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天文类的书籍
中国古代天文学大系一套,目前我看过古代《天文学思想》《古代星占学》《古代历法史》这三本。非醉心于此者绕道,非十年之功难见一隅。推荐《中国天文学史大系》,全十册很不错。《基础天文学》《通俗天文学》《行星与恒星》《天文爱好者手册》天文爱好者杂志,《天文学新概论》这些都强烈推荐
不过讲真没必要一下上那么深的,《天文学史话》,入门很好用,用心看一天就能看完。
还有一些比较偏门的,《中国占星术的世界》桥本敬造。也是小册子级别,但是对于系统了解肯定不够。
学差不多了有精力再去读什么二十四史的天文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历书或者律历志之类的内容含有很多天文内容。别光看天文志。天文志以记录和占卜为主。后来加入仪器天象之类的……
有些古代天文类的的书籍在 古籍阁 差不多都能找到pdf格式电子版,还有很多国外图书馆藏的地天文书籍
还有些古代的天文书籍也非常不错,非常值得参考
古代天文书籍推荐目录如下:
《民历铺注解惑》《玉烛宝典》《甘石星经》《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鉴 -明》
《嚣嚣子历镜 (清)》《四时气候集解【明】》《步天歌(影印版)》《清史天文志》
《地球图说 (法)》《观象玩占》《通雅·天文》《春秋日食辨正(清)》
《历象本要 (清)》《古今推步诸术考 (清)》《古周髀算经 (汉)》
《全史日至源流 (清)》《历算全书 (清) 》 《周髀算经 (汉)》
《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六经天文编 (宋) 》《乙巳占 (唐)》
《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宋)》《隋书·律历志》
《宣西通 (清)》《恒星星座书》《授时历议》《推春秋日食法 (清)》
《天文略》《晋书·律历志》《三才实义天集 (清)》《唐月令注全一册》
2. 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的书籍
│天文略明 蔡汝楠撰.pdf
│宣西通 (清)许桂林撰.pdf
│恒星星座书.苏菲.pdf
│授时历议.pdf
│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彦士撰 .pdf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陆位校.pdf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韬撰.pdf
│晋书·律历志.pdf
│步天歌(影印版).pdf
│民历铺注解惑(德)汤若望撰.pdf
├─历学假如 (清)黄宗义 姜希辙撰
│ 历学假如 (清)黄宗义 姜希辙撰-一.pdf
│ 历学假如 (清)黄宗义 姜希辙撰-二.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一-卷二.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七.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卷五.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十-三十一.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十九.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十二-三十三.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十六-三十八.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十四-三十五.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九.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一.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三-二十四.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二.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五.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八-二十九.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六-二十七.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五十一.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七.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三.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九-卷六十.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二.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五.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八.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六.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四.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八.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六.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一.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七-十八.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九-二十.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二-十三.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五-十六.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四.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一-四十二.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七.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三.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八.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六.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四-四十五.pdf
