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陈式太极拳和通背拳拳谱
董成晚年所传“四十九势通背柔拳”拳谱<白猿仙通背柔拳49势势名>
1、左右推山2、金刚坠3、揽扎衣4、如封似避5、单鞭6、单风贯耳
7、白鹤亮翅 8、金丝缠鉴 9、斜行10、单震脚11、掩手弘拳12、披身拳
13、对心肘 14、肘底看锤15、倒撵猴 16、退步独立 17、金鸡独立 18、肩肘靠
19、腿步捋手 20、白蛇吐芯 21、大背靠 22、骑马问路 23、顺水推舟 24、云手
25、斜插一枝花 26、探马势 27、十字手 28、右拍脚 29、左拍脚 30、转身蹬一脚
31、前冲后冲 32、栽手炮 33、二起脚 34、护心拳 35、左右擦脚 36、双风贯耳
37、金鸡晒膀 38、三环手 39、野马分鬃 40、摆莲脚
41、凤凰展翅 42、小开门43、脑后锤44、双震脚 45、玉女穿梭
46、十字脚47、指裆锤48、上步七星、退步跨虎 49、当头炮收势。
董成晚年所传“通背108势拳”<猿仙通背拳一百零八势总目>
第一回十八势:
金鸡展翅,按手提膝,拗步拳,狠脚顶手,开弓射虎,埋伏势,白猿看果,单鞭势,斜行势,狠脚銮炮,天王托塔,金鸡独立,把手冲天炮,凤凰展翅,二起脚,肘底锤,独立炮,顺手牵羊。
第二回 十二势:
拉马上靠,跨虎势,金鸡撇翅,青龙出海,坐马推山,倒骑龙,抛架子右横左踩,旋风脚,伏虎势,右箭靠打,白猿盖顶,云手劈拳。
第三回 十二势:
单风贯耳,连环脚,回身靠,浦地捉雁,白鸡分窝,中单鞭,前贯后撩,黑虎翻身,旗鼓势,左箭靠打,金刚坠,摇山六拳。
第四回 九势:
霸王举鼎,白蛇吐信,一霎步,鸡子钻林,双锤撩阴,扇通背,滚手炮,白猿跳涧,雁翅势。
第五回 十五势:
见手,左右骗马,穿心腿,悬脚势,仙人摘茄,移步跺脚,朝阳手,雀地龙按下,十字披红,对心肘,三换掌,二郎担山,泰山压顶,通袖腿,白猿摘果。
第六回 二三势:
白鹤亮翅,金丝缠鉴,下四平,袖抱头推山,如封似避,当头炮,十子鞭,左右穿桩腿,金鸡晒膀,降龙势,金鸡跌翅,后肘靠打,前肘靠打,小鬼攒,老君背山,指裆锤,金鸡抖翎,白猿攀枝,白蛇脱皮,探马势,拗兰肘,脑后锤,饿马提铃。
第七回八势:
小开门,十面埋伏,青龙舞爪,左按右掌,挑肘推胸,正撵猴,反手箭狮子大张口。
第八回 十一势:
双手抱玉瓶,合手双架梁,四门斗,满肚红,踩堂腿,斜形靠,玉女穿梭,野马分鬃,倒撵猴,搂手拗进,珍珠倒卷帘.
<猿仙通背拳一百零八势启悟歌>
第一回:
金鸡展翅四方行,按手提膝显手能,黑虎掏心拗步打,狠脚顶手在中营,上一步开弓射虎,退一步望月埋伏,白猿看果谁敢偷,单鞭势斜行看手,狠脚銮炮挽七星,天王托塔缠丝封,金鸡独立不留情,把手冲天炮步弓,凤凰展翅上下用,二起飞脚顶门中,肘底锤转身靠打,独立炮势势连环,顺手牵羊泄步走,直来横截势逞雄。
第二回:
拉马上靠把人迭,跨虎势挪移发脚,金鸡撇翅六合用,青龙出海威无穷,坐马推山倒骑龙,抛架子翻身过海,伏虎势右箭靠打,上一步白猿盖顶,回身云手摇三冲,英雄跨虎把阵赢。
第三回:
单风贯耳里门走,连环两腿盖顶手,回身靠浦地捉雁,白鸡分窝腹中跺,中单鞭紧连着前贯后撩,黑虎翻身左右倒,旗鼓势左箭靠打,金刚坠势肘连脚,摇山六锤功宜纯,怎敌我以少胜多。
第四回:
霸王举鼎力在肘,白蛇吐信仰掌攻,一霎步里外能用,鸡子钻林斜行靠,双锤撩阴力宜圆,扇通背左右能开,滚手炮拿中有解,白猿跳涧快如箭,雁翅势转身一蹬,高中底各有其能。
第五回:
见手出营一步到,左右骗马有钻脚,穿心腿拨雾分云,悬脚势以腿还腿,仙人摘茄子非捉雁,移步跺脚劲在镰,朝阳手法连用肘,雀地龙按下来回手,十字披红对心肘,三换掌法倒攻走,二朗担山步中变,泰山压顶用砸拳,通袖腿快打快进,白猿摘果手快回。
第六回:
白鹤亮翅脚手风,金丝缠鉴合手行,下四平守中有攻,袖抱头推山山动,如封似避人难进,当头炮势我逞雄,左闪右进十字鞭,穿桩两腿踢裆中,金鸡晒膀双掌用,降龙势罗汉威风,金鸡跌翅巧用计,前后肘靠顺打行,小鬼攒英雄打半,急转身老君背山,指裆锤金鸡抖翎,猿猴攀枝空中行,白蛇脱皮化为妙,探马势传太祖高,拗兰肘一拿二进,前打转劈脑后锤,饿马提铃双手分,不跌到他也命危。
第七回:
小开门势守在中,十面埋伏扶汉主,青龙舞爪面部抓,左按右掌巧用拿,中心顶分心掌打进踢推,挑肘推胸贴身依,正撵猴拦中有进,反手箭狮子大张口一打二推。
第八回:
手抱玉瓶意在拿,合手双架梁,四门斗迎四方,满肚红敌手招架忙,野马分鬃彼有伤,倒撵猴退中设计,搂膝拗步防来腿,珍珠卷帘须认真,左闪右进巧用心。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又称大架,由陈长兴创编。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上三步 11、斜行 12、搂膝 13、上三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拳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 22、斜行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运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上三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2、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运手 53、双摆脚 54、跌岔 55、金鸡独立 56、倒卷肱 57、白鹤亮翅 58、斜行
59、闪通背 60、掩手肱拳 61、六封四闭 62、单鞭 63、运手 64、高探马 65、十字脚
66、指裆捶 67、猿猴献果 68、单鞭 69、雀地龙 70、上步七星 71、下步跨肱 72、转身摆莲
