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古代实战剑术
唐之前的剑法,力求破敌,简单实用,重突刺,乃战阵之用居多。
宋以后的剑法,因一度受到军方弃剑用刀的指导思路的影响,几起几落,又受到“剑器“和“武舞”的影响,技艺逐渐完善、精湛,重精妙,用于民间私斗居多,形制上有了重大变化,一直影响到了现代。
明清以降的剑法,在表演和理论研究上几乎可以说达到顶峰,但是用剑高手渐少。而民间私斗大量减少,直接导致实战经验也开始渐渐不足;不少好的理论和技艺,种种原因没能流传下来,实在是千古之恨。
现代的剑法,规定套路、自选套路就不用说了,外行内行都能看出热闹和门道;实用技术方面仍然继承了轻灵俊逸的传统,但杀气和杀招偏少,实战经验进一步缺乏。招术方面,则重新开始重视双手剑法和借鉴西洋击剑(佩剑)的某些经验。不过,除了极个别的体育院校和军事院校保留了实战剑法对练和搏击,并偶尔有与各国的交流,其他地方已经难得一见,传统剑法已经面临技术极度丰富,经验极度不足的局面。反倒是旅居国外的武师、武术家、教练员等,交流切磋比国内更多。
我个人也喜欢琢磨传统剑法,但是这个东西真的需要实力基本相当的对手,在打中求发展。而现在师弟师妹都有各自的事情,几年都难得聚会一次,哪里还有机会互相切磋~~~,其他会用剑的,说实话,不是人家瞧不起我,就是我瞧不起人家。看来这门技艺,真的危险~~~
传统剑术,根据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各门各派都有精华保留,惜乎不多。
种种因缘际会,我认识了一些年轻一辈的此道中人,互相有所借鉴学习;但是能够让我佩服的老一辈武术家,多数是数面之交,能够耳提面命的机会不多,过招也仅有数次值得回味。
中国剑法各流派技术和指导思想的巨大区别,要超过中日剑法的区别很多。
内家和外家,不过是一虚名,但是的确风格上有所不同。
我觉得对于传统中国剑术的整理,要以朝代来划分,其次才是流派。
比如我目前的看法就是,战国到唐代,中国剑术的主要攻击目标,多是人体正面的前胸部位附近,似乎讲究硬打硬进无遮拦,日本剑术受此影响颇深。战国时,秦讲究刺,楚讲究斜正面突刺入小腹等等,这都和当时各国的冶金技术及战阵布局息息相关。
汉唐则以环首大刀和唐刀取代剑,技法上有很大差别。
而宋则恢复剑的形制,开始提倡走边锋,增加了取腕、取股等动作,步法上不再一味猛冲,改为了迂回穿插。
至明,则军中大多佩刀,剑术主要在民间自生自灭,从抗倭作战中可以得知,至少当时在军中,普通兵士精剑法者极少。
清以后则更进一步衰落,器虽精湛,术却差相仿佛,有隔靴搔痒之感,令人不得要领。似以娱乐和鼓舞士气为主,击刺沦为末流,徒凭剑赏玩而已。
这是军中剑法的大概沿革。
民间剑法,则在明代达到顶峰,不仅各流派交流频繁,而且诞生了不少影响至今的门派和技术。
可惜密不外传、固步自封的思想过于严重,加之明后期海禁和禁武,中国剑法基本没有机会与其他海外流派大规模交流,仅有和朝鲜李朝官方交流和日本一定程度民间交流。失去了发展的最好时机,扼腕可叹。
清则继续大规模禁武,又大力压制汉人高手在军中的发展。中国剑法高手又多参加了各地反清组织,结局或占山为寇,或亡于镇压,或流亡海外。特别是旅居海外的高手,对整个亚洲冷兵器格斗的影响比较深远。这段时期的中国民间剑法基本仍处于进一步衰败。
清末至民国年间,社会动荡不安,也促生了不少剑法高手建功立业,也有众多技艺精湛者。然毕竟时代不同,火器进一步削弱了剑法的实战功效,局势也不允许有丝毫机会来发掘整理保存。但是这个时期,民间剑法仍然在继续小规模传承。官方的话,仍以张之江的中央国术馆为首。
新中国建国后,曾经大力发展、挖掘、整理传统拳械。但是多年动荡,已经使剑术高手基本消耗殆尽。断代之后,难以弥补。十年浩劫,仅存的一点中国剑术和拳术火种也受到大规模摧残,不少老一辈武术家和剑术家,或海外避难,或被整肃致死。十年浩劫后,又不知为何强行分离出规定套路并追求难、高、飘,进一步造成后继无人。当时开始至今,中国武功在世界上留下两种印象,一种是能打的功夫,一种是看着玩的武术味道的空手或者器械体操,另一种是刚刚起步的散打。“舞术”和“舞武”全国盛行,实战技术则又避之不谈。所以大陆的情况,是世人不知武为何物,仅仅在小规模范围内流传剑法技巧,又回到家族传播的范围。相反,台湾省毕竟是炎黄一脉,却又保留和发展了一些传统剑法和传人,而且切磋的纪录似较大陆更多。