│
├─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
│ 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卷上.pdf
│ 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卷下.pdf
│
├─圣寿万年历 (明)朱载堉
│ 圣寿万年历 (明)朱载堉-卷二-卷三.pdf
│ 圣寿万年历 (明)朱载堉-卷四-卷五.pdf
│ 圣寿万年历 (明)朱载堉-卷首-卷一.pdf
│
├─大统历志 (清)梅文鼎
│ 大统历志 (清)梅文鼎卷一-卷二.pdf
│ 大统历志 (清)梅文鼎卷七-卷八.pdf
│ 大统历志 (清)梅文鼎卷三-卷四.pdf
│ 大统历志 (清)梅文鼎卷五-卷六.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一.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七.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三.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九.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二.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五.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八.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六.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十.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十一.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四.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一.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三.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二.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五.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六.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四.pdf
3. 搜索古籍方以智《物理小识》
方以智 通雅 一书是否有收录?可去国学数典找找看。
4. 古代天文和地理方面的书籍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当时丰富的天文学记载资料
汉朝古墓里出土的《天文气象杂占》,被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彗星图
西汉的《周髀算经》,算天地结构、太阳视轨道大小、周天里数、北极璇玑的方法
南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详细的地理学资料 介绍国内地理资源,地理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的书籍
唐朝僧一行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
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中国古代最先进的天文历法 回归年的精密计算为世界第一
明朝末年的《徐霞客游记》,除了很详细的地理知识外,还包含各地的风土人情
清朝魏源的《海国图志》,近代史中国认识世界的着作 全方位介绍各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状况。
此外,《二十四史》中有十几卷介绍天文地理的着作。
5. 求中国古代天文学书籍
├─钦定仪象考成
│ 钦定仪象考成-01_钦定仪象考成_卷首上.pdf
│ 钦定仪象考成-02_钦定仪象考成_卷首下.pdf
│ 钦定仪象考成-03_钦定仪象考成_卷一至卷三.pdf
│ 钦定仪象考成-04_钦定仪象考成_卷四至卷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05_钦定仪象考成_卷七至卷九.pdf
│ 钦定仪象考成-06_钦定仪象考成_卷十至卷十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07_钦定仪象考成_卷十三至卷十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08_钦定仪象考成_卷十七至卷十九.pdf
│ 钦定仪象考成-09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至卷二十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10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五.pdf
