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篆刻入门书籍需要哪些
篆刻的书籍很多,篆刻主要是篆法,这是最重要的。比如《改瑕归正 》《十钟山房印举选》《篆刻五十讲》《篆刻三百品》都是非常实用的篆刻入门书籍,一个篆刻家不一定具有很深的书写功夫,但是一定要会写出有特色的篆书,我以前学篆刻时也看过不少的篆刻书籍,我看有些着名篆刻家的作品,小到一厘米见方的小印,越是放大越见神采。不易啊!以前我收集一些篆刻书籍如:篆书、篆刻技法、篆刻印章、篆书文化、篆刻工具书等一些 篆刻书籍大概三百多册,对于篆刻和篆书的朋友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料,
注意看图片中右下角,此所有篆刻书籍资料均出自于此处
推荐篆刻工具书目录:
│ 篆刻编 先秦玺印.pdf
│ 《古玺汇编》
│ 《古鉨文编》罗福颐.pdf
│ 《古籀汇编》.pdf
│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 篆字印汇.pdf
│ 篆字汇.pdf
│ 集古印篆增补六书通.pdf
│ 鸟虫书通考.pdf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pdf
│战国鉩印分域编.pdf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pdf
│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pdf
│方介堪《心经》原打印谱.pdf
│方介堪篆《心经》.pdf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一册].pdf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二册].pdf
│西泠四家印谱.pdf
│西泠秋拍陈巨来精品.pdf
│赵之谦印谱原印本.pdf
│边款知识和钤印法.pdf
│送给篆刻新手的礼物 临摹教程.pdf
│逍遥-武陵老井近作十数方.pdf
│邓散木原拓印稿.pdf
│金意庵篆刻.pdf
│汉玉印精选(正).jpg
│汉瓦当精品.doc
│汉私印.pdf
│汪关印谱.pdf
│沉阳古籍:百体千字文.pdf
│沙孟海印学史.pdf
│沙村印话-沙孟海.pdf
│河南驻马店的新蔡地区出土的战国封泥.pdf
│大千印留.pdf
│天津博物馆藏印.pdf
│安持精舍印冣.djvu
│宝子碑.pdf
│封泥汇编-福庵.pdf
│将军印100方.rar
│履盦三代朱迹.pdf
│山西博物院藏历代玺印.pdf
│峄山碑.pdf
│峄山碑与篆书技法.pdf
│峄山碑及其笔法.pdf
│张遴骏道德经.pdf
│影印古本篆刻学邓散木.pdf
│徐正濂谈刀法与线条.pdf
│战国文字编.pdf
│战国玺印字根研究.ZIP
│明清着名藏书家-藏书印.pdf
│明清着名藏书家[1].藏书印..pdf
│来一石先生篆刻.pdf
│来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方介堪精品鸟虫篆印.pdf
│施晓峰篆刻网络展.pdf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篆刻技法图典.pdf
│篆刻爱好者最易进入的四个误区.pdf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pdf
│篆刻病印评改摘要.pdf
│篆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边款.pdf
│篆刻针度.pdf
│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pdf
│罗福颐印选.pdf
│虢季子白盘清末朱拓.pdf
│西夏官印汇考.pdf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西泠印社社员袁道厚作品欣赏.pdf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pdf
│福庵印缀.pdf
│秦印文字汇编.pdf
│秦汉鸟虫篆印选.pdf
│简明中国文字学 [修订版].pdf
│篆书技法百日通.pdf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pdf
│甘氏集古印正.pdf
│印面.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篆书卷.pdf
│历代印风系列 汉印.pdf
│历代篆刻作品精选 .doc
│古图形玺印汇.pdf
│吴昌硕临石鼓文.pdf
│吴颐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图释古汉字.pdf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pdf
│增补徐三庚印谱.pdf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金文大字典.pdf
│金文编(四版).pdf
│陈巨来治印墨稿选.pdf
│青泥遗真-新出秦汉封泥特集.pdf
│篆书章法.pdf
│篆刻.doc
│篆刻五十讲_吴颐人.pdf
│篆刻入门.pdf
│篆刻刀法常识.pdf
│篆刻印史编年.txt
│篆刻四大家印谱.pdf
│玉印集存.pdf
│玉印(反).jpg
│玉印(正).jpg
│王福庵.pdf
│王福庵印存.pdf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王福庵篆书千字文.pdf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目.pdf
