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笔》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英]毛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U7ynUDMIdeza5xF-VV-80A
书名: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作者:[英]毛姆
译者:罗长利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7-6-20
页数:295
内容简介:
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叫作阅读家的职业,不会再有人比毛姆更加适合。
作家热爱读书,这似乎是自然的事,但像毛姆一样,按图索骥,从作家的作品问解到作家的生平和性格,再由他们的生平和性格回转身,关照作家的作品,并以此写成一本精彩绝伦的随笔集,也是文学史上并不多见的妙事。
这是一本巨匠的八卦之书,也是毛姆对于阅读和哲学的洞见之书。文学巨匠的辛辣秘密与有趣人性,简·奥斯汀善良的“刻薄”,司汤达内心的自卑,福楼拜童年的沙滩初恋,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迷惑与忏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背叛……
作者简介:
毛姆(1874—1965)
英国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出生于法国巴黎。
十岁时,父母已相继去世,遂被送往英国肯特郡,与叔父一起生活。1892年起,在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学习医科,同年,发表了首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广受好评,遂弃医从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法国红十字会,后受英国军方指派,在瑞士和俄国开展情报工作。曾多次赴南太平洋和远东地区旅行,许多小说因此颇具异域情调。晚年撰写了许多回忆录和文学批评,至八十五岁时方才搁笔。
主要散文作品:
《总结》
《巨匠与杰作》
《书与你》
⑵ 《我的世界观》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我的世界观》([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8aaMJ5Ao7KFLJ4mI4TuhrA
书名:我的世界观
作者:[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译者:方在庆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8-11
页数:504
内容简介:
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不仅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见解独到。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着名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物质结构、空间、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对人类思想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爱因斯坦不是一位仅专心自己专业领域,深居象牙塔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对人的天性了如指掌,对人间疾苦充满同情,为社会的各种不公正进行斗争的行动家。
除了科学论文外,爱因斯坦发表了大量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方面的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友谊、犹太人、纳粹德国等诸多方面。本书以影响较大的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为底本,收录了《观念与见解》《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里的及散落别处的相关文章,编译出一个独有的《我的世界观》中文版。其中有20多篇珍贵文章此前从未翻译成中文出版过。
爱因斯坦表达了自己对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科学家的看法。读者通过爱因斯坦的双眼,回到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回溯20世纪初科学发展进程。居里夫人、洛伦兹、玻尔、朗之万……这些科学家在当时环境下面临的压力,他们的抗争与奋斗;看到爱因斯坦讲述自己的成长和奋斗,他作为一个犹太人的责任与思考,观点与态度;以及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之路。通过这本书,人们将会对爱因斯坦产生更加完整的认知。他不仅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见解独到。
通过《我的世界观》我们将走近伟大的灵魂,认识一位诙谐幽默,充满个性的爱因斯坦。
-----------------------------------
【编辑推荐】
1.完整收录爱因斯坦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文章,有20多篇珍贵文章初次译为中文:
爱因斯坦是一位几乎所有人都熟知但又并不深知的大科学家,因为太着名,写他的人很多,读的人也就跟着读了很多别人写的爱因斯坦,却忽略了爱因斯坦本人的文字,人们鲜有机会去触碰爱因斯坦的学术论文和大部头的《爱因斯坦全集》。
这一版《我的世界观》把爱因斯坦对人生、科学、教育、战争、友谊、自由、宗教及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的文字完整编译在一起,让我们通过这一本书,与伟大的灵魂深度对话。
本书以影响较大的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为底本,收录了《观念与见解》《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里的及散落别处的相关文章,编译出一个独有的《我的世界观》中文版。其中有20多篇珍贵文章此前从未翻译成中文出版过。
2.可信、可靠的版本:
本书编译者方在庆博士,是国内着名的爱因斯坦研究专家,一直从事《爱因斯坦全集》的研究和翻译工作,组织策划过大型爱因斯坦科普展览,精通德文,在编译中文版《我的世界观》的过程中,与《爱因斯坦全集》主编、爱因斯坦研究专家罗伯特•舒尔曼(Robert Schulmann)博士保持密切联系,反复讨论内容的科学与准确性,力求最大程度上为中国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爱因斯坦。
本书基于德文原版翻译,消除了多处英译本转译造成的错误和语义损失,如影响较大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流传较广的一处译文“猪栏的理想”,是难以理解的错译,对理解爱因斯坦原意造成很大困扰,等等。
方在庆博士在本书的每一篇文章前都加了详尽的导读文字,给出文章的出处、写作时间和背景、发表的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是增进理解爱因斯坦非常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3. 爱因斯坦说爱因斯坦
跟爱因斯坦一起,回看20世纪初世界科学大爆发,他本人对相对论的解读,他独行者一般的奋斗,同样,通过爱因斯坦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身处世界大战中其他科学家的抗争和坚持。作为亲历者的爱因斯坦是20世纪初科学大爆发的直接见证人和参与者,在这本书中,爱因斯坦对20世纪上半叶科学界涌现的其他科学家的重要理论进行了天才的解读,如洛伦兹、居里夫人、普朗克、赫兹……以及他对前人——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的有趣评价。
爱因斯坦与玻尔亦敌亦友,在他们一次次的争论中推进了量子物理学的产生,为我们走进电子时代奠定了基础,才有了现在计算机互联网。
犹太裔德国科学家的身份给爱因斯坦的一生带来了巨大的戏剧性,逃离德国移民美国之后,他的言行以及对外联络都在FBI的严密监控之下。他签署了那封要求罗斯福总统研制核武器的信,使美国成为在“二战”中唯一成功研制出原子弹的国家。而最终他是通过广播得知了“曼哈顿计划”这件事。在去世前一年,爱因斯坦说:“我一生中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签署了那封要求罗斯福总统研制核武器的信。”
爱因斯坦本身除了是个科学家,更是一个聪明的人,他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堪称专业,对于科学和爱情都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但是为人又很有个性,既聪敏,又充满幽默感。这和我们以往从教科书中看到的人物点评或者丰功伟绩比起来,更真实也更有亲切感。
4.独特的装帧设计
本书的设计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用爱因斯坦举世闻名的质能方程E=mc2勾画出他广为人知的顽皮形象,千变万化的流光溢彩,体现爱因斯坦多彩的一面,他的文字、他的思想,富于变化,常读常新。
---------------------------------------
【名人推荐】
★杨振宁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罗伯特•舒尔曼(Robert Schulmann)博士 美国版《爱因斯坦全集》(卷一、卷二、卷三)主编、前波士顿大学教授、爱因斯坦研究专家
★陈难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林 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邓晓芒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