│ 钦定仪象考成-11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12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七至卷三十.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一.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七.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三.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九.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五.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八.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十.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十一.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十三.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十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十五.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十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十四.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着撰者-四.pdf
│
└─钦定天文正义不着撰者
钦定天文正义不着撰者-一.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着撰者-七.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着撰者-三.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着撰者-九.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着撰者-二.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着撰者-二十.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着撰者-二十一.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着撰者-二十七.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着撰者-二十三.pdf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
│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一.pdf
│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二.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一.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七.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三.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九.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二.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五.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八.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六.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十.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十一.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十三.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十二.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十四.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四.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一.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三.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二.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五.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四.pdf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一.pdf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三.pdf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二.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一-卷二.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三-卷四.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五.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八-卷九.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六-卷七.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十.pdf
│
6. 谁有中华再造善本,百度云,求地址。
《中华再造善本丛书》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分为五编进行,自唐迄清为《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每编下以经、史、子、集、丛编次。《中华再造善本》一期首先推出750种兼具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古籍善本影印出版
注意看图中右下角处,此处PDF高清格式的中华再造善本全套
《中华再造善本-金元编》部分目录
ZHSY000443 十三经注疏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44 魁本大字详音句读周易 元至正十二年梅隐书堂刻本
ZHSY000445 周易 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本
ZHSY000446 伊川程先生周易经传 元刻本
ZHSY000447 晦庵朱文公易说 元刻本
ZHSY000448 周易程朱传义音训 元至正六年虞氏务本堂刻本
ZHSY000449 周易程朱先生传义附录 元延祐二年圆沙书院刻本
ZHSY000450 程朱二先生周易传义 元至元二年碧弯书堂刻本
ZHSY000451 东古郑先生易翼传 元大德十一年庐陵学官刻本
ZHSY000452 易学启蒙通释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53 周易象义 元刻本
ZHSY000454 周易本义启蒙翼传 元刻本
ZHSY000455 易纂言外翼 元刻本
ZHSY000456 周易系辞述 元刻本
ZHSY000457 周易本义集成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58 学易记 (元)李简撰 元刻本
ZHSY000459 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 (元)董真卿撰 元刻本
ZHSY000460 周易经义 (元)涂溍生撰 元刻本
ZHSY000461 周易郑康成注 元至元六年庆元路儒学刻本
ZHSY000462 尚书注疏 蒙古刻本
ZHSY000463 书集传 元至正十一年德星书堂刻本
ZHSY000464 书集传 元刻本
ZHSY000465 书集传辑录纂注 元延祐五年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本
ZHSY000466 朱子订定蔡氏书集传 元刻本
ZHSY000467 尚书通考 元至正刻本
ZHSY000468 书义矜式 元刻本
ZHSY000469 直音傍训尚书句解 元敏德书堂刻本
ZHSY000470 详音句读明本大字毛诗 元至正二十七年盱南孙氏刻本
ZHSY000471 魁本大字详音句读毛诗 元刻本
ZHSY000472 附释音毛诗注疏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73 诗集传 元刻本
ZHSY000474 诗童子问 元至正三年建安余志安勤有堂刻本
ZHSY000475 诗集传附录纂疏 元泰定四年建安刘君优翠严精舍刻本
ZHSY000476 诗集传通释 元至正十二年建安刘氏日新书堂刻本
ZHSY000477 明经题断诗义矜式 元刻本
ZHSY000478 诗经疑问 元至正七年建安书林刘锦文刻本
ZHSY000479 直音傍训毛诗句解 元刻本
ZHSY000480 诗经旁注 元罗祖禹刻本
ZHSY000481 诗经旁注 元罗祖禹刻本
《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部分目录
ZHSY000055 春秋集注 宋宝祐三年临江军庠刻本
ZHSY000056 春秋集注 宋德祐元年卫宗武华亭义塾刻本
ZHSY000057 春秋繁露 宋嘉定四年江右计台刻本
ZHSY000058 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论语 宋刘氏天香书院刻本
ZHSY000059 论语集说 宋淳祐六年湖頖刻本
ZHSY000060 孟子或问纂要 宋刻本
ZHSY000061 中庸辑略 宋刻本
ZHSY000062 四书章句集注 宋嘉定十年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递修本(论语孟子)及宋淳祐十二年当涂郡斋刻本(大学中庸)
ZHSY000063 经典释文 宋刻宋元递修本
ZHSY000064 尔雅 宋刻本
ZHSY000065 尔雅疏 宋刻宋元明初递修公文纸印本
ZHSY000066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解 宋庆元六年浔阳郡斋刻本
ZHSY000067 群经音辨 宋绍兴九年临安府学刻宋元递修本
ZHSY000068 说文解字 宋刻元修本
ZHSY000069 新集古文四声谱 宋刻本
ZHSY000070 隶韵 宋刻拓本
ZHSY000071 隶韵 宋刻拓本
ZHSY000072 龙龛手镜 宋刻本
ZHSY000073 广韵 宋刻本
ZHSY000074 钜宋广韵 宋乾道五年建宁府黄三八郎刻本
ZHSY000075 集韵 宋刻本
ZHSY000076 切韵指掌图 宋绍定三年越州读书堂刻本
ZHSY000077 韵补 宋刻本
ZHSY000078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宋绍定三年藏书阁刻本
ZHSY000079 押韵释疑 宋嘉熙三年禾兴郡斋刻本
ZHSY000080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 宋刻本
ZHSY000081 史记 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
ZHSY000082 史记 宋淳熙三年张杅桐川郡斋刻八年耿秉重修本
ZHSY000083 史记 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
ZHSY000084 汉书 北宋刻递修本
ZHSY000085 汉书 庆元建安刘元起刻本
ZHSY000086 汉书 宋蔡琪家塾刻本
ZHSY000087 汉书 宋嘉定十七年白鹭洲书院刻本
ZHSY000088 后汉书 北宋刻递修本
ZHSY000089 后汉书 北宋刻递修本
ZHSY000090 后汉书江南东路转运司刻本
ZHSY000091 后汉书 宋王叔边刻本
ZHSY000092 后汉书 宋白鹭洲书院刻本
ZHSY000093 后汉书 黄善夫本
ZHSY000094 三国志 宋衢州州学刻宋元明递修本
ZHSY000095 三国志 宋刻本
ZHSY000096 晋书 宋刻本
ZHSY000097 宋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ZHSY000098 南齐书 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
ZHSY000099 梁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ZHSY000100 陈书 宋刻宋元递修本
ZHSY000101 魏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ZHSY000102北齐书宋刻元明递修本