73、当头炮 74、金刚捣碓 75、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又称“炮拳”或“炮捶”:
1、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护心拳 7、斜行 8、回头金刚捣碓
9、撇身拳 10、指裆 11、斩手 12、翻花舞袖 13、掩手肱拳 14、腰拦肘 15、大肱拳小肱拳
16、玉女穿梭 17、倒骑龙 18、掩手肱拳 19、裹鞭裹鞭 20、兽头式 21、披架子 22、翻花舞袖
23、掩手肱拳 24、伏虎 25、抹眉肱 26、黄龙三搅水 27、左冲 28、右冲 29、掩手肱拳
30、扫堂腿 31、掩手肱拳 32、全炮捶 33、掩手肱拳 34、捣叉捣叉 35、左二肱右二肱
36、回头当门炮 37、窝底大捉炮 38、腰拦肘 39、顺拦肘 40、窝底炮
41、回头井栏直入 42、金刚捣碓 43、收式
⑵ 跪求初中语文必知文学常识
《初中阅读|图片|名着阅读《湘行散记》详细知识整理》网络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DolPsa7JNhB-ln9I4NSYgw
初中阅读|图片.jpg|名着阅读《湘行散记》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世说新语》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儒林外史》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名人传》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傅雷家书》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长征》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白洋淀纪事》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艾青诗选》详细知识整理.pdf|名着阅读 《镜花缘》详细知识整理.pdf|《苏菲的世界》导读.do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常见知识点归纳.doc
⑶ 求文档: 陈式太极拳83式 详解
详解有,在这里也不能完整的给你啊。复印的。老师讲解内容。估计打也要打好久。
另外有一本书,似乎就叫陈式太极拳,沈家桢编的。原来似乎是李经悟写的,被沈拿过去出书。这本书上有不少的错误,不过相对来说又便宜,又完整。网上有下载。
里面有1路与2路的讲解。主要是拳照比较好。是陈照奎与陈发科拍的。
如果想看视频,建议你找一个田秀臣的录像看看,黑白的。架子比较的正。
太极拳的基本拳理很少。200个字就讲完了。只是要学习研究要花一辈子也研究不完。
---
补充
田师傅语录
一 总论
起式走螺旋,
力由足底发,
节节要贯穿,
周身是一家。
府内似海形如潮,(1)
转换折叠在于腰,(2)
进退起伏身要稳,(3)
上下贯穿行指梢。(4)
注解:
1)内外合一,势如海涌,府, 泛指身体内部, 并不特指腹腔. 形, 指外部动作如同潮水
涌动.
2)腰是力量从下传导到上的关键
3)进退起伏身要稳:有起有伏,起伏有致。
4)足催膝,膝催腰,腰带动梢节。行, 劲力运行直达指尖稍节
上面8句是最基本的要领,初学要注意体会,习练多年同样也是要不断拿这几句来要求自
己。
1. 练拳的过程:寻规矩->守规矩->脱规矩->练拳没规矩,却处处合规矩。这是一个
长
期的过程。
2. 太极拳要求整体性、连贯性、协调性和动作的平衡性。
3. 协调性:包括静止中的协调性和运动中的协调性。
4. 放松问题:精神的放松是肢体放松的前提和基础。要似笑非笑。
5. 合中寓开,开中寓合,欲前先后,欲左先右。开合相互转化,互相依存,有内在联系
。
6. 太极拳来去无空手,没有一招是专门为表演的。太极拳像一首诗,诗能言志,拳能通
过肢体语言缠法内心世界。看一个人的拳,可以从劲路、劲力、劲别来判断,也可以看
他的眼神……
7. 有起有伏,起伏有致,有快有慢,快慢相间。
8. 关于轻灵沉静:轻灵不飘忽,沉静不呆板。
9. 顺缠:大拇指内扣,小拇指外翘
10. 逆缠:小拇指内扣,大拇指外翘
11. 制对方:金肩银胸草肚皮
12. 太极者,缠法也,不懂缠法,即不懂拳也。
13. 练习的时候要立体螺旋,循环往复。
14. 动贵短,劲贵长,意贵远:以身为轴,以手为轮,身体就是螺旋,再加上手的顺逆
螺旋。
15. “打拳如抽丝”,抽丝不包含缠丝,但是缠丝包含抽丝。
16. 拳断势不断,势断意相连,意断还有神相接。
17. 太极十三式:掤、捋、挤、按、踩、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18. 太极八法:掤、捋、挤、按、踩、挒、肘、靠。
二 陈式一路走架要点与口诀:
第一式 预备式:
起势45度出脚,双手后推时身不能前探,上步不能前倾。
双手有后撑之意,无后撑之形。
第二式 金刚捣碓
捣锥右腿抬至大腿平,小腿垂直,开跨振震脚是个踩,重心在左脚;
太极拳,会不会,就看金刚大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右手食指意在劳宫穴,左脚有内扣之意。左腿绷,右腿弓,重心大约四六开。(也就是稍
微偏右)膝盖不过踝骨垂直线。
第四式 六封四闭
捋时,肘不贴肋,手不贴胸。
手到脚到身也到,打人如玩笑;手到脚不到,出手也无效。
第五式 单鞭
左腿弓,膝盖不过踝骨垂直线。右腿绷,脚略有扣意。左手是顺掌,眼角余光照顾到左
手食指,意在劳宫穴。右肘与胸的夹角略小于左肘与胸部的夹角。左肘与左膝基本相合
。
第六式 金刚捣碓
第七式 白鹤亮翅
肩靠掌击:靠有肩靠、胸靠、肘靠、迎门靠、背靠、背折靠......