★刘 钝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特聘教授,《科学文化评论》主编、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Effective Member),剑桥大学邱吉尔学院海外研究员(Overseas Fellow)。历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主席、《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主编
★刘大椿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一级教授
★王渝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副所长、中国科技馆前馆长
★姬十三 果壳网创始人
★尹传红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邢志忠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爱因斯坦没有抓住什么机遇,而是创造了这个机遇。他的眼光改写了基础物理日后的发展进程。爱因斯坦逝世几十年来,他的追求已经渗透了理论物理学基础研究的灵魂,这是他的勇敢、独立、倔强和深邃眼光的永久证明。
——杨振宁
在过去的100年中,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原因并不在于政治,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科学技术——直接源于先进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技术。没有别的科学家能比爱因斯坦更代表这种科学的先进性。
——霍金
这是一本很值得深思,很值得玩味的书。说爱因斯坦是孤独者,是的,但是他拥有最多的读者。他对普天之下的爱和普天之下对他的爱是如此深刻和持久。说他没有学生,这么多的学者都在学习和领会他的每一句话。最孤独的却成为多最广为接受的。
——陈难先 院士
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是一部展示这位大科学家在那个阴云密布的年代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普通人充满智慧的日常思维的文集(按照国内的做法,也许要归于“随笔集”之类)。读了这部文集,通常立于大学物理系门前满脸皱纹的爱因斯坦雕像在我眼中突然间活了起来,不再作闭目沉思状,而是目光炯炯,直指人心。书中无数格言警句,都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最让我感佩的还是他的那些“夫子自道”,这些话语并没有丝毫炫耀或标榜的意味,而是朴素地展示出在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心中,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怎样的。
——邓晓芒
这本《我的世界观》汇集了爱因斯坦有关政治、哲学、宗教、历史、人生、和平,以及科学普及等多方面的论着,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的多彩人生与精神世界。编译者方在庆教授一直致力爱因斯坦与德国科学文化研究,全书编排合理,译文忠实流畅,并尽力提供了每篇文章的出处与相关背景,为中国读者更全面认识爱因斯坦提供了可靠的文献基础。
——刘钝
爱因斯坦不仅是卓越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充满人文智慧的哲人。他着作等身,但当下要找一个可靠又可读的文本却不容易。方在庆研究员编译的《我的世界观》,把爱因斯坦文献中的思想精粹集中起来了。丰富的内容,隽永的文辞,的确赏心悦目。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这本书堪为普通读者通向经典的桥梁。
——刘大椿
爱因斯坦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在科学史上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我的世界观》让我得以跟伟人近距离谈话,我看到一个正直、独立、可爱,脑袋里装满了奇思妙想的天才。感谢方博士的还原了这样一位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令我受益匪浅。
——姬十三
方在庆老师编译的《我的世界观》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从中我读出了爱因斯坦他老人家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立独行和实在。尤其像“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的金句发人深省,而像“我很幸运能与居里夫人保持20年高尚而纯洁的友谊”则令人读过莞尔一笑——似乎与伟大的异性保持纯洁的友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名人并无崇拜心理的我愿意强烈推荐这部书,因为爱因斯坦毫无疑问是所有科学家中最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学习的那一个,无出其右。
——邢志忠
作者简介:
[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着
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意志帝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1955年4月18日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去世,被认为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对物质结构、空间和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牛顿时代以来人们的世界观。他最为人知的是其质能等价公式E=mc2(被称为“世界上最着名的方程”)。因“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尤其是他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以及150多篇非科学论文,留下了3万多封信件。他的智力成就和独创性使得“爱因斯坦”成为“天才”的代名词。爱因斯坦利用自己非凡的社会名望,致力于国际理解与和平。他称自己为和平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犹太复国主义者。
方在庆 编译
1963年生,湖北天门人。1979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物理学系,1991年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自200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尤其关注爱因斯坦、德国的科学与现代化。曾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杰出访问学者”,德国慕尼黑大学埃里克•弗格林教席(Eric-Voegelin-Professur,C3)以及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客座教授等。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论着和译作多本。
⑶ 《中国文化二十四品(精装套装全24册)》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文化二十四品(饶宗颐、叶嘉莹顾问 套装全24册)》(陈洪 、 徐兴无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中国文化二十四品(饶宗颐、叶嘉莹顾问 套装全24册)
作者:陈洪 、 徐兴无等
出版年份:2019-1
内容简介:1、龙凤呈祥
龙是华夏祖先的化身,凤是民族飞翔的理想,龙和凤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凤呈祥,象征着我们民族多元一统的抟成历程,凝聚着中国文化刚柔相济的力量和阴阳和谐的情韵,象征着太平盛世的到来。中国文化龙飞凤舞,自强不息。其特征沉潜而升腾,悠久而日新;其结构简易而精致,平衡而变通;其精神雄浑而典雅,中庸而刚健。谈龙说凤,走进中国文化的美丽殿堂。
2、书同文字
汉字古老悠远,是一条蜿蜒无垠的历史长河;汉字构形奇妙,是先人伟大智慧的结晶;汉字灵动飘逸,展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艺术创造。“文”是花纹,是万事万物的象形符号;“字”是生育,是文与文相亲相爱繁衍出的子子孙孙,中国文化的基因和血脉由汉字组成。汉字的理想是“书同文字”,统一的字形与书写,锻造了中国文化的坚强骨骼。汉字以整齐的身姿站立着,砌成中华文明的长城。
3、载之书册
《尚书》有云:“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书籍多的国度,在书写、形制、印刷、流播、收藏、分类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与制度,珍存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智慧。典册从契刻发展到书写,以甲骨、简帛、金石等形态而存在,而纸的发明带来了书写与传播的便利,进而制作出纸墨飘香、书法隽美的印刷书籍。经典于是乎产生,传统于是乎继承,学术于是乎发明。
4、仁义礼智
仁、义、礼、智,是中华伦理的“四维”,支撑起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它们根源于人类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蕴育于上古礼乐文化,由孔子创发,孟子阐明,在汉代形成了牢固的思想体系,成为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维系人伦、高扬人道的道德标准。它们既是个人修身养性、努力向善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和谐、民族凝聚、人类和平的道德理想。