ZHSY000103 周书 (唐)令弧德棻撰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ZHSY000104 南史 (唐)李延寿撰 宋刻本
ZHSY000105 北史 (唐)李延寿撰 宋刻本
《中华再造善本-明清编》部分目录
├─明清001-050
│ 五经文字+(唐)张参撰+清初席氏酿华艸堂影宋抄本.pdf
│ 仪礼+(汉)郑玄注+明嘉靖吴郡徐氏刻三礼本.pdf
│ 六艺论+(汉)郑玄撰(清)陈鳣辑+清干隆四十九年陈氏裕德堂刻本.pdf
│ 剪绡集+(宋)李龏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吴中水利通志++明嘉靖三年锡山安国铜活字印本.pdf
│ 周礼+(汉)郑玄注+明嘉靖吴郡徐氏刻三礼本.pdf
│ 唐中兴闲气集+(唐)高仲武辑+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宋)黄升辑+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唐秦隐君诗集+(唐)秦系撰+清影宋抄本.pdf
│ 回回馆译语+清初刻本.pdf
│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清影元抄本.pdf
│ 大明一统志+(明)李贤、万安等纂修+明天顺五年内府刻本.pdf
│ 大明会典+(明)徐溥等纂修+明正德六年司礼监刻本.pdf
│ 字鉴+(元)李文仲编+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元抄本.pdf
│ 孝经列传+(明)胡时化编集+明万历刻本.pdf
│ 小学五书+(宋)张时举编+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建文朝野汇编+(明)屠叔方撰+明万历刻本.pdf
│ 新刊眞楷大字全号缙绅便览++明万历十二年北京铁匠衚衕叶铺刻蓝印本.pdf
│ 新刊金文靖公前北征录新刊杨文敏公后北征记+(明)金幼孜撰(明)杨荣撰+明弘治十七年刘氏安正堂刻本.pdf
│ 春秋国华+(明)严讷辑+明万历活字印本.pdf
│ 春秋存俟+(明)余光余飏撰+明弘光元年文来阁刻本.pdf
│ 李羣玉诗集+(唐)李羣玉撰+清道光四年黄氏士礼居影宋抄本.pdf
│ 梅花衲+(宋)李龏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楚辞+(汉)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清初毛氏汲古阁刻本.pdf
│ 武经七书++清影宋抄本.pdf
│ 殿阁词林记+(明)廖道南撰+明嘉靖刻本.pdf
│ 毛诗稽古编+(清)陈启源撰+清抄本.pdf
│ 汗简+(宋)郭忠恕撰+明弘光元年冯舒抄本.pdf
│ 汴京遗迹志+(明)李濂撰+明嘉靖二十五年自刻本.pdf
│ 河防一览+(明)潘季驯撰+明万历十八年自刻本.pdf
│ 班马字类补遗+(宋)李曾伯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皇明职方两京十三省地图表+(明)陈组绶撰+明崇祯九年刻本.pdf
│ 碧云集+(南唐)李中撰+清道光四年黄氏士礼居影宋抄本.pdf
│ 台阁集+(唐)李嘉祐撰+清初影元抄本.pdf
│ 虚斋乐府+(宋)赵以夫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西湖游览志+(明)田汝成撰+明嘉靖二十六年严宽刻本.pdf
│ 西番译语++清初刻本.pdf
│ 诗外传+(汉)韩婴撰+明沈氏野竹斋刻本.pdf
│ 读易馀言+(明)崔铣撰+明崔氏家塾刻本.pdf
│ 通雅+(清)方以智撰+清康熙五年姚氏浮山此藏轩刻本.pdf
│ 郑学十八种+(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清抄本.pdf
│ 酒边词+(宋)向子諲撰+清光绪十四年王□刻宋名家词本.pdf
│ 重续千字文+(宋)葛刚正撰并篆注+清影宋抄本.pdf
│ 雕菰楼易学+(清)焦循撰+稿本.pdf
│ 鸡肋编+(宋)庄季裕撰+清初影抄元抄本.pdf
│ 高昌馆课++明抄本.pdf
│ 高昌馆译书++清初刻本.pdf
│ 髙常侍集+(唐)高适撰+清初影宋抄本.pdf
│ 鲍氏集+(南朝宋)鲍照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黑鞑事略+(宋)彭大雅撰(宋)徐霆疏证+明嘉靖二十一年抄本.pdf
7. 有星相学的经典书籍有那些
我发的这些应该算是网络上能收集到的最多最全的天文、星相、历法类的所有古籍资料,网络上基本上很难找到,
我只告诉你这类天文星相类的书籍均出自 古籍阁 且都是PDF高清电子版的星相书籍,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哦
天文星相书籍目录:
《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鉴 (明)章士纯撰》
《历象本要 (清)杨文言撰》《古今推步诸术考 (清)汪曰桢》
《古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注》《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不着撰者》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赵君卿注 (宋)李籍撰》《唐月令注全一册【李林甫】》
《御制历象考成表 (清)允禄》《授时历故 (清)黄宗义撰》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月令粹编(清)秦嘉谟》
《月令解 (宋)张虙》《浑盖通宪图说 (明)李之藻》《玉烛宝典(隋)杜台卿》
《璇玑遗述 (清)揭暄撰》《神道大编历宗通仪 (明)周述学撰》
《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
《钦定仪象考成》《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着撰者》《钦定天文正义 不着撰者》
《清史天文志》《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
《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圣寿万年历 (明)朱载堉》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天文秘旨 不着撰者》
《天文精义赋 (元)岳熙载撰》《天经或问 (清)游艺》
《天象源委 (清)张永祚辑》《定历玉衡 (清)张雍敬撰》