│古玺文编.pdf
│古玺汇编 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pdf
│古玺汇编.pdf
│古玺鉴赏150例.pdf
│古肖形印臆释.pdf
│古陶文汇编.pdf
│高清汉代私印印谱2.pdf
│鲁迅美术学院藏《峄山碑》.pdf
│鸟虫印精选(反).jpg
│齐白石印存 [原石精拓].pdf
│
B. 篆刻爱好者需要准备哪些工具书
看看这些篆刻的古籍资料有没有你需要的,篆刻技艺也是学了几年,不过学的不精,学的过程中也收集了不少篆刻的资料,对当初我学篆刻有很大的帮助,你可以看看这些篆刻资料,我只发出来的一些,还有很多篆刻资料目录没贴上去
上面那张篆刻图片下角处有个标记,这几百册篆刻的古籍均出自于此处,如果需要这些篆刻资料的话可以去其中看一下
篆刻工具书籍目录:
│(宋)释梦英篆书千字文.pdf
│(清)赵之谦篆书临峄山刻石.pdf
│(清)赵之谦篆书铙歌.pdf
│1-古玺技法解折.pdf
│10-齐白石经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11-古印陶 封泥代表作品技法解折.pdf
│12-鸟虫篆印技法解折.pdf
│2-秦印技法解折.pdf
│3-汉印技法解折印.pdf
│4-元朱文印技法解折.pdf
│北魏张玄.pdf
│十钟山房印举.pdf
│十钟山房印举2版.pdf
│印学史[沙孟海].pdf
│印苑巨匠钱瘦铁 [韩天衡].pdf
│印面.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篆书卷.pdf
│历代印风系列 汉印.pdf
│历代篆刻作品精选 .doc
│古图形玺印汇.pdf
│古玺文编.pdf
│古玺汇编 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pdf
│古玺汇编.pdf
│古玺鉴赏150例.pdf
│古肖形印臆释.pdf
│古陶文汇编.pdf
│吴昌硕临石鼓文.pdf
│吴颐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图释古汉字.pdf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pdf
│5-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6-邓石如经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7-赵之谦经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8-吴昌硕印作技法解折.pdf
│9-黄牧甫经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 浙派篆刻.pdf
│《山海经》异兽图.doc
│《明清篆刻流派印谱+(修订本)》+1980.pdf
│《药性赋白话解》.pdf
│上海博物馆藏魏晋南北朝官印.pdf
│中国书法全集 第92卷 先秦玺印.pdf
│中国历代篆刻集粹 8 徐三庚.pdf
│中国篆刻大辞典.pdf
│中国篆刻艺术院 第二届篆刻艺术研究生班 毕业创作展.pdf
│临摹汉印的目的.pdf
│乔尼陶印展.pdf
│九成宫版本选择问题.doc
│书法.篆刻-篆书百家姓.pdf
│云峰印社书法 篆刻.pdf
│以文会友-武陵老井近作28方.pdf
│先秦玺印图说.pdf
│刘新惠书画印作品展篆刻篇.pdf
│明清着名藏书家-藏书印.pdf
│明清着名藏书家[1].藏书印..pdf
│来一石先生篆刻.pdf
│来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桂建民篆刻与杂谈.pdf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pdf
│楚简老子道德经注解(精简版).pdf
│欧阳询书法特征研究(邓散木).doc
│汉官印.pdf
│汉玉印精选(反).jpg
│汉玉印精选(正).jpg
│汉瓦当精品.doc
│汉私印.pdf
│汪关印谱.pdf
│沉阳古籍:百体千字文.pdf
│沙孟海印学史.pdf
│沙村印话-沙孟海.pdf
│河南驻马店的新蔡地区出土的战国封泥.pdf
│玉印集存.pdf
│增补徐三庚印谱.pdf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大千印留.pdf
│天津博物馆藏印.pdf
│安持精舍印冣.djvu
│宝子碑.pdf
│封泥汇编-福庵.pdf
│将军印100方.rar
│履盦三代朱迹.pdf
│篆刻四大家印谱.pdf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篆刻技法图典.pdf
│篆刻爱好者最易进入的四个误区.pdf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pdf
│篆刻病印评改摘要.pdf
│篆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边款.pdf
│篆刻针度.pdf
│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pdf
│罗福颐印选.pdf
│虢季子白盘清末朱拓.pdf
│西夏官印汇考.pdf
│山西博物院藏历代玺印.pdf
│峄山碑.pdf
│峄山碑与篆书技法.pdf
│峄山碑及其笔法.pdf
│张遴骏道德经.pdf
│影印古本篆刻学邓散木.pdf
│徐正濂谈刀法与线条.pdf
│战国文字编.pdf
│战国玺印字根研究.ZIP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pdf
│战国鉩印分域编.pdf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pdf