5、君子之学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的文化悠久而绵延、源远而流长、古老而常新,重视教育是其内在的文化动力。古代中国创造了自成系统的官学、私学以及书院等教育机构和制度;确立了被誉为“世界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孔子开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多是教育家,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体现了自觉而觉人,己欲立而立人的仁爱精神。教育既是成人之道,更是治民之道,富之而后教之,使之成为君子。
6、王霸之道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中国的文化理想就是政治理想,政治是中国历史车轮的轴心。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对国体设计、德刑关系有着精致的设计与阐述。从周公制礼,到商鞅变法,中国古代社会由宗法封建王国发展为统一郡县帝国,其政治和文化制度在礼法并存、王霸杂用的张力之中不断地变革、更张。兴亡成败,载舟覆舟,为后世留下有益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塑造了中国人情理兼顾、改革变通的政治性格。
7、四海之内
中华民族起源于中国大地上不同的地域文明,五十六个民族来自历史上诸多的古老群体,他们都为中国文化贡献了聪明才智,正如孟子所说:舜为东夷人,文王为西夷人,皆能“得志行乎中国”。古代各民族共生共存,既有和亲、会盟、互市、通贡的和平友好,又有对抗、冲突、割据、兼并的利益斗争。历经时间长河的洗礼,他们形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升华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高尚情怀,蕴育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这正是中国不断复兴并走向强盛的关键。
8、赤县神州
中国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县神州”。大禹治水,又将中国划分为九州。这是战国时代思想家的奇思妙想,是中国地理文化的神话传说,它消解了封建国家的政治主体,呼唤着宏大的政治空间,“九州”象征着中国统一的文化地理观念。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存方式,每一个“州”都具备独特色彩的土壤、独特品质的人性与物产、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文化名胜。让我们打开古老的《山海经》,游览天下名山大川,领略中国的地理文化。
9、风土人情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大地纵横万里,百族共生,风土人情,五彩缤纷:合两性之好的婚规、舌尖百味的饮食、继祖正体的姓名、和睦人群的礼仪、祈福求吉的信仰、普天同庆的节日,描绘出中华民族数千年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卷。推开历史的窗口,用长镜头聚焦源流,管窥先民的生生息息;用近镜头纪录写真,剪裁中国的衣食住行,去发现“人情似故乡”的中国。
10、九流十家
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渊薮与源泉。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知识普及,思想自由而活跃,诸子们以“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游说救世,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九流十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他们一方面激烈辩论,水火不容;一方面百虑一致,殊途同归,都是入世或经世之术。相互之间可以论衡而融合,可以并行而不悖。中国思想综合创新的基调和走向由此确立。
11、内圣外王
它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虽屡经坎坷,甚至濒临灭顶之灾,但至今仍然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在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与社会心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源起于洙泗之间,由孔子开宗立说,将西周礼乐文明的精神创发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伦理价值,经过历代仁人志士的阐释与履践,如大江大河,泽润了中国和东亚,并汇入世界文明的海洋。这就是儒学,是“内圣外王”之道,是成人立德之教。
12、莲花净土
从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佛教,与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儒、道两家,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主要的三个精神传统,共同关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身心的文化取向,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了解佛教在其中的形成、绵延和影响。净土开出的莲花,根源于古老的印度文化,延展出中国、东亚和世界的繁茂枝叶,开放出多姿多彩的信仰与艺术之花,结出了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融合的硕果。
13、抱朴归真
道教是中国古代巫术与道家思想凝聚而成的本土宗教,在宗教、哲学、美学、文学、科技等诸多方面对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产生了浪漫而深刻的影响。它探索宇宙的奥秘,寻找长生的秘诀,故而炼丹、画符、运气、行医;它并不禁欲,但摈弃名利,故而仙乐飘缈,男女神交;它并不玄想,故而饮酒服药,羽化登仙。它热爱生命,崇尚自然,抱朴归真。
14、文苑英华
中国古代文学是礼乐文明开出的奇葩,礼是社会规范,发为文章;乐是心志情怀,发为诗歌。诗言志而缘情,文明道以立言,它们是中国文学的正统,是中国书写的范式。诗意和文采是中国任何一种艺术的灵魂。在艺术上,它们或温柔敦厚,或绮靡朗丽,或平淡自然,或空明宁静,或豪迈飘逸,或沉郁顿挫;沉思翰藻,炼字度句;比兴寄托,境界高远;文苑英华,美不胜收。
15、今古传奇
说部之体,渊源于史传;志怪志人,滥觞于六朝。唐传奇、宋话本,各擅其胜,文言白话,自此始分,小说之义,渐与今同。章回长篇,明清为盛,四大奇书,雅俗共赏,《红楼》一梦,是为*。而话本短篇,“三言”“二拍”,坊间刊刻,流播市井。讽时骂世,谈鬼说神,演说痴情,了断公案,演绎历史,表彰忠义,尽在今古传奇之中。
16、花雅争胜
百戏杂剧、南戏传奇、海盐弋阳、花雅争胜,中国戏曲早形成于民间社会,随着历史的推移,文人雅士参与创作,产生了许多精湛的经典之作,由民间文化上升为高雅文化,进入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中。悲壮的《窦娥冤》、凄凉的《梧桐雨》、华美的《牡丹亭》、幻灭的《桃花扇》,舞台春秋,人生写照;生旦净丑,粉墨登场;一折一出,顾盼生姿;感天动地,曲尽悲欢。
17、艺舟双楫
毛笔是中国造型艺术独步于世界的工具,书写勾勒,气韵生动,浓墨淡彩,随类赋形。书画同生于锥颖,如江河同源于昆仑,流为山水花鸟的画卷,流为篆隶真草的碑帖。在墨香纸韵的支持下,毛笔抒发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胸襟意气和对人生的心灵感怀:“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18、金声玉振
音乐是维持道德教化和抒发个人情志的工具,中国古代音乐在制度、机构、乐器、乐理等方面均有独造,《诗经》皆是乐曲,《楚辞》亦为歌诗。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制礼作乐,金声玉振;五声六律,调和律吕;祭唱歌赞,和谐天人。汉武乐府,广采“赵、代之讴”“秦、楚之风”;隋唐燕乐,融汇胡汉中外之音。而音乐高妙,知音难觅,令人怅惘。所谓高山流水,大音希声。古人诗云:“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19、采菊东篱
山水、园林、饮馔、游艺,表达了中国人高雅的生活姿态和诗意的栖居方式。山水本是自然之物,古人却赋予它生命肌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寄托了人生的志向与抱负。古典园林,壶天自春,以小见大,融自然、艺术、意境之美为一体。饮食茶酒,调和鼎鼐,烹煮蒸炒而特重滋味。围棋、蹴鞠、投壶、酒令,游于艺而娱身心,虽为小道而见妙理,蕴含着智慧和乐趣。
20、红粉闺秀
红粉与闺秀,是中国古代两大女性群体。在家庭伦理和男权社会的制约下,她们的社会生活空间受到制约,但是她们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女性文化,赢得了尊严与地位,母教淑仪、贤媛才女,层出不穷,尤其在文学艺术方面成就突出,因为她们的感情细腻而丰富,或温婉地抒发了闺怨之情,或率性地吟唱着艳歌情曲。山间竹喧归浣女,浔阳江头听琵琶。感伤如梦青春,珍惜花样年华。
21、天工开物
被科学视为巫术的中国古代数术文化,积累了中国人与大自然交往的经验和手段,恰恰是古代科技的萌芽。中国人用阴阳五行分析物质关系,催生了发达的物质文明。被全世界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皆发明于汉唐这两个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中医、陶瓷、制茶、丝绸及其它传统手工艺至今仍是独到的科技。中国的科技思想充满了伦理因素,主张道技结合,天工开物,启发我们反思现代科技面临的伦理和生态困境,是珍贵的思想遗产。
22、悬壶济世