肘击软肋
从迎门靠(劈山靠)到白鹤亮翅,右手先顺缠,再逆缠,同时左脚蹚步。
重心在右脚,左右三七开。两手逆缠圆撑,大有支撑天地之感觉
第八式 斜行拗步:
上左脚出右手叫拗步,上左脚出左手叫顺步
从白鹤亮翅到斜行拗步:双手在左膝盖上方时,左手变钩,右手逆缠,用身体带开。
斜行拗步:左脚向斜前方30度左右;左脚+右手为主。
第九式 初收:
高度不变,速度不变,劲路不断,(合的时候)劲别有变。
就好比一条可爱的鱼,你非常喜欢地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它捧起来,然后慢慢地把它压
成鱼干,外面动作表情看不出,但是劲别完全不一样。
第十式 前趟拗步:
(1)双手向后捋到右膝盖上方,提腕,左脚铲出。
(2)右手四指搭左手内脉,转体,左手逆缠,右手顺缠。
(3)转腰丢胯,先走肘,右手顺缠打开。
(4)力从右手通过肩松沉到左手,成为拗步。
第十一式 斜行拗步
第十二式 再收
第十三式 前趟拗步
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
一撑,二松,三转,四震,五开,六击发。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射箭,打人如中靶。
发劲要松活弹抖,方向与前腿膝盖方向平行。
后腿发劲时外绷,下盘要稳,后腿要曲蓄有余,不能绷直,也不能往下塌。
眼神要凶狠,
动作配合全身协调。发劲时候关节要放松,关节如果僵硬,劲力传过关节的时候就会损
伤自己,松开才能透过劲力不伤自身。
一要撑,二要松(向左转),三要转(提膝,右手逆缠向前)。右手向前钻着走,
因为拿法是有方向问题的。这个时候右腿大腿平,小腿直,脚腕放松。
震脚要震不急于震,一震催出左脚,要打出节奏感。
右手收于腰间,松松拢住,左手似指非指,两眼似看非看。右脚蹬,左脚撑,左手往回
带,与右手形成反作用力。起蓄有余,逆缠出拳,与左膝成平行线。
左肘与右手对拉,左手手腕放松,才能在肘上拉上力气。
第十五式 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 披身捶(庇身锤):
向左转时左腿蹬右腿撑, 身向右前方略进蓄劲攻击对方
第十七式 背折靠:
左腿蹬,右腿撑,含胸敛臀松肩坠肘。
头要正,肩要平,双肩前合,背要绷。
右拳距右太阳穴一拳远。
第十八式 青龙出水:
1挂,2磕,3合,4缠绕,5反撩,6青龙出水
第十九式 双推手:
双推手要做到全身协调,周身一家,转身时向左微蓄劲,上步时向前跨一步(就像地下
有个水坑,跨过去)不是迈过去。
第二十式 三换掌
三换掌,左掌前探时候,左足脚掌蹬地,不要脚跟。
第二十一式 肘底捶:
肘底锤,最后左手上托对方肘部,同时右拳打对方软肋 。一般实用要配合进步身法,才
能进入有效打击距离, 用的是全身的合劲
第二十二式 倒卷肱:
直退易溃,斜退得横
后退时候弧线后腿,双手逆缠, 到转关处腰一带, 变为双顺
然后再双逆下一步
人顺我逆谓之走,就是要走化对方来势
我顺人逆谓之粘,就是要占稳优势,保持控制对方的平衡
第二十三式 退步压肘
1缠,2裹,3压,4撤
撤步换掌,双臂滚动,不要左右过分扭动身体 。
特别要注意也是弧线后退。
第二十四式 中盘
第二十五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六式 斜行拗步
第二十七式 闪通背
猫洗脸,二龙戏珠,转身摆脚突胯,闪通背。
第二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九式 六封四闭
第三十式 单鞭
第三十一式 运手:
两手高不过鼻,更不能挡眼。
第三十二式 高探马
第三十三式 右擦脚
保持平衡,脚不落地。
第三十四式 左擦脚
保持平衡,脚还不落地。
第三十五式 蹬一跟
脚仍不落地,放松,转向。也可落地撤步,降低难度,容易站稳。
第三十六式 前趟拗步
第三十七式 击地捶
第三十八式 翻身二起脚
神仙一把抓,两手对拉,长身,似打开陈年的大门。
第三十九式 兽头式:
一撑二捋三握拳,起脚落脚手连环。
第四十式 旋风脚
双拳变掌走S,上合下摆旋风脚。
第四十一式 蹬一跟
第四十二式 掩手肱拳
第四十三式 小擒打
第四十四式 抱头推山:
塌掌,力在掌跟。
第四十五式 三换掌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 单鞭
第四十八式 前招:
两手方向相反,打错劲。
第四十九式 后招
第五十式 野马分鬃
过式:左满舵,满舵左。
前手好像汽车前面的标志,与身体要合成整体。
第五十一式 六封四闭
过式:第一到胸前(磨盘掌),第二捋加按,第三小引圈,第四划大圆,第五双提腕,
第六捋加转,上步就是按。
第五十二式 单鞭
第五十三式 双震脚
双手先向上送,卸对手胳膊好像从衣帽架上摘衣服,要先往上送。
第五十四式 玉女穿梭
平行地面窜出,不能向上跳起。
第五十五式 懒扎衣
第五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七式 单鞭
第五十八式 运手
第五十九式 摆脚跌岔
第六十式 左右金鸡独立
六十一式 倒卷肱
第六十二式 退步压肘
第六十三式 中盘
第六十四式 白鹤亮翅
第六十五式 斜行拗步
第六十六式 闪通背
第六十七式 掩手肱拳
第六十八式 六封四闭
第六十九式 单鞭
第七十式 运手
第七十一式 高探马
第七十二式 十字摆莲:
过式(接高探马):两手各画一个圈,转身形成一大圆;上合下开挞架子,重心左移双
手搭十字。
第七十三式 指裆捶:
拳下砸外崩劲,和胯打劲。