│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pdf
│方介堪《心经》原打印谱.pdf
│方介堪篆《心经》.pdf
│方介堪精品鸟虫篆印.pdf
│施晓峰篆刻网络展.pdf
│玉印(正).jpg
│王福庵.pdf
│王福庵印存.pdf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王福庵篆书千字文.pdf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目.pdf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pdf
│甘氏集古印正.02.pdf
│甘氏集古印正.03.pdf
│甲骨学文字编.pdf
│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pdf
│目录树.bat
│福庵印缀.pdf
│秦印文字汇编.pdf
│秦汉鸟虫篆印选.pdf
│简明中国文字学 [修订版].pdf
│篆书技法百日通.pdf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篆书章法.pdf
│篆刻.doc
│篆刻五十讲_吴颐人.pdf
│篆刻入门.pdf
│篆刻刀法常识.pdf
│篆刻印史编年.txt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西泠印社社员袁道厚作品欣赏.pdf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C. 《邓散木讲书法》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邓散木讲书法》(邓散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3r8-tYpFBmLpLtB0C5J0uw
书名:邓散木讲书法
作者:邓散木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4-1
页数:198
内容简介:
一代金石书法大家
与吴昌硕(苦铁)、王冰铁、
钱瘦铁合称为“江南四铁”
有“北齐(白石)南邓”之称
曾为毛泽东治“龙钮大印”
五十余年学书经验之精华
“阅读季”丛书•高端人文知识普及读物
大家之书,有深刻的思想,纯正的知识,宁静的文字,是汨汨流淌的甘泉,绵绵不绝的文脉, 有我们心智的滋养之道。
我走进,我聆听,我在读……
“阅读季”丛书精选中外大家的普及类人文着作,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好书,为作者苦心孤诣,勤读精思所成,绝非粗制滥造,泥沙俱下之作,实为所涉及领域上乘的作品,有很高的阅读价值,特别适合作为图书馆、单位、家庭的基本藏书。
“阅读季”丛书第一季收入以下八本图书:
邓散木讲书法 邓散木
古汉语入门 蒋绍愚 李新建
古文字四讲 姜亮夫
吕思勉谈读书治学 吕思勉
品唐诗 施蛰存
王阳明生活 王勉三
中国文学小史 赵景深
中国馔馐谭 齐如山
作者简介:
一代金石书法大家
与吴昌硕(苦铁)、王冰铁、
钱瘦铁合称为“江南四铁”
有“北齐(白石)南邓”之称
曾为毛泽东治“龙钮大印”
五十余年学书经验之精华
“阅读季”丛书•高端人文知识普及读物
大家之书,有厚重的思想,纯正的知识,宁静的文字,是汨汨流淌的甘泉,绵绵不绝的文脉, 有我们心智的滋养之道。
我走进,我聆听,我在读……
“阅读季”丛书精选中外大家的普及类人文着作,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好书,为作者苦心孤诣,勤读精思所成,绝非粗制滥造,泥沙俱下之作,实为所涉及领域上乘的作品,有很高的阅读价值,特别适合作为图书馆、单位、家庭的基本藏书。
D. 初学篆刻要注意哪些篆刻有哪些方法怎么刻
新手玩篆刻首先是要注意自己的手,别被刻刀刻着喽。除了自己的手需要特别注意外,还需要提防着某宝上的各种新手篆刻套装和石料套装。这些个新手套装和石料套装不是说不好,如果你要是仅仅想体验一下这个篆刻的话,这些套装是个好选择,相对便宜,东西还全。但是想要认真玩下去的话,那这些套装就太鸡肋了。
在回答的最下面我推荐了一百多册篆刻书籍你可以看一下,在最上面这张篆刻图的右下角可获得这些所有篆刻书籍
刚开始学篆刻,你得配一把好刀。刀分钨钢和白钢。钨钢刀硬,不容易磨损,但是它也脆,一些磕碰就可能导致刀刃崩碎掉,刀刃坏了之后还不好磨,因为它太硬了。白钢刀相对较软,容易磨损,但它韧性好,磕碰大多也就是导致卷刃,而且白钢刀因为它软,所以好磨刀。还有就是白钢刀一般比钨钢刀便宜。我接触钨钢刀多一点,白钢刀接触少,不了解,所以我只能推荐钨钢刀。钨钢刀就选最普通的永字刀,不用那么花里胡哨的,一般买个八毫米的或者六毫米的就行,也可以配个三毫米或者两毫米的来清底或刻一些细朱文。一般永字刀两把最多七十块钱,不摔的话用几年没啥问题。
石头的话买青田石或者红石就行,我推荐青田石,因为青田石便宜好刻。店铺去淘宝搜“青田金石坊”(我没拿钱)。我经常在这个店买石头,价格便宜,石头质量也好。
然后就是印泥,印泥的话可以先买个便宜的,“双维”就可以,便宜实惠(我也没拿钱)。后期可以买点好的,比如上海西泠的印泥。
最后就是印谱,这是个重点,刚开始买个汉印印谱就行,淘宝上也就一二十块钱就能买到了。汉印入门要多临,后期深入学习也要临,有名的浙派,海派,皖派,京派都跟汉印脱不了干系。
最后的最后,就是记得多写篆字,毕竟“印从书出”,篆字写多了对于印面布局和篆字使用作用很大。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东西,比如连史纸(盖印花用的),转印纸(把印文转到石头上用的),鬃毛刷(拓边款用的),小楷笔,墨汁啥的。