中国古代医学辨五味以养形,节情欲以养神,和天气以养精。从调养五脏,到调治性情,再到察占节气,使自然赋予身体的元气精神得以保持,形体血气得以长养,包涵于其中的道德心灵得以培育,人民安康而臻于王道。故医道即人道,治病即治国,悬壶济世,救民水火,古人云:“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又曰:“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传统中医学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情怀,积极探索天人之道和伦理精神。
23、风月同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公元8世纪日本圣德太子的话,呼唤起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东渡传法的信心。从汉至唐,东亚各国分享中国的文化成果,并各自奉献出智慧,共同建构了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古代东亚文明。儒学和佛教抟成了整个东亚文明圈的制度与信仰,而汉字成为东亚文明的通用文字,中国的诗文典范和书写体式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和精英的书写,创造了精神文明的高级成果。正如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句所云:“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24、变法图强
文化因传承而不息,因变通而不衰。明清以来,中国因专制自大而固步自封,渐失活力,国势不振,弊政丛生。至近代列强纷至,国门洞开,民族危难日益深重。于是穷则思变,仁人志士借鉴西方文化,探寻救国之道,企求革故鼎新,变法图强,虽屡遭挫折,仍前赴后继,谱写了争取民族和文化复兴的壮丽乐章。
⑷ 求推荐一些PDF电子书资源类网站
这位朋友你好,如果你的手机是安卓或者ios系统,目前你可以下载宜搜新推出的宜搜+app,宜搜+里面的小说分类跟原宜搜小说分类一样,并且提供离线下载,你可以将您喜欢的小说先进行缓存,之后再进行下载,同时宜搜+还提供新闻、小说和图片的阅读与下载,并且支持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等,更人性化,同时也为你节省流量!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如果满意请采纳。中午好, 祝愉快。
⑸ 《祖先的故事》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祖先的故事》([英]理乍得·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63VA0tltQwo_YN4lkiuhLA
书名:祖先的故事
作者:[英]理乍得·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译者:许师明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9-7
页数:1032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祖先的故事》是当代伟大的进化生物学家理乍得·道金斯向公众传播科学的经典力作,是一部40亿年气势恢宏的人类进化史诗,被誉为珍宝级科普畅销书。
道金斯在书中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命演化全景图,他以《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表现手法,用近60个故事让我们与地球上现有的所有生物一起坐上时间机器,向40亿年前的远古回溯,朝拜我们共同的祖先:一路上,我们将与同时出发的其他现生生物按照亲缘关系的远近一一相会:猿人、黑猩猩、有袋类、蜥形纲、栉水母、海绵、真菌、古菌……每一次会合之后又以一个共同祖先的面貌再次启程……
这是一场以科学的准确、敏锐的洞察以及饱满的激情所完成的生命朝圣之旅:它将分子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前沿研究结果融为一炉,且近60个故事之间穿插有介绍旅途情况的开场白、展示进化谱系的路线图,以及我们共同祖先栩栩如生的复原图像。
《祖先的故事》将我们带回生命在这颗星球上起源的那一刻,它如此迷人,令人沉醉……
理乍得•道金斯作品系列
01.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
02. 延伸的表型
03. 盲眼钟表匠:生命自然选择的秘密
04. 攀登不可能的山峰
05. 解析彩虹:科学、虚妄和对奇观的嗜好
06. 魔鬼的牧师:关于希望、谎言、科学和爱的思考
07. 祖先的故事
08. 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进化的证据
09. 超越上帝
【编辑推荐】
《自私的基因》作者理乍得·道金斯写给大众读者的科普力作;
畅销程度仅逊于《自私的基因》,《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被公认为珍宝级科普畅销书;
《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大力推荐,《纽约时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数十家媒体纷纷推荐;
60个故事+40个会合点+70幅彩图+100余幅插图,逆向年代法追溯所有生命的共同始祖,堪称一部气势恢宏的生命进化史诗,见证40亿年人类进化的非凡跃迁;
猿人、黑猩猩、有袋类、蜥形纲、栉水母、海绵、真菌、古菌等40个会合点,汇集100多年来无数进化生物学家多元的科学智慧,重建生命编年史;
每一个刚刚启程探索这个世界的聪明年轻人都应该拥有这本书——900多页通俗易懂的文字和100多幅优美的插图,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地球上的生命从40亿年前诞生直至今日的故事,更为特别的是,这是一趟生命的反向进化之旅,从现在的人类一路回溯到40亿年前生命在地球上起源的那一刻。
【名人推荐】
如果我说没有多少人会对原口动物、蜥形纲和海鞘感兴趣,我想我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但当你意识到我们必然先成为这样的生物才能进化成人时,它们就显得更加迷人了,而道金斯清晰审慎的文字使它们以一种可靠却出人意料的方式变得愈加令人陶醉。——《万物简史》作者、英国皇家学会荣誉院士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
《祖先的故事》是一场朝圣。道金斯此处的主题是生命的历史……你将时刻记得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我们自己的族谱……别的书不曾给我们这样的感受,无数年的进化带来的改变如此奇异而宽广,所有生命的联系是如此紧密,比我们几年前以为的要紧密得多,这一切都给人一种即时的眩晕感……道金斯的行文精细明晰,毫无模糊不清之感,只要付出时间和思考,哪怕最棘手的段落也保证让人有所收获。——《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
每一位刚启程探索这个世界的聪明年轻人都应该拥有这本书。它将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敬畏感,向他们证明这个世界拥有着不会枯竭的魅力。——《星期日电讯报》(Sunday Telegraph)
作为对思想史的一大贡献,本书代表了不列颠公共知识的最顶尖水平。书中观点一如既往地鲜明,正是我们所期待的道金斯作品应有的样子。——《卫报》(Guardian)
内容宏富的进化学着作……在道金斯的生花妙笔之下,朝圣者的故事给人以无限的惊喜。他极擅长解释科学问题,哪怕是超出进化生物学领域的话题,不管是数学还是宇宙学,他都能让读者轻松理解……我们不奢望会有另一部杰作能与《祖先的故事》媲美。——《金融时报》 (Financial Times)
道金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发明家,他发明的不是实验或者机器,而是概念。在过去30年里,他成为一位了不起的讲解员,将严肃的科学研究与风趣的通俗写作融为一体……900余页明晰的文字和上百幅优美的插图,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地球上的生命从40亿年前诞生直至今日的故事……这本书试着把我们自命不凡的人性看作一部宏大戏剧中微小的一章,好似漫长的一天中最后几秒钟的疯狂,这种处理方式极具才华,而且非常成功。——《旗帜晚报》(Evening Standard)
文笔优美……道金斯的这部作品引用了过去和现在一大批生物学家的工作成果。没有哪本书能像这本书一样展现出过去一个世纪以来进化生物学家们那种纯粹而多元的智能活力。几乎每一页都是洞察力的见证,正是这种令人难忘的洞察力洞见了自然的奇异与丰饶,以及它遭遇的困境和非凡的跃迁。——《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
《祖先的故事》是一场朝圣。道金斯此处的主题是生命的历史……你将时刻记得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我们自己的族谱……别的书不曾给我这样的感受,无数年的进化带来的改变如此奇异而宽广,所有生命的联系是如此紧密,比我们几年前以为的要紧密得多,这一切都给人一种即时的眩晕感……道金斯的行文精细明晰,毫无模糊不清之感,只要付出时间和思考,哪怕最棘手的段落也保证让人有所收获。——《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
这场朝圣作为“逆向”的历史,既是对我们何以存在的深入探寻,又是一种提醒:尽管我们傲慢地以为“人类是进化的最终章”,但进化并不以我们为终点……《祖先的故事》正是这样令人满意的作品:不仅跟前贤的杰作一样引人深思, 而且更加能够反映出这个主题应有的慷慨与热情。道金斯的写作一贯简洁生动,而且常常既优雅又诙谐。——《苏格兰报》(Scotsman)
惊人而卓越……道金斯是最温和、最能振奋人心的说服者,文雅而高尚……这本书将博学与亲切融为一体,极其迷人,无论是立意还是结构都富有原创性。——《堪培拉时报》(Canberra Times)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很好地阐释了它的中心哲学。朝圣暗示着敬畏,而这样的敬畏应该致予这个庄严壮丽的现实世界。——《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读者不但能得到生物进化方面的丰富知识,而且还能体会到科学研究那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专注感。——《独立报》(Independent)
