景:
数字签名、秘钥传输加密
比较:
使用RSA,可以进行加密和签名的密钥对。使用DH,只执行加密,没有签名机制。
ECC和 RSA 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有对绝对的优势
Ⅵ 哪种加密算法最安全银行用的是哪种加密算法
现在流行的有两种,一种是加密后不可逆的但是每个值加密后都是唯一的,比如MD5,用在用户密码设置。本地在发送密码前先进行md5加密,然后直接存在用户服务器中。下次登录分别都是在输入密码后进行加密再跟服务器端数据库中的同样的加密码进行匹配。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在穷举法一个个的将输入和输出进行匹配,现在很多简单密码加密后的md5都可以当查字典一样查到。
还有一种是公钥和私钥的加密方法。公钥和私钥分别代表两个值, 数据进行加密依靠这两个值进行操作,操作完后,私钥留在本地,公钥和加密文发给另外一方,另外一方也有私钥所以可以解密但是中途任何人截获到了因为没有私钥都不能解密。这个一般用在VPN和网银。 网银的那个长得像u盘的东西里面存的就是私钥和解密程序是不可读的。不过这个方法一样有弊端,任何人泄露了其中的东西整个加密系统就会瓦解。
所以没有绝对安全的加密算法
Ⅶ 无线路由器密码加密方式哪种比较好
呵呵,就目前的加密方式WPA2是最高级的一种加密方式;
只要你的密码够复杂,一般人破解不了
路由器的加密方式选择WPA2-PSK ,认证类型选择 wpa2-psk,加密算法AES,这种是最安全的。
Ⅷ 无线加密方式哪种最安全
WPA-PSK加密 选择AES加密算法 WPA加密 AES加密算法 测试曲线 平均速率:49.228MbpsWPA2-PSK加密 选择AES加密算法 WPA2加密 AES加密算法 测试曲线 平均速率:47.003Mbps 通过测试我们惊喜发现两种加密条件下测试成绩均接近50Mbps相比非加密条件下58Mbps差距已经变得非常小选择了同加密方式(或加密算法)11n无线网络传输速率会有此大变化呢现揭晓答案解惑: 三项测试无线网络传输速率会有此巨大变化主要原因IEEE 802.11n标准支持WEP加密(或TKIP加密算法)单播密码高吞吐率用户选择了WEP加密方式或WPA-PSK/WPA2-PSK加密方式TKIP算法无线传输速率会自动降至11g水平(理论值54Mbps实际测试成绩20Mbps左右)也说用户使用11n无线产品无线加密方式只能选择WPA-PSK/WPA2-PSKAES算法加密否则无线传输速率会自动降低总结:无线加密 请选择WPA-PSK/WPA2-PSK AES加密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看只要选对无线加密方式无线加密对无线传输速率影响仅有15%左右用户只需小性能损失能获得比较安全无线网络
Ⅸ 目前让密码最安全的算法是什么
加密算法
加密技术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技术,编码是把原来可读信息(又称明文)译成代码形式(又称密文),其逆过程就是解码(解密)。加密技术的要点是加密算法,加密算法可以分为对称加密、不对称加密和不可逆加密三类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是应用较早的加密算法,技术成熟。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信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用过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发收信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须知道加密密钥。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不足之处是,交易双方都使用同样钥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此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钥匙,这会使得发收信双方所拥有的钥匙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密钥管理成为用户的负担。对称加密算法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上使用较为困难,主要是因为密钥管理困难,使用成本较高。在计算机专网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和IDEA等。美国国家标准局倡导的AES即将作为新标准取代DES。
不对称加密算法 不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两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对钥匙—公钥和私钥。在使用不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文件时,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对公钥和私钥,才能完成对明文的加密和解密过程。加密明文时采用公钥加密,解密密文时使用私钥才能完成,而且发信方(加密者)知道收信方的公钥,只有收信方(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钥的人。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发信方想发送只有收信方才能解读的加密信息,发信方必须首先知道收信方的公钥,然后利用收信方的公钥来加密原文;收信方收到加密密文后,使用自己的私钥才能解密密文。显然,采用不对称加密算法,收发信双方在通信之前,收信方必须将自己早已随机生成的公钥送给发信方,而自己保留私钥。由于不对称算法拥有两个密钥,因而特别适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加密。