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普鲁士pdf

普鲁士pdf

发布时间:2023-01-03 16:29:25

❶ 《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德) 费希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a6ucztXVf2iyUD1xrwLFZw

提取码:j91o

书名: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

作者:(德) 费希特

译者:梁志学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2010-10

页数:251

内容简介:

费希特(1762—1814),德国古典哲学家,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本书是费希特从1807年至1808年在柏林所做的十四次演讲的汇集,发表于1808年。这些演讲评述了关于德意志民族在当时所处的历史阶段、德意志民族复兴的途径、德意志民族的独特性,以及德意志民族复兴的砥柱和前景等方面内容。由于它在德意志民族的解放和复兴中发挥了十分卓越的作用,早已被公认为是一部世界名着而载入史册。

作者简介:

费希特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的拉梅诺。父亲是织带子的手工业者,家境贫寒,9岁时得到邻人的资助开始上学。1774年进波尔塔贵族学校,课外读过该校禁读的G.E.莱辛的着作。1780年入耶拿大学,1781年入莱比锡大学神学系,接触过B.斯宾诺莎的哲学。1788年因经济困难,弃学 赴瑞士的 苏黎世当家庭教师,结识了当地狂飙运动的代表人物J.K.拉法特等。1790年重返莱比锡,计划创办杂志未成,再任家庭教师,并开始研究I.康德哲学。1790年,他结识了德国着名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侄女约哈那(JohannaRahn)并被她深深吸引,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同年,他开始研读康德的着作,这对他后来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91年,他前往哥尼斯堡拜见康德。为了让康德了解他,他基于康德哲学写了一篇研究康德批判哲学和神学领域之间联系的宗教长文《试评一切天启》(Attemptata Critiqueof All Revelation)。康德读后大加赞赏,不仅赞助出版了这篇文章,还推荐费希特前往大学任教。由于一些不知名的原因,此文被匿名发表了,让人们以为是期待已久的康德自己对于宗教的批判着作。之后康德澄清了事实并公开赞扬了这部着作,这个事件使得费希特在哲学界的声名大振。1793年再去苏黎世,被任命为耶拿大学的哲学教授,并结识了平民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等进步思想家。

1794年,费希特成为耶拿大学教授,主持康德哲学讲座,并完善他的哲学体系。此后他陆续发表了《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自然法学基础》、《知识学原理下的道德学体系》等。1798年,在他担任《哲学杂志》责任编辑的时候,收到了一篇宗教怀疑论的来稿,虽然费希特不赞同作者观点,但由于他坚持出版自由,还是将此文发表。这篇文章后来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攻击费希特是个无神论者,迫使他离开耶拿迁居柏林。1806年,普法战争爆发,费希特担负起宣扬爱国主义的任务。1807年,他回到法军占领的柏林,发表了着名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Addresses to the German Nation),同时倡议建立柏林大学。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费希特担任第一任校长。1813年柏林保卫战爆发,城中挤满伤员,瘟疫流行,费希特的妻子参加了照顾病人的工作,不幸感染斑疹伤寒并传染给费希特。费希特夫妇于1814年1月先后去世。

编译者梁志学,别名梁存秀,男,1931年6月生,山西省定襄县人,为贺麟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已离休。1956年夏季,从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曾任《哲学译丛》责任编辑,《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主编和中国大网络全书哲学卷自然辩证法部分常务副主编。主要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与研究,是国内最重要的黑格尔研究专家和几乎唯一一个费希特研究专家。国际费希特协会理事。

❷ 《德国名将曼陀菲尔传》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德国名将曼陀菲尔传》(汪冰)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AQn_222mU1epAB5qP_ENJQ

密码:pjv1

书名:德国名将曼陀菲尔传

作者:汪冰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11

页数:320

内容简介:

哈索 冯 曼陀菲尔出身普鲁士贵族世家,幼龄从军,二战中成为着名装甲兵领袖之一,也是获得镶钻骑士最高战功勋章的27位军人之一。他曾任第7装甲师和“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师长,北非、东线和西线战场都有他的踪影,洛林和阿登战役中曾与巴顿和布莱德雷等美军名将较量,纳粹帝国崩溃的前夜又与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对决于奥得河畔。战后的曼陀菲尔曾任西德国会议员,是冷战时期重要的军事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本书是华文世界的首部曼陀菲尔传记,对传主亲历的重大战役有着繁简得当的精彩描绘,更是首次独到地总结了其战后经历。全书资料客观翔实,文笔生动流畅,图片精彩纷呈,既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欣赏价值,又具备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汪冰,男,1970年生,河南信阳人。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特拉华大学,理学博士,早年曾在国内出版专着和译作多部。现客居美国,供职于计算机软件行业。虽非历史专业出身,亦无从军经历 (军训除外),但自幼喜好阅读现代战争史和西方军事人物传记着作,业余时间热衷于研习了解二战苏德战场以及普鲁士—德国军事史上的着名人物。为撰写本书,作者参阅了150部以上的专着与文章 (多为英文、少量德文)、以及若干国内翻译引进的西方与苏联将帅回忆录,研究十余载,撰稿两年多。稿件完成后又费时数月,走访了包括美国国家档案馆和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图书馆在内的多家文献机构,精心汇集了近300幅罕见的高清大图,力图全面地反映曼陀菲尔的早年岁月、军旅生涯与战后活动。

❸ 《德意志之鹰纹章中的德国史》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德意志之鹰》(林纯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EoXSns5lY-p3KRXQipXWnA

提取码:axoc

书名:德意志之鹰

作者:林纯洁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7-31

页数:272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德意志之鹰——黑鹰纹章的变迁为线索,探讨了黑鹰纹章在构建德意志国家构建中的角色和作用。从帝国之鹰对罗马帝国的继承,到普鲁士之鹰与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构建,到共和之鹰与德意志现代国家——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与失败,到联邦之鹰与现代国家的重构,黑鹰纹章见证和记载了德意志国家一千多年以来的历史,成为德意志国家*重要的象征。附录中介绍了联邦德国16个州州徽的起源和涵义以及德国大学校徽与时代精神的变迁。

《德意志之鹰:纹章中的德国史》通过对一百多个色彩斑斓、蕴意深刻的纹章,尤其是鹰纹章的全面介绍,将整个德意志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附录中更是将德国城市的城徽与德国大学的校徽一一做了解读,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本书是国内首部全方位介绍德意志纹章的图书,资料精确,权威性强;图文并茂,四色彩印;不仅适合历史爱好者,更是对纹章感兴趣的读者的不二选择,同时,因其详细记录并阐释了一枚枚德意志纹章的来龙去脉,本书也堪称是一部收藏佳作。

作者简介:

林纯洁,1983年,湖北江陵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者(楚天学子),研究方向为德国基督教史与德国文化史。近年在《德国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哲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着有《马丁.路德天职观研究》,译有《马丁.路德桌边谈话录》(合译)。

❹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德国] 伊曼努尔·康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gXvKl4UK6tUeE0ClrbA9cQ

提取码:l2wt

书名: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作者:[德国] 伊曼努尔·康德

译者:何兆武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2001-11

页数:68

内容简介: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是康德在第三批判之外唯一的一篇美学着作。充分显示了作者的风格、人格与若干重要思路。书中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优美与崇高的对立与统一,一是强调美的主观性。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生于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该地自1945年以后,成为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的领土),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的家庭信奉路德宗的虔信派。康德从小在教会办的学校受教育,1740年进入格尼斯堡大学神学院,1745年毕业后当了九年的家庭教师。从1755开始,康德一直在格尼斯堡大学任教,当了多年的编外讲师,1770年才晋升为教授。

康德一生没有离开格尼斯堡,每天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下午都要在一条街道(它后来被命名为“康德小道)上散步,他准时到这种程度,以至当地居民按照他出来的时间校正手表。但是,他那刻板和平静的表面生活与他的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着革命思想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在普鲁士这个边远小城,注视着世界的最新发展,讨论着时代的前沿问题。他在创造了深刻反映启蒙精神的批判哲学之后,又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是是启蒙运动”这一至今还吸引着哲学家的问题;他一生中只有一次离家到一个一百公里外的城市旅行的经历,便他却像一个阅历丰富的旅行家那样,在人类学着作中对各国风土人情做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但他的理性宗教观却被普鲁士政论指责为“歪曲蔑视《圣经》和基督教的基本学说”。康德是卢梭的崇拜者,他与卢梭一样,是一个平民哲学家。他说:“我生性是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急切地要知道更多的东西,有所发明才觉得快乐。我曾经相信这才能给予人的生活以尊严,并蔑视无知的普通民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想象中的优越感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除非我的哲学恢复一切人的公共权利,我并不认为自己比普通劳动者更有用。”