第七十四式 白猿献果
第七十五式 六封四闭
第七十六式 单鞭
第七十七式 雀地龙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转身时,避免双手像端机关枪一样。
第八十式 转身双摆莲
第八十一式 当头炮
第八十二式 金刚捣碓
第八十三式 收式
三 推手:
1. 规则:6米圈,双方合步站立,不能站成横开步。
手背相抵时开始运作。
2. 顺缠进攻,逆缠防守,以身带动,公转与自转相结合。
3. 顺缠引导开对方的进攻后,在对方收劲时,用逆缠进攻。对方引导过头的话,就可以
用肘或者肩靠。手到身到脚也到,不可以伸手过远。
4. 以身为轴,以手为轮。
5. 避免:丢、瘪、顶、抗。
6. 做到:沾、连、粘、随 。
7. 手脚的配合:上下相随人难进。举例子:吃花生米时,筷子的运动与嘴的开合不但各
自要正确,还要配合好。
其余:(待归类)
1 推手以我为轴,以圈化解,圈不是固定的一个圈,如对方双手按我上臂时,可以以
肩划圈,或右手里,左手外向右下向后,再向回转,就是乱环,对方难以判断。
2 打越短越好,打出越长越易被对方采。
3 要借力打力,以20公斤,打回80公斤力。
4 履:前腿可履对方前腿,脚可履,身也可履,手向反向为履。
5 洌为寸劲儿,身周圈为肘靠劲,最后是抖劲,可败中取胜。
6不熟不推手。迂高手,要珍惜对方十几年的功夫,不能丢别人面子。真正交手就是几
下事,但是老师不挨摔,学生练不出来。
7 懒扎衣后,履前要轻,用腰走,外翻是滑动摩擦力,肘不贴肋,手不贴胸,不能履
到自己身上,要顺其要劲而给之。如对方反拿我右手,我可顺势转身,用肩顶其肘反关
节而破之。
8 打要冷、脆、快,谩会失去战机,如掌背甩打对方后,就变成拳。
9 练拳中"伤腿",是脚不动的原因,另外膝不过垂线,膝直上直下,也易被牵拉,所
以膝要含蓄着劲。
1o 推手双方一过一瘪都不对,身轴不动,用肩肘就可化解对方来劲。
1l 被抓时,往对方虎口外解脱,抓对方时,要形成两个点,姆指再转动,对方就难
以承受了。
l2 远拳近肘贴靠:身轴不动,不贴不靠,紧凑圈内履,圈外为采洌。如白鹤亮翅,
一肩靠,二肘,三摔掷。
l3 武术不是培养模特,难度赶不上体操,花稍比不上杂技,所以我们练太极拳一定
要练攻防,要练内功。各家拳师回去都练炮捶,目的要明确,艺高人胆大。
14 履不能太远,要在尺骨之内。舍己从人,不能自己拔根。
l5 "速度、力量、技巧和方向"是技击中的四个要素,力量是基础,速度是条件,速度
+力产生冲量,"一力强十会"说明了力量的重要性。"四两拨千斤"说明了技巧和方向的作
用。如对方握我手,随即又进肘,我转方向,其肘就落空。
16刹腰压肘:上身不能前探,以腰带,肘滚动,是摔对方的一个重要拳式。
17 腰是力量的集散地,是转换力量的主宰。
18 长拳馒打不是太极拳,要内缠外裹,互为表里,而且拳不能完全打直,劲发即收
。
19 裆要圆,呈拱形,不可尖裆或成lM形裆。圆裆产生暗劲。推手中裆暗劲可发人
,对方不知道你的虚实。
2o 姆指向外为顺缠,向里为逆缠,手脚同也。一般左脚逆右手顺。 崂 捶足后撩劲
,左脚顺,左手顺,上下一致。
21 拳打出要上半步,被对方拉要上两步半,可变被动为主动。
22 野马分鬃,左腿逆到右手顺,通过腰背交叉变换劲。
23有意无意出真意,我松对方感觉是"沉",而不是重,重是来自僵,重则易被填实,
沉是从放松而来的劲。
24 采在十指,采在稍节。
25 起势要象巨蟒出洞,势不可挡,懒扎衣和单鞭是两仪,方向相反,重心在两腿间
四六开。膝不过踝,另一腿膝与踝也相近;白鹤亮翅,左手塌腕时,右手棚腕,起左腿
时,右手外撑,左手在左膝上;白鹤亮翅到钭行拗步,右脚底有一个换劲的动作,但不
可大了,斜行拗步两臂双逆到双顺是身体的合劲和腿的蹬劲,形成整劲;掩手肱捶,劲
不能抖散了;裹鞭炮不能摇膀晃腰。
白鹤亮翅左手在右肩处时,有个肩靠劲。
斜行拗步在三分之二处落脚铲出。动作要粘粘糊糊,使人感到很厚实,要好好体会"巨
蟒出洞"。
人体中260多块骨头,100多个关节,500多条肌肉,都活动起来,把自己身
体变成泥锹。
26 澄甫在形成杨氏太极拳中功不可没。
27 败中取胜:推年中被对方牵动,重心后移,呈后坐败势,此时要抓住对方两臂,
这样重心就在两人中间,借对方推力,后甩对方,利用甩他的力返回自己的重心,此势
用的是云手摔人,败中取胜,是离心和反离心力,作用和反作用力的道理。
28 83年北京成立陈氏太极拳研究会,84年田秀臣去逝,87年高志方学拳,马
志才20多年太极拳,被高志方摔出20多个。拳重不沉易抖散,双沉不是病,偏轻偏
沉好,偏重则无弹性。又不能劲到肩就停住了,打出拳无力,缺弹性。但轻不要飘,沉
不要重,重则滞。推手中彼发我沉,彼沉我松。
重无活动余地,双重则滞,易被填实。轻沉有弹性,可灵活变换自如。
29 明家求明,不求名。先学后知难,知难者不难,不知难者难。知易行难,知而后
行之,必成明家。学拳也应如此。
30 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心有所想,意有所动,意为令气为
旗,意动才走气,表现在形势上才能作到外三合。
31 一路是以身带手为主,以手带身为辅;棚履挤按为主,采洌肘靠为辅。二路反之
,以身带手为辅,以手带身为主。
32 吴氏太极拳练过式,陈氏练定式,过式弱。
33 起势以身带手,但还有手的动,所以是活的,这样不干。到第一金 值 椎,有四
个合劲;懒扎衣两手转动,右手盖在左肘上,运劲粘粘糊糊的往外开。掩手肱捶,拳从
腰出,力从背发,劲从心出。中盘震脚催劲出左脚,两脚位置方向在一圆的切线上,收
尾闾,膝找脚尖,不用发劲,即不该发的不发,不要有多余的动作,肩与胯合表现立身