估计刚开始买工具大概需要一两百块钱,前期投入较多,但后期花费绝对很少,注意,千万别买淘宝上的各种新手套装,把所有工具分开买。(我没有拿钱宣传,也没有拿钱当水军)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提供帮助。
注意看图片中右下角,此所有篆刻书籍资料均出自于此处
推荐篆刻工具书目录:
│山西博物院藏历代玺印.pdf
│峄山碑.pdf
│峄山碑与篆书技法.pdf
│峄山碑及其笔法.pdf
│张遴骏道德经.pdf
│影印古本篆刻学邓散木.pdf
│徐正濂谈刀法与线条.pdf
│战国文字编.pdf
│战国玺印字根研究.ZIP
│明清着名藏书家-藏书印.pdf
│明清着名藏书家[1].藏书印..pdf
│来一石先生篆刻.pdf
│来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一册].pdf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二册].pdf
│西泠四家印谱.pdf
│西泠秋拍陈巨来精品.pdf
│赵之谦印谱原印本.pdf
│边款知识和钤印法.pdf
│送给篆刻新手的礼物 临摹教程.pdf
│逍遥-武陵老井近作十数方.pdf
│邓散木原拓印稿.pdf
│金意庵篆刻.pdf
│汉玉印精选(正).jpg
│汉瓦当精品.doc
│汉私印.pdf
│汪关印谱.pdf
│沉阳古籍:百体千字文.pdf
│沙孟海印学史.pdf
│沙村印话-沙孟海.pdf
│河南驻马店的新蔡地区出土的战国封泥.pdf
│古玺汇编.pdf
│古玺鉴赏150例.pdf
│古肖形印臆释.pdf
│古陶文汇编.pdf
│高清汉代私印印谱2.pdf
│方介堪精品鸟虫篆印.pdf
│施晓峰篆刻网络展.pdf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篆刻技法图典.pdf
│篆刻爱好者最易进入的四个误区.pdf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pdf
│篆刻病印评改摘要.pdf
│篆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边款.pdf
│篆刻针度.pdf
│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pdf
│ 篆刻编 先秦玺印.pdf
│ 《古玺汇编》
│ 《古鉨文编》罗福颐.pdf
│ 《古籀汇编》.pdf
│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 篆字印汇.pdf
│ 篆字汇.pdf
│ 集古印篆增补六书通.pdf
│ 鸟虫书通考.pdf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pdf
│战国鉩印分域编.pdf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pdf
│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pdf
│方介堪《心经》原打印谱.pdf
│方介堪篆《心经》.pdf
│大千印留.pdf
│天津博物馆藏印.pdf
│安持精舍印冣.djvu
│宝子碑.pdf
│封泥汇编-福庵.pdf
│将军印100方.rar
│履盦三代朱迹.pdf
│篆刻印史编年.txt
│篆刻四大家印谱.pdf
│玉印集存.pdf
│玉印(反).jpg
│玉印(正).jpg
│王福庵.pdf
│王福庵印存.pdf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王福庵篆书千字文.pdf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目.pdf
│古玺文编.pdf
│古玺汇编 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pdf
│罗福颐印选.pdf
│虢季子白盘清末朱拓.pdf
│西夏官印汇考.pdf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西泠印社社员袁道厚作品欣赏.pdf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pdf
│福庵印缀.pdf
│秦印文字汇编.pdf
│秦汉鸟虫篆印选.pdf
│简明中国文字学 [修订版].pdf
│篆书技法百日通.pdf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pdf
│甘氏集古印正.pdf
│印面.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篆书卷.pdf
│历代印风系列 汉印.pdf
│历代篆刻作品精选 .doc
│古图形玺印汇.pdf
│吴昌硕临石鼓文.pdf
│吴颐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图释古汉字.pdf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pdf
│增补徐三庚印谱.pdf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金文大字典.pdf
│金文编(四版).pdf
│陈巨来治印墨稿选.pdf
│青泥遗真-新出秦汉封泥特集.pdf
│篆书章法.pdf
│篆刻.doc
│篆刻五十讲_吴颐人.pdf
│篆刻入门.pdf
│篆刻刀法常识.pdf
│鲁迅美术学院藏《峄山碑》.pdf
│鸟虫印精选(反).jpg
│齐白石印存 [原石精拓].pdf
E. 《你应该读懂的100幅中国名画》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你应该读懂的100幅中国名画》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dglfjlRmhIx6r0w-lhCSSw