这位伟大的进化学家向我们呈现了一部新的生命编年史,而且插图非常精美。——《经济学人》(Economist)
这确实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全赖道金斯先生的技巧才得以成功,丝毫不曾将观点的复杂性献祭给贪婪的简化之神。——《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祖先的故事》完成了近乎无法完成的任务:使生物学(不是生物化学、脑科学或野鸟观察,而是完整的生物学)再次变得有趣。——《柳叶刀》(Lancet)
《祖先的故事》是一本无畏的书,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将我们带回生命在这颗星球上起源的时刻。——《爱尔兰时报》(Irish Times)
这本书写作上乘,插图一流,讲的又是人类起源这样一个永远迷人的主题……细节翔实,认真动人。——《每日邮报》(Daily Maily)
《祖先的故事》让读者为它的多样和精巧感到惊奇……配以杰出而且精美的插图,道金斯这种清晰的诠释能力令人敬畏。——《天主教先驱报》(Catholic Herald)
作者简介:
理乍得·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首席西蒙尼“公众理解科学教授”,进化论生物学家。他是英国着名科学作家,几乎每本书都是畅销书,并经常在各大媒体引起轰动。2005年,英国《前景》杂志会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选出在世的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道金斯赫然在列。
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他的基因观念颠覆了我们对自身的认知,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其他主要作品有《祖先的故事》《延伸的表型》《盲眼钟表匠》《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解析彩虹》《魔鬼的牧师》《攀登不可能的山峰》《超越上帝》等。
黄可仁(Yan Wong)
英国进化论生物学家,在牛津大学师从道金斯,并与其合着《祖先的故事》。曾任教于利兹大学,现为广播电视主持人,致力于科学普及。
⑹ 《基因传(精装版)众生之源》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基因传(精装版)》([美]悉达多·穆克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基因传(精装版)
作者:[美]悉达多·穆克吉
译者:马向涛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4
页数:620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让人类社会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
《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2010年,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详尽记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历史,出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但是这本书不反映癌症病变之前生命的常态。如果癌症是人类身体发生病变之后的魔鬼,那么是何种力量在此之前维系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呢?作者在癌症研究过程中意识到,只有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机制,于是,在探究常态与遗传奥秘的过程中,作者创作了另一部更加深入人类命运源头和颠覆生命认知的着作——《基因传》。《癌症传》讲的是生命的病态,《基因传》讲的是生命的常态,因此《基因传》可以被视为《癌症传》的前传。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基因传》出版者)
《基因传》不仅是一部翔实记述(基因)科学发展的历史,更是人类在21世纪面向未来的宣言。
——马向涛(《基因传》译者)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见识丛书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见识丛书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美]约翰•R. 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见识丛书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见识丛书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见识丛书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见识丛书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见识丛书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见识丛书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见识丛书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见识丛书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见识丛书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上下册)》(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见识丛书19:内战,一部观念史》[美] 大卫•阿米蒂奇
《见识丛书20: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 凯利
《见识丛书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以]赫拉利•尤瓦尔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读《基因传》的N个理由:】
1. 不是所有写基因的书你都能读得懂。
2. 这本书所讲的故事,和每个活生生的人都息息相关,你所有关于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的问题,都会在书中找到新的答案。
3. 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基因的发现,让我们终于无限接近这些大问题的真实答案。
4. 这本书写了3000年来人类对生命遗传迭代奥秘的探索。
5. 为什么人人相似却又千差万别?生命的演化过程里,是什么在背后决定着这一切?这个问题困扰人类几千年,从亚里士多德到达尔文,人类始终探索。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基因,终于找到了破解生命奥秘的钥匙。
6. 整本书写了240位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
a. DNA双螺旋的发现过程,惊心动魄,如大片一样精彩。
b. 纳粹德国利用“优生学”理论,让集中营成了世人心中永恒的伤疤。
c. 你以为科学家之间都应该是“我好崇拜你啊”,但其实,他们可能即使合作也不忘记斗争。
d. 一个在学校里表现“良好”的美国小女孩,却和妈妈以及妈妈的妈妈一起被认定为“智障人士”。
e. 你以为你是女人,我以为我是男人,但基因说,我们可能都错了。
7. 基因是没有情感的,《基因传》是有温度的。
8. 如果非找一本类似的作品,就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吧,《人类简史》用崭新的大历史视角和高超的写作手法,重述了人类从起源到今天的故事,《基因传》也从宏大的视野和人类终极问题的关怀,用极讲究的叙事手段,把基因的故事讲了个通透。
9. 之前写基因的书也不少,但都零零散散的,从来没有像穆克吉这样完整系统地梳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基因传》是一部知识密度极高的佳作。
10. 这不是生硬的科普书,作者同时把政治、历史、人性、伦理、道德等议题穿插在里边,是一部有厚度的作品。
11. 好看,真的好看,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科学家们抓住片段的线索和证据,一个一个攻破基因难题,像侦探小说一样好看。
12.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完整地了解基因的全部知识,关于基因,看这本就够了。
13. 印度裔美国医生,这样的身份,让作者的写作别具一格。
14. 穆克吉的前一部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获得普利策奖,他是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
15. 未来,这本书关系所有人的未来!基因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基因测序、基因克隆、基因检测、基因诊断、基因编辑……这些技术可以为我们带来巨大好处,可以治愈疾病、预测未来、更新我们对性别、身份、选择的认知,基因时代正在到来。但是,基因也涉及智力差异、种族歧视、伦理、道德,20世纪40年代纳粹德国就歪曲利用了基因理论,制造了种族屠杀的灾难。人类已经掌握了定向改造基因的技术,影响基因的功能,从而使身体状态、生理机能甚至人类本身发生改变,那么谁有权力支配它们并且确保安全呢?谁将成为此类技术的主导者,而谁又会成为它的牺牲品?当我们具备理解与掌握人类基因组的能力时,传统意义上的“人类”概念也许将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
16. 穆克吉很帅,嗯!