中正,运气自然。单鞭两手双逆,两臂放长到两手双顺,左手劲经大椎到右钩手。云手
以身带手,腰要圆活如珠。退在卷肱,脚掌划孤线,力落在脚跟上,才能打出气势,才
能出现洌劲。云手要轻灵,落脚要实,轻而不飘,沉而不滞,松不只看肘,肩、胯,腰
和腿也要松,即灵活了,可随时变换方向,变换阴阳。对方推我,那个手重,那个手为
阳,我松即可拨起他,手劲再延伸对方就出去了。
34 冯志强老师年青时打二路,打得让人感到碰着得死,挨上得亡,真正打出了陈氏
太极拳的劲力和气势。
栾肘是脚下发力,用腰抖出劲。
"顺步"右手右脚在前,"拗步"左脚右手在前,抬腿要平,膝高侧身歪。
掩手肱捶发与松要无焊接点,漆一无缝。
35 "太极"开合而已,如前膛右手为合左手为开;白鹤亮翅两手遥相呼应,右手合左
手开,或反之。有的拳式双手先合而后开,开而又合,蓄发相间。
36 以身带手,身转后是否能再转回来,来检验是否立身中正,以身为轴。
37 闪通背接掩手肱捶,开始是以身带手,右手下穿时是以手带身,起左脚不急于落
,一但震落右脚马上摧出去,该动作美在缠丝上。
38 青龙出水,左脚垫步,左手弹出(不要只出一个指头),手指似出非出,而出右脚
发肘,要找好时间差。此动作双脚要动,否则脚易受伤。
39 拳似流星,眼似箭,腰似蛇形,脚似钻。注意观察蛇行、猫跳、狗闪。
40 鹰的滑翔下捕劲用在武拳上气魄就出来了。
4l 打拳要轻而稳,劲贯四稍,似抛物飞行一样,式定势动才能连绵不断。
42 棚者弹也,履中不能丢栅,棚无时不在。
43 劲合,形必整。如初收劲合,形自然合。
44 当头炮,要腰胯蓄劲,出拳抖腰胯。闪通背接拗栾肘,肘在两脚中间,也是抖腰
出肘。双震脚体现腰转和松腰松胯,两脚原地力贯地下。斜行坳步要体现腰劲和后腿蹬
劲。
45 掩手肱捶两手各50%的力,只是宾主要分,掩手肱捶内容很多,许应凡站在老
师右脚跟后面看老师打拳,老师出拳同时右脚跟向后一蹬,带上了许应凡的脚,结果许
向前跌出,说明此拳式全身各处都可发人。
46 拳名每一个字都要钻研,不能不知怎么讲。
47 练太极拳一生最难的是放松。
48 推手中不让对方弯肘,使其臂直,并力贯其肩,就可控制对方。对方一曲肘,就
可变劲和化劲。控制对方胸,就可使其失重。
49 玉女穿梭转身两臂和手合着劲到懒扎衣,上步七星两拳逆缠转顺缠是穿透劲,抱
头推山是向前用掌根推,体现冲劲,转腰,力在掌根。
50 棚是横劲,要饱满,不能架肘,架肘必耸肩,耸肩立身不正(一肩高一肩低)。
51 一力降十会,一巧拔千斤。迂着推土机,谁也顶不住,有相对性。两人差不多,
巧者胜。但双拳难敌四手。
52 云手有跟步,盖步,倒插步和转步,转步右手先顺缠再逆缠发劲,这样蓄劲足。
云手一个动作多次重复,要有快慢,让人看出变化。快而不乱,乱中有秩,沉静而不呆
板。
53 打拳要有感染力,没有绣花的心打不好拳,观众不悠然的模仿,产生共鸣,说明
你的拳打得出神入化。
54 肘不单是打,要会缠肘,搭手一缠肘,可将对手摔出。对方进肘,可用肘缠其肘
,他退,用肘进其胸。
55 双臂双肩被按往被动时,就用抖劲,一抖对劲落空。上惊下取方为妙。声东击西
,上一巴掌下一脚。脚不能横拔,要履带转劲,脆劲,崩劲。崩带弹性冷发劲。脆是干
净利索快。对方身躯在这种裹崩劲中,大都被摔出去。
56 拳打脚踢是下手拳,有拙力。要练出弹性、练柔,先求开展后紧凑,要不断净化
提炼,并打出自家拳的风格,如舒展大方数杨氏,灵活数孙氏,严谨数吴氏。
57 技击中要练小,展要似展非展,不能完全直,不能重新起劲,发与化不能断劲,
要蓄发相间,节节贯穿。
58 新力未发,旧力未过,是发人的时机,如蝉出壳时抓它。刚在人前,柔在其后。
59 打拳如写诗作画,也要有意,找韵律找感觉。
60 武术是一种文化。我们的历史责任就是要继承,这是基础,不继承就无根,根自
己不保持,如何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我们要爱拳、学拳、练拳,为的还是
拳。
61 几大拳种只是形式的区分,风格的不同,才分为杨、陈、孙、吴等几大拳种。我
们的责任要让陈氏太极拳在中国武术中发扬光大。
62 进门拜师目的是学拳,学、教都要努力,我不培养出超过我的人,就不是好老师
。要说出20代传人,拳要正宗,不是姓陈就正宗(那是血统正宗),拳术上是谁练谁正
宗。我们要有一个凝聚力,目的还是继承和发扬,不能把传统丢了,否则上对不起祖先
,下对不起后人,所以我们肩负重任。
在技击格斗中,力量、速度、技巧、方向四要素不可或缺。
其互相内在联系与密切结合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加强反应、灵敏、变化、柔韧、耐力、协调等的锻炼
并落实在手、眼、身、法、步,逐步转化为本能的条件反射的下意识动作,
使全身的运动整体性、连惯性协调性不断提高,方可立于不败之势。
松是练习太极拳最起码的要求,只有松才是练好太极拳的前提和基础。
精神的放松是肢体放松的必要条件,松也是最难做好的。
初学动作过快,肢体不放松,而过慢一味追求慢更不可能放松。
以上是不能达到放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⑷ 怎样在网上买到自己需要的太极拳的书
1. 百本太极拳书籍下载汇总
http://www.jysls.com/thread-467261-1-3.html
2. 武林绝技之家论坛 → 太极相关书籍下载
http://www.wulinjj.com/bbs/dispbbs.asp?boardid=33&id=27885
=== some examples:
陈小旺编着-中国陈氏太极拳.pdf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教程(冯志强).pdf
陈式太极拳意气势练法.pdf
陈式太极拳体用图解.pdf
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pdf
陈式太极拳拳法与经脉运行_吴自立着.pdf
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马虹.pdf
陈式太极拳精选 (修订本)d.pdf
陈式太极拳技击法--马虹.pdf
陈式太极拳 意气势练法.pdf
陈式太极剑(田秀臣演述 周佩芳 林伯原编着).pdf
陈氏小架太极拳-范春雷.pdf
陈氏太极拳图说 简体版(陈鑫着).pdf
陈氏太极拳术-陈正雷.pdf
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民国).pdf
88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庄建国 陈占奎 刘铮 付红波 肖文革 马立军编着).pdf
《杨家太极拳老拳谱》吴家藏本.pdf
《新太极剑书》马永胜.pdf
《太极拳要义》-乐亶.pdf
《太极拳浅说》-徐致一.pdf
《太极拳谱》-武汇川拳社编印.pdf
《孙式太极拳十三式》孙剑云.pdf
《孙式太极拳技击练习法》沈顺林(少林与太极1994年第3期).pdf
《孙氏太极拳简化套路》孙剑云.pdf
《十三刀法》明 王馀佑着 (即《太极连刀法》唐豪整理).pdf
《柔克斋太极传心录》-叶大密.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pdf
《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编着.pdf
李寿篯《武当嫡派太极拳术》.pdf
武当犹龙派太极拳.pdf
陈子明编着《陈氏世传太极拳术》.pdf
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与学.pdf
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pdf
赵堡太极拳李作治脉系拳法阐秘.pdf
武当赵堡太极拳脉系.pdf
吴式太极拳·剑·推手入门.pdf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pdf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与学.pdf
孙式太极剑.pdf
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pdf
杨氏太极剑法精解——附李雅轩43式太极拳.pdf
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与学.pdf
杨式太极拳.pdf
武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图解.pdf
三十二式太极剑.pdf
陈式太极拳技击法-马虹.pdf
武汇川拳社编印《太极拳谱》.pdf
陈氏太极拳汇宗.pdf
古拳谱丛书第二辑——国术太极拳(吴图南).pdf
陈氏太极拳二路:炮捶.pdf
陈式太极拳入门_冯志强.pdf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pdf
中国陈氏太极.pdf
‘太极拳体用全书’.chm
关于太极拳内功运用的研究_.pdf
中国太极八卦全书.pdf
谢耀淦《太极八卦与宇宙物质运动》.pdf
中华武术世纪精华 第三卷《登堂入室--太极拳疑难解答》.pdf
《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于化行.pdf
陈式太极拳 意气势练法.pdf
彭元植秘传龙虎太极拳.PDF
陈式太极拳汇宗.CHM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pdf
陈式太极拳精选.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_王西安.pdf
杨式太极拳63年版本.pdf
八卦太极拳.pdf
太极拳内功修炼法(魏树人).pdf
陈式太极拳养生功.pdf
武当气功太极拳.pdf
太极内功.pdf
24式太极拳快速入门.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pdf
四十八式太极拳入门.pdf
陈式太极拳图说.pdf
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pdf
武当赵堡太极拳大全(原宝山着).pdf
郑子太极拳.pdf
太极拳的经典拳术论文集.pdf
柔克斋太极传心录.pdf
太极拳 孙禄堂着.pdf
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pdf
崔仲山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程.pdf
吴氏太极拳——简化三十七式、四杆、太极拳推手术图解.pdf
太极八式大架十三硬架.pdf
太极拳理传真(台湾版).pdf
武当太极拳-万簌平.pdf
太极拳拳谱.pdf