F. 清朝绘画的论文简要
以前见过一些这样的,你看看吧……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干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早期绘画]
约自顺治至康熙初年。这一时期,文人山水画兴盛,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承续明末董其昌衣钵的四王画派,以摹古为宗旨,受到皇室的重视,居画坛正统地位。活动于江南地区的一批明代遗民画家,寄情山水,借画抒怀,艺术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以“金陵八家”、“四僧”(石涛、朱耷、石溪、渐江,一说为:石涛、八大山人、弘仁、石溪)、新安派为代表。
四王画派主要指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4人,有时亦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他们大都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为金科玉律,致力于摹古,推崇元四家,强调笔墨技法,追求蕴藉平和的意趣。由于“四王”社会地位显赫,交游广、门生多,在士大夫中影响大,其艺术旨趣又受到统法者赞赏,因此,被视为画坛正统派,影响所及,直至近现代。他们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较深厚的笔墨功夫,在笔墨、构图、气韵、意境等方面,也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经验,尤其是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的技法,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然而,他们忽视师法自然,回避现实生活,缺乏具体感受,致使作品大多单调、空洞,缺少生气和新意,阻碍了他们取得更高成就。“四王”之中,王时敏、王鉴、王原祁更重笔墨,主要宗法黄公望。王原祁被称为娄东派首领。王翬尚能体察自然,并兼容各家技法,面貌比较多样,后世称其为虞山派首领。四王画派至清代中期,影响遍及朝野,宗娄东派的有黄鼎、唐岱、董邦达、方士庶、张宗苍、钱维城等人。属虞山派的有杨晋、李世倬、宋骏业、唐俊、蔡远、顾□等人。此外,还有“小四王”(王昱、王愫、王宸、王玖)、“后四王”(王三锡、王廷周、王廷元、王鸣韶)等。
明末清初,聚集于江南地区的一批遗民画家,呈现出与正统派相左的艺术追求。南京的金陵八家,以龚贤为首,包括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谢荪、胡慥,他们遁迹山林,洁身自好,重视师法自然,主要描写南京一带风光,揭示山川之美,抒发真切感受,广泛学习前人之长,以扎实的功力,力求突破成规,创立新意,风格虽各有不同,但均具有清新怡人的意趣。同时,称誉南京的还有陈卓、王概、柳□、张风等人。
恽寿平:《山水轴》
“四僧”是指石涛、朱耷、石溪、渐江4人。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是明代遗民,四人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他们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标新立异,创造出奇肆豪放、磊落昂扬、不守绳墨、独具风采的画风,振兴了当时画坛,也予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其中石涛、朱耷成就最为显着。石涛的山水不宗一家,戛然自立,景色郁勃新奇,构图大胆新颖,笔墨纵肆多变,格调昂扬雄奇,是清初最富有创造性的画家。朱耷以花鸟画着称,继承陈淳、徐渭传统,发展了泼墨写意画法。作品往往缘物抒情,以象征、寓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奇特的形象,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和国亡家破之痛。笔墨洗练雄肆,构图简约空灵,景象奇险,格调冷隽,达到了笔简意赅的艺术境地。对后来的扬州八怪和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影响重大。石溪的山水从黄公望、王蒙变化而出,以真景为粉本,描绘重山复水,繁密而不迫塞,用渴笔秃毫层层皴染,厚重而不板滞,具有雄伟壮阔,苍茫浑厚的气势。与石涛并称“二石”、与程正揆(号青溪道人)并称“二溪”。渐江的山水取法倪瓒,多绘名山大川,尤善写黄山真景,构图简洁,丘壑奇倔,干笔渴墨劲峭整饬,境界荒寂,富有清新静穆之致,真实地表现了名山之质。他与石涛、梅清有黄山派之称,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合称海阳四家,形成了新安派。
石涛:《山水册》美国私人藏
石涛(1630一1724年),本姓朱,名若极,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相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他是明靖江王赞仪的十世孙,朱亨嘉的长子,终年55岁。公元1645年(顺治二年),他十六岁,在国破家亡的命运促使下,遂由桂林赴全州,在湘山寺削发为僧,改名石涛。
梅清:《黄山图册》之一
