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梁思成全集pdf

梁思成全集pdf

发布时间:2023-05-25 10:05:43

‘壹’ 我想知道应县木塔的图纸和具体尺寸

全称: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俗称和简称:应县木塔,应州塔,释迦木塔,应县释迦塔

建筑概况: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设计成就: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该塔设计为平面八角,外观五层,底层扩出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与底屋塔身的屋檐构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每层之下都有一个暗层,所以结构实际上是九层。暗层外观是平座,沿各层平座设栏杆,可以凭栏远眺,身心也随之溶合在自然之中。全塔高67.3米,约当底层直径2.2倍,比例相当敦厚,虽高峻而不失凝重。各层塔檐基本平直,角翘十分平缓。平座以其水平方向与各层塔檐协调,与塔身对比;又以其材料、色彩和处理手法与塔檐对比,与塔身协调,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过渡。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区隔分明,交代清晰,强调了节奏,丰富了轮廓线,也增加了横向线条。使高耸的大塔时时回顾大地,稳稳当当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层的重檐处理更加强了全塔的稳定感。

由于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塔内明层都有塑像,头层释迦佛高大肃穆,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头层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六尊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更是活泼丰满,神采奕奕,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二层由于八面来光,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姿态生动。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

文化积淀: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塞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我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状况:

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历900多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战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结构谨严外,历代不断维修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系统的修缮和管理。1953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74年至1981年,国家拨大量专款,调拨优质木材对木塔进行全面抢修,使这座当今世界上保护最完整、结构最奇巧,外形最壮观的古代高层木塔建筑焕然一新,巍然屹立。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http://ke..com/view/71926.htm

名称:应县木塔
地址:大同南行约70公里,应县城内

应县木塔 即(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在山西应县城佛宫寺内。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总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塔内明层都有塑像,头层释迦佛高大肃穆,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头层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六尊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更是活泼丰满,神采奕奕,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二层由于八面来光,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姿态生动。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近年来在整修塑像时,发现一批辽代写经,刻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在进一步研究辽代
http://www.sxta.com.cn/lvjd/hsyxmt.htm

‘贰’ 有没关于古建筑模型制作具体施工尺寸的书籍

借助图书来学习只是学习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实际操作,当然如果说楼主只局限与了解一个理论 的话书籍是最好的方法了
中国古建筑电子书籍书目
1、《营造法式》.jpg陶本
2、《营造法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
3、《营造法式注释》.pdg—梁思成
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有原书】
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
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有原书】
7、《营造法式》图样.jpg
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
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
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
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
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
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
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
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
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陈明达
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
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
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
20、《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二卷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有原书】
21、《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有原书】
22、《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
23、《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五卷 清代建筑【有原书】
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书】
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
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
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有原书】
28、《园冶》【有原书】
29、《中国城墙》.pdf—罗哲文
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
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书】
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
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
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询卡【有原书】
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
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
37、《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电子教案
38、《中国塔》.ebook—张驭寰
39、《中国古建筑二十讲》.pdf
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
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
42、《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pdf 精装 十一册【有原书】
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
44、《佛教建筑与地理风水》.pdf
4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pdf【有原书】
4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pdf【有原书】
47、《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有原书】
48、《建筑考古学论文集》.pdf—杨宏勋
49、《刘敦桢文集》.pdf第一卷
50、《传统灰作基本操作与应用之研究》.pdf
51、《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pdf
52、《风水理论研究》.pdg—王其亨【有原书】
53、《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pdf—王天【有原书】
54、《古建筑勘查与探究》.pdf—张驭寰
55、《古文物称谓图典》 .pdf
56、《华严寺》.pdf【有原书】
57、《绘图鲁班经》.pdf
58、《匠学七说》.pdf—张良皋
59、《美的历程》.pdf(插图本珍藏本)—李泽厚
60、《麦地里的飞檐》.doc【有原书】
61、《清代匠作则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
62、《明式家具萃珍》.pdf—王世襄
63、《明式家具研究》.pdf—王世襄
64、《明式家具珍赏》.pdf—王世襄
65、《髹饰录解说》.pdf: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王世襄【有原书】
66、《中国古代门窗》.pdg—马未都
67、《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pdf—田家青.pdf
68、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营造法式》解读-密码材栔双全的QQ号
69、《园综》—陈从周
70、《中国园林鉴赏辞典》.pdf—陈从周【有原书】
71、《苏州古典园林》.pdg—刘敦桢
72、《乡土建筑装饰艺术》.jpg—楼庆西
73、《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楼—覃力
74、《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门—覃力
75、《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弄—张锡昌
76、《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墙—尹文 .pdf
77、《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台—韦明铧.pdf
78、《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亭—覃力 .pdf
79、《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园—陈从周.pdf
80、《山东寺庙塔窟》.pdf—赵浦根
8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pdf
82、《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pdf--一丁 雨露 洪涌
8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8 私家园林
8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2 佛教建筑 (一 北方)
85、《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pdf—李书钧
86、《不只中国木建筑》.pdg—赵广超
87、《弘一大师全集》.pdf·第9册:书法卷.djvu
88、《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沈从文【有原书】
89、《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pdf
90、《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pdf
9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pdf
92、《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药炮制.pdf
93、《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pdf
94、《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pdf
9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pdf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pg付熹年 (文物1973.7)
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精粹电子书
中国古建筑图谱
中国全史
《汉语大字典》
《康熙字典》
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二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四卷 第三、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三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二期 【有原书】
1《文物建筑》第一辑 河南古建 【有原书】
2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有原书】
3 东方建筑研究 (上册) (超星)
4 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 (超星)
5 敦煌家具资料
6 佛像艺术造型
7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 【有原书】(超星)
8 建筑历史研究 第一辑 【有原书】(超星)
9 江南园林志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0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 【有原书】(超星)
11 刘敦桢文集 (一) (超星)
12 刘敦桢文集 (二) (超星)
13 刘敦桢文集 (三) 【有原书】(超星)
14 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 (超星)
15 曲阜孔朝建筑 【有原书】(超星)
16 园冶注释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7 中国古代高建筑 (超星)
18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彩画
19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刻
20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装修
21 中国古建探微 (超星)
22 中国古建筑 (超星)
23 中国古建筑百问 (超星)
24 中国古建筑全览 (超星)
25 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 (超星)
26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一卷 (超星)
27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二卷 (超星)
28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三卷 (超星)