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五-内功劲法.pdf
杨式太极拳术述真系列之四-内功修炼法.pdf
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三-拆架拆手.pdf
杨式太极拳术述真系列之二-行拳心法.pdf
杨式太极拳术述真系列之一-内功理法.pdf
杨式太极述真_汪永泉讲述_魏树人_齐一整理.pdf
杨式太极拳术述真.pdf
陈子明—太极拳要义.txt
吴鉴泉氏的太极拳.pdf
郑曼青太极自修.pdf
太极推手入门与提高(田金龙编着).pdf
杨式太极拳法精解-陈龙骧 李敏弟.pdf
太极拳释义-董英杰.pdf
太极拳内劲-吴宗周.pdf
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程-崔仲三.pdf
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 洪均生.pdf
太极推手二十六式(张卓星).pdf
李雅轩演练杨氏太极拳.pdf
太极拳图说集注.chm
太极推手绝技(安在峰).pdf
武氏太极拳-郝少如.pdf
杨式太极拳老谱.pdf
三世七太极拳(李先五).pdf
陈氏太极拳陈照奎.pdf
太极剑全书.pdf
原始太极拳(杂志).pdf
太极剑全书武冬.pdf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 吴兆峰着.pdf
古传《太极拳九要论》.pdf
太极拳内功理法-魏树人.pdf
世传陈式太极拳-陈小旺.pdf
随曲就伸: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余功保.pdf
杨式太极拳:发劲、运气、练势.pdf
吴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pdf
吴氏简化太极拳.pdf
吴式太极拳拳械述真.pdf
正宗吴式太极拳.pdf
陈氏太极拳(沈家桢 顾留馨).pdf
郑式太极.pdf
武氏太极拳图解及太极论·诀.pdf
玄门太极长生功.pdf
陈正雷大师着《陈氏太极十三杆、三杆、八杆、梢杆》.pdf
赵堡太极拳文集.pdf
武式太极大杆.pdf
乐亶《太极拳要义》.pdf
太极拳常识-周稔丰.pdf
李雅轩《杨式太极大枪》-陈龙骧 李敏弟着.pdf
太极内功-李经梧 张天戈.pdf
四十二式太极拳教学演练.chm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pdf
张祖意合太极拳.pdf
汪波-全佑老架太极拳.pdf
武派太极.pdf
孙氏太极拳剑.pdf
吕方军-太极拳推手快速入门不求人.pdf
杨式太极拳架详解.pdf
杨式太极六十六式弓林拳.pdf
杨式十八式圆形行功太极拳剑.pdf
杨式秘传一二九式太极长拳.pdf
杨氏太极拳法精解.pdf
传统杨氏大架太极拳械推手.pdf
沈寿-太极拳谱.pdf
⑸ 中国武术有哪些门派。
根据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习云太《中国武术史》统计,拳种部分有46节计75种、器械部分有27节,可见其众多纷繁。事实上,在我们上面谈到的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派内部,又有许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着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在四大派之外,有数量更多的较小一些的派别,犹如满天繁星,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大观。
以"佛圣道仙、神祗鬼怪"命名的一神拳、猛鹤拳、二郎拳、韦驮拳、大圣拳、八仙拳、天罗拳、地煞拳、地煞手、六煞拳、七煞拳、六星拳、七星拳、哪咤拳、金刚拳、观音拳、佛汉拳、佛教拳、罗汉拳、大罗汉拳、金刚拳、金刚手、二十八宿拳、四仙对打拳、七星访友拳、罗汉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刚三昧掌、夜叉铁砂掌、棉花肚等。
以“门”命名的——余门拳、硬门拳、法门拳、空门拳、红门拳、鱼门拳、孔门拳、风门拳、水门拳、火门拳、鸟门拳、佛门拳、窄门拳、字门拳、孙门拳、严门拳、熊门拳、自然门拳、引新门拳、罗汉门拳、磨盘门拳、水浒门拳、精武门拳、甲午门拳等。
以姓氏命名的——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巫家拳、薛家拳、岳家拳、赵家拳、杜家拳、周家拳、祈家拳、温家拳、孙家拳、邹家拳、高家拳、戚家拳、洪佛拳、岳家教、钟家教、刁家教、李家教、朱家教、蔡李佛拳、洪家拳、岳氏连拳、罗家三展、杨家短打、胡氏戳脚、郝氏戳脚、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吴氏开门八极(吴氏开门八极拳)、霍氏八极拳、霍氏迷踪拳、林氏下山拳、武氏十八技、苏氏醉拳、万氏蛇拳、王氏格斗术等。
以人名命名的——燕青拳(也叫迷踪拳、迷踪艺)、太祖拳、孙膑拳、五祖拳、宋江拳、白眉拳、珠娘拳、纯阳拳、达摩拳、玄女拳、武侯拳、五郎拳、文圣拳、南枝拳、咏春拳(也叫永春拳、永春白鹤拳)、岳王锤、武子门拳、子龙炮拳、太祖散掌、三皇炮锤、孔朗拜灯拳、刘唐下书拳、武松脱铐拳、武松独臂拳、神行太保拳、燕青巧打拳、达摩点穴拳、太白出山拳、甘凤池拳法、黄啸侠拳法、燕青十八翻、罗王十八掌、达摩十八手、孙二娘大战拳、武松鸳鸯腿拳等。