究其根本,人类不过是携带基因的载体与表达功能的通路。基因是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源泉,而我们就像是风驰电掣的赛马,在转瞬间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它们的组成与世间的善恶无关。同时也不会受到人情冷暖的影响。我们只是这些遗传物质最终的表现形式。
——村上春树《1Q84》
【名家推荐】
《纽约时报》畅销书,2016年度精英阅读书单
《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
《经济学人》2016年度书单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编辑部2016年度值得一读的科技、科学类图书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
郝景芳 (童行计划创始人,《北京折叠》作者)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神经生物学博士)
李开复(创新工场CE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
李清晨(医生、科普作家、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心外传奇》作者)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刘苏里(北京万圣书园创始人、知名学者)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尹烨(华大基因CEO,生命科学科普节目《天方烨谈》主创)
张羽(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作者)
安东尼•多尔(普利策奖得主,《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作者)
保罗•伯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LinkedIn创始人)
玛丽亚•拉莫斯(Maria Ramos,英国巴莱克银行南非子公司CEO)
联袂推荐!
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带领我们穿越基因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穆克吉还是一个优雅的、会讲故事的人。
——比尔•盖茨
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有两件事,一个是人工智能,另一个是基因科技。基因的发现、基因理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类有机会无限接近生命秘密的真相。穆克吉医生的《基因传》来得正是时候,完整梳理了基因理论和技术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讲述了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的故事,以及基因技术对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的边界的触碰,和他的前一部作品《癌症传》一样,丰满而富有启发性。我们对基因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正在到来的基因时代,有更多的可能让人类克服疾病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再听天由命。
——李开复(创新工场CE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
基因的发现和发展揭开了生命的奥秘,将深刻影响我们人类社会的走向。穆克吉是集医生、学者、科普作家于一身的印度裔美国人,他一方面掌握关于基因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以科普作家的身份,把深奥难懂的知识以文学笔法呈现出来,有故事,有情节,让人读起来酣畅淋漓。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神经生物学博士)
我推荐这本书,不仅在于它的确好,而且在于它的意义。尤瓦尔•赫拉利在红遍全球的《未来简史》中指出,人类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两门科学,一是人工智能,二是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也被称为基因工程。这门科学现在已用于制药、基因检测和基因重组。运用基因科学,我们能挽救人的生命,消除祖上遗传而来的缺陷,这不是使人类未来更美好吗?要了解基因科学的未来,一定要了解它的过去与今天,读《基因传》的意义就在于此。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作者在远古的遐思、技术的进步与科学家个人命运的沉浮之间来回切换,收放自如,大开大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广袤幽深的历史长卷,是近年来不容忽视的科普佳作。
——李清晨(医生、科普作家、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心外传奇》作者)
穆克吉是一位宝贵的既能做研究又能写作的医生,他让深奥的医学概念不再晦涩难懂,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感受到基因和遗传学的美妙。希望《基因传》的出版能让更多人了解基因技术,这是现代医学史上了不起的一笔。
——张羽(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作者)
所有人都知道,基因科技对人类很重要,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只看到神奇的结果,看不到发生的过程。读这本《基因传》是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如曲径通幽,不仅能看到新发现带来的曙光,也能看到曙光被幽暗的密林遮蔽,而最后重新见到突破密林的光芒,让人更理解科学探索的兴奋。
——郝景芳(童行计划创始人,《北京折叠》作者)
从第一个站起来的类人猿,到科技加身的现代人,我们从未停止对自身的好奇,对祖源的探究。基因是塑造人类的根本,我们对它的了解却不足百年。《基因传》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对基因科学发展史展开描述,故事性强,情感丰富,鲜活地展现遗传规律与基因的发现过程,启发人类思考未来之路。真正威胁人类未来安危的不是科技脱缰的可能性,而是掌握科技的人如何选择。康德说过两样让人惊奇和敬畏的事,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科学无止境的探索终将令惊奇不再,惟愿人类对道德的敬畏之心永不改变。
——尹烨(华大基因CEO,生命科学科普节目《天方烨谈》主创)
这不是一本仅介绍生物技术和常识的读物,它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框架下,从基因这个独特视角,重新阐释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之间的碰撞和博弈。
——大象公会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大多数医生,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基层医生,都把治病看作处理好症状,有平稳的生命体征即可。了解基因,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生命、拓展自己的职业边界。《基因传》的作者悉达多 • 穆克吉博士,因为有着肿瘤临床与研究的“双重”经历,他的文字,让临床医生可以从亲切的角度,了解这个领域的内容。
——丁香园
如果你热爱散文,这本书刚好合你胃口,如果你想明白关于基因编码的事情——不是达到一个基因学博士的水平,但是足够在饭桌上就这个话题掌控全局——那这本书适合你。这本书能让你思考,但同时又能让你回避思考的重负。
——Saurabh Jha(医学科普作家,皇家外科医生)
这部作品也许可以被视为数千年来罕见的惊心动魄的侦探小说,而包括亚里士多德、孟德尔以及弗朗西斯•柯林斯在内的各位学者均为探究生命的奥秘做出了贡献。作为《众症之王:癌症传》的姊妹篇,《基因传》不仅继承了气势磅礴的叙事风格,同时也成为超越前者的经典。如果你期望了解人类的现在与未来,那么这本书就是不可或缺的佳作。
——安东尼•多尔(普利策奖得主,《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作者)
2010年,悉达多•穆克吉医生曾经以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让读者为之陶醉,而现在看起来这不过是《基因传》正式登场之前的热身,他将本书打造成为集科学、历史以及自传为一身的史诗般作品,其广度与深度堪比文学名着《失乐园》。
——《纽约时报》
(基因的)故事曾被人们用诸多不同的方式细致地描述过,但这次,穆克吉以一种罕见的宏伟视野讲述了这部(基因的)新历史。
——《纽约时报书评》
穆克吉通过感人至深的故事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娓娓道来……同时还在秉承医学严谨的前提下以诗歌般的语言彰显了人性中的柔情、脆弱以及光芒。
——《华盛顿邮报》
在穆克吉浪漫的叙事语境里,他双眼犀利地指向那些矛盾的细节和尚未定论的讽刺之事。这位天才犀利地锁定了化学抽象物中隐埋的情感真理,让你感觉好像成功考过了一门你曾惧怕报名的大学课程,并且,你享受了这过程的每一分钟。
——安德鲁•所罗门(《正午恶魔》作者),《华盛顿邮报》
《基因传》是一部承前启后的生命科学思想史,作者以缜密的逻辑诠释了当代广受关注的科学问题。
——《今日美国》
《基因传》不仅描绘了生命科学发展的壮美蓝图,同时也对传统人类概念提出了道德与哲学挑战。
——保罗•伯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这部在现代格局下激进而又具有争议性且有亲和力的着作,是如此的扣人心弦。阅读它,装备好自己,来迎接未来的到来。
——布莱恩•艾波雅(《如何长生不老》作者),《周日泰晤士报》
他(穆克吉)对(基因的)历史脉络的厘清、引人入胜的讲述,是他雄心壮志的彰显,也是其不容磨灭的成就的见证。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书中没有落下任何一个可信的、生动的调查。
——《卫报》
这是一部囊括了复杂思想的巨作……中文写作细致,可读性和趣味性都很强,可以说是所有科学革命中重要的作品之一。它注定会对我们的下一代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观察者》
《基因传》探讨了一个永恒而复杂的主题。实际上,它与我们每天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作者让它与我们更加接近,更加扣人心弦。
——马克•海登(《深夜小狗的神秘习题》作者)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印度裔美国医生、肿瘤专家、知名科普作家。
他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并在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助理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治疗和与血细胞有关的基因功能上。2010年,他出版着作《众病之王:癌症传》,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文学奖,《时代》杂志称其为“1923年以来有影响力的100本英语书之一”。2016年,《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译者简介】
马向涛,研究员/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外科肿瘤学临床与基础研究,翻译了《基因传》《肿瘤临床试验》等专着,曾经荣获首都优秀医务工作者奖章。马向涛博士是北京市海淀区医疗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主任,同时还兼任《肿瘤防治研究》与《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委,曾在《中华医学杂志》《癌症》《医学与哲学》等数十种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马向涛博士致力于医学人文传播与健康知识科普,现在与家人生活在北京。(微信号:DRXIANGTAO,欢迎交流讨论。)
⑺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美] Robin Williams)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
作者:[美] Robin Williams
译者:苏金国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
页数:252
内容简介:
畅销设计入门书最新版,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设计师
在这个创意无处不在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设计师。简历、论文、PPT、个人主页、博客、活动海报、给客人的邮件、名片……,处处都在考验你的设计能力。
美术功课不好?没有艺术细胞?毫无设计经验?