《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 不着撰者》《三统术详说 (清)陈澧撰》
《交食通轨日食通轨月食通轨四馀通轨五星通轨 不着撰者》
《嚣嚣子历镜 (清)胡袭参 方江自辑》《四时气候集解【明】李泰》
《回回历法释例 (明)贝琳撰》《地球图说 (法)蒋友仁译》
《大统历注 不着撰者》《天文略 明 蔡汝楠撰》
《观象玩占》《通雅·天文》《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
《隋书·律历志》《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一-卷二》
《乙巳占 (唐)李淳风撰》《全史日至源流 (清)许伯政》
《六经天文编 (宋)王应麟》《历代长术辑要 (清)汪曰桢撰》
《历学假如 (清)黄宗义 姜希辙撰》《开元占经(唐)瞿昙悉达》
《御制历象考成 (清)圣祖仁皇帝》《御制历象考成后编 (清)干隆》
《宣西通 (清)许桂林撰》《恒星星座书.苏菲》《授时历议》
《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彦士撰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陆位校》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韬撰》《晋书·律历志》
《步天歌(影印版)》《民历铺注解惑 (德)汤若望撰》
《玉烛宝典》《甘石星经》《算七政交食凌犯法 全一册》
8. 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书
中国大网络全书-天文卷
9.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描绘出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
中国古代历法不仅包括节气的推算、每月的日数的分配、月和闰月的安排等,还包括许多天文学的内容,如日月食发生时刻和可见情况的计算和预报,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预报等。一方面说明中国古代对天文学和天文现象的重视,同时,这类天文现象也是用来验证历法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六七百年前,郭守敬能够测算得那么精密,实在是很了不起
本篇共收录了415册古代影印珍版资料,可以说是目前网络上最全的古代天文、历法大合集资料,收集这篇四百多册的资料非常不容易
过程不必细说,也收集整理了这类古代影印版的天文书籍很多年了,目前整理的这些可以说是我能搜到的最全的天文历法类最多最全的书了
部分内容截图:
目录
│ 《清史天文志》稿本01.pdf
│ 《清史天文志》稿本02.pdf
│ 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鉴 (明)章士纯撰.pdf
│ 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 不着撰者.pdf
│ 三统术详说 (清)陈澧撰.pdf
│ 交食通轨日食通轨月食通轨四馀通轨五星通轨 不着撰者.pdf
│ 历象本要 (清)杨文言撰.pdf
│ 古今推步诸术考 (清)汪曰桢.pdf
│ 古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注.pdf
│ 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不着撰者.pdf
│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赵君卿注 (宋)李籍撰.pdf
│ 唐月令注全一册【李林甫】.pdf
│ 嚣嚣子历镜 (清)胡袭参 方江自辑.pdf
│ 四时气候集解【明】李泰.pdf
│ 回回历法释例 (明)贝琳撰.pdf
│ 地球图说 (法)蒋友仁译.pdf
│ 大清时宪书笺释 (清)缪之晋辑.pdf
│ 大统历注 不着撰者.pdf
│ 天文略 明 蔡汝楠撰.pdf
│ 宣西通 (清)许桂林撰.pdf
│ 恒星星座书.苏菲.pdf
│ 授时历议.pdf
│ 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彦士撰 .pdf
│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陆位校.pdf
│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韬撰.pdf
│ 晋书·律历志.pdf
│ 步天歌(影印版).pdf
│ 民历铺注解惑 (德)汤若望撰.pdf
│ 玉烛宝典.pdf
│ 甘石星经.pdf
│ 目录树.bat
│ 算七政交食凌犯法 全一册.pdf
│ 观象玩占.pdf
│ 通雅·天文.pdf
│ 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上).pdf
│ 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下).pdf
│ 隋书·律历志.pdf
│
├─七政推步 (明)贝琳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一-卷二.pdf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三-卷四.pdf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五.pdf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六-卷七.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一.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七.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三.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二.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五.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八.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六.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四.pdf
│
├─乙巳占 (唐)李淳风撰
│ 乙巳占 (唐)李淳风撰-一.pdf
│ 乙巳占 (唐)李淳风撰-三.pdf
│ 乙巳占 (唐)李淳风撰-二.pdf
│ 乙巳占 (唐)李淳风撰-五.pdf