梅清,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所以石涛与梅清,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誉称。
清初至康熙(1662~1722)年间,还有一些画派、画家各擅其能。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画,以极似求不似,风格清新淡雅,影响广泛,被称为常州派或南田派。袁江的界画结构精微,气势雄伟,为清代界画名家,其侄袁耀承其画风,有袁氏画派之称。其他地方性流派还有罗牧的江西派、蓝孟、蓝深的武林派等。另外还有禹之鼎、王树□、谢彬、上官周等人,善画人物、肖像。周□、张穆善画龙、马,傅山、普荷、法若真、黄向坚等善画山水,均负有时名。
[中期绘画]
康、雍、乾年间,是清代社会安定繁荣时期,绘画上也呈现隆兴景象,北京、扬州成为绘画两大中心。京城的宫廷绘画活跃一时,内容、形式都比较丰富多采。在商业经济发达的扬州地区,崛起了扬州八怪,形成了一股新的艺术潮流。
清代宫廷绘画,在康熙(1662~1722)、干隆(1736~1795)年间,随着全国统一,政权巩固,皇室除了罗致一些专业画手供奉内廷外,还以变相的形式笼络一些文人画家为其服务。宫内除了设立如意馆等机构以安置御用画家外,还用入值“南书房”的形式,以延纳学士、朝官身份的画家。有不少的学士、朝官,实际上已经成为宫廷画家,他们经常画些奉旨或进献之作。这些作品大多署有“臣”字款,统称为宫廷绘画。其内容主要有:描绘帝后、大臣、少数民族上层首领的人物肖像画,表现帝后生活的宫廷生活画,记录当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纪实画,供装饰、观赏用的山水、花鸟画等。风格面貌比较多样。人物画有传统的工笔重彩和白描画法,还有吸收西法比较写实的画法;花鸟画有宗法黄筌的工笔写生和恽寿平的没骨法;山水画则多属“四王”派系,唯大写意画法则未在宫内传布。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人物画家有焦秉贞、冷枚、崔□、金廷标、丁观鹏、姚文瀚等。山水画家有唐岱、徐扬、张宗苍、方琮等。花鸟画家有蒋廷锡、邹一桂等。还有一批供奉内廷的外国画家,如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人。他们带入西洋画的明暗、透视法,创造了中西合璧的新画风,还培养了不少弟子,深受皇帝器重。清代宫廷绘画自嘉庆(1796~1820)以后,日趋衰微,已无可以称道的画家。
郎世宁:《八骏图》郎世宁擅长动物画,清高宗时进贡不少骏马,郎氏创作有许多马图。是幅画烟云绿柳下八匹马,姿态各异,刻意写真,可谓马图代表作。
清代中期,南方商业城市扬州,富商聚集,人文荟萃,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都会。各地画家亦纷至沓来,卖画献艺,扬州八怪就是其间最着名的一批画家。“八怪”并不限于8个人,而是代表了艺术个性鲜明、风格怪异的一批画家。他们接过石涛、朱耷的旗帜,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性灵,作品多写梅、兰、竹、石,善用泼墨写意,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和炽热的感情,形式也不拘一格,狂放怪异,在画坛上独树一帜,富有新意。主要画家有金农、黄慎、汪士慎、李鲜、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以及华岩、高凤翰、边寿民、闵贞、陈撰等人。这些画家多有相近的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或宦途失意、被贬遭黜,或功名不就、一生布衣;或出身贫寒、卖画为生,他们对腐败的官场、炎凉的世态、民间的疾苦都有切身的体会,其性格、行径也比较独特,或迂怪、或狂放、或高傲、或孤僻,寄情于画,遂形成艺术上的“怪”。他们多取梅、兰、竹、菊和山石、野花、蔬果为题材,以寓意手法比拟清高的人品、孤傲的性格、野逸的志趣,使作品具有较深的思想性和激荡难平的情愫。艺术形式上继承陈淳、徐渭、石涛、朱耷的水墨写意传统,不拘成法,泼辣奔放,自由挥洒,进一步发展了破笔泼墨技法,形成个性鲜明、神韵独具的风格。“八怪”之中,金农的水墨梅、竹、人物、山水,郑燮的兰、竹,汪士慎和李方膺的墨梅,李鱓的写意花卉,黄慎和罗聘的人物,华岩的小写意花鸟等成就最为突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清]焦秉贞《仕女图》
生卒年不详。清画家。山东济宁人。康熙时官钦天监五官正,供奉内廷。擅画人物,吸收西洋画法,重明暗,楼台界画,刻划精工。
此一时期扬名画坛的还有镇江地区的张崟、顾鹤庆创立的丹徒派(亦称京江派、镇江派),高其佩自成一家的指头画派,擅长肖像的丁皋,以花鸟、竹石见称的沈铨、诸升、张锡宁、张敔等,兼长金石学的山水画家黄易、奚冈、赵之琛等。
[晚期绘画]
自嘉、道至清末,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衰亡,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绘画领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视为正宗的文人画流派和皇室扶植的宫廷画日渐衰微,而辟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和广州,这时已成为新的绘画要地,出现了海派和岭南画派。