《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之后,康德成了青年学生向往的导师,政府也不断向他咨询各种问题,但为了捍卫思想自由,他不顾政府的禁令,在退休之后发表了《学院之争》(1798),继续讨论宗教问题。

人们为常说,康德的生平就是他的着作。康德的着作以1770年为界,分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批判时期的着作又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着作。理论哲学的着作有《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或A版,1781;第三版或B版,1787)和它的简写本《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实践哲学的着作有《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1785)、《实践理性批判》(1788)、《完全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和《道德形而上学》(1797)等。他的《判断力批判》是一部内容特殊的着作,其中关于审美判断和目的性判断的论述可以解释为联系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媒介,也可解释为前两部批判的补充。

❺ 《战争论(全三卷)》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战争论(全三卷)》([德] 克劳塞维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k1hRrGUzt_sNkIrkTrC6ZQ

密码:dye8

书名:战争论(全三卷)

作者:[德] 克劳塞维茨

译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1997-02

页数:1123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亲身参加过普法战争和法俄战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的思想还受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很大影响,这为他研究战争理论和写作此书提供了有利的主客观条件。作为西方军事史上的理论名着,它甚至受到过恩格斯和列宁的好评。正是这部着作最早提出了“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这一着名的公理。

作者简介: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在1780年6月出生于普鲁士马格德堡附近布尔格镇的一个小贵族家庭。十二岁时在波茨坦的一个步兵团中充当士官生。1793年,当普鲁士同革命后的法国作战时,他曾参加围攻美因�城等战斗。1795年升为少尉。

1801年秋,他被送入柏林军官学校,因学习成绩优异,深得校长香霍斯特的赏识。香霍斯特是以后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倡导者,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和以后的活动受他的影响很大。

1803年春,他在该校毕业后,被香霍斯特推荐为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在这一段时期,他经常参加香霍斯特主办的军事协会的活动,听康德主义者基瑟韦特的哲学课,研究军事、哲学、历史和文学等着作,写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1806年10月普鲁士同法国作战时,他随奥古斯特亲王所率的步兵营参加了奥尔施塔特会战,退却时在普伦次劳被法军俘虏。1807年10月释放回国后,根据亲身的体验,力主改革普鲁士的军事制度。1808年到科尼斯堡(仍为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积极参加香霍斯特主持的军事改革工作,结识了军事改革委员会成员格乃泽瑙、波燕等人。1809年秋回到柏林,后来进总参谋部,在香霍斯特属下工作。1810年升为少校。

1810年秋,任柏林军官学校教官,同时为王太子(即以后的威廉四世)讲授军事课,前后共两年。1810年年底,与布吕尔伯爵的女儿玛丽结婚。

1812年4月,克劳塞维茨因反对普王威廉三世同拿破仑结成同盟而辞去普鲁士军职,去俄国准备参加反拿破仑的战争。先在俄军参谋部任职,领中校衔,后任军参谋长等职。当拿破仑进攻俄国时,他曾参加斯摩棱斯克争夺战和博罗迪诺会战等。以后随维特根施坦军团参加了对拿破仑的追击。12月,作为俄军联络官,同普鲁士军队的指挥官约克谈判,说服他反对拿破仑。1813年3月随维特根施坦军团回到柏林。9月格尔德战斗获胜后升为上校。1814年回到普鲁士军队。1815年任布留赫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过林尼会战等。

1815年秋在科布伦次任莱茵军团参谋长(格乃泽瑙为司令),利用空闲时间总结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工作。

1818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升为将军。在任校长的十二年间,致力于《战争论》的着述工作。他先后研究过一百三十多个战例,写了许多评论战史的文章,并整理了亲身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1830年春调到炮兵部门工作。当时,《战争论》尚未修订完毕,他将手稿三千多页分别包封起来,并在各个包上贴上标签,准备以后修改,但一直没有得到机会。

1830年8月去布勒斯劳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同年12月调任格乃泽瑙军团的参谋长。1831年11月16日患霍乱逝世。死后,他的妻子玛丽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着》,共分十卷,《战争论》是其中的第一、二、三卷。

❻ 《实践理性批判注释本》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实践理性批判》([德国] 伊曼努尔·康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d4GCz_1W7sYuTYkSBrbWXA

