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窗幽记中华经典随笔》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小窗幽记》((明)陈继儒)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小窗幽记
作者:(明)陈继儒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08-09-01
页数:313
内容简介:
《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计一千五百余则,是一部纂辑式的清言小品集。以“醒”为第一,在“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之时,无异于醍醐灌顶,一声棒喝,还原出一个本真的自我来。所以“醒”后言“情”,令千载向慕;“醒”后能“峭”,卓立于千古;“醒”后获“灵”,而百世如睹。一番洗刷之后,方能悟得“素”趣,会得佳“景”,品人生之“韵”,显生命之“奇”。其“绮”也,能尽红妆翠袖之妙;其“豪”也,能为兴酣泼墨之举;其为“法”而超越于世“法”之外,其赏“倩”而不限于一般“倩”意。故罗立刚先生称,清醒之后,经此一番洗礼,真个是俗情涤尽,烦恼皆除,人生的价值,才真正显现了出来。幽窗青灯,潜移默化,灵魂得以纯净,那小窗之“幽”,正是一种惊喜,更是超越后的清闲和孤独。
❷ 请问:“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作者和出处
作者是明朝的陈继儒,对联出自其作品《幽窗小记》
《幽窗小记》,最着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资料扩展:
《幽窗小记》作者陈继儒。又名《醉古堂剑扫》。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着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着,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着》等
❸ 《小窗幽记》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小窗幽记》(陈继儒)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小窗幽记
作者:陈继儒
豆瓣评分:9.6
出版年份:1970-1
页数:424
内容简介:
《小窗幽记(插图本)》原稿《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计一千五百多则,是一部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的纂辑式清言小品集。《小窗幽记(插图本)》由陈继儒编着。
❹ 《小窗幽记》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小窗幽记》(陈继儒)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小窗幽记
作者:陈继儒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1
页数:209
内容简介:
《小窗幽记》,十二卷,是明人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着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着,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着》等。
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❺ 急求一本书:关于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老三本“围炉夜话,小窗幽记,菜根谭”
❻ 求小窗幽记,菜根谭,围炉夜话和呻吟语的全文和译文,原文和译文分开的。 多谢
呻吟语的 译文 原文。pdf的
❼ 《小窗幽记中华经典随笔》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小窗幽记》((明)陈继儒)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小窗幽记
作者:(明)陈继儒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08-09-01
页数:313
内容简介:
《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计一千五百余则,是一部纂辑式的清言小品集。以“醒”为第一,在“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之时,无异于醍醐灌顶,一声棒喝,还原出一个本真的自我来。所以“醒”后言“情”,令千载向慕;“醒”后能“峭”,卓立于千古;“醒”后获“灵”,而百世如睹。一番洗刷之后,方能悟得“素”趣,会得佳“景”,品人生之“韵”,显生命之“奇”。其“绮”也,能尽红妆翠袖之妙;其“豪”也,能为兴酣泼墨之举;其为“法”而超越于世“法”之外,其赏“倩”而不限于一般“倩”意。故罗立刚先生称,清醒之后,经此一番洗礼,真个是俗情涤尽,烦恼皆除,人生的价值,才真正显现了出来。幽窗青灯,潜移默化,灵魂得以纯净,那小窗之“幽”,正是一种惊喜,更是超越后的清闲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