上海自近百年来,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文人、画家纷纷聚集此地。为适应新兴市民阶层需要,绘画在题材内容、风格技巧方面都形成了新的风尚,被称为海派。其代表画家有赵之谦、虚谷、任熊、任颐、吴昌硕。赵之谦和吴昌硕作为文人画家,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有重大发展,他们继承了前人传统,并将书法、篆刻等艺术表现形式融于绘画,以遒劲酣畅的笔力、淋漓浓郁的墨气、鲜艳强烈的色彩以及书法金石的布局,创造出气魄宏大、豪迈不羁的绘画艺术形象,兼之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为文人画开拓了新的天地。任熊、任颐是以画谋生的职业画家,与任薰、任预合称“四任”,他们在人物、肖像和小写意花鸟画方面成就突出。作品取材广泛,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笔墨灵活,以清新明快、雅俗共赏的格调,博得了广大市民阶层的喜爱。其中任颐技巧全面,变化丰富,在海派中最负盛名。虚谷以画花鸟草虫着称,善用枯笔秃锋,干墨淡彩,线条多战掣,风格清逸冷隽,独具一格。他们的绘画对近现代影响甚大。
任颐:《风尘三侠图局部》
广东的岭南画派,形成时间较晚,晚清居巢、居廉兄弟开其先声,民国初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创立新派。他们汲取素描、水彩画法所形成的中西结合画风,为中国画的新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
从道光年间开始,清王朝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伴随政治的衰败,以怡情养性为尚的士大夫画逐渐衰微,在新开辟的通商口岸上海、广州等地,越来越多的画家聚居于此。为了适应新兴的市民阶层的需要,在题材内容,风格技巧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着名的有上海地区的“海派”和广东地区的“岭南派”。
一 清晚期的仕女画
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两位比较着名的人物画家,他们就是改琦和费丹旭。他们善画人物、佛像,尤精于仕女,有“改派”和“费派”之称。
改琦(1774-1829),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先祖为西域人,后侨居松江。擅长画仕女,亦能山水、花草。所画仕女,形象纤细俊秀,用笔轻柔流畅,创造了清后期仕女画的典型风貌。他绘制的《红楼梦图咏》木刻本,流传广泛,深得时人好评。所作人物、肖像也很简洁生动。传世代表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玄机诗意图》轴等。其孙改篑,传家学,亦善仕女。
费丹旭(1801-1850),字子苕,号晓楼,又号环溪生,浙江乌程人。父亲费钰长于山水,幼得家传,因家贫寒,不得不依附豪富之家,绘画以供人玩赏。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他笔下的仕女形象秀美,用线松秀,设色轻淡,别有一种风貌。代表作为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十二金钗图》册,画红楼梦十二金钗肖像。亦长于肖像画,后期所作《果园感旧图》卷,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技巧更趋成熟。也能山水,取法王翬和恽寿平。承其艺者其弟费丹成、子费以耕、费以群等。他的画风对近代仕女画和民间年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 清后期的山水画
四王的派系势力在道光、咸丰年间渐呈衰微之势,有成就的画家不多,只有汤贻汾与戴熙的山水有所突破,为时人所重,钱杜、胡远、吴榖祥、吴庆云等人的山水,也被称誉一时。
◆汤贻汾(1778-1853),字若仪,号雨生,晚号粥翁,江苏武进人。曾官温州镇副总兵,后寓居南京,天平天国攻破金陵时,投池而死。其人多才多艺,于百家之学均有所造诣,工诗文书画,精于山水,亦能花卉松柏。其山水受董邦达影响,承继了“娄东派”衣钵,后来,发展了淡墨干笔皴擦法,枯中见润,自创一格,境界平实。在当时与方薰、奚冈、戴熙齐名,有“方奚汤戴”之称,其妻董婉贞与诸子女亦善画。
◆戴熙(1801-1860),字醇士,号榆庵,自称井东居士、鹿林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兵部侍郎。工山水,亦善花草、竹石。山水师属于“虞山派”,因受奚冈影响,画风亦近于“娄东派”面目。其山水,多用擦笔,干皴湿染,布局妥贴,但稍显平淡。故宫博物院藏《忆松图》卷为其代表作。其弟戴煦及诸子均善山水。
◆钱杜(1764-1845),字叔美,号松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主事,性潇洒好游。工山水、花鸟、人物,山水宗法文征明父子,多细笔,秀雅静逸,但过于细弱。故宫博物院藏《秋林步月图》轴反映了他的典型面貌。
◆胡远(1823-1886),字公寿,号小樵、瘦鹤、横云山民,以字行,华亭人,居上海。以卖画为生。工山水、兰竹花卉,尤喜画梅。山水秀雅,以湿笔取胜,如故宫博物院藏《夏山欲雨图》轴,风韵近董其昌。所作花卉比较豪放,如故宫博物院藏《松树桃花图》轴,近于陈淳一路。
◆吴榖祥(1849-1903),字秋农,号秋圃,浙江嘉兴人,居上海卖画为生。山水近法戴熙,远师文、沈,风格苍秀沉郁。
◆吴庆云(?-1916),字石仙,号泼墨道人,以字行,上元(进南京)人,寓上海。山画山水,参以西法,描绘烟云雨景,能出新意。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剑阁云深图》轴、中央美术学院藏《海州全景》通景四条屏等。
[民间绘画]