密码:lya7

书名:实践理性批判

作者:[德国] 伊曼努尔·康德

译者:李秋零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7

页数:155

内容简介: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秋零主编、主译的《康德着作全集》(9卷本),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本(通称“科学院版”)为底本,全部直接从德文译出,原文为拉丁文的则直接从拉丁文译出。科学院版《全集》包含了康德生前公开发表的所有着作和文章,并且经过了德文编辑者的详细校勘。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译本,同时也对一些名词、术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译者以其在西方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方面的深厚学养,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信、可读的康德着作文本,对康德翻译与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本“康德着作注释本”系列是中译者将康德着作中最有代表性的进行详细注解后推出的单行本系列,对于专业人士的研究和非专业人士的学习,皆有极大助益。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着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

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着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专着。译有《康德着作全集》(9卷本),《康德书信百封》、《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从黑格尔到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神学与哲学》等三十余部西方学术名着。在中外学刊发表《中世纪神秘主义神学的难题与出路》、《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康德何以步安瑟尔谟的后尘?》、《神学与文化的互动》、《古希腊哲学解神话的过程及其结果》、《基督教理论化的起因及其结果》、《汉语神学的历史反思》等数十篇论文。

❼ 《自然哲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自然哲学》((德)黑格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l6zyqG9Xa1bjmef_J6qTmA

提取码:fbnx

书名:自然哲学

作者:(德)黑格尔

译者:梁志学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1980-5-1

页数:656

内容简介:

黑格尔(1770—1831),德国着名古典哲学家,十九世纪德国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在这本书中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并对其进行了一次最为系统的总结。在这部着作中,黑格尔将整个自然界的发展看作是绝对精神自我异化和自身复归的过程,阐释了绝对精神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分机械论、物理论和有机论三部分,揭示了自然界内部的联系和转化,建立了关于自然的辩证法体系,这也是后世自然辩证法的来源。

作者简介:

黑格尔(1770~1831)

Hegel,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

生平与主要着作

1770年 8月 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1831年 11月14 日卒于 柏林。1788年10月黑格尔到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1801年来到了当时德国哲学和文学的中心耶拿,开始了他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阶段。1805年获得副教授职。1816年黑格尔到海德堡任哲学教授,开始享有盛誉。1818年普鲁士国王任命黑格尔为柏林大学教授。1822年,黑格尔被任命为大学评议会委员 。1829年10月黑格 尔被选为柏林 大学校长并 兼任政 府代表 。1831年黑格尔被授予三级红鹰勋章,同年夏他的《论英国改革法案》一文发表,因普鲁士国王下令中止,文章只发表了前半部分。主要着作包括《 精神现象学 》、《逻辑学》、《哲学全书 》( 其中包括 逻辑学、自然 哲学、精神哲学 3 部分)、《 法哲学原理 》、《 美学讲演录 》、《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等。

❽ 《危机时刻德国保守主义革命》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危机时刻》(曹卫东 主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G1xr2iJzgKDoXaUP-ZuVyw

密码:y0bl

书名:危机时刻

作者:曹卫东 主编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3

页数:372

内容简介:

【这是“民主”的反题,是一场文化革命的复现,是知识分子在国家危机时刻的行动。】

◎文化革命对于现代性的推动究竟有没有决定性意义?

◎在文化革命的大风大浪中,知识分子的角色如何确定?

-------------------------

在《德国青年运动》之后,曹卫东教授主编的“德国学术”系列辑刊推出新作《危机时刻:德国保守主义革命》。本辑为读者呈现的是1933年纳粹政权前后,德国思想界影响深远的思潮:保守主义革命。这股思潮接续德国青年运动的精神旨趣,以反对魏玛民主政治为发端,吁求强有力的“帝国”政治。保守主义知识分子与纳粹政权关系错综复杂,一方面拒绝与希特勒政权合作,另一方面却又为它在思想层面的合法化提供了智力支持。

本辑收录众多一手文献,选取多位保守主义革命的代表人物,收入他们的纲领性言论,并配上经典评述,可为国内认知德国保守主义革命提供最原始资料。

-------------------------

德意志民族告急!魏玛德国时期,自由主 义的民主议会、资本主义的机械化工业、美国主义的大众文化,以及一战制裁带来的国家政 治危机,使德意志陷入西方文明的裹挟,知识分子阶层的愤懑和焦虑一触即发。