广泛应用的不对称加密算法有RSA算法和美国国家标准局提出的DSA。以不对称加密算法为基础的加密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不可逆加密算法 不可逆加密算法的特征是加密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密钥,输入明文后由系统直接经过加密算法处理成密文,这种加密后的数据是无法被解密的,只有重新输入明文,并再次经过同样不可逆的加密算法处理,得到相同的加密密文并被系统重新识别后,才能真正解密。显然,在这类加密过程中,加密是自己,解密还得是自己,而所谓解密,实际上就是重新加一次密,所应用的“密码”也就是输入的明文。不可逆加密算法不存在密钥保管和分发问题,非常适合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上使用,但因加密计算复杂,工作量相当繁重,通常只在数据量有限的情形下使用,如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口令加密,利用的就是不可逆加密算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不断提高,不可逆加密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渐增大。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较多不可逆加密算法的有RSA公司发明的MD5算法和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建议的不可逆加密标准SHS(Secure Hash Standard:安全杂乱信息标准)等。
加密技术
加密算法是加密技术的基础,任何一种成熟的加密技术都是建立多种加密算法组合,或者加密算法和其他应用软件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的。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在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广泛应用的加密技术。
非否认(Non-repudiation)技术 该技术的核心是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公钥技术,通过产生一个与用户认证数据有关的数字签名来完成。当用户执行某一交易时,这种签名能够保证用户今后无法否认该交易发生的事实。由于非否认技术的操作过程简单,而且直接包含在用户的某类正常的电子交易中,因而成为当前用户进行电子商务、取得商务信任的重要保证。
PGP(Pretty Good Privacy)技术 PGP技术是一个基于不对称加密算法RSA公钥体系的邮件加密技术,也是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普及程度较高的加密软件。PGP技术不但可以对电子邮件加密,防止非授权者阅读信件;还能对电子邮件附加数字签名,使收信人能明确了解发信人的真实身份;也可以在不需要通过任何保密渠道传递密钥的情况下,使人们安全地进行保密通信。PGP技术创造性地把RSA不对称加密算法的方便性和传统加密体系结合起来,在数字签名和密钥认证管理机制方面采用了无缝结合的巧妙设计,使其几乎成为最为流行的公钥加密软件包。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技术 数字签名技术是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典型应用。数字签名的应用过程是,数据源发送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数据校验和或其他与数据内容有关的变量进行加密处理,完成对数据的合法“签名”,数据接收方则利用对方的公钥来解读收到的“数字签名”,并将解读结果用于对数据完整性的检验,以确认签名的合法性。数字签名技术是在网络系统虚拟环境中确认身份的重要技术,完全可以代替现实过程中的“亲笔签字”,在技术和法律上有保证。在公钥与私钥管理方面,数字签名应用与加密邮件PGP技术正好相反。在数字签名应用中,发送者的公钥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但他的私钥则需要严格保密。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技术 PKI技术是一种以不对称加密技术为核心、可以为网络提供安全服务的公钥基础设施。PKI技术最初主要应用在Internet环境中,为复杂的互联网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完整性保障机制。由于PKI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所表现出的巨大优势,因而受到银行、证券、政府等核心应用系统的青睐。PKI技术既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的关键和基础技术。由于通过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活动缺少物理接触,因而使得利用电子方式验证信任关系变得至关重要,PKI技术恰好能够有效解决电子商务应用中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问题。一个实用的PKI体系还必须充分考虑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PKI体系所包含的认证中心(CA)、注册中心(RA)、策略管理、密钥与证书管理、密钥备份与恢复、撤销系统等功能模块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加密的未来趋势