│ 乙巳占 (唐)李淳风撰-六.pdf
│ 乙巳占 (唐)李淳风撰-四.pdf
10. 谁认识这种文字 分数不是问题
字本身并不复杂,但是连不成句子,问原文是象你给的排列的吗,真如坠五路雾中,
嘪
嘪
拼音:mǎi 注音:ㄇㄞˇ
部首:口,部外笔画:12,总笔画:15
五笔86&98:KLMY 仓颉:RWLC 郑码:JLLO
笔顺编号:251252212511134 四角号码:6608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62A
基本字义
● 嘪
mǎi ㄇㄞˇ
◎ 羊叫声。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i3 mai1 [客英字典] mai3 moi1 [台湾四县腔] mai3 mai1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嘪 ·康熙笔画:15 ·部外笔画:12
《广韵》莫蟹切《集韵》母蟹切,𠀤音买。《集韵》嘪嘪,羊鸣。
亽
拼音:jí 注音:ㄐㄧˊ
部首:人,部外笔画:1,总笔画:3
五笔86&98:WYU 仓颉:OI 郑码:ODS
笔顺编号:344 四角号码:803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BD
基本字义
● 亽
jí ㄐㄧˊ
◎ 古同“亼”。
English
kwukyel
亼
拼音:jí 注音:ㄐㄧˊ
部首:人,部外笔画:1,总笔画:3
五笔86&98:WGF 仓颉:OM 郑码:ODA
笔顺编号:341 四角号码:801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BC
基本字义
● 亼
jí ㄐㄧˊ
◎ 古同“集”。
方言集汇
◎ 粤语:zaap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p8 sip8 [客英字典] sip8 [海陆丰腔] chip8 sip8 [梅县腔] sip8
English
to assemble. to gather together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亼 ·康熙笔画:3 ·部外笔画:1
《集韵》秦入切,音集。《说文》亼,三合也。从人一,象三合之形。读若集。《徐铉曰》此疑只象形,非从人一也。《正譌》亼,古集字。凡会合等字𠀤从此。
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五】【亼部】亼
三合也。从入一,象三合之形。凡亼之属皆从亼。读若集。秦入切〖注〗臣铉等曰:此疑只象形,非从入一也。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三合也。从人一。象三合之形。许书通例。其成字者必曰从某。如此言从入一是也。从入一而非会意。则又足之曰。象三合之形。谓似会意而实象形也。凡亼之属皆从亼。读若集。秦入切。七部。
俓
拼音:jìng 注音:ㄐㄧㄥˋ
简体部首:亻,部外笔画:7,总笔画:9
繁体部首:人
五笔86&98:WGVA 仓颉:OMVM 郑码:NHBI
笔顺编号:321555121 四角号码:212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FD3
基本字义
● 俓
jìng ㄐㄧㄥˋ
◎ 古同“径”,小路。
◎ 经过。
◎ 水的直波。
◎ 直;直径。
◎ 坚。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3
◎ 客家话:[梅县腔] gang5 [海陆丰腔] gang5 [客英字典] gang5 [台湾四县腔] gang5 [陆丰腔] gang5
English
straight; pass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俓 ·康熙笔画:9 ·部外笔画:7
《广韵》五茎切《集韵》鱼茎切,𠀤音娙。急也。 又《集韵》古定切,音径。直也,坚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俓峻赴险。 又《字汇》同径。
唝 简体字:唝
拼音:gòng hǒng gǒng 注音:ㄍㄨㄥˋ ㄏㄨㄥˇ ㄍㄨㄥˇ
部首:口,部外笔画:10,总笔画:13
五笔86&98:KAMY 仓颉:RMBC 郑码:JBLO
笔顺编号:2511212511134 四角号码:6108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5CA
基本字义
● 唝
gòng ㄍㄨㄥˋ
其它字义
● 唝
hǒng ㄏㄨㄥˇ
其它字义
● 唝
gǒng ㄍㄨㄥˇ
◎ 均见“唝”。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3 hu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ng3 [台湾四县腔] fung5 gung5 [海陆丰腔] fung5 gung5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唝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10
《广韵》呼孔切《集韵》《韵会》虎孔切,𠀤音𢦅。《玉篇》罗唝,歌曲也。《通雅》罗唝犹来罗。《云溪友议》元稹赠刘采春曰:选词能唱望夫歌,卽罗唝曲也。又金陵有罗唝楼。 又《集韵》呼贡切,烘去声。义同。
唝
唝 繁体字:唝
拼音:gòng hǒng gǒng 注音:ㄍㄨㄥˋ ㄏㄨㄥˇ ㄍㄨㄥˇ
部首:口,部外笔画:7,总笔画:10
五笔86&98:KAMY 仓颉:RMBO 郑码:JBLO
笔顺编号:2511212534 四角号码:6108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51D
基本字义
● 唝
(唝)
gòng ㄍㄨㄥˋ
◎ 〔~吥〕地名,在柬埔寨。
◎ 地名用字。
其它字义
● 唝
(唝)
hǒng ㄏㄨㄥˇ
◎ 〔罗~曲〕词牌名。亦称“望夫歌”。
◎ (唝)
其它字义
● 唝
(唝)
gǒng ㄍㄨㄥˇ
◎ 推动,向上或向上推。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3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唝
(1) 唝 gòng
(2) 另见 hǒng
常用词组
◎ 唝吥 Gòngbù
[Kampot] “贡布”的旧译名。柬埔寨南部的港市,是贡布省的首府
其它字义
◎ 唝
(1) 唝 hǒng
(2) ——“罗唝曲”( luóhǒngqǔ):古歌曲名
听罢筵前《罗唝曲》,不须更忆想夫怜。——张笃庆《忆旧》
(3) 另见 gò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