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带附录的,帮帮忙给发一份吧
完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07-2011下载,地址:http://www.zzguifan.com/webarbs/book/237/1195029.shtml
㈡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02 电子版
这个标准目前还只是2001年的版本,你看一下吧,应该可以帮助到你的!
标准编号:GB 5007.1-2001
标准名称:信息技术 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24点阵字型
标准状态:现行
英文标题:Information technology--Chinese ideogram coded character set (basic set)--24 dot matrix font
替代情况:GB/T 5007.1-1985 GB/T 5007.2-1985
实施日期:2001-8-1
颁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内容简介:本标准规定了GB 2312中图形字符的24点阵字型,汉字字型采用书版宋体。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显示设备、点阵式印刷设备,也可用于其他有关设备。
http://hi..com/dhhdh2/blog/item/01b734ee4c1276e3cf1b3eed.html
㈢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50007-2010 《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 94-2008 谁有发给我一份 谢谢了!
《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 94-2008是《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
请点击下载解压它。
㈣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最新txt全集下载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需要别的再问
㈤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现在最新版是什么
目前涉及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最新版本有: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008年4月22日发布,2008年10月1日实施;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011年 7月 26日发布,2012年 8月 1日实施;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012年8月23日发布,2013年6月1日实施;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GB/T 50783-2012, 2012年10月11日发布,2012年12月1日实施;
㈥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E2008]102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明确了地基基础设计中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使用范围和计算方法;强调按变形控制设计的原则,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细化岩石分类和地基土的冻胀分类;增加有限压缩层地基变形和回弹变形计算方法。
增加岩石边坡支护设计方法;增加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增加高层建筑筏形基础设计方法;增加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增加基坑工程设计方法;增加地基基础检测与监测内容。取消了壳体基础设计的规定。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007—2002,自 2002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其中,3.0.2、3.0.4、5.1.3、5.3.1、5.3.4、5.3.10、6.1.1、6.3.1、6.4.1、7.2.7、7.2.8、8.2.7、8.4.5、8.4.7、8.4.9、8.4.13、8.5.9、8.5.10、8.5.18、8.5.19、9.1.3、9.1.6、9.2.8、10.1.1、10.1.6、10.1.8、10.2.9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于 2002 年 12 月 31 日废止。
㈦ 谁知道哪里可以下载电子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http://www.morgain.com/Help/GB50007-2002/.htm
上面的网址里面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 1 总则 •
• 2 术语和符号... •
• 3 基本规定 •
• 4 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 •
• 5 地基计算... •
• 6 山区地基... •
• 7 软弱地基... •
• 8 基础... •
• 9 基坑工程... •
• 10 检验与监测... •
• 附录 A 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 •
• 附录 B 碎石土野外鉴别 •
• 附录 C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
• 附录 D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
• 附录 E 抗剪强度指标 c、φ 标准值 •
• 附录 F 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 •
• 附录 G 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及建筑基底允许残留冻土层最大厚度 •
• 附录 H 岩基载荷试验要点 •
• 附录 J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 附录 K 附加应力系数 α、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α •
• 附录 L 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系数 ka •
• 附录 M 岩石锚杆抗拔试验要点 •
• 附录 N 大面积地面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沉降量计算 •
• 附录 P 冲切临界截面周长及极惯性矩计算公式 •
• 附录 Q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要点 •
• 附录 R 桩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
• 附录 S 阶梯形承台及锥形承台斜截面受剪的截面宽度 •
• 附录 T 桩式、墙式悬臂支护结构计算要点 •
• 附录 U 桩式、墙式锚撑支护结构计算要点 •
• 附录 V 基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
• 附录 W 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
• 附录 X 土层锚杆试验要点 •
• 用词和用语说明 •
• 条文说明... •
㈧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5.3.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5.3.4见下图:
㈨ 谁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吗
请下载,望采纳。
注意:由于超过100页,只能下载才能看到全文。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㈩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2年4月1日
你想要的如下:
8.5 桩基础
第8.5.1条 本节包括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低桩承台基础。
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摩擦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端承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第8.5.2条 桩和桩基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1.5倍,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桩端净距不宜小于1m。在 确定桩距时尚应考虑施工工艺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
2.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3.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3倍。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4.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5.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预应力柱不应低于C40。
6.桩的主筋应经计算确定。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
7.配筋长度:
1)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配筋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2)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
3)坡地岸边的桩、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柱应通长配筋。
4)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3。
8.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Ⅰ级钢)的30倍和钢筋直径(Ⅱ级钢和Ⅲ级钢)的35倍。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和柱直接连接。桩和柱的连接可按本规范第8.2.6条高杯口基础的要求选择截面尺寸和配筋,柱纵筋插入桩身的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9.在承台及地下室周围的回填中,应满足填土密实性的要求。
回答满意请点击采纳。