尽管双钥密码体制比单钥密码体制更为可靠,但由于计算过于复杂,双钥密码体制在进行大信息量通信时,加密速率仅为单钥体制的1/100,甚至是1/1000。正是由于不同体制的加密算法各有所长,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类加密体制将会共同发展。而在由IBM等公司于1996年联合推出的用于电子商务的协议标准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中和1992年由多国联合开发的PGP技术中,均采用了包含单钥密码、双钥密码、单向杂凑算法和随机数生成算法在内的混合密码系统的动向来看,这似乎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今后密码技术应用的未来。
在单钥密码领域,一次一密被认为是最为可靠的机制,但是由于流密码体制中的密钥流生成器在算法上未能突破有限循环,故一直未被广泛应用。如果找到一个在算法上接近无限循环的密钥流生成器,该体制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近年来,混沌学理论的研究给在这一方向产生突破带来了曙光。此外,充满生气的量子密码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发展方向,因为它是基于光学和量子力学理论的。该理论对于在光纤通信中加强信息安全、对付拥有量子计算能力的破译无疑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法。
由于电子商务等民用系统的应用需求,认证加密算法也将有较大发展。此外,在传统密码体制中,还将会产生类似于IDEA这样的新成员,新成员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在算法上有创新和突破,而不仅仅是对传统算法进行修正或改进。密码学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年轻学科,任何未被认识的加/解密机制都有可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对信息系统或电子邮件的安全问题,还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互联网固有的异构性,没有一个单一的信任机构可以满足互联网全程异构性的所有需要,也没有一个单一的协议能够适用于互联网全程异构性的所有情况。解决的办法只有依靠软件代理了,即采用软件代理来自动管理用户所持有的证书(即用户所属的信任结构)以及用户所有的行为。每当用户要发送一则消息或一封电子邮件时,代理就会自动与对方的代理协商,找出一个共同信任的机构或一个通用协议来进行通信。在互联网环境中,下一代的安全信息系统会自动为用户发送加密邮件,同样当用户要向某人发送电子邮件时,用户的本地代理首先将与对方的代理交互,协商一个适合双方的认证机构。当然,电子邮件也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持,因为电子邮件不是端到端的通信,而是通过多个中间机构把电子邮件分程传递到各自的通信机器上,最后到达目的地。
Ⅹ 路由器无线加密选择什么模式好
无线路由器主要提供了三种无线安全类型:WPA-PSK/WPA2-PSK、WPA/WPA2 以及WEP。不同的安全类型下,安全设置项不同。
1. WPA-PSK/WPA2-PSK
WPA-PSK/WPA2-PSK安全类型其实是WPA/WPA2的一种简化版本,它是基于共享密钥的WPA模式,安全性很高,设置也比较简单,适合普通家庭用户和小型企业使用。
认证类型: 该项用来选择系统采用的安全模式,即自动、WPA-PSK、WPA2-PSK。自动:若选择该项,路由器会根据主机请求自动选择WPA-PSK或WPA2-PSK安全模式。
加密算法: 该项用来选择对无线数据进行加密的安全算法,选项有自动、TKIP、AES。默认选项为自动,选择该项后,路由器将根据实际需要自动选择TKIP或AES加密方式。注意11N模式不支持TKIP算法。
PSK密码: 该项是WPA-PSK/WPA2-PSK的初始设置密钥,设置时,要求为8-63个ASCII字符或8-64个十六进制字符。
组密钥更新周期:该项设置广播和组播密钥的定时更新周期,以秒为单位,最小值为30,若该值为0,则表示不进行更新。
2. WPA/WPA2
WPA/WPA2是一种比WEP强大的加密算法,选择这种安全类型,路由器将采用Radius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并得到密钥的WPA或WPA2安全模式。由于要架设一台专用的认证服务器,代价比较昂贵且维护也很复杂,所以不推荐普通用户使用此安全类型。
3. WEP
WEP是Wired Equivalent Privacy的缩写,它是一种基本的加密方法,其安全性不如另外两种安全类型高。选择WEP安全类型,路由器将使用802.11基本的WEP安全模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802.11N不支持此加密方式,如果您选择此加密方式,路由器可能会工作在较低的传输速率上。
4.其他说明:三种无线加密方式对无线网络传输速率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由于IEEE 802.11n标准不支持以WEP加密或TKIP加密算法的高吞吐率,所以如果用户选择了WEP加密方式或WPA-PSK/WPA2-PSK加密方式的TKIP算法,无线传输速率将会自动限制在11g水平(理论值54Mbps,实际测试成绩在20Mbps左右)。也就是说,如果用户使用的是符合IEEE 802.11n标准的无线产品(理论速率150M或300M),那么无线加密方式只能选择WPA-PSK/WPA2-PSK的AES算法加密,否则无线传输速率将会明显降低。而如果用户使用的是符合IEEE 802.11g标准的无线产品,那么三种加密方式都可以很好的兼容,不过仍然不建议大家选择WEP这种较老且已经被破解的加密方式,最好可以升级一下无线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