没关系!在设计大师RobinWilliams看来,设计其实很简单。在这部畅销全球多年、影响了一代设计师的经典着作中,RobinWilliams将优秀设计的秘诀归纳为对比、重复、对齐和亲密性四条基本原则,并用简洁通俗、幽默生动的文笔,同时配以大量经过修改进行前后对比的实例图解和设计练习(并提供解答),直观清晰地传授给读者。通过本书,普通读者很快就能够自信地设计出专业级别的作品,而专业设计师也将从中获得灵感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RobinWilliams 世界着名设计师、技术专家和畅销书作家。通过写书和授课,她已经影响了整整一代数字设计师。同时,作为Adobe和Mac技术社区内的偶像级专家,她拥有大批拥戴者。她是PublishMagazine、AdobeMagazine等杂志的专栏作家,是MacWorldExpo等业界重要活动和组织的顾问委员会成员,还创办了SantaFe电影艺术学院。除本书外,她还着有几十部畅销图书和获奖着作,包括《写给大家看的Web设计书》等,有的书已经被翻译为十几种文字,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图灵社区对她做过访谈,收录在本书内,感兴趣的读者看看被豆瓣网友评为“J.K.罗琳似的艰苦奋斗代表”的Robin是如何自我定位的。
作者简介:
RobinWilliams
世界着名设计师、技术专家和畅销书作家。通过写书和授课,她已经影响了整整一代数字设计师。同时,作为Adobe和Mac技术社区内的偶像级专家,她拥有大批拥戴者。
她是PublishMagazine、AdobeMagazine等杂志的专栏作家,是MacWorldExpo等业界重要活动和组织的顾问委员会成员,还创办了SantaFe电影艺术学院。除本书外,她还着有几十部畅销图书和获奖着作,包括《写给大家看的Web设计书》等,有的书已经被翻译为十几种文字,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⑻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胡颂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B72k57yGjG0hDAoKXUaIzQ
书名: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作者:胡颂平
豆瓣评分:9.2
出版社:联经
出版年份:1984-05
页数:322
内容简介:
胡颂平,浙江温州人,他是前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1958年至1962年去世前的秘书。
胡颂平编过《胡适之先生谱长编初稿》,全书长达三百馀万字,是研究胡适的必备参考书。胡适晚年常同他谈到一些历史、文化、人物,胡颂平都记在《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他曾经想让胡适看这些记录,但胡适最后还是没看,胡适说“你还是当做我不知道的记下去,不要给我看”。唐德刚在《民主先生与自由男神》一文中曾暗示胡颂平本来是奉命监控胡适,但后来竟成了“胡学”的“程门立雪派”。
作者简介:
胡颂平先生生平纪略
在乐清人文历史上,大半生时间从事秘书职业,并且业有所专,专有所成,让世人记住的,胡颂平先生可算是一个特例。
一
颂平先生1904年出生于虹桥镇杏庄(现建强村)一个耕读人家。乃父子和,为邑廪生,以医术闻名乡里,着有《临症辨证》、《菽茸子医案》。颂平在家排行第五,字企常,蕴意其兄弟五人像三国马良、马谡“五氏五常”一样,均有才也。颂平三岁时丧父,母亲代行父职,亲自督教诗书,并一度从读家塾,后肄业于虹桥高小。1922年考入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曾师从朱自清、马孟容等名师,1926年考入广州中山大学,翌年其母病故,他辍学返乡奔丧,越年转入上海中国公学继续读书,曾从伍叔傥习汉魏古文,1930年毕业,得法学学士。颂平自幼天资聪颖,精读经史,过目不忘,思路开阔,志向高远。他在温州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曾作联语云:立志应期名有寿,读书岂仅俗能医。其师特为此批十六字:语壮才宏,必伸其志,名垂久久,勉矣胡生!