以干隆、嘉庆年间最为发达,尤其在工商业经济繁荣的小城镇比较活跃。民间画工还组织了各种行会。主要有壁画、版画、年画等画种。壁画不如前代发达,各地寺庙、道观、宗祠、会馆留存遗迹不少,但足以代表时代水平者不多。民间画像较明代有所提高,在写实技法、表现形式等方面均有进一步发展。存世作品也相当多。版画创作在康、乾时期曾兴盛一时,由官家主持的“殿版”版画,出现了许多宏帙钜制,多由着名画家起稿。典型代表作有焦秉贞的《耕织图》、郎世宁等外国画家绘制的《干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王□主绘的《南巡盛典图》以及《皇清职贡图》等。民间版画也很繁荣,由名画家绘图的木刻画像、画谱,计有数十种之多,着名的有刘源《凌烟阁功臣图像》、上官周《晚笑堂画传》、王概《芥子园画传》、任熊《剑侠传》、《于越先贤像传》、《高士传》和《列仙酒牌》等。同时,在小说、戏曲等书籍的木刻插图中也有不少精品。
[清]年画《一团和气图》
清代木版年画最为兴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制作地区遍及大江南北的一些城镇乡村,并形成杨柳青、桃花坞、杨家端口、绵竹、佛山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年画。天津的杨柳青是北方的年画中心,初创于明代中期,盛行于清代早、中期,主要继承北宋雕版印刷、宋元明绘画和清代画院的传统。多绘喜庆吉祥题材,内容通俗,画面耐看,构图饱满,色彩鲜明,造型简练,富有装饰性。山东潍县杨家端口年画,属于杨柳青年画系统,注重原色,对比鲜明,风格淳朴,更适合广大农村需要。江苏苏州桃花坞是南方年画中心,产生于明末清初,清初至太平天国时期一直保持繁盛。作品在描绘传统的喜庆吉祥题材的同时,还表现繁华的都市风貌。风格既有仿古的传统面貌,也有讲究透视、明暗的仿西洋画法。四川绵竹年画,始创于明末清初,盛行于光绪(1870~1908)年间,造型质朴、色彩艳丽。广东佛山年画始于明永乐(1404~1424)年间,盛于清干隆至抗日战争期间,多绘门画,销行于华南、南洋等地。另外,太平天国政权也重视绘画的创作,在江南的一些地区留有多处壁画遗迹,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着名者有《防江望楼图》等。在年画方面则有《燕子矶》等作品传世。
[绘画论着]
清代绘画史论着述的数量,超过以往的任何朝代,有数百种之多,具有重要价值的也不下20~30种。谈论画理、画法的理论着作,多论述元代以来的文人画,并侧重于山水画,探讨其历史发展及艺术特点。专论画法的许多着作,往往图文并茂,以图谱形式出现。最重要的画论有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运用道家和禅学的哲理语言,较系统地论述了绘画创作的原理,有许多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方薰的《山静居论画》、笪重光的《画筌》、沈宗骞的《芥舟学画编》、秦祖永的《桐阴论画》等,亦为谈论画理方面的名着。主要讲述画法的有王概的《芥子园画传》和后续3集所附的《画学浅说》等,以及论及山水、梅兰竹菊、草虫花鸟、人物各科的画法。丁皋的《写真秘诀》,专谈肖像技法。邹一桂《小山画谱》,为最早的花卉画法专着。高秉《指头画说》,专论指头画。蒋松《写竹杂记》论述画竹。其他许多画跋、画诀、品评、杂论等着作中,也有涉及画论的内容。
画史要籍,体例多样,既有通史、断代史,也有专史、地方史;既有按时代排列的画家传记,也有按姓氏序列、类似人名辞典的画家传。
断代画史方面,为明代画家作传的有姜绍书《无声诗史》、徐沁《明画录》等。专为清代画家作传的有张庚《国朝画征录》,收录清初至干隆中叶画家450余人;冯金伯《国朝画识》和《墨香居画识》,收录清初至嘉庆时画家1800余人;蒋宝龄《墨林今话》,接《墨香居画识》收录乾、嘉、道、咸四朝画家1286人;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又续《墨林今话》收录咸、同、光三朝画家330多人,为清代断代史的终篇。
专史着述,按地域论述的有鱼翼《海虞画苑略》和邵松年《虞山画志补编》,专录常熟地区历代画家;汪□《扬州画苑录》,专记扬州地区清代画家;程庭鹭《练山画征录》,专辑上海嘉定地区画家;陶元藻《越画见闻》,专采绍兴地区历代画家;周亮工《读画录》,载明末清初作者得与交游的画家。还有按类着述的,如胡敬《国朝院画录》,专记清代宫廷画家;汤漱玉《玉台画史》,专辑历代妇女画家;李放《八旗画录》,专辑满族画家;童翼驹《墨梅人名录》,专述历代画梅名家。按画家姓氏笔画序列的画传,以彭蕴璨的《画史汇传》最着名,亦开创了画家人名辞典之先例。
清代许多绘画论着与书法论着合一,同时还出现了综合性的丛辑,《佩文斋书画谱》是最重要的宏篇巨着,共100卷,引用书籍1844种,资料完备,体例精密,为书画史论集大成之作。
清代着录书籍十分丰富。内府藏品的着录书比较系统齐全,乾、嘉年间奉□编纂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正、续三编,几乎将内府收藏辑录无遗。一些编纂者还根椐自己的笔记整理成着作。如阮元《石渠随笔》、胡敬《西清札记》等。私人收藏、鉴赏家所编撰着录之书也很普遍,着名的有安岐《墨缘汇观》、高士奇《江村销夏录》、孙承泽《庚子销夏记》、顾复《平生壮观》、吴□《大观录》等。同时也出现了汇编的丛辑,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堪称集历代着录书之大成。
G. 求《你应该读懂的100幅中国名画》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你应该读懂的100幅中国名画》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dglfjlRmhIx6r0w-lhCS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