现在这几年,终于又开始重视传统武艺,可惜被多年打断的剑技传承,奄奄一息,难以迅速恢复。
中国剑法各流派方面,有着本质的差异,也有着本质的共通,等有时间我再详细点说说自己的观点。偶曾经写过一篇东西,大约7万字,而且还没完成,说的就是各流派技术的大致区别、互相影响、比较异同。婚期将近,不知道还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写完它。
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高手多海涵雅正。
道教武术,若推理而论,拳术当在先,剑术当在其后。但按秦汉以来的实际情况来说,道教中又是剑术先于拳术。在中国武术界,武当派剑术比拳术更为悠久,自古就有“少林拳,武当剑”的说法。
我是武当的龙门派。据典籍记载,武当剑术:“练剑之要,切忌停滞,身与剑合,剑与神合,于无剑处处处皆剑,能知此义可修大道。”分为三盘剑法,讲究一剑多用,变在动中,奇正相生。以十三法为核心:点、崩、撩、挂、云、抹、扫、穿、拦、圈、领、劈、带贯穿其中,行剑如龙之行,首尾相应,刚柔相济,神韵悠然自得。
武当剑不仅很好地继承体现了我国传统剑术的特点,而且在理论上、技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国术认略》中称之为“太极腰,八卦步,实为别开生面之剑法”。
(一)因敌变化,不拘成法。这是武当剑的战略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剑术的理论精髓。武当剑以功力、套路为体,散剑为用。其理论取我国古代太极、八卦等变易之理,主张“剑法通乎易术也”,“易者,变化之总名,随时变易,乃从天道也”,认为万变无穷是天地间规律,也是指导剑术的规律。因而从战略上强调“剑无成法,因敌变化而制胜”。“用剑之要诀,全在观变,彼微动,我先动;动则变,变则着”。
(二)乘虚蹈隙,避青入红。这是武当剑术的战术原则。它主张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以静待动,后发先至。交手时,避实击虚,以斜取正,迂回包抄,两剑成犄角之势(即所谓对剑三角诀),“使敌人不能善其后”。它还强调,“不论何种兵器,两下冲锋,莫大接之截之,迎之架之,互相争胜。唯是剑法,绝然不同。交锋时不接不截,不迎不架,凭空一击,无不命中,名曰:‘不沾青,入线门’也”。所谓“不沾青”,是指不以硬力争夺对方兵器;“入红门”,是指出剑见线,一击命中。通常把这种避实就虚、两剑三角、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剑术称之为“内家剑法”。
(三)身与剑合,剑与神合。这是武当剑的技法要领。它强调以身运剑,身法、步法、剑法融为一体,身行如龙,剑行如电,步法灵活,身法柔韧,故有“太极腰,八卦步”之称。还强调剑神事一,意到、神到、剑到,力贯剑锋,气透剑端;出入竖劲,使剑如使枪。将神、意、气、力贯于剑法之中。静中要保持全神贯注,镇定从容,伺机而发的气概;动中要做到凝神息虚,察觉对手,以变应变,达到乘虚蹈隙,每发必中,战而胜之的目的。
(四)走化旋翻,轻稳疾快。这是武当剑的剑法特点。武当剑素以丰富多变的剑法着称,不仅有前后左右的变化,还有各种腾空击舞和滚翻地躺的剑法。无论何种剑法,在进退翻旋中,皆要求轻快稳健,动如轻风,稳如山岳,一发即至。“翻天兮惊飞鸟,滚地兮不沾尘。一击之间,恍若轻风不见剑;万变之中,但见剑光不见人。”歌诀不仅是对武当剑“妙手”的称颂,也是对其剑法疾快风格的写照。
最重要的一点,我不说不快。大量影视作品中使用的剑法,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用剑。且不说持剑、拔剑姿势错得没边、装具年代严重不对,以及最常见的“剑无穗、刀无袍、枪无缨”;就说具体动作,放眼望去,那都是拿剑硬格硬架,还经常用剑锋格挡,时不时还用剑尖戳地或者在行进中剑尖与地面摩擦造成火星,这都绝对是武家大忌。有一句话“若把剑来当刀使,笑死三丰老剑仙”,古人之言,诚不欺我。