二
颂平先生从中国公学毕业后,一度担任过上海敬业中学和浦东新陆师范学校教员,1933年转任国立同济大学校长室秘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追随昔为中山大学校长、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朱家骅到杭州任职。此后20年,他的命运就和朱家骅联系在一起,其职务亦与朱家骅同进退。1938年4月,朱家骅转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秘书长、中央调查统计局局长,其时抗战形势紧迫,政府可能内迁,胡颂平感到自此将要背井离乡,决定回家乡探一次亲。这是一次他与家乡父老的生离死别,此后他未再回过家乡。他大哥颂同的挚友赵丹秋先生曾作一首七律《赠别企常》,对他的这次匆匆返乡之旅作了一次情感摄录。诗云:
遍地干戈行不得,果因轸念旧林泉。
青山有喜迎初客,春水添愁又去船。
幕府梧桐明月夜,高楼翠柳艳阳天。
修途无限叮咛意,重整干坤便即旋。
政府内迁重庆后,朱家骅先后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教育部部长、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1949年去台后,担任过行政院副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不管伺主职务变迁,地位升降,胡颂平均一如初衷为之服务,他自己的职位也升为简任四级秘书。朱家骅晚年口述回忆录,胡颂平为之笔录,历经数载成稿,后缩编为百万字《朱家骅年谱》,为中国现代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三
1957年秋,朱家骅请病辞去中央研究院院长之职。翌年4月8日,胡适结束了在美国做“寓公”的生涯,取道东京飞回台北,10日在简短的仪式之后,正式就任中央研究院继蔡元培、朱家骅之后第三任院长。胡适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时,胡颂平刚好就读该校的社会科学院,他除了听胡适讲思想史、文化史的课以外,还曾到胡适家里去请教、谈话。1946年7月,胡适由美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每次到南京教育部办事,胡颂平总是抽空拜谒,并代为办理一些琐事。因此渊源,胡适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后,胡颂平就顺理成章地以五十多岁的老学生的资格做了胡适的秘书和助手,直到胡适逝世为止,历时近四年。
假如颂平先生一任其几十年的习惯,熟门熟路地做起秘书,那么他后半生的历史就要改写。颂平先生是个读书人,一个心细如发的人,一个懂得新伺主价值的人。在做了几个月胡适的秘书后,他回忆道:
每晚从南港下班回家,想想白天适之先生的言谈,最感兴趣,若不设法保存,将会随同时光流失,岂不可惜。我先有这么一个意念,踌躇了好几个月。有一天,忽然想起民国十九年马相伯先生(复旦大学创始人,爱国神父。笔者注)九十岁生日时,适之先生曾对新闻记者的访问说:“马相伯先生是我们的‘国之瑰宝’,他的一言一行,应该有一个人在他的身旁,随时把它记录下来。”我从这段话里豁然有悟,于是下了决心,就在四十七年十二月里恢复了中断二十年的日记。
这样秘密记录大约一年后,事情被胡适发现。一开始胡适很紧张,不知颂平先生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在得知原委后,胡适很豁达地说:“你还是当我不知道的记下去,不要给我看。将来我死了之后,你的记录有用的。”
1962年2月24日,胡适主持中央研究院为第五次院士会议选举新院士而特别举行的酒会。会毕客人离去,胡适与一些告辞的人握别,正要转身与谁说话,突然面色苍白,晃了一晃仰身向后倒下……一代哲人,因兴奋过度,猝发心肌梗塞,撒手人寰。
同年10月,继任院长王世杰在院务会议上组织一个“胡故院长遗着整理编辑委员会”,根据同仁意见,一致推定由颂平先生负责胡适的年谱。颂平先生一开始诚惶诚恐,不敢承担此一重任,曾建议由前辈中几位更为理想的人执笔,但王院长坚持非其莫属。几经敦促,两年后颂平先生终于接受此番任务。王院长及同仁们坚持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他有机会观察胡适最后四年的一切言行,并且做了精心的记录。此后十五六年,他把自己的生活交给了胡适年谱。
他依照南宋史学家李焘的“事远则略,事近则详”的原则,试用长编体裁。他先考定胡适一生的行止、着述与地点,然后按照时间先后,将所收集的资料及其历年所记的胡适的言谈编进去。在经历十几年紧张繁累的搜集、整理、编写之后,一部煌煌十卷本、凡300多万字的《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终于1982年付梓, 1984年5月由台湾明经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出版当年,即获台湾出版界最高荣誉“金鼎奖”。着名学者余英时专为此书写了一篇三万多字的长序,称此书比之丁文江主编的《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取材丰富好几倍,“是中国年谱史上一项最伟大的工程”。由于该书中最后四年的记载几占全谱三分之一的篇幅,在匀称上不成比例。所以颂平先生将这部分记录抽出来,另编一本《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该书在大陆有1993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版本。以上两书,成为此后研究胡适的必读书。
四
为编写年谱,颂平先生在这十几年里,可说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宵衣旰食,寝食不安。在把年谱交付出版后,身释重负,书成如箭之飞离,人如弓之松弦,身体与精力每况日下。在过80寿辰时,送客不慎跌倒,伤及肢骨;又被诊断为结肠癌,医生因其年迈,未行手术治疗。只得终日卧床,经年缠绵。颂平先生病体延至1988年8月14日,终因心脏衰竭而长眠。其追悼会由中央研究院主持,原台湾立法院院长倪文亚先生题写挽幛。研究院的悼词对亡者的人品和道德风范作了如下赞评:
先生智慧如海,天性纯诚;处世以庄,待人以诚;任事惟勤,治学严谨;温文尔雅,谦光挹人,固彬彬君子也。
他的骨灰由其子女带到美国,埋在衣阿华州衣阿华城的山丘上,以便其后辈经常去祭吊。
五
1949年秋,胡颂平挈妇将雏,一家八口从重庆慌乱飞往台湾。此后虽然江海阻隔,音讯难觅,但他对家乡父老的思念,对大陆故旧的记挂无时或释。还在1964年年底,他嘱咐在美国读书的大儿子,通过信件以祝贺我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方式,与其在上海的侄子胡宏远联络,试图找到胡宏远一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两岸关系开始松动,他到处打听在大陆的亲属下落与后辈的成长情况,特别关心他们是否读书上进。当他得知有位侄孙仍在虹桥务农时,痛心疾首地责问为何不去读大学。
在他得知沙孟海先生经历历次运动仍健在,且担任西泠印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时,特地嘱咐其儿子和侄子去杭州拜谒、问候。他们两家在抗战胜利还都南京时,曾寓居西郊玉泉路的一栋洋房内,先是一家住楼下,一家住楼上,后来两家各住一栋。两家大人亲密无间,两家小孩也情同手足。沙家两小姐均以“之”字命名,受之影响,胡家二女儿也名宏之。四十几年后,当胡家的小儿子宏逵特地赶去杭州医院看望沙孟海时,沙老已病得连话都说不清了。但当宏逵自报家门后,沙老惊奇地睁开眼睛,欲将手从被窝里伸出,牵一牵他看着长大的胡家公子的手,却办不到。于是困难地一字一字地念叨:“胡颂平,我知道,老朋友。”就再也说不出什么。十天以后,沙老驾鹤而归。
颂平先生曾听闻其早年温州师范的同学苏中常(渊雷)先生被关在狱中的消息,多方托人打听,后经证实苏已在“四人帮”倒台后,恢复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甚为高兴。
晚年他回首家山,自触覊绪离情,祈望两岸融合,曾撰七言联云:道远无须问昼夜,年高总自望清平。
六
1934年,胡颂平与宁波镇海女子薛妫珍在上海结为秦晋。此后54年,两人风雨同舟,恩爱如初。薛妫珍温婉端庄,善良贤惠,主持家务,井然有序,无论寒暑,井臼亲操,还烧得一手好菜。因颂平先生收入不丰,一家全靠她精打细算,克勤克俭过好日子。胡适曾打趣说她把颂平‘惯坏了’,变成了老太爷。晚年颂平缠绵病床,她设法系一长绳于身上,一旦需要,颂平先生抽紧绳索,她便放下家务,赶来伺候。前几年,她变卖了台北的家产,被儿女们接至美国颐养天年。
胡薛夫妇生有子女六人,三男三女。夫妇俩生活简单,自奉甚廉,但对子女的教育是极为重视的。他们悉心培养六位子女成才,其中一位为博士,四位为硕士,一位为学士,在各自的职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且孙辈也都兰桂腾芳,各有建树。颂平先生完满地传承了中国乡村读书启蒙、做社会有用之材的薪火。
⑼ 《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h36WVQYPA4jGgQPJday9w
⑽ 《秘戏图考》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秘戏图考》([荷兰] 高罗佩)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XzkhtYpWzGzSPS-eEpPVDg
书名:秘戏图考
作者:[荷兰] 高罗佩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南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