‘叁’ 古建筑结构的问题

古建筑哪个资料?常见的木结构方式有穿斗式构架、抬梁式构架、混合式构架、干栏式构架、井干式构架等。更多古建筑资料,也可以搜索古建家园查看

‘肆’ 我想知道应县木塔的图纸和具体尺寸

俗称和简称:应县木塔,应州塔,释迦木塔,应县释迦塔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设计成就: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该塔设计为平面八角,外观五层,底层扩出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与底屋塔身的屋檐构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每层之下都有一个暗层,所以结构实际上是九层。暗层外观是平座,沿各层平座设栏杆,可以凭栏远眺,身心也随之溶合在自然之中。全塔高67.3米,约当底层直径2.2倍,比例相当敦厚,虽高峻而不失凝重。各层塔檐基本平直,角翘十分平缓。平座以其水平方向与各层塔檐协调,与塔身对比;又以其材料、色彩和处理手法与塔檐对比,与塔身协调,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过渡。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区隔分明,交代清晰,强调了节奏,丰富了轮廓线,也增加了横向线条。使高耸的大塔时时回顾大地,稳稳当当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层的重檐处理更加强了全塔的稳定感。

由于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塔内明层都有塑像,头层释迦佛高大肃穆,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头层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六尊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更是活泼丰满,神采奕奕,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二层由于八面来光,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姿态生动。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

文化积淀: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塞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我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状况:

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历900多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战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结构谨严外,历代不断维修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系统的修缮和管理。1953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74年至1981年,国家拨大量专款,调拨优质木材对木塔进行全面抢修,使这座当今世界上保护最完整、结构最奇巧,外形最壮观的古代高层木塔建筑焕然一新,巍然屹立。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http://ke..com/view/71926.htm

名称:应县木塔
地址:大同南行约70公里,应县城内

应县木塔 即(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在山西应县城佛宫寺内。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总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塔内明层都有塑像,头层释迦佛高大肃穆,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头层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六尊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更是活泼丰满,神采奕奕,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二层由于八面来光,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姿态生动。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近年来在整修塑像时,发现一批辽代写经,刻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在进一步研究辽代

阅读全文

与梁思成全集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米拍摄影哪个app好 浏览:88
天津致远曙光服务器云服务器 浏览:117
光子程序员怎么获得 浏览:535
中医诊断学第九版pdf 浏览:498
python集成包 浏览:305
如何用电脑解压缩文件 浏览:448
pubg用什么服务器 浏览:528
田汉pdf 浏览:663
记录仪如何安装安卓系统 浏览:594
python求灰度均值 浏览:756
c编译器是系统软件吗 浏览:695
获取服务器内网地址 浏览:536
新手妈妈如何带新生儿APP 浏览:157
java日程管理 浏览:377
高清视频链接加密 浏览:407
新买的阿里云服务器怎么配置 浏览:612
在线编译器为什么刷新还在 浏览:213
云服务器系统盘可以装数据库 浏览:908
php绘制图形 浏览:589
支付服务器异常怎么办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