Ⅱ 精彩的中国实战剑术对抗,中国剑术真的是花架子吗
中国剑术,早已成为现时代不和适宜的战争手段,发展到今天人们很少人用心领悟,能力不足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剑术,作为武术种类的一种,用心领悟的多了,有成就的就会多。相反,锻炼人少了,仅仅用于健身的需要,自然精专的人少,花架子的现象就不奇怪了。因此,中国剑术,曾经的辉煌,世人皆知,中国剑术行也是潮流的需要,不行也是时代潮流的影响,但不能说明就是花架子。
Ⅲ 太极剑除了武当剑和木兰剑还有什么 给爷爷下呢 大家帮帮忙啦
呵呵 除了太极剑之外还有好多优秀的剑术了
武当剑和木兰剑都是并列的关系
并不是相互隶属的关系
其他的还有 青萍剑 龙形剑 形意剑 龙凤双剑
正规比赛 国家规定套路 还有甲组剑术乙组剑术
呵呵 看你是给爷爷练习 给你推荐几本书吧
视频什么的 太极剑比较多 其他的少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756709.html 剑术基本教练法(吴兴周烈).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947100.html 四套剑术(洪述顺).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450294.html 剑术(蔡龙云).pdf
Ⅳ 武当最有名的剑法
武当最有名的剑法武当剑、白虹剑、太极剑、纯阳剑、八仙剑、丹剑、松溪小花剑、太乙玄门剑、蛇形剑、九子寻母剑等等。
另外,武当武术中比较有名的拳法有无极、太极、两仪、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纯阳以及太乙五行拳、绵掌、逍遥掌、太和拳、混元掌、龙华拳、玄武拳、玄真拳、八仙拳、松溪短打、鹞子长拳、猿糅伏地拳、六步散手等等。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武当武术有260余种技术。
Ⅳ 武当派的着名剑术
武当派着名剑术有武当剑,太极剑,八卦剑,太乙玄门剑,七星剑,蛇形剑,雪花剑,太乙游龙剑,松溪小花剑,白虹剑等。
Ⅵ 武当山的剑都是哪里的
武当山的剑都是哪里的,武当山三丰太极刀剑厂 地 址:中国 湖北 丹江口市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镇老营宫村5组42号国内最为出名的镇山剑,应当属湖北武当山上的那一把倚天剑。武当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很有名的道教教派,而武当山也是很多习武之人的圣地,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还名扬海外,吸引了不少老外前来旅游,更有甚者还在武当学艺。
Ⅶ 武当剑诀的用剑之要诀
用剑之要诀全在观变〔眼神〕。彼微动我先动(手法)。动则变(身法)。变则着矣(步法)。此皿句皆在一箇字行之。所为一寸匕。所谓险中险(胆力)。即剑不离手(迅速)。手不着剑是也(沉着)。 (注)剑为短兵器中之王。三面皆刃。故其用泠与单刀迥异。时下流行之剑法大率励入刀法。虽剑光耀目。实类花刀。不足称也。
该书乃由褚桂亭记录李芳宸将军口述剑法心德辑录而成。以前已经刊出了《武当内家对手剑法谱》。书本已外借佚失,近日整理资料时找到昔日一因为-香港剑道促进会做下之练剑资料副本,赫见“武当剑法大全”中之练剑要诀部份和口诀,现将其供有心人参考,希望各习剑者细究之。其实对练【剑道】者大有用处,参透与否则看阁下悟性了。
注:文述的武当内家对手剑法谱乃浮山圆虚道人传授李景林(李芳宸将军)之武当剑法,有异一般剑法套路。全文由濮冰如,乃李先生第二代传人于55年前手抄纪录而成,现经其师弟余仁霖先生整理公开发表于北京“武魂”杂志。文章内容与另一古藉“武当剑法大全”内容大致相同,该书乃由褚桂亭记录李芳宸将军口述剑法心德辑录而成。如经考据,则此种武当剑法可能是失传了的实战剑法,武术爱好者应珍惜之及加以整理研究,其中剑理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