必须打碎魏玛共和,强有力的新德意志帝国亟待崛起!在危机时刻,那些高扬“民族”团结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以精英式的姿态崇拜英雄主义,将社会主义革命要求的阶级斗争,改头换面为旨在提升人类灵魂的激进伦理政治;同时,以普鲁士品质包含的服从、纪律和自我牺牲为纽带,知识精英们正试图打造一个新的、真正的第三帝国。

-------------------------

托马斯•曼 :保守主义只需要拥有精神,就能比自由主义的启蒙更加具有革命性。

作者简介:

主编:曹卫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德国《论证》杂志和香港《社会理论学报》编委、德国普莱斯纳学会学术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计划。

研究方向为德国思想史、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以及中德文化关系。曾获“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优秀论文奖”(2004)、“冯至德语文学奖”(2005)、德国“德嘉银行奖”(2008)等。

相关着作及译着:《权力的他者》(2004)、《哈贝马斯精粹》(2004)、《欧洲为何需要一部宪法》(2004)、《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99)、《后民族结构》(2002)、《宗教社会学》(2003)、《现代性的哲学话语》(2004)等。

❾ 《历史知识理论》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历史知识理论》([德] 德罗伊森 着)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rqckNkVM2ZcaXu-lNkxWrg

密码:j7an

书名:历史知识理论

作者:[德] 德罗伊森 着

译者:胡昌智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7

页数:133

内容简介:

德罗伊森主张史学方法的本质是“理解”,认为历史学家的目的在于根据当时的需要和问题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他的历史理论代表了德国19世纪历史主义反思的高峰。

德罗伊森治史兼重史事考证与史学理论建构,1857年起,他曾十七次在大学里讲授过“历史知识理论”,除1868年出版的“大纲”部分之外,系统的讲稿先后有徐本芮的整理本(1937)和彼得赖的考订本(1977)。彼得赖考订版共三卷,本书系第一卷(即该书主体部分)的选译。原着包括三部分:德罗伊森讲授史学理论的手稿、大纲草稿、正式出版的《历史知识理论大纲》。本书以大纲的条文为骨干,将手稿中相关内容选出分别附录在条文之下,以此精炼地显出德罗伊森历史理论的要义。

作者简介: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Droysen, Johann Gustav,1808-1884),19世纪德国着名历史学家。

德罗伊森生于波美拉尼亚的小城特雷普托夫(Treptow,今波兰境内),其父是一位随军牧师。青年时代就读柏林大学,深受柏克和黑格尔影 响。毕业后担任方济各会牧师,并同时在大学授课。1840年起,德罗伊森先后执教基尔、耶拿、柏林大学,同时在政治上颇为活跃,曾担任法兰克福议会的议员,参与制宪会议。他在历史着作中表露出强烈的实际政治关怀,宣扬德国的统一只有在普鲁士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是普鲁士历史学派的开创者。

他前期学术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西方古典时代的历史,着有《亚历山大大帝传》(1833)、《希腊化时代史》(两卷,1836、1843),这两部着作后来合编为三卷本的《希腊化时代史》(1877、1878)。他首次用“希腊化”一词来指称整个文化时代,奠定了希腊化时代历史研究的基础。后期的学术兴趣完全转向普鲁士历史的研究,代表性论着是篇幅巨大的《普鲁士政治史》(生前出版7卷,1886年出齐,共14卷)。

阅读全文

与普鲁士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冒险岛什么服务器好玩 浏览:541
如何在服务器上做性能测试 浏览:793
命令序列错 浏览:259
javaif的条件表达式 浏览:576
手机app上传的照片怎么找 浏览:531
云服务器面临哪些威胁 浏览:746
c语言各种编译特点 浏览:177
路由器多种加密方法 浏览:604
程序员阻止电脑自动弹出定位 浏览:168
如何做服务器服务商 浏览:761
su剖切命令 浏览:726
devc编译背景 浏览:211
学习单片机的意义 浏览:51
音频算法AEC 浏览:911
加密货币容易被盗 浏览:82
苹果平板如何开启隐私单个app 浏览:704
空调压缩机一开就停止 浏览:528
如何下载虎牙app 浏览:847
日语年号的算法 浏览:955
dev里面的编译日志咋调出来 浏览: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