以地名命名的——潭腿(山东临清龙潭寺,也叫谭腿)、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崆峒拳(分五大门: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华山拳、鹤阳拳、永春拳(也叫咏春拳、永春白鹤拳)、梅山拳、灵山拳、 弹腿、昆仑拳、昆仑山拳、关东拳、关西拳、东乡拳、龙王庙拳、龙门拳、登州拳、东安拳、石头拳、水游拳、西凉掌、太行意拳、洪洞通背拳、通背穿金掌等。
以动物命名的一一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狗拳(地上飞龙)、鸡拳、鸭拳、龙形拳(金龙拳)、龙桩拳、龙化拳、行龙拳、飞龙拳、火龙拳、青龙拳、飞龙长拳、青龙出海拳、双龙戏珠拳、毒蛇吐信拳、虎形拳、黑虎拳、青虎拳、白虎拳、饿虎拳、猛虎拳、飞虎拳、伏虎拳、五虚拳、五虎拳、八虎拳、虎啸拳、回头虎拳、侧面虎拳、车马虎拳、隐山虎拳、五虎群羊拳、工字伏虎拳、虎豹拳、虎鹤双形拳、白鹤拳、宗鹤拳、鸣鹤拳、飞鹤拳、食鹤拳、饱鹤拳、饿鹤拳、五祖鹤阳拳、永春白鹤拳(也叫咏春拳、永春拳)、老鼠拳、独脚飞鹤拳、狮形拳、金狮拳、狮虎拳、二狮抱球拳、猿功拳、猿形拳、猿糅伏地拳、白猿短臂拳、白猿偷桃拳、鸡形拳、鸭形拳、鹰爪拳、老鹰拳、岩鹰拳、雕拳、鹞子拳、鹞子长拳、燕形拳、大雁掌、蝴蝶掌、龟牛拳、王八拳、大龟拳、龟鳖拳、甲鱼拳、螃蟹拳、灰狼拳、黄莺架子、鸳鸯拳、螳螂拳、硬螳螂拳、秘门螳螂拳、八步螳螂拳、梅花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少林螳螂拳、太极螳螂拳、光板蝗螂拳、玉环螳螂拳、天蚕功、五行拳等。
以日常杂物命名的——巾拳、扇拳、伞拳、花拳、船拳、钟拳、板凳拳、褂子拳、云帚拳、脱梏拳、百花拳、梅花拳、莲花拳、螺旋拳、山门拳、白玉拳、汤瓶拳、沾衣拳、衣衫母拳、三战铁扇拳、三十六合锁等、梅花桩拳、木人桩拳、木人鹤桩拳、七星桩拳。
以手法命名的——插拳、截拳、挂拳、挡拳、扎拳、套拳、穿拳、撕拳、翻拳、炮拳、罩掌、剑手、短手、长手、金刚手、五手拳、应手拳、捏手拳、合手拳、封手拳、练手拳、拦手拳、劈挂拳、撂挡拳、撞打拳、通臂拳、北派通背拳、洪洞通臂拳、合一通臂拳、白猿通臂拳、五行通臂拳、太极五行通臂拳、杀手掌、反臂掌、字手、十字手、排子手、万古手、黄英手、八黑手、锦八手、照阳手、金枪手、天罡手、地煞手、四门重手、分手八快、咬手六合拳、盖手六合拳、九宫擒跌手、罗汉十八手、降龙十八掌、伏虎十八拳、二十四破手、三十六闭手、七十二插手、三十六看对手、回回十八肘、七十二路擒拿手、七十二把拿腕手、五十路连拳、一百零八式擒拿手、三十六主穴擒法等。
以步法、腿法命名的——弹腿、暗腿、踔腿、截腿、连腿、戳脚、半步拳、半步崩拳、五步拳、八步拳、练步拳、穿步拳、凌波微步、顺步捶、腰步捶、挡步捶、涌步捶、八步捶、乱八步、三步架、五步打、八步转、掘子腿、溜脚式、十二步架、六步散手、十字腿拳、溜脚架子、连环鸳鸯步、鹿步梅花桩、八步连环拳、九宫十八腿、少林二十八 八极拳,进步鸳鸯连环腿等。
地躺拳类——地躺拳、地行拳、地功戳脚,地功翻子、地功罗汉拳、活法黄龙拳、地躺八仙拳、金刚地躺拳、少林地龙拳、地功鸳鸯拳、飞龙地躺拳、九滚十八跌(就地十八滚)、九龙十八滚等。
醉拳类——八仙醉、水游醉、醉溜挡、醉八仙拳、醉罗汉拳、文八仙拳、武八仙拳、大八仙拳、混八仙拳、清八仙拳、少林醉拳、形式八仙拳、罗汉醉酒拳、太白醉酒拳、武松醉跌拳、燕青醉跌拳、石秀醉酒拳、鲁智深醉打山门拳等。
跌打拳类——跌扑拳、沾跌拳、沾衣十八跌、武松混打拳、武松脱铐拳、水浒连环拳等。此外,各地的着名拳种还有:三晃膀大洪拳、小洪拳、洪门拳、洪拳、红拳、威羲拳、老树拳、泰山拳(廖家拳)、泳汇拳、木兰拳、太和拳、华拳、长拳、南极拳、北极拳、无极拳、八盘拳、阴阳八盘拳、十二路谭腿(十二路潭腿)、形意拳(心意六合拳)、大成拳(意拳)、八卦拳、八卦掌、八极拳、六合拳、查拳、华拳、洪拳、节拳、绵掌、绵拳、太虚拳、二郎拳、大悲拳、功力拳、石头拳、连城拳、两仪拳(太极快拳)、独臂拳、疯拳、埋伏拳、迷踪拳(迷踪艺)、缅拳、缠丝拳、磋跤拳、大字门、小字门、单弓门、向门、蹉跤门、王氏格斗术、本能格斗术、铁甲格斗、散拳道、鹤拳道、截拳道、中国式摔跤、跤拳、中国式相扑、中国式忍术、南无拳、掼跤、摔跤、跤术(蒙古族摔跤和蒙古摔跤都叫跤术)、白打、曦阳掌、劈挂掌、散打、赫文拳、崩拳、朝阳拳等。
着名功法:竹叶手(钢砂掌)、铁砂掌、观音掌、摧棉功、阳光手、龙爪手、天罡龙爪手、龙爪功、拔山功、虎爪功、鹰爪功、朱砂掌、铁头功、铁臂功、排打功、童子功、铁布衫、二指禅、硬气功、金钟罩、铁桥手、铁肚功、一指禅、阳光手、刚柔法、鞭劲功、仙人掌、蜈蚣跳、抱树功、鞭劲法、八大金刚护体功、金钟罩、摩插功、点穴功、沙包功、拈花功、拔钉功、合盘掌、推山掌、竹叶手等。
着名的器械套路有:八门金锁刀、八卦刀、八卦大枪、春秋大刀、破风刀、中国唐刀、中国武士刀、苗刀、九洲棍、六合刀、六合枪、六合剑、六合棍、日月干坤刀、日月干坤圈、日月干坤剑、干坤圈、干坤刀、干坤剑、金刚圈、少林双刀十八滚、太极刀、太极剑、玄天剑、河州棍、月牙枪、达摩杖、达摩棍、纯阳剑、八仙纯阳剑、武当剑、青萍剑、袁氏青萍剑、杨氏青萍剑、贾氏青萍剑、梅花刀、梅花枪、九宫八卦阵、杨家枪法、干坤扇、梅花桩、七星桩、木人桩、木人鹤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